標籤:

與茶有關的書法


| 一.《苦筍帖》唐·懷素 |

《苦筍帖》兩行十四字,字雖不多,但技巧嫻熟,精練流逸。運筆如驟雨旋風,飛動圓轉,雖變化無常,但法度具備。《苦筍帖》宋時曾入紹興內府收藏,後歷經元歐陽玄,明項元汴,清安岐、乾隆內府、永瑢、永瑆、奕欣、戴瀅等收藏。《清河書畫舫》、《妮古錄》、《書畫記》、《平生壯觀》、《大觀錄》、《墨緣匯觀》、《書畫鑒影》等書著錄。

懷素,生於公元737年,卒年未詳。字藏真,俗姓錢, 自幼出家,經禪之餘,從事藝文,尤好草書。曾將棄筆堆積埋之于山下,號稱「筆冢」。好飲酒,及其酒酣興發,寺壁屏幛、衣裳器具,靡不書之,時人謂之「醉僧」。

縱25.1厘米橫1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二.《精茶帖》北宋·蔡襄|

蔡襄不僅是書法家,也是茶人,曾著《茶錄》二篇,為宋代代表性茶書。《茶錄》用小楷書寫,也曾鑿刻勒石,是其小楷書法代表作。蔡襄有關茶的書法,尚有《北苑十詠》、《即惠山泉煮茶》兩件詩書和兩件手札《精茶帖》、《思詠帖》。《北苑十詠》即詠其事,對研究宋代北苑茶的生產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詩以行楷寫成,風格清新雋秀;《即惠山泉煮茶》內容寫用惠山泉試茶,其書用筆靈動,線條變化粗細合度,極盡自然之態;《精茶帖》中有「精茶數片,不一一,襄上」,用行書寫成,用筆時遲時疾,映帶頓挫,隨意而行,結構謹嚴而神采奕奕。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謨,興化軍仙游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政治家、茶學專家。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在建州時,主持製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

縱23厘米橫29.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 三.《思詠帖》北宋·蔡襄 |

宋皇佑二年(1050年)11月,蔡襄自福建仙游出發,應朝廷之召,赴任右正言、同修起居注之職。途經杭州,約逗留兩個月後,於1051年初夏,繼續北上汴京。臨行之際,他給邂逅錢塘的好友馮京(當世)留了一封手札,這就是《思詠帖》。

「襄得足下書,極思詠之懷。在杭留兩月,今方得出關,歷賞劇醉,不可勝計,亦一春之盛事也……」《思詠帖》書體屬草書,共十行,字字獨立而筆意暗連,用筆虛靈生動,精妙雅妍。通篇雖不及「茶」、「茗」一字,但其中蘊含的風流倜儻的人物形象,及其遊戲茗事的清韻,則真是呼之欲出,裊裊不絕。

縱29.7厘米橫39.7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新歲展慶帖》北宋·蘇軾|

《新歲展慶帖》,亦稱《新歲未獲展慶帖》,是蘇東坡寫給好友陳(季常)的一 通手札。共十九行,247字。款署「軾再拜,季常先生文閣下,正月二日。」應作於元豐四年(1081年),蘇軾時年四十六歲。

此帖信手寫來無拘無束,橫豎斜直,率意而成,揮灑自如,姿態橫生。筆力雄健,骨勁肉豐,更可展示作者的書法風格。該帖經明項元汴,清安岐、清內府遞藏,《快雪堂法帖》、《三希堂法帖》摹刻,《墨緣匯觀》著錄,用筆精良,章法上也多過人之處,正如岳珂所評: 「如繁星麗天,照映千古」。據其內容來說,該帖不僅是蘇軾書跡中的一件傑作,也是茶文化的一件珍貴資料。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其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唐代書家方正、平易的書體如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到了宋代的書家手裡,如蘇軾。黃庭堅、米芾等,已變成隨意伸展險奇的書風。《新歲展慶貼》是此書風的代表作。而蘇軾的書法被認為是「本朝第一」。

縱30.2厘米橫48.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五.《啜茶帖》北宋·蘇軾 |

《啜茶帖》,也稱《致道源帖》,是蘇軾於元豐三年(1080)寫給道源的一則便札,22字,縱分4行。《墨緣匯觀》、《三希堂法帖》著錄。其書用墨豐贍而骨力洞達,所謂「無意於嘉而嘉」於此可見一斑。曾編入《蘇氏一門十一帖》。內容是通音問,談啜茶,說起居,落筆如漫不經心,而整體布白自然錯落,豐秀雅逸。

縱23.4厘米,橫18.1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 六.《一夜帖》北宋·蘇軾 |

北宋文人陳慥,字季常,與蘇軾友善,兩人書信來往甚頻,《一夜帖》即為其中之一。《一夜帖》,又名《季常帖》、《致季常尺牘》。《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其文曰: 「一夜尋黃居寀龍不獲,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榻,更須一兩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細說與,才取得,即納去也。卻寄團茶一餅與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這幅作品質樸敦厚,用筆凝重,筆畫豐腴多肉,且結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漸趨於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筆畫粗細、字體型態等也隨之改變,相當具有變化的趣味。蘇軾一生宦海浮沉,謫居於黃州的期間,正是他藝術創作的頂峰時期,這幅作品即是他在這段時間所作的行書精品之一。

縱30.3厘米橫48.6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 七.《奉同公擇尚書詠茶碾煎啜三首》北宋·黃庭堅 |

該作是其所書自作詩,建中靖國元年(1101)八月書寫。其詩曰: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應傳寶到雲來。

碎身粉骨方餘味,莫壓聲喧萬壑雷。

風爐小鼎不須摧,魚眼常隨蟹眼來。

深注寒泉收第二,亦防枵腹爆乾雷。

乳粥瓊糜泛滿杯,色香味觸映根來。

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繩床過疾雷。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元年(1064)舉進士。宋代著名書法家,「宋四家」 之一。


| 八.《苕溪詩帖》北宋·米芾 |

《苕溪詩帖》為宋元佑三年(1088)八月八日米芾書自撰詩。共三十五行,二百九十四字,此為其三十八歲時所書。鈴有「紹興」「睿思殿印」「項元汴印」「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等鑒藏寶印。帖首行下有項氏收藏之「獨」字編號,帖後有米友仁,李東陽跋。曾歸宋紹興內府,明楊士奇,陸水村,項元汴,清內府。

此卷用筆中鋒直下,濃纖兼出,落筆迅疾,縱橫恣肆。尤其運鋒,正、側、藏、露變化豐富,點畫波折過渡連貫,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無雕琢之痕。全卷書風真率自然,痛快淋漓,變化有致,逸趣盎然,反映了米芾中年書的典型面貌。吳其貞《書畫記》評此帖曰:「運筆瀟洒,結構舒暢,蓋教顏魯公化公者。」道出了此書宗法顏真卿又自出新意的藝術特色。

米芾(1051-1107年),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祖籍山西,然遷居湖北襄陽,後曾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其書法代表作品有:《蜀素帖》,《苕溪詩帖》,《虹縣詩卷》,《研山銘》等。

縱30.3厘米橫189.5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九.《道林帖》北宋·米芾 |

米芾自書詩帖,詩曰: 「樓閣明丹堊,杉松振老髯,僧迎方擁帚,茶細旋探檐。」詩中描寫的是:在鬱鬱蔥蔥的松林之中,有一座寺院,僧人一見客人到來,便「擁帚」、置茗相迎接。 「擁帚」亦稱「擁慧」,掃地之意。古人迎候尊貴,惟恐塵埃觸及客人,常擁帚以示敬意。「茶細旋探檐」,意為從屋檐上掛著的茶籠中取出細美的茶葉。「探檐」 一詞,生動地表現了寺院僧人以茶請客的同時,也記錄了宋代茶葉貯存的特定方式。

縱30.1厘米橫42.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十.《賜茶帖》北宋·趙令畤|

《賜茶帖》為行書五十七字九行信札。觀其用筆結體,平實而不失靈性,頗有東坡風韻。趙令畤緣於對佳友的「梨栗」之報,以茶為禮,將上賜之茶旋即奉獻「仲儀」乃及父母,故知其交誼之深,亦更知上茶奉於高堂,實為宋人之孝道也!然「餘冀為時自愛」一語,則將惜茶寶茶之情坦露無遺。

趙令畤(1061-1134年),初字景貺,蘇軾為之改字德麟,自號聊復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趙德昭﹞玄孫。元祐中籤書潁州公事,時蘇軾為知州,薦其才於朝。後坐元祐黨籍,被廢十年。紹興初,襲封安定郡王,遷寧遠軍承宣使。四年卒,年七十四。著有《侯鯖錄》八卷,趙萬里為輯《聊復集》詞一卷。

尺寸不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 十一.《煎茶七類》明·徐渭 |

與《茶經》同列於茶書目錄的尚有《煎茶七類》。行書《煎茶七類》刻帖的原石,現藏浙江上虞文化館。《煎茶七類》帶有較明顯的米芾筆意,筆畫挺勁而腴潤,布局瀟洒而不失嚴謹,與他的另外一些作品相對照此書多存雅緻之氣。

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長(初字文清),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傑出的書畫家和文學家。徐渭對茶文化作出的貢獻也是傑出的,他不僅寫了很多茶詩,還依陸羽之范,撰有《茶經》一卷,《文選樓藏書記》載: 「《茶經》一卷, 《酒史》六卷,明徐渭著,刊本。是二書考經典故及名人的事。」可惜的是,徐渭的《茶經》今天已經很難看到了。

縱31厘米橫380厘米北京榮寶齋藏


推薦閱讀:

微展 | 當「書法家」遇上端午節
筆性和筆力
【珍藏版】書法常用七言絕句(2)
領導辦公室掛什麼字好 勵志書法用於自勉
段金祥《水墨丹青名家名作》優秀作品欣賞

TAG: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