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香港的文學鴻爪

  穿過荷里活道真真假假的「歷史」,途經小販雲集的文武廟,嵌著「青年會」三個大字的紅磚塔映入眼帘。進入正門,小禮堂、小舞台猶在,那是魯迅先生演講過的地方。「六十年過去了,你試試站在古老的小禮堂里,依舊,彷彿聽見魯迅的聲音。」小思(盧瑋鑾教授)如是說。

  青年會禮堂因魯迅短短兩日的演講,成為香港的文化地標。在小思編著的《香港文學散步》(上海譯文出版社)中,此類地標還有很多——蔡元培墓、戴望舒落腳的林泉居、蕭紅埋骨的淺水灣灘頭、文人聚會的學士台。既非旅遊勝地,亦非當地人常去,卻充滿不容忽視的文化氣息,較之人造的文化景觀要寶貴得多。倘要真正了解歷史,跟隨故人足跡散步,應當會有別樣感觸。

  小思是香港文學散步的倡導者。「文學散步」這個概念是日本舶來,原是創作者通過散步尋覓靈感,逐漸發展為讀者的尋蹤。親歷作者生活痕迹、作品中出現的地點,更能加深理解。兩者似是反向而行,卻能各取所需,甚至發展出了成熟的旅遊路線。小思嘗試在香港也尋找這樣的散步路線,並將其背後的文化淵源集結成書,這便是《香港文學散步》的出版緣起。

  探訪故地並不輕鬆。有時須得知情人引路,如尋找蔡孑民先生之墓;有時隱藏在極平凡的一隅,如許地山墓要靠「甲段、第十一級A三穴之二六一五」這樣的編號來識得;有時藉助想像,如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後園一棵倒塌且開出紅花的樹,似是埋了蕭紅一半的骨灰。此番辛苦絕非為了滿足考據癖,只為踏上舊土虔誠憑弔,在這份虔誠中,方能體味作品背後可敬、可愛而又真實的心。蔡元培對美育的執著,魯迅殷切的家國之思,戴望舒的滿腹心事,蕭紅的大情小愛……他們是過客,卻並不因身在他鄉而不竭力表達。

  品味香港的文學歷史,也在重識香港這個城市。小思書中收錄的都是南來作家,有些只是短暫逗留,有些是迫於戰事無奈停泊,無一本土作家。這並不表明作者不愛香港,恰恰相反,小思對香港懷有深厚柔情。在她眼中,香港是個可憐可嘆的女子:「我目睹香港走過怎樣的路,以前被母親拋棄,後來才拚命相認,有些土生土長的人也不愛她,你說香港是不是也有種悲劇性格?正因如此,我不得不更關心香港。」她選擇的作家,就算心繫故里,也終是愛惜著香港。

  以香港為陣地的文化活動,正反映了香港的自由和包容。小思認為和香港大學一牆之隔的學士台比前者更經得起「文學散步」,文化人各抒己見的自由空間,比起階級森嚴的殖民地學府可親可貴得多。由是,有了飛速發展的香港,也能窺見後輩學者的努力與傳承、珍惜與保護。

  小思珠玉在前,時光不再是了解歷史的障礙,文化散步可以又淡泊又豐富。多年前,我曾去上海蔡元培故居做義務講解員。死記硬背先生生平,不及參觀陳列館舊物收穫的多。因雨天觀者寥寥,就入故居幫蔡先生後人整理舊書。此番見聞,則又勝於觀陳列館了。

  故人足音跫然,果真似能隔世相望。文學散步的意義,大抵在此。

樂倚萍


推薦閱讀:

穿越40年,尋找當年的你!
【皇極梅花】卦筮:從《焦氏易林》看「讀象法」運用,尋找梅花易的大宗之法
尋找張國燾的墓地 !
尋找你的10種職場貴人,第1頁
在儒學裡尋找重塑道德的種子

TAG:香港 | 文學 | 尋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