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節日看中西文化差異

從傳統節日看中西文化差異

[日期: 2009-06-22 ] 來源: 作者: 蘇本超 [字體:大中小]

[摘要]中西傳統節日由於其起源和產生的歷史大背景有所不同,使其無論從文化內涵還是表現形式上都有很大差別。認識這些差別有助於我們和西方國家更好的交流,並能理性的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和冷靜的看待某些西方傳統節日在中國的流行。

[關鍵詞]傳統節日;中西文化;差異。

各國傳統的民族節日是經過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而形成的。節日的由來與人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繫,它是在特定的歷史大背景下產生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集中體現了人民豐富的情感世界,寄託了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傳統的民族節慶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社會文化事像,包涵著一個民族歷史形成和積澱下來的性格、心理、信仰、觀念、思維方式、道德情操、審美情趣,以及諸多民族文化深層結構內涵的價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會土壤上長期孕養的結果和重要載體,是一個民族生存形態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它緊密地伴隨人們的生產活動、活動以及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產生、演變和改造,並受控於人們不同的物質生活和不同的歷史時間的思想意識,同時也在不同的層面過來作用於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發展。不同民族傳統節慶之差異,都是與該民族或由具有相同文化特質的諸多民族所構成的文化體系相適應的生存形態有這樣一句名言:「每個民族的每個節日,正是反映這個民族文化最真實的一面」。可見,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和內涵,就少不了從他們的傳統節日入手,這樣才能更徹底和準確地了解到他們的文化特色與民族特點。

一、中西傳統節日形成的歷史淵源與各自特徵

中國長期以來處於封建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和自然經濟中,其傳統節日具有濃厚的農業色彩,包含了農耕文明的社會特徵,主要是從歲時節令轉換而來的。我國古代長期以農為本,在生產力和農業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十分重視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在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的過程中認識了自然時序的複雜規律,總結出四時、二十四節氣,形成了以節日為主的傳統節日。勤勞的中國人民為了更好地生存,必須大力發展農業,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天氣的關照。古人云「春雨貴如油」、「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在古代,春節、清明節(古代稱三月節)中秋節等都是重要的農事節日。而西方文化則不同,其由於長久受基督教的影響,其傳統節日起源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如情人節的由來是由於暴君克勞多斯命令男人開赴戰場,禁止他們結婚、訂婚,已經訂婚的也必須解除婚約,人民怨聲載道,修士瓦倫丁就住在離暴君宮殿不遠的神廟裡,他對暴君的虐行感到氣憤。當一對情侶來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在神聖的祭壇前為他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在瓦倫丁的幫助下結成伴侶。暴君得知後將瓦倫丁投入地牢,瓦倫丁受盡折磨而死。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後人為紀念這位善良的修士,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復活節是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節日因此得名、萬聖節(紀念教會所有聖人)、聖誕節(基督教紀念耶穌誕生) ,些節日的起源大多與宗教有關係。當然,西方節日中也有和農業有關的節日,但他們以農業為主的節日的歷史不如中國漫長。

二、中西傳統節日慶祝方式上有各自特徵、存在明顯差異。

中國的傳統節日帶有明顯的社會特徵,基本是封建社會時期形成的,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會的痕迹:等級制、家族式,節日無不以家族內部活動為中心。西方的傳統節日就不同了,更多的是表現出人們的互動性、集體性和狂歡性,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性張揚。這與中國節日的家族性恰好相反,體現了西方文化的群體性,反映了人們渴望互相交流、群體參與的願望,體現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現自我的特點。這裡試舉兩例說明。

(1)春節與新年。作為新一年的開始,中西方有著極大差異的慶祝方式。春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源於秦朝,定於每年農曆的一月一日,從農曆12月23日開始,人民開始開展各種慶祝方式,一直持續到元宵節。春節的習俗繁多,如大掃除、吃團圓飯、拜年、放鞭炮,舞獅子等。總之,不論是大街小巷,都籠罩著一股濃濃的喜慶氣氛。而西方,他們崇尚的是過公曆新年,即元旦。相比之下他們過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在12月31日晚,各地區的人民湧上街道,進行盛大的狂歡,到了深夜接近零時時,數十萬人會聚集於一起,誠心地祈禱,為新的一年的到來倒計時。當大鐘敲響12下,頓時,優美的樂曲奏響,揭開了華麗舞會的序幕,人們通宵達旦地慶祝。可見,春節與新年各有千秋:春節,充滿濃厚的傳統氣息和獨有的魅力;新年,體現時代的氣息和潮流的感覺,更貼近現代生活。

(2)萬聖節與中元節。萬聖節作為西方的重要節日之一,頗受人民的重視。那一天,每戶門前都要掛上一盞南瓜燈,人人都穿上奇裝異服,據說有辟邪之用。其實,作為先進的發達國家,人們對於鬼怪已不再迷信,他們多半是為了尋開心而已。同時,人們還舉行盛大的化裝舞會。他們可以任意去左鄰右舍討吃的,絕不會受到懲罰。在中國,傳說中元節是鬼門關打開的日子,這一天,地府里的小鬼會出來遊盪,迷信色彩濃厚的中國人,對鬼神是極為敬懼的。那一天,他們會當街燒香祭祖,祈求鬼神不要降禍於他們。於是,中元節這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產物逐漸被淘汰了。

三、中西節日飲食差異

中西傳統節日中的飲食特點也有顯著的差異。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飲食是趨於感性的,講究色、香、味俱全。尤其是節日性美食,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食品以區別其他的節日。春節是個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人,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夜、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升。元宵節有吃元宵的習俗,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中秋節有吃月餅的習俗。而西方的飲食則是趨於理性的,他比中國更重視營養的合理搭配。因此,有發達的食品工業,如罐頭、快餐等,KFC, McDonald雖口味千篇一律,但節省時間,且營養良好。

四、中西節日宴席上反映的性格差異

中西方的飲食方式有很大不同,這種差異對民族性格也有影響。在中國,任何一個節日宴席,不管是什麼目的,都只會有一種形式,就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圓桌,這就從形式上造成了一種團結、共享的氣氛。美味佳肴放在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賞、品嘗的對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們相互敬酒、勸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體現了人們之間相互尊重、禮讓的美德。它符合我們民族「大團圓」的普遍心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觀念對後代思想的影響,利於集體情感的交流。西式宴席,食品和酒固然也重要,實際上僅是作為一種陪襯。宴會的核心在於交誼,通過與鄰座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倘若將宴會與舞蹈相類比,可以說,中式宴席好比是集體舞,而西式宴會好比是男女的交誼舞。可見,中式宴會和

西式宴會交誼的目的都很明顯:中式宴會更多地體現全席的交誼,而西式宴會更多體現於個體賓客之間的交誼。

五、中西傳統節日服裝的色調差異

顏色的象徵意義在中西文化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傳統節日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紅色,是我

國文化中的崇尚色。紅色源於太陽,古人認為「日至而萬物生」(《淮南子·天文訓》) ,陽光下萬物繁茂,生機勃勃,令人振奮。我們的祖先在祭、祈過程中,對陽光有一種本能的依戀和崇拜,紅色的喜慶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喜慶日子要掛大紅燈籠、貼紅對聯、紅福字;男娶女嫁時貼大紅「喜」字。它還象徵美麗、漂亮,如指女子盛妝為「紅妝」。西方文化中的紅色,原是一個貶義的詞,是「火」與「血」的聯想,它象徵殘暴,流血。白色,在中國傳統文化

中,是個禁忌詞,常用於喪葬禮中。而西方,白色的象徵意義著眼於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鮮牛奶等。西方人認為白色高雅、純潔,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徵純真、無邪。不同文化之間的顏色象徵意義都是在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沉澱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象。隨著世界各國交流的日益頻繁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國際交往中,我們所面對的是來自陌生的文化和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及行為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的人,在與之交往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化衝突的現象。本文通過以上對中西傳統節日映射出的文化差異的比較,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充分認識西方各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克服文化差異,避免文化「衝突」現象的產生,在溝通過程中達到更有效的融合,為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提供一個窗口。

[參考文獻]

[ 1]吳鋒針.中西習俗文化「衝突」[ J ] .綏化師專學報,2003, (1).

[ 2]唐進修.孟憲謨.世界節日紀念日辭典[ 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0.

[ 3]傅德岷.中國八大傳統節日[ 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推薦閱讀:

區隔與認同
美國華人歧視鏈
從《集結號》中的55式軍服到文化自信
《半棠少女》種族設定之河蟹一族
小差異帶來大問題—出國應該如何克服文化差異?(一)

TAG:文化差異 | 差異 | 文化 | 節日 | 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