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韜:特朗普的崛起和美國政治的新常態
2016-03-19 10:26:07來源:共識網-原文發於經濟觀察報,此處為完整版 作者:謝韜
我要評論點擊:1277次
摘要偏執再加上反智,認同危機再加上內憂外患,這就是當今美國政治生活的「新常態」。在這樣的新常態下,特朗鋪的崛起也就不足為奇了。地產大亨,賭場老闆,擁有眾多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品牌,億萬富翁。
脫口秀主持人,暢銷書作者,有過三次婚姻,併入圍《時代》周刊2015年年度人物,也算是美國人的半個「國民老公了」。
他長期遊離於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在2008年的時候還是民主黨的一員,從2010年開始又加入了共和黨。有媒體報道說,從1980年至今,他所屬的黨派至少變化過5次。就這樣一個沒有黨派忠誠可言的人,卻要競選共和黨2016年總統提名。
他就是特朗普。
從去年宣布參選到今天,特朗普在共和黨內一路領先,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通過口無遮攔的粗俗言論,與主流共和黨劃清界限。他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競選總統,卻又處處桀驁不馴,以黨內「憤青」自居。
特朗普的形形色色的「政治不正確」言論,被認為是民粹主義在美國國內盛行的標誌。民粹主義可以是查韋斯所代表的 「打土豪,分田地」,也可以是桑德斯所倡導的社會分配改革。然而特朗普的民粹主義,卻帶有強烈的種族主義色彩,它反映和迎合了當前某些白人群體的焦慮和不安。不管他骨子裡是不是種族主義者,但是高調宣揚和煽動種族歧視,特朗普也算是一個「反動派」。
這樣一個集商人、公眾人物、憤青和「反動派」於一身的人,卻極有可能獲得共和黨2016年總統提名,並且成為美國總統也不是沒有可能。
美國政治怎麼了?
當憤青成為流行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今年的美國大選,那就是憤青的勝利。
共和黨內,特朗普迄今為止的勝利,就是憤青的勝利,是對以克魯茲和盧比奧為代表的共和黨建制派的當頭一擊。特朗普對共和黨大佬不屑一顧,多次與他們隔空互掐。他敢在各種公開場合大放闕詞,讓「政治不正確」變成了時髦,讓「政治正確」變成了虛偽的同義詞。他的極端言論,讓很多人美國人不得不重新認識這個與林肯的名字密不可分的政黨。
民主黨內,希拉里則是徹頭徹尾的建制派。從1992年開始,希拉里就成了美國的「國民女性」——從第一夫人再到到聯邦參議員,從2008年總統候選人再到美國國務卿,她佔據了公眾視線20多年。在2月份初選開始之前,希拉里在民主黨內給人的感覺是「獨孤求敗,捨我其誰」。
然而,桑德斯這個百分百憤青的出現,給希拉里所代表的建制派造成了巨大的衝擊。桑德斯是一位民主社會主義者,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公開信奉社會主義的參議員。他不屬於任何政黨,一直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競選。這樣一個「無黨派」人士,卻在美國的兩黨政治中生存了下來,並且在眾議院任職6屆12年。 2006年他又當選參議員,並在2012年獲得連任。他創下了美國歷史上「無黨派」人士在國會任職最長的記錄。
從2月二份初選以來,桑德斯高舉民主社會主義的大旗,吸引了大批對民主黨建制派以及美國政治現狀不滿的選民。他在新罕布希爾州的初選中出人意料地險勝希拉里,並在接下來的選舉中表現不凡,迄今已經贏得了8個州的初選。桑德斯的勝利,也是民主黨內憤青的勝利。
然而,共和黨的特朗普馬上滿70,而民主黨的桑德斯已經70有餘。兩個古稀之年的人,卻成了2016年大選中最有號召力的憤青。讓兩個老人高舉「造反有理」的大旗,難道美國真的已經進入了遲暮之年?
美國特色的「反動派」
特朗普不僅是一個憤青;他的反移民、反自由貿易的言論,也讓他成為一個「反動派」。在美國政治話語中,「反動派」這個詞很少出現,但是這不表明,美國就沒有「反動派」。2009年興起的茶黨運動,其實就是一場 「反動派」的運動。雖然沒有證據表明,特朗普與茶黨串通一氣,但是他們之間卻有著重要的相似之處。
茶黨表面是高舉保守主義的大旗,要求縮減政府開支,減少政府干預。但是有研究表明,他們真正反對的是奧巴馬所領導的政府。茶黨的中堅分子,還有茶黨的支持者,大多是人到中年、信仰虔誠的中下層白人群體。在他們看來,一個黑人當選美國總統,已經威脅到了WASP(信仰新教徒的盎格魯撒克遜裔美國人)的優越感和統治地位。不僅如此,奧巴馬還通過了他們認為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醫改法案,並且讓同性戀在美國軍中服役。總之,奧巴馬所帶來的這些變革,他們完全不能接受,於是揭竿而起,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茶黨運動。
茶黨運動並非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反動派」發起的社會運動。南北戰爭過後在美國南方興起的三K黨,可以說是第一場反動運動。到了1920年代,三K黨達到其歷史高峰期,其黨員遍布全國,超過100萬,而它迫害的對象,不僅僅包括黑人,還包括猶太人,女性和天主教徒。三K黨成員認為,這些群體對WASP所秉持的價值觀構成了威脅。第二場「反動派」運動則發生在冷戰時期的1950年代,以臭名昭著的約翰·柏奇會為代表。這個組織的核心理念就是反共,其成員和支持者在高峰期也超過百萬。約翰·柏奇會的成員認為,美國聯邦政府已經被共產主義分子滲透,整個美國面臨紅色威脅。只要是他們反對的價值觀或者政策,他們都會歸咎於共產主義這個「幽靈」。
從三K黨到約翰·柏奇會,從茶黨再到今天的特朗普現象,催生這些「反動派」運動的根本原因其實是大同小異的,那就是一些白人群體對社會變革的恐懼。他們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地位被取代,於是歇斯底里地通過各種手段試圖阻止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他們的焦慮和恐慌,可以用已故美國政治學家亨廷頓最後一本書的書名來概括:《我們是誰?》。這本書出版後在美國備受爭議,被認為是公開宣揚白人至上主義。
不管亨廷頓本人是不是一個種族主義者,但是他的書卻揭示了美國社會所面臨的認同危機。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其早期移民絕大多數是來至歐洲的WASP。然而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移民改革,讓拉美裔和亞裔人數急劇增長。再加白人生育率下降以及大量非法移民的湧入, WASP佔美國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減小。按照現在的人口增長趨勢,在不久的將來,WASP將成為少數群體,而有色人種(黑人、拉丁裔和亞裔)將成為多數。對那些惶恐不安的白人群體來說,他們將很快面臨一個問題:這樣的美國,還是美國嗎?
特朗普的反移民言論,講出了很多白人想說、但是又礙於「政治正確」而不敢說的心裡話,由此在他們中間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特朗普現象與美國歷史上的兩次「反動派」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脈相承。當「反動派」在選舉政治中大行其道,美國還是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嗎?
內憂外患的美國
一個人可以是憤青,但不一定反動。但是如果一個人同時兩者兼備,那他肯定是極右派。特朗普是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競選總統,而共和黨一直以主流保守主義為自己的意識形態根基。主流保守主義並不反對變革,而是反對激進的變革。從林肯到艾森豪威爾,從尼克松到里根,共和黨曾經給美國人帶來了很多偉大的總統和偉大的理念。然而到如今,打著共和黨旗號的特朗普,卻成了極右主義的代名詞。到底發生什麼了?
除了反移民的極端言論,特朗普崛起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人所面臨的內憂外患。內憂主要是經濟上的,具體表現在貧富懸殊加劇和中產階級每況愈下。2014年暢銷全球的《21世紀資本論》和《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敗》,就從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美國所面臨的這兩個嚴重問題。美國的貧富懸殊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最嚴重的,同時美國中產階級的收入在過去30多年幾乎停滯不前。事實上,桑德斯之所以在初選中大受歡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主張通過民主社會主義來縮小社會分配的嚴重不公平和改善中產階級的境遇。
桑德斯和特朗普的區別在於,前者所代表的,更多的是「佔領華爾街運動」發起者所宣稱的99%的美國人,而後者所代表的,更多的是白人中下層階級。前者認為,社會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的政治體制已經「破產」,因此改革必須從國內開始;而後者認為,中產階級人人自危,非法移民和自由貿易是罪魁禍首,因此改革必須從國門開始。
責任編輯:推薦閱讀:
※美國又出來耍流氓 稱為對付中俄準備了70年
※強根 美國強根 進口強根 強根的使用
※美國拒簽原因有哪些?這些應對之策你做了嗎
※美國服裝的衰落,背後有一個難以想像的原因
※鏡頭下:美國建國之初組織的屠殺印第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