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的吶喊----社會和諧需要精神環保
2007-07-17 09:43:23司晶——上交心理學家大會的論文關鍵詞: 自然環保 精神環保 國民素質 人生價值觀 人格 社會和諧摘 要:自然環保的艱難根源在於人的素質。而提高人的素質要通過教育,諮詢等多種途徑提高人的自我完善意識,使其成為有愛心、有責任感、有人格素質的人,這是實現精神環保,既而達到社會和諧的重要環節。(一)為什麼要「精神環保」全世界都在呼籲自然環境保護,全世界都在為治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而努力奮鬥。但是,縱觀全局,治理的速度遠遠低於破壞的速度。人們不僅要問:我們的地球怎麼了?而我提出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怎麼了?從前有一種觀念,認為人是自然的主人,有著駕馭自然的本領。到了二十世紀,人們才猛醒,在不知不覺中,人成了自然的天敵。在自然的懷抱里,每一個人不論職位和文化的高低,無一例外需要並渴望有一個好的自然環境。但卻有很多人,自覺或不自覺地成了自然的破壞者。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展現在人的面前。多姿多彩的物質社會,令人目眩、令人發暈。既得利益成了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貪婪和慾望吞噬了人的精神世界。由此造成人的鼠目寸光,道德缺失。直接反映到人對自然無節制地獵取和不顧子孫後代的滅絕性破壞。因此,拯救人的靈魂,重塑精神世界,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當務之急。人為什麼要尊重自然?因為自然是有感情的。你破壞了它,它就會報復你,破壞它一時,它會報復你一生,這是代價與代價的對等互換。人要帶著感恩的心來享受大自然為我們創造的萬物,當我們帶著一種感恩來享受它、尊重它的時候,我們就有一種自覺保護它的意識。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認定:大自然是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否則我們只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一個匆匆過客,「享受」完就會因某種短視的利益去破壞它、掠奪它。假設你把大自然當成自己的家,你會不去愛護它嗎?你能把垃圾扔在自己的卧室里嗎?你不會。因為這個卧室是你的。可是你想過嗎?大自然也是你的,因為你每天都在享受陽光的照耀,時時都在呼吸新鮮的空氣,每天都在靠水資源來滋養著你的生命。污染了水源就等於污染了生命的源泉;污染了空氣,就等於給自己的呼吸道注入了毒氣!我們給自然一種大愛,它會回報我們生生世世的寧靜與和諧。生態需要平衡,自然需要和諧。一旦失衡,地震、沙塵暴、洪水等自然災害就會接踵而來。最終殃及的是我們自己,乃至我們的子子孫孫。因為自然界的規律是非常精密的,就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一旦偏離或錯位就會導致宇宙中的大災難。所以自然的規律一經被破壞,必然導致「天怒」。人為的破壞肯定會造成自然規律的紊亂。換言之,既然人有破壞環境的能力,那麼人就必然有保護自然環境、轉而避免自然災害出現的能力。靠什麼來保護環境、珍惜大自然?靠提高人的素質,轉換人的觀念,提高認識:明白愛護自然環境就是維護自己的家園。大前提是提高人類精神環保的意識。人只有精神環保了,才有可能達到與自然、社會雙重和諧的完美目的。想求得一個安定和睦的社會環境,要從提高全體國民自身素質做起。國民素質的優劣,是一個國家興衰的關鍵所在。而國民素質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對那些強有力的、被大眾廣泛認同並願意奉行的、能產生實效的一種「信念」的追求。沒有信念可追求,人們就會活在一種空虛繼而盲目掠奪的惡性循環里。社會上不盡人意的現狀比比皆是:物慾橫流,貪污腐敗,行賄受賄,賣淫嫖娼,制假販黃,拐賣人口,燒殺搶劫,偷竊姦淫,販毒吸毒成風,嚴重破壞了人文環境。離婚率、犯罪率直線上升,給下一代的教育帶來極大難度,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造成了極大的信任危機,給家庭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和不幸,給社會造成了混亂,致使人看不見美好和希望,導致普遍存在的消極,空虛,迷茫甚至是墮落。如此這般的現狀,社會怎麼可能和諧?我在全國各地作過四百多場演講,在政府機關、廠礦、部隊、監獄、女子監獄、少年管教所、大中專院校、高中小學校、託兒所、SOS兒童村等。我所接觸的人數量之多,受眾面之廣,可以說囊括了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我25年來通過諮詢和教育,接觸的對像,從男人到女人,從老人到孩子,從政府官員到專家學者,從億萬富翁到貧民百姓,橫跨不同年齡的各階層人士。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鋪天蓋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我看到的是眼淚和愁苦,聽到的是消極、嘆息和抱怨,使用頻率最高的兩個字是:「鬱悶」 。眾所周知,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隨著社會各種問題的日趨複雜和惡劣,人們的心理問題會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重,厭世輕生,乃至絕望自殺已習以為常。近日內相繼有包括清華、北師大在內的5名大學生(其中有一博士)墜樓自殺。以點帶面,這五名大學生的自殺就可能給5萬、甚至50萬大學生,乃至全社會帶來消極情緒和負面的心理暗示。從量變到質變,諸多的個體問題,轉而又會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一切都說明我們的社會有著太多的「不和諧」因素存在。根源在哪裡呢?25年心理諮詢以及家庭教育的實踐使我痛心地洞悉到,是人格中的缺陷造成了人精神免疫力下降,如:「冷酷無情,自私狹隘,嫉妒自卑,懶惰逃避,沒有愛心,沒有責任感,短視貪婪,損人利已」 等。這些人性的弱點和醜陋,嚴重地污染了人的精神世界。現在這個世界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一個「愛」!因為沒有愛,所以產生不了責任,因為沒有責任,所以各種各樣冷酷無情的事情就會發生,社會必然失衡,出現不和諧。所以「精神環保」勢在必行!(二)精神如何環保進行「精神環保」有一系列經過實踐並行之有效的具體辦法,(因為篇幅有限,在此只簡單概述)例如通過教育、諮詢、輿論、各種媒體(網路,電視)使舉國上下達成一種共識,發出同一種聲音,形成同一種合力,發起一場撼天動地、摧枯拉朽的強大輿論攻勢,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進而轉變人們的觀念和價值取向,使人形成一種自我完善的意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文明素質的人,確立「必先利他,方能利已」的健康科學的人生價值觀。從而真正達到國泰民安,社會和諧的目的。讓精神環保實化為一種資本我們一貫呼籲的是「產品質量」,卻忘記了人的生命更需要質量。意識決定思想,思想決定觀念,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命運。精神環保的目的是力求努力使每個人都能豎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冷酷自私」為恥,以「純正崇高、富於愛心和責任」為榮。讓人人都懂得「越拿越少,越給越多」的得失觀,讓人們從急功近利的誤區中走出來,悟出「付出就是最大的得到」的法則。正如沒有人拒絕高尚,為什麼人人不能高尚?人人都欣賞高尚,為什麼人人又都拒絕高尚?因為人們誤解為高尚是需要代價的。人們不知道「高尚是一種財富,高尚更是一種資本」。大凡那些千古流芳的偉大人物,都無一例外地具有一個高尚的品質和人格,他們有著關注人類命運的胸懷和責任感,轉而便會產生解決人類問題,改變人類命運的魄力和大無畏的精神和勇氣。如此產生的內動力是不可估量的。這樣的人必然會成就讓後人永遠記念的豐功偉業!他們內心的那種激昂、博大、崇高遠勝過任何物質享受!換言之,那些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私慾膨脹、只顧眼前得失的人,必然是一個平庸無能、空乏自卑、一事無成的人。青少年教育迫在眉睫國家和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青少年教育,這是精神環保的重中之重。有人稱現在的孩子是「墮落的一代」,那麼請問成人呢?不正是因為成人的言行,才污染了孩子的世界嗎?所以我們成人要率先做出行動和改變。現在的孩子們普遍空虛、迷茫,為什麼?因為他們找不到價值感,不知道為什麼去奮鬥,更不知道為什麼活著。經過測驗,大多數孩子對「尊嚴」和「責任」的真正含意並不清楚,更不知道人活著到底是為什麼。所以才出現了幾代孩子的「精神軟骨症」,各種心理問題泛濫成災,小小年紀就滋生出輕生厭世的可怕情緒。青少年極需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極需愛心和責任感的培養。誰來給他們確定這種目標?誰來告訴他們人為什麼要活著?這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心理諮詢工作者、新聞媒體等應該一馬當先擔當起的責任和使命!因為我們不是在給別人做,而是給自己做,因為我們的子子孫孫將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精神環保人人有責精神環保需要每一個人率先成為環保的衛士。一個有人格有品味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無論他走到那裡,都會對人文環境產生一種凈化。美好的東西相互感染,醜陋的東西相互污染。「萬事互相效力,叫有『愛』的人得益處。」每個人都要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家庭有家庭的責任,社會有社會的責任,學校有學校的責任,政府有政府的責任。當每一方都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那麼達到社會的和諧近在咫尺了。(三)結語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精神環保帶來的和諧、和平和大愛。有愛才有和諧,大愛方能大治。最後對教育和心理諮詢同行們說一句,我們任重而道遠!(註:論文的作者沒有參考任何文獻,只憑自己25年心理諮詢和家庭教育的實踐和四十多年的人生感悟成了此文)
推薦閱讀:
※魏禮群:法治社會建設的六大特徵
※非政府組織——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力量
※社會交往中的搭配原則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
※《搜索》引發的思考 | 人肉搜索的道德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