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
【導讀】實事求是是我們看待歷史英雄人物的一個基本立場,我們也沒有必要故意去隱瞞他們的缺點,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重視正能量的弘揚。
古往今來,漫長而厚重的中國歷史,既有雲濤怒卷、波瀾壯闊的發展,又有生死一線、覆亡與新生政權之間的爭奪。在這樣一個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的仁人志士、忠臣良將,血染征袍,浩氣文膽,慷慨悲歌。英雄在中國歷史的長卷中,寫下了最壯麗、絢爛的歷史篇章。他們的精神與浩然正氣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精神脊樑之所在。為了我們民族的生存繁衍,為了子孫後代的健康成長,也為了我們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必須讓歷史英雄人物的這種精神得到發揚和光大,讓子孫後代能夠從他們的身上汲取營養和力量。
中國歷史上的英雄多種多樣,有打破割據、統一國家的天才領袖,如遠古的三皇五帝,以及後來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李世民、成吉思汗等雄才大略式的人物;有為自己當時的民族國家奮勇蹈死、忠君愛國的良才猛士,如周公旦、姜尚、荊軻、關羽、顏真卿、寇準、于謙、海瑞、王陽明等;更有面對異國異族的入侵,出生入死、血戰沙場的戰將,如衛青、霍去病、李廣、岳飛、辛棄疾、戚繼光、袁崇煥、史可法等大英雄;還有像屈原、文天祥、林則徐、譚嗣同這樣面對外患,救國家於危難的忠義之士;也有像司馬錯、李績、劉仁軌、鄭成功、施琅這些開疆拓土,收復失地等的英雄豪傑;還有像商朝的伯夷和叔齊、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戰國時晉國的豫讓、程嬰、公孫杵臼、漢朝的荀巨伯、蘇武等品德高尚的忠貞之士。除了上述文治武功、大義凜然的英雄豪傑以外,在中國的歷史中,還有老子、孔子、孟子這樣超越於開國君臣、英雄豪傑的聖人。就他們的人身肉體而言,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他們的思想超越古今,他們的睿智橫亘時空,塑造了中華民族不朽的精神內涵,也可以把他們看作是中國歷史上另一類的英雄豪傑。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歷朝歷代無數的仁人志士、英雄豪傑,才使中華民族血脈相承、繁衍生息、浩然正氣,延續到今天。
有人借批評中國歷史上的一些英雄豪傑,故意歪曲或者誇大他們的缺點和不足,而把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說得一無是處。甚至揚言,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改善從惡的歷史,這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是對歷史與後代子孫不負責任的宣傳與行為。
的確,任何一個歷史人物,哪怕是歷史上的英雄,他們也有人性的弱點,也有自身的先天缺陷和後天的不足,這也和中國古代長期大一統的制度缺陷有關。但是,作為後人,我們張揚他們偉大的精神,著重於他們對我們民族偉大貢獻的一面,作為精神豐碑不朽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誇大他們的缺點和不足。就我們人類個體而言,即使是再千古不朽的偉人,也是血肉構成的肉體凡胎,就不可能不存在人性的弱點。而這些弱點,恰恰是作為我們人類的每一個個體,應該努力去克服的。歷史上的英雄人物,毫無疑問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弱點與不足,這是人性的必然。我們要用寬宏和諒解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弱點,而不是通過責難去故意張揚這些弱點。當然,實事求是是我們看待歷史英雄人物的一個基本立場,我們也沒有必要故意去隱瞞他們的缺點,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重視正能量的弘揚。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所言,「道人善即是善,揚人惡即是惡。」
就成吉思汗這樣一個歷史人物而言,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在於建立了一個碩大無比的帝國版圖,消除了當時歷史上諸國的動亂與紛爭,形成了在廣大地域上相對大一統的局面。這是他作為歷史上大英雄做出貢獻的一面。但是,毫無疑問,他在建立這樣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時,進行大規模的殺戮,極大地破壞了各個民族的文化與固有生態樣貌,違反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主流的價值觀念——「善」的精神。但是,他畢竟是那個時代中草原游牧民族出身的一個歷史人物,沒有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真傳,我們後人不能夠對他加以苛求。將他作為中國歷史上的大英雄,僅僅在於讚揚他發揮了人類質樸、剛健、勇敢、頑強的生命力,實現了大一統的歷史功績上。而決不是讚揚他的大規模殺戮,與消滅其他各個民族原生態文化的方面。
當然,也會有國家認為成吉思汗不是中國的英雄,而認為是自己國家的英雄,甚至就當時歷史可能會說是我們統治了你們,而不是你們統治我們。他們的這種觀點,的確是歷史中一個難解的命題。因為就當時的歷史真實面目而言,蒙古族的確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而這樣一個非主體民族卻通過戰爭和暴力手段實現了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空前的大統一,在客觀效果上,實現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強制性的民族大融合,統治中國達到近百年的時間。從這一視角而言,蒙古族在當時的確是漢族和中國其他民族的統治者,即是中華民族的統治民族和統治者。但同樣,由於這種空前的民族大融合,蒙古民族也由此融入到了中華民族之中,成了中國地域之中,中華民族的重要成員之一,這也是一種尊重客觀歷史事實的視角。而且,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由於漢民族在人口數量上、經濟基礎與支撐上、文化創造上等方面從來都佔有絕對多數的地位。因此,任何客觀的歷史研究者與對歷史的認識者都不能不承認,在中國歷史上、在中國的土地上,儘管由於少數民族控制政權而曾經有過一些朝代的更迭和變換,但是漢族在人口數量上長期居於絕對多數,在經濟上是最基本的經濟基礎,同時,也是燦爛文化創造主體民族,這一事實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當然,從歷史長期融合角度而言,漢族也不是純而又純的單一民族,而是一個有無數少數民族參與和共同融合的大民族,這種大民族的融合從先秦以前就已經開始了。最典型的案例是,就近代以來的滿族而言,不僅絕大多數已經消失古代滿族民族的特徵,而從歷史記憶上,他們也大多數完全融入到了漢族當中,自然而然地成為漢族的一部分。其中,並沒有任何歷史上、或者政權上的強制行為,而完全屬於歷史演化進程中的自然選擇。
因此,我們既要承認作為一個融合大民族的中華民族,既有主體民族,也有共同參與的少數民族;既有統治上各個朝代不同的主體民族,同時也有歷史上長期不變的經濟、文化和人口上的主體民族。這才是一個實事求是對待歷史的態度,這樣的態度,不為現實的政治利益所左右,也沒有對非主體民族有任何貶低的含義,而僅僅是對歷史與現實一種客觀、實事求是的認識。
由此認識,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高揚岳飛、文天祥就是中華民族民族英雄的旗幟,而加以褒揚。而不能像有些學者和機構那樣,認為岳飛抗擊的金國,而金國的女真族現在也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因此也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因此這屬於民族內部的戰爭,而不能作為民族英雄對待。同樣,文天祥抗擊蒙古大軍的侵略,而蒙古民族也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因此文天祥也不能算作是中華民族的英雄。這種認識,毫無疑問是基於現實政治與現實民族利益,一種團結少數民族政策上的看法和認識,但也是一種違背歷史事實和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苟且認識。我們不能認同這種說法。
因為當時的歷史事實上、在中國的大地上儘管存在著不同的民族,如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但也存在著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而且,就當時各個民族的生態而言,的確各自屬於不同的國家,是不同的主體民族之間的戰爭,是不同國家之間的戰爭。就北宋、南宋尚未滅亡之時而言,中華民族的主體依然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也包括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但畢竟,他們當時也有自己的主體國家,如遼國、金國、蒙古國等。因此,當時的戰爭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同時,這種戰爭也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北方的少數民族國家為了財富和土地,不斷南侵,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等,的確屬於非正義的戰爭,而岳飛、文天祥等則屬於忠於君王,捍衛民族和國家利益的國家英雄、民族英雄。而且這種民族英雄不是單純的漢族英雄,因為即使在當時,漢族也已經成為了一個融合性的民族,也包括中國土地上的一些少數民族。因此,就當時而言,他們也是古代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後來,中華民族又經過元朝、明朝、清朝和近代、民國時期的不斷融合,而演化成今天,更加多元、進一步融合的中華民族。
如果說現在的中華民族已經包含了遼國、金國、蒙古國等古代國家的少數民族,這種更大規模的融合顯然是在蒙古國滅亡了金國、北宋、南宋,建立元朝以後才出現了更大的民族融合。而岳飛、文天祥生活的時代,的確還是宋朝與金國、蒙古國生死爭奪的戰爭、亡國滅種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岳飛、文天祥等仁人志士,都站在了忠君愛國、抗擊侵略、捨生取義的正義一方。因此,他們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永遠都是人類正義的精神楷模與豐碑。只有持續不斷地樹立並張揚這些正義的精神、民族英雄的形象,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樑。因此不能以都是中華民族內部的戰爭而不能作為民族英雄的理由,抹殺這些民族英雄所承載的人類高貴品質、善良與正義的內涵。
從中國重要傳統文化儒家的思想內涵而言,這些民族英雄都從不同的側面表現了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等優良品質、優秀的人類文化內涵。甚至我們也可以說,無論這些人是哪個民族,活動在什麼地域,只要有這些優良的品質,只要他們懷著對國家、對民族和人類的大愛、仁義、慈悲和善的精神,就值得歌頌、值得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典範。即所謂英雄莫論出處。
目前和相當時間範圍內,中國的周邊還很不安定,中國國家還沒有完全統一。中國在南海、東海的有些島嶼沒有完全收回,台灣也沒有回歸。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大英雄,尤其是要弘揚那些抵抗外來侵略,為國家與民族開疆拓土,收復失地的偉大民族英雄。從這種意義而言,司馬錯、李績、劉仁軌、鄭成功、施琅這些在正義的旗幟下,開闢邊疆與收復失地等的英雄豪傑,都值得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長期以來,俄羅斯人在評價自己的領袖和歷史人物的時候,非常重視這個人能不能為俄羅斯帶來領土上的利益。這種評價視角對俄羅斯的歷史發展至關重要。也正因為有了這樣一個評價視角,才在某種程度上對俄羅斯人的思想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是領袖人物,就連普通民眾都很看重領土的得失問題。而在整個俄羅斯演化發展的歷史上,絕大多數歷史時代,俄羅斯都處在開疆拓土,不斷擴張,佔領和兼并其它國家領土的狀況,也因此成就了世界第一領土大國的遼闊幅員。
當然,中國在歷史上沒有俄羅斯國家那種擴張的傳統。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始終以懷德威遠、協和萬邦作為對外關係的主軸。中國傳統文化對外最嚴厲的程度是威懾遠方的國家,使其不敢輕舉妄動、犯我中華,最終達到相互協調、和平相處的目的,而沒有降服其國,並其國土的目標。這是中華民族文化以「善」和「仁義」作為自身價值觀的重要因素。
但是,中國目前已經步入日益強大的歷史發展階段,但國家統一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海外島嶼的紛爭問題也依舊存在。因此,適於這種形勢,張揚對開疆拓土、收復國土發揮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的功業,對於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解決島嶼紛爭,塑造國民的性格意義十分重大。
責任編輯:向太陽*來源:崑崙策
推薦閱讀:
※你知道蔣介石與青幫錯綜複雜的秘密關係嗎?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一集簡介?
※五四的精神永遠不死,青年的力量永遠不死
※預示富貴:歷史上身有奇異痣的帝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