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講義
06-1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講義──民國三十一年春講於四川法王學院──(p.1~20)釋開仁編1.2007/1/15【懸論】(p.1-2)一、普遍流通於中國佛教界金剛經,在中國佛教界,流行極為普遍。(一)、各宗均有註疏如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2尤以唐宋來盛極一時的禪宗,與本經結有深厚的因緣。傳說:參禮黃梅的六祖慧能,就是聽了本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的。六祖以前,禪宗以《楞伽》印心,此後《金剛經》即代替了《楞伽》。3(二)、為科舉考試學科宋代,出家人的考試,有《金剛經》一科,可見他的弘通之盛!(三)、契應中國佛教的特點本經的弘通,也有他的特殊因緣。中國佛教的特點,1、重實行如台、賢、禪、凈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於從定發慧的體悟。2、好簡易國人的習性好簡,卷帙4浩繁的經論,是極難普遍流通的。※本經既重般若的悟證,卷帙又不多,恰合中國人的口味,所以能特別的盛行起來!二、本經的文義難解本經的文義次第,是極為難解的。(一)、經典的宗趣「修多羅(sUtra)次第所顯」,如不明全經的文義次第,即不能理解一經的宗趣。(二)、印度學者所公認無著說:「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5。世親說:「法門句義及次第,世間不解離明慧」6。※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實為印度學者所公認!三、講記的緣起所以,我國本經的註疏雖多,大抵流於泛論空談,少有能發見全經脈絡而握得宗要的!關於這,我想多少提供一點意見。【一.釋經題】(p.2-15)壹、印順導師的解說一、金剛本經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試為分離而綜合的解說。(一)、世間的金剛特點金剛,為世間寶物,即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屬於炭質的化合物,有三種特點:1、堅常堅是堅固,即不易破壞;常是不變,即不易轉化。2、明凈明是透明的,能反映各種色采而閃鑠地放光;凈是純潔的,即使落在污穢的地方,也還是那樣的清凈不染。3、快利他的力用極強,能破壞一切固體物,而鐵石等卻不能摧壞他。(二)、二類金剛然金剛實有二類:1、金剛寶,如菩薩寶冠所莊嚴的。2、世間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雖不易破壞而還是可壞的。※《智論》說:把金剛放在龜殼上,用羊角去捶擊,即可以破碎。7唯有菩薩莊嚴的金剛寶,才真的能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二、般若(一)、般若的意義般若(prajJA),華言慧。(二)、般若會上的四個問題從前,須菩提在般若會上,曾提出四個問題──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屬誰。8今隨順龍樹論而略為解說:1、何者般若佛說的般若,到底是什麼?依佛所說的內容而論,略有三種:(1)總說三種般若A、實相般若《智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9。如經中說的『菩薩應安住般若波羅蜜』10,即指實相而言。B、觀照般若觀照,即觀察的智慧,《智論》說:『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11。C、文字般若如經中說:『般若當於何求?當於須菩提所說中求』12,此即指章句經卷說的。(2)別說三種般若A、實相般若a、離一切相實相即諸法如實相,不可以「有」、「無」等去敘述他,也不可以「彼此」、「大小」等去想像他,實相是離一切相──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無可取著的。13《智論》說:『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14;古德說:「說似一物即不中」15,都指示這超越戲論而唯證相應的實相。凡夫的所知所見,無不為自性的戲論所亂,一切是錯誤的。這種虛誑妄取相,不但不見如實空相,也不能如實了達如幻的行相。從見中道而成佛的圓證實相說:從畢竟寂滅中,徹見一切法的體、用、因、果,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如《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16。所以,空寂與緣起相,無不是如實的。但這是非凡愚的亂相、亂識所得,必須離戲論的虛誑妄取相,那就非「空無所得」不可。所以,經論所說的實相,每側重於如實空性、無性。要見性相、空有無礙的如實相,請先透此「都無所得」一關──迷悟的關鍵所在。b、空有無礙實相──約理性邊說,是空還是有?《中論》說:『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17。實相非凡常的思想,世俗的語言可表達,這如何可以說是空是有,更因此而諍論?然而,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所以不應離文字而說實相。同時,不假藉言說,更無法引導眾生離執而契入,所以「不壞假名而說法性」18,即不妨以「有」、「空」去表示他。《中論》說:『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19。末句,或譯「諸法之實相」。眾生的不能徹悟實相,病根在執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見色聞聲時,總以為色聲的本質是這樣的,確實是這樣的,自己是這樣的。由於這一根本的執見,即為生死根本。所以,經中所說的實相,處處說非有,說自性不可得。本經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高揚此實相無相的教說,尊為「不二解脫之門」。即是說:實相非空非有,而在「寄言離執」的教意說,實相是順於「空」的;但不要忘卻「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c、離能所的對立有人說:實相是客觀真理,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是般若所證的。有人說:實相為超越能所的──絕對的主觀真心,即心自性。依《智論》說:『觀是一邊,緣是一邊,離此二邊說中道』20。離此客觀的真理與絕待的真心,纔能與實相相應。實相,在論理的說明上,是般若所證的,所以每被想像為「所」邊。同時,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離執而契入,所以每被倒執為「能」邊。其實,不落能所,更有什麼「所證」與「真心」可說!B、觀照般若再作三節解說:(A)、凡、外、小智之料簡21凡、外、小智之料簡22:a、凡夫世間凡夫也各有智慧,如文學的創作,藝術的優美,哲學與科學的昌明,以及政治、經濟等一切,都是智慧的結晶;沒有智慧,就不會有這些建樹。但這是世間的,利害參半的。如飛機的發明,在交通便利上,是有益人群的;但用他來作戰,就有害了。常人所有的「俗智俗慧」,偏於事相的,含有雜染的,不能說是般若。b、外道外道也有他們的智慧,像印度的婆羅門,西歐的基督教等。他們的智慧,以人間為醜惡的,痛苦的,要求升到一個美妙的、安樂的天國。於是乎行慈善,持戒,禱告,念誦,修定等。這種希求離此生彼的「邪智邪慧」,如尺蠖23的取一舍一,沒有解脫的可能,不能說是般若。c、二乘行者二乘行者得無我我所慧,解脫生死,可以稱為般若;但也不是《般若經》所說的般若。大乘的諸法實相慧,要有大悲方便助成的;悲智不二的般若,決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d、小結離此三種,菩薩大悲相應的平等大慧,才是般若。(B)、空、般若、菩提之轉化《智論》說:『般若是一法,隨機而異稱』24。如大乘行者從初抉擇觀察我法無性入門,所以名為空觀或空慧。不過,這時的空慧還沒有成就;如真能徹悟諸法空相,就轉名般若;所以《智論》說:『未成就名空,已成就名般若』25。般若到了究竟圓滿,即名為無上菩提。所以說:『因名般若,果名薩婆若』26──一切種智。羅什說:薩婆若即是老般若27。約始終淺深說,有此三名,實際即是一般若。如幼年名孩童,讀書即名學生,長大務農作工又名為農夫或工人。因此說:『般若是一法,隨機而異稱』。(C)、般若、方便之同異般若是智慧,方便也是智慧。《智論》比喻說:般若如金,方便如熟煉了的金,可作種種飾物。28菩薩初以般若慧觀一切法空,如通達諸法空性,即能引發無方的巧用,名為方便。經上說:『以無所得為方便』29。假使離了性空慧,方便也就不成其為方便了!所以,般若與方便,不一不異:般若側重於法空的體證;方便側重於救濟眾生的大行,即以便宜的方法利濟眾生。《智論》這樣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30。C、文字般若文字,指佛所說的一切言教。常人以書籍為文字,其實,文字不儘是書本的。書籍,是依色塵而假立的文字;但佛世卻是以音聲作文字。佛怎麼說,弟子即怎麼聽受。所以,佛經以名句文身31而立,而名句文身是依聲假立的。或者偏愛不立文字,以教義的鑽研為文字而加以呵斥,不知言說開示即是文字。凡能表顯意義,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筆墨所寫的,口頭說的,以及做手勢,捉鼻子、豎拂、擎拳,那一樣不是文字!文字雖不即是實義,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實義;如離卻文字,即凡聖永隔!此處說的文字,指《大般若經》中的第九分。D、結:三般若與聞、思、修、證32初學般若,應先於文教聽聞、受持,以聞思慧為主。經合理的思考、明達,進而攝心以觀察緣起無自性,即觀照般若,以思修慧為主。如得離一切妄想戲論,現覺實相,即實相般若了。這三者,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如意在實相,即能所並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如意在觀慧,即依境成觀,以離相無住的相應為宗。如意在文字,即重在安立二諦,抉擇空有。文字般若初學般若,應先於文教聽聞、受持,以聞思慧為主。重在安立二諦,抉擇空有。觀照般若經合理的思考、明達,進而攝心以觀察緣起無自性,即觀照般若,以思修慧為主。依境成觀,以離相無住的相應為宗。實相般若如得離一切妄想戲論,現覺實相,即實相般若了。能所並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2、何名般若﹙般若究竟指什麼﹚為什麼稱為般若?在這一問題中,即抉示出般若究竟指什麼?應該說:(1)、實相般若般若是實相;(2)、觀照般若與文字般若觀慧與文字,是約某種意義而說為般若的。A、觀照般若如觀慧,因依之深入而能現覺實相──般若,所以也稱為般若。觀慧是因,實相是──非果之果,即是因得果名。又,實相不是所觀的,但觀慧卻緣相而間接的觀察他;為境而引生觀慧,所以也可假說為從境──實相般若而名為般若。B、文字般若至於文字,約他的能詮實相,及藉此能詮教而起觀,得證實相──般若,所以也就從所詮而名為般若。(3)、世俗名言無法表顯實相般若,本是世間舊有的名詞,指智慧而言。但佛陀所要開示的,即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導眾生。33從由觀慧為方便而可能到達如實證知的意義說,還是採用「般若」一名。不過,雖稱之為般若,而到底不很完備的,所以《智論》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34』35。3、般若何用(1)、從般若是實相說從般若是實相說,這是萬化的本性──一切法畢竟空故,世出世法無不依緣而成立。這是迷悟的根源──眾生所以有迷有悟,凡夫所以有內有外,聖人所以有大有小,有究竟有不究竟,皆由對於實相的迷悟淺深而來,所以本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2)、從般若是觀慧與實相相應慧說從般若是觀慧與實相相應慧說,可有二義:A、證真實以脫生死一切眾生,因不見性空如實相,所以依緣起因果而成為雜染的流轉。要解脫生死,必由空無我慧為方便。這觀慧,或名正見,或名正觀,或名正思惟,或名毗缽舍那,或名般若。從有漏的聞思修慧,引發能所不二的般若,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解脫道的觀慧,唯一是空無我慧,所以說:『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36。B、導萬行以入智海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為個人的生死解脫,而重在利他的萬行。一般人修布施、持戒等,只能感人天善報,不能得解脫,不能積集為成佛的資糧。聲聞行者解脫了生死,又缺乏利濟眾生的大行。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而即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這二種中,證真實以脫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導萬行以入智海,是菩薩般若的不共妙用。4、般若屬誰(1)、般若是通教三乘,但為菩薩約實相般若說,這是三乘所共證的,即屬於三乘聖者。約觀慧般若說,如約解脫生死說,般若即通於三乘。所以經中說:『欲學聲聞地,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辟支佛地,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37。但佛說般若波羅蜜經,實為教化菩薩,即屬於菩薩。如本經說:『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38。《解深密經》也說:第二時教『惟為發趣修大乘者說』39。不過,佛說般若,雖說但為菩薩40,而也有二乘在座旁聽。經說:要得二乘果,必須學般若,這固然是三乘同入一法性,也即是解脫生死的不二門──空無我慧。然也就是密化二乘,使他們聽聞大乘勝法,久久熏習成熟,即可宣告「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而回心向大了。所以般若是「通教三乘,但為菩薩」。從前,成論大乘師說:般若是通教,不夠深刻;唯識大乘師說:般若但為菩薩,不夠普遍。總之,照他們看,般若是不究竟,「通」又不好,「但」又不好,這可說是『般若甚深,諸多留難』!那裡知道般若通教三乘,但為菩薩,深廣無礙,如日正中!這所以般若於一切大乘經中,獨名為大!(2)、般若但屬菩薩的理由般若屬於菩薩,為什麼不屬於佛?約般若唯一而貫徹始終說,如來當然也有般若。不過,佛說般若,重在實相慧離言發悟,策導萬行。般若「以行為宗」,所以與側重境相而嚴密分析,側重果德而擬議圓融者不同。三、波羅蜜 41(一)、到彼岸梵語波羅蜜(pAramitA),譯為到彼岸42,簡譯為度。到彼岸,是說修學而能從此到彼,不是說已經到了。所以,重在從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而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以稱為波羅蜜。經中或說六波羅蜜,或說十波羅蜜,但真實的波羅蜜,唯是般若,其他都是假名波羅蜜。因為,沒有空慧策導,布施等即不成為波羅蜜了。43(二)、事究竟聲聞乘法,能度生死河到涅槃岸,為什麼不名波羅蜜?因為,波羅蜜又有「事究竟」44的意義,所以要能究盡諸法實相,圓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才名為波羅蜜。聲聞的三無漏學,不能究竟,所以不名為波羅蜜。四、經梵語修多羅,譯為經。本義是線,線有貫穿、攝持不令散失的作用。如來隨機說法,後由結集者把他編集起來,佛法才能流傳到現在;如線的貫華不散一樣,所以名為經。45貳、羅什和玄奘兩系的解說不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有兩系解說不同:一、金剛(一)、玄奘等傳說般若是能斷的智慧,金剛如所斷的煩惱。煩惱的微細分,到成佛方能斷凈,深細難斷,如金剛的難於破壞一樣。所以,譯為「能斷金剛(的)般若」。(二)、羅什下的傳說金剛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不為妄執所壞;他的堅、明、利,如金剛一樣。(三)、導師對金剛的看法然金剛本有兩類:一是能破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的,一是雖堅強難破而還是可以壞的,已如前面所說。所以,或以金剛喻般若,或以金剛喻煩惱,此兩說都是可通的。不過,切實的說,應該以金剛喻般若。考無著的《金剛經論》說:1、如金剛杵的『初後闊,中則狹』46;這是以金剛喻信行地、凈心地47、及如來地的智體的。2、金剛有遮邪顯正二義,不但比喻所遣的邪行,他也是「細牢」的──『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比喻堅實深細的智因──實相。無著並沒有金剛比喻煩惱的意義,所以法相學者譯為「能斷金剛般若」,值得懷疑!至少,這不是梵本的原始意義。二、般若般若有二類:1、拙慧這是偏於事相的分析,這是雜染的,這是清凈的;這是應滅除的,這是應證得的;要破除妄染,才能證得真凈。這如冶48金的,要煉去渣滓49,方能得純凈的黃金。2、巧慧這是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觀一切,觀煩惱業苦當體即空,直顯諸法實相,實無少法可破,也別無少法可得,一切「不壞不失」。如有神通的,點石可以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鑿開冰層,從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經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觀,法法都性空本凈,法法不生不滅如涅槃,法法即實相,從沒有減什麼增什麼。這不增不減、不失不壞慧,即金剛般若。三、波羅蜜般若為大乘道體,為五度眼目;為般若所攝持,萬行始能到達究竟佛果,成為波羅蜜。50然而,般若也需要眾行的莊嚴,如沒有眾行助成,般若也即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為波羅蜜。51所以,般若為菩薩行的宗主,而又離不了萬行。龍樹因此說:說般若波羅蜜,即等於說六波羅蜜。52發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依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四、經以文句安布,詮表這甚深法門,所以又稱之為經。【二.示宗要】(p.15-18)一、全經大義全經大義,再扼要的提示二點:(一)、金剛般若即無上遍正覺本經以金剛般若為名,而內容多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佛為須菩提說如此發心,直至究竟菩提,徹始徹終的歸宗於離相無住。說無上遍正覺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於是法中無實無虛』:都是從般若無住以開示無上遍正覺。般若無所住,無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諸相,即生實相,即名為佛。須知般若無住的現覺,即離相菩提的分證。依此觀究竟,究竟也如是;依此觀初心,初心也還如此。所以,處處說無上遍正覺,實在即是處處說金剛般若。不過,約修行趨果說,名之為般若無所住;約望果行因說,名之為離相菩提心而已!(二)、二道即五種菩提本經初由須菩提問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經佛解說後,須菩提又照樣的再問一遍,佛答也大致相同。所以,本經明顯的分為兩段。《大般若經》有兩番囑累,《智論》說:『先囑累者,為說般若波羅蜜體竟;今以說令眾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53。智者即曾依此義,判本經的初問初答為般若道,後問後答為方便道。此二道的分判,極好!1、二道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從初發心,修空無我慧,到入見道,證聖位,這一階段重在通達性空離相,所以名般若道。徹悟法性無相後,進入修道,一直到佛果,這一階段主要為菩薩的方便度生,所以名方便道。依《智論》說:發心到七地是般若道──余宗作八地,八地以上是方便道。般若為道體,方便即般若所起的巧用。2、五種菩提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54。(1)、發心菩提凡夫於生死中,初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心,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名為發心菩提。(2)、伏心菩提發心以後,就依本願去修行,從六度的實行中,漸漸降伏煩惱,漸與性空相應,所以名為伏心菩提。(3)、明心菩提折伏粗煩惱後,進而切實修習止觀,斷一切煩惱,徹證離相菩提──實相,所以名為明心菩提。※這三種菩提即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入聖的三階,是般若道。這時,雖得聖果,還沒有圓滿,須繼續修行。※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說,是證悟;望後方便道說,是發心。前發心菩提,是發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發勝義菩提心。悟到一切法本清凈,本來涅槃,名得真菩提心。(4)、出到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得無生忍,以後即修方便道,莊嚴佛國,成熟眾生;漸漸的出離三界,到達究竟佛果,所以名為出到菩提。(5)、究竟菩提斷煩惱習氣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圓滿證得究竟的無上正等菩提。二、小結如上所說:二道各有三階,綜合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須菩提與佛的二問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經脈絡了!發心菩提般若道伏心菩提發心明心菩提修行方便道出到菩提證果究竟菩提【三.敘傳譯】(p.18-20)一、本經的譯者及其傳記 55本經的譯者,是姚秦時來華的鳩摩羅什三藏。我國朝代稱秦的,不止一國一代,以帝王的姓氏去分別,即有嬴秦56、苻秦57、姚秦、乞伏58秦等。59姚秦,為五胡十六國之一。三藏,即經、律、論,能通達三藏自利利人,所以尊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為童壽。父親是印度人,後移居龜茲60國;母親是龜茲國的公主。母親生他不久,即出家做了比丘尼,什公也就出家。幼年,到北印的迦濕彌羅,修學聲聞三藏。回龜茲時,經過莎車國,遇到大乘學者須利耶蘇摩,於是回小向大。到得龜茲,已是英俊飽學的法師了。苻秦王苻堅,派呂光攻略龜茲,迎什公來華。呂光攻破龜茲,護送什公回國,在半路上,聽說苻堅在淝61水戰敗,呂光即宣告獨立,國號西涼,在今甘肅西部。等到姚秦興起,國王姚興,信奉佛法,特派大兵攻西涼,這才迎什公到了長安。當時,佛教的優秀學者,都集中到長安,從什公稟受大乘佛法。什公一面翻譯,一面講學。所翻的大乘經論很多,如般若、法華、凈名、彌陀等經,智度、中、百、十二門等論,信實而能達意,文筆又優美雅馴62,在翻譯界可說是第一流最成功的譯品。所以,什公的譯典,千百年來,受到國人的推崇,得到普遍的弘揚。二、本經之譯本 63(一)、第一譯本經,什公第一次譯出。(二)、其他五種譯本除這,還有五種譯本,就是:元魏──菩提留支──的第二譯,陳───真諦────的第三譯,隋───達摩笈多──的第四譯,唐───玄奘────的第五譯,唐───義凈────的第六譯。(三)、譯者之學統在六譯中通常流通的,即是什公的初譯。其後的五譯,實是同一法相學系的誦本;如菩提留支譯,達摩笈多譯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而譯出。唯有什公所譯,是中觀家的誦本,所以彼此間,每有不同之處。要知道印度原本,即有多少出入;如玄奘譯本也有與無著、世親所依本不同處。這點,讀者不可不知!1 講義註腳的出處,主要參考厚觀法師、凈照法師(2001年)及如正法師(2003年)的資料。2 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p.161:在北方,從菩提流支(五○八頃來中國)以來,不斷的譯出《金剛經》論,受到義學者的重視。3 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p.160-162。4 帙〔ㄓˋ〕:卷冊,函冊。5《金剛般若論》卷上,大正25,757a7-12:出生佛法無與等,顯了法界最第一;金剛難壞句義聚,一切聖人不能入。此小金剛波羅蜜,以如是名顯勢力;智者所說教及義,聞已轉為我等說。歸命彼類及此輩,皆以正心而頂禮;我應精勤立彼義,解釋相續為自他。6《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大正25,781b7-10:法門句義及次第,世間不解離明慧;大智通達教我等,歸命無量功德身。應當敬彼如是尊,頭面禮足而頂戴;以能荷佛難勝事,攝受眾生利益故。※另參考《金剛仙論》卷1,大正25,799a26-b5。7 [1]《大智度論》卷31,大正25,290b6-8:「不知破金剛因緣故,以為牢固,若知著龜甲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2]《大般泥洹經》卷6,大正12,892b5-6:「譬如金剛能壞眾寶,而力不能壞白羊角。」[3]《大般涅槃經》卷9,大正12,418b9-10:「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而能破壞一切之物。唯除龜甲及白羊角。」8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集散品第9〉大正8,236b:「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應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是誰般若波羅蜜?」[2]《大般若經》卷409﹙第二分﹚〈勝軍品第八之2〉,大正7,49a6-9:「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當如是審諦觀察:何者是般若波羅蜜多?何故名般若波羅蜜多?誰之般若波羅蜜多?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為何所用?」[3]《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69b-371a。9《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0a21-22):「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10《大般若經》卷3〈初分.學觀品第二之一〉,大正5,11c15-29:「佛告具壽舍利子言: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而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多,所住能住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舍而為方便,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護而為方便,圓滿凈戒波羅蜜多,犯無犯相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取而為方便,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動不動相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勤而為方便,圓滿精進波羅蜜多,身心勤怠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思而為方便,圓滿靜慮波羅蜜多,有味無味不可得故。諸菩薩摩訶薩,應以無著而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多,諸法性相不可得故。」11 參見《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0a。12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大正8,278b1-8:「爾時釋提桓因語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當於何處求?舍利弗言: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當於須菩提品中求。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是汝神力使舍利弗言: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當於須菩提品中求。須菩提語釋提桓因:非我神力。釋提桓因語須菩提:是誰神力?須菩提言:是佛神力。」[2]《大智度論》卷55,大正25,454a19-26:「問曰:佛、舍利弗、須菩提,從上來種種因緣,明般若波羅蜜相,今釋提桓因,何以故問:當何處求般若波羅蜜?答曰:此不問般若體,但問般若言說名字可讀誦事。是故舍利弗言:當於須菩提所說品中求。須菩提樂說空,常善修習空故。舍利弗雖智慧第一,以無吾我嫉妒心;又斷法愛故,而言:當於須菩提所說品中求。」13《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0b10-18:「實相者,不可破壞,常住不異,無能作者。如後品中,佛語須菩提:若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是義舍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已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14 《大智度論》卷11,大正25,139c:「般若如大火聚,四邊不可觸。」15 參見《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大正48,357b19-29:「懷讓禪師,金州杜氏子也。初謁嵩山安國師,安發之曹溪參扣。讓至禮拜,師曰:甚處來?曰:嵩山。師曰:什麼物?恁么來?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師曰:還可修證否: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羅讖:汝足下出一馬駒,踏殺天下人,應在汝心,不須速說。讓豁然契會,遂執侍左右一十五載。日臻玄奧,後往南嶽,大闡禪宗。(敕謚大慧禪師)」16 [1]《法華經》卷1〈方便品第2〉,大正9,5c:「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2]《大智度論》卷89,大正25,690b22:「唯佛一切智,能通達諸法實相,餘人雖達,不能究盡。」[3]《大智度論》卷27,大正25,260b3-6:「佛知是一切法,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種盡遍解知。」17《中論》卷4〈觀如來品第22〉,大正30,30b22-24:「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18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散花品第29〉,大正8,277b4-13:「爾時釋提桓因心念:是慧命須菩提,其智甚深,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佛知釋提桓因心所念,語釋提桓因言:如是如是,憍屍迦!須菩提其智甚深,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大德須菩提云何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佛告釋提桓因:色但假名,須菩提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受想行識但假名,須菩提亦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所以者何?是諸法相無壞不壞故。」(《大智度論》卷55,大正25,452a9-18)[2]《大智度論》卷55,大正25,453a3-14:「釋曰:釋提桓因歡喜言:須菩提其智甚深,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菩薩知一切法假名,則應般若波羅蜜學。所以者何?一切法但有假名,皆隨順般若波羅蜜畢竟空相故。」19 [1]《中論》卷3〈觀法品第18〉,大正30,24a:「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2] 另請詳參青目釋《中論》卷3,大正30,25a14-b2;吉藏大師《中觀論疏》卷8,大正42,127c;印順導師《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p.45,以及《中觀論頌講記》,p.339-340。20 [1]《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0 c4-7:「是菩薩入不二入法門,是時能直行此般若波羅蜜,不分別是因、是果,是緣、是知,是內、是外,是此、是彼等,所謂一相無相,以是故不應難。」[2]《大智度論》卷63,大正25,507a7-21:「是凈甚深者,凈有二種:一者、智慧凈,二者、所緣法凈。此二事相待,離智凈,無緣凈;離緣凈,無智凈。所以者何?一切心心數法從緣生,若無緣則智不生。譬如無薪,火無所然。以有智故,知緣為凈,無智則不知緣凈。此中智凈、緣凈相待,世間常法。是中說離智離緣,諸法實相本自清凈,為心心數法所緣則污染不清凈。譬如百種美食與毒同器則不可食。諸法實相常凈,非佛所作,非菩薩、辟支佛、聲聞、一切凡夫所作,有佛、無佛,常住不壞相。在顛倒虛誑法及果報中則污染不凈。是清凈有種種名字,或名如、法性、實際,或名般若波羅蜜,或名道,或名無生、無滅,空、無相、無作、無知、無得,或名畢竟空等,如是等無量無邊名字。」21 [1]《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0c7-16:「複次世間三種智慧:一者、世俗巧便,博識文藝,仁智禮敬等;二者、離生智慧,所謂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三者、出世間智慧,所謂離我及我所,諸漏盡聲聞、辟支佛智慧。般若波羅蜜為最殊勝,畢竟清凈無所著故,為饒益一切眾生故。聲聞、辟支佛智慧雖漏盡故清凈,無大慈悲,不能饒益一切故不如,何況世俗罪垢不凈欺誑智慧!三種智慧不及是智慧故,名為般若波羅蜜。」[2]《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1a1-7:「凡夫人雖復離欲,有吾我心著離欲法故,不樂般若波羅蜜。聲聞、辟支佛雖欲樂般若波羅蜜,無深慈悲故,大厭世間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成佛時轉名一切種智,以是故般若不屬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菩薩。」[3]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p.169-170:「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這是從凡夫到佛果位而分類的三種智慧。世間智,指一般凡夫及未證聖果的學者,所具有的一切分別抉擇慧力。出世間智,指二乘聖者超出世間的,能通達苦空無常無我諸法行相的證慧。出世間上上智,佛與菩薩所有的大乘不共慧,雖出世間而又二諦無礙、性相併照,超勝二乘出世的偏真,故稱出世間上上智。這種分類,與龍樹智論的:外道離生智、二乘偏真智,菩薩般若智,意義極為相近。22 料揀:亦作「料柬」;亦作「料簡」:指選擇或揀擇。23 尺蠖〔ㄏㄨㄛˋ〕:尺蠖蛾的幼蟲,體柔軟細長,屈伸而行。因常用為先屈後伸之喻。24《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0c3-4:「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25《大智度論》卷35,大正25,319a:「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就者名為空。」26 [1]《大智度論》卷11,大正25,139c7-10:「復有人言:從初發意乃至道樹下,於其中間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羅蜜;成佛時是般若波羅蜜,轉名薩婆若。」[2]《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0a20-24:「佛所得智慧是實波羅蜜,因是波羅蜜故,菩薩所行亦名波羅蜜,因中說果故。是般若波羅蜜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菩薩行智慧,求度彼岸故,名波羅蜜;佛已度彼岸故,名一切種智。」[3]《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1a1-7:「凡夫人雖復離欲,有吾我心著離欲法故,不樂般若波羅蜜。聲聞、辟支佛雖欲樂般若波羅蜜,無深慈悲故,大厭世間,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成佛時轉名一切種智,以是故般若不屬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菩薩。」[4]《大智度論》卷58,大正25,471b6-16:「諸佛一切種智,應從般若中求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具足故,得佛時般若變成一切種智故,言一切種智當從般若中求。佛能說般若波羅蜜故,言般若波羅蜜當從一切智中求。譬如乳變為酪,離乳無酪,亦不得言乳即是酪。般若波羅蜜變為一切種智,離般若亦無一切種智,亦不得言般若即是一切種智。般若與一切種智作生因,一切種智與般若作說因,因果不相離故,言不二不別。」[5]《大智度論》卷72,大正25,563c9-11:「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般若波羅蜜,但名字異,菩薩心中為般若,在佛心中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7 吉藏《凈名玄論》卷4,大正38,879c29-a5:「菩薩形二乘則大,望佛則般若為小,故在佛心中,變名薩雲若,寧言體性大耶?答:般若是因中之極,功在十地,故名為大,不望佛也。又般若通因果,果地般若,則最上無過,故體性是大。如什公雲:薩般若即老般若也。」28《大智度論》卷100,754b28 -c18:「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囑累者為說般若波羅蜜體竟,今以說令眾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以是故,見阿粊佛後,說漚和拘舍羅品。般若波羅蜜中雖有方便,方便中雖有般若波羅蜜,而隨多受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小異故別說,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菩薩得是般若波羅蜜實相,所謂一切法性空無所有寂滅相,即欲滅度,以方便力故,不取涅槃證。是時作是念:一切法性空涅槃亦空,我今於菩薩功德未具足,不應取證,功德具足,乃可取證。是時菩薩以方便力過二地入菩薩位,住菩薩位中,知甚深微妙無文字法,引導眾生,是名方便。複次有方便菩薩,知一切法畢竟空性無所有,而能還起善法,行六波羅蜜,不隨空,若能生四種事:若疑、若邪見、若入涅槃、若作佛;以般若有如是分別,若能除邪疑,不入涅槃,是為方便。」29 [1]《大般若經》卷44,大正5,247a1-9:「善現!諸菩薩摩訶薩善友者,謂若能以無所得為方便,雖說修空解脫門法不可得,說修無相、無願解脫門法不可得,而勸依此法勤修善根,不令迴向聲聞獨覺,唯令證得一切智智。善現!是為菩薩摩訶薩善友。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此善友之所攝受,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不驚不恐不怖。」[2]《大般若經》卷288,大正6,b16-c7:「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無所得為方便,不作是念:我能行施惠彼受者,此所施物及惠施性。不作是念:我能護戒,此所護戒。不作是念:我能修忍,此所修忍。不作是念:我能精進,此所精進。不作是念:我能入定,此所入定。不作是念:我能修慧,此所修慧。不作是念:我能植福,此所植福及所得果。不作是念:我能入菩薩正性離生。不作是念:我能成熟有情。不作是念:我能嚴凈佛土。不作是念:我能證得一切智智。不作是念:我能住空證法實性。不作是念:我能修習諸菩薩行。不作是念:我能具證諸佛功德。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有方便善巧,以無所得為方便,般若波羅蜜多時,無如是等一切分別妄想執著。由善通達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故。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有方便善巧,無所得為方便,無執著相。」30 《大智度論》卷71,大正25,556b26-28:「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方便將出畢竟空。」31 《俱舍論》卷5,大正29,29a11-15:「名」(nAman, name)謂作想,如說色、聲、香、味等想。「句」(pada, phrase)者謂章,詮義究竟,如說「諸行無常」等章;或能辯了業用、德、時、相應、差別,此章稱句。「文」(vyaJjana,syllables)者謂字,如說[褒-保+可]、阿、壹、伊等字。32 印順導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94:《般若經》等著眼於佛弟子的修行,所說的甚深義,是言說思惟所不及的。這是以佛及阿羅漢的自證為準量的,如《大般若經》一再的說:「以法住性為定量故」;「諸法法性而為定量」;「皆以真如為定量故」;「但以實際為量故」;量(pramANa)是正確的知見,可為知見准量的。與《般若經》同源異流的,有關文殊菩薩的教典,也一再說:「皆依勝義」;「但說法界」;「依於解脫」。這是大乘深義的特質所在,惟有般若──聞慧(音響忍)、思與修慧(柔順忍)、修與現觀慧(無生法忍)所能趣入。由此可見般若波羅蜜在菩薩道中的重要性,對經中所說:「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本性空」;「一切法本不生」;「一切法本清凈」(凈是空的異名);「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可以理會,這都是「無所得為方便」的般若──菩薩慧與佛慧(「佛之知見」)的境地。33 [1]《大智度論》卷63,大正25,506a6-8:「如是般若波羅蜜畢竟清凈,三世諸佛法藏,破是能宣示實相般若言說文字,故墮地獄。」[2]《大智度論》卷56,大正25,461a27-b1:「是般若波羅蜜,雖不可破壞,而宣示實相語言可破。語言破故,信心未定者亦可破,是故說若外道梵志等來欲破壞般若波羅蜜。」34 稱〔ㄔㄥ〕:稱量,測物之輕重。35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4〈問相品第49〉,大正8,327a: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為大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為不可思議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為不可稱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為無量事故起。世尊!是般若波羅蜜為無等等事故起。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云何般若波羅蜜為不可稱事故起?須菩提!一切眾生中,無有能思惟稱佛法、如來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以是故,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為不可稱事故起。(※《大智度論》卷70,大正25,551a15-b3)[2]《大智度論》卷70,大正25,552a2-8:不可稱者,稱名智慧。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又般若多,智慧少故,不能稱。又般若利益處廣,未成,能與世間果報;成已,與道果報。又究竟盡知故名稱,般若波羅蜜無能稱知,若常、若無常,若實、若虛,若有、若無,如是等不可稱義,應當知。36 《大智度論》卷41,大正25,363c8-10:「般若波羅蜜中種種因緣說空解脫門義。如經中說:若離空解脫門,無道無涅槃,以是故三乘人皆應學般若。」37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3,〈勸學品第8〉,大正8,234a15-21:「善男子善女人!欲學聲聞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說行。欲學辟支佛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說行。欲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誦讀,正憶念,如說行。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三乘,是中菩薩摩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38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卷1,大正8,750c12-18:「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9 《解深密經》卷2〈無自性相品第五〉,大正16,697a23-b9:「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豇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惟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惟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於今世尊所轉*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40 《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0c22-371a7:「是誰般若波羅蜜者,第一義中無知者、見者、得者;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相,諸法但空,因緣和合相續生。若爾般若波羅蜜當屬誰?佛法有二種: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般若波羅蜜屬菩薩。凡夫人法種種過罪,不清凈故則不屬凡夫人。般若波羅蜜畢竟清凈,凡夫所不樂。如蠅樂處不凈,不好蓮花。凡夫人雖復離欲,有吾我心,著離欲法故,不樂般若波羅蜜。聲聞、辟支佛雖欲樂般若波羅蜜,無深慈悲故,大厭世間,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成佛時,轉名一切種智。以是故般若不屬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菩薩。」41 [1]《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大正8,376a25-29:「般若波羅蜜,以何義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得第一度(parama-pAramitA),一切法到彼岸,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複次,須菩提,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用是般若波羅蜜得度彼岸(pAraM-gata),以是義故,名般若波羅蜜。」[2]《大智度論》卷12,大正25,145b1-2:「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42 pAra(彼岸)→ pAram(受詞) + √I(「去」的動詞)+ tA → 到彼岸。《大智度論》卷18,大正25,191a4-7:「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諸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故,名到彼岸。」43 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2c2-273a8:「五波羅蜜殖諸功德,般若波羅蜜除其著心邪見。如一人種穀,一人芸除眾穢,令得增長,果實成就;餘四波羅蜜亦如是。……複次,諸餘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後品中說: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無波羅蜜名字。又如轉輪聖王無輪寶者,不名轉輪聖王,不以余寶為名。亦如群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令至薩婆若。譬如大軍無健將,不能成辦其事;又如人身余根雖具,若無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無命根,則余根皆滅;有命根故,余根有用。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則不得增長;得般若波羅蜜故,餘波羅蜜得增益具足。」(另見《大智度論》卷8,大正25,116b;卷82,大正25,632c)44 parama(最高的、最上的) → pAramI(女性名詞) + tA(抽象名詞)→ 成就、最上、完成。《大智度論》卷43,大正25,370b21-24:「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者,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如一切眾生中,佛為第一。」45 參見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八章.第二節),p.500。46 無著菩薩《金剛般若論》卷1,大正25,759a13-20:「云何立名?名金剛能斷者,此名有二義相應,應知。如說入正見行,入邪見行故。金剛者,細牢故。細者,智因故;牢者,不可壞故。能斷者般若波羅蜜中,聞思修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是名金剛能斷。又如畫金剛形,初後闊,中則狹。如是般若波羅蜜中,狹者,謂凈心地。初後闊者,謂信行地、如來地。此顯示不共義也。」47 印順導師《大乘起信論講記》,p.11:《阿含經》所說的四不壞信──四證凈,都是凈信;大乘發菩提心,也即是大乘信心的成就;等到徹證大乘法,那就叫凈心地。另外,《般若經講記》,p.46亦有解說。48 冶〔〡ㄝˇ〕:冶煉金屬。49 渣滓〔ㄗˇ〕:雜質;糟粕。50 般若攝導萬行,萬行莊嚴般若:《大智度論》卷29,大正25,272c2-273a3:「五波羅蜜殖諸功德,般若波羅蜜除其著心邪見。如一人種穀,一人芸除眾穢,令得增長,果實成就;餘四波羅蜜亦如是。……複次,諸餘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後品中說: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無波羅蜜名字。又如轉輪聖王無輪寶者,不名轉輪聖王,不以余寶為名。亦如群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令至薩婆若。」51 《大智度論》卷59,大正25,480c22-481a8:「帝釋意念:若般若是究竟法者,行人但行般若波羅蜜,何用余法?佛答:菩薩行六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用無所得法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羅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則功德不具足,不美不妙。譬如愚人不識飲食種具,聞鹽是眾味主,便純食鹽,失味致患。行者亦如是,欲除著心故,但行般若,反墮邪見,不能增進善法。若與五波羅蜜和合,則功德具足,義味調適;雖眾行和合,般若為主。若布施等諸法離般若波羅蜜,則有種種差別;至般若波羅蜜中,皆一相無有差別。譬如閻浮提阿那婆達多池,四大河流,一大河有五百小川歸之,俱入大海,則失其本名,合為一味無有別異。又如樹木,枝葉華果,眾色別異,蔭則無別。」52 [1]《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4b10-15:「六波羅蜜中第一。大者,般若波羅蜜,如後品佛種種說大因緣。若說般若波羅蜜,則攝六波羅蜜。若說六波羅蜜,則具說菩薩道,所謂從初發意乃至得佛。譬如王來必有營從,雖不說從者,當知必有。摩訶衍亦如是。」[2]《大智度論》卷46,大正25,394c20-21:「說般若波羅蜜,則說六波羅蜜;說六波羅蜜,則攝一切善法。」53 《大智度論》卷100,大正25,754b28- c2:「菩薩道有二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先囑累者,為說般若波羅蜜體竟;今以說令眾生得是般若方便竟,囑累。」54 五菩提:《大智度論》卷53,大正25,438a3-13:「有五種菩提:一者、名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發心,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為菩提,此因中說果。二者、名伏心菩提,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三者、名明[心]菩提,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畢竟清凈,所謂般若波羅蜜相。四者、名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五者、名無上菩提,坐道場斷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55 參考印順導師《永光集》之〈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p.23-29。56 嬴秦:指 秦國 或 秦 王朝。 秦 為 嬴 姓,故稱 嬴秦 。57 苻秦:晉 時五胡十六國中之 前秦 。為 苻氏 所建,故稱 苻秦 。58 乞伏:複姓。 晉 有 乞伏國仁 。見《晉書》。59 參考印順導師《寶積經講記》,p.5:在十六國中,秦有三:一、前秦,國主姓苻,也稱苻秦。二、後秦,國主姓姚,也稱姚秦。三、西秦,國主姓乞伏,也叫乞伏秦。60 龜茲:古國名。 漢西域 諸國之一。位於 天山 南麓。又作 鳩茲 、 屈茨 、 歸茲 、 屈支 、 丘茲 等。古 龜茲 國王治 延城 。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冶鑄、釀酒等也較發達。有文字,擅長音樂。《漢書?西域傳下?龜茲國》:「 龜茲國 ,王治 延城 。」61 淝〔ㄈㄟˊ〕:即 淝河 。也叫 淝水 。源出 安徽省合肥市 西北。分為二支:一支東南流,注入 巢湖 ;一支西北流至 壽縣 ,又西北經 八公山 南入 淮河 。《廣韻?平微》:「淝,水名,在 廬江 。本作『肥\\』。」62 雅馴:典雅純正;文雅不俗。63 參見楊白衣的《金剛經之研究》收在〈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p.57-p.111,其較之「六種漢譯」外,玄奘譯多附加了《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唐.貞觀年間(648),室羅筏城本,收在《頻伽藏》第40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講義釋開仁編.2006/9~2006/12【正釋】甲一序分乙一證信序(p.20)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一、經分序、正、流通三分:1、序分:敘述一期法會的因由。(1) 證信序(2) 發起序2、正宗分:正式開顯當經的宗要。3、流通分:讚歎或囑累流通到未來。二、如是我聞:1、 如是:指這部經。(1) 表信:信為能入1(2) 表慧:智為能度2、 我:是結集者自稱。3、 聞:是從佛陀親聞,或佛弟子間展轉傳聞。三、一時:泛指某一時候,即那一次說法時。四、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1、 佛:覺者2、 舍衛國:2(1) 舍衛,城名,應稱為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以城名為國名。(2) 舍衛,是聞物之意,此城以政治、文化、物產等的發達而聞名。3、 祇樹給孤獨園(1) 園是給孤獨長者──「須達多」發心修蓋供養的。(2) 樹是波斯匿王王子「祇陀」奉施的。(3) 「祇陀」的樹林,「給孤獨長者」的園,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4) 僧眾的住處,名為僧伽藍,即僧園。五、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1、 大比丘:大阿羅漢。(1) 比丘:乞士3:A)外:乞食以養色身B)內:乞法以資慧命(2) 因佛現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為主。(3) 本經的聽眾,除比丘而外,也應該還有比丘尼等,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以及護法的天龍等,如流通分(書p.142)所說可知。2、 眾:僧伽的義譯。43、 千二百五十人:(1) 約最初從佛出家者而說A)佛初度的五比丘B)耶舍等五十多人C)三迦葉領徒眾一千多人5D)舍利弗、目犍連之二百五十弟子(2) 聽法的常隨眾;未必全都來會,或多或少。4、 俱:(1) 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團,同住祇園,所以叫俱。(2) 和合僧──眾的形成,論「事」要具備六和合,論「理」要同得一解脫,這才稱為俱。六、證信:本經是佛所說,確信無疑:1、 化主:佛2、 化處:祇樹給孤獨園3、 化眾:大比丘等乙二發起序(p.23)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一、爾時:指將啟金剛法會那一天。二、世尊:(1) 是佛的通號之一,即梵語薄伽梵(Bhagavat)6。(2) 佛的功德智慧,究竟無上,不但為世間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聖者所尊敬的,所以名為世尊。三、食時:約為上午九或十點鐘。四、著衣持缽(1) 衣:佛制: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種。7A)五衣:名安荼會,內衣,睡覺、做事、大小便不離身。B)七衣:名郁多羅僧,即入眾的常禮服,在大眾中所穿。C)大衣:名僧伽黎,復衣,乞食、說法等時所穿,是大禮服。(2) 缽:A)盛飯的器具,譯義為應量。8B)佛用的缽,傳說是石缽。9五、入舍衛大城乞食:給孤獨園在城外,所以說入城乞食。六、於其城中次第乞已:1、 敘述乞食的經過。2、 佛教的乞食制度,是平等行化;除不信三寶不願施食者而外,不得越次而乞,以免世俗的譏毀。10七、還至本處:乞食以後,即回祇園吃飯。八、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1、 吃完飯,把進城所著的大衣,盛放飯食的缽,整潔收起。2、 赤足乞食,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3、 敷座而坐,並非閑坐,是說隨即敷設座位,端身正坐,修習止觀。九、宣說《金剛般若經》的緣起:1、 三學相資:A)戒:乞食B)定:坐C)慧:正觀法相2、 三業精進:A)身:來往於祇園及舍衛城中分享到: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上、下卷)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吳潤江)
※四重緣起深般若 第二章 龍樹四重緣起 6 《中觀口訣》
※般若清蓮之一心系蒼生苦與樂 普渡眾生水火中(01)
※陳兵教授:四祖禪述略--依《文殊般若》一行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