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護持的人初發心好,如果沒根,道場興旺後就變質了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05-11 08:11:59關鍵字:弘法,護法,戒律,開遮持犯,科學,滿屋子阿彌陀佛,護法的要懂佛法,學習班 |
【 點擊數:166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
《2014凈土大經科注》學習班 第39集 2014年5月9日講於香港 護法的人要懂佛法,如果不懂佛法就麻煩了護法不容易,真的!古時候的道場,寺院里執事就是護法,主持、首座、當家、維那、悅眾,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他們才真正善護。如果對佛法不懂,他來護法可就麻煩了。跟辦學校一樣,學校裡面的校長、教務、訓導、總務,如果不懂得教育,這學校會成什麼樣子?所以古人無論在家出家,要到寺廟去住,一定是五年學戒,學生活、學規矩,用今天的話來說,「道場義工」,他要做五年義工,對常住的規矩、生活、習慣、教學宗旨,他完全了解了,他才能護持。 帶頭的人比什麼都重要,帶頭是內行人,是過來人,叫綱領執事,就是四個人。主持是校長,首座是教務,維那是訓導,監院是總務。這四個帶頭人,完全內行,沒有一個外行。四個人同心協力來護持道場,道場哪有不興旺的道理?!現在一個懂得的都沒有。怎麼辦? 我早年跟方東美先生,他給我講佛學——佛經哲學,在哪裡?在經典,不在寺院。我很驚訝,為什麼不在寺院?寺院人不學了,所以直接找經典。不學不是現在開始,至少有二百年。大家對於經教疏忽了,每一天把經念個一二遍,就算不錯了,確確實實很多學佛的不念經了;世俗的習氣完全沒有斷,佛沒有了,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護持的人初發心好,如果沒根,道場興旺後就變質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護持,老師不指點我們不知道。居士護持,護持的人要聽經,要懂佛法,他護持就如法。但是初發心的時候好,聽過幾年,沒紮根;到這個道場興旺起來了,有名、有財、有利,往往心就變了,貪嗔痴慢毛病就起來了,道場變質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真修行,趕緊離開!不離開跟他們會對立,你做的跟他不一樣,真難!我們一生親身經歷了。 迫切需要的,真正培養儒釋道的人才。 大師都過去了,現在住世的跟上一代比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比不上印光大師、比不上圓瑛法師、比不上諦閑法師;乃至於居士里,我們比不上李老居士、比不上黃念祖居士,怎麼辦?往下去一代不如一代,這問題嚴重!我們為這個事情操心著急。方法是有,人要有志,頭一個不怕苦,第二個要持戒,要守禮,禮沒有了,儒就沒有了;戒沒有了,佛就沒有了,這是「行」,儒家講「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頭有「篤行」。「篤行」是戒律,沒有「篤行」,前面四個落空了,那是談玄說妙,無濟於事。 《弟子規》,儒家的「行」,最起碼的你要能做到。「行」是活的,不是死的。 戒律:該開不開,犯戒;該守不守,也犯戒佛法的戒律,條條戒有開遮持犯,你一定要懂得有些特殊的狀況,佛經舉個例子,獵人追他的獵物。看到一個兔子,追他的獵物,他想把他殺死,路上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學佛的,問他:你有沒有看到兔子,往哪裡跑了?他打妄語:兔子往那邊走了,讓兔子安全脫離。這不破戒了么?那你好,你要老實:我持戒,我不敢打妄語,我就告訴獵人。獵人把這個兔子逮到殺掉了。你老實,害了獵人殺生、兔子送命,這問題怎麼處理?這個時候打妄語叫開緣,叫「開戒」不是「犯戒」。該開不開,犯了戒;該守不守,你也犯了戒。所以你要看事實狀況,一定要想到一個最高的利益原則,那就是利人利己,對各方面都有好處的,以這個為原則, 遇到獵人追殺獵物,你用妄語把獵人引開,獵人不殺生了,沒有把他殺死,好事!獵人得利益了;獵物保全生命,他得利益了,那你這個妄語是大家得這些好處,這是你的功德、你的利益,統統得利益。不是呆板的,世出世間法執行都要用智慧,就是懂得善巧方便,運用自如,這合乎到「仁」、「義」。「仁」是愛人,「義」是合情、合理、合法。 佛的戒律,每一條戒律都有「開、遮、持、犯」。經上記載的,我記不得是哪一部經了,有這麼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說的。有一個阿羅漢搭一艘船,這艘船是商主,現在的話就是企業家,他們在海外貿易。一百個商主,這是個貿易團,帶了許多珍寶,就裝在這個船上,準備回國去;阿羅漢要到這個地方弘法,跟這個船一起。裡面有一個商主起了個惡念,想把他的同伴,九十九個人殺死,把這所有財產他獨吞。阿羅漢有神通,他心通,知道了,這怎麼辦?如果你要跟他說,他認為你知道他的秘密,首先殺你,殺人滅口,他決定是這樣做法的。最後沒有辦法,開殺戒,只有把他殺掉。把他殺掉了,他雖然想謀害這個九十九個人,這害命,殺生;奪取財產這盜戒,殺戒、盜戒都是重罪。他把這個商人殺掉了,讓他這兩種罪都不能成立,救了他。這兩種罪成立,他墮無間地獄,等於說從無間地獄把他救出來了。那麼這九十九人保全生命、保全財產,阿羅漢積的是功德。 活的,不是死的,完全要看事實真相應該怎麼處理,沒有一條戒律是死呆板的,所以戒律要學。如果死呆板你學什麼?戒條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一定要把佛為什麼制這個戒律,制戒的因緣是什麼,精神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去把它落實,在什麼狀況之下什麼方式落實,活的,條條戒律都是活的,沒有死呆板的方法。 做個法官不容易,法官判案子要有智慧,要活的,活法者,不是死呆板。法律的條文就跟戒律一樣,但是要懂得活用,不能死在戒條之下,這叫智慧。 所以護法的人一定是弘法的人,年輕的時候學教,三、四十歲之前學經教、講經教學,六十歲的時候就退休,不再講經教學了,幹什麼?護法了,擔任護持的工作,他內行,他知道怎麼個護法,學佛的人才真正得到利益。八十以上這才退居,辦自己的事情,求往生;八十之前為佛教服務,為常住盡一點綿薄,它是有階段。 今天社會混亂的原因是倫理、道德、因果、宗教沒有了現在因為滿清末年慈禧太后,對於聖賢教育、佛陀教育的冷淡,造成人對於聖賢教育、對於佛法信心降溫了。滿清亡國之後,年輕人接受到西方文化,被西方機器科學迷了,認為這個東西先進,對於自己傳統文化開始排斥。甚至於民國成立,教育部國家教育政策就準備全盤西化,中國東西不要了,私塾教學不承認了。民國初年,私塾教學承認;十幾年之後,私塾教育不承認了;到民國二十幾年就沒有了,傳統文化絕滅了。 但是現在我們知道,今天社會這麼樣的混亂,原因是什麼?倫理沒有了,道德沒有了,因果沒有了,宗教沒有了,造成這樣的情形。 要拯救這個社會,湯恩比說得沒錯,要靠孔孟學說、大乘佛法。這兩句話就代表需要倫理、需要道德、需要因果、需要宗教教育,這個社會才能救;如果這些東西都不要,一昧從科學去發展,科學家提出警告,五十年之後,地球上不合適人類生存。 過分地依賴科學,就是迷信所以現在科學家拚命在研究如何移民到外星球。那麼諸位想一想,真正這個計劃成功了,有多少人能移民到外星球去?剩下來怎麼辦?跟這個地球同歸於盡了。這就是大家迷信科學,這樣的結局,我們不希望看到。 這些年世界上也有一部分的人醒悟過來了,向傳統文化裡面去找,我們一定要把現在人概念搞清楚:傳統文化在這個地球上推動了幾千年,沒出事情;科學在這個世界,到現在不過四百年,產生這麼大的負面作用,這是應該要思考的,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有智慧就有知識,有知識他沒有智慧那我們細心觀察,中國古人這種教育,它不是以升官發財,不是以這個為目的;它是以聖賢為目的,以倫理道德、以智慧為目的。 倫理、道德、智慧,它不是知識,西方人是完全走知識,疏忽了倫理道德,不求智慧,求知識。智慧是自性本有的,自性裡頭沒有知識,從阿賴耶裡頭發生的。換句話說,知識所依的心是妄心,智慧所依的心是真心,真心是永恆不變的。真心裏面流出來的智慧,超越空間、超越時間,所以古人留下來的典籍你去念它,三千年前管用,三千年後今天還管用,三千年之後的人還管用,它真正能幫助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幫助這個世間化解災、帶來祥和。 求智慧跟求知識,理念、方法不盡相同,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用科學的方法求智慧求不到。用求智慧的方法求知識求得到,沒問題;求知識的方法,求智慧求不到。所以有智慧就有知識,有知識他沒有智慧。基本概念一定要清楚、要明白,古人這條路走通了,就完全得到。科學這個路子要單獨走,沒有倫理、道德在裡頭,到最後同歸於盡,全沒有了。 我們希望我們大力的宣揚、推動,身行言教,把海賢老和尚這個光碟,勸導大家認真學習。 …… 海賢老和尚心是佛心,看到滿屋子全是阿彌陀佛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如果「心是佛心」,看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賢公老和尚表法,香爐裡面插了十二支香,有人問他:你怎麼插了這麼多香?他說「天機不可泄露」。只有我一個人,沒有別人,我不會泄露。他才說:我看到滿屋子裡全是阿彌陀佛。這話很重要! 有人在身體極端不舒適的時候看到什麼?滿屋子裡都是冤親債主。那麼「境隨心轉」、「相由心生」,我們用什麼心?用佛心,遍法界虛空界沒有一個不是佛。 把阿彌陀佛念熟了、念純了,不需要作意,就是注意,自自然然的 阿彌陀佛常常出現。沒有去想他,你才能看到你小房子裡頭,小佛堂裡面全是佛,阿彌陀佛。賢公老和尚為我們表這個法。 怎麼樣把仇人變成恩人?把仇人變成阿彌陀佛我們是願意跟冤親債主對立,還是願意坐在阿彌陀佛的懷抱里,都是自己的一念,除了自己一念之外別無他物。宗門說得好,「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意思是什麼?「一切法唯心所現」,心就是佛,一切物就是心,換一句話說,一切物怎麼不是佛、怎麼不是阿彌陀佛!我們自己要把它認識清楚、要把它認識明白,假的,應該放下;真的,應該要取得,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 感謝恩人,如果說原諒仇人,這個心不善,還有仇人,還要原諒。怎麼樣把仇人變成恩人?把仇人變成阿彌陀佛。我面對的不是仇人,是阿彌陀佛,他處處找我麻煩,那是給我考驗,看看你有沒有智慧。你迷不迷惑,看看你有沒有煩惱,你能不能忍耐,那是來考試的,考試通過了,你就成佛了。 這樁事情,我們一定要學忍辱仙人。忍辱仙人是用什麼樣的心態看歌利王?歌利王是一尊佛,幫助他快速成佛。能不感恩嗎?不是原諒,是感恩!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歌利王是憍陳如尊者的前身。歌利王對忍辱仙人施以凌遲處死,這是無緣無故,忍辱仙人沒有過失,遭這麼大的難、受這麼樣大的委屈,真的沒有絲毫怨恨。臨死的時候告訴歌利王: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鹿野苑說法,第一個得度證阿羅漢果憍陳如。忍辱仙人說話算話,沒有妄語,無一不是表法。換句話說,沒有一個人不是我的老師。 孔子跟釋迦牟尼佛沒見過面,佛有這個表法,歌利王割截身體的表法;夫子說過,「三人行,必有吾師」。「三人」是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善人是我的老師,惡人也是我的老師;善人做我善的榜樣叫我學習,惡人做出惡的榜樣叫我學習。有沒有他那樣的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冕」,全是老師,全是恩人。所以中國古人說出一句成語,「仁者無敵」,「敵」就是敵對,仁人沒有敵對的。有一個對頭,有一個冤家,還有一個我討厭的人,這個人不是「仁人」。「仁者」這個稱呼,在大乘佛法里是稱呼「法身菩薩」的,也就是承認法身菩薩沒有對立的;還有對立的,他沒有證得法身。法身菩薩一定是看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統統是佛,有情眾生是佛,無情的花草樹木、山河大地皆是佛,為什麼?心是佛,這是心現的。心所現的這些物沒有離開心,心跟物融成一體。 |
推薦閱讀:
※這才是真相?李自成失敗不是因為腐化變質,而因倒霉碰到一樣東西
※夏天怎樣才能更好的儲存狗糧,防止變質
※總說茶葉變質?那變的究竟是什麼?
※分享:明白佛教的實質是教育,就不會被變質的佛教形式所迷惑
※為什麼喝完蜂蜜水,會覺得嘴裡有點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