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佛教.名垂青史──永懷覺光長老
功在佛教.名垂青史
──永懷覺光長老
11月16日香港佛教聯合會創會邁入70周年──這確實是不平凡的、歷史性的一天,會方正式對外發出訃告:「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香海正覺蓮社社長、香港觀宗寺法主和尚、慈山寺董事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大紫荊勛賢(GBM)、傳天台宗第四十六代教觀總持上覺下光大長老於公元2014年11月16日(歲次甲午閏九月廿四日)清晨4時51分住世緣盡,安詳舍報示寂,世壽95歲,僧臘83載,戒臘83夏,法臘76秋。長老示現無常,住世緣盡而舍報,誠為佛門之悲,教界之憾。其生平塵跡,難以詳述,惟祈長老以慈悲宏願,慈航倒駕,乘願再來,廣度眾生。」
一代高僧.溘然辭世
訃告發出,全港佛弟子深感悲慟;一代高僧,溘然與世長辭,佛門頓失法將,四眾頓失導師,怎不令人無限悲哀思!
多年來,香港憑著地緣優勢、多元化的背景及良好的佛教信仰基礎,在加強兩岸四地佛教界的互通合作和共同推進弘法志業,以及國際佛教交、流聯誼等各方面,覺光長老領導香港佛教界發揮了獨創的作用。同時,長老以個人的威德感召,作出了無我的付出與無私的奉獻,堪稱教界典範,因而成為四眾弟子的精神導師。
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即日發聲明表示深切哀悼,讚揚覺光長老在弘揚佛教、推動社會慈善服務及促進社會和諧方面作出卓越貢獻;多名局長,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先生、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等,亦對覺光長老圓寂深表惋惜,讚揚覺光長老畢生致力弘揚佛教及投身慈善公益事務,積極推動香港與兩岸及海外佛教團體交流,貢獻良多。
觀宗寺,由16日起至21日,啟建追思讚頌法會,每天24小時恭誦佛號,並於大雄寶殿諷誦《妙法蓮華經》。21日上午九時舉行大傳供,下午3時舉行「覺光長老圓寂追思讚頌大典」暨封棺儀式,翌日移靈大嶼山舉行荼毗儀典,並遵照長老遺願,擇吉日將靈灰撒海游娑婆儀式。
長老悲心宏願,以其堅忍不拔的實際行持,稟承祖師遺訓,弘宗演教,紹隆天台,廣施無畏,憫念有情,殫精竭慮,矢志不移。一生愛國愛教,弘揚正法,造福社會不遺餘力;淡泊自持,晚年仍身強體健,惟近月患感冒並發肺炎,病情日趨嚴重。長老上月底曾就本港和平抗議運動發言,成為贈予全港市民的最後囑咐,他盼港人透過互相尊重、誠意商討處理目前之政治異見,切勿以爭鬥達到目標,損減本港福祉。此段語重心長之叮嚀,不料成為長老之最後遺言。由此可見,長老特重「和諧」,提倡「無諍」;他曾莊重表示︰世界需要和諧,和諧需要佛教。佛教需要我們發大誓願,精進不懈,努力開拓。至誠祈願佛陀智慧之光,慈悲之光,和諧之光遍照全球,永駐人間。
佛教的本懷,在於和平仁愛、慈悲濟世;長老將畢生全部精力投注於全港佛教信眾的團結,不眠不休地爭取佛教合法的權益;香港佛教之有今日的昌盛,善信之眾,善行之廣,作為佛聯會一會之主,覺光長老確實是功不可沒。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縱觀覺光長老七十多年之弘法悲願與歷程,堪稱一代宗師,佛門泰斗;長老幼具慧根,十一歲在寧波天童寺受具足戒;受戒後,曾相隨圓瑛長老一段時間,得其教誨頗多。不久,圓瑛長老復囑咐覺光長老到觀宗寺,諦閑長老所創辦的「觀宗學社」深造,並在佛學院有系統地研讀了經、律、論三藏教典,尤為天台宗泰斗諦閑長老法嗣、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教觀總持寶靜大師賞識。一九三九年,寶靜大師至香港,在荃灣創辦了「弘法精舍佛學院」。其時覺光長老剛於寧波觀宗寺修業期滿,以故被指定前往香港深造;得以親近寶靜大師,受天台宗教義。以是因緣,促使覺光長老繼顯明法師成為天台教觀第四十六代傳人,法名「起本」。一九四零年農曆十一月廿九日,寶公示寂於上海玉佛寺,覺光長老則因日軍侵港而逃難桂林。抗戰勝利後,長老立即返港,完成寶公未竟之佛教事業。當時長老有兩大心愿:一為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二為創設香海正覺蓮社,以紹傳天台宗教觀。至一九四五年、一九四六年,佛聯會及正覺蓮社分別成立。
香港佛教聯合會創立後,覺光長老歷任第一屆董事,及兩任弘法主任、十八年總務主任,自一九六六年任會長至今。一九六六年,他捐出粉嶺百福村之個人土地,興建佛教寶靜安老院,收容無依老人一百零八名,先後獲香港公益金、社會福行署之資助;再捐出土地七萬多呎,興建可容一百一十七名老人之「佛教寶靜護理安老院」,為全港第一間佛教護理安老院。
「我是佛聯會會長,八十萬佛弟子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肩膀上!」
有感於香港現今種種的社會問題,覺光長老曾慨嘆地指出:雖然香港佛教近半個世紀以來所做的文化教育及社會慈善福利事業,遠遠超過以往數百年來的成績,確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更是「弘法利生」的具體展現,但就社會需求來說,還遠遠不夠!若更準確地說,從事社會文化教育及慈善福利事業,是佛教徒該當為之事;不過,它不是主要的,而是輔助性的,屬於第二位的;佛教四眾弟子首要的任務是修持;不但自己要認真修行,還希望別人也能踏踏實實地修行,所謂「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才是佛教的根本宗旨。是故為佛弟子者,弘興教化,普渡眾生,乃職志之所當然。
覺光長老除了身任佛聯會會長外,並擔任佛教各大團體職務,領導佛教四眾,建樹良多,包括倡建耗資數千萬元、設備完善之佛教醫院、佛教墳場、佛教中學及幼兒園、安老院、青少年康樂營、青少年活動中心、老人康樂中心等五十多間。種種善業,普澤群生,「使幼者得教、老者得安、病者得養、亡者得安」。
「在我擔任佛聯會會長期間,確實做了不少事,備嘗了辛酸苦辣的滋味,且不論功過如何,我牢牢抱著一個宗旨:『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至於個人毀譽得失,皆是過眼煙雲,算不得什麼!」
悲心無盡,宏願無窮,覺光長老終以振興佛教為己任。
融合宗教.推動和諧
數十年來,覺光長老為發揚佛陀在人間的精神,推動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而不懈努力。早在一九六八年,與當時世界佛教僧伽聯合會副主席、世界佛教社會服務聯合會會長、越南佛教領袖釋心珠上座就促進世界佛教工作交流意見,聯合簽署一份呼籲聲明書,呼籲全世界佛教徒合作,以佛教精神和理念推進社會教育和文化事業。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五至三十日,覺光長老以香港佛教代表身份應邀參加在新加坡召開的亞細亞宗教和平大會。作了《宗教與世界和平》獻詞,呼籲人類和平相處,並參與大會第三部份之「宗教對社會服務」專題討論。希望亞洲各地宗教界人士們,在亞洲宗教者和平會議組織委員會召集下,商討如何推動世界和平,使人類相安,發展經濟,互助服務,改善生活。曾一度擔任「亞洲宗教和平大會」香港區主席一職。
一九七八年六月,以香港佛教領袖身份出席於世界會議中心舉行的「香港宗教領袖座談會」,這是香港宗教界有史以來的首創。該次會議不採主席制,各教代表以自由談話方式針對傳播媒介(例如電影、電視)的道德水平問題和青年問題分別發表意見。會議結果決定今後每年舉行一至兩次的座談會,彼此交換看法,集中取得一致意見,促進各宗教間和而不同,摒除隔膜,抱持共同而唯一的志願︰凈化人心,福利社會。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三十多年來,六宗教同仁相互尊重、互相欣賞,教派雖異,義理則一,均屬以利世益人為目的。表現出跨越宗派界限,一切皆以保持香港市民心靈健康為依歸,不分你我之團結性;和諧合作無間,建立了長久的友誼。在未來歲月,必能再接再勵繼續發揮此種互助互愛精神,在各自領域範疇的基礎上,切磋砥礪,交流經驗,推動宗教事業,提高民眾心靈質素,裨能充滿活力和生命力,為香港前途福祉作出更多努力。
愛國.愛教.愛港.愛眾生
身為香港佛教界的最高領袖,一九八四年覺光長老獲邀參加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翌年赴北京出席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會議;一九九二年赴京接受香港事務顧問聘書;一九九五年出任特區籌委;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出席於會展中心舉行之九七回歸大典,見證歷史重要時刻。十多年來長老為香港平穩過渡出謀獻策。他曾說,保持香港安定、繁榮是香港佛教徒不動的信念。他堅信回歸後香港宗教有充分自由,因為他曾親自參與基本法起草工作,深知中央政府在保證香港回歸後的宗教自由問題上做了大量工作。所以在回歸前,他多次公開呼籲全港佛教徒,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在回歸後要積极參与凈化社會、服務人群的工作。
長老多年前也曾說過,社會秩序的建立,除了用外在的強製法律,更需要的是導向心行的道德;而道德是自發自覺的操守,可以啟發誘導,而不能強人所難。中國儒家的仁愛、道家的法自然、基督教的愛、佛教的慈悲,可以歸納為仁、慈、愛,這中間雖有深淺程度的距離或差別,但其導惡向善的方向卻是一致的,若能以大般若智,破除我執我見;人與人之間,定能互諒互重,消除壁壘,如此,必能使香港地
區改歪風成正氣,化暴戾為祥和。
與此同時,長老早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港英當局統治香港時期就已積極倡導佛誕節成為香港公眾假期,多年來他帶領弟子多次發動群眾簽名,團結各界支持,向有關當局爭取佛誕假期,可是一直被擱置。一九九六年覺光長老聯合四眾之願力,收集了全港八十多萬佛教徒和市民的簽名,鄭重向當局提出請求將佛誕列為公眾假期。蒼天不負有心人,大願畢竟得圓滿。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後,經過覺光長老長期為佛教的尊嚴和四眾權益,四齣奔走,多番遊說;特區政府終於在一九九九年正式立法明定每年四月初八佛誕日為公眾假期。
歷史的使命.時代的召喚
「『一切善法,皆是佛法』,佛教需要有一強大組織系統運作,才能發揮巨大的『濟世利群』的作用……一切宗教都有不同的教義,但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與人為善』為依歸。」
佛教的本質是入世的,所謂「諸佛世尊,皆從人間出,終不於天上成」。七十多年來,覺光長老以香港為弘法基地,事無大小,皆親力親為,盡形事佛,度化眾生,續佛慧命,德業巍巍,萬人仰敬。其對香港佛教的貢獻及影響力,可謂舉足輕重;教界大事經他登高一呼,必然是群山響應。其領眾魅力,可從近十年的幾件大事,得到了完整的展示:
(一)、啟建「萬人祝願香港繁榮安定祈福法會」
二零零二年底,香港市面陷入一片「經濟不安」、「失業率高企」的惶惑氣候,覺光長老在《告全港人士函》及《啟建「萬人祝願香港繁榮安定祈福法會」緣起》中稱:「縱觀時局,近年來由於深受全球金融風暴及國際局勢變化的影響。在世界經濟整體衰退的大格局下,香港經濟亦趨滑坡不振,局面不景。由此導致本港失業率上升,壓力重重,人心惘然,彷徨不安……有感於此,本會決定於二零零三年一月一日,元旦萬象更新之際,假座香港大球場,莊嚴啟建「萬人祝願香港繁榮安定祈福法會」,至誠諷誦《仁王護國般若經》。……化壓力為動力,轉衰氣為正氣,將不幸轉為幸福,將絕望轉為希望……群策群力,開創香港美好明天。」
此次殊勝法會的最大特色是由香港各界人士及多個團體、寺院、道場聯袂發起,邀請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祈福法會中,諸山長老、法師、德尼暨四眾善信數萬人聚會一處;其時恩師永惺長老與筆者及佛聯會眾同仁均有參與,「仰叩諸聖,速賜感通。願十方三寶慈光加持,仗天龍八部威靈護佑,福庇全港!」護國、護港、護教之情,實即是愛國、愛港、愛教之心,透過萬人祈福法會活動,將全港佛弟子的心靈拉得更貼更近;事實證明,現今佛法的弘揚,無疑需要更大的凝聚力,而覺光長老振臂一呼,其威信力與號召力,頓時顯現無遺。試問後學者又焉能不心悅誠服?
(二)、全城「祈福保安息災灑凈法會」
由二零零三年三月底「非典型肺炎」於港爆發後,延至四月中,全港已進入高峰疫期,港人憂忡之情日趨嚴重,可謂全城「武裝」備戰,高度防患。在此存亡時刻,難得各界人士,團結一心,互勉互助,連手對抗病毒。香港佛教聯合會有見及此,特於四月十九日於香港佛教聯合會文化中心,舉行「祈福保安息災灑凈法會」。是日上午,由會長覺光長老等高僧大德,帶領全港佛教僧眾代表;筆者亦義不容辭,追隨隊列,分別坐四部開蓬雙層巴士,遍經香港、九龍、新界等屋村及各醫院,沿途不停虔誦《大悲咒》及甘露水灑凈,迴向化解此一發不可收拾之疫禍,令病患者早日康復。
與此同時,近數百名佛弟子於中心禮堂,在大德法師領導下,誠心虔誦《大悲咒》,集合眾人的心力,以期保安息災。另外,佛聯會亦呼籲全港近八十萬佛教徒(現已逾百萬)於不同地點誠心誦經念咒,為全港醫護人員、市民、乃至所有眾生祝禱,祈求佛力加庇,息災增福,疾病遠離。第二天下午,更開船出海,舉行魚類放生儀式。沿岸均有善信,排列祝禱,誦經迴向,場面感人。
是次全城灑凈祈福活動,可說是香港開埠以來的首次,其意義之深,影響之大,實具有喚醒眾生悲心的時代意義──因為佛教強調「自他兩利」,唯有在共同面對天災人禍,乃至瘟疫戰爭之時,人們才較容易激發起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互愛之情。而際此人心惶惶的時刻中,佛法正好發揮其正面且積極的、拔苦予樂的入世作用。
由是觀之,足見覺光長老高瞻遠矚、勇於承擔、敢於行動的非凡領眾宏才與魅力。
(三)、「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暨香港佛教界迎請佛頂骨舍利蒞港瞻禮祈福大會」
由中國佛教協會、香港佛教聯合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在覺光長老的威德感召下,於香港成功舉行。時覺光長老任大會主席、而筆者則為籌備委員會執行主席,在長老的匡扶指導下,深受裨益。
「世界佛教論壇」由中國兩岸三地的八位大德長老在二零零四年發起。二零零五年兩岸四地佛教界在海南三亞舉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佛教圓桌會議」達成了《三亞共識》,二零零六年「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於浙江召開,主題:「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共有來自全球三十七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千餘人參加。與會者同發六願: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文明和諧、世界和平。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主題:「和諧世界.眾緣和合」於二零零九年先後在無錫和台北舉行,共有五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延續前兩屆世界佛教論壇確立的「和諧」理念,以「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為主題,展示佛教傳統文化的「行願」精髓,並對佛教在倡導世界和諧,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可能發揮的作用進行深入探討。會議期間,來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高僧大德、著名學者以及各界知名人士近千餘人出席盛會。這是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年來第一次舉辦的大型國際宗教會議,在海內外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有力地宣傳建設和諧社會、倡導世界和諧的理念。
在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舉辦的同期,香港佛教界迎請現存唯一的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蒞港供奉,並由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一連六天於香港體育館供公眾瞻禮。是次迎請佛頂骨舍利來港,一方面為慶祝佛誕,另一方面亦列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周年的活動。
是次蒞港供奉的佛頂骨舍利是繼二零一零年六月於南京棲霞寺盛世重光後首次離開內地供奉和供市民瞻禮。在覺光長老的英明領導下,釋迦牟尼佛舍利曾經兩次蒞港,分別是一九九九年的佛牙舍利蒞港及二零零四年的佛指舍利蒞港。連同二零一二年蒞港供奉的佛陀頂骨舍利,三次活動均是香港開埠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之佛事盛典。
佛頂骨舍利能順利迎請蒞港供奉及瞻禮,全賴香港佛教聯合會與各界信眾經多月努力,積極爭取,始成功獲得國家批准。是次蒞港供奉之佛頂骨舍利,乃稀世奇珍、佛教界最高聖物,屬世界僅有之國寶,若非因緣具足,一般人絕難親眼目睹;如此稀有的國寶聖物首次出境展示,是國家史無前例的安排,堪稱千載一時,機緣難得的盛事──聖物蒞港,必能為香港及民眾帶來福祉,達致凈化人心、利益社會與維護世界和平之目的,為進一步鞏固香港和全球各地佛教界的「黃金紐帶」關係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覺光長老說:「社會上有許多顛倒迷惘的眾生,我們必要喚醒他們,打破他們貪、瞋、痴的迷夢,告訴他們:什麼是佛?直截了當地一句:『佛是人生的覺者。』是已經覺悟了的眾生,而眾生是尚未覺悟的佛。因此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只要信佛、學佛,一定能成佛;未能成佛的緣故,是眾生迷惘不覺!沉淪在生死海中流轉不息。佛陀的教誨如不滅的慧燈,它照亮著人生迷茫的航程,使其達到人生嚮往的安詳、自在、圓滿的彼岸。」
我們都知道,弘揚佛法必須依循兩大原則,一是契機,一是契理,要使古老的佛教在新時代中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就必須接受時代的挑戰,以開出一現代化的路向。因此,現今大部份的學佛者乃至高僧大德,均認為在此二十一世紀潮流的衝擊下,中國佛教有必要提倡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思想:切實地加強自身的建設,更多地關注人們的信仰和精神生活;積極展開導迷向覺的弘法利生工作。因此,上文長老「眾生皆有佛性,未能成佛,只因迷惘不覺」的一段話語,正是指出佛教必須朝「入世道路」的方向走的最佳指引。
其實,「人間佛教」是即世而出世的,乃以「人」為本,所謂「即人而成佛」、「人成即佛成」;反映了佛陀的出世本懷,是原始佛教所固有的精神。換句話說,人間佛教所關注的是現實人生,所強調的是人心的凈化與人格的完成──而香港佛教聯合會多年來所帶動的,正是此一股強而有力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人間」氣息。
結語、
所謂「功在佛教,名垂青史」,覺光長老畢生種種身教言傳,正是「覺世之光」的人間寫照。二零一三年十月二十六日,覺光長老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勛銜(GrandBauhiniaMedal,簡寫GBM),以表彰他長期以來積极參与公益事業,為香港社會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時屆九十四歲高齡的覺光長老,是最年長的大紫荊勳章授勛人,也是是自九七回歸以來,首位獲得此項榮譽的宗教界人士。然對於是次獲授勛銜殊榮,覺光長老向媒體表示:「這是社會大眾對諸山大德和佛教四眾同寅多年來奉獻社會的肯定,我代表大家取這個勳章,感謝大家。」他在佛教界的地位猶如泰山北斗,高山仰止,令人敬佩。
覺光長老謙虛地說:「就個人而言,我有不少宏願,幸蒙諸佛菩薩加被,多個願望皆能實現,內心感到欣慰和踏實。……為了佛教事業常常廢寢難眠;個人事易放下,佛教事實難放下。」又說:「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此就能把人連結起來,這條路是漫長的,只要走下去,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地!」
如今長老大願已成就,果滿功圓,西歸凈域,蓮生九品;唯願長老,不違本誓,不舍眾生,乘願再來,利濟人天。
現時新一屆佛聯會董事會推選恩師永惺長老為名譽會長、智慧長老為會長。董事會全體同仁,將秉承長老慈悲喜舍之精神,推動香港佛教繼續往前走下去。
推薦閱讀:
※宏圓法師:以意識心強迫一心,反而不能一心
※寺院集體苦杏仁中毒事件
※關於戒邪淫
※佛教有什麼對人生很有用的建議嗎?
※正法:【智慧因緣】 智本 慧業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