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字:白楊老師講授 詩之用字,究竟應如何煉法?歸納前人之論著,主要可分為四種:一為煉虛字,二為煉詩眼,三為煉迭字,四煉重出字法。下面我們分別交流這四種鍊字法。一:煉虛字中國文字,可分為實字與虛字兩大類。凡有義可解者為實字,如名詞、代詞等,其無義可解者,稱之為虛字,如動詞、形容詞、副詞、連詞、介詞、助詞、嘆詞等等。也有把動詞、形容詞歸入實字的,對於作詩來說無妨。詩中所用之字以名詞、動詞、形容詞詞居多,而名詞之運用較易,動詞與狀詞之運用較難。但在盛唐詩人看來,能把虛字煉到極致才是上品。歷代詩詞名家,均於動詞與形容詞等虛字上用功夫,如果虛字運用得妙,足使全篇生色。王維之【過香積寺】詩: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此詩第三聯之「咽」為動詞,「冷」字本為形容詞,這裡做動詞用。再如大家熟悉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等,皆是動詞使全詩生色。至於所煉之字,在詩中的位置。前人有謂五言宜煉第二、三等字,七言宜煉二、四、五、七等字。實際上凡詩中的虛字都可以煉,不一定拘泥在什麼位置。煉第一字者如: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醉和迷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映與隔煉第二字者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煉第三字者如: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煉第四字者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故國魂銷吳苑水,行人腸斷越溪絲;煉第五字者如: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煉第六字者如: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煉第七字者如: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大家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在動詞上著力!當然,鍊字也可以是同時在幾個位置煉。煉第一、第五字者如: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煉第二、第五字者如: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煉第二、第七字者如: 雷驚天地龍蛇動,雨足郊原草木柔煉第三、第六字者如: 木葉落時山露骨,晚煙平處水加衣;煉第三、第七字者如: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晝眠;可見,隨著句式結構的不同,鍊字存在於不同的位置。一句詩中所用的字,有實有虛。實字多則語句凝鍊,筆力遒健,然其病在於板滯沈悶,易使人費解;虛字多則氣脈流暢,風神飄逸,讓人一目了然,而其病則易流於輕浮與淺薄。如何在實字中加入虛字,使之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就是鍊字的目的!二:煉詩眼古人於鍊字之法另有點眼一說,大概取畫龍點睛之意,用之得當可使全句生色。「詩眼」原為江西派詩人的共同主張。如杜甫詩: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坼」字與「浮」字,就被認為是詩眼。相對於前邊的煉虛字來說,詩眼則不限虛實。講究的是「詩眼」要「響」! 所謂響者,著力處就是。比較統一的說法是:五言第三字要響,七言第五字要響!這與我們前面交流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盡量取去聲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比較統一的說法是:五言第三字要響,七言第五字要響!這與我們前面交流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盡量取去聲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比如五言句:孤燈燃客夢,寒杵搗鄉愁; 白沙留月色,綠竹助秋聲;夜燈移宿鳥,秋雨禁行人;都是在第三字這個動詞上極盡能事。七言句如: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萬里山川分曉夢,四鄰歌管送春愁;鶯傳舊語嬌春日,花學嚴妝妒曉風;都是在第五字這個動詞上動腦筋!以上是所謂詩眼在虛字上的例子,那我們再看幾個詩眼在實字上的例子:感時花賤淚,恨別鳥驚心;夜潮人到郭,春霧鳥啼山;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同樣,所謂詩眼的位置並不一定非得在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別的位置也有。五言詩,眼多在第二或第三字,或第四字、第五字。七言詩,眼多在第二或第四字,或第五字、第七字。字眼在第二字如:屏開金孔雀,褥隱綉芙蓉;碧知湖外草,紅見海東雲;字眼在第三字者如: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曉山;字眼在第五字者如:兩行秦樹直,萬點蜀山尖;字眼在第二、五字者如:地坼江帆穩,天清木葉聞;大家可以看到,仍是以煉動詞為主!至於七言各位置的詩眼,同五言類似,三:煉迭字迭字又稱重言、疊字,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平時在讀詩時也經常遇到!比如說桃花,就寫「灼灼」、楊柳嘛,多是「依依」之類。這些都出在《詩經》,而且因為形象生動,後人多加使用。古詩: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戶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連用六迭字,極其自然,後人很難超越。詩中迭字大都以形容詞居多,有狀形者、有狀聲者。當單字不足以盡其態,則迭字而出。寫物抒情,兩字相迭,能使興會與神情一起湧現。比如: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庄作) 後人極欣賞此四迭字,翁方綱【石洲詩話】里說:「右丞此句,精神全在漠漠陰陰四字」。詩中運用迭字,使其餘五字精神畢現,是為最佳。由以上例子,可證明迭字如運用得當,足使全篇生色。然迭字的運用貴在新穎、變化。如說楊柳必以「依依」形容,說雨雪必以「霏霏」描繪,就落到前人坑塹而少了神味。要能創新出奇,方為佳構。如徐師川詞「柳外重重迭迭山」之句,以「重重迭迭」狀山之多。而蘇頲:扈從鄠杜間 詩中:雲山一一看皆異,竹樹叢叢畫不成;以「一一」狀山之多,可見不同的迭字,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迭字的句子,用在律詩的首、頜、頸、尾聯的都有,沒有統一規定,完全是由內容來決定的!野徑荒荒白,春流泯泯清;(首聯)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頜聯)急急能鳴雁,輕輕不下鷗;(頸聯)相比起來,迭字對於五言,是難於七言的因為五言字少,迭字能和其他三字密切配合,非得有真功夫。四:重出句法,重出者,是說一句或一首詩中,一字或數字重複出現。我們知道,文字是為內容服務的,如果確實需要,重字也是允許的,但重的要合理。重出與迭字不同,迭字大都為形容詞。或狀其形、或狀其聲、或狀其動作等。而重出則不限於此。如蘇頲【奉和春日幸望*】詩起句;「東望望春春可憐」:金聖嘆評云:「七字中凡下二『望』字,二『春』字,想來唐人每欲以此為能也」。 重出,也分重一字、二字、三字的分法有於一句中,或一聯中各句,重出一字者如:相見時難別亦難,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杜甫:江村)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東坡:中秋月) 有一句之中重出二字者如: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二首) 有一句之中重出三字者如:日暮長堤更回首,一聲蟬續一聲蟬;(許渾:重遊練湖懷舊)有二句之中重出某些字者如:夫戍邊關妾在吳,西風吹妾妾憂夫;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有四句之中重出某些字者如: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王安石:游鐘山) 還有大家很熟悉的: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王漁洋:題秋江獨釣圖)以上四點,足以證明作詩鍊字之重要。但詩之佳處,不僅於字句。古人雖不廢鍊字之法,然而以意勝,而不以字勝。鍊字的主要目的在於: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朴字見色。說到底都是為意境或內容服務的。律詩 真的就如此寬泛嗎?不是的關於詩的「十一不」第一不:不失態也就是說不能脫離景物或事件的本來面目,不能誇張的離譜。一般來說:山有山態、水有水勢、雲有雲姿、風有風向,人有人樣。也就是以前我們說過的,四平八穩和正確表現。所謂「詩言正」,也包含這個意思,不要偏離事物的本相。不失態,指的就是這個意思。第二不:不繁雜這個很好理解,意思就是與內容不相干的東西,千萬不要硬塞進去。亂七八糟的塞一堆東西進去,不僅繁瑣,而且雜亂。詩的賣點是它的意境,而不是比賽誰的詩裡面塞的東西多。前幾次「景+情」的作業大家在返回來看看特別是在景語描寫中,是否犯過景物過於龐雜的毛病?第三不:不質樸這裡,質樸的意思,和直白差不多,比較好理解。詩,不要太過直白。實際上手法直白和用字直白是兩回事,大家注意區分!類似於白話的用詞無疑會降低詩的美感。這裡的不質樸實際是指用詞的直白,應該盡量考究一些!類似於「如廁」和「更衣」的區別第四不:不踩調一看這個說法就能理解差不多就是作詩不按套路來,王八拳亂打一通,自然不成體統!不踩調,也叫不才調,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方面是指:詩有詩的格律比如起承轉合、粘對、韻律等等,這樣才能讀起來抑揚頓挫第二方面是指:詩整體的調子要順暢這個調子其實就是情緒的延續,就是不能一會這樣說,一會那樣說,一會這樣講,一會那樣說,讓讀者都不知道作者到底是在說什麼。前面寫得鮮花爛漫,後面寫得腥風血雨 這樣就不是詩 ,一會哭、一會笑,這也不是詩 。寫詩,不是做秀,情緒一以貫之,不能反覆無常!第五不:不囚縛不囚縛,也就是不束縛。這個束縛,包括被格律束縛、被政策束縛、被各種原因束縛。有同學問了,被格律束縛,難道可以拋開格律?這不又是犯了不踩調了嗎?其實,這個「格律束縛」不是指正常的格律,而是指一些偏激的格律例子!因為被某些前人或高人用過就奉為圭皋,完全沒有必要!比如杜甫的詩里常有律句的變例或拗句,那麼我們不必去模仿!還有些類似於三平頭、三仄頭等,在律詩里根本不需要去避諱。提倡,詩是自由的,不要因為別人說不對,就喪失了自己的判斷力。在正常格律的範圍內,寫詩,是自由的!如:某個字不可以寫,因為犯忌!再如:某件事不可以寫,因為敏感!這就是人為的束縛,也有自我的束縛。任何文學體裁都是為內容服務的,所以不要因怕個別字犯格律而曲意改之,當以明確表述內容為上。當然,不是鼓勵大家故意違反格律,能避則避,避不了時就當以內容為上,可以在詩後備註一下!第六不:不沉靜這個意思是說:寫詩,不得過於張揚,張揚不是詩的目的,也不是詩的作風。換句話講,寫詩,要有平常心。不可以好高騖遠,不可以飛揚跋扈。詩也不是用來教訓人的工具,更不是拿來顯擺的東西。詩,無論水平高低,以尊重別人為上。不可以寫詩去嘲笑別人,更不可以因為自我感覺自己的詩不錯,而去貶低別人,這不符合詩的「道」。詩為言志,所以不能以詩的形式做為發泄不滿、嘲笑、炫耀的東西,詩,當有詩品,實際也是人品!第七不:不細碎寫一棵樹,不能把每片葉子都寫進去。寫詩,不是寫材料清單,每個零部件都要寫進去。也不是做帳,每筆開支,分毫都得體現,把握主要的東西寫。這個也好理解,意思就是:不要把事物描寫的過於細碎,把握主要特質即可。如果寫一個人,別把每個毛孔和每根頭髮都寫進去。第八不:不怪異這個主要是指:寫作角度的怪異,不合常理.不能寫每個女性,都是沉魚落雁、傾城傾國,也屬於怪異。意思就是詩反映的主體,要正常,符合大眾客觀認識。詩來源於生活,因此不能脫離生活。即使是虛構,也要符合生活邏輯,符合人的正常情感。第九不:不浮艷這裡的艷,指香艷,柔情蜜意得有個度,過了,就是頹廢、就是*。帶*的詩說白了就是粗俗。違反了「詩言正」的要旨。另一個意識是指:用詞很華麗,但感覺不實在。詩詞用字貴在精,無需刻意太多修飾。否則就是浮艷,華而不實!第十不:不僻澀用字或用典生僻,雖然寫得有出處,但屬於冷門。少數人都不知道,知道的僅僅是非常個別,更不用說大眾都知道。這個不可取!澀,就是寫的別人怎麼也看不明白,故弄玄虛,雲山霧罩,不明就裡。這樣的詩,是讀不下去的,讀了也不知所云。第十一不:不文藻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不要用華麗的片語去堆積,通篇華麗的片語,不是寫詩的正道。詩,和別的文學體裁一樣,內容第一,不需要過於華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要的就是這個,而不是極盡華麗之詞,過於華麗會喧賓奪主。結合上面的「十一不」我們再說一下 詩成之後注意的幾點 一首詩寫完了,每個字都齊刷刷地站在你眼前,等待你的審查。這個時候,你就是一個將軍,在檢閱你的士兵。那麼我們應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一、 看「對」:看單句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是否交替;看聯句中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是否遙遙相對。這裡有個例外,就是拗句,拗句是不符合規範格律格式的律句,拗句大多問題是存在「孤平」,拗句是可以救的,我們把彌補句子平仄和諧的過程叫做救拗。不是律句的句子是奧特曼,根本談不上拗不拗、救不救的問題。救拗分兩種,其一是句中相救;其二是對句相救。百度上給我們舉了好多例子,不妨去搜一搜。二、 看「粘」:看上一聯的後半句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與其相鄰的下一聯前半句2、4、6位置上的字的平仄是否相同。這還有一個例外,就是,上面的句子如果是拗句,我們怎麼相粘呢?回答是肯定的,就是以假使上面的句子是正常的格律格式去相粘。不然,你的詩句平仄就會信馬由韁,痛快是痛快了,但是前面是火坑。三、 看組詞:看你的詩句里是否存在現成的常用的片語,律詩中盡量少用片語,這些片語主要是指四字成語(有典除外)、連綿詞等。因為律詩的字數少,我們應追求一個字就是一個意思的境界,一個字如同一個士兵,一個隊伍里如果出現許多連體人那就不好看了吧。四、 看詞性:主要是看動詞,有的同學認為,動詞活潑靈動,如果多用動詞,那麼句子不就生動了嗎。這是錯誤的認識。動詞切忌多用,我們倡導的是巧用動詞,動詞用在什麼地方,用什麼樣的動詞最合適。這才是應該注意的問題。動詞的確是活潑靈動的,但是要是用的過多,那就是過猶不及,而失去了句子的平穩性。一個淑女靜靜地坐在窗前,手托腮,偶爾頻頻一笑,那才是美。我們不期望她患有多動症。五、 上面的都是看,下面呢,我們用分析,第五就是分析題目。上次我們講過題目的主要性了,這裡就不再重複了。六、 分析起承轉合:七、 分析鍊字:我們看過很多唐詩,以一聯為兩個半句劃分,總會找到這樣的情況,就是上半句是動態的,而下半句卻呈現出靜態,這樣的句子讀起來感覺非常好,這就是擇字的一個技巧,動靜結合,斷續相應,相互襯托,保持句子的平衡與和諧。比如: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裡的「知」相對比較靜態,「插」就比較動態。還有前半句是有「斷裂」之感,那麼下半句就彌補為「連續」狀態,比如: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句中的「斷」就是斷裂感覺,下句馬上用「流」字彌補。「流」就是連綿不斷。還有很多趣味,大家可以在讀詩中自己去感悟。八、 分析句子的性質,大家請記住這八個字「虛實結合,收放有度」。那麼什麼是「虛實結合」呢?就是前半句是實寫,後半句是虛寫。象剛才的詩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前半句說「天門中斷」是真的斷了嗎,是李白的心裡認為,那種地勢象斷開的一樣,所以屬於虛寫,而下句的「碧水東流」確是實實在在的,所以是實寫。再比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這個句子前半句是實寫,後半句就是虛寫。再說說「收放有度」,這也是針對句子來說的,「收放有度」的提法出自於我們學院的寒山葉飛老師。這裡我只作簡單說明,因為寒山老師還會詳細講到。「收放有度」就是說,前半句的句意呈放飛的形式,那麼後半句就要把你放飛的句意收回來。比如:「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前一句中的「開」就是把句意放飛出去了,那麼後一句就用「回」把意思在收回胸中。再比如「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個句子的前半句是「收」,杜甫的下句不能一味的收,所以就採取了「花重錦官城」把眼前對花感觸放飛到整個「錦官城」。 文靜1961書館歡迎你們光臨 |
|
|
|
|
|
|
|
推薦閱讀:
※牛勝先老師博武網在線談話之精彩片段
※根塵老師講《四聖心源》(十六)
※樂嘉老師送給男生、女生 28句話,簡直太精闢了。。
※搞笑 | 老師批完考卷後,當-場-陣-亡!!!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