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新發現

  《今日心理學》是美國的一本雙月刊雜誌,面向非心理學專業的大眾讀者,每年都會評出上一年度的十大心理學發現。

  近年來,心理學領域發展迅速,一些高科技的加入,也為心理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從而催生出大量全新的研究成果。在《今日心理學》雜誌評出的年度「十大心理學發現」中,自然少不了這些高科技手段的研究成果,如「左右大腦能對話」。其他九大發現分別為:電腦遊戲是把雙刃劍、出國可激發創造力、衝動讓人不理智、廣告可以誘導人們的選擇、花錢過程提升幸福感、壓力讓大腦變遲鈍、自信可以助人成功、「貼標籤」影響判斷以及貝葉斯統計的應用。限於篇幅,在這裡我們一起來探討其中兩大發現:「左右大腦能對話」和「花錢過程提升幸福感」。

  左右大腦能對話

  人腦是如何思維的?這一直是個謎,也是科學家們關注的重要課題。在過去,這一問題幾乎是無從回答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把一個活著的人腦剖開觀察其內部活動,即便剖開了,也「看」不到大腦到底是怎樣思考問題的。

  但是,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這一問題的解答獲得了科學研究手段。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腦電圖、腦磁圖、擴散光學成像等,都可用於研究人腦的活動。其中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作為一種非損傷性的腦成像技術在腦功能研究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一種新興的神經影像學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來測量神經元活動所引發的血液動力改變。目前主要是運用在研究人和動物的腦或脊髓,可以在沒有創傷和痛苦的情況下看到大腦的活動。

  我們知道,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中間通過胼胝體和其他聯合纖維(如前聯合、海馬聯合等)聯接。左右腦之間存在著功能不對稱性,粗略來說,左半球主要負責數學、語言、文字、推理、邏輯等,右半球則負責空間、情感、韻律、想像等。正常情況下,大腦作為一個整體來工作,信息通過胼胝體在兩個半球之間瞬間即可完成交流,人的每種活動都是兩半球信息交換和綜合的結果。

  以前,科學家們致力於研究大腦在完成各類任務時的活動狀態。但最新的研究發現,大腦在「休息」時也並不平靜。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在非任務狀態也存在協同活動,並保持著過去認為只有在執行任務時才出現的複雜網路系統,這種非任務狀態稱為靜息狀態。更具體地說,靜息狀態是指我們保持清醒、不接受任何外部刺激或執行任何任務時的狀態。近年來,靜息狀態下的腦功能是科學家的研究熱點。

  事實上,大腦在執行任務時消耗的能量並不多,更多的能量消耗實際上是用於維持非任務狀態下的神經活動。在靜息狀態,大腦仍存在大量自發的神經活動,而且這些神經活動並不是隨機的,而是在功能相似的腦區之間活動頻繁。換句話說,左右半球某些功能相似的腦區在我們休息時會出現同步的活動趨勢,它們之間就像在說「悄悄話」一樣。它們到底在「說」什麼?這種同步的自發神經活動具有什麼功能?目前我們仍知之甚少。

  睡眠是一種比靜息狀態更徹底的「休息」狀態,對睡眠狀態的腦活動研究發現,睡眠時新皮層、內嗅皮層和海馬體之間會進行「對話」,這種對話對記憶的形成至關重要。在新皮層停止活動後,內嗅皮層內部的神經元仍保持活躍狀態,就好像它們在記憶新皮層最近「說過」的事。而當內嗅皮層內部自發地活動時,會激發海馬體的神經元也變得非常活躍,海馬體是長時記憶的存儲器,海馬體的活躍有助於信息進入長時記憶。

  美國精神學家羅伯特·斯蒂克戈爾德也指出,在學會一項新的知識或技能後,當晚需要6小時以上的睡眠,記憶才可能印在大腦的顳葉,否則幾天後記憶便會消失。因為在睡眠期間,大腦會自發地整理記憶內容並印在腦海里。

  從這些對睡眠狀態大腦活動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大腦的很多腦區會進行自發的聯接活動,通過相互對話來整理消化我們在清醒狀態下獲得的龐雜信息。儘管目前對這種自發神經活動我們還了解不多,但現有的研究發現已經給了我們很多提示。

  從學習知識的角度來說,通宵達旦地學習顯然是不可取的。大腦休息不足,不僅會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判斷力下降等問題,就連我們學習的內容都很難長時間保持,以致學得多、忘得快。我們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時間,在學習過程中適當停下來休息,並保證充足的睡眠,給大腦留出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吸收。另外,睡前學習一些重要的內容,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在我們休息時,大腦會自發把這些內容寫入長時記憶。

  有研究稱,左右轉動眼球可提升記憶力,因為左右轉動眼球可提高左右腦之間的關聯。下次在回憶學習內容時,大家不妨嘗試一下。也有人提出,我們習慣於左腦記憶,這就像捆綁了一條腿在跑,效率當然大打折扣。我們應該讓兩個半球協同作戰,讓左腦幫助右腦記憶圖像信息,即給圖像命名;讓右腦幫助左腦記憶文字信息,即給文字配上相應的圖像或韻律。那些朗朗上口的順口溜總是很容易記住的,而且不易忘記,比如將圓周率念成「山巔一寺一壺酒」、24節氣歌等。著名的記憶宮殿記憶法即是把文字和圖像相結合,讓左右腦都動起來的典範。

  花錢過程提升幸福感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是很多人奉為「真理」的一句話。我們花費一生的時間去工作、賺錢,是因為金錢能帶給我們快樂嗎?

  美國蓋洛普公司曾做過一次大規模調查,調查對象涉及132個國家的13.6萬人。研究發現,金錢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但對日常情緒的影響極小,包括歡笑、喜悅以及與家人及朋友的聯繫等。金錢與生活滿意度的聯繫與性別、年齡和社會階層等因素無關。

  近日刊登在英國《衛報》的美國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按照目前全世界各地的商品與服務價格水平,當個人年收入達到3.6萬美元時,人們的生活滿意度將達到最高點。此後,隨著收入的增加,生活滿意度將會不斷下降。

  生活滿意度的不斷下降,並非由收入增加本身導致,而是金錢以外的一些因素。比如收入增加,很可能是因為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至於只有工作沒有生活,甚至不得不付出健康作為代價,「拿命換錢」,這樣的生活滿意度自然不會高;又比如,錢很少的時候只想著錢夠花就好,可錢夠花時又想要買大房子穿名牌,看看身邊那麼多有錢人,反倒更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英國沃里克大學和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了這一點。他們指出,幸福感並不在於金錢的絕對值,而是與身邊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們掙得要多,我們會因為比其他人掙錢多而感到快樂。這種快樂,可能更多的是對自我價值和能力的肯定。與20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很高,但似乎並不比那時候的人快樂,根本原因就在於那時候人們普遍都窮,而現在則貧富差距很大。用古人的話說,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此外,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崔維斯·卡特和湯姆·基洛維奇發現,與花錢買到的東西相比,花錢的過程其實更讓人開心。與購買汽車和珠寶相比,花錢體驗異國旅行或學習一些提升自己的課程能帶給人們更多愉悅。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發現,花錢買禮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僅能讓人更快樂,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看來,金錢與快樂還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這並不是說金錢會使一切更美好。我們對生活的評判與情緒上的滿足感是兩碼事。簡言之,在與他人的生活進行比較時,收入起關鍵作用。而在衡量自己的內心生活時,金錢的影響力就小得多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賺錢的同時也要享受金錢帶來的愉悅感。如果犧牲健康,放棄享受生活來賺錢,似乎有本末倒置的嫌疑。對於口袋裡的錢,我們也應盡最大可能來讓自己快樂,這時候錢可以讓你更開心。如果錢太多,自己花不完,不妨做點善事,資助一個貧困山區的學生或者捐給慈善機構,這樣的錢真的能「買」來快樂,還附贈健康。

  摘自《百科知識》2014年第2期


推薦閱讀:

畫蛇添足或許未錯 科學家稱發現四腳蛇化石
貓貓發現主人在看其他貓的視頻,大怒!這下攤上事了
暗戀——及時發現愛的訊號,讓愛情之神降臨在你身上 [一點資訊]
考古學家發現「考古鼻祖」北宋呂大臨家族墓

TAG:心理學 | 心理 | 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