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楚國與隨國的關係
06-18
「隨國,姬姓」,於西周早期立國。位於周王朝地域的南疆,與強大的楚國鄰近。然而,隨為周王朝的諸侯國,楚是蠻夷之國。《安州六器》載:昭王十六年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說明當時隨國與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楚武王末年(公元前706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其後,楚武王再度伐隨,儘管隨人奮力抗楚,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公元前640年隨人「以漢東諸侯叛楚」。但還是被楚國擊敗,境土日削,國勢衰落,此後「世服於楚」,成為楚國的附庸。至春秋末年,周王朝分封在「南土」的同姓諸侯國先後被楚國滅掉,惟隨獨存。 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只有憑考古資料推測。公元前433年,隨國國君曾侯乙死後,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贈以珍貴的禮樂器縛鍾。公元前407年楚聲王娶曾姬無恤為夫人,說明戰國早期隨楚關係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西部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墓主地位相當於國君一級,考古界定在戰國中期前段。表明此時隨國尚存。出土的曾姬無恤壺,鑄於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聲王夫人無恤為宣王祖母,無恤尚在,楚宣王不會滅其祖母故國。據出土墓葬文物分析,隨國於公元前328年之際最終為楚所滅。 貳國,即現今廣水市,原應山縣,春秋時期為貳國。何時立國,何時滅國,均無可考。《左傳》魯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屈瑕到漢東,準備與貳、軫結盟,鄖國駐軍蒲騷,欲聯合隨、絞、州、蓼四國共謀伐楚,以阻撓楚與貳、軫結盟。楚軍乘隨、絞、州、蓼四國之兵未到之際,夜襲蒲騷,一舉擊敗鄖師,屈瑕終與貳、軫結盟而還。這是《左傳》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記述有關貳國的事件。後注家云:貳,小國也;偃姓,皋陶之後;漢東之國,其外有三關(即平靖關、武勝關、九里關)。 皋陶,傳說中東夷族的首領,偃姓,曾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官,後被禹選為繼承人,因早死,未繼位。其後代在春秋時分封在貳、軫、英(安徽金寨縣東南)、六(安徽六安縣北)等地,這也是貳國的由來。「漢東之國,隨為大」,其他都是小國。因國小力弱,便想與楚國結盟。當與楚國結盟之日,即為楚屬小國。不久,為楚所滅,遂為楚地。楚滅漢東諸國後,即打通了三關通道,掃清了東進北擴的障礙。三關使成為楚國征服淮漢,出兵中原的重要通道,亦成為楚國北部的軍事要塞。貳國地處鄂豫之交,申、隨之間,北面群山並峙,三關虎踞,為「楚之北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人際關係的55個絕招!!!!
※黃聖依與楊子什麼關係?
※千萬不要破壞親子間的信任關係
※山星向星的生克比和關係表
※【夫妻關係與幸福人生】
TAG: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