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明朝時期之「皇陵之變」
12明朝時期之「皇陵之變」
漢王朱高煦(1385—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母親為文皇后徐氏。洪武十八年(1385年)生於北平燕王府,二十八年(1395年)受封高陽郡王。永樂二年(1404年)封為漢王。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高煦被廢為庶人。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起兵造反,宣宗親征討伐,高煦出降。宣宗廢高煦父子為庶人,築室西安門內錮之。後不久朱高煦及諸子相繼被處死。
朱高煦生來狡詐,自幼兇悍頑劣,言行放蕩,好習武藝,善騎馬射箭。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借「清君側」之名奪取帝位。朱高煦響應從征,多立戰功,曾受到其父賞識。朱棣成為皇帝,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在雲南建立封國,朱高煦對此不滿。永樂十三年(1415年)朱棣將他改為封國青州,他借故拖延上任,希望留在皇帝左右,朱棣拒絕。永樂十五年,漢王朱高煦因圖謀不軌,被安置在山東樂安州。但是朱高煦仍不悔改,在他府中私屬的軍士三千多人,這些軍士不歸兵部管轄。大臣楊士奇認為,它既不肯就封雲南,又不肯去青州,而得知朝廷將遷都北京之後,自己又想留到南京,心懷叵測,建議朱棣及早處置,以絕後患。朱棣在得知高煦私造兵器,收養亡命之徒、造船、教練水戰等情況,大為惱怒,將朱高煦緊閉在西華門內,準備懲處,皇太子朱高熾卻儘力救護,朱棣仍將他安置在樂安州。朱高煦到樂安州,十分怨恨,篡位之心更加強烈。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病亡,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八月,將朱高煦找回北京。洪熙元年(1425年)派漢王朱高煦之子朱瞻圻到風陽看守皇陵。五月仁宗病亡。皇太子朱瞻基繼承皇位,是為明宣宗。朱高煦向他提出立國安民的四項建議。
初封高陽郡王。明太祖召諸王子到京師學習,朱高煦無心讀書,終日騎射嬉戲,言行放蕩,給朱元璋留下不好的印象。1398年朱元璋死,燕王遣長子高熾和次子高煦從北平(今北京)到南京奔喪。高煦的舅父魏國公徐輝祖對建文帝說:高煦為人兇悍,將來必為朝廷大患,宜留京師,嚴加管束。建文帝就叫徐輝祖對他嚴加管教。他不僅不聽管教,還偷了徐輝祖一匹良馬,渡江離開京師,沿途吏民稍有接待不周,輒加以殺害,到了涿州,又殺死驛丞,受到朝臣的譴責。母仁孝徐皇后,洪武十八年生於北平燕王府。二十八年(1395)受封高陽郡王
成祖繼位後,於永樂二年(1404)進封漢王。十五年(1417)就藩樂安州(今山東惠民縣)。高煦存謀逆之心久矣。太子朱高熾,體胖,有腳疾,成祖有廢嫡立庶之意,高煦謀奪嫡,陷害太子數次,皆未果。成祖察高煦心懷叵測,會高煦有過,革其爵位,命思過。成祖崩,仁宗立,高煦蠢蠢欲動,未及,仁宗崩,太子朱瞻基由南京回北京奔喪,高煦謀於途中劫殺瞻基,未果,陰謀泄露,高煦廢,禁錮南京。瞻基即位是為宣宗,念叔侄之情,往禁錮高煦之所探望,朱高煦使腿將其絆倒,宣宗惱怒,命人用300斤重的銅缸蓋住高煦。朱高煦在缸內運力欲舉起銅缸砸向宣宗。宣宗大驚,急命取來木炭,堆積在銅缸周圍,點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銅缸內。高煦即死,除世子瞻坦先卒外,其妃韋氏及九子俱被處死。
明宣宗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明仁宗朱高熾長子,永樂九年(1411年)立為皇太孫,數度隨成祖征討。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號宣德,成為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他和其父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與明仁宗並稱「仁宣之治」,
宣德皇帝既是一個有較高文化質素的皇帝,又是一個喜歡射獵、美食、斗促織(蟋蟀)的皇帝。《聊齋志異》里的名篇《促織》里的皇帝正是明宣宗,人稱「蛐蛐皇帝」,吳偉業有《明宣宗御用戧金蟋蟀盆歌》。
宣宗這些愛好常被後代史學家拿來大做文章,但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些喜好影響到宣宗在政事上的專註與表現。
推薦閱讀:
※喪師辱國,叫門天子,遺禍千秋:明英宗朱祁鎮
※假如你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 ,你會做什麼?
※如何評價《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與《明朝那些事兒》的寫作風格有什麼區別?
※《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