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雙運開智慧
甘露集之三
止觀雙運開智慧
主講人:空海
(學員結集整理)
為什麼要止觀?
如何修止?
如何修觀?
……
空海多次在各地開示過,
現結集和大家分享。
(2012年7月 )
目 錄
第一章 止觀概述
什麼是止觀?
腳踏實地、如實、歸零――「出世間」
正確的「觀」指的是「如實觀」
止觀俱修,不能偏頗。
第二章 修止……
「止」的作用
靜態中,從出入息法契入「止」
動態中,以「四念處」開發定力和明覺
第三章修觀……
何為「觀」?
經文解析「如實正觀」
聞思,禪修相輔相成
第四章止觀雙運……
在出入息方面,如何做到有覺、有觀?
什麼時候要止、什麼時候要觀、怎麼樣來止觀雙運?
第五章 答疑……
在什麼時候進入正思惟、止觀雙運最好
第一章止觀概述
什麼是止觀?
真正的原始佛法——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帶領大家修行的時候,要開悟、見法、解脫,都是需要透過真正的「禪那」,「禪那」翻譯出它的意思、意義,就是「靜慮」,也就是「止觀」。是在身心寧靜、沉澱的情況之下,用一個很明覺、微細的心來體悟、來見法。
心靈成長的第一個階段,就是「止」——讓身心沉澱、柔軟、凈化,然後進一步是「止觀雙運」。「止觀雙運」就是要用一顆清凈、沒有污染的心來現觀「法」。
「法」講的就是宇宙的真理、宇宙的運行法則。
你要開悟、要見法、要了悟生死大事,都是在「止觀雙運」的情況之下,才能夠體證到法、體悟到法,所以我們很重視後段的「止觀雙運」開智慧。
「止觀雙運」就是用寧靜的心、清凈的心、不帶污染的心來看、(來)如實觀宇宙的運轉法則,如實觀因緣法。這個「觀」不是用「想像」的啊!那個「觀」是代表歸零、不帶成見、如實的看。
腳踏實地、如實、歸零——「出世間」
要修止觀雙運的出世間定,你必須要清楚了解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你要清楚了解什麼是「出世間法」,就必須要有深厚的聞思基礎,要有正知、正見,你要擁有正知、正見,就必須要有善根、福德、因緣,你要擁有善根、福德、因緣,請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把人間的基本善法好好做好。不要一修行,就馬上要成佛、要證果;一修行,就馬上要開悟、要明心見性;一修行就認為說自己很利根、要很快。那些真的都是「自我」他在貪圖快速,因為「自我」很容易膨脹。
我們來修行,首先要腳踏實地把基本的為人處事做好,如果你沒有把人際關係做好,你的修行不可能真正有成。即使你認為的「有成」也不是「出世間法」,我講的修行有成是出世間法。如果你沒有把基本的人際關係做好,你不可能走上正確的出世間的解脫道。
「人成即佛成」,要好好地落實下來,讓我們的身心柔軟,要懂得知恩、感恩!要跟眾生廣結善緣,把人際關係處理好,你才會真的累積善根、福德、因緣,你才會聽聞到真正的解脫法。如果你世間善法的基礎不夠,就算你聽聞到解脫道、解脫法,你不是不相信,不然就是不容易契入,不容易了解到裡面真正的核心,就是會有障礙啊!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小看我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身、口、意的行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好好地理解正確的因果觀,你希望能夠成佛、解脫自在,但不要忘了現在、當下就需要點點滴滴去播種善因,從現在開始。
正確的「觀」指的是「如實觀」
我講的止觀的「觀」不是一般人所謂的觀想的「觀」,不是那種。一般的觀想是用自我在想像一個情境出來。當然,那也是可以幫助修定的一個過程。但是如果你聞思不正確,不深入的話,一樣,你很難來到客觀、如實觀。
如果沒有正知正見為基礎,你不知道要「觀」什麼。有人就會引導你去觀一個佛像、觀一個神像,或是觀一個什麼境界,或是觀一個極樂凈土……,那些雖然也是「觀」,但是不叫作「如實觀」。那是你有慾望,你在構築你所要的一個世界,就算你認為你觀想有成,那都只是你的「自我」所投射出來的。
所謂的「如實觀」它不是自我的投射,他是來到用清凈的心,更嚴格的講是來到用「無我」的心,不帶任何的成見,沒有主觀意識,很如實的去看萬事萬物的實相,這個才叫作「如實觀」、「止觀雙運」。
你要寧靜下來就是要有定力,所以要知道,我們禪修中的禪定是要讓你用來止觀雙運的,不是要在那裡練深定。深定——那也是一個體驗的過程,讓你去體驗一切都是無常變化。如果你沒有開啟智慧,你修再深的定,那都還只是世間定。你要世間定得再深,你還是一樣——那個我執、身見還是破不了的。如果沒有正確的「止觀雙運」,是沒辦法開啟智慧的。不是說禪定不好,而是「定」是為了協助我們以一個穩定的心、清凈的心,來「如實觀」。「定」就是穩定,(然後)要進入「止觀雙運」。
「如實觀」是要來到心寧靜下來、清清凈凈,沒有帶個人的色彩,沒有帶個人的「要」或「不要」,他就是完全很客觀。「觀」就是來到很客觀,你的心要寧靜、清凈下來之後,才沒有個人的「要」或「不要」。然後靜下來、很客觀的來觀看宇宙的真理實相。
止觀俱修,不能偏頗。
「尋、伺、喜、樂、一心」這是偏於專註、修止的初禪。
「覺、觀、喜、樂、一心」這是止觀雙運的初禪。
對開悟、開智慧、斷結、證果,最有益助的是具足「覺、觀、喜、樂、一心」能止觀雙運的初禪,或未到地定。
初學禪定,大多偏於「專註」、「修止」,這是過程。待禪定有基礎又有聞思基礎,就能進行止觀雙運。
若片面的排斥專註,一開始就要止觀雙運,往往只能是散亂的觀、粗淺的觀。
若只修「專註」與「止」的禪定,不管深入到什麼定,都只是世間法的禪定,未必會開智慧。落入世間法的禪定,往往是因為不知如何止觀雙運,或是所觀的方向錯誤。
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沒有正確走在解脫道上,在那裡一直打坐,很容易就只是在「定力」上面下工夫。
戒、定做基礎,有這些好的基礎,進一步再來就是要止觀雙運,一定要用你的清凈的心靈去體悟、去認清真理實相,去了解生命的實相,去了解生命的究竟皈依處,你才會真正來到安心自在。
所以定力那是助緣,他可以幫助,但不是絕對。如果你真的要見法、要開悟,你能夠有初禪或是未到地定,這些都已經能夠讓你來止觀雙運。
「正定」是「止觀雙運」。若單純修止,也是為了如實體驗禪境的無常生滅,與方便對身心內外及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如實正觀。
第二章修止
「止的作用」
「止」就是讓身心能夠安定下來!
最重要的是心要從心猿意馬的狀態寧靜下來。因為一個動蕩不安的心沒辦法去如實觀的,你沒辦法看清萬事萬物,你都是用自我、用習性在推測、在想像。
記得,如果你沒有定力,你沒有靜的這種功夫的話,你是隨順習性的這種衝動力,靜不下來,你對事情的判斷一半以上都是錯誤的,很多都是憑著你的想像、脾氣、習性在運作,在推斷。
你醜化了別人也不知道;你污染、扭曲了別人也都不知道;別人的意思不是這樣,然後你憑著你的直覺,憑著你的凹凸鏡去判斷、去審判別人,結果大大的誤解別人,你也不知道,你還認為你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但是你不知道你被你自己欺騙了。
為什麼要有「靜」,為什麼跟大家講要「歸零」?因為你要能夠靜得下來,在不帶成見的情況之下,你才能夠學習著去如實觀,你才能夠逐漸的看到實相。
當你能夠靜得下來,然後很客觀的去看,這樣叫做「止觀」。這種「看」有時候是透過正思惟,有時候是透過你冷靜,很認真、很仔細的去體會、去體悟,這種看不是光用眼睛看,用心靈去感受也是!
所以,你要止觀——靜得下來去如實觀,你才會看到實相,才會看到自己的顛倒夢想,那時候你的生命才會脫胎換骨!你才會知道什麼叫做:過去活在顛倒夢想的世界,你的慚愧心也才會真正的生起,也才會說:喔!原來真正問題的製造者是在自己。
禪修就是讓我們的心寧靜下來,這是一個「止」的過程。「止」只是開始,下一步就是要觀。所以我們第一、二天著重在「止」的方面,讓大家的心能夠漸漸的收攝下來,讓你那動蕩不安的心能夠澄清、澄靜下來。
這個「止」的過程,你不要疏忽了。你不要以為:「我人平常都在打坐,這個沒有什麼啊!我要求的是一些神通、一些感應、一些禪相啦!」要知道,那都是屬於世間法的禪修、禪定。在「止」的過程中,記得!你越能夠無所求,你越容易靜下來;你越能夠放鬆,你越容易靜下來。
靜態中,從出入息法契入「止」
我們的心好似心猿意馬,到處飄東飄西,一直在錯耗我們的生命,浪費我們的生命能源,我們的心沒有跟當下的真理實相對焦。
禪修就是要讓我們這一匹心猿意馬慢慢聚集、對焦過來,活在當下。當你真正能夠活在當下,你的智慧力就像陽光,當它有經過聚集之後,力量就會出來,如果你的心有經過禪定力,它會慢慢聚集,然後產生力量,心寧靜之後,再深度的去看,就像陽光聚集、然後去看,力道就會產生。
所以,禪修的過程就是讓我們的心慢慢聚焦。
聚焦的過程,就是讓我們的心慢慢縮小範圍,它的著眼點、著力點,本來很散亂,現在心慢慢的寧靜,讓它有一個「所緣」,系在一個「所緣」,聚集在一個「所緣」。
在修「止」方面,我們是用出入息法來切入。這個方法很簡便、最省力。你走到哪裡,你都可以把你的注意力收攝在出入息上面。
最初從「點」開始,我們選擇鼻頭、人中這個點,意即「十六勝行」裡面,佛陀所講的「置念面前」,把我們的念頭、覺察力在眼前,放在我們的面前,比較具體是放在鼻頭、人中,我們的覺察力就會收回來,然後在這個附近。
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把那個到處攀緣的心收攝回來,把它放在你的出入息上面。這個點你要放在鼻頭上也可以,要放在丹田上也可以。如果鼻頭、丹田這些你都有經歷過、都有覺察到,你要把它擴大到全身也可以。
這一、兩天你不要把心放得太開,你要把心收攝下來,先在這個五蘊身心上面,把這個點先做好。如果一開始你就放,那你後面的力道不容易出來。一開始要先收,好像箭要射出去,你必須先向後拉。我們後面幾天會到戶外禪修,那是屬於比較放的階段。但如果你沒有前面這兩天的「收」,你後面的「放」,不會有力道,所以不要輕視這兩天的收攝功夫。
收攝六根,可以讓你的覺知力慢慢的開發出來。而這個收攝功夫,如果你是放在呼吸上面,還可以讓你的覺察力能夠不斷的提升,變得很敏銳。
至於收攝的過程,大家可以用一個以前可能你們都有玩過的遊戲去理解。就像用放大鏡,或是太陽光來照射一張紙,因為它的光是開放的,所以這樣的照射它不會讓那張紙燃燒。但如果你把陽光透過放大鏡聚焦之後,它就能夠起作用,那張紙它就會燃燒起來。同樣的道理,你這兩天好好地把心收攝下來,你就會產生定力啊!而這就是開發智慧的力量。當你有定力,你才能夠深入的去體悟、去見法,所以你不要輕視前面這個定的基礎。
在這修「定」的過程,大家要注意幾點:不管你的注意力是放在鼻頭,或是放在丹田;或是全身,你可以自由調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要放鬆。像現在有的人眉頭還是皺得緊緊的,要放開,還要濃眉深鎖。你用力的話,你就看不到法,你只是保持一個客觀的覺察,來看自自然然的呼吸。你越放鬆,越能看到自然呼吸的進出。要記得這個很重要的心法——放鬆,不要用力。
在坐姿方面也是一樣,你把它調整到不要彎腰駝背;你把它調整到坐起來很輕鬆、很放鬆。不要在姿勢上面對抗,也不用跟酸痛對抗。如果你覺得有需要調整時,你可以自由的調整,只是在調整的過程中,你的起心動念,以及你整個的調整過程,那個動作的過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覺。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是把你的覺察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但記得!不要用力,如果你會有胸悶這種情況,那就是說明你在用力,是你的自我在干擾它。
你只是保持一個客觀的覺察者,你是來看戲的,你不要介入,你不要去當導演。這個很重要喔!看呼吸,你只是保持客觀的覺察者。你是看戲的人,千萬不要用「自我」要去干擾它,不要希望當導演去干擾它,你要看的是自自然然的呼吸。越放鬆,它越容易呈現給你看。呼吸它本來就存在,本來就一直在生生滅滅;你的全身本來就一直在流動變化、膨脹收縮。只是你綳得緊,你沒有覺察到它而已。你現在放鬆,它就能夠如實的呈現出來給你看。在一吸一呼的過程中,你都要去體會,一吸一呼那都是在告訴你無常的法印。
當你在禪堂內打坐、靜坐,透過觀呼吸、出入息,這是一個「方便法」,是讓我們的心猿意馬能夠逐漸的寧靜下來、沉澱下來。
觀出入息的初步,是讓大家能夠逐漸的讓心定下來、靜下來,但是這只是初步,目的不是在修「深定」。
心若能澄靜下來,進行「止觀雙運」,則五陰、六入處、六界、三法印、四聖諦、緣起法……都能因如實正觀而如實知見、如實體證。
熟練出入息法後,要修止、要修觀、要止觀雙運都可以。能進入止觀雙運,則容易看到諸結縛,而斷結、證果。
所以「止觀雙運」,才能開智慧,而定力(正定)要成就,來自於精進不放逸。
動態中,以「四念處「開發定力和明覺
「四念處」的修行要領就是把你的「心」跟你的身對焦,清楚明覺的活在當下,清楚的知道你現在當下正在做什麼。
走路時,就清楚的知道我正在走路;吃飯時,就清楚的知道我現在在吃飯的整個過程;穿衣服的時候,清楚的知道我現在在穿衣服的過程;洗澡的時候,清楚的知道我現在在洗澡的整個過程;跟人家講話的時候,清楚的知道我所講的每一字、每一句;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也清楚的聽到別人所講的每一字、每一句,活在當下。
因為一方面你會逐漸有定力,另一方面你會開啟你的明覺,而這個明覺會遍一切處,慢慢的把過去不良的習氣、習性,慢慢的把它校正、校正,培養好的習氣、習性,就能夠從過去的「無明行」轉為「明行」。這是很重要的、活生生的活的佛法,大家掌握這個要領,你應用到一切處,你都可以是在修行、在凈化、在開發明覺。
你有明覺,你就有定力;你有明覺,你就能夠「止觀雙運」,你就能夠深度去體會,你就能夠開啟智慧。
第三章修觀
何為「觀」?
「觀」是指定力、內心澄靜後有深度的看。
在禪修方式裡面有那些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的觀法,包括觀呼吸,或是觀日輪、觀名相那些啊,或是觀什麼勝境,這些都是屬於修定,還在屬於修定的一種、一個過程,那是你自我在去找一個目標、境界,來讓你把心專註在上面。所以,這個都還不是屬於正確的如實觀。
如實觀沒有自我去投射,就是一個很清靜的心沒有污染,然後客觀的來看萬事萬物,客觀地來體會什麼叫做無常法印?什麼叫做現象界一切都在流動、生滅、變化?
這樣,你才會真正的開智慧,你才會看到真正的真理、實相。而這時候的看,因為你沒有帶成見,才會來到如實觀。
阿含經中,常提到禪思,「禪思」就是「止」中有「觀」——很有深度的冷靜思惟、如實正觀。
經文中所講的「觀」都是有定力、有深度的看。這個「看」是用「心眼」去看、用心去求證、去體悟。若欠缺定力的看,因是散亂心,故只能看到膚淺的外相皮毛,而且容易污染、扭曲實相。
「觀」是指你呈現出一個你想要了解的目標,你把它叫出來,然後好好的、認真的去體會,或是去找出自己痛苦不安的那些原因,跟人家衝突的那些情景,然後你靜下來好好的去反觀,我們哪裡出了問題?
觀,跟反省是不一樣的深度,一般的反省是比較淺的,「止觀」是來到比較深的層次。你要真正能夠「止觀」的話,通常都要有相當的聞思基礎,你才會正常的觀,不然的話,你這個觀也是胡思亂想,或是去投射一個影像出來,然後追逐你所要的影像。
一般人的看,是散心膚淺的看。像剛才有人提到也了解「無我」這些,為什麼還是會有這麼多的自我、我是、我能?就是因為我們的心還沒有寧靜下來,還沒有真正很深度的去體悟法印,而是散心膚淺的看,所以你看不到實相,或只看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
佛陀所開示的修行法門,都是為了讓心澄靜下來,以便對於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深度的如實觀察,如實體證而開悟而離系解脫。
記得!所有修行法門都只是為了讓你的心澄靜下來。所以,不要迷失,不要執著在法門上面。你的禪修、打坐、經行、持咒、念經、禮佛、拜懺……種種這些都叫做方便法門,這些法門都只是讓你的心能夠寧靜下來。
靜下來之後,要能夠止觀雙運——用寧靜的心對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深度的觀察,而實相就是「無常」跟「無我」這兩個法印。如果你對這兩個法印不了解,苦就產生,這就是無明。當你了悟,就是明,「明」就是指——你清楚的見到、體證到無常、無我。因為「自我」消失,就能夠處在涅槃寂靜、解脫自在。
如果你沒有開發出空、明、覺的話,你是用意根、意念在推想、在想像,這個不叫作如實觀。所以你要來到以不帶成見、清靜的心來看,這時候你才能夠來到所謂的如實觀。
往往是你情況好的時候,你可以很客觀的看,但沒多久你又開始打妄想,或是帶著、用著個人的成見、個人的習以為常的觀念知見在看、在論斷,你又不知道。你離開了那個空明覺、離開了那個「客觀」你都不知道。所以為什麼說要隨時回到開發我們的明覺,然後讓我們回復到很清靜的心——不帶污染、不帶成見。這時候是來止觀雙運,你才能夠真正如實觀,看到真正的真理實相,你才會真正開啟法眼、智慧眼。
經文解析「如實正觀」
「當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佛陀在這裡就標出什麼才叫做真正的「正觀」,不是說:我去觀想什麼佛像出來,我去觀想一個什麼日輪,觀想一個陽光,觀想什麼出來,觀到遍一切處了,我就成就了……,或是說我一直去參一個話頭,然後參到後來,我看到什麼,我體會到什麼了,我疑團爆破了……,那都只是一時的一些感受而已,一時心裡的那些疑結的突破,這樣而已!而且你所去觀的那些,只要你是用「有為法」去觀,去創造出來的那些境、那些禪相,那還都是屬於「夢幻泡影」,都還是屬於「顛倒夢想」的世界。
佛陀所講的「真實正觀」,就是要回來體悟這些法印、真理,包括色、受、想、行、識、五陰、六入處、六界,都是如此的,所以經文接著講:「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
當你了悟了實相的存在是如此,如果你還不服從大自然法則,在那裡背道而馳,就只有在那裡自討苦吃。
當你有一天,慢慢體會到這個事實、實相,你是沒辦法改變得了,這時候你的我是、我能、我慢,才會真正的消失。這時候因為你有看到實相,而且看到原來膨大得很大很大的那個「我」,原來只是地球上的一個小細菌、一個小蟲,我這個小蟲怎麼有能力去扭轉地球、讓它改變方向?所以,很狂傲的那個「我慢」就會漸漸消失,因為你看到過去的這一種顛倒夢想,這時候你就會厭離於過去的那一種顛倒夢想。
所以這個「厭」,就是看到自己過去在抓夢幻泡影、在顛倒夢想,這時候你就會放下,放下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抓取,於是你就會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
再來就是「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因為你已經不在那裡這樣顛倒夢想了,所以你就能夠解脫自在,不會像以前這樣一直抓很多的石頭,然後背很多的石頭,背得很高興……,結果到後來才覺得好累啊!怎麼這麼累?怎麼這麼多束縛?你不知道你所抓的就是一堆石頭,最初是覺得很樂,到後來覺得很苦,於是你就會放下過去的那一種錯誤的抓取。
「厭故不樂」的「不樂」不是指心情悶悶不樂,而是你不會再喜歡過去那一種顛倒夢想的抓取。
「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
當你能夠看到這些法印、真理,真的放下了顛倒夢想,才會產生真實的智慧,也就是說,你終於了悟了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這時候因為你的「止觀雙運」,而讓你大徹大悟,這就是佛陀所講的「覺者」——覺悟的人,就是要覺悟到真理實相。
這一經看起來好像很簡短,但是含意都很深。當你具有這樣真實的智慧,你真的大徹大悟之後,就是證到四果阿羅漢,這時候就可以體證到「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從對「無常」的體悟,然後再進一步去體悟到苦、非我、非我所。
聞思、禪修相輔相成
禪修就是讓大家的身、心寧靜下來,然後有距離的來看,看清「六根」的實相,也看清「六塵」的實相,這樣才會有離系的力量,才能夠漸漸做到「不住」。
所謂的「不住」,如果沒有透過禪修,保證絕對做不到,因為你只是頭腦在理解而已,只是用口述、用口頭宣說,用嘴巴講的口頭禪而已,不可能真正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是敘述實修實證的世界,所以一定要透過實修實證,才能夠做到「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我們平常的「六根」與「六塵」都習慣衝動、黏著在一起,今天就是要解析開來,阿含解脫道的聞思基礎非常重要,讓你清楚了解五蘊身心的實相——無常、緣起、無我,然後從「六界」方面解析,也從「六塵」方面解析,讓你看清「六塵」的實相是如何?而外面世間的實相又是如何?因為眾生散亂的心看不清實相,沒有透視的眼光,因此佛陀幫我們解析,「六塵」一樣是無常剎那生滅變化,也是緣起、無我,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無常、緣起、無我。
平常聞思打下一些基礎,在禪修的時候,身心慢慢的沉澱下來,來到正思惟、靜慮、禪思,很寧靜的去思考、體悟,進入「止觀」、進入直覺,也真正的喝到甘露水、體悟到真理實相,這時候你會把整個聞思與修證都結合起來,很自然對抽象的名相消化、了解,就會變成為真正的力量,根、塵的黏著力就會漸漸分開,因為會有離系的力量而使其不再黏著。
心與「空」相應,就是讓你的心與境界之間有一個距離,當這個距離出來,以後不管是在禪修期間,或是在歷緣對境面對滾滾紅塵的種種境界,因為你的心是無量的、很寬大的,加上你是與「空」相應,因此當你跟境界接觸,你是有空間的來看,不會被境界吸引過去,才能夠真正來到無住、不住。
一定要有深厚的聞思基礎,加上參加過禪修,才能夠真正了解,真正可以做到。只要具足聞思基礎、然後實修,一定可以實證到,絕對不是抽象,大家慢慢去消化。因為這是初果、二果、三果,讓你穩定度慢慢上來,如果真正來到究竟,全然都是會「無所住」,不管是面對「六塵」,或是包括「自我」,以及對名利,更是不會抓取,真的是「無所住」。
你要能夠來到「離」的境界,不是因為厭惡而離開,不是認為世間就是五濁惡世,世間就是那個不好、什麼都不好,然後拚命要離開,不是那一種「離」,那是沒有正確的理解。這裡所講的「離」,是來自於你真的身心寧靜下來「止觀雙運」,當你透視了諸法實相,透視了現象界的一切,徹證「三法印」之後,你自然的離一切諸相。如果能夠這樣,你就遠離顛倒夢想——「則名諸佛」。
當你開啟的是出世間法的這種「禪定」,那你就會慢慢來到「止觀雙運」,用定力、用明覺去見法,去開啟高等智慧,了悟宇宙的真理實相。當你了悟宇宙真理實相的時候,了解生命實相的時候,很自然的那個我慢、自我,他就會很快的淡化、消失。
所以出世間法的「定」是用來凈化、用來了悟宇宙真理實相,不是用來長養我慢。如果你修的是出世間定的話,你的身心一定是越來越柔軟,而且越來越懂得感恩,越會流露出慈悲心跟大愛的心。你的心靈世界越來越祥和,你的人際關係也會越來越好。
第四章止觀雙運
在出入息方面,如何做到有覺、有觀?
本來我們只是看著呼吸的進出、收縮、膨脹。其實這只是一個覺性的開發,事實上,你要有觀,這個觀是在一吸一呼的當下,你就要去體會無常的法印——一吸,你的身體補充新的風界元素進去了;一呼,你的身體又排除出一些舊的風界元素了。一吸一呼你身體裡面的風界元素,它是不斷地在流動、變化;一吸一呼它都在告訴你無常法印啊!
出入息的十六個階段,是跟四念處的四個階段有連帶關係的。十六個勝行每四個階段,就是四念處的一個階段。
所以,出入息的一到四,就是四念處的「身念處」的修法;
然後五到八就是屬於「受念處」、「覺受」;
九到十二就是屬於「心念處」;
十三到十六就是屬於「止觀雙運」、「見法」,這個是屬於「法念處」。所以這個都是有結合的。
我們本來若沒有禪修,通常就是習慣性的衝動——身也衝動,嘴巴也衝動,意根也都是衝動,身口意都在衝動。只是你沒有對比、沒有覺察,你就不知不覺、不以為然。當你能夠來聞思修,尤其是來參加禪修,然後慢慢地放下萬緣,心逐漸地寧靜下來。再來,透過觀呼吸,讓你的心慢慢穩定下來。然後透過出入息讓我們的身心逐漸地穩定、寧靜下來。
所以,到十六勝行的第四個階段——「安息身行」就是說:這時候你身體的衝動、躁動不安已經消失了,你是很安穩、很放鬆的活在當下。很輕鬆很安穩的繼續觀呼吸。那這個安息身行,它是有「近行定」,已經逐漸有「未到地定」了,你能夠靜得下來,安定得下來。安定裡面就有定力,只是有沒有具足初禪。後面你越來越放鬆,然後越深入,慢慢地喜覺支、樂覺支就會逐漸地出來。
什麼時候要止、什麼時候要觀、怎麼樣來止觀雙運?
如果你的心沒有靜下來的話,那你的觀就是散亂的想、胡思亂想,這時候你體悟的深度不會深入。
如果你只是在修定,而沒有起觀、去觀、去正思惟、深入思維的話,那你的定又容易落入在世間定裡邊。所以我們是需要有聞思基礎,然後又利用禪修開發定力。然後應用寧靜的心來止觀雙運,在寧靜的情況之下,用清凈的心靈品質去體悟,去見法,放下過去的那些觀念、知見、成見,然後去體悟,這樣的話,你就容易開啟智慧。
所以,如果你聞思而沒有修定,你的聞思都只是裝填一些觀念知見而已;如果你只是修定而沒有聞思,那很容易只是在世間法的定裡面。事實上,我們帶禪修的時候,如果從十六勝行的第一步到十六階依次逐步講解,這是為了讓大家了解整個的全程。你平常在練的時候,不一定整個都要從頭到尾呀,你可以讓心寧靜下來之後,然後來到某個階段,就開始去體悟。你也可以用心靈去體悟,去感受無常法流。
如果你感受不到,那你才起下思惟,才去靜慮、去把那些法義找出來、叫出來,然後去體會,去體悟。所以事實上,正思惟並不會干擾定力,因為你的修定不是為了修定而修定啦,修定是為了心寧靜之後,去見法,去體悟,所以不會起衝突。只是你在心如果還沒有靜下來的時候,不要去胡思亂想,禪修的時候就是先讓心寧靜下來。
如果你覺得我現在心還很散亂,不適合去思惟,那你就繼續觀呼吸,或是做靜坐中的動中禪,或是經行。如果你覺得我的心現在已經寧靜下來,想要進一步來體悟法義,這時候可以由止起觀。
打坐的時候,到後面止觀雙運,這時候就是要逐漸去開發我們這個反觀覺察的能力,包括見法的能力,後面的「法念處」就會有,但是我們強調的就是:要學到活生生的法,包括說為什麼我們要練習「經行」?為什麼要練習「動中禪」?那個都是要讓大家學到在日常生活中,你也隨時都能夠有「明覺」。
你有參加過禪修之後,就好像說你有來參加訓練,這個訓練它會增強你的各方面的能力——反觀的能力、明覺度的開發。明覺度開發,你反觀能力就會比較強。那要應用這些「明覺」帶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歷緣對境之中。
修行,不光是打坐啊,不光是坐在那裡看「覺受」;這是一個階段而已啊,你要學到:我出了禪堂處處一樣都是在開發「明覺」;我做什麼工作都是在開發「明覺」。你有開發「明覺」,這時候,當我們在歷緣對境的時候,有什麼衝突,或是我們心量狹窄,或是我們有起貪,有起嗔,以前我們看不到,那現在因為有在開發「明覺」了,哦:當我歷緣對境,「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有起貪,馬上你就可以覺察得到,一樣,當下就是止觀雙運。你有看到當下「六根」跟「六塵」接觸起「貪」,這就是「四念處」裡面的「法念處」,這樣知道嗎?所以「止觀」方面不止是在禪修期間,更重要的是要學到活的,在歷緣對境中,要能夠運用、要能夠看。
所以以後你們就會慢慢體會到,真正的修行是在歷緣對境中的修行。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大家來聽經、聞法之後來禪修,這些都是初步的結緣。如果你要繼續再上來的話,最好你要再繼續深入聞思,而且禪修,要最好能夠再專修一段期間。
或是有因緣承擔法務工作,在承擔法務工作的過程,有更多時間在跟同修們生活在一起,那這時候我們很多的習氣、毛病就會流露出來。
就好像說,我們在台灣解脫道學苑,這些承擔法務工作的學員呢,因為他們也發心在承擔。在承擔的過程,很多的毛病、習氣就會一一的浮現出來,這時候針對這方面來跟你講,你才能夠真正看到深層的問題。那個都是在歷緣對境它才會呈現出來。這個沒有歷緣對境的歷練、呈現的話,你打坐再久,你都看不到的,你閉關再久你都看不到的。
所以深層的那些結縛、習氣、毛病,都是在歷緣對境的時候,他才會呈現出來。只是呈現出來的時候,通常如果我跟你說這裡邊有問題,如果你身心不夠柔軟的時候,通常你是不以為然的,你會起煩惱,你會認為師父誤解我,不了解我,所以會有很多的不滿,覺得師父也不了解我,他不是明眼人,算了我到其它地方去。像我這麼發心的人,別人都是求之不得、都是捧我。來這裡你還要講我種種問題,這些我根本不以為然哪,錯都是在別人,明明那麼明顯是別人錯啊,師父怎麼講我有問題?所以你會找很多的理由,然後讓自己迴避開,逃避開。
所以說你修行真正要面對那個「自我」是要有大丈夫氣魄。這樣知道嗎?我通常都會先鼓勵大家:你要成長上來、成長上來啊。然後慢慢有的學員就會跟我講:師父,我已經準備好了,你放馬過來!呵呵,當我一講,有時候很快就會翻臉。「放馬過來」,好啊,我一出掌,你就都死掉。
通常是這樣,你們如果真的有道心、有道骨,我才有辦法協助你對深層的問題進行反觀、照見、突破。如果你的柔軟心不夠、道心不夠,那通常就會說:好了,繼續再結善緣啦。
第五章答疑
在什麼時候進入正思惟、止觀雙運最好?
(20110513福鼎)
未到地定也可以正思惟,初禪也可以正思惟。那進入二禪三禪之後,通常因為你的心是清明,但是你的思維運作,會漸漸比較緩和、慢下來。所以如果你入越深的定,你要正思惟就比較不容易。所以初禪是尋、伺、喜、樂、一心。如果你最初修定的時候,把這個尋伺用來正思惟的話,那它就變成為止觀雙運。
所以最有益於、最有利於止觀雙運的事實上是初禪。你如果沒有相當的穩定性的話,你的心是散亂的,你不容易好好地去體悟,那如果你又比較喜歡入深定的話,因為心的那個領悟體悟思惟,會比較遲鈍一些。有時候是有利有弊。但是當你能夠有進入深定這樣的基礎,然後你又能夠退到初禪這樣的話,因為你有深定的基礎,然後也能夠幫助你在初禪的時候穩定。那這樣你再正思惟也是有幫助的。所以大家如果要用止觀雙運的話,是在未到地定還有初禪,通常是在這個階段,它的止觀雙運的效果是會比較明顯、比較理想。
如果一個人他總是喜歡深定,或是有的人他強調滅盡定,那進入滅盡定的話,沒辦法思惟。如果你的觀念知見不正確的話,不管你定再久,很容易形成冷水泡石頭。我不是反對定哦,定有它的幫助,有它的作用。而是說如果你真的要開智慧,要應用這些定力,來止觀雙運、來正思惟。
如果要算正式進入初禪,就要具足「初禪五支」的五個條件。如果這五個條件沒有具足,就叫做「未到地定」。條件尚未具足,但是已經有碰到,是有些禪定,但還不算正式進入初禪,因為五個條件還不具足,所以叫做「未到地定」。
至於「剎那定」,只是心的一個暫時寧靜下來而已,都還很不穩,偶爾靜一下,然後沒多久,那隻牛又跑走了,叫做「剎那定」。
在「未到地定」的時候,是可以做止觀。
但是有一分的定力、穩定性,就有一分的觀察的深度。
在「未到地定」一樣可以止觀,但是最理想的觀是初禪的觀。
初禪的「止觀雙運」,要能夠「一心」,整個「初禪五支」的五個條件都要有。所以,最理想是「覺、觀、喜、樂、一心」的初禪,這樣「止觀雙運」可以開智慧。
推薦閱讀:
※你是不是愛他那時的樣子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B08 男左女右·智慧樂園
※都是我的錯!何等大智慧!!
※【智慧背囊】母愛的力量
※智慧是怎麼開的
※法布施增長智慧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