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名下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部遷離中國

李嘉誠又贏了的大啟示 ( 2015-11-01 22:08:13)

隨習大大出訪的150人的企業家代表團備受關注。隨訪的企業家主要以金融、基建、能源、汽車、航空、保險、文化、投資等行業為主,幾乎囊括國內各領域最大公司的一把手(10月23日 新浪財經)。

其實,還有此前已經到達英國參加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的馬雲等互聯網業界大腕們。也就是說,互聯網新經濟新金融也是中國合作的重頭戲。馬雲被聘為英國首相特別經濟顧問就說明了這一點。

一直關注此次中英重大事件的筆者,把眼光重點放在了合作項目的投資機會上,多次提醒企業包括個人投資者要從這次元首訪問達成的合作項目中尋找出投資機會。中英兩國已經簽訂159項合作文件,包括政策和商業層面,總金額約400億英鎊 (約4000億人民幣)。到今年年底,中英兩國將創下1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目標。筆者仔細研讀了長長的每一項合作協議,企業、資本家、個人投資者真還有不少機會呢?

中英合作從元首訪問前的投資規模只有141億美元,到這次一次性達成400億英鎊的合作項目,迅速升溫的投資合作,給中英資本投資都帶來大機會。這時,不得不提起一個重量級人物——那就是多次蟬聯亞洲首富的李嘉誠。當中英將近4000億人民幣合作項目簽署後,分析人士驚嘆,李嘉誠又快人一步,李嘉誠又贏了!快在哪裡?又贏在何處?

近三四年來,李嘉誠從中國包括大陸、香港撤資是社會熱門話題。備受關注的同時,也飽受爭議。前段時間竟然有人發出了「別讓李嘉誠跑了」的匪夷所思的聲音。李嘉誠跑到了哪裡呢?主要將資本轉移到歐洲特別是英國。從2010年開始到如今不到五年時間,李嘉誠旗下公司在英國投資了389億美元,項目覆蓋如下:

2000年,和黃開始投資英國,斥資36億英鎊為英國Three電信商購買電信運營牌照。2010年,長江基建牽頭財團億90.3億美元收購英國電網。2011年,長江基建牽頭財團以38.7億美元收購英國水務業務,同年,李嘉誠24億英鎊買下Northumbrian自來水公司。2012年7月,長江基建牽頭財團以30.32億美元收購英國管道燃氣業務,7月31日,和記黃埔收購英國曼徹斯特機場集團。2014年4月,原和記黃埔投資15.12億美元在倫敦商業區金絲雀碼頭重Convoys Wharf,開展商住項目,這令長實集團成為英國最大的單一海外投資者。2015年1月,長江實業及其子公司長江基建以合資企業的名義,以10.27億英鎊收購英國Eversholt鐵路集團;同月,和記黃埔斥資約102.5億英鎊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UK,該交易或成為李嘉誠最大手筆的海外收購。

為什麼李嘉誠能夠快一步、先聲奪人呢?主要是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斷力。他最少看到了兩點:首先,英國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歷史包袱沉重,思想已經僵化保守,使得基礎設施陳舊落後,而本國扯皮拉鋸現象等令本國資本不敢涉獵。這給了李嘉誠以機會,憑藉香港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對英國的深深了解,他抓住了這個機會。投資的電訊、碼頭、機場、水務、電網等都是經濟發展中的基礎設施,是所有經濟發展的根基和依託。只要英國經濟起飛、開放力度加快,這些基礎設施項目必將大賺特賺。

其次,看中了卡梅倫政府致力於英國經濟開放的大舉措和大決心。卡梅倫執掌英國政府以後,英國這幾年在對外開放上力度是最大的。無論企業走出去,還是吸引外資投資,都是前所未有的。給出的吸引外資外企的政策優惠、環境條件便利化等都是前幾屆政府沒有的。這給李嘉誠挺進英國以較大鼓舞。

事實證明李嘉誠是正確的,眼光是獨特的。

僅中英這次簽署合作大單就高達400億英鎊,一舉超過李嘉誠在英國投資的250億英鎊。從事實看,中國企業蜂擁英國投資步了李嘉誠先生的後塵,佐證了李嘉誠先生投資轉移方向的無比正確性,也再次說明李嘉誠先生的一舉一動是亞洲乃至全球投資市場的風向標。

更加重要的是,中英簽署的400億英鎊大單,李嘉誠先生或是最大的受益者。400億英鎊大單,涉及15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可能不使用英國的通訊電訊、碼頭、供電、供水、燃氣、機場、鐵路等,而這些項目都是李嘉誠旗下公司投資的。也就是說,400億英鎊大單中李嘉誠先生將要賺取一部分。李嘉誠先生真的贏了!

李嘉誠又快人一步,李嘉誠又贏了,給所有人的最大啟發還是引用新浪網刊載的一個叫做「財經內參公眾號」的感慨吧:一個目光短淺對市場缺少預見力的人,一個麻木遲鈍對市場變化不敏感的人,一個崇尚哪裡人多往哪走盲目扎堆的人,註定要坐失良機。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這樣的:當別人不明白他的時侯,他明白他在做什麼;當別人不理解他的時侯,他理解他在做什麼;當別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否認從內地撤資 稱有買有賣正常事

2015-09-15 08:19:00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北京)

【環球時報記者 於名】內地一家智庫發表一篇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批評長和集團撤走中國資產,屬過橋抽板之舉。對此,長和發言人回應稱,集團並沒有撤資,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

據香港《明報》14日報道,「瞭望智庫」的文章稱,原本商業市場的本質是「逐利」,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李嘉誠最近20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因為在中國,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所以,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從而帶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意見。文章同時批評李嘉誠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和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合作時借權力,賣出時說市場,似乎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淡定」。《明報》同時提到,13日晚,刊登在「瞭望智庫」的相關文章已被刪除。

對此,長和發言人表示,集團副主席於早前記者會上已重申,長和集團並沒有撤資這回事,而且有買有賣,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

「別讓李嘉誠跑了」文章發酵 發改委回應

2015-09-16 12:03:03 來源: 中國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進展與成效有關情況。

在提問環節,連維良回答香港無線電視記者「李嘉誠撤資」「香港經濟改革發展定位」「傳言說香港有財團會撤資中國」相關提問時表示,涉及到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在華的利益的問題,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而且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9月12日,「瞭望智庫」刊發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文章指李嘉誠「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

文章稱,「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以下是問答全文:

香港無線電視記者:

想問一下關於香港作為國家經濟改革定位的問題,早前香港首富李嘉誠有一個計劃,把部分資產撤走,有一些內地的智庫評論說,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香港所發揮的角色大不如前,還有中國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照顧,請問你對於這個觀點的看法,有傳言說香港有財團會撤資中國,你的看法又是怎樣?

連維良:

我想要強調的是涉及到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在華的利益的問題,我們現在推進的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而且要形成更加法制化、更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這個過程當中,各項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出發點就是要惠及更多的外來投資者,而且一系列的改革和成效在陸續顯現。比方說,進一步改革外商投資管理體制。今年3月發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大幅度減少對外商准入的限制。剛才已經講到限制條目從79條減少到38條,禁止類的項目壓縮到36條,合資合作的條目從43條減少到15條,而且允許類項目不再保留對外商投資股比的限制,所有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就是能夠讓更多的外商在更多的領域進行國內投資。

另外,我們擴大了服務業和一般製造業的開放範圍,比如,取消了鋼鐵、乙烯、造紙、起重機械、輸配電設備、白酒等一般製造業的股比要求。服務業方面,擴大了在商貿、物流、電子商務、交通運輸、社會服務、金融、文化等領域的一些開放措施。另外,我們逐步過渡到實行負面清單制度。此前,我們已經在4個自貿區開展了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制度,除了122個項目領域實行了特別管理措施以外,其他範圍都是鼓勵外商進入。我們不僅對外來投資,而且對其他國內外的投資逐步都要過渡到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在清單之外的投資領域和投資項目不再實行審批。昨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了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要開展試點。

正是實行了這樣一系列的制度,更多的外來投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大家知道,當前全球的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但我國今年1-8月份,外商投資增長了9.2%,其中服務業的外來投資增長了20.1%。同時,境內的投資者到境外投資的規模也在增加,1-8月份增加了20.8%。

習近平總書記昨天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所以我們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會越來越好。

別讓李嘉誠跑了

2015年09月13日 來源:中國企業家

本來,商業如水流,逐利是資本的本性。李嘉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是,鑒於李嘉誠最近二十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似乎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前幾日,李嘉誠擬將長實地產在上海的地盤,以200億元出賣。這是李嘉誠撤離中國,財富轉移歐洲戰略部署的繼續。

本來,商業如水流,逐利是資本的本性。李嘉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是,鑒於李嘉誠最近二十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似乎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別讓李嘉誠跑了。

敏感如李嘉誠,絕不會感覺不到。在中國,經濟周期與政治周期密切相關,由此,一撤資,二撤資,三撤資,其商業帝國,在大陸欲上演金蟬脫殼之法。

前年是李嘉誠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工人罷工浪潮,風起雲湧,後是在大陸的拋售,受到了巨大的非議。就民間形象而言,李嘉誠從此前的商界領袖,教父級人物,轉變為長著獠牙的怪物。令人遺憾,李嘉誠本人應也比較傷心。就官方感受而言,李嘉誠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低買高賣,確實是市場經濟,但是,地產、港口等產業,恰恰是中國最不市場化的產業,沒有權力的扶助,哪裡來的機會?合作時借權力,賣出時說市場,似乎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淡定。

香港富豪榜的前幾名竟然全部為地產商,顯示了香港產業的畸形。而這種畸形產業的背後,隱藏著香港社會結構的畸形,而豪族的出現,以及貧富分化的眼中,則嚴重危害了香港社會的活力。

其實,李嘉誠只不過是一介小商人,有何能量影響香江?能操控香港萬民福祉與未來者,國家此前的治港思路滯後於現實發展,方才導致香港困局。未來需要改變思路,進一步造福香港萬民。

「招安精英」致使李嘉誠等豪族坐大

香港社會結構的失衡,雖然發作於回歸之後,病根卻早在80年代即已種下。在英治時代,雖然港英政府亦喜歡藉助華商領袖的勢力,來維繫社會平衡,但是,總體而言,香港還算是一個健康均衡的社會,從香港的流行文化,即可知香港是一個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社會。在經濟領域,香港雖然是全球知名的自由港,貿易發達,但是,實業亦非常發達,其精工製造,一度全球聞名。

但是,到了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香港社會即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政府的未來設想是實現「港人治港」,但是,這個「港人治港」的潛台詞,很多香港人當時不太明白。

事實上,大陸精英治國的理念,亦被移植到香港。成為北京重點倚重對象的不是香港的升斗小民,而是香港的華商領袖。實際意義上,這形成了一種對於香港上層人士的「招安」政策。

在此情況下,香港騰飛過程中崛起的一些新商人,意外地獲得了固化其社會經濟地位的機會。三十年來,香港的頭面人物不斷受到各種「關照」。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豪族,這些大族因為與大陸的關係,在拓展商業勢力方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方便,他們不僅到大陸投資受到照顧,同時,在某些與權力聯繫緊密的領域,亦獲得了特殊的放行。

地產行業的畸形發展就是表現之一。作為與權力關係最為親近的行業,香港地產行業的繁榮,發矇於60年代,但是,在60至80年代之中,並沒有產生特別龐大的地產企業,諸多地產大亨的最終修成正果,普遍在80年代以後。

李嘉誠雖然在1958年即進軍地產,但是一直以實業為主,直到他收購和黃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擴張,而李嘉誠在1978年受到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接見之後,在香港可謂通行無阻。政治地位的提高,亦使其商業擴張順風順水,特別是在地產領域,此後,李嘉誠的財富大部來自地產行業。

在大陸,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亦有李嘉誠的身影,如深圳的鹽田港(6.52, 0.13, 2.03%),大陸方面即交給了李嘉誠。「一哥」李嘉誠如此,「二哥」李兆基和「四哥」鄭裕彤,也是如此,李鄭興建了「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等眾多香港地標性建築物,無政府人脈,是絕對辦不到的。從老大到老二老三,都是早年打基礎,80年代爆發為巨頭級華商,那就絕非偶然了。

目前,香港前十名的商業大家族,過半從事地產行業,可見,其財富的來源,並非為香港創造了真實的財富,而是部分建立在權力經濟,土地經濟之上。

香港與新加坡同為港口城市,但是,80年代之後的香港和新加坡,卻漸行漸遠。

香港和新加坡,都以製造業和貿易起家,後來發展服務業,不同的是,到今天,新加坡與香港的支柱產業,卻完全不一樣。目前,新加坡的支柱產業,是貿易、製造業、航運業與旅遊業。而香港的支柱產業,是零售業、旅遊業、地產業、銀行及金融服務業。特別是對於地產行業的依賴,達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同為海港城市,新加坡土地資源更為緊張,人口密度更大,但是新加坡卻沒有房產危機,新加坡建立了很多廉租房,地產行業的富豪,遠沒有香港多。但是,香港遲遲無法建立這種住房制度。香港的地產行業異常發達,富豪雲集。而香港90年代以後資產過十億美元的大富豪,幾乎90%以上都涉足地產行業。

在市場經濟完善的國家和地區,來自地產行業的富豪非常少,而這個方面,香港卻頗似大陸,表現了政治權力對於香港的經濟結構的同化。

對於富商階層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會結構失去了平衡,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中產階層日益弱小。而在一個中產階級弱小的社會中,生產與消費都是畸形的。

在產出領域,有什麼行業比做地產更賺錢?在消費領域,有什麼比奢侈品更讓人著迷?

如此,則實業逐步被人遺忘。做塑料的李嘉誠去做地產了,甚至連做珠寶的鄭裕彤,亦放著金碗不要,也去做地產。回歸後的10年來,香港製造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1997年的8.3%減至目前的不到5%,服務業的比重,接近90%,而實際上,如果從80年代算起,香港製造業的下降幅度更猛。香港製造業的衰亡,不僅是其向珠三角轉移的結果,亦是畸形的社會結構導致的惡果。

畸形社會結構的危害

同為小經濟體,香港與新加坡,乃至日本的財富分布結構,亦大為不同。

香港四十大家族佔據全港三分之二的財富,集中程度非常嚇人。而新加坡則並沒有產生特別大的富豪,亦無此集中財富。日本更是如此,甚至日本的富豪密度,都不及中國大陸。

以日本為例,一度財閥和門閥制度流行的日本,50年代在美國的幫助下,進行了社會改革,以天皇走下神壇為標誌,日本以立法的形式,限制豪強大族,同時,對於財閥進行了限制,一些大財閥被迫拆分。掃除社會和經濟領域的壟斷勢力之後,日本正式進入大眾時代,迸發出強大的創造力。任何人,只有有足夠的才智和努力,都可以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在同時起步的國家和地區隊列中,香港貌似原地踏步了十餘年,當人們期待它起步走的時候,結果,它卻最後變成向後轉了。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富豪階層也許並非主觀上希望成為豪族,但是,「港人治港」的政策,客觀上造就了豪族,而在回歸之後,這種勢力則更是有增無減,甚至,成為豪族,已經開始成為很多香港上層社會人士主動的追求。

2003年,時任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率領82人的「商界知名人士訪京團」來到中南海。在這82人中,富豪有40人,其餘42人是家眷,比富豪還多,而在這42人中,很多是這些富豪的公子。如李嘉誠就帶他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李兆基帶著長子李家傑,曾憲梓帶著小兒子曾智明。

榮及己身還不夠,還希望把自己的聲望與社會地位傳給家族繼承人,不僅實現財富的世襲,更實現社會地位的世襲,而這種變相世襲,恰恰阻隔了大眾在財富和社會地位方面的上升渠道,造成了香港社會的不平衡。

正是這種社會領域的失衡,導致香港經濟結構出現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不僅造成今日香港經濟低迷,更造成了香港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體退化。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香港電影產業,自從九七之後,香港的電影就乏善可陳了,變得嚴格的管制,使很多電影失去了風韻,而香港社會的崩潰,使香港電影失去了根基與活力,那種草根性的情懷,大眾性的娛樂,兼容並包的氣度,是建立在平民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失去了這兩點,也就是去了活力之源。

在未來,香港經濟要走出困局,其根本道路,亦在於再造大眾社會,重塑平民精神,而非僅僅是經濟領域的努力。

逐步改變治港思路

為今之計,香港回歸日久,人心歸附,一國兩制,生根發芽,不客氣地說,大商人已經不再是社會穩壓器,失去了其利用價值。而最近幾年,中國各種矛盾開始凸顯,改革形勢嚴峻,十八大提出,改革是未來最大的紅利,而改革的最大阻力,即是各種既得利益集團,這種既得利益者,不僅存在大陸,香港亦有。

同時,在香港的改革,比在大陸更為容易推行,香港是一個有草根傳統的地方,縱使是豪族,亦只有商業地位,而無政治背景,不似大陸,要收拾一個貪官,涉及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有的甚至是世家,父子高官,樹大根深,難以撼動。香港豪族雖從經濟上富甲一方,卻並無顯赫政治地位。縱使是曾經受到過領導人關照,也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時勢變,政治地位亦變。有權力之利劍,踏平香港各個山頭,可謂易如反掌。

從國家對於香港的倚重程度的變化來說,亦需逐步削弱香港豪族地位,當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經濟地位非同昔比,上海,天津,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亦興起,香港作為自由港雖然仍然重要,但是已不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國家來說,整個香港的利用價值大大下降。

為今之計,為爭取民心,推動改革,以繼續平穩政權,提高執政合法性,獲取大眾對於未來改革的支持,中央政府應權衡利弊,果斷拋棄不再有利用價值的香港豪族,平抑豪族,扶持農工,在政治上,推動社會階層的扁平化,在經濟上,發展多元產業,防止一業獨大。

在全國範圍內,隨著中國增速的下降,從前的以增量改革為主的改革模式,將逐步過渡到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並重的模式。存量怎麼改?說白了,經濟上,加大開放,政治和社會領域,即打壓富豪,收買底層,擴大政權根基。

在此大勢之下,此前的香港豪族,從被關照的對象,逐步淪落為被疏遠的對象,李嘉誠人中豪傑,已經看到這種苗頭,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李嘉誠等商人還有三大未競使命

對於李嘉誠為代表的香港富豪來說,不管走與不走,作為曾經的獲利者,其在大陸,在中國,未來還有三大使命需要完成,不能輕易一走了之。

其一是,兼顧民生,回報窮人

毋庸諱言,八九十年代之後,香港富豪靠的就是賣地修港口等大生意,靠的就是與權力的結盟,獲得了財富,做的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未來,隨著香港貧富分化的加大,香港富豪需要實現平安著陸,通過投資不是太賺錢的民生領域,擔負起社會責任,扶持窮人的責任。在大陸,實體經濟凋敝,也需要大量資本的進入,未來,香港富豪不能僅僅投資地產等賺錢行業,也需要投資賺錢一般般的行業,賺點苦錢,為全國經濟復興貢獻力量,而不是沒大錢就撤。

李嘉誠曾言,他的習慣,是「不賺盡最後一個銅板」,不僅如此,未來可能還不能光想賺「最大的銅板」。

二,穩定香港,擔起商界領袖的責任。

李嘉誠是華人世界數十年的商界領袖,甚至可以說是華人歷史上最強勢的商界領袖。其存在對於香港的象徵意義,無可替代。

所以,李嘉誠對於養育他的香港,應該負有巨大責任,當下香港動蕩,造成各方困擾,急需定海神針。李嘉誠理應成為香港穩定的基石之一。部分撤退,部分堅守。不能將全部家產都轉移出大陸和香港。

李嘉誠可以撤資,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但是不能秋風落葉,一掃而光。未來其在大陸,在香港,都應該留下標誌性的財富與物業,刷好存在感。不能一走了之。見風就走非商界領袖之所為。若李嘉誠執意要走,恐數十年聲望,將毀於一旦。若有所舍,有所留,雖犧牲部分利益,亦可保全聲望,對各方有所交代,可謂兩全。

其三是,必須要做更多善事,經營「社會事業。

經營企業,為商人本職,但是,在中國,尤其需要「經營社會「,這種經營社會,不是簡單的勾搭官府,搞好政商關係,而是切實對於社會廣泛領域的事務,做出貢獻。如教育,社會保障,扶貧,科研等等。

香港富豪陳宗啟一下就捐款3.5億美元給哈佛大學,雖然捐款自由,但是,對比邵逸夫先生,可以看出一些奧妙,邵逸夫先生一生的財富,相對香港頂尖富豪來說,其實並不多,但是其名望高,地位尊崇,無它,捨得付出。國內遍布的逸夫樓,體現了其對於大陸教育的拳拳赤子之心。

雖然中國官方的錢財使用方法和過程,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但是,這不能成為將「寧與友邦,不與家鄉」的借口。未來香港富豪,需要加大在中國的社會事業投入,不僅做一個經營商業出色的企業家,還要做經營社會出色的社會賢達。未來李嘉誠人走了,社會事業仍需繼續。【本文部分借用自2010年羅天昊發於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今FT中文網)的文章《香港模式的瓶頸》,鏈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881?full=y】

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否認從內地撤資 稱有買有賣正常事

2015-09-15 08:19:00 來源: 環球時報-環球網(北京)

【環球時報記者 於名】內地一家智庫發表一篇名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批評長和集團撤走中國資產,屬過橋抽板之舉。對此,長和發言人回應稱,集團並沒有撤資,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

據香港《明報》14日報道,「瞭望智庫」的文章稱,原本商業市場的本質是「逐利」,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李嘉誠最近20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因為在中國,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所以,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從而帶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意見。文章同時批評李嘉誠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和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合作時借權力,賣出時說市場,似乎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淡定」。《明報》同時提到,13日晚,刊登在「瞭望智庫」的相關文章已被刪除。

對此,長和發言人表示,集團副主席於早前記者會上已重申,長和集團並沒有撤資這回事,而且有買有賣,屬於正常的商業行為。

別讓李嘉誠跑了

2015年09月13日 來源:新浪博客

本來,商業如水流,逐利是資本的本性。李嘉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是,鑒於李嘉誠最近二十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似乎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前幾日,李嘉誠擬將長實地產在上海的地盤,以200億元出賣。這是李嘉誠撤離中國,財富轉移歐洲戰略部署的繼續。

本來,商業如水流,逐利是資本的本性。李嘉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但是,鑒於李嘉誠最近二十年在中國獲取財富的性質,似乎不僅僅是商業那麼簡單。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恐怕不宜想走就走。

別讓李嘉誠跑了。

敏感如李嘉誠,絕不會感覺不到。在中國,經濟周期與政治周期密切相關,由此,一撤資,二撤資,三撤資,其商業帝國,在大陸欲上演金蟬脫殼之法。

前年是李嘉誠最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工人罷工浪潮,風起雲湧,後是在大陸的拋售,受到了巨大的非議。就民間形象而言,李嘉誠從此前的商界領袖,教父級人物,轉變為長著獠牙的怪物。令人遺憾,李嘉誠本人應也比較傷心。就官方感受而言,李嘉誠不顧念官方此前對其在基礎設施,港口、地產等領域的大力扶持,在中國經濟遭遇危機的敏感時刻,不停拋售,造成悲觀情緒在部分群體中蔓延,其道義的高點,已經失守。低買高賣,確實是市場經濟,但是,地產、港口等產業,恰恰是中國最不市場化的產業,沒有權力的扶助,哪裡來的機會?合作時借權力,賣出時說市場,似乎雙重標準,讓人難以淡定。

香港富豪榜的前幾名竟然全部為地產商,顯示了香港產業的畸形。而這種畸形產業的背後,隱藏著香港社會結構的畸形,而豪族的出現,以及貧富分化的眼中,則嚴重危害了香港社會的活力。

其實,李嘉誠只不過是一介小商人,有何能量影響香江?能操控香港萬民福祉與未來者,國家此前的治港思路滯後於現實發展,方才導致香港困局。未來需要改變思路,進一步造福香港萬民。

「招安精英」致使李嘉誠等豪族坐大

香港社會結構的失衡,雖然發作於回歸之後,病根卻早在80年代即已種下。在英治時代,雖然港英政府亦喜歡藉助華商領袖的勢力,來維繫社會平衡,但是,總體而言,香港還算是一個健康均衡的社會,從香港的流行文化,即可知香港是一個市民化,平民化和多元化的社會。在經濟領域,香港雖然是全球知名的自由港,貿易發達,但是,實業亦非常發達,其精工製造,一度全球聞名。

但是,到了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之後,香港社會即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政府的未來設想是實現「港人治港」,但是,這個「港人治港」的潛台詞,很多香港人當時不太明白。

事實上,大陸精英治國的理念,亦被移植到香港。成為北京重點倚重對象的不是香港的升斗小民,而是香港的華商領袖。實際意義上,這形成了一種對於香港上層人士的「招安」政策。

在此情況下,香港騰飛過程中崛起的一些新商人,意外地獲得了固化其社會經濟地位的機會。三十年來,香港的頭面人物不斷受到各種「關照」。香港逐步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豪族,這些大族因為與大陸的關係,在拓展商業勢力方面,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方便,他們不僅到大陸投資受到照顧,同時,在某些與權力聯繫緊密的領域,亦獲得了特殊的放行。

地產行業的畸形發展就是表現之一。作為與權力關係最為親近的行業,香港地產行業的繁榮,發矇於60年代,但是,在60至80年代之中,並沒有產生特別龐大的地產企業,諸多地產大亨的最終修成正果,普遍在80年代以後。

李嘉誠雖然在1958年即進軍地產,但是一直以實業為主,直到他收購和黃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擴張,而李嘉誠在1978年受到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接見之後,在香港可謂通行無阻。政治地位的提高,亦使其商業擴張順風順水,特別是在地產領域,此後,李嘉誠的財富大部來自地產行業。

在大陸,很多基礎設施建設,亦有李嘉誠的身影,如深圳的鹽田港(6.52, 0.13, 2.03%),大陸方面即交給了李嘉誠。「一哥」李嘉誠如此,「二哥」李兆基和「四哥」鄭裕彤,也是如此,李鄭興建了「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等眾多香港地標性建築物,無政府人脈,是絕對辦不到的。從老大到老二老三,都是早年打基礎,80年代爆發為巨頭級華商,那就絕非偶然了。

目前,香港前十名的商業大家族,過半從事地產行業,可見,其財富的來源,並非為香港創造了真實的財富,而是部分建立在權力經濟,土地經濟之上。

香港與新加坡同為港口城市,但是,80年代之後的香港和新加坡,卻漸行漸遠。

香港和新加坡,都以製造業和貿易起家,後來發展服務業,不同的是,到今天,新加坡與香港的支柱產業,卻完全不一樣。目前,新加坡的支柱產業,是貿易、製造業、航運業與旅遊業。而香港的支柱產業,是零售業、旅遊業、地產業、銀行及金融服務業。特別是對於地產行業的依賴,達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同為海港城市,新加坡土地資源更為緊張,人口密度更大,但是新加坡卻沒有房產危機,新加坡建立了很多廉租房,地產行業的富豪,遠沒有香港多。但是,香港遲遲無法建立這種住房制度。香港的地產行業異常發達,富豪雲集。而香港90年代以後資產過十億美元的大富豪,幾乎90%以上都涉足地產行業。

在市場經濟完善的國家和地區,來自地產行業的富豪非常少,而這個方面,香港卻頗似大陸,表現了政治權力對於香港的經濟結構的同化。

對於富商階層的畸形扶持,使香港的社會結構失去了平衡,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中產階層日益弱小。而在一個中產階級弱小的社會中,生產與消費都是畸形的。

在產出領域,有什麼行業比做地產更賺錢?在消費領域,有什麼比奢侈品更讓人著迷?

如此,則實業逐步被人遺忘。做塑料的李嘉誠去做地產了,甚至連做珠寶的鄭裕彤,亦放著金碗不要,也去做地產。回歸後的10年來,香港製造業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1997年的8.3%減至目前的不到5%,服務業的比重,接近90%,而實際上,如果從80年代算起,香港製造業的下降幅度更猛。香港製造業的衰亡,不僅是其向珠三角轉移的結果,亦是畸形的社會結構導致的惡果。

畸形社會結構的危害

同為小經濟體,香港與新加坡,乃至日本的財富分布結構,亦大為不同。

香港四十大家族佔據全港三分之二的財富,集中程度非常嚇人。而新加坡則並沒有產生特別大的富豪,亦無此集中財富。日本更是如此,甚至日本的富豪密度,都不及中國大陸。

以日本為例,一度財閥和門閥制度流行的日本,50年代在美國的幫助下,進行了社會改革,以天皇走下神壇為標誌,日本以立法的形式,限制豪強大族,同時,對於財閥進行了限制,一些大財閥被迫拆分。掃除社會和經濟領域的壟斷勢力之後,日本正式進入大眾時代,迸發出強大的創造力。任何人,只有有足夠的才智和努力,都可以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在同時起步的國家和地區隊列中,香港貌似原地踏步了十餘年,當人們期待它起步走的時候,結果,它卻最後變成向後轉了。

六七十年代,香港的富豪階層也許並非主觀上希望成為豪族,但是,「港人治港」的政策,客觀上造就了豪族,而在回歸之後,這種勢力則更是有增無減,甚至,成為豪族,已經開始成為很多香港上層社會人士主動的追求。

2003年,時任政協副主席霍英東率領82人的「商界知名人士訪京團」來到中南海。在這82人中,富豪有40人,其餘42人是家眷,比富豪還多,而在這42人中,很多是這些富豪的公子。如李嘉誠就帶他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李兆基帶著長子李家傑,曾憲梓帶著小兒子曾智明。

榮及己身還不夠,還希望把自己的聲望與社會地位傳給家族繼承人,不僅實現財富的世襲,更實現社會地位的世襲,而這種變相世襲,恰恰阻隔了大眾在財富和社會地位方面的上升渠道,造成了香港社會的不平衡。

正是這種社會領域的失衡,導致香港經濟結構出現不平衡。而這種不平衡,不僅造成今日香港經濟低迷,更造成了香港社會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整體退化。表現得最明顯的,就是香港電影產業,自從九七之後,香港的電影就乏善可陳了,變得嚴格的管制,使很多電影失去了風韻,而香港社會的崩潰,使香港電影失去了根基與活力,那種草根性的情懷,大眾性的娛樂,兼容並包的氣度,是建立在平民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失去了這兩點,也就是去了活力之源。

在未來,香港經濟要走出困局,其根本道路,亦在於再造大眾社會,重塑平民精神,而非僅僅是經濟領域的努力。

逐步改變治港思路

為今之計,香港回歸日久,人心歸附,一國兩制,生根發芽,不客氣地說,大商人已經不再是社會穩壓器,失去了其利用價值。而最近幾年,中國各種矛盾開始凸顯,改革形勢嚴峻,十八大提出,改革是未來最大的紅利,而改革的最大阻力,即是各種既得利益集團,這種既得利益者,不僅存在大陸,香港亦有。

同時,在香港的改革,比在大陸更為容易推行,香港是一個有草根傳統的地方,縱使是豪族,亦只有商業地位,而無政治背景,不似大陸,要收拾一個貪官,涉及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有的甚至是世家,父子高官,樹大根深,難以撼動。香港豪族雖從經濟上富甲一方,卻並無顯赫政治地位。縱使是曾經受到過領導人關照,也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時勢變,政治地位亦變。有權力之利劍,踏平香港各個山頭,可謂易如反掌。

從國家對於香港的倚重程度的變化來說,亦需逐步削弱香港豪族地位,當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經濟地位非同昔比,上海,天津,深圳,廣州等沿海城市亦興起,香港作為自由港雖然仍然重要,但是已不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於國家來說,整個香港的利用價值大大下降。

為今之計,為爭取民心,推動改革,以繼續平穩政權,提高執政合法性,獲取大眾對於未來改革的支持,中央政府應權衡利弊,果斷拋棄不再有利用價值的香港豪族,平抑豪族,扶持農工,在政治上,推動社會階層的扁平化,在經濟上,發展多元產業,防止一業獨大。

在全國範圍內,隨著中國增速的下降,從前的以增量改革為主的改革模式,將逐步過渡到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並重的模式。存量怎麼改?說白了,經濟上,加大開放,政治和社會領域,即打壓富豪,收買底層,擴大政權根基。

在此大勢之下,此前的香港豪族,從被關照的對象,逐步淪落為被疏遠的對象,李嘉誠人中豪傑,已經看到這種苗頭,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李嘉誠等商人還有三大未競使命

對於李嘉誠為代表的香港富豪來說,不管走與不走,作為曾經的獲利者,其在大陸,在中國,未來還有三大使命需要完成,不能輕易一走了之。

其一是,兼顧民生,回報窮人

毋庸諱言,八九十年代之後,香港富豪靠的就是賣地修港口等大生意,靠的就是與權力的結盟,獲得了財富,做的都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未來,隨著香港貧富分化的加大,香港富豪需要實現平安著陸,通過投資不是太賺錢的民生領域,擔負起社會責任,扶持窮人的責任。在大陸,實體經濟凋敝,也需要大量資本的進入,未來,香港富豪不能僅僅投資地產等賺錢行業,也需要投資賺錢一般般的行業,賺點苦錢,為全國經濟復興貢獻力量,而不是沒大錢就撤。

李嘉誠曾言,他的習慣,是「不賺盡最後一個銅板」,不僅如此,未來可能還不能光想賺「最大的銅板」。

二,穩定香港,擔起商界領袖的責任。

李嘉誠是華人世界數十年的商界領袖,甚至可以說是華人歷史上最強勢的商界領袖。其存在對於香港的象徵意義,無可替代。

所以,李嘉誠對於養育他的香港,應該負有巨大責任,當下香港動蕩,造成各方困擾,急需定海神針。李嘉誠理應成為香港穩定的基石之一。部分撤退,部分堅守。不能將全部家產都轉移出大陸和香港。

李嘉誠可以撤資,也可以一而再,再而三,但是不能秋風落葉,一掃而光。未來其在大陸,在香港,都應該留下標誌性的財富與物業,刷好存在感。不能一走了之。見風就走非商界領袖之所為。若李嘉誠執意要走,恐數十年聲望,將毀於一旦。若有所舍,有所留,雖犧牲部分利益,亦可保全聲望,對各方有所交代,可謂兩全。

其三是,必須要做更多善事,經營「社會事業。

經營企業,為商人本職,但是,在中國,尤其需要「經營社會「,這種經營社會,不是簡單的勾搭官府,搞好政商關係,而是切實對於社會廣泛領域的事務,做出貢獻。如教育,社會保障,扶貧,科研等等。

香港富豪陳宗啟一下就捐款3.5億美元給哈佛大學,雖然捐款自由,但是,對比邵逸夫先生,可以看出一些奧妙,邵逸夫先生一生的財富,相對香港頂尖富豪來說,其實並不多,但是其名望高,地位尊崇,無它,捨得付出。國內遍布的逸夫樓,體現了其對於大陸教育的拳拳赤子之心。

雖然中國官方的錢財使用方法和過程,確實存在一些弊端,但是,這不能成為將「寧與友邦,不與家鄉」的借口。未來香港富豪,需要加大在中國的社會事業投入,不僅做一個經營商業出色的企業家,還要做經營社會出色的社會賢達。未來李嘉誠人走了,社會事業仍需繼續。【本文部分借用自2010年羅天昊發於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今FT中文網)的文章《香港模式的瓶頸》,鏈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881?full=y】

是什麼原因促使李嘉誠從中國大撤退? ( 2015-09-09 23:27:21 )

9月8日,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基建集團宣布,計劃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併旗下公用事業公司電能實業。合併後,電能實業將會退市。長和系目前共有10家上市公司,長和、長實地產、長建等公司註冊地均在海外,電能實業是現存唯一一家在中國境內註冊的長和系公司。

這就意味著,一旦電能實業成功併入長江基建並退市,李嘉誠將最終完成旗下公司註冊地的全部從香港外遷。按照一些分析人士的說法,李嘉誠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出售資產的時機把握得好。只要價格合適他就會出售,而不管其下家是誰。

與此同時,自2011年以來,李嘉誠拋售國內資產的行動也沒有停止,最新的拋售行動是今年7月底傳出的長實地產尋求出售位於上海陸家嘴的在建綜合體世紀匯的消息。若此資產得以出售,則計入超市、港口、能源等其他資產,李嘉誠近三年套現國內的資產金額將達上千億元。

結合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內環境發生的改變,李嘉誠如今的資產拆分和「遷冊」交易頗為耐人尋味。況且,上述這些交易令輿論場關於李嘉誠「逃離中國大陸」、「逃離香港」的質疑不絕於耳。

2014年,李嘉誠反覆強調,長實、和黃不會將註冊地遷出香港,自己愛港愛國,永不遷冊。然而,事實卻推翻了李嘉誠的這些說辭。由於此番「遷冊」動作太大,自然引發更大關注和猜測,被外界解讀為李氏「商業帝國」大撤離,不僅在撤離國內,而且也在撤離香港。

當然,也有人認為,李嘉誠如此決絕的撤離行動,一定是是已經聞到了一些變化,不管是政治上的還是經濟上的考慮。

新加坡《海峽時報》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認為,李嘉誠的投資動作遠非單純的商業舉動,而是要使旗下產業「遠離北京的控制」。李嘉誠退出中國市場的潛在動機包括:他與中國領導層的關係可能淡化,以及李嘉誠準備將業務控制權轉交給他的長子李澤鉅。更重要的是,李嘉誠離開中國市場的更重要原因是他在那裡的影響力減弱。

的確,李嘉誠是一個極度聰明的人,他把大部分資產轉到歐州,特別是轉到英國(李嘉誠被英國統治下的香港生活了幾十年,所以李嘉誠才下決心把資產移到英國),這就是為什麼李嘉誠鍾情英國的原因。

關鍵是,歐洲經濟越差,李嘉誠卻越買越勇,短短几年由水務、火車租賃到通信業務,粗略一算已經超過200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黃系總共在歐洲完成11筆收購,涉及1868億港元,歐洲地區佔比達96%,而在歐洲地區的重點是英國。

有人做了一個比喻,25%的英國家庭使用的天然氣需要通過他所有的天然氣管道;英國電力網路(同為李嘉誠所有)為超過30%的英國居民提供電力供應,其電力網路覆蓋倫敦和英國東南部。

按理說,李嘉誠要買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的資產,是長了華人的臉,國人應感到高興才是。但是仔細想來,李嘉誠從國內、從香港「撤資」去「購買英國」,不免引起人們的另一番聯想。

因為李嘉誠賺取的資本很大一部分來自國內以及香港,由於他已這些資金轉移到歐洲、英國,現在這些資金不再隸屬於國內、也不再隸屬於香港,而是隸屬於英國,隸屬於歐洲的一些國家。這樣大筆的資金外流,明顯帶著李嘉誠歸附歐洲的意識,特別是十分明顯的是李嘉誠的「英國情結」。

這些年,國內一些富豪帶著巨資移民到歐美,和李嘉誠資本大轉移至英國,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他們人在中國做生意辦企業,而賺的錢卻送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等國。富豪們的思想「脫中國入歐美」,和李嘉誠的「脫香港入英國」,從某種程度上,至少起到了瓦解中國經濟的作用。

87歲李嘉誠再次出手重組,名下上市公司註冊地全部外遷

2015-09-09 07:14 來自澎湃新聞 地產界

繼長和繫世紀大重組之後,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提議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併電能實業有限公司(電能實業,00006.HK),尋求合併其公共事業業務,以便進一步擴張。

合併後,電能實業將會退市。澎湃新聞 關注到,隨著電能實業這個香港本土註冊公司的消失,87歲的李嘉誠通過去年以來的一系列大規模資產騰挪,最終完成了公司註冊地的全部外遷。

海外擴張平台

根據9月8日下午的公告,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將通過電能實業協議安排方式進行合併。每持有1股電能實業股份的投資者,將可換得1.04股長江基建股份;方案的代價將由長江基建及電能實業在9月4日的5個交易日平均收市價來定,並沒有任何溢價或折讓。長江基建將派發每股5港元的特別股息;長江基建將在合併之後維持上市地位;長江基建英文名將改為CK Infrastructure Assets (Holdings) Ltd.。

此番合併後,長和依然是長江基建的控股股東,並持有長江基建49.19%的股份,長江基建的公眾持股量上升,長江基建的流通性大大提升。電能實業在合併完成後將退市。

長江基建為長江集團旗下主營交通基建、能源基建及基建材料等業務的公司,10多年前,李嘉誠一手創辦長江實業,將旗下的基建業務分拆上市,組成了「長江基建集團」,並交由長子李澤鉅打理。

電能實業自1999年開始投資海外,目前業務遍及英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等,2011年海外盈利首次超越香港本土業務。

近年來,李嘉誠加速推進業務轉型。一方面,拋售香港和中國大陸資產。一方面積極在歐美收購基礎設施企業。長江基建和電能實業則是海外投資的重要平台。由於兩者積極併購海外公用設施業務,被稱為「海外公用股」。統帥長江基建的李澤鉅近年來不斷向歐洲拓展公用設施業務。歐債危機後,擴張速度更是加快。由於天然氣正在成為新的投資天堂,李澤鉅以此為契機,開始加速擴張抄底歐洲。

翻查長建近年進行的海外收購,其通常會與母公司長實(00001.HK)、李嘉誠基金會及附屬公司電能聯手進行。比如,2014年,由長江基建、長江實業以及電能實業牽頭的財團以23.7億澳元(約22.2億美元)競購澳大利亞天然氣配氣商Envestra。三者聯合收購,除可攤分收購資金外,由於各收購方均不持有控股權益,毋須將收購企業負債合併申報,令各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上可保持低債務水平。

名下上市公司註冊地已全部外遷

澎湃新聞 注意到,在合併電能實業後,隨著最後一家香港本土註冊的電能實業被退市,李嘉誠名下公司註冊地已經全部外遷。

李嘉誠被譽為資產拆分和售賣的絕頂高手。

2015年初,李嘉誠宣布經將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進行重組,新成立的長和持有長江實業集團及和記黃埔集團的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和動產租賃業務(飛機租賃)。另設一家長江實業地產,已經於今年6月在香港上市。

2014年,李嘉誠宣布將電能實業的香港電燈(02638.HK)分拆,後者當年單獨上市,成為香港最大IPO之一。

可以看到,李的一系列拆分舉動之後,都涵蓋了註冊地的變更。在今年1月的長和系大重組中,兩家新公司全部在開曼群島註冊。這引起了世界範圍媒體的關注,但李嘉誠在發布會上否認變相從港遷冊,李嘉誠解釋稱,在開曼註冊是為企業獲得更大財務彈性。

記者翻閱資料顯示,去年拆分上市的香港電燈的註冊地位於開曼群島。長江基建的註冊地則為百慕達群島。

在今年完成世紀大重組後,電能實業實際上是李嘉誠名下唯一一個在香港本土註冊的公司,此次退市後,李嘉誠通過一系列龐大騰挪,最終完成了註冊地址的全部更新。

李嘉誠:我對國家感情很深厚

李嘉誠:若香港無內地自由行 股市將跌逾千點

2015年02月26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2月26日電 香港富商李嘉誠26日出席旗下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業績發布會,被問及自身與內地的關係時,他表示一直以來都對國家和民族的感情很濃厚。

李嘉誠語重心長地說道,「我10歲時遇到戰爭,在自己的家鄉第一次看到有炸彈從天空落下。我一直以來,對國家和民族的感情很濃厚。」他指出,旗下的基金占財產的三分之一,而基金的捐款89%用在香港和內地,主要用於教育和醫療事業。

李嘉誠認為,內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香港獲得內地很多方面的支持。所以他仍看好香港的樓市和經濟,預料未來1至2年,香港經濟不會太差。

對於內地自由行(個人游)旅客的問題,李嘉誠說,「如果今天說我們不需要自由行,全部不需要,我相信股票會跌1000點以上。香港最大的得益就是有內地很多方面的支持。」

對於香港年輕人發展的建議,李嘉誠表示,很多事是事在人為。他舉例指出,過去3年汕頭大學醫學院有72個學生去考美國的醫學畢業試,只有兩個人在第一次考試未能通過,其他都通過了。可見這些年輕人有心,對學識下功夫,不負所望。雖然年輕人受到很多環境的限制,但在富裕的城市,若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對的,相信將來在香港一樣有很多機會,事在人為。

李嘉誠已經80多歲高齡,退休問題受到外界關注。他表示,旗下公司比較複雜,涉及52個國家的業務。幸好有一班好的員工支持,即使現在退休也無問題。但目前精神和健康都不錯,所以想繼續工作。

「這是我對自己的責任心,希望將來交棒之時,公司可以上一個新的台階,」李嘉誠笑了笑說。兒子李澤鈙pace在旁邊打趣地說,「他是全公司最抵(划算)的員工,(工資)5000元一年。」(完)記者會上精句:

●看好香港經濟,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靠山;假如今天說不再需要自由行的話,我相信股票將會下跌1,000點以上。

●我認為預算案很得體,因為沒有辦法令每個人都滿意。做財政司不容易,就算把現在的數字加多百分之二十、三十,都不會滿足。

●多年來,住屋在香港一直是一個問題。現時細價樓供應還未足夠,不認為細價樓會跌得太多。如果青年人買來自住,負擔得到是應該置業的,但一定要量力而為。

●若政制不能通過,所有人都是大輸家。政治和經濟是相連的,政治不好,經濟亦難長遠。

李嘉誠走了

2013/11/14作者: 葉檀 來源 :新民周刊

在商言商,李嘉誠拋售內地資產,是對大勢的基本判斷:歐美經濟復興,新興經濟體暫時處於弱勢,而香港的風險在上升,收益相對下降。

削減內地資產以增加購買歐美資產的籌碼,如果李氏判斷新興經濟體會振興,就會高拋歐美資產增持中國資產。考慮到李嘉誠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資本家」,歐美市場將是李氏全球布局的關鍵部分,這與目前全球經濟、金融重心仍在歐美相關。

11月5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長和投資有限公司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之間,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本公司股份4317萬股,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00%。今年以來,長和投資於今年1月28日、1月29日、8月9日三次累計減持5%,在8月9日至9月9日間三次累計減持5%。加上近期減持的5%,今年以來長和投資累計減持長園集團15%的股份,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下降至目前的20.76%,累計套現達9.17億元。

這不是李氏第一次套現。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他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FC」,同時宣布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今年7月底,李旗下和記黃埔發布公告出售陪伴港人40年的百佳超市,10月18日,公告暫停出售,但不等於終止。

李氏在歐美的布局時間可謂長久,從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已經或者即將控制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此外,港口、機場與金融市場業務也在李氏收購範圍之內。從芬蘭、荷蘭到紐西蘭,處處可見李氏商業帝國的身影: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總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以外完成了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868億港元。這其中,歐洲地區佔比高達96.75%。

李氏商業帝國大挪移,說明預判未來會遭遇風險。

首先是不確定性的政治風險,無論在內地還是在香港,貧富差距引發階層矛盾。2012年,香港反映貧富差距的實際基尼係數高達0.537,創40年來新高,有10萬人在富裕之地只能住在用鐵絲網紮成的「籠屋」里。許多原因中,不公平競爭難辭其咎,相關法規直到2008年才出台,2010年一本《地產霸權》直接指明了香港6大家族的壟斷。貨櫃碼頭工人直指李氏商業王國的大罷工,也就順理成章,針對李氏帝國資本運作的指責也從未停止,其中有些指責並非無據。

另一方面,李嘉誠的內地遭遇小官員的挑戰,與內地企業家一樣難以突破天花板,為回報家鄉斥巨資建立的汕頭大學,受到各種約束,到現在還難以掙脫野雞大學的形象。

打不過,逃。這是至理名言。2013年年初,李嘉誠明確表示,多年前就發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妒忌或其他原因不太高興,「雖然我做了好多對香港有益的事,但每多做一樣,就會有人認為多一樣生意是李嘉誠的,我不想這樣」。多區域投資是擺脫不確定性風險最好的辦法,起碼現在的中國還需要全球代言人,信奉牆外開花牆內香。

其次是中華經濟區投資收益下行的風險。

是的,現在房地產價格還在狂漲,但與歐美的兩位數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內地全要素生產率下降、企業負債率上升、投資回報率下行,都不是經濟健康運行的好徵兆。任何資本家追求的都是高回報與低成本,而不是在房地產猛漲之時繼續購地、購資產接盤。李嘉誠不會在內地資產價格高漲時大規模購地、買工廠,不會在利率、匯率改革的靴子未落地前輕易出手,從布局方向看,歐美的基礎能源、電訊等公用事業、廢物處理綠色經濟,被繼續看好。

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要重新取得平衡,香港、內地都在摸索新的方向,而歐美已大致清晰。

成為全球經濟先行者,才能站穩腳跟,今後無論出手內地或者香港資產,都有了雄厚的資本,而市場經濟國家健全的產權保護體制也將成為超人的護身符。反過來說,只有在全球站穩腳跟,才能超越左右,以後在大中華經濟圈的地位不可動搖。

把李嘉誠撤資與經濟崩潰與政治聯繫在一起,沒有意義,說明轉型期超人需要新空間,原有的空間已經不太適宜,如果李氏習得公平競爭的真經,對於中國政治經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李嘉誠「撤資」的十個理由

2013-11-07 作者:南方周末

李嘉誠到底為何做出現在的選擇,坊間評論和猜測之聲不一,有商業、政治、社會變化等多重維度。南方周末記者從公開資料和採訪中,梳理出以下幾種:

理由1:拋售不那麼賺錢的業務

從和黃財報中可知,零售業務近年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能源等新的業務。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理由2:資產重組,優化布局

李超人以財技高超著稱,低買高賣是拿手好戲。經過危機洗禮後的歐洲,資產價格正處於低位。

英國為什麼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李嘉誠對英聯邦國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國比較類似,在港英政府時期,李嘉誠就積累了諸多人脈,很早就在英國有了業務。同時,英國也是法律比較完善的市場化國家,投資有保障。

理由3:憂慮香港和內地樓市前景

港府出台的樓市「辣招」,使香港樓市墜入冰峰時刻。香港不僅要面對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還要面對內地的競爭壓力,發展前景堪憂。

與此同時,內地樓市也處於高風險之中。提前離場,以應對可能的危機。

理由4:成長為「跨國公司」的發展之需

大魚必須在大海里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對李氏帝國來說,只有6000多平方公里和700萬人口的彈丸之地香港,早已不能滿足其擴張之需。立足香港,走向全球,是必然之選。

理由5:用腳投票, 離開正變得更仇富的香港

近年來,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香港社會仇商仇富情緒上升,而李嘉誠處於爭論靶心。

2013年3月,李嘉誠旗下的貨櫃碼頭髮生大罷工,工人都將矛頭指向了他,視其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這很可能給李嘉誠造成很大心理打擊。

理由6:投資環境惡化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在《證券時報》發表《李嘉誠撤離昭示中國市場環境惡化》一文稱,最能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狀況的就是「企業家指數」,即一個國家的企業家在資源整合方面作出的選擇。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選擇在某個市場投資,那麼,說明這個市場經營環境相對較好;反過來,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拋棄某個市場,那麼,說明這個市場的投資環境正在惡化。

理由7: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李嘉誠今年已經85歲了,處於這個年齡段,他不得不考慮後人對自己的評價。將一些容易引發社會尖銳矛盾的業務出售,以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理由8:與梁振英政府不和

2012年特首選舉,李嘉誠一開始支持的,就是梁振英的對手唐英年。在香港,許多評論認為李家與現屆政府「不咬弦」(不和)。

理由9:人脈難以傳承

家產易分,人脈難承。李嘉誠雖然已將商業帝國傳給了兒子,但其在香港和內地的政商人脈和資源卻不易傳承。選擇去一個法律完善,規則相對清晰,相對不那麼需要依賴關係和人脈的地方投資,更有利於家族基業長青。

理由10:接班者李澤鉅的選擇

李嘉誠2012年明確了自己兩個兒子的財產分配計劃後,大兒子李澤鉅作為長和系的實際掌控者,已經開始從低調的幕後走向幕前。這一系列的動作,可能出自李澤鉅,而不是李嘉誠。

擁有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個學位的李澤鉅,在投資上極具國際視野。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這位接班人最主要的戰場,大多在歐洲,接班之後,進一步加大開拓這一市場,也在情理之中。

李嘉誠大陸撤資的真正原因

客觀地說,李嘉誠的行為是帶有冒險性的,說是賭博也未嘗不可。但是,李嘉誠的賭博是建立在對全球經濟政治形勢的密切關注和精確的分析之上的,絕非盲目冒險。那麼,他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呢?

「沒有一個行業會永遠興旺下去」

李嘉誠頻頻成為股市和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有什麼秘訣呢?

有人說李嘉誠是賭場豪客,孤注一擲,僥倖取勝。或許只有李嘉誠自己心裡清楚,他的驚人之舉究竟有無賭博成分。客觀地講,任何投資都帶有賭博的成分,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其中的風險。

客觀地說,李嘉誠的行為是帶有冒險性的,說是賭博也未嘗不可。但是,李嘉誠的賭博是建立在對全球經濟政治形勢的密切關注和精確的分析之上的,絕非盲目冒險。那麼,他的判斷依據是什麼呢?

企業核心責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盡量擴大自己的資產價值,其立場是正確及必要的。商場每一天如嚴酷的戰爭,負責任的管理者捍衛企業和股東的利益已經天天精疲力竭,永無止境的開源節流,科技更新及投資增長,卻未必能創造就業機會,市場競爭和社會責任每每兩難兼顧,很多時候,也只能是在眾多社會問題中略盡綿力而已。

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藝術在其將新事、新思維與傳統中和更新的能力。人的認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貫通,我們永遠不是也永遠不能成為「無所不能的人」,有時我很驚訝地聽到今天還有管理人以勞累為單一賣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義也同樣重要,要保持企業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賦予企業生命:這不單只是時下流行在介紹企業時在 Powerpoin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說上兩句人文精神的語言,而是在商業秩序模糊的地帶,力求建立正直的方針。

李嘉誠認為,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它的高潮與低谷,都有它的順境與逆境之時。在低谷的時候,相當大的一部分企業都會選擇放棄,有的是由於目光短淺而放棄,還有的是由於資金不足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得不放棄。

這個時候就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分析思考一下,是不是所從事的這個產業目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是不是還會有高潮來臨的那一天,是不是繼續堅持下去還會有重出生天的可能,而這種堅持是否是自己的力量所能承受。

《孫子?九地篇》指出:「為兵之事,在於順(通)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孫子在這裡闡述一個在作戰時「巧能成事」的訣竅,就是要謹慎再謹慎地審察敵人的意圖動態,然後集中兵力指向敵人薄弱而容易攻破的一點,這樣即使奔襲千里,也能擒殺敵將,取得預期的重大戰果。

李嘉誠正是靠著這種難得的機會快速發展擴充壯大的。當然,這取決於自己的科學周詳的分析判斷能力與超人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決策決斷。什麼是颱風警報?對於李嘉誠來說,就是時時提醒自己,保持一種警覺意識,避免被颱風颳走吹倒。

我年輕的時候,最喜歡翻閱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書,表面上挺沉悶,但別人會計處理的方法的優點和漏弊,方向的選擇和公司資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啟示。

對我而言,管理人員對會計知識的把持和尊重,正現金流的控制,公司預算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元素。還有兩點不要忘記,第一,管理人員特別要花心思在脆弱環節;第二,在任何組織內優柔寡斷者和盲目衝動者均是一種傳染病毒,前者的延誤時機和後者的盲目衝動均可使企業在一夕間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由於股市一片利好之勢,自 20世紀 6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香港各界產生了一股「要股票,不要鈔票」的投資狂潮,掀起了一陣比一陣更高漲的「上市熱潮」。在這股強勁的「炒風」之中,香港市民個個騷動不安,發瘋發狂發癲發痴發夢。普通股民紛紛賣掉自己好不容易買下的金銀首飾,業主也賣掉了自己的工廠、土地、房屋,甚至有的商人還賣掉自己的地產公司,將樓宇建造所籌集來的貸款,全部投到了股票市場,大炒特炒,夢想著牟取一夜暴利,快速致富發家。

在每日的進進出出中,忘卻煩惱,忘卻痛苦,忘卻危機,忘卻災難即將來臨。香港股市處於空前的瘋狂狀態之中。1973年 3月,恒生指數竟突然升至 1775點的歷史高峰,一年間升幅竟在 5.3倍。這更使許多人樂得眉開眼笑,得意忘形,數鈔票數得完全忽視了潛在的巨大風險的存在。

然而,李嘉誠在這個「炒風颳得港人醉」、「滿城盡帶紅馬甲」的瘋狂歲月,絲毫不為炒股暴利所動,依然在穩健地走他早已認準了的正途——房地產業。

李嘉誠把從股市上吸納的資金,投放於收購大量的廉價物業。這樣,就在人們用低價賣出物業所得的錢去購買股票時,李嘉誠卻人棄我取,統率他的長江實業一邊發行著股票,一邊將發行股票籌集到的資金成批地去收購那些低價出賣的物業。(摘自《李嘉誠傳:崢嶸》)

網易首頁 > 網易財經 > 商業傳奇 > 商業傳奇NO.16:李嘉誠的投資路線圖

李嘉誠「東退西進」解密

2013-10-11  來源: 經濟觀察報

無懼外界議論紛紛,長實系換倉動作仍在繼續。

作為資本大鱷,多年來李嘉誠家族在內地控股的上市公司卻只有長園集團一家,而且持有時間已經將近20個年頭。然而,今年以來,這家唯一的上市公司卻連續被大股東多次大手筆減持。截至11月4日,長園集團累計遭李嘉誠家族旗下長和投資有限公司減持總股本的15%,套現達9.17億元。

在資本市場,長園集團一直憑藉著「李嘉誠概念股」的光環贏得市場眼球,一些投資者甚至將此作為買入該股的理由。

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長和投資已經在有計劃的「撤出」,再假以時日,讓出控股權乃至全部退出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業內人士分析,相對於處在經濟復甦期的歐洲市場,當前國內市場的投資盈利增長性趨於緩放緩,這或許已經成為長和系的一個基本判斷。

和黃報表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和黃歐洲業務占和黃整個集團盈利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19%增長到了34%,而通過一系列的資產出售,其香港以及內地業務占集團盈利的比重已經大幅下滑,其中香港已經由2010年的25%逐步降到了16%,內地業務也沒有超過20%。

長園再遭減持

位於深圳南山科技園的長園集團主營業務為熱縮材料、高分子PTC、電力電纜附件等業務。

11月5日,長園集團發布《簡式權益變動書》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通知,長和投資於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4317.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5%。今年以來,長和投資對長園集團的減持累計已經超過15%。本次減持後,長和投資持股比例為20.76%,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仍為李嘉誠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長和投資曾在去年3月做出過「擬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且不減持」的承諾,但出乎投資者意料的是,今年迎來的卻是股東大手筆減持。

「從之前的一系列舉動來看,長和投資應該已經安排好逐步退出的策略。」一位投資界人士指出。

與大股東的減持形成對比的是,長園集團已經著手引入新投資人。

10月30日,停牌5個交易日的長園集團披露了一份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公司計劃通過定增募資10.7億元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發行價格為7.11元/股。

公告顯示,公司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為1.5億股,發行對象為深圳市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擬籌建和管理的股權投資基金。其中,長園集團及子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核心人員擬參與該股權投資基金的認購。但管理層通過認購該股權投資基金的份額,最終持有不超過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總量的30%。

公司表示,定增完成後,公司資產負債率將由45.28%下降至36.95%,公司的償債能力有所增強。本次發行完成後,控股股東長和投資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很明顯,引入新投資人以及管理團隊增持主要是為了給外界展示公司管理團隊穩定,減少大股東減持的衝擊。」上述人士說,「這與控股股東減持的步驟是一致的,顯示出整個過程是非常有計劃的。」

欲棄內地唯一上市公司

「長和投資是不小心當上長園大股東的。」被老東家長和投資派遣擔任長園集團董事長的許曉文曾如此表態。

長和集團前身原為中科院下屬單位孵化的國營企業。

1986年,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決定在全國各地推廣其熱縮材料項目。為了推廣熱縮材料項目,長春應化所與中科院散布在各地的研究所或科技園區合資辦廠。長春、上海、西安、新疆、深圳等地先後建成了熱縮材料廠,在深圳則由中科院旗下的深圳科技園與應化所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金為50萬元的深圳長園應用化學有限公司,二者分別佔有59%和41%股權。

1994年前後,長園化學公司由於盲目進入房地產及證券市場,導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在此背景下,長園化學公司希望出讓股份引入外部投資人,並與希望進軍內地投資實業的長和投資一拍而合。長和投資一次性投入2400萬元,當時雙方談定的是27%股份。

但當時的長園化學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愈下,而作為資本高手的長和投資已經看出其重技術而輕市場及管理的癥結所在。利用其老道的經驗,居然在其後不久長和投資沒增資一分錢就獲得了控股權,

1995年下半年,長和投資以股東身份要求重組長園化學公司,經過新一輪資產評估和財務審計後,將長園化學公司凈資產額定為2306萬元,這樣,長和投資憑其投入的2400萬現金,躍升為第一大股東,佔51%股份。

2000年6月16日,長園化學進行了第二次名稱變更,新的名稱為深圳市長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此時,深國投進入,老股長春應化所和深圳市科技園同時退出。

2002年,長園新材在上海A股上市。11年後,長和投資所持長園集團股權市值已膨脹至18億元,增長近50倍。

「長和投資作為一家投資公司,持有長園集團的股份將近20年,這已經算是非常長線的投資,今後逐漸減持乃至最後全部退出都應該視為正常現象。」上述投資人說,至於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退出,也許跟長實系整體戰略相關。

出售亞太地區回報率偏低的資產,騰挪出更多的資金轉投回報率更高的歐洲市場,應該是未來幾年長和系的基本思路。

從2010年以來,長和系在全球市場完成的11筆大收購大多位於歐洲市場,沒有一筆收購與亞太市場有關。包括和黃尋求出售百佳零售業務在內的種種跡象均表明,李嘉誠在亞太地區的投資策略正在進行調整,長和系未來的重心更有可能在千里之外的歐洲。

李嘉誠:我還沒退休 兩年內99%資產遍布53個國家

2012年08月03日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華人首富李嘉誠昨日在記者會上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長子李澤鉅掌舵集團後,將繼續其一貫做法,維持審慎經營策略。他還稱,對內地的投資不會收縮,將繼續投資適當項目。

今年5月25日,李嘉誠公開宣布分家方案,由李澤鉅管理長江集團,以現金支持李澤楷發展事業;7月16日,李嘉誠將家族信託中原分配給李澤楷的三分之一權益,全部轉給李澤鉅,正式落實了分家方案。李澤鉅將接掌市值逾8500億港元、涉及22家上市公司的長江集團王國。

李澤鉅跟隨父親策略

儘管資產分配已公開完成,84歲的李嘉誠昨日繼續在長江實業(00001.HK)與和記黃埔(00013.HK)的半年業績記者會上擔當主角。現年48歲的李澤鉅昨日雖抱恙在身,但神情輕鬆、舉止自信,比以往更願意回答現場提問,父子兩甚至出現了「搶答」的有趣一幕。

「超人」李嘉誠昨日向在場過百的媒體記者說,目前他仍是長江集團的大股東,「信託是另外一回事」,「我還沒退休」。實際上,家族信託往往是由受託人指定生效日期,這也意味著,可能需要李嘉誠正式退休後,李澤鉅才能真正成為新首富。

本報記者問及李澤鉅接班後集團發展方向,李嘉誠向本報表示:「Victor(李澤鉅)跟我二十幾年,他的個性是差不多會跟著我一樣的做法,會比較小心處理(集團發展)。」

李嘉誠三分之二的資產轉給長子,次子李澤楷則將獲其現金支持發展個人事業。「他(李澤楷)現在很勤奮,我現金在手他隨時可以用,但也要看什麼項目,做什麼生意他也會和我講,讓我給些意見。」李嘉誠說。

實際上,當分產方案甫出,市場便傳出李澤楷考慮收購荷蘭ING亞洲壽險業務,擴展金融業版圖。

對於被當作他「第三個兒子」的李嘉誠基金會,他昨日向本報表示,基金會對他來說意義重大,他把三分之一的財產都放到基金會裡,目前差不多90%的資金都用在了內地和香港,「這個情況不會變更,會做很多年。」

海外王國

更令市場關注的是,長江集團多元化經營海外擴張的策略,會否令其與香港和內地漸行漸遠。

最近長江集團剛以77.53億港元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ales & West Utilities。而從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幾乎已經「買下了英國」——他們將控制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英國四分之一人口的天然氣供應由他們提供,英國大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都是李家的資產。而最近,他們還主動透露了將考慮購買曼徹斯特機場。

「兩年內99%的資產將在53個國家全部都有。」對於爐火純青的海外抄底擴張策略,李嘉誠直言不諱,「明知現在歐洲這樣,相信五年後這些業務都有好增長。」李澤鉅也稱,英國收購項目令其股價、盈利和派息上都能很快增長。

而在員工分配方面,也反映出長江集團是一個大型跨國集團——香港員工不足4萬人,其餘20多萬員工遍布全球。

對於內地和香港占集團業務現在和未來的比例,李嘉誠並未直接回應本報提問。他表示,內地投資和香港投資「感情在」,「永遠都希望香港可以安居樂業,永遠希望國家好、香港好」。他還透露,每個星期都會抽出固定時間教孫兒「無論什麼環境,自己是中國人」。

「生意是人做的,」他向本報表示,「內地不會緊縮,我們會繼續投資,很多人都沒想到,去年到今年,我們在內地一直都在買地。」

內地樓盤降價不知情

實際上,長江集團在內地的售房策略已作出調整。位於廣州番禺的珊瑚天峰豪宅,從每平方米16000元的水平大幅降至11000元,降價幅度超過三成。據媒體報道,價格的狂降還一度引起項目舊業主的維權行動。

李嘉誠昨日則表示對此不知情,「還沒有發現什麼樓盤減價(到這種幅度),還沒有收到這樣的報告。」他認為,內地房價將維持現時水平,雖然仍有大量需求,但不可能再出現高價。

其實,以低於市價快速出貨回籠現金,是長江集團多年來的地產銷售策略。正如李澤鉅所說,「繼續投地,繼續賣樓,貨如輪轉」。

昨日公布的業績顯示,長實純利下跌54%為154.56億港元,和黃純利下跌78%為102.08億港元,核心純利為98.25億港元,按年上升13%,均略優於市場預期。

香港再不是「李家城」:從超人到「萬惡資本家」

2013-11-07 來源: 南方周末(廣州)

在香港的騰飛期,李嘉誠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龐大商業帝國,成為憑藉自己的奮鬥實現「香港夢」的典型代表,深受敬仰。但隨著香港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拉大,掌控著港島經濟命脈並且深深影響公共政策的財團廣受抨擊,李嘉誠首當其衝。

李嘉誠們與香港,曾經互相成就,現在卻開始彼此折磨。更糟糕的是,就在這個多年被稱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地方,這種折磨,還看不到盡頭。

華人首富的一舉一動,萬眾矚目。更何況,最近一兩個月來,85歲的李嘉誠罕見地動作頻頻,不僅事涉數百億資產跨洋變動,而且關係到是否要撤離其發家與繁榮之地:香港。

1940年從廣東潮州逃難到香港的李嘉誠,白手起家創立了一個旗下公司市值約1萬億港元的商業王國。愛他的人,視其為「超人」;而討厭他的人,則將他稱為「奸商」、「吸血鬼」、「萬惡的資本家」。

他曾經堅稱「愛國、愛港,永不遷冊」(香港人將公司遷移註冊地簡稱為「遷冊」),但2013年7月底,李旗下和記黃埔發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們最為熟悉的超市。不過,10月18日,和黃再次公告暫停出售。

10月9日,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實業已將香港嘉湖銀座商場,以58.5億港元的總價整體出售;國慶長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電能實業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電燈有限公司;在內地,他以60億元人民幣的底價叫賣其在上海陸家嘴開發的首個寫字樓項目「東方匯經OFC」,同時宣布拋售位於廣州的西城都薈廣場。

故事的另一面,則是李家在歐洲的頻頻收購:

從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布局「購買英國」——他們已經或者即將控制英國天然氣近三成的市場,約四分之一的電力分銷市場,以及約5%的供水市場。此外,港口、機場與金融市場業務也在李氏收購範圍之內。

在歐洲大陸上,李嘉誠還分別以13億歐元和97億港元的巨額出資,拿下了奧地利3G通訊業務,以及荷蘭最大廢物轉化能源公司AVR35%的股權。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總共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以外完成了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868億港元。這其中,歐洲地區佔比高達96.75%。

根據李家旗下主要平台和記黃埔2010年中報,公司息稅前利潤中來自香港的部分佔到了36%,總額高達65.5億港元;到2013年中報,香港資產貢獻的利潤卻只佔其中的17%,總額下降到49.8億元。

一買一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又意味著什麼?

180度轉彎

作為一代「香港夢」的代表,李嘉誠曾是萬人敬仰的偶像。

李嘉誠12歲跟隨父親逃避戰亂,來到香港。此後,他打過工,跑過堂,靠塑膠花生意發家,打造了一個市值約1萬億港元、分支機構遍布53個國家、關聯公司超過90家、擁有逾23萬僱員的巨型商業王國。

「那個年代,香港是來者不拒——李嘉誠、包玉剛等,就是在這時候來的香港。」中原地產創始人施永青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說。施祖籍寧波,3歲時來到香港,現在是地產界領袖之一。二戰後的這些新移民,支撐起了香港經濟的騰飛。

這一代企業家與香港之間,互相成就了彼此。也正因如此,他們與香港之間的感情異常深厚。

就在2012年8月的中期業績會上,李嘉誠還表白說:「我對這片土地有特別的感情,自己身為中國人,永遠都是中國人。我絕對不會從香港撤資,我說話很少那麼堅定。」

但僅僅一年之後,李就開始售賣香港資產。是什麼原因,使他出現了180度的大拐彎?

2013年初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罷工事件,被普遍認為是一根導火索。據港媒報道,3月28日,一批葵涌貨櫃碼頭外判商工人(非正式工人),不滿工資15年來有減無增,發起罷工,前後歷時40天,成為香港二戰後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

世界上最大的這個私營貨櫃碼頭,隸屬和記黃埔港口集團,碼頭工人大多受雇於外判商——從某種程度上說,李嘉誠並不是工人們的直接僱傭方,也非談判對象。然而,工人們卻將矛頭直接指向了他。他們在位於中環的長實總部門前拉起橫幅:「全球華人首富,剝削工人致富」;「養起李,養不起家」。並將李嘉誠的大頭像畫成青面獠牙的「吸血鬼」模樣,五一勞動節時,甚至在門前舉行為李嘉誠「招魂」的儀式。

不僅如此,罷工工人們還前往李嘉誠位於深水灣的私人住所示威。並且發起「罷買行動」,在李嘉誠旗下商鋪「屈臣氏」、「豐澤」、「百佳」等門前堵塞行人,呼籲市民罷買長和系的所有商品。更有學生志願者越過保安人員,進入長江中心7樓舉行董事會的會議室。

長江中心自此之後封閉底層通道,只剩一個狹窄的通道作為入口。這種情形,至今依然沒變——2013年10月15日,南方周末記者在長實集團門前看到,每個門口都有兩個保安把守,需要亮牌才能進出。

「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施永青說,他也經常參加各種遊行示威,但大家都會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表達訴求,而這一次,工人們似乎有些「過」了,「爭取權益可以,但不能搞人身攻擊」。

而李嘉誠的副手霍建寧更是對媒體直指,這是「"文革』的搞法」。

外界很難知曉這一事件對李嘉誠的真正影響,只能看到一個顯著的變化是,他一改20年來的習慣,罕見地缺席了2013年的中期業績會。

過去,李嘉誠在集團發布中期業績和全年業績,以及周年股東會時,都會見傳媒。《信報》的一位財經編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全港大事,其盛況甚至超過新特首就職。記者會召開前幾天,媒體就需向集團的公關預約,憑預約獲得媒體標誌貼,才能有資格去電梯口排隊。

往年發布會上,真正涉及長和系公司的問題其實鳳毛麟角,大多數都是詢問李嘉誠對香港各種事情的看法,比如樓價會不會漲,比如該不該修第三條機場跑道。這種感覺,就好像迷茫的人們求萬能的神明指點明路。以至於港人都戲稱,其一年三次的記者會就猶如一年三次的「港情咨文」。

然而,李嘉誠2013年卻缺席了這一盛會。

直至9月17日,李嘉誠突然出現在一個傳媒飯局上。據香港《明報》報道,該飯局原本是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邀約的傳媒午宴,臨近結束時臨時加座,打著藍色領帶的李嘉誠現身,滿臉笑容,和媒體聊了一個多小時,「無所不可問,無所不可談」。

但在這次聊天中,在座媒體人卻感受到,李超人對香港現狀處處表現出悲觀。

談到香港當下正熱的「佔領中環」運動時,李嘉誠大搖其頭,稱這隻會傷害香港經濟,激化社會情緒,他以「好靚的玻璃」比喻香港,「看著好靚,但不小心打爛它也好容易」。

對於撤資傳聞,他依然回應說不會遷冊,不過,這次又加了半句:「但生意規模大小會隨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情況而作出決定,股東的利益,我也要負起絕對的責任。」

據《明報》報道,不知是否出於有意,臨走拍照時,李嘉誠還展示了一雙黑色的筆,上面刻著:「事者,生於慮,成於務,失於傲。」出自《管子·乘馬》的這句話,前總理溫家寶曾在2005年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和農業界聯組會上引用過。

2013年4月23日,香港碼頭工人舉行抗議示威,李嘉誠的畫像被塗成魔鬼的模樣。 (CFP/圖)

「李家城」的焦慮

早在多年以前,李嘉誠就曾婉轉表示:若是香港人真的不喜歡他在香港投資,他可以把資金投到別的地方。

儘管那次後他立即表示十分愛港,不會撤資,但在過往多年中,他曾經多次重新調整投資重心。但不管如何調整,香港始終是李家的重地。李嘉誠從塑膠花發家,隨後涉足地產,並不斷擴張到金融等各行各業。

如今,香港人的生活已經與李超人緊緊地綁在了一起——賣家電的豐澤電器屬於他,藥房屈臣氏屬於他,把營業廳開在街頭的「3」品牌運營商屬於他,賣百貨的超市百佳屬於他。如果住在香港島和南丫島,你用的電也屬於他,房子也很可能是他開發的——多年來,香港一直流傳著一組數字,說李家旗下公司開發了香港1/7的住宅單位。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一名小學生曾在作文中如此戲稱。2010年,一個叫龐一鳴的香港青年,決心要對抗一下這種局面,他租住破舊的老房子,騎自行車出門,去街角士多店買東西。可是,最後他發現,總不能不用電燈和電話,甚至連常喝的屈臣氏礦泉水也屬於李家。

如此高度壟斷,漸漸引起香港人反感。

「我不喜歡他。」在位於中環的一個金店裡,80後店員阿鏗直言不諱地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的理由很簡單,幹什麼都沒得選,「你知道這種感覺多難受嗎?」

在這種反感背後,是香港社會貧富差距的變化。

在香港,一方面是以李嘉誠為首的各大家族賺得盆滿缽滿,另一方面,卻是驚人的貧窮。2012年,香港反映貧富差距的實際基尼係數高達0.537,創40年來新高。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中非共和國。很難想像,這個亞洲最發達的經濟體內,還有10萬人只能住在用鐵絲網紮成的「籠屋」。

在一些香港人看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騰飛期已經遠去了。那時大家差得不遠,社會像一顆大橄欖。只要賣力工作,總能回報豐盛。而現在,隨著工業北上,政府對金融房產的大力扶植,底層人越來越像乾巴巴的鹹魚,受畸高的房價傾軋——香港是零售商鋪租金全球排名第二高的城市;居住成本第三高的亞洲城市;置業成本第四高的國際都市。

要命的是,港人不但在感受著香港社會內部的落差,還得接受外部落差。

2003年,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協議,放開「自由行」。此後,每年四倍於香港人口的內地遊客便蜂擁而至。曾經,他們是香港人眼中的「阿燦」、表叔,但是現在,他們是出手闊綽的「土豪」,買LV和黃金,就如同買白菜。

2013年,號稱要「複製一個香港」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掛牌,也讓港人迫切感受到壓力。過去的幾周里,香港政商各界都在討論這一話題。「上海的3年時間表,就是香港的deadline,還剩下3年時間去改善提升」,有業界專家在一次研討會上如此結論。

這讓很多港人大受刺激。港陸落差、生存空間擁擠、公共服務滯後……最後被簡化為對外來人群的敵意,比如排斥內地人、排斥菲律賓人。這在香港這個歷史悠久的多元化社會中,極為罕見。

「別看香港這十年來經濟好像一直在發展,其實是在倒退。」施永青說,「這種倒退,既有地位上,也有觀念上的。」

焦慮和失落的情緒瀰漫在港島的每一個角落,港人試圖尋找癥結所在。

2010年,一本名為《地產霸權》的書引起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依據這本書的論述,現時的香港社會,基本被六大家族——長和系的李嘉誠家族、新鴻基的郭氏家族、恆基兆業的李兆基家族、新世界的鄭裕彤家族以及九龍倉的包氏和吳氏家族(現任主席為包玉剛的女婿吳光正)和中電集團的嘉道理家族所操縱。在香港經濟起飛的時候,他們依靠自身的聰明和冒險精神,抓住機會壟斷了香港的地產市場。

作者潘慧嫻曾經擔任新鴻基地產集團創辦人郭得勝的私人助手長達八年,其後加入了另一個大發展商嘉里建設。其依託公開的經濟數據和自己的切身經歷,將十幾年來港人熟悉的大小事件串聯在一起,描繪了一幅觸目驚心的超級寡頭壟斷經濟命脈的景象。香港民眾似乎在一夜之間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地產霸權」四個字成為了高頻辭彙,屢屢被民眾引用。

而作為六大家族之首的李氏家族,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許多港人堅信,香港社會的「淪陷」,作為既得利益者,李嘉誠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氏力場」

壟斷,成為火力最集中的一個靶子。

以超市為例,全球許多國際品牌如家樂福、沃爾瑪,獨獨放棄香港,原因無他,香港市場早已被兩家巨頭——李嘉誠的百佳和香港置地旗下惠康超市所壟斷。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的資料,截至2012年,百佳和惠康共占本港超市73%市場份額,其中百佳市佔率33.1%。

這兩家連鎖超市能成為龍頭,天時地利便是與從事地產的母公司關係密切——這兩家超市都開在「兄弟」公司物業中。

因此,這些連鎖超市不但在空間上壟斷黃金鋪位,而且對新進入者設置門檻,就連實力不差的老手也很難斗得過那些超級財團。

反壟斷,成為港人的普遍要求。但香港在這方面卻動作遲緩,成為少數在這一問題上落後於國際慣例的經濟體系。

早在1993年的殖民地時代,香港立法局就已經開始討論這一公平競爭政策,但直至2008年,政府才終於發表競爭立法建議的諮詢文件。直2012年6月,才通過《競爭條例》,這一進程,落後於許多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也落後於內地。

不少香港人認為,這是因為隨著賣地收入成為政府的主要財政來源,原本應該中立的政府,變得分外傾向商界。而這些大財團,也依仗著自身財力,對公共政策的走向,起著決定性作用。

持這種看法的港人並非沒有依據,比如長期以來,政府不願主動監管一手樓銷售。直至今日,香港地產商在賣樓過程中仍只需進行「自我規管」。

另一個讓香港底層民眾大為不滿的現象是,多家工會長期努力爭取最低工資立法,但進展緩慢。最低工資的規定已在其他華人地區實行多年,中國內地也於2003年底通過《最低工資規定》。但直至2010年11月,香港立法會才通過最低工資立法,確定香港的最低時薪為28港元,兩年後,因民眾不滿才又調至30港元。

而對於與最低工資配合的標準工時,港府也遲遲沒有討論。如此種種,讓許多港人認為香港財團們綁架了政府,間接或者直接干預了不利於既得利益集團政策的出台。

《地產霸權》一書中引述《南華早報》在2010年3月的一篇文章指出,六大地產商的董事,在政府各個法定諮詢組織里擔任總共54個職位,比1998年時的16個有大幅上升,也就是說,地產商在政府法定機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一些醜聞,加劇了公眾的猜疑。例如,前地政署署長梁展文曾參與政府和某大地產商補地價的談判,退休後又加入該地產集團接受高薪厚職,因此數次被立法會傳喚解釋此事。雖然最終梁展文放棄了這份職務,但坊間的諸多懷疑並未消散。

事涉李嘉誠的一樁醜聞,則讓民眾對官商之間的利益糾葛充滿疑慮。1999年,香港特區政府在沒有公開招標的情況下,就把如今稱作數碼港的一塊珍貴地皮批給李澤楷的電訊盈科,當時承諾用這塊地皮發展高科技產業,但最終它卻變成了一片昂貴的海景豪宅。

「最近十多年來,香港社會對富豪的看法有很大變化。十幾年前坐計程車和司機講起李嘉誠,十個有九個會豎起大拇指,稱他做"李超人』;今天要是坐計程車和司機討論"誠哥』近日的事迹,我保證十個裡頭有十個會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立刻大罵"官商勾結』,甚至叫他為"奸商』。」在《地產霸權》一書的導讀中,梁文道如此寫道。

在香港,甚至流傳著一個「李氏力場」的惡搞說法——香港市民虛構說,李嘉誠設立能阻擋熱帶氣旋吹襲香港的力場,保護香港不受颱風正面吹襲,即使有颱風襲港,都只會在周末或朝九晚五以外時段出現。

因為按照港府有關規定,如果天文台掛出8號風球,所有打工仔是不用上班的,但如果取下,則要在兩小時內到公司報到。可是,自2004年以來,市民發現,許多颱風襲港,都「過門而不入」,或者掛的風球並不相稱。

天文台隸屬前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因此一些港人認為其偏重商界,罔顧香港市民安全。他們遂將怒火發在全港最大的老闆李嘉誠身上,因而得出此惡搞名稱。甚至有網民製作出Flash遊戲——只要開啟「李氏力場」,便能彈走颱風,以防止恒生指數下跌。無線電視劇集《衝上雲霄II》中,張智霖飾演的飛機師有一句台詞廣為流傳,調侃的正是「李氏力場」——「你不知道香港有堵牆保護嗎?」

百佳超市已經陪伴了香港人四十多年,是他們極為熟悉的所在。要被李嘉誠出售的消息傳出後,港人議論紛紛。不過,現在已經暫停出售。 (CFP/圖)

政府正在越來越強勢

不過,2012年後,這堵保護牆似乎開始失靈。

這一年3月,依照基本法,香港換屆,梁振英當選。

而李嘉誠支持的卻是梁的對手、同為建制派(愛國愛黨)的唐英年。特首選舉期間,李嘉誠公開表示,不熟悉梁振英,「就像做生意一樣,不會支持不熟悉的人」。選舉當日,即便明知梁振英已勝算在握,李仍然將票投向了唐英年。

一位熟悉當地政治的學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唐英年是標準的世家子弟,而梁振英則算是平民出身,其父是一名警員。兩人迥異的背景,使得他們背後的支持者完全不同。

梁當選後,在2012年5月的長和系股東大會後會見傳媒時,李嘉誠指梁振英最重要是思考如何服務港人,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捍衛核心價值;他強調,核心價值包括法治和自由,一定要遵守基本法。對於土地政策,李嘉誠稱,如果推倒樓價,並不符合港人利益,認為土地政策要得體、有心,顧及整體港人願望。

然而,話音剛落,2013年2月,梁振英便推出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嚴酷的樓市調控政策:非港人購入工商和住宅物業,需要繳納15%的額外印花稅和雙倍印花稅。港媒將此稱為「雙辣招」。

梁振英數十年的好友,在香港特首選舉中傾力支持他的香港恆隆地產主席陳啟宗,在一個研討會上揚言,梁振英上台後,香港將會變得更平等,而大地產商今後再不能吃「大茶飯」了(香港人形容一本萬利的大生意叫做「大茶飯」)。

陳啟宗的恆隆地產,在香港地產界排名前三,但卻是同業中的異類,至今已經連續10年沒有在香港買地開發,而是隔一段時間便看市場走勢,小批出售此前開發的豪宅。

陳的言論,一度在香港引發軒然大波。梁振英的樓市辣招,被認為是向香港地產業界富豪開刀,因為香港幾大富豪都是靠地產起家。

辣招出台後,香港樓市進入冰封狀態。施永青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半年內,中原地產在港的住宅市場交易量跌了將近一半,而他旗下的另一個地產中介公司,利嘉閣,則陷入了虧損邊緣。

李嘉誠同樣成為受害者,2013年2月,為規避買家印花稅及額外印花稅,長實將位於葵涌的雍澄軒酒店房間分拆出售,引來港府調查,最終已經售罄的項目被迫取消,長實為此損失慘重,不但要退還投資者資金,還要支付利息,並賠償每個買家律師費等共1萬港元。

然而,梁振英的舉措還不止於樓市,在其他領域也頻繁出手,比如關閉內地孕婦赴港產子的大門、發布限購奶粉令,以及仿效內地的住房限購令,實行「港人港地」——屆時興建的住宅首次出售及其後30年的轉售對象,都必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香港政府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勢。」施永青說。

香港曾連續18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曾將其譽為「自由經濟制度的堡壘」。但在2006年,他去世前一個月,卻在《華爾街日報》上寫了一篇文章,題為《香港模式的夭折》。事情的緣起,是時任香港特首的曾蔭權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香港政府將不再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這一政策由曾在仕途上的第一個貴人、香港前財政司司長夏鼎基提出,曾被寫入香港中學教科書。

但在高樓價、高失業率、貧富差別加大的香港社會,不少港人認為,當香港逐漸為大地產商的跨行業壟斷付出沉重代價時,港府卻以此逃避責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全面改革」口號的梁振英當選。而他上台後,也正在力圖改變這一狀況。

2012年10月,梁振英出席立法會首次大會時就曾公開表示,市場不是萬能的,失效例子很多,「本港過去積極不干預政策含糊不清,亦有矛盾的概念,大市場小政府不能滿足需求」。

從重商到仇商

「這很危險。」施永青說。這是香港當前的另一派批評之聲,認為港府是在迎合近兩年來持續發酵的民粹情緒。

李嘉誠的舉動,正是發生在香港變化的背景之中。

「我很理解李嘉誠為什麼要這麼做。」施永青說。他自稱與李嘉誠並無交情,但作為同是商場中人,他很理解。

據港媒報道,施永青從2012年開始,就拋售了至少7項物業,套現逾5億港元。和李嘉誠一樣,他對香港樓市並不看好。在專欄文章中,他甚至預言,2013年下半年香港樓市將會跌去兩成。

10月15日,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施再次強調這一觀點,他說,如果不是太太勸說,他可能還會拋售更多物業。

對香港的未來,這位地產界的風雲人物疑慮重重。「現時香港每天都在吵架,什麼問題,都開始泛政治化。」施永青說,香港現在有一股左翼思潮,只強調勞動的功能,否定投資的作用,甚至將投資邪惡化,「商人投入資金建設社會彷彿還要做罪人」。

他慨嘆香港已從「重商」轉變為「仇商」,「我們的意見領袖,簡單地把社會問題用階級矛盾的方式去解決,把矛頭引向社會的富裕階層,這是個非常壞的苗頭。」

在香港,現在已經有輿論提出向富人徵收累進稅。在更早之前,多個社會團體甚至呼籲港府專門設立一個「李嘉誠稅」。

坊間傳言,李嘉誠對自己的形象在工潮中被醜化感到非常痛心。施永青認為,此言非虛,「人終歸是有感情的,特別是像李嘉誠那麼在乎名譽的人」。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鄭宏泰對此也頗為贊同,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李嘉誠作為華人首富,金錢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贏了很多錢,卻輸了尊敬,一定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在他看來,李嘉誠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和評價,「我相信,晚上寧靜下來的時候,他一定會想一想這個問題——畢竟,他已經85歲了。」

鏈接

李嘉誠發家史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的書香世家。1940年,他12歲,跟隨父母離開被日軍佔領的潮州,投奔在香港的舅舅。三年之後,父親去世,李嘉誠輟學打工,後來在一家生產塑膠褲帶的工廠做到業務經理。

1950年,22歲的他決定自立門戶,在港島東北角的筲箕灣租下一間破舊的廠房和幾台歐美廠商淘汰下來的舊機器,掛上「長江塑膠廠」的木牌。

長江塑膠廠主要生產塑膠玩具和塑膠日用品,大部分按照代理經銷商的訂單設計改型。這樣的工廠,在香港彼時已有三百多家。

做了七年後,他渴望有所突破。一日深夜,他從雜誌上得知義大利一家公司開發出利用塑膠原料製成的塑膠花。意識到商機的李嘉誠馬上飛去義大利考察,回港率先推出這一產品,由此成為香港的「塑膠花大王」。

次年,李嘉誠涉足地產,此後便一發不可收,不斷擴展。1970年代,他從滙豐銀行手中買下英資第二大洋行和記黃埔,成為第一個入主英資洋行的華人。1986年,他首次登上香港首席財閥寶座,兩年後,又被美國《財富》雜誌評選為世界華人首富,並且一當就是六年。

到現在,在短短的幾十年間,李嘉誠打造了一個市值約1萬億港元的巨型商業王國。

李嘉誠帝國的興起:期待騰飛之翼

2011年04月08日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李嘉誠善於資本運作,善於從宏觀上去把握大勢,低買高賣,人棄我取。這種戰略上的成功,使其旗下的商業帝國發展成為了一個多元的跨國企業集團。

人退我進,人棄我取,這是李嘉誠成為超人的訣竅之一。在別人失望的時候,「我要有信心,在別人特別幸福的時候,我稍微謹慎點」。低谷過後是高峰,在低潮期以低價入市,到高峰期再以高價脫手。李嘉誠抓住了香港的幾次歷史性恐慌的時機,大膽地低買高賣,攫取了超額利潤。這是李嘉誠積累財富屢戰屢勝的招數。在香港,市場人士往往把李嘉誠入市視為大市反彈的信號和標誌。

過去幾十年,李嘉誠主要精力放到傳統產業上,締造了龐大的港口、地產、電信、石油開發、生物醫藥等產業,這些產業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重資產、大投入,回報周期較長。當然,李嘉誠也意識到了這點,因此斥巨資投入TOM.com,並大規模進軍3G通信等新興產業,這種投資方向是對的,但是李嘉誠在傳統產業上的神話還沒有延續到這些新興產業上。

其實,作為李嘉誠的龐大商業帝國來說,還有一個很值得突破的領域——風險投資或PE。

李嘉誠這幾年雖然也涉足了一點風險投資,但規模非常小,還沒有成為公司的一大核心業務。目前已公開的投資只有關於Facebook、歐洲在線音樂服務提供商Spotify等幾筆投資,而這些都是李嘉誠用其名下的慈善基金投資的。

縱觀李嘉誠整個商業帝國架構,還沒有專門的機構設置,更沒有成立專屬的投資公司。從商業的角度看,李嘉誠的商業帝國缺失了一個類似於黑石的專業投資機構。因此,在互聯網產業里,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成功,與李嘉誠沒有太多關係。當然,騰訊的成功有李嘉誠的部分功勞。但是,李嘉誠沒有將這種投資轉化為一種商業模式,更沒有將之上升為其商業帝國的戰略性產業。

導致這種投資偏好的原因之一或許是李嘉誠的投資慣性,而過於關注傳統投資方式和傳統領域,也導致李嘉誠錯失了大量商機。

最直接的例子是來自日本的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在中國互聯網產業里大手筆投資,短短10年已經收穫頗豐。而身在與中國內地一河之隔的香港、手握百億資本、與中國政界關係密切的李嘉誠,似乎對中國如火如荼的互聯網等新興產業視而不見。這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孫正義身家曾經最高達700億美元,一度接近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而李嘉誠家族的財富增值速度遠慢於孫正義。當然,單純的財富多寡不能說明所有問題,但至少可以說明李嘉誠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說,過去10年中國內地互聯網經濟等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李嘉誠尚沒有把握好,沒有做好準備的話,那麼,未來李嘉誠再也不能忽視了。李超人應該儘快成立一家專業的投資公司,招募一批全球投資精英,發掘、培育新興項目,為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增加另一隻騰飛之翼。

當然,這也不純粹是商業行為,李嘉誠先生一貫主張回報中國內地、回報社會,在中國內地創業熱情高漲,但很多創業者難以得到必要的資金協助,導致很多有潛力的項目夭折的背景下,李嘉誠先生拿出專項資金,支持中國內地的創業者,尤其是一些需要天使投資的創業者,也是回報社會、為祖國做貢獻的一大善舉。

或許,在李嘉誠的接班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個面孔的李氏帝國。屆時,李嘉誠的成功將不再單單是其個人的成功,而是一大批由李嘉誠家族支持的年輕的創業家的成功。

教父李嘉誠:靠婚姻起家 蛇吞象奇蹟

核心提示:有人戲稱,香港人無法想像沒有李嘉誠的生活,600萬港人每時每刻都在為他積累財富。

李嘉誠的一個簡短聲明,立即成為華人世界最熱門的話題。

5月25日,84歲的李嘉誠面對媒體,首次披露了對家產的分配情況:將市值達萬億港元的長和繫上市王國交給穩重的長子李澤鉅管理;全力扶植次子李澤楷發展新業務——李嘉誠會拿出李澤楷現時身價的數倍資金,幫他收購心儀的公司。

與港島很多巨富家族接連不斷傳出的財產糾紛不同,李澤鉅和李澤楷對於父親的財產分配均表示滿意。當現場有人問及其何時退休時,李嘉誠從衣袋裡拿出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當日要出席的會議:「我今日還有10個會議,我要不要退休?」言談風趣的李嘉誠不見疲態。

無論李嘉誠怎樣刻意低調,都無法避開公眾追逐的視線。以至於他的面色神情,兩個兒子的花邊新聞,都是香港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為何公眾的目光如此膠著於李氏家族的一舉一動?僅僅是因其富可敵國的財產嗎?

大亨「上位」

似乎,每一位亞洲富豪都有一個辛酸的童年,李嘉誠也不例外。

上世紀30年代,由於時局混亂,廣東潮汕動蕩不已,大批潮汕人轉戰香港謀生,李經雲便是其中之一。臨終前,他告誡長子李嘉誠三句話:「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失意時莫灰心,得意時莫忘形。」

1943年,李經雲撒手人寰,他或許沒有想到,在這三句話的激勵下,兒子締造出了撼動世界的財富神話。父親去世之後,14歲的李嘉誠告別學業,肩負起照顧家庭的重任。最初,他在茶樓做夥計,每日15小時的工作時間,磨練著這個少年的心智。

李嘉誠後來回憶起這段歲月時說:「我披星戴月地上班,萬家燈火時歸家。當時覺得,能睡個三天三夜是莫大的福分。」在這樣一份底層行業里服務,讓李嘉誠學會了察言觀色,為他今後在商業活動中諳熟地處理人情世故埋下了伏筆。

不可否認,李嘉誠的成功與他富有的長輩們不無關係。其舅舅的家族當時擁有香港中南鐘錶有限公司。在舅舅的公司工作,讓他拓展了商業視野。而與舅舅的女兒庄月明的婚姻被很多人認為是讓李嘉誠成為當時的二流大亨的重要條件。

在李嘉誠事業的初創階段,婚姻是他成功的重要基石——在某種程度上說,李嘉誠當時所經營的企業,事實上是屬於他妻子的家族。根據一位老友透露,李嘉誠的岳母也曾給這位女婿提供過額外的經濟支持。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20世紀40年代,塑膠工業在歐美髮達國家興起,李嘉誠在推銷五金製品的同時,已經敏銳地感到塑膠製品的巨大機會。起初,塑膠製品是奢侈品,但隨著原料價格的大幅下跌,李嘉誠意識到,塑膠製品將成為廉價的大眾消費品。商人的骨子裡總是孕育著蠢蠢欲動的創業因子。1950年,李嘉誠瞅準時機,創立長江塑膠廠,生產塑膠花。

上世紀50年代,是有限的生活水平與膨脹的慾望並存的年代。塑膠花就如同這個轉軌時代的象徵——價格低廉且漂亮實用。迅速佔領香港市場後,憑藉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李嘉誠靠批發貿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花出口商、製造商,其產品遠銷歐美。

僅僅依靠塑膠花,李嘉誠就得以躋身香港巨富行列。只是,在當時的「商界」看來,就算做到再大名氣,做塑膠花的商人也不過是小販,「塑膠花大王」的稱呼,多少有輕視的意味。

礙於身份的不受認同,撈到第一桶金的李嘉誠期待著一次變革。

一流地產商

拜經濟發展所賜,1951年的香港,人口才過200萬,但10年之後其人口數量就逼近300萬,增幅近50%。人口增多和經濟持續發展,不僅使住宅需求量暴漲,更致使大量的辦公樓、寫字樓、商業鋪位、工業廠房急缺。偏偏,香港是個地勢狹小且多山的地區。

瞅准這一時機,1958年,李嘉誠在香港繁盛的工業區——北角購地興建了一座12層的工業大廈。兩年後,他又在新興工業區——港島東北角的柴灣興建工業大廈,兩座大廈的面積共計12萬平方英尺。

大廈落成之際,正遇香港物業價格大漲。李嘉誠斷定房地產行業在香港將大有可為。由此,便開始循序漸進地將資金部署到房地產市場。

幾年之後,經過狂炒的香港房地產曾一度狂跌。秉承著商人特有的「別人恐懼時貪婪」的智慧,李嘉誠用低價大量收購了地皮和舊樓,在觀塘、柴灣及黃竹坑等地興建廠房,用來出租。沒過幾年,炒房風暴平息,大批離港的商家迴流,房產價格再次水漲船高。

彼時,李嘉誠將廉價收購的房產高額拋售,並轉而購買具有潛力的地皮。這些地皮他並不出售,而是用來興建樓宇。到20世紀70年代初,李嘉誠已擁有樓宇面積630萬平方英尺,出租物業35萬平方英尺,每年單是收租,就能賺取400萬港元。

順風順水的李嘉誠此時表現出成功商人穩健的一面。在進入房地產行業的過程中,資金再緊,他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期房或加速建房進度。此外,李嘉誠盡量不向銀行抵押貸款,或會同銀行向用戶提供按揭。他始終堅信,收租物業雖不像建樓賣樓那樣牟取暴利,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時間愈往後移,物業增值便愈能顯現出來。

秉承這一商業理念,1971年6月,李嘉誠正式成立了負責地產業務的「長江置業有限公司」。次年7月易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彼時香港股市一派興旺,4個月後,「長實」在香港「騎牛上市」,一躍成為「華資地產五虎將」之一。

小蛇吞大象

實際上,李嘉誠人生的轉折點並不是從塑膠行業投身房地產,而是他利用長實6.93億港元的資產,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港元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這則「小蛇吞大象」的商業奇蹟,讓李嘉誠成為首位入駐英資財團的華人,更奠定了李嘉誠在香港企業界教父級的地位。

1978年,李嘉誠以極快速度暗中低價收購「和黃」,當「和黃」董事局主席祁德豪發覺李嘉誠的舉動時,雖第一時間組織英籍大股東反攻,但為時已晚,李嘉誠已奪得先機。在滙豐銀行的幫助下,1980年,李嘉誠在股市上成功吸納大量「和黃」,並最終擁有超過40%的股權。

當時,無人知曉緣何滙豐銀行願意將手上的和黃股票賣給李嘉誠。此中的原因,直到1998年李嘉誠才說出。原來,當年滙豐極為欣賞李嘉誠的管理方法,認為由他帶領和黃必定會發展得更好,所以願意相助。李嘉誠的個人魅力可見一斑。

收購和記黃埔之後,李嘉誠很快將其重組,並開始邁向國際化,逐漸在港口、電訊、零售、地產、基建及能源等產業領域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上世紀90年代,李嘉誠轉戰新經濟,意圖在3G、互聯網、媒體、製藥等高新產業領地搶佔制高點。1990年後,李嘉誠開始在英國發展電訊業,投資84億港元組建了Orange電訊公司,並於1996年在英國上市,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給德國電訊集團,作價1130億港元,創下香港有史以來獲利最高的交易紀錄。用短短3年時間便獲利逾千億港元,Orange使李嘉誠的資產暴升一倍。

從上世紀最後10年開始,李嘉誠就牢牢佔據香港首富地位。由於業務涉及面廣,李氏家族打造了一個堅不可摧、在香港舉足輕重的大型綜合性財團。

目前,李嘉誠擁有多家藍籌股公司,包括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香港電燈及長江基建,占恒生指數的兩成比重。截至2012年4月30日,僅是長江集團旗下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總市值就高達8230億港元。

有人戲稱,香港人無法想像沒有李嘉誠的生活,600萬港人每時每刻都在為他積累財富,交通、電訊、電燈、零售……除去仰鼻呼吸之外,李氏家族滲透進了香港人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龍兄虎弟

與巨額的財富相較,讓李嘉誠更為欣慰的,應該是兩個兒子在事業上的建樹。

這對兄弟被港媒譽為「龍兄虎弟」,認為他們傳承了李氏家族的優良基因。當然,這與李嘉誠的教育不無關係。當兒子們八九歲時,父親便讓孩子坐在會議室一角的小椅子上,出席董事會議,看自己如何與其他商人談生意,希望通過此等潛移默化,令兒子們對商業產生興趣。

與高調不羈的弟弟李澤楷相比,哥哥李澤鉅為人低調,更多時候是作為父親或者弟弟的陪襯出現。但是在1996年分拆長江基建上市時,25倍認購額的功績讓厚積薄發的哥哥登上了李家的權勢榜單。李嘉誠曾表示:李澤鉅此次的表現可以打90多分,如果李澤鉅不是自己的孩子,會給他100分。

1996年,李澤鉅曾遭悍匪張子強綁架,李嘉誠救子心切,沒有報警,付給綁匪10.38億港幣,犯罪所得金額之高曾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不過,這次身心摧殘並沒有影響李澤鉅在事業上進取。1998年,李嘉誠逐漸淡出長實集團,將集團管理權逐步交至李澤鉅手中。

近年來,李澤鉅在商業上日臻成熟。2003年,李澤鉅通過一家私人控股公司,以38億港元成功取得加航31%的股權,成為加航最大單一股東。這是李澤鉅首次以私人名義投資,也是李氏家族首次大規模涉足航空業。

李澤鉅處處維護父親「尊嚴」,最忌諱「接班」一詞:「父親正年富力強,精力智力旺盛,他不會這麼快退休。現在談接班問題,為時過早。」

與哥哥相比,張揚的弟弟李澤楷是香港娛樂圈最愛追逐的人物之一,其先前與香港年輕演員梁洛施未婚生子的新聞,更是被媒體解讀為與父親關係和解的信號。而實際上,李嘉誠對於幼子的寵愛,從財產分配中便體現出來:他尊重兒子的愛好——李澤楷在商業謀略上,表現出了對於新經濟的投資熱忱。

1993年,年輕的李澤楷將自己的衛星電視(Star TV)以9.5億美元賣給默多克,掘到了第一桶金,並藉此聲名鵲起,為日後與其兄分頭創業打下了基礎;2000年2月29日,李澤楷的盈科動力集團在與新加坡電訊的角力中獲勝,一舉拿下香港電訊,締造了亞洲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案。

這兩次商業操作不僅讓李澤楷登上了事業的高峰,更為他贏得了「小超人」的稱號。不少人士評論:在此次財產分配中,李嘉誠對於幼子的「無條件支持」,多少顯示出父親的私心。但業界更堅信,即使首富有所偏袒,其動因也是為了穩固李氏家業。

李嘉誠正式分身家 李澤鉅掌控8500億王國

2012年07月20日 新浪財經

李澤楷持有上市公司。來源 香港信報

7月20日消息,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今年5月股東會時,主動向傳媒披露「分身家」細節。他當時強調「現在未俾,將來才分」(現在不給,將來才分),言猶在耳,本周一(16日)就將本來由次子李澤楷持有三分一家族信託分給長子李澤鉅。

此舉讓李澤鉅正式掌控市值逾8,500億元(港元,下同),涉及22間上市公司的上市王國。

涉22上市公司 李澤鉅資產超父親

長實發言人確認,原本由李澤楷持有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LKS Unity)三分一權益轉予李澤鉅,令李澤鉅持股量增至三分二,餘下三分一繼續由李嘉誠持有,7月16日生效。

LKS Unity為李嘉誠的上市王國旗艦,是長和系資產的終極持有公司,未「分家」前由李嘉誠三父子各持有三分一。

若按最新持股量計算,李澤鉅在上市公司的賬面身家,已超越父親。

澤鉅上市資產 增至2900億

據港交所披露權益最新顯示,LKS Unity持有共22間上市公司,除「四大」旗艦:長實(00001)、和黃(00013)、長江基建(01038)、電能實業(00006)外,還包括TOM集團(02383)、匯賢產業(87001)等。

以昨日收市價計算,上述公司市值合共8,521億元,占港股總市值18.51萬億元的4.6%。LKS Unity所持的長和系及其它上市公司資產市值達4,353億元,以其三分二權益計,李澤鉅名下上市資產逾2,900億元。

「今次安排只是符合(李嘉誠)上次在股東會的披露。」長實發言人說。今年5月李嘉誠突然開腔談分身家,指年報將會有披露LKS Unity變動,「遲早不是秘密」。

據他所說,長和系資產將交由李澤鉅管理及持有,次子則予以現金支持收購「Richard(澤楷英文名)好中意」的業務,惟不肯透露收購內容。

至於李嘉誠自己持有LKS Unity的三分一權益,據他早前所講,將大部分給李嘉誠基金會,兩名兒子都會管理基金,但由李澤鉅當主席。

有信心澤鉅順利接棒

今年3月美國雜誌《福布斯》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富豪榜時,李嘉誠接受訪問時表示,有信心李澤鉅能順利接棒,「我從他小時候起便以身作則,教導他如何成為一個領袖。」

李澤鉅於1985年加入長實,於1993至1998年間擔任長實副董事總經理,並分別自1994年及1999年出任副主席及董事總經理。

李澤鉅於系內公司和黃(00013)、長江基建(01038)及長江生命科技(00775),亦是舵手之一,反映李嘉誠除了身教外,同時透過工作經驗累積,栽培李澤鉅成為長和系接班人。

身兼政協等多個公職

李嘉誠於5月長和系股東會後,主動談及分身家安排,說自己大部分錢都會捐給李嘉誠基金會,並由李澤鉅擔任主席。當時坐在父親身旁的李澤鉅,亦即場回應分身家︰「爸爸的安排,我們永遠都OK。」公職方面,李澤鉅現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同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總商會副主席。

李嘉誠現金支持次子收購 市場揣測購金融業

「新資產會比李澤楷現有資產多以倍數計。今日洽談中的(公司),若然傾不成,我都會預備一筆錢讓他發展新事業。」李嘉誠早前說,新業務並非長和的現有業務,剔除有關類型,市場熱烈揣測是否為金融業。

市場另一個關注是,究竟李嘉誠要拿多少現金支持澤楷,才能兩名兒子做到分家公平。

李嘉誠宣布分身家當日,被問會否擔心澤鉅覺得他偏心,他答︰「叫他和Richard(澤楷英文名)交換。」

澤楷賬面身家136億

按持有的股份市值計數,李澤楷透過電訊盈科(00008)持有香港電訊信託(06823)及盈大地產(00432),賬面身家為136.48億元。

與哥哥李澤鉅「穩打穩紮」的工作履歷相比,李澤楷雖然未有完成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工程系學位,卻熱衷於「社會大學」,喜愛四齣闖蕩打天下。

李澤楷於2000年的科網股熱潮中,把盈科數碼動力和剛收購的香港電訊,合併為電訊盈科,帶領股價起飛,但其後由於大股東不斷出貨套現,加上科網股泡沫爆破,以致股價急挫。

家庭狀況方面,李澤楷與前女友梁洛施共誕下3名兒子,但仍保持「鑽石黃老五」身份。

分析員︰聚焦管理層折讓

一名外資分析員認為,今次李嘉誠正式分家,對公司估值影響不大,投資者始終關注李嘉誠一旦退下及老臣子去留的問題,「將來市場可能要給管理層折讓(Discount to management)。」長和系將於8月2日公布中期業績。

李嘉誠從大陸撤資,香港另外四大家族去哪了?

2015-09-18 08:54:24 來源: 觀察者網(上海)

「李跑跑」事件持續發酵,各路媒體、智庫等組織不斷熱炒。昨日晚間,事件主角李嘉誠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不過似乎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李嘉誠通過長實地產2015年中期報告公開表示將繼續看好中國經濟。香港五大家族中,除了頭號李嘉誠外,另外四個分別是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和郭鶴年。無界新聞梳理後發現,這四大家族的產業在大陸市場均表現不俗,未有撤資跡象和意願。

以下為文章原文:

李嘉誠跑了,引發國內某智庫口誅筆伐和各媒體熱烈爭議。長和實業發言人回應稱,並未撤資,有買有賣是正常商業行為。

日前,無界新聞分析了李嘉誠變身「李跑跑」的7大問題。作為香港五大家族之首的李嘉誠跑了,除了爭議「李嘉誠是不是撤資」或「該不該跑路」之外,我們可以來看看香港其它四大家族在忙什麼?近期有無撤資或「跑路」嫌疑?

通常,香港四大家族主要是指以地產發家在香港擁有巨大影響力的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和鄭裕彤四個家族,也有媒體把常住香港的馬來西亞籍華裔商人郭鶴年家族作為另一香港大家族。

郭得勝家族

創始人郭得勝,已故。

接班人鄺肖卿(身價640億元)、郭炳江(身價450億元)、郭炳聯(身價450億元)。

旗下新鴻基地產是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也是香港土地儲備最多的公司之一。郭氏家族開發的樓盤,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築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樓等。該家族還控制著香港多家主要手機運營商和最大的巴士公司。

2008年郭氏家族內亂,郭得勝夫人鄺肖卿取代長子郭炳湘成為新鴻基地產董事局主席。2012年3月29日,新鴻基地產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炳聯涉嫌貪污被捕。

新鴻基地產在北京、上海及長三角、廣東及珠三角、成都及附近城市擁有物業投資。在北京,新鴻基地產擁有的物業包括北京APM商場和新東安廣場寫字樓。在長三角的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城市擁有12座物業,在珠三角擁有玖瓏湖、御花園等10座物業。在成都有2座物業。

筆者查閱新鴻基地產最新發布的2014-2015年度業績報告看到,截至今年6月底,該集團在內地的土地儲備有增無減,其中逾六成為高級住宅或服務式公寓,其餘是優質寫字樓、商場和酒店。在內地的投資物業組合繼續擴展,租金收入增長不俗。而在建的投資物業大多坐落一線城市,預計落成後可以進一步加強租金收入的增長動力。

對於未來,新鴻基地產仍保持樂觀,「在內地將維持選擇性的業務發展策略,並把焦點放在一線城市」,並將繼續在內地一線城市物色發展機會。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末香港掀起移民浪潮時,郭得勝就說:「除了在內地投資之外,新鴻基不會考慮將資金調往海外。」

李兆基家族

創始人李兆基,87歲,身價1600億元。2015年6月李兆基宣布退任恆基發展主席兼董事總經理,7月1日起交棒小兒子李家誠。

李兆基是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及董事長。其家族主要涉足行業包括能源,金融,酒店,地產、交通運輸。恆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地產開發公司之一,旗下地產涉及商務樓、住宅樓及酒店集團。

李兆基家族還經營能源產業。他是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的主席,該公司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氣的唯一供應商。其長子李家傑和次子李家誠均為恆基兆業副主席和中華煤氣有限公司董事。

據筆者統計,截至目前,恆基兆業在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成都、南京、重慶、大連、西安、杭州、蘇州、瀋陽等16個城市擁有29處物業地產。而恆基兆業旗下的港華燃氣在山東、安徽、河北、江蘇、廣東、河南、江蘇和吉林等25省份取得212和項目。

港華燃氣還透過全資附屬公司易高環保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屬下企業致力開拓之新興環保能源業務之發展亦穩步向前。在江蘇、陝西、山東、山西、河南和遼寧擁有液化氣項目。

恆基兆業2015年中報顯示其在內地的業務取得了不俗表現。截至6月30日,中國內地物業發展銷售收入28.04億港幣,同比暴增190%。內地的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除稅前盈利達3.39億港幣,同比暴增377%。內地物業租賃總收入為8.52億港幣,同比增21%。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企業除稅前租金凈收入6.56億港幣,同比增20%。

這些數據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恆基兆業及旗下公司為何在大陸數十個城市開拓新物業和新的能源項目。

鄭裕彤家族

創始人鄭裕彤,90歲,身價約1000億元。接班人兒子鄭家純,長孫鄭志剛。

鄭裕彤是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產發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恒生銀行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香港新世界發展旗下有新世界中國地產、新創建、新世界百貨三家上市公司。家族產業涵蓋珠寶業、酒店、百貨、物流、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和金融服務等。

新世界發展集團在中國內地物業旗艦——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其物業組合包括在華北、東北、華東、華南、西部20個城市的35個主要項目,可供發展及投資的總樓面面積達2738萬平方米。

截至去年底,新世界百貨經營及管理共43家百貨店,遍布中國內地21個城市,總樓面面積超過160萬平方米。

過去數年,中國內地物業銷售表現伴隨著一系列行政主導的調控措施出現多番起伏。新世界發展地產表示,樓市啟動了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去行政化、趨市場化」的目標已日漸明確,中國內地樓市可望朝著平穩化格局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綜覽新世界發展集團去年年報和今年的中報,我們並未看到其欲在內地收縮業務或者撤資的跡象。

郭鶴年家族

創始人郭鶴年,92歲,身價約1000億元。

郭鶴年因其對中國經濟的貢獻榮獲201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終身成就獎。

郭鶴年被福布斯評為馬來西亞首富,現為全球華人富豪榜第8位。他長居香港,而且長年積極開拓在中國大陸企業版圖。旗下擁有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銀行、傳媒和糧油等多種產業構成的龐大商業帝國。最大部份資產都在香港,包括數量龐大的豪宅、商場、酒店、辦公室、南華早報集團、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等。

近年來,郭鶴年大舉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國的私人投資總額超過50億美元,旗下入主中國內地的項目主要是知名的香格里拉和嘉里建設。其項目分布在中國大江南北,其中香格里拉集團旗下在中國大陸已營業和在建的酒店已經多達54家。嘉里建設在內地的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等20個城市擁有40個地產物業項目。

在嘉里建設8月31日公布的2015年中報里,我們也沒有看到郭鶴年家族在內地收縮企業版圖或者撤資的意向表述。相反,筆者留意到,郭氏家族在內地的54家香格里拉酒店中,有8家將會在2015年至2018年陸續開業。

回過頭來看,我們可以稍微放心地說:李嘉誠跑了就跑了。正如論者所說,「讓李嘉誠大大方方走,天塌不下來」,何況,「天要下雨,娘要改嫁」,咱攔也攔不住。其實,從其餘的香港四大家族的最新動向及其上市公司最新中報可以看出,儘管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內地企業的盈利前景不如從前,但他們都對未來經濟形勢、在中國的投資布局、前景及盈利仍抱有樂觀,甚至顯示出對內地加大投資、擴張實業版圖的意願和雄心。

對於「李嘉誠跑了」,政府也做出了回應。1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強調,涉及到利用外資和外商投資企業在華利益的問題,現在推進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更加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由於實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更多的外資對在中國投資信心逐步增強。


推薦閱讀:

無過錯使用他人註冊商標不構成侵權
公司將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法定公積金和任意公積金轉增註冊資本,應如何繳納稅款?
化葯註冊分類及臨床試驗的病例數要求
港媒:「港獨」者在英註冊「港獨黨」 擬「大幹一場」
註冊制狼來了(14.11.29)

TAG:中國 | 公司 | 上市公司 | 李嘉誠 | 註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