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落苔是陰虛,厚白苔是積食
06-18
1 開篇我們這次講座的主題是兒童體質鑒別,為什麼要講這個呢?惠州幼科講座(即「過愛小兒反害小兒說」)之後,大家一直有一些疑問沒有解決;就是,在小朋友生病的時候,比較難抓住辨證的要點。我們現在就將知識重新梳理一下,做個總結。1.1 兒童是否需要看脈關於看脈,金元四大醫家之一,朱震亨(即朱丹溪)認為,「小兒一歲以上,可以看脈」。明朝方賢,即水鑒先生,曰:小兒雖受陰陽二氣成其形,氣尚未周,何言有脈。直至變蒸候盡,陰陽氣足。方可看脈。其髫齔之年,方生陰陽。古雲男子七歲曰髫,生其原陽之氣;女子八歲日齔,其陰陽方成。故未滿髫齔之年,呼為純陽。若髫齔滿後,呼為童兒,始可看脈。這段是說,男孩子七歲以上,女孩子八歲以上才可以看脈;男孩子七歲以下,女孩子八歲以下,脈只是參考,不以脈斷病。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講兒童體質鑒別;如果不涉及脈,靠抓主要的表現,就能夠鑒別兒童的體質和身體情況,比較直觀,比較簡單。1.2 什麼樣的兒童是健康兒童在正式開講兒童體質鑒別之前,我們先看看健康沒有疾病小兒是什麼樣的呢,明代徐春甫《古今醫統》的無患歌這樣描述道:「孩兒常體貌,情態貌殊然。鼻內干無涕,喉中絕響涎。頭如青黛染,唇似點朱鮮。臉方花映竹,頰綻水浮蓮。喜引方才笑,非時手不宣。縱哭無多哭,雖眠不久眠。意同波浪靜,性若鏡中天。此子多安吉,何愁患病纏。」「鼻內干無涕」,鼻子里沒有液體,沒有過濕,很通暢,沒有鼻塞、流涕。「喉中絕響涎」,呼吸說話嗓子清亮,無痰聲。「頭如青黛染」,頭髮烏黑明亮。「唇似點朱鮮」,嘴唇硃砂色,正紅;如果唇色過淡,可能是血不足,如果過深,可能是體內有熱或有瘀血。「臉方花映竹,頰綻水浮蓮」,面色非常鮮亮有光澤,好像鮮花與翠竹相應,又像蓮花浮於水面,形容小朋友臉色光鮮明亮,透露出正氣的光彩。「喜引方才笑」,有人逗哄,小朋友才會有反應;沒有人逗,沒有人哄,小朋友自發表現出一些表情,笑點比較低;自發笑,沒有刺激就開心,這是不正常的表現;這是心有實火,才會不由自主的發笑;「心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非時手不宣」,沒有需要時,手不會亂伸亂動;亂伸亂動就是肝有邪氣、熱氣,需要亂動來發泄。「縱哭無多哭」,不會哭起來沒有終止,哭一陣,鬱氣排散光了,自然就不哭了;小朋友哭不要哄,真的哭,是身體有需要。有的家長說,小朋友一哭一兩小時,怕哭壞了,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內熱非常大,已經學會用哭去要挾家長了。小朋友有了心機了,要慢慢調教。哭幾次,哭的辛苦,知道你不理他,就放棄了。幼科講座里講過,老子曰:終日號而不嗄,小朋友從早晨哭到晚上,嗓子都不會哭啞,這是因為身體有這樣的需求,是他身體的本能。一個大人哭,哭到嗓子啞了,就不是在真哭,那是演戲給別人看。 「雖眠不久眠」,小朋友精神會有睏倦,想睡覺,但不會睡起來沒夠,睡一會精神恢復了,氣血恢復了,自己就醒了,會主動要求玩耍嬉戲;如果長期處於睏倦,睡夢多,醒了精神也不好,一般是脾虛濕重,舌象上能看出來,舌淡胖,口內津液比較多,舌條濕滑。 「意同波浪靜」,情緒在不受外界刺激時,非常平穩安靜,有些小朋友非常躁動,自己呆的時候閑不住,要去鬧,毀壞物件,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情緒不穩定,在獨處時不能保持穩定的情緒,也是生理狀態有異常的表現。 「性若鏡中天」,心性非常純凈明亮,反應敏捷。 「此子多安吉,何愁患病纏。」如果小朋友的狀態是這樣,就非常健康吉祥,就不用去擔心他會因為疾病纏繞身體不好。這段無患歌描繪了正常小朋友的狀態,讓人了解了健康的小朋友應該有哪些表現。2 辯證施治下面我們正式開始本次系列講座,兒童體質鑒別。我們主要分兩種情況來講如何鑒別兒童體質,一種是在兒童已經出現比較明顯的病徵,如發燒,流涕,咳嗽等等以及其他明顯的異常身體表現或者行為時,如何鑒別和治療。第二種要講,在兒童尚未出現較為明顯或者激烈的病徵時,也就是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問題,而實際上身體已經透露出一些不健康的信息時,如何通過觀察兒童的身體外觀,捕捉到這些信息,選取恰當的治療方式,達到糾正兒童的身體偏差,使其恢復健康的目的。2.1 有明顯病徵的情況下如何辨證兒科辨證最要緊是首先要分清是外感症還是內傷症。外感症,就是感冒了,外部的邪氣侵襲了身體;內傷症是五臟六腑出現了問題,導致臟腑失衡,呈現了病症。外感症,如果用內傷症的治法來治,那肯定治不好;反之,如果內傷症用外感症的治法來治,也是沒有效果,而且有可能越來越嚴重。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小兒咳嗽,如果是內傷積食引起的咳嗽,一味地平肝潤肺、宣肺解表,但不去積食,治不好;有時候不但治不好,還用川貝枇杷膏這樣滋陰潤肺的葯,反而加重了積食的癥狀,越來越厲害。所以,小朋友有不舒服,首先要分清楚到底是外感症還是內傷症。2.1.1 外感症外感症如何鑒別,首先看有無鼻塞、流涕。外感症,邪氣首先侵襲免疫系統和上呼吸道;一旦感冒,在人體的表現是鼻塞、流涕;另外像脖子僵硬、發熱、骨節疼痛等,都是輔助的鑒別條件。判斷外感症時首先看是不是鼻塞、流涕。流涕很清楚,就是鼻涕從鼻孔里流下來。有時候,鼻塞大家不注意分辨,覺得鼻涕不流,就不是外感,並不是這樣的。有時候是鼻涕在裡面,沒有流出來而已。看小朋友是否鼻塞,一定要讓他抽一下鼻子,聽一聽呼吸是不是通暢的。如果呼吸的聲音通暢,就不是外感。如果鼻塞或者流涕,就是外感症。大多數的情況,外感症是鼻塞或者流涕,要用外感症的葯來治。但是需要區分風寒和風熱。常見的最基本的感冒有兩類,一是風寒、一是風熱。2.1.1.1 風寒感冒風寒感冒,一定是流清白鼻涕(清鼻涕或者白鼻涕),痰也必須是清痰或者白痰(雞蛋清一樣的痰或者是白色的痰),不口渴(不主動要求喝水,喂他水也喝的不多),無汗,白舌苔(A4複印紙的顏色)。這樣的感冒是風寒感冒,吃「同仁堂」的「感冒清熱顆粒」。最好是買同仁堂生產的,有幾個其他藥廠生產的「感冒清熱顆粒」,處方完全不同,裡面有西藥的成分,不要去買。如果買不到「同仁堂」生產的,可以在網上查詢這個葯的藥方說明書,拿其它藥廠的葯跟它對比,一樣的話也可以。2.1.1.2 風熱感冒風熱感冒,一定是流黃鼻涕,吐黃痰,口渴(喝大量的水),有汗(額頭/後背/腋下有汗),舌苔是黃色(小米一樣的顏色。小米有很多種顏色,比如淡黃色深黃色,只要不脫離小米的顏色,就是黃苔)。這種情況吃「銀翹解毒片」,或者顆粒、口服液都可以。鼻涕變黃的前提下,如果看到黃舌苔就吃「銀翹解毒」;如果舌苔不是黃色,那就是因為體內多股邪氣在交結,說明以前感冒誤治過,體內有多股邪氣在交結鬥爭,需要及時就醫。中耳炎一般是因外感風熱長期得不到治癒,或者是病氣過大,從上呼吸道炎症蔓延到耳道中,一般是給雙黃連(雙花(金銀花)、黃芩和連翹),可以針對性治療耳部炎症,如果服藥無效,應當及時就醫。2.1.1.3 外感特殊情況(麻杏石甘湯症)除了最基本的風寒、風熱感冒,還有一種感冒是以嗓子疼為主要表現,可能鼻塞、流涕,也可能沒有。咽痛,我們平時說的扁桃體發炎,也包含在這一類裡面。只要說嗓子疼,摸摸腋下有汗,不管發熱不發熱,不管咳嗽不咳嗽,都可以用小兒肺熱咳喘顆粒或者口服液,一到兩天就能完全治癒。不鼻塞或者不流涕,癥狀一發就是嗓子痛、扁桃體腫大,這是因為鼻腔已經失去抵禦能力。一般在這種感冒癥狀情況發生之前,小朋友都會有一陣不大便,或者是大便發硬,這是因為有內熱。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實際是麻杏石甘湯,是《傷寒論》裡面的一個方子,治療外寒內熱。主要成分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有這四味就可以了。扁桃體先發炎後發燒,在嗓子疼的初期,給他用這個葯就不會發燒。以前小朋友有扁桃體腫大的歷史,沒有完全治癒,又有周期性的感染腫大的情況,一般都可以歸到外感特殊情況(麻杏石甘湯症)里來。也許經過一次,也許經過數次,服用這個葯,扁桃體的問題可以得到徹底的解決。2.1.1.4 外感治療提示在自我對外感進行辨證施治時,有幾點需要特別提醒:首先,自我辨證時,舌苔、鼻涕、口渴、汗一定要結合起來看。前面講的是最常見的三種感冒情況,如果超出這三種情況,馬上去看醫生。其次,治感冒的葯,不管是藥片、口服液還是顆粒,最好是加水一杯,煮沸之後服用。因為藥物煮沸之後,藥物分子的活性會更好一些。同時也需要靠葯的熱力來幫助小孩發汗。治療風寒感冒的葯,煮沸後晾至稍微溫熱的時候讓小孩喝下去;治療風熱感冒的葯溫服就可以了。治療感冒的葯吃下去以後,讓小朋友運動一下或者注意保暖,稍微出一點汗(額頭微微出汗)最好。感冒藥最好在飯後吃。但是你發現感冒了,還不到吃飯的時候,可以馬上用藥。我建議是一發現感冒就吃藥。吃藥是讓它小發作一下,排出去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大發。再次,有外感時,不能吃一切有滋補類藥物。換句話說,外感時期,一切滋補類藥物,只要不是治療感冒的,都不能吃;凡是有滋補成分的,都不要服用。比如說地黃丸類藥物,愛兒涼茶,健脾消食茶等。因為藥物滋膩,容易把邪氣封閉在體內,不利於排出。最後,外感發燒的時候不要捏脊。之前我們講過,如果外感初期,發熱不出汗,可以通過捏脊給小朋友發汗。一捏,小朋友一疼一著急,有可能出一身汗,燒退了,就好了。但是盡量不推薦使用。2.1.2 內傷症內傷症,就是臟腑有了問題。小朋友的臟腑問題,一般脾胃問題居多。臟腑病一定不會鼻塞流涕,這就是內傷症與外感症的區別,這點分清楚了才能選擇用藥。要不然一個發燒分不清外感還是內傷,是積食引起的還是感冒引起的,就隨便用藥,這個一定治不好,而且會有未知的損傷。從具體細節上來說,看完鼻塞不鼻塞,區分外感症還是內傷症之後,判斷是內傷症的什麼情況,舌象是非常重要的判斷指標。2.1.2.1 舌苔厚不厚舌苔厚不厚,是觀察小朋友體內有沒有積食的必要條件。消化功能不好,吃的食物能量太高太多(高糖高油高蛋白吃的太多),小朋友自身消化不了,就會起舌苔。正常的舌苔, 是薄白,能看到舌體。如果舌苔變厚,完全覆蓋舌體,而且我們看起來的感覺是用舌板或湯匙一刮能夠刮下很多,這種情況就是腸胃功能已經出現了問題。另一種情況,舌條前半部沒有舌苔,根部後部舌苔厚重,這個也屬於厚苔,說明小朋友體內有積滯。當然,積食還有很多種輔助鑒別方法,比如晚上磨牙齒早起口臭,起床咳嗽(其他時間不咳或偶爾咳嗽一兩聲),大便酸臭。有時候,腹瀉未必是寒,積食也會讓小朋友腹瀉。如果是肚子受涼,大便稀溏,臭味不是很明顯;如果是積食腹瀉,大便稀溏,大便的味道特別酸臭。積食用藥,有熱(舌苔黃厚、腹脹、口氣,大便乾燥)用小兒化食丸,無熱(舌苔白厚)用小兒香橘丸,香橘丸不好買的話,加味保和丸也可以。2.1.2.2 舌苔的顏色先看舌苔厚度來判斷小朋友體內有沒有積食後,然後看舌苔的顏色。如果是白苔,一般是沒有熱氣,沒有實熱。2.1.2.2.1 舌苔黃如果舌苔黃,在此前提下,大便干,口渴,情緒煩躁亢奮、嘴唇顏色非常艷紅等,這些癥狀只要符合一到兩點,就是有實熱。實熱就要去火。一般含有黃連成分的藥物,像黃連上清丸,適用火氣發在上焦,像爛口角、長口瘡、鼻子里長瘡等;黃連清胃丸,適用火氣發在中焦或下焦,像上火大便乾燥、肛門出血等。食慾旺盛,飯量大很多,消化快,餓得很快,也是胃熱的一個表現。因為中焦有熱,消谷善飢。這種情況要看舌苔是不是經常發黃,如果經常發黃,就是有胃火,不是正常的消化的需求,可以給黃連清胃丸。特別提醒:含有牛黃成分的藥物,比如牛黃清心丸、牛黃清火丸等,盡量少給小朋友用。除舌苔黃是有內熱之外,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舌尖邊赤(舌尖或者舌頭兩側有赤點)。2.1.2.2.2 舌頭赤點如果只是舌尖有赤點(草莓舌),舌尖大概指甲蓋一塊有紅點,一般是心火旺。心火旺的小朋友比較容易鬧,情緒起伏比較大。就是異常開朗,異常開心;另外舌尖容易生瘡,大便有可能會比較乾燥。這種體質是心火旺。可以給一點蓮子心;用蓮子心煲雪梨,或者做湯的時候放一點蓮子心進去都可以。如果舌尖和舌條兩側都有赤點,是內熱,五臟六腑都熱,這種體質的小朋友要給他捏脊去熱。整個臟腑內熱問題比較多,比較複雜;小朋友比較磨人(情緒不夠穩定,容易哭鬧、容易煩躁),睡前亢奮(該睡時不想入睡),睡著了之後躁動(在床上打轉轉圈),大便失常。如果是胃熱肝熱,大便有可能偏干解不下來;如果大腸小腸偏熱,有可能大便一天兩次,反而比較稀一些。腸有熱了,腸蠕動快,吸收速度快,有時大便稀,有時乾結,但排便次數多,口渴喜飲(容易口渴,經常主動要水喝)。有的小朋友睡下之後多汗(睡下後出一陣汗,之後一宿就不出了),這也是內熱。 在內熱體質里,還有一種所謂的寒包火。這種體質的小朋友,外面有寒,裡面有熱,一般都是過度用寒涼藥物,或者是過度發汗而導致的這樣一種體質;外面有寒束縛著,裡面有火燒著。內熱解表,不管是解表和不解表,只要是內熱,都以捏脊為最好的辦法;如果捨得打,捨得讓小朋友哭一哭,把內熱瀉出去。像我們自己家的小孩兒,你一看他有這個舌尖邊赤的舌象,就知道他欠打了,要挨打哭一場給他泄泄這個火。2.1.2.2.3 舌體剝苔或裂紋舌條有裂紋或剝苔,是陰虛體質。兩種癥狀同是陰虛,但性質不同。裂紋是周身的陰氣和血受到了虛損,自身的津液陰氣受到了損傷,是體液或者血液成分缺少的表現。剝苔是臟腑的陰陽之氣中,陰氣受到了損傷,是臟腑營養不良的表現。單純性的陰虛,舌條應該是干紅的(又干又紅)。在剝苔中,舌前部有剝苔,肺陰虛,推薦服用麥味地黃丸;舌根有剝苔,是腎陰虛(以前看診時,曾經遇到幾位腎陰虛的小朋友,舌根後部是黃豆形狀剝苔,正是腎的形狀),推薦服用歸芍地黃丸;整條舌剝苔面積大,是整體陰虛厲害,長服六味地黃丸,慢慢養。朱震亨在《丹溪心法·小兒論》里提到,「小兒易怒,肝病最多。大人亦然。肝只是有餘,腎只是不足」。他說小朋友肝氣過盛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腎則經常出現虛損的情況。所以,以六味地黃丸為底方的一系列的藥物,都比較適合小朋友來補身體。吃地黃丸類藥物,需注意以下幾點:1. 一定要在舌苔不厚膩的情況下,來進行補養;如果舌苔厚膩,還給他盲目服用這一類的藥物,反而會加重積食。2. 在服用地黃丸類藥物時,一定要保證飲食清淡,不要盲目進補。小朋友不怕苦,就怕補,吃的越清淡越素越好。現在我們食物供應的水平,不要怕小朋友會虛到。所有營養不良的小朋友,不是你給的營養不夠,而是補過了,損傷了脾胃,產生積滯疳積,影響了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出現了營養不良的癥狀。3. 小朋友吃地黃丸類的葯,適合用溫水化開,或者煎服。服用液態的葯,比較容易吸收,滋陰的效果比較好;濃縮丸或者整粒藥丸吞下去,不如把它煎湯化水之後服用效果好。4. 附:關於地黃丸適應症,特殊體質針對性藥物的介紹。(1) 舌紅、少苔、口渴、五心煩熱。舌淡胖者不要用地黃丸。(2) 飯前服用,空腹。(3) 常用系列: 六味地黃丸:底方,山藥、茯苓、澤瀉、熟地黃、牡丹皮、山茱萸。 杞菊地黃丸:底方加枸杞、菊花,主要功能是滋養肝腎陰氣。肝陰不足表現為:睡前煩躁、口渴、揉眼睛、睡不著、眼睛乾澀(同時具備)。 歸芍地黃丸:底方加當歸、芍藥,主要功能是滋陰同時,活血、平肝;腎母肝子;口渴、五心煩熱、舌紅少苔。《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上說,歸芍地黃丸善治一切陰虛諸病,比六味地黃丸活動,因歸芍能滋養木氣,升降肝膽二經之故。 麥味地黃丸:底方加麥冬、五味子,主要功能是補充肺腎陰氣,益氣、滋陰、補腎,肺母腎子。例如小兒凌晨3點-5點之間,乾咳數聲,口渴想喝水,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大便干、乏力、舌紅少苔,都可以用麥味地黃丸。(4) 其他地黃丸類藥物應在明確的醫師指導下應用,如桂附地黃丸等。2.1.2.2.4 舌態看是否有濕氣纏繞舌淡胖(舌體比較肥,顏色比較淺,比嘴唇顏色淺很多),說明體內有濕氣;如果舌體兩側有了齒痕,說明濕氣太盛了;也有的小朋友的舌頭看起來舌質濕滑,感覺水淋淋,也是體內濕氣大。濕氣多因甜食而起。小朋友盡量少吃甜食。綿白糖、甜點心和糖果,能不吃就不吃。特別是現在的代糖,口香糖、爽口糖等,看配料表全是添加劑。代糖比蔗糖、甜菜糖還要損傷脾胃。小朋友實在忍不住可以吃點冰糖、黑糖。濕氣多還有可能是因為水喝得太多。所以不要強迫小朋友喝水。小朋友不渴,不要強迫他往裡灌水。家長可以提醒他喝,不想喝,喝一口就算了,不要再逼他喝。他的身體不需要這麼多水,你讓他必須要喝到多少量;這個水灌下去,那就是負擔,如果不能被正常代謝出體外,就會沉澱到脾胃裡,阻礙脾胃功能,化成濕氣。去濕推薦用薏米水。舌象只要是淡胖舌,就可以喝一點。有人認為薏米性寒,其實薏米性平。薏米一味煲水就可以,不要加紅豆、芡實。薏米煮水,40-60分鐘,煮開花就可以,只吃水,不用吃薏米。如果吃了不舒服,可以去藥房買炒薏米。另外,薏米水還可以治療手掌和腳蛻皮。小朋友同時發生陰虛和有濕氣的情況,先去濕,再滋陰;或者邊去濕,邊滋陰。2.1.2.3 小結再次強調,小朋友有不舒服了,首先要學會辨別是內傷還是外感。外感的話,要判斷風熱還是風寒,如何解表、用藥。內傷症的話,看舌頭的情況。舌苔看有沒有積食,舌色看有沒有熱,剝苔看是不是陰虛,舌態看有沒有濕氣。2.1.2.4 體質辨別是否同樣適用於大人講到這裡有個問題,以上用舌相和各種體征辨別體質的方法是不是同樣適用於大人? 不是的。小朋友從出生到現在幾年的時間,身體受到的外部刺激和傷害比較少,病情、病況比較簡單;大人不一樣,大人活了幾十年,身體遭受過各種各樣的損傷,那就不是簡簡單單的從一個點一個舌象或者一個外在表現,能夠判斷正確的。比如某位同學今天在論壇放的舌象照片,舌尖及兩側是有點,但點的顏色比較深,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在小朋友身上,這是生育後體內有瘀血造成的,瘀血化熱。還有就是,在小朋友身上,說苔厚是有積食,但是成人苔厚,舌苔厚膩一般是有痰濕。比如婦女舌苔厚,舌條後部苔厚膩,一般是下焦濕濁比較重,有婦科炎症、白帶異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者痰氣凝結,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壁過厚都有可能。所以,從舌相和各種體征辨別體質的方法不是完全適用於成人,小朋友病情簡單,體質簡單,不能用兒科思路去套成年人的病,範圍沒有那麼廣。2.1.3 五臟邪氣虛實五臟邪氣虛實,辯證和指導是用錢乙的方法,錢乙是北宋年間的兒科大家,寫了很多關於兒科的著作,是中國兒科歷史上宗師級的人物。2.1.3.1 心症心有實火,會哭鬧發熱,口渴喜飲,最重要的一點是喜歡趴著睡,咬牙,磨牙,胸口發燙,眼珠發紅,風邪熱實都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對這樣的情況給單味葯黃連,或者導赤丸。導赤丸是專門治療心火的葯,同仁堂有。另外,舌尖生瘡,大便乾燥都是心有實邪的表現。「心虛則悲不已」,情緒非常低落,睡著後躁動不安,容易受驚嚇,可以服用安神丸。我們建議五臟用藥要少用或不用,可以用手穴,推拿手心經;實症用泄法,虛症用補法。手心經穴,不是十二經的心經,是兒科推拿的專用穴位。2.1.3.2 肝症肝有實邪,高聲喊叫,哈欠頻做,心情煩躁,眼白會有深色斑塊,肝實熱一般用龍膽瀉肝丸。這個葯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要自己擅自使用。肝虛善嘆息,嘆氣,一天嘆氣好幾次;肝虛也會咬牙,咬得不緊,磨得不厲害,和心實熱相比,心實熱咬牙緊,磨得厲害;眼內有淺色斑塊,可以服用歸芍地黃丸。2.1.3.3 脾症脾邪實,這種情況比較少見,眼球發黃,和現代醫學說的黃疸肝炎類似,屬於急症重症,及時就醫。脾虛,一般就是容易嘔吐,飲食不香,吃的少,舌淡胖或者兼有濕滑,大便稀薄不能成形,容易積食,體力不好,可以吃點歸脾丸。能吃不長肉可能是脾虛,但是也可能是因為肝有瘀血,這個不能夠確定,要找醫師診斷。2.1.3.4 肺症2.1.3.4.1 外感咳嗽痰喘肺實,喘咳嗽,肺邪實,就是外感咳嗽痰喘。第一種咳嗽,風寒咳嗽,可能會發熱,看咳嗽發展的階段,然後不會出汗,稀、白痰或者是稀白鼻涕,不口渴,白舌苔。這種情況適合服用小青龍合劑,或者是通宣理肺丸,或者是風寒咳嗽丸。第二種咳嗽,風熱咳嗽,可能會發熱,有汗,黏痰或黃痰,咳嗽的時候痰咳不出來,咳出來一點的話很粘稠,黃舌苔,嘴唇非常紅;這種情況適合麻杏石甘片或者是肺熱咳喘,這兩個名字其實是一個葯。麻杏石甘可以治嗓子疼,也可以治風熱咳嗽。第三種咳嗽,痰熱型咳嗽,有可能發生持續高熱,38度、39度甚至更高都有可能,持續高燒,會有鳴哮音(喘的時候嗓子里有嘶嘶或者呼呼的聲音),呼吸的時候會有聲音出來,口渴,黃舌苔,嘴唇紅到發紫,顏色非常紅;可以用的葯有小兒清肺丸,小兒止咳丸,牛黃蛇膽川貝末(散劑)或者牛黃蛇膽川貝膠囊。痰熱型咳嗽可以把藥水煎好之後晾涼喝,室溫喝,因為他本來是熱證,可以冷著喝。膠囊可以拆開,用冷水調勻喝下去。2.1.3.4.2 肺虛肺虛,氣短,喜歡長出氣,就是深呼吸;胸悶氣短,體力不好,經常有深呼吸,可以吃一點補中益氣丸一類的葯;臉和唇色偏白,可以歸到血也不好裡面去;氣虛會影響到血液的生產和運行,臉色也不好。2.1.3.5 腎症腎,無實症。腎熱,實際是腎陰不足,斂不住熱氣,所以,才會出現小便異常的癥狀。腎虛,畏光、發育不良、體力不足、雙目無神,可以用地黃丸一類的葯,補養腎,具體哪種,還是要看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上是五臟可能發生的問題,五臟各有虛實,虛實各有表現,能與表現相應,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2.1.4 小兒體表溫度異常2.1.4.1 手部的冷熱朱震亨,人稱丹溪翁,他的丹溪學派以養陰治法為宗旨,恰好與小兒的體質特點「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相吻合。他的《幼科全書》,有這麼一條,審手冷熱:「五指梢頭冷,驚來不可當。」五指指尖都涼,有驚,受到了驚嚇,小兒情緒過於波動引起臟腑氣血失調,驚風抽搐是比較嚴重的情況。「若逢中指熱,必定是傷寒。」如果中指獨熱,必是外感傷寒。「中指獨自冷,麻痘證相傳。」如果中指溫度偏低,比其它手指的溫度都低,這是麻疹、水痘,包括以前說的天花。現在小朋友都接種了麻腮風(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疫苗,但是種了疫苗,並不代表以後就不得這個病。有些小朋友接種疫苗之後,還是會有整個病程表現。比如以前看的一個小朋友莫名發熱,查不出原因,連燒七天七夜,沒有任何錶現,熱了七天就自己退了。當時考慮是生長熱,但生長熱不會連燒這麼久。後來有一個細節,小朋友來的時候眼神迷離,像喝醉一樣,俗稱醉眼,這實際是痘症的一個主要表現。所以,這七天燒是出痘的表現,因為打過疫苗,所以不發痘,但整個病程都要經歷;這種情況供著四豆飲,燒著不要緊。 無名發熱,不是細菌也不是病毒,現代醫學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給退燒藥,退了又燒起來;還不如給著四豆飲讓他去燒,只要溫度在正常範圍以內,就不要緊。通常發燒,42℃以下8小時沒問題,40℃以下32小時沒問題。腮腺炎,打過疫苗,也有可能輕度發病,蛋清加水調綠豆粉外敷就可以,內服清熱解毒的,如板藍根就可以。打疫苗後可能發病,但發病不明顯,要注意觀察;出疹子,發痘,《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上講的很清楚,論壇也有相關內容,用四豆飲,怎麼用,用什麼劑量等,可以自行查閱。「女右男分左(一作男左女右手),分明仔細看。」在摸手指溫度的時候,男左女右。2.1.4.2 身體的冷熱在朱震亨的《幼科全書》中,還有一條「驗病歌」:鼻冷定知是疼痛(一雲是瘡疹),耳冷因傷風熱證。牽衣肚熱是傷寒,上熱下冷傷食病。「鼻冷定知是疼痛(一雲是瘡疹)」,鼻子涼臉熱,是疼痛症或瘡疹。「耳冷因傷風熱證」,發燒,耳朵涼,感冒風熱,外感風熱邪氣。「牽衣肚熱是傷寒」,肚子裡面熱,肚皮熱,這是外感傷寒。「上熱下冷傷食病」,上身熱,腿腳涼,積食症。 除了朱震亨的學說之外,明代董鳳翀的《活幼精要》里還有描述小兒表徵的外證歌:「肚熱腳冷傷積定,腳熱額熱是感風。肚冷腳熱驚所作,瘡疹發來耳後紅。」肚子熱腳冷,也是積食。腳熱,額熱,是外感。肚冷,腳熱,是受驚;小兒情緒劇烈波動引起臟腑氣血失調,算是內傷,情緒引起的疾病之一。如果出疹,耳朵後面的區域發紅髮燙。另外,驚風症,應該尋求醫師協助;治療驚風症常用鉤藤、琥珀、南星這一類葯,吃多久、劑量多少,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不要擅自服用。以上講的是體表溫度異常。2.1.5 其它2.1.5.1 常見重點病症2.1.5.1.1 鼻炎有的小朋友一年四季鼻子都不太通暢,這是鼻炎。鼻炎是外邪久駐(外邪長期駐留體內),邪氣與正氣糾纏膠著的狀態。為什麼邪氣會久駐體內,不能夠排出去呢?這是因為自身正氣不足,外有邪氣,內有虛損,算是內外俱病。鼻炎,要先解決鼻炎問題。鼻炎、扁桃體慢性炎症、腺樣體肥大等等這些上呼吸道的疾病,在緩解期,也就是不發病時,我們推薦用按摩手法(捏脊和相應的穴位按摩)給他保健和緩解。具體手法可以聯繫青苗媽,請她解釋說明。前期有很多同學給自己小朋友試驗,效果不錯,大家可以互相學習應用。鼻炎可以配合吃一點中成藥;市面上常有的中成藥,一個是辛夷鼻炎丸,一個是千柏鼻炎片,這兩個葯都是針對肺經鬱熱型的鼻炎。如果鼻塞酸脹癢,小朋友揉鼻子,覺得鼻子裡面癢,早起打噴嚏,只要是早晨起床打噴嚏,起床之後有可能一整個白天都不打,但是每天早晨起來必打噴嚏,這種情況可以推斷是鼻敏感,大概類似於我們所說的鼻炎情況;就可以給辛夷鼻炎丸或者千柏鼻炎片。虛寒型鼻炎的特點是遇風遇冷鼻塞,鼻涕較清(清水鼻涕),這種情況可以給玉屏風顆粒。提示:有的小朋友喜歡抽鼻子,可能是因為鼻竇有炎症,鼻腔內部癢或者不舒服,他夠不著只能通過面部肌肉動來緩解;所以要去查有沒有鼻炎鼻竇炎,再進行相應處理。2.1.5.1.2 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容易受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現在這樣的小朋友蠻多的,咳嗽連綿不斷。小朋友容易被感染,長期治不好,中醫講是風邪易感,自己正氣不足,免疫力低導致。同樣接觸,有的小朋友沒事,有的每次必中招,這是自身體質問題。已經被感染了,怎麼治?不好治。很多時候吃一點葯,治好了,飲食不注意,或起居不注意,又會複發。咳嗽久治不愈,如果確實非常困擾小朋友,影響生活質量,用現代醫學方法去醫治,抗炎,沒有問題,但是後續的工作家長一定要跟上,飲食起居都要注意,讓身體慢慢的恢復。首先要調養體質,其次要注意飲食起居習慣,體質才能越來越好。治療不是當下問題,是要想以後怎麼樣不得這個病。而且,受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和鼻炎治法差不多,總得經過幾次反覆鬥爭,病氣才能真正被排出體外;道路曲折,前途光明,看醫師和家庭的合作夠不夠好。2.1.5.1.3 小結關於鼻炎、扁桃體、腺樣體長期腫大、肥大,都是上呼吸道的病態,這屬於中醫肺臟病的範疇。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大多因為外感誤治,邪氣駐留於肺系臟腑經絡,出不得出,入不能入,所以在咽喉凝結盤踞,形成病患。所以,在治療思路上,首先,調節孩子自身氣機、培補正氣,做好殺敵準備;其次,等待自身正氣充足,正確發散疏導病邪;所以,平時日常生活中,務必要留意飲食起居,慢慢調養體質。2.2 身體沒有明顯病徵的情況小朋友在沒有明顯的外在病徵的時候,也許身體內部健康已經出現了一定偏差。這些偏差雖然沒有以明顯的行為表現出來,但是在身體外觀上已經有了反應。我們通過觀察這些身體外觀的表現,就能夠了解小朋友內在的健康狀況。2.2.1 三種常見體質2.2.1.1 內熱在朱震亨的《幼科全書》中,描述了小朋友有內熱以及如何醫治,「如足脛熱,兩腮紅,煩渴不止,頭面好露,揚手擲足,大便閉,小便黃,身壯熱不退,凡此皆宜涼解,不可服熱葯補藥也。」小朋友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是有內熱的表現了。如果確認是熱,應該用涼葯去治。· 足脛熱,腳踝局部的皮膚溫度,比身體其他地方的溫度要燙; · 兩腮紅,不是顴骨,也是有熱像; · 煩渴不止,小朋友口渴不口渴,看小朋友是不是主動要水喝; · 頭面好露,不喜歡戴帽子,要把頭和臉露在外面; · 揚手躑足,上竄下跳;多動症也是熱氣過盛的表現,至於是實熱還是虛熱要再鑒別; · 大便不暢,乾燥,便秘,小便發黃; 有以上幾個特徵,就是實熱,可以吃寒涼之葯,不能吃熱性葯、溫補藥。 有人以為臟火跟內熱是一個概念,其實並不是。內熱是整個身體,臟腑經絡氣血都呈現虛熱的狀態;臟火是一臟獨熱;內熱是一種體質,長期伴隨身體,要慢慢滋養,才能把體質調養過來;臟火是一種病態,也許吃三天五天的葯就下去了。臟火什麼時候都有可能出現,你吃點辣椒,可能火就上來了;內熱是體質問題,臟火跟內熱調整不調整關係不大,內部或者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臟火突然升起。2.2.1.2 寒性體質寒性體質剛好相反,「如足脛冷,面晃白,口中氣冷熱進退不定,身常偎人,眼珠青,吐瀉不止,肚腹作痛,凡此皆宜溫補,不可用涼葯利葯也。」足脛冷,面色晃白,血色不好,身常偎人,過於留戀父母,有事沒事不想動,光想在大人懷裡依偎;眼珠青,眼白髮青,也是體內有寒的表現;經常會叫肚子疼,如果化驗大便,沒有蟲,又時常說肚子疼,這種疼法你給他揉一揉暖一暖就不疼了;這些都是寒性體質的表現,不能用寒性涼性的葯,應該用溫補類藥物。2.2.1.3 寒熱不清在實際情況中,除了寒性體質和熱性體質外,還有寒熱不清、寒包火、火包寒等各種情況;如果是寒熱不清的,要靠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鑒別、慢慢調,除一除熱氣,去一去寒氣,堅持捏脊、摩腹,讓他的身體日漸走向調和平衡。這是需要真功夫長期堅持的,有些父母希望吃藥,一個月兩個月就恢復到完全健康的狀態,不太現實。體質一旦出現偏頗,不是一早一夕造成的,也不要想在特別短的時間內就調養過來。每天調節好吃穿住用,飲食起居,再配合一些藥物、按摩等輔助性治療,循序漸進,半年或者一年時間,才能夠讓身體進入一個比較健康正常的狀態,不能急。以上講的是幾種體征表現,代表身體有什麼樣的情況。2.2.2 面部五臟分配額頭屬心,左腮(即臉)屬肝,右腮(即臉)屬肺(這個左右是小朋友的左右,不是我們的左右),鼻屬脾胃,下頜(即下巴)屬腎。心肝脾肺腎,在面部各有反射區。如果小朋友左半邊臉紅,右半邊不紅,這是肝火過盛;至於是實火還是虛火,要自己去判斷;如果左半邊臉不紅,右半邊紅,那就是肺熱。額頭紅是心火,下巴紅是腎火,腎有火不能瀉腎,腎有火,會尿頻尿急。治膀胱,一般給知柏地黃丸,滋腎水,去膀胱之火。大人也是一樣的。辣椒吃多了,有可能右臉起痘;熬夜多了,左臉就長包起痘;成年婦女生理期下巴起痘,是肝脾不和,導致腎負擔重,肝脾相爭連累了腎;額頭起痘是心火大。小朋友臉上某個區域發紅,可以看下哪個臟器所屬,相應給些瀉火的葯。發青是風邪;鼻子周圍發青,是肝邪克脾,拖累了脾胃。還有一些專業望色的內容,各位不好(音三聲)學,沒有那麼多的臨床經驗,根本分不清青白黃紅黑,即使專業看兒科十幾年的,也未必看得出,所以自己不要瞎看。而紅色很好分辨,容易看出來,發紅就是臟器有火,有火,去去就行了。2.2.3 幾種特殊體征及日常異常表現2.2.3.1 幾種特殊體征元朝朱震亨《幼科全書》中有這樣一段:「青筋脾熱生風」,鼻樑有青筋,脾熱肝風,肝風內動,脾有熱氣,可以靠捏脊慢慢調整過來;捏脊和摩腹是我們比較推崇的,輕刺激、不強烈,可以達到從量變到質變的目的。如果小朋友一出生就有青筋,也就是胎裡帶的,一般是媽媽懷孕時情緒不舒暢;後來有的,可能是錯誤用藥,寒邪入臟。「疳疾青筋大肚」,小朋友腹部特別突出是有輕微的積食,或者輕微的疳症;如果肚子漲得特別大,青筋浮出體表,非常明顯的靜脈紋絡,那就是疳症。我們現在講的這個問題是肚子上有青筋,別的身體部位就不用管了。父母家長也好,爺爺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好,沒事不要拿小朋友當個東西來觀察,今天長個痦子,明天哪裡發青,本來他吃得好,睡得好,你非要找個毛病出來治一治,這樣的心態很不正常。不要給自己平添不必要的憂慮。現在這樣的父母很多,找大夫看,就是給看看哪裡有毛病,我出去看診很多這樣的例子。只要孩子能吃能睡,健康活潑,不要閑操心;有這個精力多看看書,長長知識;觀察出來又搞不懂,找不到具體什麼原因,自己難受,平添煩惱。「眼角眵生肝熱」,眼角經常掛眼屎,是肝有熱氣;還有,搖頭揉目,肝熱生風,經常揉眼睛,頭喜歡晃來晃去,也是肝有熱氣的表現。肝熱可以吃一點綠豆水,也可以去爬爬山,或者去森林樹木多的地方跑跳。多走多跑,是疏肝理氣、去肝熱的最好辦法,也適合情緒不舒暢的成年人多去,去含氧量高的地方一跑一鬧,對焦慮抑鬱的成年人,又解肝毒,又泄內熱。「口邊涎出脾寒」,小朋友白天不能自主控制口水,這個是有寒氣,寒氣損傷了脾胃,睡著了不能約束口水,也是脾虛;只是睡著了不能約束,比白天不能約束,癥狀要輕一些。這是幾種特殊的表症。2.2.3.2 小兒日常異常行為明代萬全的《片玉心書》,其中的雜證篇有這樣一段:小兒吃泥土,脾熱用瀉黃。集聖相間服,疳成不可當。小兒合面睡,原來熱在心。只用導赤散,瀉心與涼驚。小兒多白尿,落地如米泔,胃苓鹽湯送,數服解憂煎。小兒大便青,邪熱在肝經。只用瀉青丸,此法效如神。小兒糞焦黃,邪熱在脾鄉。誰知瀉黃散,端的是奇方。小兒吃粉筆、橡皮、泥土,異食癖,是脾熱,脾熱用瀉黃。可以捏脊,服用一點清涼解毒的食材,像綠豆湯、荷葉水、冬瓜水,比較清熱的,如果效果不明顯,應該尋求醫師的協助。小兒合面睡,趴著睡,有心火,用導赤散或者導赤丸,同仁堂有這個葯,專門瀉心火用的;心火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小兒多白尿,小朋友尿白,尿液乳白色,通常是體內鹽代謝異常;用中醫的話說,是肝脾不和,胃有濕氣;不要緊,不吃藥,多喝水。小兒大便青,邪熱在肝經。小兒大便青色,發綠,這個情況比較常見,肝有邪熱。屬於正常偏異常的情況。如果捏脊去熱這樣的療法,不能夠緩解的話,應該向醫師求助。小兒糞焦黃,邪熱在脾。小朋友大便焦黃色,是脾有邪熱,大便偏稀薄,黃色偏褐。這幾種情況,脾熱心熱,邪熱在肝,邪熱在脾,都可以通過小兒手穴來治療,不吃藥也可以,各位可以看一下三字經派兒童按摩一類的書籍。2.2.4 頭髮、指甲及眼球的外在表現2.2.4.1 頭髮小朋友營養好不好,看頭髮,頭髮烏黑柔軟,就是營養狀況良好;如果頭髮又枯又黃又硬,是營養不良;頭髮單枯或單黃,是什麼問題這就要去找醫師看診了。如果營養有問題,熱性體質,經常大便乾燥口渴口臭,推薦吃一點螺旋藻片。虛寒性體質,大便經常稀薄不成形,小朋友沒什麼力氣,不願意講話,不願意玩鬧,舌苔也不黃,舌色也不紅,這種情況可以給一點魚肝油。看頭髮,看小朋友是不是虛損,小朋友身體虛不虛,就是這樣。如果頭髮烏黑柔軟,非常濃密旺盛,就不缺什麼營養物質。上面說的是頭髮烏黑柔軟,至於頭髮多少就和體質基因有關係了,這不作為判斷標準;除非是特別少,應該看診,讓醫生判斷。頭髮為血之餘氣,跟血液、腎都有關係。只要是烏黑柔軟,就是正常。有同學問,固元膏或者生薑水是否能給小朋友用來補充營養或者治療疾病,這個請各位自己判斷,適合不適合你,也是自己判斷。我的觀點是這兩樣東西小朋友一概不能吃。別人怎麼講怎麼推薦我管不了,我只能這麼說,信息平等自由選擇。知識就是這樣,我們宣傳知識有充分的自主性。2.2.4.2 指甲有時候指甲上會出現白點,首先考慮體內有沒有蟲,檢驗體內是否有蟲的方法是去化驗大便,可以看是否有蛔蟲;檢驗肛門,可以確定有沒有蟯蟲。如果體內沒有蟲,可能是小朋友情志不良導致的,就是剛才我們說的肝病為多。小朋友情志不夠舒暢,經常受到壓抑,肝就會出現損傷。疏肝最好的辦法就是痛哭一場,再就是堅持長期的捏脊,有疏肝理氣的效果。如果小朋友愛吃手,愛咬手指甲,身體問題比較多;首先要考慮是不是有蛔蟲,其次考慮是不是缺維生素。缺維生素有可能是因為積食導致的,脾胃之間有積滯,對食物不能夠很好的吸收,就會出現缺這個缺那個。堅持捏脊,稍微吃一點兒去積食的葯,脾胃功能好了之後,就什麼都不缺了。如果不是蛔蟲,咬手指甲的同時,還有揉眼睛、睡前亢奮、哈欠連天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不安等表現,一般是肝陰不足,可以吃一點歸芍地黃丸看看。2.2.4.3 白眼球斑塊白眼球上有斑塊,提示肝有熱氣,小朋友因為某些原因肝臟功能不夠好,有可能是錯誤用藥損傷肝臟功能,有可能是情緒不暢導致肝氣不舒。小朋友睡覺眼睛閉合不全也是肝氣不舒暢。具體肝什麼情況,有可能血虛,有可能氣鬱,還是其他問題,要具體看診。如果是深色斑塊,深藍色甚至黑色等,是肝有實熱,多去運動,多去爬山,多出汗,多去鬧、哭,就可以了;一定要發泄,發泄夠了,肝就恢復正常了;如果是淺色斑塊,淡藍色或淺灰色等,是肝有虛熱,肝陰虛。這種情況我們在下面的視力問題中再詳細闡述。 眼球的斑塊和蛔蟲有沒有關係?有一定關係,但是眼球上的斑塊不是判斷有沒有蟲唯一必要的條件,要用許多的體征聚合在一起才能判斷體內是不是有蟲。2.2.4.4 視力問題小朋友經常揉眼或者擠眼,要首先考慮是不是視力出了問題,要去查視力。前面提到,如果發現小朋友眼白有淡藍色或淺灰色斑塊,是肝有虛熱,肝陰虛,有這種情況的小朋友要及時就醫診治,而且要特別注意視力狀況,容易出現問題。近視遠視這些情況,最好能夠一對一給予針對性治療。如果沒有合適的醫師,可以給一點歸芍地黃丸或杞菊地黃丸。如果吃了地黃丸還有熱氣的話,可以加喝一點煮開花的綠豆水去一去熱氣,滋養肝陰然後去內熱,把這個肝虛熱給平下來。在日常養護中,不要給小朋友吃辣椒。一切辛辣的,胡椒、姜、生蔥、生蒜,不要給小朋友吃,吃多了會對視力有損傷。像湖南、四川,菜里放一兩個辣椒不是辣,只是調味,對於小朋友不是這樣,不要吃辛辣之物。另外,應盡量少讓小朋友去接觸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等等,尤其是睡前,不僅會造成情緒亢奮,難以入眠,對視力的損傷尤其厲害。視力發生問題了,自己給小朋友治療的話,以按摩法最為穩妥。斜視、弱視、近視、遠視、散光,都可以用按摩法輔助治療。去針灸診所也可以,不要自己針自己灸。2.2.4.5 出汗出汗,分為自汗盜汗。自汗是白天不怎麼運動就頻頻出汗,一般是氣虛,用玉屏風顆粒。盜汗是睡下之後或醒來之前出汗。睡下後出汗(睡下後出一陣汗,之後一宿就不出了)是內熱,對內熱最好的辦法除了捏脊外,就是讓孩子多出去瘋,多出去跑,把內熱發泄出去就好了,有哭的要求時,讓他自己哭夠。醒來之前出汗是氣虛,可以適當服用玉屏風顆粒;如果服用後沒有效果,要及時就醫。另外,如果小朋友不容易出汗,有可能是寒邪束表,外有寒氣包裹,要請醫師診斷。2.3 兒童生理特點和日常養護2.3.1 兒童養護總則以上講的是在兒童出現了一些明顯病徵或者不明顯的輕微病徵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辯證並給予治療或者調理。下面我們要講講如何治「未病」,就是在小朋友還沒有生病的時候,通過了解兒童的生理特點,在日常養護中盡量避免可能會給小朋友的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的情況。萬全的《片玉心書》,這樣講述兒科總治:「小兒純陽之體,陰陽不可偏傷。常帶三分飢與涼,此個孩兒易養。大抵脾常不足,有餘肝氣須防。不寒不熱葯為良,切忌妄行猛浪。」小兒純陽之體,陰陽不可偏傷,以調養為主,不能夠過度損傷陰陽二氣。常帶三分飢與涼,不要吃的過飽、穿的過暖,吃的越清淡越好,杜絕高油高糖高蛋白,蛋奶適量食用,不能常吃。吃的過好,能量過高,穿得過暖過熱,這是小朋友得病的根本原因。小朋友的生理特點就是脾常不足,消化功能還沒發育好,很多食物吃下去沒有辦法正常的消化吸收,變成垃圾、痰濕,反而成為負擔,阻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高能量食物對小朋友來講實際是一種負擔。小朋友的肝氣常常有餘,情緒不要壓抑,要讓小朋友舒暢,昨天我們講了,要多去爬山、玩,熱氣、鬱氣都要發出來。不寒不熱葯為良,切忌妄行猛浪。兒科用藥以甘淡平和為主,我們自己家,或老師,用藥要求甘淡平和,以調養為主,譬如開車,慢慢地把車引導向正常的運行軌道,而不是猛打方向盤,迅速扭轉,這是我們治療的基本思路。熱葯、寒葯都會對小朋友身體產生不可預知的損傷。前陣子我們一直在批判的紅糖姜水,今天又有一個來看診,說給小朋友,每天早上喝一杯,我說趕緊停了,又內熱,舌根的苔又膩,對小朋友身體非常不好。 2.3.2 針對性問題淺釋下面我們對小朋友日常養護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以便使其更具有可操性:2.3.2.1 濕疹小朋友長濕疹,一定要嚴格忌口,戒一切蛋、奶、海鮮、糖果,高脂肪的食物,吃得越清淡越好,然後配合吃一點利濕去熱的藥物,就能夠慢慢好起來。不忌口,永遠是治好之後又複發,很少有不忌口通過治療完全痊癒的。體內有垃圾,代謝通道不好,只能夠通過皮膚排泄;舊的這些剛剛代謝完,又堆積起來,身體就沒有自我調整的過程;吃幾劑葯好了,不忌口,又複發了。忌口,一般我們建議,忌口到康復,癥狀完全消失,半年之內沒有再發作,可以少量的吃一點。不過說回來,蛋奶海鮮不是什麼好東西,不吃也罷。如果懷疑是濕疹,先到皮膚科確定是否濕疹,然後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來對症治,中醫里,濕疹有兩種常見情況:一種是濕熱,癥狀:流水,堆積油屑,大便干小便黃,舌苔黃,適用清解片。成分:大黃、黃芩、黃柏、蒼朮四種成分等(各10g或20g)打成粉,三歲幼童每天2g藥粉煎湯,三餐後服用。一種是脾虛型,胃口不好,大便稀溏,舌色淡紅,皮膚乾燥,表皮有屑狀脫落,可以用參苓白朮散/丸,常服。另外,還有是對兩種癥狀都適用的食療方:赤小豆(藥店買的那種)15g、陳皮3g,大米30g,一起煲粥,一日內吃完。2.3.2.2 關於長期服藥某種葯是否適合長期服用,如果是醫生開的,就遵醫囑;不是醫生開的,吃一陣,停一陣;可以吃十天停五天,這是保健類的,比如魚肝油;治療類的,比如感冒藥,小朋友癥狀有了明顯緩解,可以停葯觀察,如果不好,繼續吃,如果他慢慢的自己可以走向痊癒的方向,就可以停了,中病即止,留一點小尾巴不要緊。還有一個點是,家長在給小兒判斷身體情況並給予藥物治療的時候,盡量只給一種藥物。這種葯,吃一天如果有效可以繼續給;如果沒有明顯效果也無不適,可適當加量服用;如果出現不適,馬上停止;這樣,就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害。如果幾種中西藥物甚至幾種中成藥,沒有在醫囑的情況下,混合服用,藥物搭配有可能會出現問題,那麼給小朋友服用之後,反而適得其反。小朋友病情簡單,很多情況之下,只要藥用對了,只要一種葯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比如風寒外感導致咳嗽發燒,你給小青龍合劑,能退燒,也能止咳,也能化痰。扁桃體發炎,大便乾燥,有汗,給麻杏石甘湯或者小兒肺熱咳喘,既能退燒又能止咳通便,一種藥物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沒有十足把握,盡量不要混合用藥,這是用藥的問題。2.3.2.3 關於飲食 飲食的問題,你們有興趣自己買一本書自己看,現在食療保健的書很多,教怎麼吃,怎麼做菜怎麼做湯,吃了有什麼好處;大夫不懂這個,懂也不解答,不在大夫的範圍內;吃綠豆泄肝熱,是你用得著的;其他能不能吃,自己選擇判斷。2.3.2.4 關於按摩有複雜長期癥狀的小朋友,建議每天堅持按摩治療,按摩的目的在於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讓他的身體盡量避免受到侵害,或者受到儘可能少的侵害,走向健康正常的運行狀態,身體的各種疾患才能慢慢修復好。偏食,也是脾胃功能異常的表現。也應長期調理。摩腹和捏積的手法,論壇都有,包括一些細節問題,自己看,我們就不再贅述。按摩手法中的往複按摩身柱穴就是以脊椎為中線,沿脊椎上下摩擦。日常保健按摩的頻率和周期,一般是十日停三日。 用按摩膏按摩會有排病反應,服用湯劑治療慢性疾病,也會有排病反應;一旦出現排病反應,應該怎麼樣處理,如何真正幫助小朋友,還是要多多學習。否則,小朋友前期一直接受抗生素、消炎藥的治療,然後使用按摩或者湯劑後,遇到了排病反應,家長一看覺得不行,又去用抗生素、消炎藥,那還不如不治,小朋友還能少吃一次葯。有些小朋友生病之前會有一些特殊表現,比如舌苔異常、單眼皮變雙、雙眼皮變單、大小眼、精神不佳、特別煩躁等,當發現生病跡象時,可以給他做一些針對性的按摩,同時提供盡量簡單清淡的飲食。不怕得病。得病後病情能夠迅速平穩的解決掉,這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式。發現異常,可以給他加多捏脊的次數,舒暢氣血,堅持摩腹,讓他的消化功能盡量維持正常和平衡;本來有可能發燒的感冒,不發燒了,再吃上正確的藥物,一兩天就能夠完全解決,這就是我們要的最好的結果;覺得他要生病,非要把病壓下去,讓他一點都不得病,這個不現實。腳涼的時候可以用按摩膏搓,按摩膏效果不錯,有寒去寒,有熱去熱;穴位上用法上不明白的,可以問青苗媽;像我脊椎不好,調整了兩次,已經很舒服了。外感時,捏脊摩腹可以減半量,或者平時量的三分之一,都可以,但不要過量。外感時,本身要調用氣血和邪氣做鬥爭;輕柔的撫摸,有助於氣血運行;但是如果過量,會影響氣血的運行方向,有可能會拖延痊癒時間。具體個案應該怎麼按摩,怎麼補怎麼泄,自己判斷;跟處方一樣,見不到人,醫生沒有發言的權利;祖師爺傳下來,望聞問切,四診俱到,才能出方子;不管是針灸按摩,處方也好,都是一樣的。 關於兒童遺尿,在微博貼了幾個按摩手法,兒童遺尿除此之外的其他症型,要及時就醫。2.3.2.5 鼻炎及上呼吸道慢性炎症鼻炎如何鑒別,特徵是什麼,上面已經講了,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鑒別,就帶小朋友去看醫生。自己處理不了的,沒有把握的,就帶去看醫生。如果不能肯定是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已經不在你的控制範圍之內,如果盲目試探性地去做,很有可能導致不良後果。這是我們一貫強調的一點。關於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這些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可以說是現在兒科的一個難題;西醫搞來搞去,沒辦法,建議切除;中醫療法,有能控制的,有能緩解的,有能治好的,當然,也有治不好的;這個不是我講幾句,你了解了就能治好的;得承認這是客觀現實,他就是疑難雜症。只要堅持正確的養育觀念,慢慢的長養氣血,會慢慢走向好轉和康復;作為家長,不是去尋找的神奇秘方或治療方法,而是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通過孩子自身的氣血長養,慢慢走向康復;即使有複雜癥狀,只要生活環境創造好,也能日漸好轉和康復。最怕家長整天緊張焦慮,四處求醫,本來有一個醫生治療,氣血上來了,開始出現排病反應;結果家長一看不好,以前舊病複發,又去找另一個大夫;別的大夫,一看是急症,用寒葯先消炎,又壞了;於是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之中,沒辦法解脫,所以樹立一個正確的治療觀念非常重要。很多疾病不是一個處方和醫生能解決的問題,有些家長說自家孩子得了鼻炎,吃藥就好,不吃就發作;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反覆發作?是向愈的表現還是更嚴重了?你要理智冷靜的分析,不要盲目求醫;不要相信很多沒有親自給孩子診斷的醫生的話。特別是網路處方的醫師,如果不是特別的信任,我們不建議服藥。像七八歲的小朋友,身量長短,體重多少,你沒看到就給處方,藥物劑量到底怎樣,如果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不會把孩子交付到這樣的人手上。不止是腺樣體症,還有好多病都一樣的道理。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腺樣體這些上呼吸道有慢性炎症的小朋友,我們統一稱之為腺性體質的小朋友,這些小朋友的腺體特別容易發炎,並且長期不愈,飲食上應該控制,蛋奶一律不吃,低糖低油低蛋白,海鮮糖果能不吃就不吃。你說讓我提供一個好的辦法,我提供不了。看過的這種腺性體質的小朋友,有治好的,也有治不好的。這不是我能力範圍之內,給你一個辦法,小朋友就能康復,還是要家長和醫師充分溝通協調,大家做好各自該做的事情,小朋友才能越來越好。2.3.2.6 蕁麻疹這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應該去看診,我們解決不了,論壇上有一些偏方,土豆汁等,你去找找試試,看是否管用。2.3.2.7 骨齡每個小朋友有自己的發育周期,跟基因關係比較大;骨齡只是取了一個平均值;你懷疑小朋友有虛損、營養不良,找醫師診斷;如果沒有什麼異常,不要管他。有的小朋友,小學時長的非常矮,甚至中學也是,但一到大學長的非常快。不是有一個標準放在那衡量的,每個小朋友什麼時候開啟生長模式,不能確定。2.3.2.8 小朋友有眼袋、發青,是怎麼回事?小朋友眼睛有眼袋,發青發黑,要找醫生診斷。按照傳統醫學講,不是壽相;這樣的小朋友平時體弱多病,應長期接受調養和治療;至於為什麼發黑,跟血液、腎臟、脾關係很大,不是用一個點能解釋的。2.3.2.9 腳汗腳臭腳汗腳臭,普遍認為是身體排毒的表現;什麼時候腳不臭,不流汗,邪氣走不出去,反而走別的地方;青春期小孩,身體健康什麼毛病都沒有,就是腳汗腳臭,這是排毒的通道。2.3.2.10 天熱降溫的問題吹風扇、冷氣,都不建議給小孩子用這些;近幾年天氣越來越熱,北京廣東,39度到41、42度很常見,實在太熱,空調調到29度到30度,最低28度,涼風還不要衝著人吹;28度時人如果心靜,就很舒服了。2.3.2.11 游泳的問題游泳池裡面水溫再高也不會高於體表溫度,人在裡面游一下,水就帶走你體表大量的熱,身體想再恢復就比較難。首先,不推薦游泳這種健身方式,冬泳更不推薦。冬泳和用激素是一樣的道理。在冰水這種極端的環境下,身體的元陽之氣被激發出來調整身體狀況,你的煤氣閥門開大讓它燃燒,燒到最後一刻沒得燒,煤氣就斷了,也就是元氣燒沒有了,人馬上就死掉了。這就是為什麼參加冬泳的人容易猝死。夏天游泳是散熱過程。如果有條件能夠處在一個避暑的環境,就不用去游。身體在太陽底下吸收了熱,再去找涼水代謝熱,不如呆在比較陰涼的地方,身體就不用做這個無用功。冬天泡溫泉是對關節、疏通血脈有好的作用,但是泡多長時間,要根據個人體質不同決定。平時運動鍛煉只要到額頭微微出汗就可以。2.3.2.12 其他 醫經上講,一歲以內小孩有病都是胎毒,但我也不能肯定就是。懷孕時要注意什麼是另外的問題,以後有時間單講,是個大學問。小朋友容易受到驚嚇,聲音過於突然,容易受驚嚇,這是肝膽的問題,多數是膽有問題。不要讓小朋友熬夜,十點之前必須入睡,如果不能在十點前入睡的話,損傷膽氣。內八字外八字,步態異常,和臟腑有關係,和脊柱也有關係。小朋友內八字外八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先看兩肩是否平齊,脊柱是否有側彎、彎曲。 小朋友齒黑,牙齒有黑垢,是體內有溫熱邪氣,不能外散的一種表現,有可能是溫補類的藥物服用過量或者錯誤服用導致,要去就醫。 以上是對一些普遍性的疑問進行的解答。3 總結 我們的兒童體質辨別系列講座就到這裡了。 我們講座希望把一些最基礎最易懂的知識介紹給大家,大家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多學習,能夠保證不得病或者得了小病能處理,就得不了疑難雜症,就不用四處求醫;家長心態要放平,不要覺得小朋友得病天就塌下來,自己先亂了陣腳,你越焦慮緊張,給小朋友使用的葯和方法越多,就越難好;關心則亂,沒有正確方法,反而是在禍害他。 物質生活匱乏的年代,偶爾感冒,咳嗽,流鼻涕半年,也好好長起來了;現在醫師和葯多了,小朋友反而問題多了,很多十三四歲的小朋友,像長糠了一樣。 希望各位回去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多看書多學習,自己有儲備;如果平時不看書,加入個什麼組織,一有病,就給治好了,這種巧不好找。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千萬別讓孩子積食了!
※小兒積食,病因在脾不在胃,只用5個穴位就可以
※小兒積食,你怕了嗎?
※年後積食易生病,這個東西堅持吃一周,保護寶寶腸胃!
TAG: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