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垢--造成人類慢性疾病的根源

為什麼在我國平均10秒就有1人死於癌症;成年人心腦血管發病率高達20%以上,死亡率50%以上;平均1個老年人就有3種以上疾病?

為什麼看似健康的人會突然得大病?

為什麼慢性病會越治越麻煩?

為什麼你的病總是治不好?

誰偷走了我們五十年的壽命?(人類正常壽命本應是120歲,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卻只有70歲)

觸目驚心的現實

臨床和歷史統計數據表明:西方醫藥(對抗療法)進步使人民健康增強的說法被推翻。

在美國,1967年-1979年短短的12年間慢性病影響活動能力的患者上升86%,其中21%的患者年齡在17-44歲。(美國國家健康中心統計)

在中國,惡性腫瘤在1957年至2005年43年間增長了338%!心腦血管疾病增長了242%! 2005年至2006年僅1年時間惡性腫瘤增長了16%!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增長了28%! 糖尿病人數每年上升10%!

癌症死亡率:新加坡每死亡的3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台灣每死亡的4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中國大陸每死亡的5人中就有1人死於癌症。全球處於癌症大爆炸時代!

科學研究證實——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各種污染被人體大量吸收,形成毒垢淤積於五臟六腑,使人體失去了應有的生命活力,導致疾病叢生,過早衰亡!

自然醫學認為:毒素是指人體不需要的、過剩的、因環境因素或體內代謝產生的各種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物質。毒素在體內經年累積形成毒垢。

毒垢——乃引發身體的萬病之源

毒從何來?

一、威脅人類健康的根本原因發生了改變

人類生存環境惡化

空氣污染水源污染

土壤污染食物污染

藥物濫用精神污染

毒垢從哪兒來?1,食物中的毒素:

肉品中的激素,穀物蔬果中的化肥農藥,經放射線照射處理的食物,食物中的細菌,食品中的添加劑,飲料中的甜味劑,味精等以及高溫烹調煎炸食物產生的毒素。2、環境中的毒素:

空氣污染、紫外線輻射、水質污染、有毒化學物質及重金屬污染。電腦、複印機、手機等各種現代辦公生活設備在優化效率的同時亦會對肌膚產生輻射。3、生活中的毒素:

香煙、酒精、藥物、衣服、傢具、裝修、飲食4、藥物的毒素:

藥物殘留的的純化學性毒素5、人體自行產生的毒素:乳酸、尿酸、酸化黏稠的血液,大腸中的宿便,膽結石,自由基與氧化脂質等代謝產生的800多種毒素。壓抑、焦慮、緊張、暴躁等精神壓力產生的毒素。這些毒素沉積下來就形成毒垢。簡單拿藥物來舉例:根據藥物殘留率3%來推算,一個患病10年的高血壓患者,一天1次一次1粒葯,10年吃3650粒葯(一臉盆那麼多葯)體內殘留是246.375克藥物毒垢。 10x365x3x3=32850x0.25.x0.03=246.37約等於半斤毒素在體內!!!

現代人自身中毒卻難以克服的幾種生活習慣無規律的作息

不合理的飲食

過重的精神和心靈負荷

懶惰,運動量不足等

二、毒垢與疾病

毒素與毒垢

人體內有多少毒垢?人體代謝廢物知多少?

——人體新陳代謝可產生400多種化學廢物。

#每人每天通過呼吸、咳嗽、吐痰、大小便等,可排出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約400億個。

每人每小時新陳代謝約有60萬粒皮膚屑脫落,每年約有0.7公斤。

人體的大便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其中2/3視為有害菌,如果24小時內不能排出,其就能繁殖2兆條以上的病菌。

成年人體內有 3-25 公斤垃圾,在人體的所有器官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垃圾。

人體內的垃圾分布 垃圾的分量腸道中積存的陳腐糞便(不含正常糞便) 約 1—15 公斤肝臟、膽囊、膽管中腐敗的膽汁、膽紅素性結石,膽固醇形成的栓塞物及絲狀、片狀物 約 0.5—5 公斤各關節部位的各種無機鹽類 約 3公斤

醫學家瓦列里認為:從體內清除垃圾和毒素,可以消除80% 的疾病。因此,及時清除體內毒垢,是預防和消除現代慢性病、亞健康狀況的必由之路!祛病的第一步是設法排出體內毒垢,而非以藥物克制。

1、血液和淋巴中的毒垢:血液污染是疾病的根源,淋巴毒垢過多會導致免疫失調。清除血液和淋巴毒垢,身體自然就會進入健康的通道。血液與淋巴系統的毒垢血液循環於人體五臟六腑之間,被污染的血液會攜帶各器官毒垢影響人體健康,是各種疾病的根源;血液毒垢堵塞血管,容易引發血管硬化、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腦中風、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疾病,猝死率極高。

淋巴毒垢堆積,自身排毒功能減弱,造成免疫失調。及時清除血液和淋巴毒垢,還身體健康通暢。年齡在50歲以下冠狀動脈患者,有63%在第一次發病後一小時內死亡;85%在24小時之內死亡;幾乎有半數人在病發之前毫無預兆,除了脂肪和膽固醇過高之外,心腦血管疾病的猝死率也非常之高。

2、肝膽系統的毒垢肝膽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最大的消化腺。血液和淋巴液里的毒垢靠肝臟過濾。膽固醇、甘油三脂靠肝來代謝。肝臟毒垢多,會出現血液污染、免疫失調、脂質代謝紊亂。清除肝臟毒垢,血液恢復潔凈,臟腑得以通暢。

3、內分泌系統的毒垢:內分泌毒垢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情緒。內分泌毒垢會引發肥胖、痛經、乳腺增生、不孕不育、皮膚老化長斑、脾氣暴燥、卵巢囊腫,更年期綜合症等各種疾病。內分泌毒垢來源於血液的毒垢,清除血液毒垢,清除內分泌損傷,內分泌疾病自然痊癒。

4、肺呼吸系統的毒垢:呼吸系統的毒垢呼吸系統毒垢主要淤積在肺部,是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咽炎、哮喘、肺結核、肺癌等呼吸系統疾病的誘因。呼吸系統靠血液循環進行營養交換,因此隨著血液毒垢的凈化,肺部的毒垢也得以清除,相關病症自然消除。

2008年衛生部最新公布:癌症已經成為我國發病人群首要死因,其中肺癌在第一位。肺呼吸系統靠血液來進行營養物質交換,因此清除血液毒垢,可以排出肺部的毒垢。

5、腸道內的毒垢:腸道毒垢會引起便秘、色斑、食欲不振、腹部脹滿、暖氣、口苦、直腸炎、痔瘡、直腸癌等疾病。腸道毒垢通過黏膜和肺液進入人體。清除腸道毒垢,可以減少血液和臟腑的污染。

6.消化系統的毒垢消化系統的毒垢主要體現在腸道,腸道毒垢通過黏膜和血液進入人體,引起便秘、色斑、食欲不振、腹部脹痛、噯氣、口苦、直腸炎、痔瘡、直腸癌等疾病。及時清除腸道毒垢有利於減少血液和臟腑的污染。

排毒十大效果:

一、美容,改善各種皮膚敏感,頑固色斑,提升皮膚質量。

二、減肥瘦身。各種肥胖原因不在於營養吸收水平,在於毒素代謝。想減肥不反彈,排毒是關鍵。

三、預防疾病,緩解消化系統壓力,改善胃酸胃痛,使下垂的橫結腸複位,凈化血液,對慢性病起到防治作用。

四、解決便秘難題。便秘是健康的第一殺手。古今醫學文獻均有記載大腸毒素是萬病之源。

五、預防癌症。毒素是引發多種癌症的罪魁禍首。全面清理體內毒素,使排毒系統通暢,從根本上解決慢性疾病。

六、改善酸性體制。體內血液ph值低於7.35。就層現酸性,給腫瘤提供了存活條件,堅持體內環保,改善酸性體制。

七、改善兩性生活。增強及強化腎臟功能,緩解腰膝酸軟,頭暈失眠,提高性生活質量。

八、防治婦科炎症。痛則不通,女性炎症來源於結腸下垂。毒素沉積壓迫子宮;排出毒素是唯一解決方法。

九、抗衰老:清理體內自由基,提高人體免疫力,調節內分泌,讓各個器官正常化、年輕態

十、肝膽排毒受益終生:有效預防膽囊炎,結石,等肝臟疾病。

沙棘茶排毒——三清三降三抗

三清:清腸道、清血液、清泌尿;

三降: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三抗:抗腫瘤、抗衰老、抗氧化.

沙棘葉主要含有黃酮類、粗纖維、多糖類、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胡蘿蔔素、蛋白質、有機酸、葉綠素等營養及活性成分。主要成分含量、作用及毒理實驗簡介如下:1、黃酮類: 黃酮類含量800mg/100g-1000mg/100g;沙棘葉黃酮99%為黃酮苷類,比沙棘果黃酮更易溶於水中;沙棘葉黃酮具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種藥理作用,還有研究表明沙棘葉提取物具有與銀杏黃酮苷類似的調節血脂作用, 說明沙棘葉還可用於高血脂症的預防和治療。2、粗纖維:粗纖維的含量為14g/100g-15g/100g;粗纖維的存在有利消化和腸內容物排出, 使便秘得到緩解。3、多糖類:沙棘水溶性多糖含量3.2%-4.5%;抗衰老活性研究結果表明,沙棘水溶性多糖能有效清除人體內氧自由基。

沙棘茶中含VC、VE、黃酮醇,三萜稀酸,SOD,咖啡鹼含量比一般茶低3~10倍。常飲沙棘茶對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有緩解作用,降低血中膽固醇甘油三脂,能較好地改善心肌供血狀態;對各種炎症有效,如咽喉炎、扁桃體炎、前列腺炎等作用明顯;具有增進膽汁分泌,增強毛細血管功能的作用。臨床試驗證明,沙棘茶能解決便秘。

對五臟六腑做一次徹底的排毒!沙棘茶被業界稱為「女寶」,足見其對婦科的治療功效。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茶葉的故鄉,飲茶的歷史相當悠久。沙棘茶不是一般的茶,而是一種非常好的保健茶。

沙棘茶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癌、改善消化系統,清理循環系統,潔凈泌尿系統,清除體內毒素及調節人體內環境等功能。

沙棘中所含的黃酮醇、綠原酸是現代製造治療心腦血管病葯的葯源,VC、VE和SOD含量高是沙棘的一大特點。

藏醫巨著《四部醫典》中系統地記載了沙棘的藥效:增加血紅蛋白、防治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提高抗衰老機能,對各種維生素缺乏症特別有療效。沙棘具有補脾健胃、清熱、止瀉、治療潰瘍、祛痰止咳、平喘、抗炎生肌、提精神、抗疲勞的作用。

沙棘茶中的沙棘葉黃酮能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在脂肪代謝中控制脂肪合成,抑制高脂動物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效地起到減肥的作用。

相關文章:

毒素是疾病的根源
推薦閱讀:

腰痛嗎?你了解腰椎退行性疾病嗎?
看甲識健康:指甲異常與全身性疾病
將中醫「整體觀」「天人相應」思想融入複雜性疾病診療中
警惕頸源性疾病 切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TAG:人類 | 疾病 | 成人 | 慢性 | 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