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建設關乎民族未來

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推出了「你家的家風、家規是什麼」的專題調查節目,許多被採訪對象結合自身實際談體會、說想法,許多觀眾也踴躍參與,紛紛在網上留言。這一節目不僅成為馬年春節熒屏一道亮麗的風景,而且留給人們許多思索和啟示。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健康,社會的和諧、安定與進步,就有了最重要的保證。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說的就是家規、家風的重要性。在當今我國社會繁榮昌盛,但一些地方卻存在種種不良現象的情況下,嚴格治家的意義不可小視,甚至可以說,正家風應成為我們的正本清源之舉。對於各級領導幹部來說,尤應如此。

古人在治家方面,不僅留下了許多諄諄教誨,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等,成為傳誦久遠的名訓,而且流傳下許多動人的故事。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教育了無數後代子孫。老一輩革命家毛澤東、周恩來等,不僅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而且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的開拓者。他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對親屬子女嚴加管束,那種激勵人心、震撼人心的清廉之舉和高風亮節,成為家風、家規的楷模,更是我們黨的巨大精神財富。

有句外國諺語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脊梁骨長大的。」這就是說,家長首先要行得正,不要「將什麼精神上、體質上的缺點交給子女」。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習性愛好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作為父母,理應重視家風建設。可是,現在有些人不大重視這件事,要麼整天忙於掙錢、應酬,把家事丟在一邊,對家庭缺乏應有的責任感;要麼一味地溺愛孩子,不重視他們的品德教育與日常行為養成;要麼自身品行形象差,給子女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凡此種種,不僅難以培養出德才俱佳的高素質的子女,如果出在領導幹部身上,還會影響社會風氣,甚至損害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繫。

家風的形成無關家庭貧富,所關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養。作為子女第一任老師的父母,要強化角色意識,自覺擔負起培養教育孩子的責任,不能把自己應做的事推給學校和社會;要強化表率意識,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響和教育子女。同時,還要適應時代的變化,講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善與子女交朋友,多與他們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在潤物細無聲的氛圍中達到心靈的共鳴、情感的交融。作為子女,也應體諒父母的關愛之情,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既是對父母最好的盡孝,也是對社會的責任擔當。

聶榮臻元帥在他88歲高齡那年,向全國家長傾吐肺腑之言:「家教之道貴以德。」一個現代人的健康標誌,應是生理上健康與心理上健康的統一,而心理健康關鍵是品德和人格諸方面必須健康。家風建設的關鍵是要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及健康人格養成,讓他們有理想、有道德、有擔當,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無論是從家國情懷還是從父母責任的角度出發,各級領導幹部更應重視家風建設,在教育管理子女以及其他家人方面帶好頭,尤其要防止特權思想對家庭的滲透,維護家風的清正純潔,以良好家風帶動黨風與民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向賢彪

推薦閱讀:

漢族算善戰又好戰嗎?
揭密56個民族以外的民族
中國皇漢運動報告(新編)
為什麼我國東南部少數民族很少,西南地區民族就很複雜?

TAG:民族 | 未來 | 建設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