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的意義與功德(經文彙集)

  1、《遺教經》——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如我住世,無有異也。

  2、《大報恩經》——

  欲報佛恩,當持禁戒,護持正法。夫能維持佛法,三乘道果,相續不斷。盡以波羅提木叉為根本。

  3、《四十二章經》——

  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4、《大集賢護經》——

  出家之人,當先護持清凈戒行。戒行清凈,則能獲得現前三昧,成就無上菩提。

  5、《般舟三昧經》——

  棄絕情愛,作比丘僧。意欲學是三昧者,當清凈持戒,不得缺犯。

  6、《六門教授習定論》——

  若求凈戒,有四種因。一善護諸根。二飲食知量。三初夜後夜能自警覺,與定相應。四於四威儀中正念而住。如是則戒得清凈。

  7、《阿含經》——

  無戒之人,當生三惡道中。比丘戒律成就,威儀具足,犯小律尚畏,何況大者。是謂成就第一之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猶如彼城,高廣極峻,不可沮壞。

  8、《恆水經》——

  一時佛至恆水,月十五日說戒時,告阿難等曰。夫人生死五道展轉,不自識宿命本末,皆坐心意不端故。人身甚難得,經戒復難聞,聞已信入佛道難,入已守持戒律難。汝等皆應端心正意,念生死甚勞苦,當守經戒,不可缺犯。持五戒者,還生人中。持十善戒者,得生天上。能持二百五十凈戒者,現世可得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泥洹大道果。

  9、《善見律》—— 一切作諸惡法犯戒,無人不知。初作者護身神見之,次他心通天神知之。於是轉相傳至梵天,至無色界天,無不皆聞。故世間有犯戒者,諸天咸知焉。有智慧人寧守戒而死,不犯戒而生。持律有六德,一者守領波羅提木叉,二者知布薩,三者知自恣,四者知授人具足戒,五者受人依止,六者得蓄沙彌。若不解律,但知修多羅阿毘雲,不得度沙彌受人依止。以律師能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10、《楞嚴經》——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11、《摩訶般若波羅密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應云何行。 佛言。應起等心。於一切眾生亦等心與語無有偏黨。於一切眾生中起大慈心。亦以大慈心與語。於一切眾生中下意。亦以下意與語。於一切眾生中應生安隱心。亦以安隱心與語。於一切眾生中應生無礙心。亦以無礙心與語。於一切眾生中應生無惱心。亦以無惱心與語。於一切眾生中應生愛敬心。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兒子。如親族如知識。亦以愛敬心與語。是菩薩摩訶薩應自不殺生,亦教人不殺生。贊不殺生法。歡喜讚歎諸不殺者。乃至自不行邪見,亦教他人不行邪見。讚歎不邪見法。歡喜讚歎不邪見者。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如是行。

  12、《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居家菩薩,當行八關齋戒,勤修十善,以集道業。

  13、《大寶積經》—— 佛告迦葉,在家菩薩,成就三法,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三。父母不信三寶,勸令住信。父母毀犯禁戒,勸令住戒。父母慳貪,勸令住捨。讚歎無上正等菩提,為他說法。是為第一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14、《佛說五大施經》——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苾芻眾俱。佛告諸苾芻言:『有五種大施,今為汝說。何等為五?所謂一、不殺生,是為大施;二、不偷盜;三、不邪染;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是為大施。以何義故,持不殺行而名大施?謂不殺故,能與無量有情施其無畏;以無畏故,無怨、無憎、無害;由彼無量有情得無畏,已無怨憎害,已乃於天上、人間得安隱樂,是故不殺名為大施。不偷盜、不邪染、不妄語、不飲酒,亦復如是。

  15、《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凈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乃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16、《大報恩經》—— 齋法以過中不食為禮。

  17、《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行作沙門,就無為道,奉行六波羅密,不當虧失經戒。慈心精進,不當嗔怒。不當與女人交往。齋戒精進,心無所貪慕。其人壽命終時,阿彌陀佛自與諸菩薩阿羅漢,飛行迎之。往生無量清凈佛國。

  18、《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若諸凡夫自不清凈,犯毀禁戒。雖說正法,勸他持戒,終不信從。是故當知先自檢身,離諸放逸,堅持禁戒。然後為人說正法要,便能信受。

  19、《優婆塞戒經悲品第三》——

  善男子,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為難,在家修悲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惡因緣故。

  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則不能得優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獲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羅蜜,不能具足檀波羅蜜。在家之人則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時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應先修悲。若修悲已,當知是人能具戒忍進定智慧。若修悲心,難施能施,難忍能忍,難作能作。以是義故,一切善法悲為根本。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當知是人能壞惡業如須彌山,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許善業,所獲果報如須彌山。

  20、《優婆塞戒經凈戒品第十五》——

  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當令是戒凈耶』?

  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凈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

  復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無貪心,四者未有恩處先以恩加。

  復有五法。

  一者先於怨所以善益之,

  二者見怖懼者能為救護,

  三者求者未索先開心與,

  四者凡所有施處平等無二,

  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緣。

  復有四法。

  一者終不自輕言我不能得菩提果,

  二者趣菩提時其心堅固,

  三者精進勤修一切善法,

  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

  復有四法。

  一者自學善法學已教人,

  二者自離惡法教人令離,

  三者善能分別善惡之法,

  四者於一切法不取不著。

  復有四法。

  一者知有為法無我我所,

  二者知一切業悉有果報,

  三者知有為法皆是無常,

  四者知從苦生樂從樂生苦。

  復有三法。一者於諸眾生心無取著,二者施眾生樂其心平等,三者如說而行。

  復有三法。一者能施眾生樂因,二者所作不求恩報,三者自知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有三法。一者為諸眾生受大苦惱,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間不息,雖受是苦心終不悔。

  復有三法。

  一者未除愛心,能舍所愛,施與他人,

  二者未除瞋恚,有惡來加,而能忍之,

  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別善惡之法。

  復有三法。

  一者善知方便能教眾生遠離惡法,

  二者知善方便能教眾生令修善法,

  三者化眾生時心無疲悔。

  復有三法。

  一者為令眾生離身苦時自於身命心不吝惜,

  二者為令眾生離心苦時自於身命心不吝惜,

  三者教化眾生修善法時自於身命心不吝惜。

  復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營他事,二者營他事時不擇時節,三者終不顧慮辛苦憂惱。

  復有三法。一者心無妒嫉,二者見他受樂心生歡喜,三者善心相續間無斷絕。

  復有三法。一者見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惠輒思多報,三者於無量世受無量苦,其心堅固無退轉想。

  復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諸過咎尤故不舍一切作業,二者見諸眾生無皈依者為作皈依,三者見惡眾生心生憐憫不責其過。

  復有三法。一者親近善友,二者聞法無厭,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識教。

  復有九法。遠離三法,三時不悔,平等惠施三種眾生。復有四法,所謂慈悲喜舍。』

  21、《華嚴經》——於去來今佛所說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離舍,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斷絕。

  22、《華嚴經卷第二十一 華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諍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

  云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凈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

  云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凈戒。

  云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

  云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恆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凈戒故。

  云何為無違諍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磐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

  云何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咒術,造作方葯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而持於戒。

  云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

  云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形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

  云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

  云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無義語,及貪嗔邪見,具足受持十種善業。菩薩持此無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凈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凈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戒藏。

  23、《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五 凈戒波羅蜜多品第六 》—— 複次慈氏有是凈戒取相持戒,不為最勝之所攝受,但名凈戒,非波羅蜜多。何以故。但獲三界有漏果報,壽盡即無故。若普為一切眾生護持凈戒,觀第一義空,無人我相,而為有情護持凈戒,是則名為凈戒波羅蜜多,能令眾生速得無上正等菩提。

  24、《大集月藏經》—— 持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嗔恚邪見,此是世間戒行。以是戒行,則能成就清凈功德,降伏魔怨。不依色事。不依受想行識事。不依眼事。不依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愛取有生事。不依地界,水火風界事。不依無邊虛空處,無邊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事。不依欲界,色界,無色界事。不依現在及未來事。不依聲聞及辟支佛一切智事。不依聞事,禪事,智事。不依聞力,三昧力,陀羅尼力,忍辱力事。不依有漏無漏力,有為無為事。善不善力明暗力事。而持禁戒。此是出世間戒行,清凈平等梵路聖道,入無畏城。彼諸聖賢所依第一義諦,入清凈智。如是聖戒,清凈平等,修七覺分,力能障彼無明有為有漏之相不令得起。以是義故,名之為戒。諸仁者,離欲義是戒義,解脫戒是戒義,休息戒是戒義,盡義是戒義,滅義是戒義。此諸句義,名為戒義。

  25、《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發心菩薩,出家受戒而不迴向無上菩提,是諸菩薩定不成就菩薩凈戒,但有虛名,都無實義。雖處居家,而受三歸,深信三寶,迴向菩提。雖復受用樂具,而於菩薩所行凈戒常不遠離。亦名真實持凈戒者。

感恩您的贊助支持


推薦閱讀:

十二門論釋義 甲一 總敘造論的意義
張卓元:孫冶方價值規律研究的現實意義
在線課程對教育有何意義?這一點恐怕是最重要的
佛的各種手勢代表的意義
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義

TAG:意義 | 持戒 | 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