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作為心理學工作者,每每和年輕的爸爸媽媽聊天時,都會告訴他們,在孩子三歲以前,無論給多少愛都不算過分。在前三年時間是兒童建立依戀的重要時期,而健康的依戀是兒童幸福生活的基礎。 兒童依戀的類型 1、安全型依戀 有母親在時,這類嬰兒會獨自探索,母親的離開會引起明顯的不安.當母親返回的時候,他們有溫暖的回應,如果他們感到很壓抑,常常會尋求身體接觸來緩解壓力。有母親在場時這類嬰兒對陌生人很隨和大方。 這類兒童喜歡和親密伴侶在一起.將她作為探索的安全基地。 2、迴避型依戀 這些嬰兒同母親分離時很少表現出抑鬱,甚至當母親想主動引起他們的注意時,他們仍然表現得很冷漠。迴避型嬰兒對陌生人相當友善,但有時會像忽視自己母親那樣迴避和忽視這些陌生人。 這類孩子的特徵是很少表現出分離抗拒.他們甚至對養護者有意迴避和忽視。 3、抗拒型依戀 這類嬰兒在陌生情景中,他們會緊緊地靠在媽媽身邊,很少有探索行為。當母親離開時他們會相當壓抑,但當母親返回時,他們的表現很矛盾:他們會接近母親但看上去他們對母親的離去還在生氣,他們甚至抗拒母親主動的身體接觸。抗拒型嬰兒對陌生人保持相當的戒備,甚至當他們的母親在場時也是如此。 可以看出,這類兒童有強烈的分離抗拒.他們希望和養護者保持接近,但對養護者主動的接近又表現出抗拒,特別是在分離後重聚時,尤為如此。 4、紊亂型依戀 這些嬰兒在陌生情景中表現出極度的壓抑,他們似乎對於是要接近還是迴避養護者猶豫不決,當母親回來時,這些嬰兒看起來不知所措,或者他們會在接近母親的過程中因為母親的接近而突然跑掉,他們也可能在不同的重聚場景中同時表現出這兩種模式。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行為,重聚時先是想接近,然後又是突然地迴避養護者。 通常我們說的非安全型依戀指的就是上面所描述的抗拒型、迴避型和紊亂型。 從這些情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分離是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說,分離解決得好,孩子就有安全感。下面我們來看看,能否處理好分離,是不是由父母或者看護人的養育過程決定的,是不是由父母給了孩子怎樣的「愛」決定的? 比如,當孩子大聲哭鬧或煩躁不安時,母親會通過模仿孩子的感受來安撫孩子,以同樣的喊叫來附和孩子,慢慢地再把自己的嗓音降低,直至最終把孩子帶入一種安靜的狀態.當嬰兒過度緊張時,母親會抱緊孩子,輕輕地搖晃.當孩子情緒低落、沒精打采時,母親會運用自己傳神的微笑與孩子交流,從而讓孩子重新快樂起來。。。這些都是父母對嬰兒的情緒所做的回應。 尤其是當母親以一種可預期的模式對嬰兒的情緒進行回應時,孩子的頭腦中就會形成母親的反應模式。而這些模式就成為他成年後與人相處時的預設模式。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的能力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讓孩子習得的.同時,如果可以預期,那麼孩子就可以形成安全感,信任感。得到母親充滿愛意的、穩定的回應的嬰兒就可以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如果父母沒有學會怎麼有效地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那麼,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這些負面情緒就會在她身上難以遏制地發作:她可能會覺得內心非常痛苦、非常難受,以至於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夠擺脫這些情緒。(比如有嚴重抑鬱狀態的母親或者處於壓力狀態的母親.) 例如:在生活中,我們不時會看到這樣的場面,母親對著哭鬧不止的嬰兒高聲呵斥:「別吵了,煩死了」,或許有的媽媽不會大聲制止,但她如果心裡沒有接納孩子的情緒,她的情緒也一樣會被孩子感受到!或者父母會指著蹣跚學步的孩子大聲嚷嚷:「你這個小皇帝啊,怎麼敢這樣瞪著我!」 於是,這些孩子便逐漸學會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或者是為了否認自己的情緒,或者是為了避免讓母親難過或生氣。為了幫助母親調整情緒,保護母親不受自己情緒的影響,孩子就不得不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這一切都是無意識的過程)。 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這些孩子已經習慣了沒有人會幫助自己加以調整,所以他們也不會去尋求幫助,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他們會用壓抑,隔離等防禦方式讓自己感覺輕鬆一些,但是,這些辦法通常極少奏效,這也是迴避型孩子成年後慣用的行為模式。 形成了抗拒型依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對孩子情感的反應反覆無常,有時對孩子關心備至,有時卻又對孩子置之不理。 為了更多地贏得父母的歡心,這些孩子便學會了對父母察言觀色。他們通常不露聲色,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暫時隱藏起來,直到覺得有把握博取父母的關注時,他們才會表露自己的真實情緒。 他們也會意識到,在自己感覺糟糕時,父母不一定能夠幫助他們擺脫這些消極情緒,但是,他們並不會因此而採取策略壓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喜歡採取一種誇張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會對自己的恐懼和需求過度地關注,以至於降低了自身的獨立性。很顯然,這樣的孩子成年後會在心理上特別依賴他們親密關係中的對象而難以獨立。 最不安全的就是「紊亂型」依戀。這些孩子採取的防禦方式很難描述(和迴避型與衝突型的混合接近),但有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是,這些孩子的父母自身曾經遭遇過創傷性的經歷,如生活中非常親近的人過世,或者夫妻之間存在著某種家庭暴力的問題,並且,他們最終沒能有效地應對這些痛苦經歷,從而在內心留下深深的陰影。 因此,他們無法給孩子提供保護,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讓孩子大膽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當這些孩子遇到壓力時(這些壓力多來源於面對分離時的感覺),他們往往會感到恐懼和無所適從。 所以我會全身發軟。。。因為愛的缺失,所以,面臨分離的情景時我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和無助、無能感,這或許就是我們知道的分離焦慮及軀體反應。所以,我想,愛就是分離,可以理解為愛是為分離做準備的過程。一個母親如果給了嬰兒高質量的愛(或者是一個足夠好的媽媽),讓孩子知道媽媽可以是他的安全基地,也就是當我們痛苦時,媽媽會陪伴我、聽我、安慰我。這其實也是嬰兒期的孩子需要媽媽給予的一種融合的體驗,(共生期的需要)而這種體驗是愉快而安全的,於是,這會給孩子一種信任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信任,嬰兒才有可能獨立地勇敢探索未知的世界,才會冒一點風險去和人建立親密關係,因為他們有過母親為他們調節自己負面情緒的經驗.所以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形成了安全依戀的人才會去相信對方會為自己調節負面情緒。有了這樣的信任,親密關係就有了融洽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