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設計與風水學

一、平常心態看風水 原始社會的人類對各種自然現象沒有理性上的認識,但為了生存,他們必須生活在氣候及水土比較適宜生存和發展的地方,這種適應性的選擇,其實就是最原始、最樸素的風水應用。入文明社會後,《周易》與陰陽五行及各種學術的興起各發展,使風水理論逐漸成形,漢代的《堪輿金匱》與宮宅地形》等風水著作的出現,標誌看風水學在理論上有了初步的歸納和總結。朝郭璞的《葬書》對於風水理論有著里程碑的意義,唐宋時期,從官方到民間,從朱熹等大家到平民百姓,都參與風水的認定和應用,出現了江西形法派為主的風水學理論體系。明清兩朝是風水應用的鼎盛時期,從民國至今則主要是學者對中國傳統風水文化的重新評估和研究,在民間,由於長達半世紀的對風水屬於必信的理解,風水理論在民間普及和應用還只是暫露苗頭。綜上所述,風水理論的發展,有相當部分理論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的經驗總結,也是先們根據自然原理推導的結果,特別是陽宅風水,很多因素是有形可見,非常直觀的,在很多唯心的成份里,也有很多心理暗示的因素,所以如何保持辯證的看待風水,吸取其合理的成份,剔除其迷信的成份,面不是簡單的將它定性為迷信或科學,成為每個風水學者及風水愛好者應該保持的健康的心態。 二、風水定義歷史上最先給風水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璞,他在《葬書》中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是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清人范宜賓《葬書》作注云:「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水二字為地學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這就是說,風水是古代的一門有關生氣的術數,只有在避風聚水的情況下,才能得到生氣。什麼是生氣呢?《呂氏春秋·季春》云:「生氣方盛,陽氣發泄。」生氣是萬物生長發育之氣,是夠煥發生命力的元素。在郭璞之前,風水還在有其他名稱:形法。《漢書·藝文志》有形法類,其中載錄有《宮宅地形》二十卷。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在此條下注云:「說風水方位之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這是它與後世『風水』的不同之處。」輿。堪為天,輿為地。堪又與「勘」、「坎」有相通之義。漢代就有了以堪輿為職業的人。《史記·日者列傳》有褚先生記:「孝武帝時,聚會佔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曰可,堪輿家曰不可。」可見,堪輿家有擇時的職責。《漢書·藝文志》載有《堪輿金匱》,也是說風水方位之書。此外,又有稱風水為青囊、青烏、相宅、地理等。對於風水一詞,《辭海》的定義是:「風水,也叫堪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近年來,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持不同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劃等號。尹弘基在《自然科學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說:「風水是為找尋建築物吉祥地點的景觀評價系統,它是中國古代地理選址布局的藝術,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將它簡單稱為迷信或科學。」潘谷西教授在《風水探源》一書的序言中指出:「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一種學問,範圍包含住宅、宮室、寺觀、陵墓、村落、城市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稱陰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稱為陽宅。」最近台灣學者又提出風水是「地球磁場與人類關係學。」看來,風水大有被抬高扶正的趨勢。  在論及風水界時,我們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學術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認為:「風水學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一種廣泛流傳的民俗,一種擇擇吉避凶的術數,一種有關環境與人的學問,一種有關陰宅、理論與實踐系統的理論。是長期實踐經驗的積澱。從現代科學理論來看,風水學是地球物理學家、水文地質學、環境景觀學、生態建築學、宇宙星體學,地球磁場方位學、氣象學和信息學合一的綜合性科學。 三、風水源流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動。一方面是相活人居所,一方面是相死人墓地。《尚書·召詔序》云:「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這是相陽宅。《孝經·喪親》云:「卜其宅兆面厝之。」這是相陰宅。這就是用占卜的方式擇定地點。秦的賢君庚、公劉、古公 父、周公在相地實踐中都作過貢獻。風水師很推崇秦惠王的異母兄弟樗里子,傳說他曾經預測自己的墓地兩側將會有天子宮殿,並且應驗了。秦相宅沒有什麼禁忌,還發展成一種術數,也沒有那麼多迷信色彩。 漢代是一個充斥禁忌的時代,有時日、方位、太歲、東西益宅、形徒上墳等各種禁忌,墓上裝飾有避邪用的石人、石獸、鎮墓文。湖南省江陵鳳凰山墓出土的鎮墓文有「江陵丞敢告地下丞」、「死人歸陰,生人歸陽」之語。還出現了《移徙法》、《圖宅術》、《堪輿金匱》、《宮宅地形》等有關風水的書籍。有個叫青鳥子的撰有《葬經》,後世風水師奉他為宗祖。晉產生了管輅、郭璞這樣的宗師。管輅是三國時平原術士,占墓有驗而聞名天下,現在流傳的《管氏地理指蒙》就是託名於管輅而作。郭璞的事迹更加,在《葬書》注評中有詳細介紹。南朝宋明帝是個最講忌諱的皇帝,宮內搬床,修牆,必先祭神祈禱。他聽說蕭道成的祖墓有五色雲氣,,就暗中派在墳四角釘上鐵釘,可是蕭道成最後還是當上了皇帝。齊時,衡陽地方有一怪俗,山民生病,就說是先為禍,必須挖祖墳,洗屍骨,洗骨除祟。隋朝宰相楊恭仁移祖墳時,請了五六批風水師前往相地,其中有個叫舒綽的猜中了地下之物,受到重賞。當時相地最有名的是蕭吉,他曾經給皇后擇吉地,當文帝不聽他的建議時,他預測到隋朝運數不長,他撰有《相地要錄》等書。唐朝時,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得風水,出現了張說,浮屠弘、司馬頭陀、楊筠松、丘延翰、曾文遄等一大批名師。其中楊筠松最負盛名,他把宮廷的風水書籍挾出,到江南一帶傳播,弟子盈門。當時,風不在西北也盛行,敦煌一帶有許多風水師,當地流傳一本《諸雜推五姓陰陽宅圖經》,書中提倡房屋向陽、居高、鄰水的原則。宋徽宗相信風水,曾聽信術士之言,墊高西北地勢,以便得到多子之兆。宋時老百姓普遍講究風水,《朱子家禮》說,百姓家裡死了人,三月而葬,先反地形選好,再擇日開塋。宋代的風水大師特別多,賴文俊、陳摶、吳景鸞、傅伯通、徐仁旺、鄒寬、張鬼靈、蔡元定、厲伯韶等都很有名。傳聞明代劉基最精於風水,有一本《堪輿漫興》就是託名於他。縱觀歷史,先秦是風水學說的孕育時期,宋代是盛行時期,明清是泛濫時期。本世紀以來,風水學在舊中國是不有市場,解放後理論上受到沉重打擊,實踐中卻還還斷在運作。近年來,隨著國際上對風水的重視以及它的適用性,使風水這門古老的學科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說當代是風水整合更新時期,應取其精華,剔除糟粕,結合現代自然科學。,實事求是地作出科學評價各闡釋,從而更好地讓其為人類造福。 四、風水的構成水包括陰宅風水和陽宅風水兩大部份,有許多生動的理論概念各複雜的勘察方法。氣:明代蔣平階在《水龍經》論「氣機妙運」時說:「太始唯一氣,莫先於水。水中積濁,遂成山川。經云:氣者,水這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面獨留,故葬者,反氣內骨,以蔭所生之道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由此可見,風水所論之氣,有樸素的唯物論色彩。氣是構成世界本原的元素,它變化玩窮,變成山,變成水,在天空周流,在地下運行,滋生萬物。風水把氣分為生氣、死氣、陰氣、陽氣、地氣、地氣、乘氣、聚氣、納氣、氣脈、氣母等,認為不論是生者還是死者,只要得氣,才能有吉兆。因此,風水的宗旨就是理氣,即尋找生氣,。我認為有生氣之地應該是:避風向陽,流水潺潺,草木欣欣,鶯歌燕舞,鳥語花香之地。氣。這個氣不同於空氣這氣。近年來,射電天文學家研究結果提示,它屬於宇宙間的微波輻射,也包括星體的電磁輻射。這是風水學中最基本而又最神秘的內容,以往是個空白,今天,是科學揭開了風水的神秘面紗。氣流。空氣、氧氣、氣流。空氣流動而成風。「氣遇風則散」,這裡的風指強風、烈風、大風、冷風,中醫稱邪風。所謂「風為送氣之媒」,此外所指則為微風、和風、暖風。因而風水強調要避開強風,求得微風。光。主要是太陽的光。其實光的本質是電磁波,而光是肉可見的那一小部份電磁波(俗稱七色光)。由於光具有波和粒子的兩重性,所謂「波粒二相性」,所以光也是一顆顆的粒子。水。風水定律:「山環水抱必有氣」,何以水抱必有氣?原來,水最容易吸收微波。「氣」遇水則界,水收攏了宇宙之氣的緣故。方位。即易經八卦四正四隅八個方位。人體場。因人的性別、生長、祖居、運勢面異。

 


推薦閱讀:

拒絕頭腦風暴——設計衝刺
感受木藝之美丨萌系?木系!
互聯網簡訊-20180505
從不外傳的中式設計,趕緊看!

TAG:室內設計 | 設計 | 風水 | 風水學 | 室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