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引起膝蓋痛的六種原因及應對措施
06-18
「醫師,我的膝蓋痛,上、下樓梯更是痛苦,吃了消炎止痛藥,玻尿酸也打了,怎麼還是不會好,只要止痛藥一停,膝蓋疼痛就開始發作,我的關節炎怎麼這麼嚴重啊?」振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溫哲昇表示,門診中常常可以聽到病患這樣的抱怨,如果是退化性關節炎,醫師就會開給消炎止痛藥,而病患平時也可以口服葡萄糖胺或是軟骨素。如果治療無效,也可考慮注射玻尿酸,甚至是做人工關節手術,如此一來,大部分的病情都可以獲得改善。但是,膝蓋痛不一定就是關節炎。尤其病患來到門診,第一個檢查動作就是照X光,很多人的X光檢查結果,的確會顯示有膝關節退化的跡象,但有些人只有輕微的退化,有些人根本就沒有退化,尤其是40、50歲左右,甚至更年輕的族群。所以,膝痛的原因,並不完全是退化性關節炎引起,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引起膝蓋痛的原因髕腱炎最常見的膝蓋痛原因就是髕腱炎,疼痛點位於膝蓋骨的下方,如果將膝蓋打直,用手指按壓膝蓋骨的下緣,即會感到痠痛。患者經常會蹲下去、站不起來,常發生在工作必須久站,或是勞動量過大的民眾。另外,運動員由於必須經常跑、跳,也很容易罹患髕腱炎,因此,又稱為「跳躍膝」。髕腱炎的治療方法,即是需要多休息,並視病情的輕重,給予復健運動、震波療法及無線射頻等治療,必要時甚至需要進行手術。如果被當作退化性關節炎來治療,不但沒有對症下藥,治療效果就會不好。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滑膜炎也是膝蓋痛常見的原因之一,滑膜是組成膝關節的主要結構之一,是一層覆蓋在關節囊內層,含有豐富血管的結締組織,由於滑膜細胞會分泌滑液,可以保持關節軟骨面的滑潤,進而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不過,若過度勞動或是使用不當,都有可能引起滑膜的急性發炎,關節內會因而產生大量的積液及滑膜增厚,使得纖維變硬而失去彈性。臨床上,關節不僅會出現腫痛及積水癥狀,也會因為黏連,而使得活動範圍變小,膝蓋因而無法完全伸直,也無法完全彎曲及蹲下,又以髕股內側股骨髁處有壓痛為最常見,偶爾可以「摸到」摩擦的聲音。鵝掌肌腱炎另一種常見的膝蓋痛狀況,是鵝掌肌腱炎,其功能主要為防止行走、跑步時,下肢往外旋轉,所以,慢跑、下坡、過度行走及運動,都是引起鵝掌肌腱炎的原因。但是,也有因為不恰當的長時間坐著,與不恰當的伸展拉筋,導致鵝掌肌受傷。鵝掌肌腱炎常與退化性關節炎一起發生,但也可能單獨存在,疼痛的位置與髕腱炎不同,是在膝關節內側、脛骨的上方,用手指按壓時會感到疼痛。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在接受玻尿酸注射之後,僵硬及疼痛即有所緩解,但脛骨內側上方仍感到疼痛,這就是合併有鵝掌肌腱炎所致。鵝掌肌腱炎的治療,通常只需在疼痛處注射小劑量的類固醇就可以改善,局部注射類固醇的劑量很低、副作用很小,不用太擔心。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肌筋膜疼痛症候群,也很容易引起膝蓋痛,因為膝關節是由大腿骨、小腿骨以及當中的韌帶及軟骨組織所構成。許多來自大腿的肌肉,也以肌腱連接在膝關節附近,一旦肌肉因使用不當、拉扯或受傷,也會影響膝蓋的活動度進而產生疼痛。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臨床癥狀,包括膝蓋前側或下側的疼痛緊繃感,合併膝關節的活動度受限,當做蹲下、站起等彎曲伸直膝蓋的動作,會覺得僵硬。治療需找出激痛點,予以針刺治療或局部激痛點注射,之後再配合正確的肌肉牽拉運動及強化運動,就能改善許多。另外,復健科物理治療中的電刺激及干擾波等,也有不錯的療效。痛風痛風的發作,主要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所致,尿酸其實是血液中像膽固醇一樣的化學物質,當尿酸高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堆積到全身,由於關節的溫度通常較低,所以,尿酸多了,就會沈積在關節內,沈積久了,便會形成結晶。當結晶量愈來愈多,很容易就會掉到關節腔內,原本掌管免疫的免疫細胞,便會以為掉下來的結晶是外來物,因而發動攻擊,導致關節發炎,進而引發疼痛。痛風一旦發作,通常以大腳趾、腳踝及膝關節等部位,出現紅、腫、熱、痛最為常見。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會侵害關節的疾病,詳細的致病機轉,至今仍然不明,一般認為與自體免疫系統有關。其可以侵犯身體的任何關節,也可以同時侵犯多個關節,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及僵硬,如果一側膝部或手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另一側的膝部及手也會罹患此病。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造成嚴重的關節損害及扭曲,影響正常的生活功能。鍛練肌肉,預防傷害引發膝蓋痛的原因,排除免疫疾病引起的膝蓋疼痛因素外,不難歸納發現,多與時間及負重的過度,使用及超出肌腱所能承受的負擔有關。不少人在不適癥狀剛發生的時候,不太在意、心存僥倖,或不願修正或是變更生活模式,最後等到痛到不行,才去就醫,其實都有點太晚了。要特別提醒的是,一旦膝蓋發生疼痛,正確的處置方法,就是休息以及停止所有會引膝蓋痛的動作及運動,才能避免癥狀繼續惡化下去。膝蓋是人體的重要關節,能不能正常行走都要依賴它,因此,平時要好好保養,而最有效的膝蓋保養方法,就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耐力及延展性訓練,可以加強大腿前的股四頭肌及腿後肌的肌力,一旦肌肉夠強壯,就能對瞬間力量的改變,發揮緩衝效果,避免造成膝蓋的直接傷害。攝取抗氧化食材,減緩發炎狀況在營養攝取方面,許多植物油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E,對關節炎是有好處的,像是花生油、橄欖油及葵花籽油等;而一些堅果類,例如腰果、杏仁及核桃等,也含有維生素E,同時也是很好的油脂來源,但是,熱量比較高,不宜過量攝取。青菜中含有葉酸及維生素B與維生素C等,可以減少關節發炎的問題,所以,多吃青菜對關節是有好處的,像是花椰菜、菠菜、茼蒿及油菜等;而水果不僅含有維生素C及維生素E,也含有其他的抗氧化物質,例如葡萄及柑橘類等,均含有多酚類與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對關節疼痛也有改善的效果。坊間很普遍的葡萄糖胺,其類似關節軟骨的潤滑物質,適度攝取對於早期關節發炎,也有一定的輔助效果。而螃蟹及蝦殼中的甲殼素,其類似葡萄糖胺的成分,對於關節的活動功能,也會有些幫助。不過,因為蝦蟹的殼太硬,一般需要提煉處理後才能食用,如果要直接吃,食材中的軟殼蝦或是軟殼蟹,也是不錯的選擇。海鮮中普遍含有鎂、鋅、銅、錳,對關節軟骨是有幫忙的,尤其蚵等海鮮含有鋅,魚、蝦、貝類等,也都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有研究指出,人體若缺乏硒,會使骨關節炎惡化,而適量攝取硒,可以減緩關節炎的惡化。由此可知,對關節有益的營養素十分多元,各類食物中都有,因此,只要飲食均衡,就可以充分攝取到各種對關節有幫助的營養元素。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甲狀腺患者營養手冊】甲亢患者的營養治療措施
※遠離過勞死的六種預防措施
※曾蔭權推四措施,打擊內地產婦赴港產子 | 南華早報大中華聞摘 | South China ...
※【土耳其緊急召五常大使 俄宣布三大報復措施】
※抗焦慮葯的不良反應與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