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人脈 中國人脈厚黑學

什麼是人脈1.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 2.人脈不是你和多少人打過交道,而是有多少人願意主動和你打交道! 3.人脈不是你利用了多少人,而是你幫了多少人! 4.人脈不是有多少人在面前吹捧你,而是有多少人在背後稱讚你! 5.人脈不是輝煌時有多少人在你面前奉承你,而是在你落魄時多少人願意幫助你!擁有人脈須做到 1.學會換位思考 2.學會適應環境 3.學會大方待人 4.學會低調做事 5.學會讚美他人 6.學會對人禮貌 7.學會檢討自己 8.學會感恩 9.學會遵守時間 10.常懷一顆平常心 11.學會忍耐 12.記得信守諾言 13.記住言多必失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寬。中國人脈厚黑學人脈源於敬重他人  能夠讓你擁有對別人產生有效影響的力量的、最有把握的一個方法,就是設法讓別人明白,你從心底里敬重他們。  因央視《小崔說事》欄目報道而爆熱的「江南神偷」王同山在北京電視三台《非常接觸》欄目中就感嘆道:「別人給我尊重,比給我金錢還重要。」神偷尚且如此,我們又何必只重金錢呢。  把握住人人都有的那份尊重需求,敬重他人,他人同樣會敬重你。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傷害別人的自尊,無疑是很多糾紛和矛盾產生的最主要原因。人際關係專家研究發現,威爾遜總統最後之所以在事業上遭到慘重的失敗,是因為他犯下了兩個不可饒恕的錯誤,以至於無可挽回地挫傷了支持者們的自尊心,使他們倒向了自己的對立面。  1918年11月,威爾遜總統主持簽署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休戰條約,他也因此成為世界矚目的偉大領袖。國內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一致支持和擁護他。  然而,威爾遜就在簽署休戰條約前幾日,由於不敬重支持自己的民眾,特別是那些支持自己的共和黨人,而犯下了第一個大錯:個人聲望的急劇膨脹使他變得頭腦發熱,準備濫用民眾的信任。他簽發了一封在旁人看來十分愚蠢的信,要求在議會席位的選舉中,選民只能投民主黨議員的票。他的這一舉動極大地打擊了那些忠誠地擁護他的共和黨人,也給了那些想要攻擊他的人以口實。結果,威爾遜的這道命令反而使共和黨在上議院中獲得了多數席位。這正應了《舊唐書》中的一句話:「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緊接著,威爾遜由於盲目相信個人領袖影響力,不敬重上議院的議員們,又犯下了第二個致命的錯誤:固執己見,不聽從朋友的勸告。在戰後和平委員會裡既沒有安排上議院的議員,也沒有安排共和黨人。威爾遜的做法,不僅激怒了統治上議院的共和黨,甚至連上議院的民主黨議員都開始反對他了。在美國,上議院的許可權很大,威爾遜簽署的條約必須經過上議院的批准才能生效。威爾遜親自點燃了一把使自己崩潰的烈火。當威爾遜得意洋洋地從巴黎和會回來的時候,暴怒的反動者們早已在那裡恭候他了。他關於組織國際聯盟的提案被否決,美國只得宣布退出國聯;他主持簽署的《凡爾賽和約》同樣慘遭否決。  轉瞬之間,威爾遜苦心經營的事業毀於一旦,而他的確是完全毀在自己的手中,成為埋葬自己事業的敵人。威爾遜犯下了任何一個領袖人物都應當避免的致命錯誤:傷害別人的自尊心,尤其是那些本來支持自己的熱心民眾的自尊心。  任何時候都不要去傷害朋友們的「自尊心」,因為那樣足以使朋友反目成仇。那麼,如果滿足了仇敵的「自尊心」,又會怎麼樣呢?  布吉斯向人們介紹過這樣一件關於美國總統麥金利的趣事。在美國與西班牙的戰爭爆發之前,布吉斯碰到了一位著名的國會議員。那位議員剛從白宮出來,邁著大步,帽子稍微向左邊斜了一點。議員沖著布吉斯很歡快地揮著手杖,臉上帶著溫和的微笑。  布吉斯對議員說:「今天你似乎很高興。」  議員神采飛揚地說:「不錯,朋友,確實如此。剛才,總統用手臂勾著我的肩膀對我說道:"老兄,這次要打勝仗,全得靠你的幫忙了。』你看,總統還要仰仗我呢!雖然,我從前曾經在許多事情上反對過他,但是現在,他那麼寬宏大度,依然器重我,我準備擁護他了。」  布吉斯說:「和他聊了幾句後我們就分手了。我心裡對麥金利總統結交朋友的本領真是無比佩服。我知道總統同樣還"仰仗』著別人,也取得了同樣的效果,這使得大家一起幫助他獲得了很多的勝利。」  確實,如果人們都能像麥金利總統一樣懂得如何去尊重別人,哪怕是一直反對自己的對手,就可以把對手變為朋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人們的友誼與合作,就可以擁有更多更豐富的人脈資源。  態度誠懇是最好的恭維  細心的人們會注意到,當我們以一種誠懇的態度請一個人貢獻他的意見的時候,這個人一定會很容易對我們產生好感。這就是使別人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和關注的最簡單的方法。許多事實表明態度誠懇地向別人請教,是對對方最好的恭維,它勝過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和讚美。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像政治家那樣,不厭其煩地將這種禮儀錶示給我們所希望合作的人。日常生活中,我們僅僅是就對方感興趣的問題向他請教,並與之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就能很容易地獲得他人的好感了,因為「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  一個剛剛從鄉下來的名不見經傳的孩子法誇爾就是應用了這種策略,獲得了與當時紐約最有勢力的人物見面的機會。  法誇爾首先想方設法進入了鼎鼎有名的雅各布?阿斯特的辦公室。他只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想請教您一下,如何才能成為像您一樣的百萬富翁呢?」  這句話並非一點也不著邊際,法誇爾內心十分清楚,什麼樣的話能引發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的興趣。果然,阿斯特聽了此話之後,他看到居然有一位忠實的「粉絲」滿臉敬重與誠懇地向自己請教成功經驗,感到又詫異又高興。他不僅耐心地和法誇爾聊了起來,還把他介紹給當時許多的著名人物,如菲什、斯圖爾特、貝內特等。法誇爾靠著這種誠懇地向成功者請教的方法,獲得成功人士的指點,在事業中一帆風順,比別人少走了許多彎路,最終也成為了百萬富翁俱樂部中的一員。  很多有才幹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也採取了一些類似法誇爾的策略。人們發現,成功人士並非恃才傲物,他們會就一些問題很誠懇地向別人請教,詢問對方的意見,誇獎對方的才智,使對方真正感覺受到了恭維。  「即使是一個外行,當他來向你提出一個建議的時候,哪怕這是一個很不中用的建議,也得鼓勵他幾句。」這是著名的企業家約翰?沃納梅克關於如何對待職員的著名格言中的一條。在確保手下職員的忠誠和熱心方面,約翰的這種待人以誠懇的態度確實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那些聰明的領袖都會想辦法讓下屬覺得自己很願意聽取他們的意見,並按照他們的意見來行事。只要有可能,他們更願意使自己的計劃看起來似乎就是下屬提出來的,而絲毫不會表示這些意見其實就是他自己的。  許多事實都已經十分明確地告訴人們,有才幹的人,都會用種種不同的方法,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而我們如果也照此去做,也會擁有像成功人士一樣的事業。  將「和」字寫在臉上  孔子認為: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  「和」是恰到好處,在矛盾兩端選取其間的臨界點,便於修身、交際、應世。要做到「和」,就必須洞察得到矛盾的真實狀況,就必須找得到臨界點。  孟子把「天時,地利,人和」看作戰爭中取勝的三要件。其實戰爭如此,政壇如此,干工作事業如此,人生的成敗又何嘗不是如此。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不想被孤立,那麼就必須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性格,不要求你喜歡所有的人,但要和氣地對待每一個人。  「和為貴」,這是古今中外成功者最推崇的處世哲學。《菜根譚》里這樣寫道:「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惟氣和暖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澤亦長。」  以和為貴,如果你想擁有好人脈,就不要怒氣沖沖,而要和氣一團。我們常見一些人在生活或學習中,因芝麻丁點小事而口沫橫飛,大動肝火。但也有一些人,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襟懷坦蕩,因為他們持著「以和為貴」的處事態度。  戰國時代的藺相如,為了社稷之安,三讓廉頗,終使廉頗心悅誠服。第二次反「圍剿」快結束的一天,彭德懷在江西某地察看地形,叫一個擋住去路的戰士讓開,這個戰士因不認識他,竟沖著他打了兩拳。彭德懷未加理會,匆匆走了。事後,勤務兵捆來那個打人的戰士,讓彭老總處理,彭老總卻說:「誰叫你們這樣乾的?小事情,快放他回去!」  一個集體,無論是團體還是國家,只要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群策群力、互相合作,就會生機勃勃、欣欣向榮。雅典奧運會的中國女排賽場上,隊員們眾志成城、緊密配合、奮力拚殺、過關斬將,終於在集體的成功表現中,圓了二十年的金牌夢,在世界重新樹立起「強隊品牌」。集體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蹟。成功登上太空的「空中飛人」楊利偉,在潮水般的鮮花、掌聲中平靜地說:這份功勞屬於全中國人民,我只是完成了最後的工作。不錯,人類成功登上太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如果沒有航天科學家們日以繼夜精心研究論證,沒有各個部門的緊密合作,沒有幾代人的開拓進取,又哪有今天舉世矚目的成果?一支軍隊打勝仗離不開上下的同仇敵愾、紀律嚴明,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有賴於全體國民同心同德的奮鬥進取。「和」已經成為一種精神文化。  縱覽古今,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襟懷坦蕩、氣度恢弘,抱著「以和為貴」的處事態度。而度量狹小者,不僅於他人不利,就是於自己也絕無益處。歷史上像龐涓那樣嫉賢妒能的小肚雞腸者,最終不也兵敗馬陵道,貽笑天下。  處事以和為貴的人,必有廣闊的胸懷。俗語說:「量小失眾友,度大集群朋。」為人有寬闊的胸襟,恢弘的度量,才能贏得友誼,擴展人脈。也只有胸懷寬廣的人,才能解人之難,使人樂於信任親近。而胸襟狹窄者則只會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諷人之缺,譏人之誤,因而在他周圍便會產生一種無形的排擠力,使人對他避而遠之。  如何才能做到處事以和為貴?怎樣才能擁有博大的胸懷呢?古人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我們應該做到「有容」、「無欲」,像大海那樣笑納百川,像高山那樣巍巍矗立,剛正不阿。當然,度量的鍛煉,並非一日之功,還要靠長期的修養。  同時,以和為貴並不是意味著不分是非曲直,遇事視若無睹、麻木不仁、不講原則。法國著名詩人雨果認為:「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時代呼喚我們,呼喚博大的度量,呼喚寬闊的胸懷!北風吹襲路人,只會使人更緊緊地裹住衣服,而溫暖的陽光,卻使人不得不解開厚重的大衣。當我們要打開人們的心房時,一顆寬廣而真摯的心,是最有效的工具。  將「和」字寫在臉上,和和氣氣是做人辦事的根本。不做損人面子的事情,不說損別人面子的話,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成為我們的朋友,我們的人脈網就會更加寬廣。  誠信是建築人脈的基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是一個人的資信記錄,是指一個人的負責任的能力,不是簡單的道德人品問題。誠信是一個人內在氣質的反映,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品德。  誠信是一種情感的表達。無論是夫妻、朋友還是同事甚至是陌生人,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講求的都是真情流露,這是建立在真誠表達、無欲無求的基礎之上的。  誠信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資本。一個人糟蹋自己的信用,無異於在拿自己的人格做買賣,賣得越多,留下的也就越少。我們只有事事以「信」為重,才會有「信」滿天下的那一天,到時,我們的人脈也會遍布天下。  如果你能夠憑著良好的誠信,讓別人在心裡承認你、信任你,那麼你就有了交天下友的巨大資本。  贏得高朋滿座,首先要對別人講誠信,只有如此才能獲得人家對自己的信任,與之結為朋友。只要你學會了講究誠信,其所帶來的收益要比獲得千萬財富更足以自豪。  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懂得誠信對於人們建築人脈的重要意義。大多數的人都無意中在自己拓展人脈的路上設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障礙。他們因不守誠信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  孔子講「民無信不立」。孟子說「言而有信,人無信而不交」。墨子云:「言不信者,行不果。」所有這些無不強調了誠信是一種承諾,一種保證,一種真誠;講誠信就是一諾千金。  英國餐飲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用過的盤子一定要刷七次。有一次一個在校學生在酒店做臨時僱員,開始很認真,每個盤子都刷七次,後來他感到厭煩,開始刷五次,又改為刷三次,始終沒有人發現他的偷懶行為。終於有一天老闆在檢查工作時,發現了他的這種不講誠信、不按規矩做事的行為,便將其解僱了。這個僱員想去其他地方洗盤子,可是他不講誠信的事傳得到處都知道,以至其他酒店不再聘他!當一個人不講誠信時,他失去的不僅僅是朋友,還有事業。可見誠信對於人何等重要。  在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中,「誠信」二字的分量可謂沉甸甸的。因為講誠信,劉備充分信任、重用諸葛亮,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同樣因為講誠信,諸葛亮知恩圖報,輔助後主,力保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還是因為講誠信,關羽銘記「桃園結義」的誓言,「身在曹營心在漢」,「千里走單騎」,歷盡千辛萬苦也要回到劉備身邊。人們崇拜諸葛亮,敬仰關羽,就是崇拜、敬仰他們這種恪守誠信的可貴品質。  一些年輕人認為:一個人的誠信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一個人有錢、有雄厚資本,就象徵著有誠信。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講誠信在於身體力行,一個人是否講誠信不取決於他的財富,而取決於他對待別人是否有一顆誠實守信的心。  不管在哪個時代,人們都不能離群索居。人和人之間要有順暢的交流、溝通,彼此尋求寄託與撫慰,這是對個體存在的認證,更是對生存狀態的肯定。而彼此認同的產生其實就是一個彼此信任、互相接納、多元包容的過程。作為社會的最小個體,我們不能強求別人重守承諾,但我們自己要能做到真誠守信,信任他人。  現在,社會越來越開放,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要獲得別人的情感認同,不斷取得信任,就應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從小事做起,友善待人。要知道,不管時代怎麼變,誠信作為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不會變,也不能變。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在研究大量著名人物之後指出,一個人要走向成功或走向健康的個性有八條途徑,其中兩條是與誠信相關;如有懷疑時,要誠實地說出來而不要隱瞞,在許多問題上反躬自問都意味著承擔責任。誠信是一個人成功的潛在力量,它將使你與眾多的人建立密切和諧的關係,為生活大廈建立堅實的基礎。  所謂「信,誠也」,指的就是心口合一。一個人必須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然後才能獲得他人的真誠和信任。中國曆來有「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的說法,指的就是做人要重諾言、守信用。  一個講誠信的人,他的自我是純真的、穩定的、健康的,體現出一種理想的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為他人所信賴。率真是真誠的另外一種重要的品質,它指的是一個人能如實地展現自己,不自欺欺人,這是建立在真實基礎上的自尊自重。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說:「對自己要誠實,才不會對任何人欺詐。」因而,真誠和守信用是一個人自尊自重的表現。  一個人誠實守信與否,涉及到他是否有自尊自重的素質。西塞羅說:「沒有誠信,哪來尊嚴。」誠信的人必然能夠得到他人誠信的回報。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我們先要以誠待人、相信他人,這應當是交友處世的第一原則。要知道:「隱瞞真實,就是騙自己。」至於他人會對我們怎樣,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實際的交往中,我們自然能夠積累經驗,用不著過於擔心被矇騙。  誠信的基礎是信用。誠信就像是一輛直通車,選擇的是溝通心靈距離的最佳路徑,喚起的是一種大家發自肺腑的參與感、認同感和榮譽感。  在這個時代,人格信譽是自身最寶貴的無形資產,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李嘉誠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守信,我現在就算有多十倍的資金,也不足以應付那麼多的生意,而且很多是別人找我的,這些都是為人守信的結果。」一個誠信的人,他的一生將因此擁有更多人脈,更多成功的機會,從而受益無窮。  恪守諾言  信用像玻璃一樣脆弱,壞了將無法修復。一個人一旦失信於人一次,別人就不願意繼續和他交往。每個人都樂意交往信用可靠的人,不守信用的人是危險的。豐富我們的人脈關係,取信於人是必不可少的。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做一個守信的人,我們就不能夠輕易許諾,許下一些無法兌現的諾言。所以,華盛頓感言:「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切莫輕易答應別人;一旦答應別人,就必須實踐自己的諾言。」  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相互幫忙,向朋友許諾是常有的事。許諾也的確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但是,許諾的話好講,日後兌現不了難辦。這會導致自己的「信任危機」,並會給朋友之間日後的交往帶來難以逾越的障礙。  一項許諾往往容易把人與人的關係變成物與物的關係,即把以情感為紐帶的人際關係變成純粹的「物際」關係。因為「物慾」只有滿足欲,沒有理解欲,「物際」關係無法用情感來維繫,所以「物慾」一旦不能滿足,關係也就全線崩潰。所以,凡是可以避免許諾的地方,一定要避免。傅玄云:「禍莫大於無信。」  因此,在你必須做出承諾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自己實現諾言的實力,承諾不應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也就是說,許諾時一定要考慮到「應諾」的可能性。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光憑良好願望甚至主觀想像去許諾。離開客觀實際和條件許可,隨意向別人許諾,雖然一時可以用你的諾言滿足對方,但是,這「慷慨」帶來的苦果卻要由你一人來吞食。朱熹早就明確地告訴我們:「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因此,許諾一定要慎重,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做好解釋工作。一旦許下諾言,就要盡全力去實現。  承諾時,不要信誓旦旦,作「熱血男兒」,要為自己留有餘地。即使有能力辦到的事,也可以用「給我一次機會」之類的話語來代替許諾。這並不是教你學耍「滑頭」,因為事情的發展是千變萬化的。正如西班牙諺語所說:「諾言快似駿馬,但事實可以追上它。」許諾既有它「超前」的一面,又有它「滯後」的一面。說它是超前的,是說它在沒有實現之前就已經「預付」給對方了;說它是滯後的,是說它在兌現的過程中,是以過去的情況為依據的。沒有人能夠準確無誤地說出下一分鐘會發生什麼。只要你珍惜並把握好「這一次機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講求實效,不拖拉,不哄騙,及時與對方溝通事情進展的情況,就足以獲得對方信賴了。  即使許諾,也不要把話說絕,這樣,你也就獲得了一定的迴旋空間,靠著這個空間,你就不會失信於人了。只要我們懂得維護自己的信譽,以「信」取勝,打出自己的名譽品牌,就會朋友滿天下,人脈四通八達。  學會寬恕  在社交中,你要記住:你所相處的對象,並不是絕對理性的人,而是一個個充滿了偏見、傲慢、虛榮和自負等情緒化的人。假如你想激起一種反抗,使人痛恨你數十年甚至到死,你只要求一時痛快地發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批評就可以了。假如你想獲得友愛、理解,只有一條道路可以供你選擇,那就是學會寬恕,哪怕對方是你的敵人。  印度有句俗語:「熱愛真理,但要寬恕缺點。」寬恕就是要容得下對方的缺點。不能寬恕,就是拆自己要過的橋。科學家們通過動物實驗證明:  由於表現好而受到獎賞的動物,在訓練時進步最快,耐力也更持久;由於表現不好而受處罰的動物,其進步速度和耐力都比較差。  科學家們還發現,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人類。我們用批評的方式並不能改變他人,反而常會因此引起憤恨,因為沒有人喜歡受人指責。  心理學家漢斯?希爾說過:「太多的證據顯示,我們都不喜歡受人指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我們面對別人的過失和錯誤,應該給予理解和寬恕,而不是針鋒相對地指責和批評。我們要學會寬恕別人的過失或錯誤。因為,批評只會引起憤恨,常常會使員工、家人和朋友情緒低落、做事沒有精神,甚至激化矛盾,引起更大的紛爭。這根本不利於改變現狀。  羅斯福和塔夫脫總統曾經發生過一場大的爭論,並且由於他們的互相攻擊導致了共和黨的分裂,而伍德洛?威爾遜藉機成功入主白宮。受到抨擊的塔夫脫沒有想到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他含著眼淚說:「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到底錯在哪裡?」其實,他不能寬恕自己的競爭對手羅斯福,白白地耗費了個人精力,無法去做更重要的事,讓第三者收穫了漁翁之利。  自私的天性,使得人們在做錯事時只願意責備別人,絕不責備自己。其實,我們要明白:批評好像是家鴿,最後總會回家。我們需明了我們要矯正及譴責的人,都會為他自己辯護,並反過來譴責我們。  林肯在印第安那州灣谷的時候,年紀尚輕,不僅喜歡評論是非,還寫文章諷刺別人。有件事卻改變了林肯的一貫做法。  1842年秋天,林肯在報上發表了匿名文章,猛烈地抨擊詹姆士?希爾斯,說他是一位自視甚高的政客。希爾斯因此被全鎮人當作笑料。希爾斯當然憤怒不已,他下戰書要求與林肯決鬥。慶幸的是,在最後一刻有人勸阻了雙方,才避免了一起流血事件的發生。  這件事讓林肯懂得了如何與人相處的藝術,那就是學會寬恕別人。從此以後,他不再寫文章抨擊人。也正是從那時起,林肯開始贏得了世人的讚譽。  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林肯任命的將領———馬科科蘭、博普、伯恩賽德、胡克和米地相繼慘敗,幾乎使林肯陷入絕境。有許多人無情地指責林肯用人不當,但林肯「毫不怨天尤人,寬容地保持緘默」。  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的夫人極力譴責南方人。林肯勸慰夫人說:「不用責怪他們,這樣的情況換上我們也會如此。」  1863年,蓋茲堡戰役開始了,7月4日晚上,南方叛軍的李將軍帶著敗兵逃到波多馬克河邊。林肯命令維得將軍殲滅李將軍的叛軍。  但是維得將軍一拖再拖。不久,洪水退了,李將軍帶領軍隊越過波多馬克河逃走了。  林肯聞知此事,給維得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但後來林肯想:也許如果我身在戰場,像維得一樣每天看見許多人流血,也許就不會急著要進攻了!如今大錯已經鑄成,把這封信寄出,除了讓我一時覺得痛快以外,沒有別的用處。  於是,這封信被永遠地收藏了起來。林肯以海洋一樣的胸懷寬恕了自己的下屬。  在羅斯福執政時期,只要一遇到難以決斷的問題時,羅斯福就會望著牆上的林肯像自問:「要是林肯處在我現在的情況,他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林肯的寬恕成為羅斯福及許多後來人學習的典範。這樣的方法在你想要指責他人的時候也不妨一試。  詩人托馬斯?查特敦年輕的時候因為直率的性格而歷經坎坷,後來才變得善於處世,進而成了美國駐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訣是:「我不批評人,我只誇獎人。」  一次,著名試飛駕駛員鮑勃?胡佛駕駛的飛機在三百英尺的高空,兩個引擎同時出現故障,幸虧他經驗豐富反應靈敏,控制得當,飛機才得以降落。  在驚魂稍定後,胡佛開始檢查飛機用油。原來那架螺旋槳飛機裝的竟然是另一種型號的飛機用油。於是,胡佛約見了那位負責維護飛機的機械師。懊惱不已的年輕機械師,一見到胡佛,便後悔得淚流滿面。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的胡佛並沒有責備那個機械師,只是伸出手臂,圍住年輕機械師的肩膀說:「我相信你不會再犯錯,我的F-51飛機明天還請你維護。」機械師對胡佛寬恕了自己的失誤十分感激,在以後的飛機維護中,他十分盡心,再也沒有出過一次差錯。機械師也因此成了胡佛最得力的助手。  盡量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少一點呵斥和責罵,多一些寬恕!試著去理解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這比批評更有益,也更有趣。什麼都了解,就什麼都會寬恕。  朋友間也需「投資」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既然相逢,緣分不淺。雖相處時間不長,但這中間的關係值得珍惜,值得持續下去。當與對方分開後,仍然保持一種相互聯繫、歷久彌堅的關係,那對你將來所要達到的目的與理想是會很有好處的,這其中的有利方面,也許是你所從未想到的。  「常用的鑰匙最有光澤。」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和周圍的人培養、聯絡感情。只有平時經常聯絡,朋友之情才不至於疏遠,朋友才會心甘情願地幫助你。如果你與朋友分開之後從來沒有聯絡過,彼此將會變得陌生,你去托他辦事時,一些關乎個人利益的事情,他就很難主動幫你。  無論從實用主義,或從情感價值角度去看,朋友之間的友誼都值得我們保持和維繫。  當年劉備讀私塾時,十分聰明,講義氣,經常幫助同學。即使後來大家分開了,劉備還與同學常保持聯繫。其中有一個叫石全的朋友,十分真誠,家中很貧苦。劉備不嫌石全家貧,常邀石全到自己家做客,談論天下局勢。  後來,劉備在一次戰役中,兵敗受到敵人的追殺,是朋友石全冒著生命危險將劉備藏了起來,救了劉備一命。  可見,朋友有時在很危急的關頭能幫上大忙,能起到排憂解難的作用。但是,朋友關係的維繫來自於自己的努力。在與朋友分開之後並沒有經常性的聯繫,那關係之好無從談起。所以,只要你有這份心、這份情,能夠真誠地維持分開之後的朋友關係,那你的人際面會更加廣泛,路子也會比別人多出幾條。  感情來自交流。平時多加強聯繫,是加深朋友感情的一種方法。  儘管當今社會流行一句話:「認錢不認人」,但是「人情生意」從未間斷過。因為人是有情之靈物,人人都難逃脫一個「情」字。  朋友之間在平時人際交往中也需「感情投資」。  所謂「感情投資」,就是在平時交往之外多了一層相知和溝通,能夠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關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順當的情況,也能夠相互體諒———「生意不成人情在」。  例如,你在生意場上遇到了彼此之間比較投緣的人,有了成功的合作,感情也自然融洽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有緣」的人。有緣自然有情,雙方為了加深友誼,會為對方付出。但是只有懂得保護和持續這種朋友關係的人,才能繼續愛護它、增進它,使雙方的友誼天長地久。  當然,就算雙方有「緣」,彼此能夠一拍即合,要保持長期的相互信任、相互關照的關係也不那麼容易,仍然需要不斷進行「感情投資」。  在商場上,這種問題表現尤其突出。每個人都為各自的利益做事,彼此都曉得商人多詐多奸,人與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起疑心。結果「緣」就會由合作轉為對立,人情變成了敵意。最好的朋友常常會變成最恨的人,這在商場上也屢見不鮮。相互最仇視的對手,往往原先是最親密的夥伴。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之間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往往是雙方忽略了「感情投資」的結果。一些人常犯這種毛病:一旦與對方建立了良好關係,就不再覺得自己有責任去保護它了,往往會忽略雙方關係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例如該通報的信息不通報,該解釋的情況不解釋,總認為「反正我們關係好,解釋不解釋無所謂」,結果日積月累,堆積成難以化解的矛盾。  更有甚者,在與對方成為朋友之後,總是一味地向朋友索取回報,而不繼續進行感情投資。這主要表現為對別人要求越來越高,總以為別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但是別人對於自己稍有不周或照顧不到,就有怨言。這種做法必然會損害雙方的關係。  生活告訴我們,友誼之花需要愛心的滋潤,否則它會枯萎。朋友之間的「感情投資」應該是經常性的,並非可有可無的。人們從生意場到日常交往,都應該處處留心,善待每一個關係夥伴,要從小處、細處著眼,事事落在實處。  向落魄的人伸出你的手  每個人都喜歡往春風得意、優秀出色的人身邊靠攏。與事業有成的人締結關係,以便可以巧妙利用對方那股氣勢,這是人之常情。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結識的對象,通常無法培育成可靠的人際關係。伊朗有句諺語:戰場上識勇敢,激怒中識智慧,窮困中識朋友。因此,向落魄的人伸出援手,可以結交知心朋友。  菲得洛斯曾明確地表示,與有權勢的人交朋友是不安全的。但是,在對方沒落失勢時你走上前去,會讓對方產生強烈的印象,對你感激涕零,並視你為患難之交。「江南神偷」王同山金盆洗手後一度生活潦倒,此時,一賓館老闆收留他,聘他做保安。王同山感激不盡,工作盡心儘力,為賓館維護好了環境與秩序,並且逢人便稱讚老闆的仗義相助。  商人呂不韋當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子楚在趙國作人質鬱鬱寡歡之時,幫助子楚,並送趙姬侍奉子楚。同時,呂不韋向安國君的寵妃華陽夫人送禮,讓其扶持子楚做了安國君的正式繼承人。不久,安國君繼秦王位,子楚便坐上了太子寶座,隨即又繼承秦王王位,稱秦莊襄王。呂不韋因為扶助秦王有功,被任命為相國,封文信侯,賞洛陽10萬戶作為食邑。  在對方陷入遭到眾人漠視的狀態,連原本交往密切的人也將離棄時,你靠攏上前,必然會令人心存感激。所以許多人都認為,在落魄時伸手援助自己的人,值得與之交往一生。  在別人落魄時,伸手相助,雖然看似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但是雪中送炭卻是增進雙方友誼,加深雙方感情的絕妙機會。這時,即使是你給予別人的滴水之恩,也會產生日後湧泉相報的效果。  在選舉時,這種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明暗凸顯的例子極其常見。在獲勝的候選人周圍,那些素昧平生的人也紛紛獻花鼓掌,落選的候選人卻無人問津。仔細分辨,甚至那些選舉期間原本支持失敗候選人的人,也轉而投靠到政敵的懷抱。  對於敗選的人,這是十分落魄的時候。選舉失敗,人人求去,在此時如果有人造訪並鼓勵失敗者,此人必定大感欣慰。倘若再對失敗者進行一番誠摯的勉勵,「下次選舉一定要好好加油」,失敗者定會因此產生奮起心。  在這種凄涼的失敗情形下人們與失敗者建立的關係,可以讓人感覺到你是個正直的人,不勢利。更何況,當時失敗的人,也不會永遠處於失敗的境地。如果你希望與勝利者結成莫逆之交,就應該在其失敗時即已伸出援手。  在生活中,榮枯盛衰亦是常伴之物。既有逐步攀升的人,也有失足沒落的人。得意的人身旁有大批人包圍著,可能沒有覺得你的存在對於他的重要作用;相反,落魄的人身旁則無人靠攏,此時他的心中或許你的分量最重,你會被其視為可以共患難的摯友。  並且,一度失敗的人在某種機緣下再度翻身爬起的例子亦數不勝數。如果等到對方再度成功之際才來攀附交情,則為時已晚矣。就像股票,如能在低價購入潛力股,便可賺錢。在別人落魄時伸出援手,幫忙解難的行為,賺取好人脈十分重要。  幽默是溝通人脈的潤滑劑  幽默是人們互相溝通,化解矛盾,拓展人脈的潤滑劑。善用幽默可以減少人們交往中發生的摩擦,使人們之間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下面介紹幾種幽默的作用和應用方法:  1.自我解嘲  美國幽默作家霍爾摩斯有次出席一個會議,他是與會者中身體最為矮小的人。「霍爾摩斯先生」,一位朋友脫口而出,「你站在我們中間,是否有鶴立雞群的感覺?」霍爾摩斯反駁了他一句:「我覺得我像一堆便士里的鑄幣。鑄幣面值10便士,但比便士體積小。」他以幽默的回答化解了自己的尷尬,也回擊了對方。  有的人在與人的交往、溝通中聽不得半點「逆耳之言」,只要別人的言語稍有不恭,不是極力辯解就是大發雷霆,其實這樣做是十分愚蠢的。這不僅使你無法贏得他人的尊重,反而會讓人覺得你不易相處。而採取虛心、隨和的態度,以自我解嘲的方式緩和一下雙方之間的緊張氣氛,將使你與他人的合作更加愉快。  曾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年輕時體力比不上別人。有一次,他與人到白特蘭去伐樹,晚上休息時,他們的領隊詢問白天各人伐樹的成績,同伴中有人答道:「塔爾砍倒53棵,我砍倒49棵,羅斯福使勁咬斷了17棵。」  這話對羅斯福來說可不怎麼順耳,但他想到自己砍樹確實和老鼠造巢時咬斷樹根一樣,自己不禁也笑著默認。  林語堂說過:智慧的價值,就是教人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你拿自己的錯誤開開玩笑,使人開懷大笑,便已鋪下了友誼之路。具有幽默色彩的歡笑是你與別人進行內心溝通的捷徑。  2.化解衝突  幽默往往通過大家同笑的方式彌補人際間的思想鴻溝,架起感情溝通的橋樑,增加人際間的信任,化解衝突。  幽默是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的最好辦法。  約翰是一個極富幽默感的警官,無論什麼案件或難題,在他手中總能迎刃而解。所以,在警署里他總是受到同事們的青睞。  星期日,在鬧市區的一個路口,有個持不同政見者正在發表演講:「如今的政治腐敗透頂了,我們應把政議院和參議院統統燒了!」由於他的演講,行人越聚越多,堵塞了交通,警察趕到時,秩序大亂。正在無從下手之時,約翰急中生智大叫一聲:「同意燒參議院的站到左邊,同意燒政議院的站到右邊。」只聽「刷」的一聲,人群頓時分開,道路豁然暢通。  有一次,蕭伯納不幸在倫敦街頭被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撞倒,雖然沒有受傷,但也讓他摔得夠嗆。騎自行車的人立即扶起作家,喃喃地向他道歉。然而蕭伯納卻出人意料地打斷了他,對他說:「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撞得重一點,就可以作為撞死蕭伯納的好漢名垂史冊啦!」幽默給了蕭伯納驚人的自制力,蕭伯納的幽默也使雙方擺脫了尷尬。  一句得體的幽默,它所帶來的感情衝擊有足夠的能量來消除人際間的誤會和紛爭,能夠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和諧融洽。因此,幽默也是一種富有感染力和人情味的溝通藝術。  3.消除尷尬  真正的幽默可引來會心的一笑,從而消除令人十分尷尬的場面。  一次,當一位朋友來拜訪林肯總統時,正有一隊士兵在門外等候林肯訓話。  林肯請這位朋友隨他外出,並繼續和他談話。當他們行至迴廊時,軍隊齊聲歡呼起來。那位朋友這時本應該識趣地退開,但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於是,一位副官走到那人面前,囑咐他退後幾步。他這時才發現自己的失態,窘得滿臉通紅。但是,林肯卻立即幽默地說:「白蘭德先生,你得知道他們也許分辨不出誰是總統呢!」在那難堪的一瞬間,林肯用他的機智十分巧妙地化解了這一窘迫的局面。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變得幽默一些,它並不是天才、高智商、喜劇演員的專利品。只要你學習讓嘴角往上翹,換個新鮮角度欣賞事物,即可學會幽默,走出尷尬。  要善於使用幽默的技巧,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智慧。一個才疏學淺、舉止輕浮、孤陋寡聞的人是很難生出幽默感來的。要學會幽默的藝術,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廣博的知識和深刻的社會經驗;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高尚優雅的風度和鎮定自信、樂觀輕鬆的情緒;良好的文化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據說蕭伯納少年時已很懂幽默,人又聰明,但是由於他濫用幽默,出語尖酸,人們聽他說過一句話,便有「體無完膚」之感。有一次,一位朋友在散步時對他說:「你現在常常出語幽默,不錯,非常風趣可樂。但是大家常常認為,如果你不在場,他們會更快樂,因為他們都感到自己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都不敢開口了。你的才幹確實比他們略勝一籌,但這麼一來,朋友將逐漸離開你,這對你又有什麼益處呢?」朋友的話使蕭伯納如夢初醒,從此他改掉了濫用幽默的習慣,而把天才發揮在文學上,終於建立了他在文壇上的極高地位。  幽默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學會恰當地運用幽默,會使人們之間的溝通更加順利,人際關係更加和諧。幽默是我們生活的調味料,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但是,再好的調味料都不可濫用,就好比用鹽,用一點可以使菜味鮮美,但用得太多便會讓人難以下咽。在溝通時,幽默要運用得當,方可發揮它的魅力。  學會向別人說「不」  許多時候,人們在工作中總要面對朋友、同事、客戶與主管的許多要求。有些要求可以滿足,但有些要求因礙於公司規定或其他原因必須拒絕。但是,沒有人喜歡被拒絕。直接拒絕別人,輕則影響雙方往後的合作與相處,重則讓人覺得你不夠大方。因此你在拒絕別人時先不要急切、直接地表達自己的立場。馬根說過:「說"我不知道』也比說謊好!」所以,尤其不能說謊。  為了最大化地降低拒絕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你需要掌握一些溝通技巧,秉持「理直氣和」的原則,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又能婉轉地拒絕。  首先,說「不」之前先傾聽。  拒絕對方之前先要認真地傾聽。比較好的做法是,請對方把處境與需要講得更清楚一些,自己才知道如何幫他。接著表示你了解他的難處,若是你易地而處,也一定會如此。  傾聽有好幾個意義。傾聽能讓對方先有被尊重的感覺,在你婉轉表明自己拒絕他的立場時,就能夠有效地避免傷害他的感情,不會讓人產生你在應付的錯覺。  如果你拒絕對方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工作負荷過重,傾聽可以讓你清楚地界定對方的要求是不是你分內的工作。  有時候聽了他的意見,你會發現協助他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能力並增加經驗。這時候在兼顧目前工作的原則下,犧牲一點自己的休閑時間來協助對方,對自己的職場生涯絕對有幫助。  其次,說「不」的態度要溫和而堅定。  傾聽完了,確定自己不能幫助對方時,就要溫和而堅定地說「不」,而不要含糊其辭,更不能因為礙於面子而違心地先答應對方。或許你懷著僥倖心理,認為自己可以幫忙,或者你認為他自己能解決,到時候就不會找你麻煩了。這種想法千萬要不得。試想,如果你先答應,但到時候不能遵守諾言,而且也耽誤了對方尋找別的途徑,你又如何面對你的朋友呢?到時候一切已成定局,恐怕你怎麼道歉,也無法挽回什麼,尤其是你們之間的感情!所以,當你仔細傾聽了朋友的要求、並認為自己應該拒絕的時候,說「不」的態度必須是溫和而堅定的。  再者,婉轉地表達拒絕。  你在拒絕對方之前,可以首先傾聽對方的要求,以便針對他的情況,建議對方如何取得其他人或組織適當的支持。若是能提出有效的建議或替代方案,對方一樣會感激你,甚至在你的指引下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同樣是藥丸,外面裹上糖衣的葯就讓人容易入口。同樣,委婉地表達拒絕也比直接說「不」讓人更容易接受。  當對方的要求有悖於公司或部門規定時,可以委婉地表明自己的許可權;在自己愛莫能助時,要讓對方清楚你的處境,說明如果耽誤工作會對公司與自己產生不利影響。  若是對方因為你的拒絕而表現出憤怒或做出威脅時,你也不需要立刻回應,而要多用同情心來緩和他的不滿與挫折感。  同時,多一些關心。  你在拒絕對方後,隔一段時間你還應該主動地去關心對方的情況以示誠意。  有時候拒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方會不定時地提出同樣的要求。若能化被動為主動地關心對方,並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苦衷與立場,則可以消除拒絕帶來的尷尬與負面影響。當雙方的情況都得到改善時,就有可能滿足對方的要求。  在拒絕別人的過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發自內心的耐性與關懷。若只是敷衍了事,就會讓人覺得你不是個誠懇的人,對人際關係傷害更大。  最後,適當地轉移目標。  其實,大凡來求你辦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對你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般而言,對你的期望越高,越是難以拒絕。在拒絕要求時,倘若多講自己的長處,或過分誇耀自己,就會在無意中抬高了對方的期望,加大了拒絕的難度。如果適當地講一些自己的短處,就降低了對方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抓住適當的機會多講別人的長處,就能把對方的求助目標自然地轉移過去。這樣不僅可以達到拒絕的目的,而且使被拒絕者因得到一個更好的出路,由意外的成功所產生的愉快和欣慰心情,取代了原有的失望與煩惱。  演好你的人脈角色  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又不停地變換著角色,各個角色之間時刻進行著各式各樣的人際交往。在社會中,演好自己的人脈角色,你便可以擁有一張廣大無限、伸縮自如的關係網。有了這個人脈網路,你便可以活得輕鬆自在、瀟洒自如,並從中汲取營養來塑造一個完美的人生。  在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擔任著許多角色。對於你的下屬而言,你是一個領導者,而對你的上級來說,你又是一個被領導者。在企業里,你是一個工人,在家庭里你又可能是一個父親或者母親、妻子或者丈夫。在顧客面前,你是一個售貨員,在另外一個場合下,你又可能是一位顧客。在戲劇中,你是一個演員,在某些時候你又是一個觀眾。  社會生活中角色是很多的,各種角色又在隨時轉換當中。如果一個人不能隨時應變,改換扮演角色的位置,不但會鬧出許許多多的笑話,也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煩惱。  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丈夫阿爾約特相親相愛,感情和諧。維多利亞作為一國之王,每日忙於公務,而阿爾約特卻不太關心政治,對社交缺乏興趣,因而,有時夫妻之間也難免鬧點彆扭。  一天,女王維多利亞處理完工作,深夜回到卧室,見房門已經關閉,就敲起門來。  阿爾約特在卧室內問:「誰?」  維多利亞回答:「我是女王。」  門沒有開,維多利亞再敲,阿爾約特又問:「誰?」  維多利亞回答:「維多利亞。」  門還是沒有開。維多利亞徘徊半晌,再敲。阿爾約特仍問:「誰?」  維多利亞回答:「你的妻子。」這時,門開了,阿爾約特熱情地用雙手把她拉了進去。  維多利亞前兩次敲門之所以沒有敲開,是由於她的心態沒有隨環境的變化而加以適當地調整。她忽視了自己的角色在家中是妻子而不是在宮廷對王公貴族說話的女王,以致造成措辭上的失誤。維多利亞的第一次回答態度高傲,傷了丈夫的心;第二次缺乏熱情,感情平淡,沒有喚起丈夫的親昵感,因而兩次丈夫都不給開門。第三次回答,維多利亞的心態適應了具體地點和對象,體現了妻子應有的溫柔姿態,因而不僅敲開了門,也敲開了丈夫的心扉。  在社會中,我們應學會在恰當的環境中,扮演好恰當的角色。不管你有多高的身價,在朋友面前千萬別做自己生活的「女王」,否則後果就不只是被拒之於門外的尷尬了。  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人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地位。在社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定角色的扮演者。因此,你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履行自己扮演角色的職責。是一個售貨員,你就要盡一個售貨員的職責:對顧客要滿腔熱情,百問不煩;是一個醫生,你就要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體諒患者的痛苦,在精神上給患者以安慰,儘快解除患者病痛。如果做那些同自己地位、身份不相符的事情,只會貽笑大方,影響自己在眾人面前的形象。  第二,隨時注意轉換自己的角色。每一個人都是多種角色的扮演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條件下,你要依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行為。常會有一些事情,在這種場合下去做是無可厚非的,換一個場合就顯得不協調。漢宣帝時,京兆尹張敞在家中常給妻子畫眉,有人在皇上面前告了他。皇上問他是不是有這回事,張敞回答說,夫妻之間,閨房之內,還有比畫眉更過分的事。張敞的回答,噎得宣帝再沒說第二句話。的確如此,丈夫在房裡幫妻子畫畫眉毛,本是生活瑣事,亦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換一個地方,變換一個角色,給妻子之外的女人去畫眉就不對勁了。  第三,要進入角色。在社會中,最重要的就是你準確地進入角色,把自己擔當的角色盡心演好。如果你的角色是一個顧客,就應遵守顧客具備的要求;你的角色是一位老師,就要盡做老師的責任;你的角色是一位學生,就應盡學生的義務;你的角色是一位父親,就應該盡到父親的責任……以此類推,各種具體角色都有具體要求,都有它的道德標準,我們都應自覺地做到。  每個人都應演好自己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只有如此才能夠與周圍的人們和諧相處,編織出屬於自己的人脈網路。管理好你的人脈存摺  在銀行里開個戶頭,你就可儲蓄閑散的資金,以備不時之需。你存儲的越多,你的財富就越富足。與人聯絡感情,拓廣人脈,就好像往銀行里存款,存的越多,存的時間越久,你可以獲取的紅利就越多。與存錢不同的是,建立人脈存摺就是把銀行開在朋友或是顧客的心裡,你為了維繫你們之間的關係,而存入真誠關懷、超值服務。你的人脈存摺中存入的人情越多,你與朋友的感情就越深厚。  能夠使你的人脈存摺儲蓄不斷增長的,是禮貌、誠實、仁慈與信用。在你的人脈存摺中存入較多的人情儲蓄,這將會使別人對你更加信賴,必要時能發揮相當大的作用,甚至犯了錯也可用這筆儲蓄來彌補。有了信賴,即使拙於言辭,也不至於得罪人,因為對方不會誤解你的用意。所以信賴可帶來輕鬆、直接且有效的溝通。反之,粗魯、輕蔑、威逼與失信等等,會降低感情賬戶餘額,到最後甚至透支,人脈資源就會出現問題了。  你愈是想維持持久的人脈關係,愈需要不斷地增加你的人情儲蓄。由於彼此都有所期待,原有的信賴很容易枯竭。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偶爾與老同學相遇,即使多年未見,仍可立刻重拾往日友誼,毫無生疏之感,那是因為過去累積的感情仍在。但經常接觸的人就必須時時投資,否則突然間發生透支,會令人措手不及。  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人脈存摺中的人情不斷增值,須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信守承諾。守信是一大筆收入,背信則是龐大支出,代價往往超出其他任何過失。  其次要誠懇正直。背後不言人短,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在人後依然保持尊重之心,可以贏得別人的信任。  同時要理解別人。理解別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礎。要想被別人理解,就得先理解別人。  與人交往要注意小節。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地食言,其實最能消耗感情賬戶的存款。在人脈資源中,最重要的正是這些小事。  和銀行儲蓄一樣,僅僅在銀行開個賬戶,存入現金是不行的,還需要維護、管理好你的人脈存摺,讓其既充分發揮作用,又要防止透支,確保人脈存摺中的人情儲蓄有增無減。  送對方一個人情,對方便欠了你一個人情,知恩圖報,這是人之常情。這樣一來你就往你的存摺里存了一筆人脈。也許有人認為,這樣一來一往,彷彿商品買賣,我給了你錢,你就必須給我商品。其實不盡然。人情的償還,不是商場的等價交易,錢物兩清,雙方兩訖了,那樣太沒人情味。人情的償還一般很難說是等價的,否則交情變成交易,你與朋友的臉上都掛不住。  要想得到人情銀行中的可觀紅利,必須學會不誇張、不張揚。  有一個年輕人幫朋友解決了購房貸款的難題。以後,他每次碰上這位朋友,聊著聊著就到了這個話題上,說上一兩個小情節,以說明他的本事有多大,這讓朋友很沒面子,彷彿總欠他似的。久而久之,朋友怕他了,見了他就遠遠地躲開,彷彿楊白勞見了黃世仁,躲債般地怕與他來往了。  人情送足了,卻因人情的善後問題而功虧一簣。這叫「賠了夫人又折兵」。其實你不說,別人也不會忘記你的幫助,多說反倒無益。人家可能儘快地還你一個人情,之後會敬而遠之。即使你再有能耐,朋友亦會另請高明。  所以,不要把送出的人情總掛在嘴上,那樣會顯得你小氣。做足了人情,給夠了面子,你該坐享其成,但千萬不要誇大其詞,最好不誇功,甚至可以不認賬。你不認賬,並不等於朋友不清楚。  常言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說,兩人之間的事,你知道我知道天知道地知道也就夠了,沒必要再讓第三個人知道。這樣,你記著我的好處,我記著你的好處,將來怎麼辦你我心裡有數。  那些張揚的人通常有以下特點:或是嘴巴不嚴,有口無心,下意識地就說出來了;或是愛炫耀,在別的朋友面前顯示自己的本事。張揚除了讓別人稱讚一句「這個人很能幹」,只能給你帶來一些不利,首先得罪了請你辦事的朋友,他會覺得你是在眾人面前貶低他;其次你會讓聽的朋友討厭,人家也會想:這朋友怎麼這樣,以後我可不求他,說不定將來也會說出去。  管好自己的嘴巴,事情已經過去了,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總有一天,真正的朋友會好好回報。如果對方無意回報,即使你每天對他說一百遍,也無益處。  另外,不要輕易動用人情銀行中的儲蓄,因為存期越長,紅利越多。不給對方機會,讓他一直記掛在心上,久而久之,就像陳年的酒,越陳越醇,回味無窮。  支取人脈存摺中的人情儲蓄,要按需支取,要切忌貪得無厭,讓人家覺得你得理不饒人,胃口大得很。惡意透支人情,會使你的人脈存摺出現虧損,導致賬戶被封,失去朋友。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那個老太婆就是這樣一個貪婪的人。漁夫捕到一條神奇的小金魚,並將它放了。小金魚決定報答漁夫一家。於是這老太婆先是要吃好、住好,接下來是要做貴婦、女王,再做主教,後來,她竟想統治天下,成為小金魚的主人。小金魚不再理她了,最後,老太婆的人脈存摺出現了嚴重透支,她只得又回到了她的破屋子。  與人交往時,對方有難,你必須根據自己的能力大小,從而給予特別的幫助和支援,而對方也會考慮如何回報你的新人情增加你的存摺利息。  人情是一筆源源不斷的財富。無論多少錢,存多長時間,只要你有一天取出來,銀行一定會將利息給你算得清清楚楚。但是人脈存摺就不同了,無論怎麼取,都不會枯竭,「紅利」更不必說了。  忘掉所有的仇恨  南方的河裡有一條河豚,它在游過一座橋的時候一頭撞在橋柱上。這條河豚不怪自己不小心,也不想繞過橋柱,反而生起氣來,認為是橋柱撞了自己。它因惱怒而吸了一肚子氣,脹起肚子,漂在水面上,很長時間一動也不動。飛過的老鷹看見了,一把抓起河豚,用利爪撕裂了它的肚子,這條河豚就這樣成了老鷹的食物。  蘇東坡就此頗有感慨地說:有的人在不應該發怒的時候發怒,結果遭到了不幸,就像這條河豚。「因游而觸物,不知罪己」,不改正自己的錯誤,卻「妄肆其忿,至於桀腹而死」,真是可悲!  有句名言說:「無論被虐待也好,被搶掠也好,只要忘掉就行了。」然而人非聖賢,要忘掉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很難,而讓我們要去愛我們的敵人更是強人所難;但考慮到自身的健康與幸福,學習寬恕敵人,甚至忘了仇恨,也可以算是一種明智之舉。  仇恨的烈焰只會燒傷自己。  當你對仇人心懷仇恨時,就等於給了他們制勝的力量:給他機會控制你的睡眠、胃口、血壓、健康,直至你的心情。如果你的仇人知道他帶給你這麼多的煩惱,他一定會高興得手舞足蹈!  你的憎恨不僅僅傷不了對方一根毫毛,卻把自己的日子弄得像地獄一般。  醫學專家告訴人們:仇恨與報復會毀了人的健康。醫學專家研究了大量的案例發現:容易仇恨的人得高血壓的幾率較高,同時,長期的憤恨容易造成慢性心臟疾病。  因此,耶穌所謂「愛你的敵人」並非只是道德上的訓誡,其宣揚的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即使別人傷害了你,真的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你也要盡量寬容。在批評對方的時候,一定要講究適當的方式。一般人認為,挨批評肯定是一件丟面子的事,因此被批評者往往要產生抵觸情緒,使批評的效果大打折扣,即產生批評的負面效應。有些人能夠很恰當地把握批評的方法、尺度,使批評達到春風化雨、甜口良藥也治病的效果。  忘記仇恨,以寬闊包容的胸襟容納對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種明智的處世原則。常有一些所謂的厄運,只是因為對他人一時的狹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進路上自設的一塊絆腳石罷了;而一些所謂的幸運,也是因為無意中對他人一時的恩惠和幫助,而拓寬了自己的道路。  寬容猶如冬日正午的陽光,去融化他人心田的冰雪,使之變成潺潺細流。一個不懂得寬容他人的人,會顯得愚蠢,也會蒼老得快;一個不懂得對自己寬容的人,會因為生命的弦綳得太緊而傷痕纍纍,抑或斷裂。  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不能忽視功利的環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忘記仇恨,寬容他人,為他人讓一步路,這樣的人最終會無路可走;倘若一味地逞強好勝而不肯接受同事的一絲見解,這樣的人最終會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無以向前;倘若一再地求全責備而不肯寬容同事的一點瑕疵,這樣的人最終會宛如身在太高的山頂,因缺氧而窒息。  「人非聖賢」,就是聖賢也有一時之失,我們何以不能寬容自己和他人的失誤?忘記仇恨,寬容他人並不意味著對惡人橫行的遷就和退讓,也非對自私自利的鼓勵和縱容。誰都可能遇到情勢所迫的無奈,無可避免的失誤,考慮欠妥的差錯。所謂忘記仇恨就是以善意去寬待有著各種缺點的人們。因其寬廣而容納了狹隘,因其寬廣顯得大度而感人。  請牢記,感恩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忘記仇恨,寬恕他人同樣也是一種優良的品德。要獲得好人脈,追求真正的快樂,就必須拋棄別人會不會感恩的念頭,學會寬恕別人忘記感恩的行為,只享受付出的快樂。忘記感謝乃是人的本性,如果我們一直期望別人感恩,多半是自尋煩惱。  交朋友是一個漸進過程  交朋友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是從開始做加法然後逐漸做減法的過程。好友來清風滿座,佳書讀晦日生輝。人的一生如果交上好的朋友,出自真情實意,又是志同道合,就不僅可以得到情感的慰藉,心靈的安撫,還可以互相砥礪,相互激發,成為事業的基石。  然而,交朋友是一個交心的過程,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每個人對陌生人都有一種防範心理,這是人們很自然的自我保護反應。如果操之過急,對方必然會對你採取一種關上大門的自衛姿態,甚至認為你居心不良,或認為你太幼稚,有些荒唐,因而拒絕你的接近。  李冰參加了一個大型的社交聚會。在聚會上,他與人們交換了一大堆名片,握了無數次手,也搞不清楚誰是誰。  幾天後,李冰接到一個電話,原來是幾天前在聚會中見過面,也交換過名片的朋友張楠,因為張楠的名片設計特殊,讓他印象深刻,所以記住了他。  這位朋友也沒什麼特別目的,只是和他東聊西聊,好像二人已經很熟的樣子。  李冰不大高興,因為張楠與自己沒有業務關係,而且也只見了一次面,他就這樣子打電話來聊天,讓他有被侵犯的感覺。而且,也不知和他聊什麼好。  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情形常會出現,以張楠來看,他有可能對李冰印象頗佳,有心和他交朋友,所以主動出擊;另外也有可能是為了業務利益而先行鋪路。但不管基於什麼樣的動機,張楠採取的方式犯了人性叢林的忌諱———操之過急。  在社會活動中,拓展自己的人脈是一種必然作為。但在人際交往時,還必須注意遵循漸進原則,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不致弄巧成拙。  交朋友是一門藝術,應遵循求同存異的原則,以真誠的態度,用誠摯的、虛心的、友好的方式對待朋友,善於發現、尊重、學習別人的優點。  在結交朋友時,你若要儘快地與對方熟識起來,必定會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以求儘快接近對方。有時對方會很快感受到你的熱情,也給你熱情的響應,但多數人在你的猛烈攻勢下都會有自我受到壓迫的感覺。在他沒準備好和你「熟」之前,他只是痛苦地應付你,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絕和你碰面了。  交友不可強求,友誼應該隨緣。如果他願意把你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你通過自己適當的努力讓他明白你的誠意就夠了;如果他本來就不打算交你這個朋友,那是任何手段也改變不了的。當然,有一點你要注意:每個人有自己對待好朋友的方式,不一定要形影不離或者心心相吸。也許你沒有發現,但實際上他內心裡已經把你當作最好的朋友了。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主動適應對方的方式,因為好朋友的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相互尊重、相互諒解。  因此,交朋友一定要用自己的真心去面對對方。同時,又要把握一個度,既要積極主動,又要相機而動,不可一日相見,便如隔三秋。要保留彼此的獨立空間,更要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深入對方的心靈。最終,成為生活和事業上無話不說、心有靈犀的知心朋友!  搔到上司的癢處  人們總是免不了與自己的上司交往。上司也是各種各樣的,有不苟言笑、要求十分嚴格的;有外表看來很正派,實際上卻心術不正的;有不相信下屬,甚至經常誤解下屬的;有喜歡說一些中聽但卻不符合事實的話的;等等。處理好與上司的人際關係,是職場人脈中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  很多人都認為工作做好了就萬事大吉了,而事實上,你還要主動成為上司最棒的助手,爭取上司的賞識和器重,這就要看你是否精明乖巧了。正如拉瑟爾?瓦爾德所說:「像老黃牛一樣地在辦公桌邊做事或只知道埋頭苦幹,這些已不能幫助你獲得加薪或提升。你必須提醒上司你的存在,不然你會被遺忘。」如果你希望同你的上司能夠好好相處,並且得到他足夠的重視,你就必須想方設法搔到他的癢處。  幫你出以下幾招,供你參考:  1.提前上班  別以為沒人注意到你的出勤情況,上司可全都是清清楚楚!如果能提早一點到公司,就顯得你很重視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點到達,可以對一天的工作做個計劃。當別人還在思考今天該做什麼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面了。  2.反應要靈敏  上司的時間比你的時間寶貴,不管他臨時分派了什麼工作給你,都比你手頭上的工作來得重要,因此接到任務後要快速、準確、及時地完成。給上司留下反應敏捷的印象是金錢換不來的。  3.向上司要求更多的工作與授權  讓上司感受到你對自己的期望與進取精神,這是他們考慮提拔的重要指標。所以,你不可只滿足於做好自己的分內事,還應在其他方面爭取提升自己的工作價值。即使是極為困難的任務,也要勇於嘗試。如果的確遇到難題,可先想想有什麼好的建議。  4.勇於承擔責任  無論你接受的工作多麼艱巨,就算鞠躬盡瘁也要做好,而不要老是以「這不是我分內的工作」為由來逃避責任。即使上司將額外的工作分派給你,你也要樂於接受新任務、新挑戰。主動承擔一項被認為不受歡迎的項目,而且盡全力出色地完成,只會加深你在上司心中的印象。  5.遇到困難保持冷靜  面對任何困境都能安然自得、毫不在乎的人,剛開始就取得了優勢。上司不僅欽佩那些面對危機聲色不變的人,更欣賞能妥善解決問題的職員。  6.讓上司看到你的表現  平時定期將自己的工作進度及所完成的任務上報上司,讓他看到並肯定你的存在及貢獻。當有新員工進來時,可自告奮勇地「帶」他,以此來表現你的熱情及領導能力。  7.善於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是極為必要的。既要學習專業知識,又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往往一些看起來無關的知識會對你的工作起到重大作用。  8.積极參与公司活動  借著公司大小活動加深你在上級主管心中的印象,也可加強與其他部門主管及人員的交流與溝通,拓寬自己的職場人脈。  9.開拓自己在公司內外的人際關係  通過公司內外的人際網路,不僅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也能在換工作、升職時獲得更多的機會。  10.讓上司消息靈通  成功的上司需要有一些忠誠的僱員為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你從小道消息中聽到的,在報紙上讀到的,或從一個熟人那裡了解的,只要是對上司有所幫助,都可以告訴他。不過,你尤需注意措辭與表達方式,簡明直接為最佳方式,以避免發生誤會。連續不斷地供應給上司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你在上司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分量。  11.學會填補上司的空白  有時上司在遇到技術問題的時候會黔驢技窮,處理不好細節。倘若你能在上司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得體地提供幫助,你就有機會受寵。  12.把榮耀全都歸於上司  你不要指望能坐到你上司的頭上,因為能提拔你的只會是你的上司。將上司的名字掛在嘴邊,將榮耀全都歸於他,尤其是與他的上司同行的時候,提到他的功勞與苦勞,這些表揚將最終傳到他的耳邊。  13.找一個合適的位子  開會的時候,坐在一個能讓上司最容易看到你的位子上,這樣,聆聽你的高見時便沒有人能奪走他的目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會議上提出至少一條建設性的意見,這會讓上司對你另眼相看。  在職場上,沒有什麼比獲得上司的信任,引起上司的重視更為重要的了。與上司處好關係,其實十分簡單,只要你有才華,有能力,能努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再擁有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你就一定能夠和上司友好相處。  傾聽成就人脈  一些人總是認為,能說會道的人才是善於交際的人,其實,善於傾聽的人才是真正會交際的人。  善於傾聽的人常常會因此擁有非凡人脈,從而使自己在事業上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蒲松齡因為傾聽路人的述說,記下了許多聊齋故事;唐太宗因為兼聽而成明主;齊桓公因為細聽而善任管仲成就春秋霸業;劉玄德因為恭聽而鼎足天下。  與之相反,會說的人有鋒芒畢露的時候,也常有言過其實之嫌。話說多了,會顯得夸夸其談,油嘴滑舌;說過分了還導致言多必有失,禍從口出。如果我們學會了靜心傾聽,就沒有這些弊病,倒有兼聽則明的好處。注意聽,給人的印象是謙虛好學,專心穩重,誠實可靠。認真聽,能減少不成熟的評論,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善於聽,讓你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  人際關係專家研究發現,人際關係失敗的原因,很多時候不在於你說錯了什麼,或是應該說什麼,而是因為你聽得太少,或者不注意傾聽所致。比如,別人的話還沒有說完,你就搶口強說,講出些不得要領、不著邊際的話;別人的話還沒有聽清,你就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對方興緻勃勃地與你說話,你卻心蕩魂游、目光斜視,手上還在不斷撥弄這個那個。有誰願意與這樣的人在一起交談?有誰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傾聽別人的談話,是維繫人際關係、保持友誼的最有效的方法。」可見,說是一門藝術,而聽更是藝術中的藝術。  造物主給了我們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要我們少說多聽。不僅要傾聽別人的聲音,參考別人的建議,也要傾聽平時少為人聽或不為人聽的聲音,因為那裡面也許藏有珍寶。學會傾聽,發掘生活中的小秘密,這就是許多成功者的秘訣。  因此,注意傾聽是你給別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有效方式。許多人不能給人留下良好印象,就是因為他不注意聽別人講話。心理觀察顯示,人們喜歡善聽者甚於善說者。戴爾?卡內基曾舉過一例:在一個宴會上,他坐在一位植物學家身旁,專註地聽著植物學家跟他談論各種有關植物的趣事,除了提出一個問題之外,幾乎沒有說什麼話,但分手時那位植物學家卻對別人說,卡內基先生是一個最有意思的談話者。  在聆聽他人的談話時,要全神貫注,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是對對方極大的不尊重。即使你在聽,也不要表現出對周圍發生的事很厭煩或者很感興趣。對方很在意你對他的談話內容是否感興趣,你的東張西望,不僅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使對方覺得你不在乎他,從而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所以,無論你是否對對方的話題感興趣,都應該專心地去聽。如果你沒有時間聽對方說完,你可以採取某種方式暗示,相信對方會諒解,也會適時地中止談話,這樣也不會傷害到對方的感情。  傾聽可以幫助他人減輕心理壓力。每當人們遇到不如意的事,總想找個人一吐為快。我們的傾聽,在別人不如意時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地緩解作用。美國國內戰爭剛開始時,林肯曾陷入危機四伏的境地。他便找來老朋友傾訴他的心裡話,傾訴完,林肯的心裡便覺得舒暢多了。因此,當一位傷心的朋友找你傾訴時,千萬不要拒絕,因為現在他正需要你!  掌握傾聽的技巧  傾聽是一門溝通的藝術,其中有許多技巧。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聆聽能力,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  1.全心全意聆聽  聽別人說話時,輕敲手指或頻頻點腳打拍子,這些小動作最損害談話者的自尊心。  要全心全意地聆聽,就應該設法撇開令你分心的一切,不要理會周圍的噪音,忘記你當日要做的所有事情。眼睛要看著對方,點頭示意或打手勢鼓勵對方說下去,藉此表示你在用心傾聽。  輪到你發言時,你沒有必要一直說下去,要學會適可而止,把說話的機會奉還給別人。  一位外交官的太太曾細述她丈夫初涉外交界帶她出去應酬時,她在那些場合多麼尷尬。她說:「我是個小城市來的人,而滿屋子都是口才奇佳、曾在世界各地住過的人。我拚命找話題,想以此迎合氣氛,表明自己的存在。」  在一個宴會上,她終於向一位不大講話但深受歡迎的資深外交家吐露了自己的問題。外交家告訴這位太太說:「每個人說話都要有人聽。相信我,善於聆聽的人在宴會中同樣受歡迎,而且難能可貴,就好像撒哈拉沙漠中的甘泉一樣。」  2.協助對方說下去  在別人講話時,你可以用一些很短的評語或問題來表示你在用心聽,即使你只是簡短地說:「真的?」或「告訴我多一點。」  假如你和一個老朋友吃午飯,他說因為夫妻大吵了一架,他整個星期都睡不好。如果你同大多數人一樣怕聽別人的私事,你可以說:「婚姻生活總是有苦有樂———你吃魚還是五香牛肉?」你這樣說,是間接叫他最好別向人發牢騷。假如你真心地關心朋友,就不要澆他一頭冷水,不妨說:「難怪你睡不好,夫妻吵鬧一定令你很難受。」他獲得了抒發心中抑鬱的機會,心情便會好得多。生活當中很少有人能夠自我排解,總需要把自己的煩惱告訴善於聆聽的朋友。  3.要學會聽出言外之意  一位生意興隆的房地產經紀人認為,自己之所以成功,在於不但能細心聆聽顧客講的話,而且能聽出他們沒講出來的話。他講出一幢房屋的價格時,顧客說:「哪怕瓊樓玉宇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說的聲音有點猶豫,笑容也有點勉強,那經紀人便知道顧客心目中想買的房子和他所能買得起的顯然有差距。  「在你決定之前,」經紀人練達地說,「您不妨多看幾幢房子。」結果皆大歡喜。顧客買到了他能買得起的房子,生意成交。  在商業談判中掌握先機、處處成功,究竟有何秘訣呢?查爾斯?伊利特教授說:「商業談判並無秘密可言,只要懂得專心聽對方發表意見,即已佔了相當優勢,因為天下最叫人迷醉的,亦莫過於這種專註的傾聽。」  傾聽對每個人來說似乎簡單易行,但真正能運用好這種技巧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在商業競爭中你會發現,一些商人不惜重金在黃金地段租下昂貴的店面,並把它裝潢得豪華富麗,擺設得琳琅滿目,叫人目不暇接。然而手下的員工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耐著性子聽顧客講話來促進其銷售工作,反而動不動就打斷顧客的話,兀自吹噓誇耀自己的商品,這樣只能惹人生厭,最終影響了公司的生意。  如果你希望拓展人脈資源,把自己變成一個很好的談話對象,可千萬別忘了,一定要先從一個好的聽眾做起。不論任何時候,都要問一些對方樂於回答的問題,鼓勵對方敞開心胸、淋漓盡致地吐出心中的話。  控制自己的情緒  作為感情動物的人常會有情緒的波動,這是人和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有的人控制情緒的功夫一流,喜怒不形於色;有的人則說哭就哭,說笑就笑,說生氣就生氣。  那麼,哭笑隨意的情緒表現到底是好是壞呢?有人認為這是「率真」,是一種很可愛的人格特質,這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的人,別人容易了解,也不會有戒心。而且,有情緒就發泄,而不積壓在心裡,也合乎心理衛生。但說實在的,這種「率真」的人實在不怎麼適合在社會上行走。  首先,那些不能控制情緒的人,給人的印象就是不成熟,還沒長大。因為,只有小孩子才會說哭就哭。這種行為發生在小孩身上,人們會說那是天真爛漫。但是這種現象發生在一個成年人身上,人們就不免對這個人的人格發展感到懷疑了,就算沒有把他當作是神經病,至少也會認為他還沒長大。如果你還年輕,尚可原諒,如果已經工作了好幾年,或是已經過了三十歲,別人就會因此對你失去信心。除了認為你「還沒長大」之外,別人也會認為你沒有控制情緒的能力,這樣的人,一遇到不順就哭,一不高興就生氣,這樣能做大事嗎?這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人們對你的能力的評價了。  其次,容易哭,會被人看不起,被別人認為是「軟弱」的表現。  其實哭只是心理壓力的一種疏解,可是人們始終把哭和軟弱扯在一起。  許多人都能忍住不哭或是回家再哭,但卻不能忍住不生氣。  實踐告訴人們生氣的確有很多壞處。首先會在無意中傷害無辜的人,有誰願意無緣無故挨你的罵呢?而被罵的人有時是會反擊你的;其次,你常常生氣,人們為了怕無端挨罵,會和你保持距離,你和別人的關係在無形中就拉遠了;再者,偶爾生一下氣,別人會怕你,常常生氣別人就不在乎,反而會抱著「你看,又在生氣了」的看猴戲的心理,這對你的形象也是不利的;同時,生氣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理性,使人對事情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定,而這也是別人對你最不放心的一點;而且,生氣對自己的身體不好,不過別人對這點是不在乎的,你的生老病死與別人無關!  與人相處,控制情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緒的表現絕不可過度,尤其是哭和生氣。如果你是個不易控制這兩種情緒的人,最好在事情發生,引動了你的情緒時,趕快離開現場,平靜一下自己激動的情緒再回來。如果沒有地方可暫時「躲避」,那就深呼吸,不要說話,這一招對克制生氣特別有效!  當你能恰當地掌握你的情緒時,你將會在別人心目中呈現「沉穩、可信賴」的形象。雖然這一點不足以使你獲得重用或在事業上立即得到幫助,但總比不能控制情緒的人好!因為至少你還可以讓人不討厭你,可以因此贏取好人脈。  以對方為中心  選擇一個合適的話題是和人交往的關鍵。在對話中,話題常常處於開頭的位置,首先被提起。好的話題,無異於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人際交往中,它是增進了解、加強理解、強化感情的重要手段。而選擇話題的技巧在於以對方為中心,只有如此,談話才能夠繼續下去。  在你選擇話題的時候,要把握與交往者之間的關係。例如兩人見面,第一句便是:「今天天氣真不錯。」或者兩人見面就問:「喂,你孩子的病好些沒有?」從這兩句話很容易分出兩組人之間關係親疏的程度。無疑,前者比後者要疏遠得多。見面便談起孩子之類家常的人,即使不是朋友也是往來密切的熟人了。但是,與人交往應該遵守「見什麼人講什麼話」的基本原則,交談話題過淺或過深,都會使對方心裡彆扭,甚至出現尷尬的情境。  有人認為,只有那些重大的、帶刺激性的話題才是好的話題,所以他們談話總想獵奇尋怪,搜集軼聞趣事、重大新聞等等。這是極端錯誤的想法和做法。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大至理想事業,國際新聞,國家大事,人類生存;小至飲食起居,個人問題,生活小事,工作學習,娛樂體育……無所不可,無所不行。選擇話題的關鍵在於和對方交談的時間與環境。在初次交往時,以對方為中心選擇話題是最為恰當的。  以對方感興趣的事情作為話題常常可以引起一場愉快的交流。興趣是讓對方願意將話題進行下去的動力。只有雙方都對這個話題感興趣,才可能你一言我一語地不斷對話;當對方對談論的話題根本不感興趣時就有可能緘口不語,出現冷場局面,在語言交往中發展人際關係就無從談起。  羅斯福以知識淵博而聞名,無論是牛仔或騎兵,政治家或外交官,他都能以最恰當的話題和對方談話。這是因為羅斯福在要接待某個人之前,會事先翻閱這個人的有關材料,研究對方最感興趣的問題。  威廉?菲爾普斯8歲時到姨媽家度周末。這天晚上有位中年男客來訪,跟姨媽寒暄完後,就和菲爾普斯聊起來。那時菲爾普斯非常熱衷帆船,那位先生似乎對帆船也很喜愛,一直以它為話題,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客人走後,菲爾普斯對姨媽大加讚賞那位先生:多麼棒的人!他對帆船多麼感興趣!姨媽卻告訴他:「那是一位紐約的律師,對帆船一點也不感興趣。」「那他為什麼一直都在談帆船呢?」「因為他覺得你對帆船感興趣,就談一些會使你高興的事。」菲爾普斯這才恍然大悟。直到長大之後,他還時常想起那位友好的律師。  生活讓人們明白,以對方感興趣的事情為話題,常常有利於語言交往的進程,且使自己成為受歡迎的人。  以對方擅長的事情為話題,同樣也是加強雙方交流的好方法。  日本語言學家多湖輝認為:和人談話就如同打乒乓球一樣,而話題的提出,就如同乒乓球賽的發球,可稱之為「談話的發球」。如果對方的文章寫得漂亮,你就要說:「聽說你又發表了一篇文章,能不能談談經驗?」這正如乒乓球賽中,你特意發了個使對方容易接的球,他當然樂於還擊。這樣一來一往,談笑風生,你們的關係必然隨著語言交往的順利進行而迅速融洽。但是你明知對方不擅長寫文章,卻說:「今天我們倆來交流交流寫作的體會吧。」這樣對方必然沉默以對,或掉頭而去,甚至會認為你這是故意讓他為難。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人際關係怎麼能好呢?  當你和兩個以上的人同時進行交談時,就要以大家共同關心的事情為話題。  例如,一個小夥子和一群姑娘在一起時很難尋找共同的話題。這些姑娘也許團結一致,向這個小夥子嘻嘻哈哈地開些善意或惡意的玩笑。她們談孩子、談衣服、談打扮、談長相……小夥子則呆在一邊沒人理睬,處境相當尷尬。這時小夥子可以用姑娘們共同關心的恰當話題來吸引她們。「共同」、「關心」、「恰當」三者缺一不可。在姑娘們談衣著時,如果插上一句,最近某某商店在賣一款新式樣的衣服。這樣的話題常常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姑娘們的好奇心,然後他再說:「某某電影里某某著名演員穿的就是這種衣服!」接著談到電影、文學、藝術……最後姑娘們早已把衣服髮式之類的話題忘得一乾二淨,而且對這個小夥子的印象、態度也不知不覺地改變了,大家的關係也會由此大有改進。  讚美拉近距離  無論男女老少、尊卑貴賤都喜歡別人對自己的讚美。讚美能給他人帶來成倍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謂是一種感化他人的有效方法。  讚美常常能拉近彼此的距離,無論雙方是否相識。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指出:「渴望得到賞識是人最基本的天性。」  一位管理大師說:「促使人們自身能力發展到極限的最好方法,就是讚賞和鼓勵……」  渴望得到別人的讚美是人的一種天性。生活讓人們懂得,恰當的讚美可以抬高別人的自尊,並能以此來獲得他們的友善和合作。正如古龍所說:「誇讚別人,是種很奇怪的經驗,你誇讚別人越多,就會發現自己受惠也越多。」  那些偉大的領袖幾乎每一個人都是使用這種方法的能手。羅斯福似乎有一種天生的本領,他常常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地使用吻合某人特徵的語言來誇獎與讚美這個人。  桑德伯格曾這樣評價林肯稱譽的水平:「觀察出某人的興趣所在和他的自我欣賞之處,然後再說一些誠摯並且能切合他的性格和興趣的話。這是林肯每日必做的功課。」林肯自己也曾說過:「一滴蜜糖比一加侖苦膽汁能捕獲到更多的蒼蠅。」  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也曾見過不恰當的頌揚和奉承,激起的只是對方的疑慮甚至厭惡。恰如雨果所言:「我寧可讓別人侮辱我的好詩,也不願別人讚美我的壞詩。」因此讚美也要恰當,做到恰如其分,要講究藝術和技巧。下面就介紹一些讚美別人的簡單策略。只要我們牢記這些經驗,讚美就很容易奏效。  讚美對方要找難點。有的人不喜歡別人讚美他顯而易見的優點,因為他認為這些優點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有必要加以恭維。相反,如果是讚美他不為人所知的優點,他會很有成就感,會感到十分受用。  著名記者弗里德?凱利曾對洛克菲勒和卡內基兩人樂於接受的恭維作過這樣的描述。  凱利說:「對洛克菲勒這位石油大王,倘若有人稱讚他善於打理瑣碎的家庭經濟,他一定會樂不可支。同時,他也很喜歡聽人家說他對教會和主日學堂是怎樣地熱心。」  有一次,當凱利對洛克菲勒向主日學堂里的一群小孩子所發表的談話說了兩句讚美的言辭時,他立刻就變得非常興奮。  凱利又說:「而對鋼鐵大王卡內基,只要你恭維他某一次演說非常成功,說他的演說是怎樣有價值、怎樣動人,那麼你就很容易讓他開口回答平時不願搭理的問題了。」  這些便是洛克菲勒和卡內基個人所關心的獨特的虛榮。相反,如果有人當面讚美他們的商業和領袖才能,在他們聽來反而會覺得沒有誠意甚至是愚蠢的。  人脈學大師卡耐基用一位異常能幹的人———羅伯特·沃波爾爵士來舉例:「他的才幹是不需要人家恭維的,因為他對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知道得很清楚。但是,這個人是一個浮華之徒,就像花花公子一樣,而他又很害怕別人這樣看他,在這種地方他極希望被恭維、奉承,極願意別人說他溫文爾雅。這是他最樂意談到的話題,當然,這也恰恰證明了他的弱點所在。」  讚美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因為有些時候,讚頌得太多還不如少讚頌些管用。培根說:「即使好心的稱讚,也要適可而止。」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軍事參謀阿奇?巴特對這一問題就有著清醒的認識。  在和羅斯福交往過的人中,很少有人當著羅斯福的面指出他的錯誤。這些人嘴裡永遠這樣不停地嘮叨:「簡直太不可思議啦!這難道不是奇蹟嗎?多麼超凡出眾!」巴特稱他們為「一群瘋狂的搖尾者」。雖然巴特非常欽佩羅斯福,但是他並沒有像這些「瘋狂的搖尾者」一樣嘴裡充斥著阿諛奉承。結果,很少有人能比他更順利地贏得羅斯福總統的喜愛和尊重。  當然,讚美別人並非是不講原則,否則,就有阿諛奉承之嫌了。真正明智之人對於無休止的恭維和艷羨也並不喜歡。我們絕對不可以隨隨便便地恭維別人。對於那些摸不清底細的人,最好是慢慢地深入了解,等到找出他們喜歡的讚揚方式,再使用這一策略也不遲。比如,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人,一見面就對你的頭髮和指甲指手畫腳地讚美一通,以至所有人都對這種毫無頭緒的讚美感到莫名其妙。因此,讚美要了解對方的喜好,否則馬屁有可能拍到馬蹄上。  在與人們交往的過程中,恰當地運用你的讚美,你會發現人們是那麼尊重與歡迎你,你會因此獲得許多朋友。  讚美要講究策略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尊重。」可見,期望被別人讚美是人們的內心深處的一種基本願望。  讚美不是獻媚。讚美的目的是幫助別人發現自身的價值,獲得一種成就感。讚美是發自內心的欣賞。讚美與獻媚的動機完全不同,獻媚是為一己私利騙取他人的信任,而讚美則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體驗的表達。讚美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加深彼此之間的關係。讚美是贈給別人的一縷陽光,獻媚是為他人設下的陷阱。  讚美和獻媚有本質的不同,但就外在的表現方式來看,二者常常被人混淆。故而讚美應該講究策略,如果策略運用不當,使人誤將讚美認為是獻媚,就遠遠背離我們的初衷了。為防止別人誤解,使你的讚美真正能夠起到溝通人脈的作用,你在讚美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講求策略。  1.讚美要真誠  真誠是交往的最基本的尺度,如果讚美不是出自真誠,就顯得沒有根據,對方的費解、誤解會引發戒備防範的心理反應。為避免這種誤會,你必須確認並堅信你所讚美的對方確實具有你所讚美的優點和長處,而且你必須誠心誠意地敬慕、佩服,這就為你的讚美提供了足夠充分的理由。  2.讚美要新穎  讚美是人們經常使用的溝通方式,針對某個特定的人,必然有一些讚美是他經常聽到的。這些讚美往往是針對他的最突出、最明顯的特點的,如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更年輕、漂亮英俊、氣質不凡等等,這些讚譽之詞,對他而言已聽到很多次,已成習慣,再給予已無法打動他的心,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  如果你想把讚美的效果推向極致,就應該儘可能使自己的讚美新穎些,與對方經常聽到的讚美有所不同。因為新穎的事物總是優先引起人的注意,這就需要你細心觀察對方,深刻了解對方,發現他不易為人發現的優點。這種發現顯然需在長時間的、深刻的交往中才能完成。 3.讚美忌空泛 空泛的讚美往往沒有什麼明確的評價原因,甚至會引起混亂和誤會,並使對方懷疑你的是非辨別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覺得你的讚美不可接受。而具體明確的讚美,因為是有特指的、實在的,產生的效果也會更好。4.讚美要選準時機有人說,勸告朋友要在無人的地方,讚揚朋友要在人多的場合。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還應注意時機問題。比如,當對方的上司在場的時候,讚美他組織領導能力較強,這肯定會讓對方尷尬不已,無所適從,還會引起對方上司的不滿。這並不是你的初衷。因而讚美要選準時機,在最適合的場合表達你由衷的讚揚;否則,即使你的讚美滿懷誠意,也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5.讚美以稀為貴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發現:人們總是喜歡那些對自己的讚美不斷增加的人,自始至終都讚美自己的人和起初貶低自己但逐漸發展到讚美自己的人相比,人們更喜歡後者。 因此當你讚美別人時,要注意讚美的頻率,要慎重地給予讚美。因此,塞·約翰遜說:「讚美,像黃金鑽石,只因稀少而有價值。」頻繁地讚美不僅起不到增進雙方感情的功效,反而使你被對方誤解為以虛譽釣人的獻媚者,甚至對你產生警惕、反感等不良感覺。 6.讚美以間接為棒 間接讚美就是當事人不在場時當著第三者的面讚美當事人,這種背後的讚美若被第三者傳給當事人,除了能起到讚美的激勵作用之外,更能讓當事人感到你對他的讚美是誠摯的,這就更增強了讚美的效果。即便你背後的讚美不能傳達給本人,第三者也會因你在背後讚美人而不是誹謗人而對你更加敬重。 同樣的讚美,經由他人告知的讚美比面對面地直接讚美效果會更好。當面獲得他人的讚譽是件愉快的事情,但常常會被對方想當然地視作社交辭令。而經由別人轉告的讚美通常會得到被讚美對象的充分重視。因為我們更相信別人在我們背後對我們的評價更能體現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且間接聽來的讚美,還意味著第三者甚至更多的人也聽到了同樣的讚美,讚美的力量就被擴大了。 7.讚美需自然 讚美他人,無論是開誠布公地直接讚美,還是委婉含蓄地間接讚美,都應該讓自己的讚譽之詞顯得自然,萬不可矯揉造作。讚美是為了讓對方體驗到被肯定,如果用詞不把握分寸,可能會適得其反。直接讚美時最好不使用那些過分的詞語,要準確得體又優雅大方。使用含蓄的方式時,則要語句清楚,切忌猶猶豫豫、支支吾吾,顯得缺乏誠意。 在社會交往中,懂得適時地讚美別人,並且運用恰當的策略增強讚美效果,能夠有效地維護對方的自尊心,令對方感到滿足、開心,從而給對方增強印象,使自己成為人脈大贏家。解析「網路」社會化 毫無疑問,互聯網在人類的日常生活中正在上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不知不覺中,它已經在悄然推動著自身的社會化征程。 也許有一天,虛擬的網路真的會幻化為「網路」社會,那麼,究竟是誰在操縱著這一切呢?以「六度分隔」為「經」 「六度分隔」理論不僅揭示了互聯網的宿命與神奇,它的進一步應用也定將寫就一部互聯網的社會化發展史。如果我們將來也可以為「網路」社會畫一張地圖,那「六度分隔」理論就是這張地圖上的「經線」。 什麼是「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我實在無法給它一個確切的定義。對於社會科學的一些概念,樸素的描述也許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所以可以暫且這樣來描述它:六度分隔即是說「在人際脈絡中,要結識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中間最多只需通過六個人就能達到目的。」 也就是說,不管是布希、柯林頓,還是你心儀已久的黛安娜、恩雅、杜拉斯,你只需通過六個人就一定可以結識他!

這個玄妙的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於20世紀60年代最先提出的。1967年,米爾格倫設計了一個連鎖信實驗。米爾格倫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他在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並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所有的參與者在收到信後均照此辦理。最終,所有的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後均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於是,他驗證了自己的假設:任何兩個陌生人都可以通過「朋友的朋友」建立聯繫,並且他們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無論是美國總統與威尼斯的船夫,還是熱帶雨林中的土著與冰天雪地中的愛斯基摩人,這便是最初的「六度分隔」理論雛形。

這一看似簡單卻又非常玄妙的理論引起了各界學者們的關注,經研究發現,很多領域都存在著類似的現象,包括數學、物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甚至哲學。在長達一個世紀的關於通訊與信息傳遞的理論革命之後,當網路走進人們的生活,社會學家與數學家開始用另一種方式來驗證「六度分隔」理論。

2001年秋天,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瓦茨(Duncan Watts)組建了一個研究小組,利用Email這一現代通信工具替代米爾格倫的「信件」,開始在互聯網上進行「六度分隔」的實驗。瓦茨教授建立了一個名為「小世界」實驗網站,終點是分布在不同國家的18個人(包括紐約的一位作家、澳大利亞的一名警察以及巴黎的一點陣圖書管理員等等),志願者通過這個網站把電子郵件發給最可能實現任務的親友。結果一共有384個志願者的郵件抵達了目的地,電子郵件均在六步以內就傳遞到了目標!在1年多時間裡,總共有166個國家和地區的6萬多名志願者參與這項實驗,這一實驗的結果不僅使「六度分隔」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更向人們揭示了它另外層面的意義:在互聯網時代,「六度分隔」理論將會有異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以150法則為「緯」 網路的社會化,即使其能夠反映和促進真實的社會關係的發展和交往活動的形成,使得網路成為現實社會的一種優化提升,而只有遵循150法則——這個提煉於現實社會關係的法則,「網路」社會才會更加貼近現實社會。在「網路」社會的地圖上,150法則無疑就是「緯線」。

什麼是「150法則」(Rule Of 150)?用最簡單的話描述150法則就是:「150是一個統計出來的人際關係網路數目極限」。用過MSN Messenger的人如果留意的話,就可以在「幫助」一欄中看到這一法則的應用,它寫道:「最多可將 150 位聯繫人添加到您的名單中」。

「150法則」 最早可以溯源到《The Tipping Point》,作者馬爾肯.格拉韋爾德(Malcom Glaweld)在《The Tipping Point》中則把150法則形象定義為:150就是在一次不期而遇的聚會上,你不會感到尷尬的人數最大值。他在書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從歐洲發源的「赫特兄弟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農民自發組織,這些組織在維持民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他們有一個不成文的嚴格規定:每當聚居人數超過150人的規模時,他們就把這個群體分成兩個,各自發展。

150法則的提出者羅賓.鄧巴(Robin Dunbar)說:「看起來,我們的神經系統或學習能力有著某種先天性的限制,使我們的溝通能力限制在一個大致的平均範圍內,就像人類的思維能力不能同時理解7種以上的事情一樣。……150這個數字看起來是我們人類真實社會聯繫中的個體的最大數目,這裡的"有社會聯繫』指的是我們清楚他們是誰,他們與自己有什麼關係。換言之,它就是你偶然進入酒吧時,那些開口邀請你喝一杯而你不會覺得唐突的人。」

鄧巴認為這一法則和人腦的進化程度有關,如果社會圈子的數量增加,人腦的智力負擔顯然要呈現級數變化。Dunbar曾經提出一個模型方程,它以動物本身的大腦新皮質相對腦的比率,可以計算得到某種動物所擁有的活動群體的最大值。如果輸入智人(現代人,Homo Sapiens)的比率,就會得到數值為147.8,約等於150。

所以,這個源於現實社會的潛規則告訴我們,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是管理人群的一個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網路社會化進程中人們應該僅遵的規則。

以「社會化軟體」為軸 如果用一張地圖來代替真正的地球,你一定覺得不可行,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用「社會化軟體」為軸把這張地圖做成一個地球儀,那末,你一定就會形象的看到存在於網路中的另一個「世界」。 社會化軟體(Social software,下文簡稱SS)實質上就是把軟體社會化。

其實社會化軟體概念是在很久已前就已經提出的,但真正實現使用網路軟體進行交流,則是伴隨著互聯網路的發展而出現的。早期網路中的社會化軟體包括Email、Usenet newsgroups、Chatroom、Instant messaging、Bulletin boards、Multi-user games等,這些社會化軟體功能比較簡單,主要完成了通訊交流的功能。隨著「六度分隔」理論與150法則的滲透,最近,社會化軟體正在發生著顛覆性的變化。新一代的社會化軟體包括UUfriend、Meetup、Blog、Wiki、wallop等,不僅功能趨於完善,而且涵蓋了從個人導向到群體導向、從簡單的通訊到群體的網路協同作業,以及計算機支持協同工作(CSCW)等眾多方面。

新媒體研究專家毛向輝先生將社會化軟體的功能分為核心四層:Identity;Portfolio;Commnication;ocial Network。在不同的社會化軟體中,這四者的體現和側重的程度不一樣。Identity是個人的身份標識,它類似於用戶的個人賬號; Portfolio是電子檔案的意思,即是對個人身份可信度的記錄或描述。從某種意義說Identity是網路上數字元號的個體代表,而Portfolio則是實際存在的個體見證,像BLOG具有類似Portfolio的功能。Communication標識和實現了在社會化軟體中人際之間可能有的互動形式和通道,Social network則是從總體上展現了以個體為出發點、以應用為體現所形成的社會網路應用結構。

社會化軟體中的基礎是個人,所以如同在現實生活中要有明確的社會存在和身份識別一樣,在目前存在的所有的SS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越來越複雜的身份認證。但是對於「社會」意義而言,每個人除了帶有更多信息的ID(包括Email, bio, ....),人們還需要更多信息建立信任,這包括社會對你的認可、聲譽,還有你自己的言行。也就是說在Identity基礎上,還要有Portfolio,才能反映更「真實」的社會人。所以Blog或者它的變種會成為第二個層面的重要選擇。在此之上還有通信,Communication。」

講到此處,你一定會想起QQ、MSN Messenger等IM(Instant Messenger,即時通訊軟體),的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IM已經突破了作為技術工具的極限,被認為是現代交流方式的象徵。那末,它和有可能衍生「未來交流方式」的社會化軟體究竟有無聯繫,又有何區別?

一般的說,我們看到的IM網路會是一個成熟的、附加了一定信譽信用的虛擬網路,只是大多數用戶可能只用到了一層關係,即是簡單地和自己的聯繫人進行即時通訊。

讓我們來運用SN/SS的理論來研究IM,你會發現在其背後真正運營的是虛擬社會網路,而且這個網路超越了QQ等簡單IM的強鏈接(strong ties),屬於弱鏈接(weak ties)的範疇。

在社會化軟體中,當你註冊時,其程序模式幾乎相同,但是在註冊完成之後,並不意味著你能夠像使用IM那樣立刻去搜索交友的對象,因為SS通常並不允許你對於資料庫進行直接的搜索。接下來你需要做的是建立你自己的關係網路,也就是把同樣是SS註冊會員的人加入你的關係網路,這時候你就可以訪問你加入關係網路的那個成員的關係網路中的所有成員了,其實與此同時,你也即是把已有的個人關係網轉移到了網路中。

在SS中,決定你能否找到朋友的,不是整個資料庫的總記錄數,而是你個人關係網中成員的數量,以及這些成員關係網的數量。根據「六度分隔」理論,即使SN的用戶數量很少,也不會妨礙你和自己小圈子裡面的朋友認識圈子中的其他朋友,而且這些朋友成為你好朋友的概率也並不會降低。

所以,類似QQ、MSN、ICQ這些即時通訊網路都很有潛質切入這個市場——因為他們本身已經有了非常成熟的現成用戶關係網路,只需要加上傳統交友網站所需要的諸如交友資料、交友搜索的功能,就可以很容易地成為一個非常成熟的第二代交友網路了。

推薦閱讀:

¤. 平面設計視頻教程—免費 流暢 直觀 多維 全面 透徹 綜合 理解 關愛—中國最權威的
中國遊客在國外
中國的「茶名」集錦
【爭辯】中國羊年把全世界的英文媒體搞瘋了...你們究竟是哪種羊啊!

TAG:中國 | 中國人 | 厚黑學 | 人脈 | 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