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1450)嶗山太和觀
祖國風光(1450)嶗山太和觀
太和觀,道教宮觀。在山東省青島市境內的嶗山外九水河盡處。據《嶗山志》記載:建於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舊有書院,為即墨紳士之所;四圍峻山,前橫大澗,觀外青竹蔥鬱,古松參天,雲霧飄渺,風景極佳;隔澗有九水亭等名勝古迹。北九水車站和沈鴻烈別墅也在太和觀旁邊。
清乾隆年間重修,壁上嵌有乾隆時山東巡撫崔庭階詩碑一方。
正殿祀奉玉皇大帝
正殿的還保留原先的模樣,石柱刻字清晰如初,是清代的對聯:「龍扇初開四大天兵分左右,珠簾才卷二十八宿列東西。」橫批「垂賜祥瑞」。主殿右側建有旁殿,是道士休息之所。院內高大的落葉松高高矗立,像排排衛士守候著太和觀。
詩刻「玉鱗口」。詩為清代山東巡撫崔應階所作並手書,詩刻嵌於太和觀之東壁,「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人封磚護之,得以保存。刻石長約1米,文為:「何處冰崖萬壑雷,高峰雲凈石門開。盤空瀑雪飛泉落,拂面吹花細雨來。碧天澄潭堪洗滌,青松白石任徘徊。支筇未盡游觀興,樵唱遙從天際回。」此詩刻當與太平宮之崔應階詩刻同時鐫刻上石,但此詩刻保存較好,筆劃與刻工均比前者為佳。
太和觀又名「九水庵」、「北九水廟」。有個說法是始建於元代,原屬邱處機所創的龍門派道觀。到了明朝末年,這裡已經不太興旺,只有很少幾個道士。清朝初年,即墨知縣葉棲鳳在這裡建"嶗山書院",在觀內的西廂藏有大量的書籍,供即墨縣的一大批廩生在此處攻讀,書籍由觀中道士看管。清乾隆年間重修。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香火漸盛,這也助長了道士的膨脹心理,欺民霸山時有發生。上世紀初,嶗山的道教勢力很大。1912年前後,距觀嶗村不遠的太和觀道士劉圓豐,想將觀嶗村周邊的土地據為道觀所有,欲將村民逐出觀嶗村。在此生息繁衍了幾百年的觀嶗村村民聯合起來,一紙訴狀將太和觀告到當時的即墨縣衙。在即墨衙門遲遲未作判決的情況下,村民還一度派出代表到濟南告狀。一直到1926年,觀嶗村村民終於勝訴。為了銘記這段歷史,村民請石匠將當局下發的官契和布告按原樣刻於石碑上,立於村口,世代流傳。時隔90年,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辨,兩塊石碑一為「官契」,一為「布告」。官契的大致內容是以馬清忠為代表的觀嶗村(時名觀嶗石屋村)村民用大洋7300元買下了觀嶗村周邊大約4207畝的土地,並詳細標明了土地的四界。官契的「發布單位」是當時的膠澳商埠局,落款日期為1926年1月1日。「布告」的內容似是對「官契」的補充說明,寫明從上述土地中划出一地作供奉香火之用,還寫明村民優先承租土地、道觀應按規定繳納賦稅等。由於這場官司,太和觀元氣大傷,到青島解放時,太和觀道士已傳至25世,只有道士二人,當家人陳明久。有廟殿3間,供神像2尊,住房20間,地240畝,山岡10畝。解放後,小學佔用部分,「文革」中,神像、供器、經卷、廟碑全搗毀焚燒,小學即全部使用。其間還作為林業中學,北九水小學,後還改為九水飯莊。1998年被定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今已修復完畢,並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遊人面前。新修的太和觀古色古香,門楣是書法家賀中祥的大筆「太和觀」。高大氣派的門樓,厚厚的木門釘有大銅釘,每排7個共有7排,全部是表達中國人喜慶顏色的硃紅色為主調,門分二層,內門門楣書「道尊德貴」四大字。正殿的還保留原先的模樣,石柱刻字清晰如初,是清代的對聯:「龍扇初開四大天兵分左右,珠簾才卷二十八宿列東西。」橫批「垂賜祥瑞」。主殿右側建有旁殿,是道士休息之所和商店之類。院內高大的落葉松高高矗立,像排排衛士守候著太和觀。
官契第一號,大致內容是以馬清忠為代表的觀嶗村(時名觀嶗石屋村)村民用大洋7300元買下了觀嶗村周邊大約4207畝的土地,並詳細標明了土地的四界。
十年前,村民對石碑周圍進行了修整。
推薦閱讀:
※燦爛的祖國醫學——五行篇(轉三)
※祖國風光(3660)湖北省概貌
※世界最強4大黑幫,中國這一個無人敢惹,還為祖國做出巨大奉獻!
※??祖國山川,美到勾魂!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7月1日發行|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