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的遷徙和分布(上)

武平王氏宗

只要您姓王,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上方的藍色字體「武平王氏宗親」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王氏家族大家庭,與各地宗親交流.這裡每天推送相關王氏信息,是您尋根問祖,聯親聯誼了解王氏文化的交流平台,您的關注,就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點擊觀看:被譽為中國最霸氣的姓氏歌曲《王氏族歌》,震撼9000萬王氏族人!

點擊關注公眾號進入對話框回復以下數字查看精彩內容:

0.王氏起源 1.武平桑梓坑王氏家廟開光視頻

2.該公畫像 3.繼宗公簡介

4.武平桑梓坑王氏家廟 5.三槐世系

6.太原世系 7.閩台世系

8.琅琊世系 9.<王氏族歌>>

10.均德公簡介 11.江左世系

12.湖南王氏源流 13.贛縣王氏源流

14.贛湘世系 15.才溪王氏的源來與播遷

16.王姓過瓊始祖王居正 17.中華王氏賦18.上海王氏遷始祖王逖 19.被選入《中華族譜集成》的二十部王氏家譜20.廣西博白王村王氏祖源初探 21.閱譜知識簡介22.天下名門-太原王氏 23.中國的第一豪族——琅琊王氏24.聞名天下的三槐王氏 25.解放軍百名王姓將軍留青史26.古今王姓名人彙編 27.王姓宗祠門楣楹聯知多少?28.王氏郡望

王姓最早的發祥地在今河南北部的衛輝一帶,並以山西、山東、河南省境為其繁衍地區。在秦漢時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省芮城縣、夏縣、蒲縣、平陸縣,河南開封市、虞城縣、淮縣,陝西咸陽市,山東淄博市,福建南安市等地。而子姓為王的後裔則由河南衛輝遷至今甘肅天水,山東東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兩漢時期,開始出現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王姓,琅琊王姓,以西漢諫議大夫王吉為開基始祖;太原王姓,以東漢隱士王霸為開基始祖,分為晉陽支(以三國魏司空王昶為開基始祖),祁縣支(以三國王允為開基始祖)。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少數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琊王姓的後裔王導和王敦兄弟輔佐司馬睿建立東晉,時稱「王與(司)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縣支在司馬懿專權時遭受滅頂之災。隋滅陳時,原仕於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別遷於關中、河北、河東等地。唐末時,琅琊王姓的後裔王潮和王審知兄弟南遷福建,建立閩國,由此,王審知被譽為「開閩第一人」。北宋滅後,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陽〈今河南省浚縣〉令王言為開基始祖)的不少人遷居江浙一帶,尤以江蘇崑山一支賢才輩出,成為望族。元末戰亂和明末張獻忠屠川造成人口銳減,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運動,同時明太祖朱元璋強令山西人外遷,在洪洞大槐樹集結的山西人被分別遷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甘肅等地。於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區有了更為廣泛的分布。另外,開閩王姓漂洋過海,揚帆南洋。著名湘潭王姓源於太原王姓,長沙王源於江南上亢王姓。海寧王氏即清末學者王國維所在的家族。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長江以北地區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區僅為第四大姓。關於太原王氏的遷徙情況,是這樣的:一世祖王子喬(王氏的系姓始祖),居於河南洛陽,後卒偃師緱氏山;其去世後,二世祖王宗敬有感於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亂而辭官洛陽,避居於太原,從而開創了太原王氏。後人尊太子晉為王氏「系姓始祖」,尊晉公子宗敬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六世祖王豐,遷徙東都(今河南省洛陽市),為封人(掌管築城之官),卒於鞏(gǒng),葬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陽市北);九世祖王錯,遷徙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十九世祖王威,避秦亂先遷居琅琊,後復遷太原之廣武(今山西省代縣一帶),為太原支王氏始祖;二十九世祖王殷,東漢時任中山太守,食邑祁縣,因稱祁縣王氏。他告老後,就定居到祁縣(今山西省祁縣城趙鄉修善村),其後代子孫形成祁縣王氏,稱祁縣分支,系祁縣支始祖;三十二世祖王卓,遷徙河東解 (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三十四世祖王允(三十三世祖王述三子),居於太原祁邑(今山西省祁縣城趙鄉修善村);三十五世祖王宏, 從叔司徒王允遇難時,棄官北居新興(今山西省忻州市);四十二世祖王玄則,因遷徙江左(今江蘇省長江下游的兩岸),故號江左「王先生」;四十四世祖王虯(qiú),於建元年間,自齊歸魏,由江左(今河南省伊川縣城東24公里的橡子嶺南,北臨偃師市,東臨登封市),奔至北魏(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徵為著作郎遷給事黃門侍郎。歷并州刺史,封晉陽公,有大功於魏,帝賜之地,於是定居於龍門,臨近河汾(原絳州龍門縣,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鎮通化村);由於李唐江山易武,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武氏清側異己,加罪36家海內名士皆誅之。因綦(qí)連耀謀反案所牽涉,五十世祖王勔、王勮、王助皆罹難其中。族人四處逃生,倖存者有之。有的由絳州龍門(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村),棲遷絡邑大郊(今河南省偃師市大郊村),後又遷徙定居伊川下天院村(今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下天院村),故尊奉四十七世祖王隆為始祖(遷祖不詳)。現村內王氏後裔有1600多人口,佔全村人口90%以上,自大清康熙末年有族人陸續外遷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已逾萬人。有的棲遷太平縣萬王村(今山西省襄汾縣南賈鎮萬王村),過去村裡有十家王,每逢年關或紅白喜事,十家王都互相來往,亦有王通廟、王通墓。現在,村子裡有700多口人,姓王的仍然很多;四十八世(本書一世)祖王通,仍居河東郡龍門(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鎮通化村);五十二世(本書五世)祖王仲輝,遷居太原祁邑(今山西省祁縣南);五十三世(本書六世)祖王文嗣,移居華州鄭縣(今陝西省華縣);五十六世(本書九世)祖王珍,不求功名,專務農業,隱居河內郡所轄的野王邑,漢置野王縣,隋改河內縣,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為沁陽縣(今河南省沁陽市)。卒後葬野王縣(今河南省沁陽市)東之新王屯;五十九世(本書十二世)祖王森,隱居莘野(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縣);六十四世(本書十七世)祖王鑒,為避兵燹,不得不隨80有餘的祖母趙氏和母親周氏,前往山東福山縣投奔祖姑父汪珙門下,居福山縣門樓村;六十九世(本書二十二世)祖王孝禮,於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秉承皇命,與兄孝忠,攜舜祖,由山東登州府福山縣同遷館陶縣(時屬山東布政使司東昌府,現屬山東省冠縣,為北館陶區)東北常氏庄(現屬山東省臨清市八岔路鎮);七十一世(本書二十四世)祖王誠,由於戰亂和天災,本地土地荒廢,人煙稀少,為順應天時,從楊墳(現屬山東省臨清市八岔路鎮)徙居漳衛河畔之希仙村,後名王集(現屬山東省臨清市煙店鎮)。二、王氏世系傳承(一線譜)第一節 遠祖世系(一線譜)黃帝為中華民族各姓氏的共同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太原王氏追本溯源,也是黃帝之後裔。其世系如下:一世:黃帝,少典之子(前2697年——前2599年),姓公孫,名軒轅,生於壽丘(今山東省曲阜市城東4公里的舊縣村東),長於姬水(今陝西省境內的渭河流域一帶),故又以姬為姓。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省新鄭市),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開統一中華民族之先河,其豐功偉績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黃帝有25個兒子,長子為玄囂。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橋山,號稱「天下第一陵」。二世:玄囂,號青陽,生於窮桑(今山東省曲阜市北)。玄囂,為姬姓,名摯,後采繼位為天子,修太昊之法,後人稱為少昊氏。玄囂死後,葬於曲阜的雲陽山。《帝王世紀》曰: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能繼太昊之德,故稱少昊或小昊。據史記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zhuān)頊也。」另有「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記載。三世:蟜(jiǎo)極,黃帝的孫子,玄囂之子,帝嚳的父親。《史記·五帝本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為族子。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鬱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鄒咨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勛立,是為帝堯。」四世:帝嚳(kù),姓姬,名嚳(一名夋),號高辛氏,為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黃帝曾孫,玄囂孫子,蟜極之子。相傳帝嚳生於窮桑(西海之儐),母因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顓頊,封有辛地方(今河南省商丘市),實住帝丘(今濮陽市),三十而得帝位,遷都毫邑(今河南省偃師市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壽百歲。死後葬於商丘市唯陽區南25公里的高辛集(另一說法帝嚳死後葬於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之秋山。國學大師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道:「漢以前人相信黃帝、顓(zhuān)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當是事實。」帝嚳十五歲時,因輔佐顓頊帝有功,被封於高辛(今商丘市睢陽區)。三十歲時,代顓頊為帝,都於亳(今商丘市)。因他興起於高辛,史稱之為高辛氏。帝嚳即帝位後,「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樂業。元妃姜原(上古時代人),姓姜,陝西省武功縣人,原為炎帝後代有邰氏的女兒,後來成為黃帝曾孫帝嚳的元妃,姜原踩巨人足跡而生下后稷,后稷教人務農,成為中國的農耕始祖,也是周人的祖先;次妃簡狄,娀氏女,與宗婦三人浴於川,玄鳥遺卵,簡狄吞之,因孕生殷契。殷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殷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三妃慶都,傳說中人名,陳鋒氏,名慶都,為帝堯之母,經常生活在今河北省望都、唐縣一帶。相傳懷孕14個月,生堯(名放勛)于丹陵(今河北省順平縣的伊祁山)。堯長大成人,封域今唐縣東南一帶,以其母慶都為域邑之名,這就是望都最古老的名字。史載,後來,堯從唐縣、望都一帶出發南下行唐,沿滹沱河過井陘,途經太原,再進入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東漢人鄭玄在其《詩譜》中說:「堯始居晉陽,後遷河東。」清著名漢書家閻若琚所著《尚書疏證》也說:「堯為天子實先都晉陽,後遷平陽府。」於是,就有了「堯都平陽」之說;四妃常儀,鄒咨氏女,《史記·五帝本紀》載:「五帝之一帝嚳(音「庫」)的妃子,姓鄒咨氏,名咨常儀。她生了摯。」五世:棄,帝嚳長子,姓姬名棄,曾經被堯舉為「農師」,被舜命為后稷。《詩經·生民》篇說:「厥初生民,時維姜原。生民如何,克因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其善於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曾在堯舜時代當農官,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周后稷,其母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足跡,踏之,踐之而動如孕。生一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從他旁邊過都不踩它;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童時,好種樹麻﹑菽,麻﹑菽。成人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堯聽說,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后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今陝西省武功縣西南),號曰后稷,別姓姬氏。他有相地之宜,種植五穀,成果豐碩,農人紛紛效法,影響很大。其後子孫繁衍,逐漸強大,是為周。《慶陽縣誌》引《太平環宇記》載:「陝右慶陽府有狼乳溝,乃稷棄於野,狼乳之地。」因此,人們認為姬棄是慶陽人。六世:不窋(zhú),夏代,先祖世代為農官,時稱后稷。《史記》載:「后稷卒,子不窋立。」這裡所說的后稷究竟是否棄,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后稷是棄一個人的特定和專用名稱,棄就是后稷。因而,不窋就是棄的兒子;另一種說法認為,不窋不是棄的兒子,而是棄之後世任后稷者。后稷本是官名,即農官。姬棄是人名,是第一個后稷的名字。根據時間推算,棄之後至不窋,應有十多代后稷先後繼位。三國西蜀學者譙周根據《國語·周語》關於「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的記載,解釋說:「言世后稷,是失其代數。」這說明后稷不僅堯時有,舜時有,虞夏年間世世有,這就不是一個人可擔當得了的,只不過下傳各代不知姓名罷了。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在《中國史綱》中說:「史記謂:棄曾為堯之農師,舜之后稷。」清《慶陽府志》載:「舜封后稷於邰,子孫實世稷官,服事虞夏,傳至不窋。」可見,姬棄是第一代后稷,之後則有官無名,失其代數。而不窋就是最後一個后稷的兒子,他自己也作了最後一代后稷。顯然,不窋是姬棄的裔孫,不是兒子。不窋襲父職,繼任農官,時夏孔甲帝「好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衰,諸侯叛之」,致使朝綱大亂。不窋失官,遂率部族奔慶陽一帶。到此後,不窋以慶陽一帶為根據地,開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活動。不窋教民改地穴式居住為窯洞,重農耕,種莊稼,還提倡養豬、養牛、養鵝、植樹、種花,為慶陽早期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為保證部落安全,不窋經詳細勘察,修建了不宙城(今甘肅省慶城縣城)。不窋故城遺址在今慶城縣城東南3里處。縣城東山為不窋當年居住地。不窋死後,葬於慶城縣帽盒山巔。後歷代立有碑。七世:鞠,不窋子,根據《元和姓纂》及《名賢氏族類稿》等古籍記載可知,不窋有個兒子叫陶,生下來時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後來作了周人的首領。《史記》載:「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八世:公劉,鞠子,北幽(今甘肅省慶城縣)人,古代周部落首領,為周先祖不窋孫,鞠陶子,周文王的祖先。鞠陶死後,公劉繼其位,《詩·大雅·公劉》便是其後人祭祀時稱頌他功績的詩歌。他「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帶領族人開墾荒地,興修水利,製造農具,整修田園,種植五穀,發展畜牧,傳播農耕文化,對慶陽川原地帶農業區域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爾後,公劉將其活動擴展到寧縣。合水、正寧,鎮原一帶,並移居溫泉附近居住。22歲時,將首府遷移至南崗(今甘肅省寧縣城西廟嘴坪),史稱「公劉遷囪」,大大地開拓了周的基業,其勢力範圍包括今慶陽市和陝西省的旬邑、彬縣。長武、淳化、耀縣、宜君。黃陵及徑川、靈台等16個縣城。公劉造福後代,惠及子孫,後人修邑建廟,尊為神聖。每年古三月十八,慶陽人及長武、彬縣四方百姓赴公劉廟拜謁祭奠,緬懷這位華夏農耕文化的開拓者。另一種說法是:周部族的祖先,相傳是后稷的曾孫,古公亶父是他的第九世孫。九世:慶節,周始祖,其父為公劉,繼承祖業,正式在慶陽(今甘肅省慶陽市)建立了豳(bīn)國。豳國的範圍,東到子午嶺,南到彬縣、旬邑,西到涇川、靈台、鎮原,北到環縣、華池,成為當時西北勢力較強的部落方國。十世:皇仆,慶節子,夏朝時期周部落首領。《世本》云:后稷生不窋為昭,不窋生鞠陶為穆;鞠陶生公劉為昭,公劉生慶節為穆;慶節生皇仆,繼其父慶節為周部落首領。《史記》云:慶節卒,子皇仆立。十一世:差弗,皇仆之子。《史記·周本記》第四記載:「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十二世:毀隃(yú),差弗之子。《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記載:「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十三世:公非,毀隃之子。《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記載:「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十四世:高圉(yǔ),公非之子。《史記·周本記》第四記載:「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十五世:亞圉(yǔ),高圉之子。《史記》卷四·周本紀第四記載:「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十六世:公叔祖類,周部落第十二任首領。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這是周族在公劉之後,古公亶父之前的八位首領。他們都是父死子繼,《史記·周本紀》只記載了世系沒有記載事迹。國都在公劉時遷居豳。十七世:古公亶(dǎn)父,公叔祖類子,周太王,姓姬,名亶父,又稱古公亶父,是西伯君主,周朝之先祖。因廣施仁政,令不少部落歸附。周滅商朝後,認為「王氣」始於姬亶父,故追尊為太王。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古公亶父繼承了后稷、公劉的事業,積德行義,得到民眾的愛戴。薰育和戎狄進攻周族,想要奪取財物,亶父就給了他們。後又來攻,要取得周族的土地和人口。民眾非常憤怒,想要抵抗。古公說道:「民眾擁立君主,是為了讓君主為民眾謀利。如今戎狄來攻,是為了我的土地和臣民,而臣民歸我還是歸他,又有什麼區別呢?你們要為我而戰,要殺死很多人的父子,通過這種辦法讓我當國君,我不忍心做。」於是亶父帶著家人和親隨離開了豳,渡過漆水和沮水,經過梁山,到岐山(陝西省寶雞市境內)之下安頓了下來。豳地(今甘肅省天水市以南一帶)的人全都扶老攜弱,復歸古公到岐下。其他國家的人聽說古公仁德,也多歸附。於是古公改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房舍,讓人們分別居住,並設置五官,各司其責。人民安居樂業,都歌頌周太王的功德。古公亶父在周人發展史上是一個上承后稷、公劉之偉業,下啟文王武王之盛世的關鍵人物,他是中國上古周族領袖。亶父「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孟子曾經讚揚太王專愛他的妃子太姜,不娶其它妻妾,故而「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生子三:太伯、仲雍、季歷。太伯,一作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姬姓,商末岐山(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即周太王)長子。太王欲傳位季歷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與虞仲讓位三弟季歷而出逃至荊蠻號勾吳;仲雍,吳文化始祖、恭孝王,吳國第二代君主。又稱虞仲、吳仲、孰哉。商末周族領袖古公亶父(後稱周太王)次子。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鍾愛幼子季歷之子昌(後稱周文王),意欲傳位於季歷後立昌。仲雍與兄太伯體父意,主動避位,從渭水之濱(今陝西省岐山縣之地)來到今無錫、常熟一帶,斷髮文身,與民並耕,當地人民擁戴太伯為勾吳之主。太伯身後無子,仲雍繼位。仲雍死後,葬於虞山,其子季簡即位。仲雍歷來被奉為吳地和常熟的始祖。今江蘇省常熟市虞山東麓有仲雍墓。十八世:季歷,周太王古公亶父三子,文王姬昌之父。一作王季、公季,其兄太伯(也稱泰伯)、仲雍(也稱虞仲),太伯後來在太湖流域創建了吳國。季歷繼位後,承古公遺道,又與商貴族任氏通婚,積極吸收商文化,加強政治聯繫。在商王朝的支持下,他對周圍戎狄部落大動干戈,不斷擴張軍事實力。商王文丁時,受封為「牧師」,成為西方諸侯之長,享有征伐西部諸侯的權利。後因權重遭忌,於帝乙二十七年(前1165年),為商王文丁所殺,追尊王季。十九世:周文王,季歷子,漢族,西周奠基人。季歷死後由他繼承西伯侯之位,又稱伯昌。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有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周文王雖姬姓,卻不叫於姬昌。「姬昌」一說在東漢時期成型,後世因之,遂稱文王為姬昌。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yǒu)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生子十八:長子伯邑考,早卒;次子發,是為周武王;三子管叔鮮;四子周文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成叔武;七子霍叔處;八子衛康叔;九子毛叔鄭;十子冉季載;十一子郜叔;十二子雍叔伯;十三子曹叔振鐸;十四子滕叔綉;十五子畢公高;十六子原叔;十七子豐叔;十八子郇叔。帝王世紀云:「文王即位四十二年,歲在鶉火,文王更為受命之元年,始稱王矣。」又有詩云:「文王九十七而終,終時受命九年,則受命之元年年八十九也。」正義括地誌云:「周文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也。」畢原,古地名,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安市附近渭水南北岸。周陵是西周文王、武王的陵墓。位於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鎮。1957年被陝西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周文王陵圖片)。《史記·周本紀》言:「西伯昌即位五十年」。《尚書·無逸》亦稱文王「享國五十年」。可見,周文王在位時間為50年。二十世:周武王,文王次子,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漢族,姬姓,名發,謚號武王,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wǔ)王。文王死,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紂王所殺,故得以繼承王位。姬發繼任後,繼續積極準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姬發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八百諸侯。兩年後時機成熟,姬發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之後,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於鹿台。他繼承父親遺志,終於西元前11世紀推翻商朝統治,奪取全國政權,建立了西周王朝,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後建都鎬京(在今西安市長安區西北),建立諸侯國,謚號「武王」,史稱周武王。配妻邑姜,生子三:誦、於叔、叔虞。於叔,周武王次子,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於叔被封在於國;唐叔虞,周武王幼子,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韓姓的血緣祖先。武王死後,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攝政。周公滅唐(今山西省翼城縣西部)後,把唐封給了叔虞。武王卒後葬於文王陵北約200米處,名武王陵。現在陝西省咸陽市北渭城區周陵鎮周陵中學旁,有一座陵墓,名周陵。周陵,是指西周初期的周文王、周武王陵墓(附周陵圖片)。二十一世:周成王,周武王長子(前1055年—前1021年),漢族,姓姬,名誦,是中國西周第二代國王,謚號成王。武王克商後在位4年卒,「天下聞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時年少,由周公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滿,製造謠言說周公想謀篡王位,聯合武庚發動叛亂,召公式也懷疑起來,史稱「三監之亂」。周公率兵東征,三年後平亂,管叔自殺,蔡叔被囚,奪商、衛、邶、庸四國封地。周公攝政七年後,還政於成王,周公擔心成王貪圖安逸,寫了一篇《無逸》。前1021年,周成王駕崩,享年35歲,太子姬釗即位,是為周康王。成王年幼即位,不能執掌政事。其叔父周公旦(武王弟)為避免各諸侯反叛,便自己攝政當國,安定大局。管叔、蔡叔不信任周公,挾殷商後代武庚一起作亂反叛,周公奉成王之命東征討伐,平定叛亂。成王長大,親自執掌政權後,大封諸侯,加強宗法統治權力,命召公營建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後來成為東周的都城。成王還命令周公制禮作樂,規劃各項規章制度,奠定了西周王朝的基礎。周公、召公率師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國,使統治範圍進一步擴大。成王時期,社會安定,人民和睦,歌頌太平盛世之聲不絕於耳。成王與其子康王統治時期,合稱成康之治,是周代的興盛時期。後世以「成康之治」評價成王與其子康王的政績,史稱當時天下安寧,四十餘年不用刑罰。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成王在位時間定為前1042年至前1021年,在位22年。二十二世:周康王,姬釗,生卒年不詳。漢族,周成王之子,成王死後繼位(前1020年至前996年),在位25年,病死於鎬京,葬於畢原(在今陝西省咸陽市、西安市附近渭水南北岸)。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業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儉寡慾,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姬釗在位時,不斷攻伐鬼方(今陝西省西北部)和東南各地,掠奪奴隸和土地,分賞給諸侯、大夫。在一次大戰中,周軍俘虜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為了慶祝勝利,姬釗賞給參戰的貴族孟以1700多俘虜,作為奴隸使用,並將此事用文字鑄在鼎上,這隻重500多斤的鼎在清朝中期被發掘出來,至今還陳列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裡。姬釗在位期間,國力強盛,天下統一,經濟、文化繁榮,社會安定,史書載,「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姬釗死後的廟號為康王。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為「成康之治」。二十三世:周昭王,姬瑕,中國周朝第四代王。姬姓,名瑕。周康王之子。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繼續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由唐(今湖北省隨州市西北)、厲(今湖北省隨州市北)、曾(今湖北省隨州市)、夔(今湖北省秭歸縣東),直至江漢地區,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誌,後來楚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雄踞南方,問鼎周疆。《史記·周本紀》:「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史記·齊世家》:「桓公三十年春,齊伐楚。楚成王興師問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對曰:『楚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備,是以來責。昭王南征不復,是以來問。』楚王曰:『貢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貢乎!昭王之出不復,君其問之水濱。』」根據「夏商周斷代史」考證,周昭王前995年至前977年,在位19年。周穆王是昭王的兒子。《史記·周本紀》記載:「昭王之時,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也」。二十四世:周穆王,姬滿,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他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富於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關於他的傳說,層出不窮,最著名的則是《穆天子傳》。穆天子東征西討,範圍之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通過他的征伐,周王朝順利擴大疆土,加強對四方蠻夷的統治力度,有力地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是在文武成康四代統治者積累的強國之本基礎上,得以展現的大邦周威信的強勢證明。然而,常年征討,天子不在朝堂,導致朝政鬆弛,自穆王之後,周王朝開始由盛而衰,正如漢武帝之後的西漢也逐步由盛而衰一樣。最後,周厲王、周宣王、周幽王三代失德寡信,終於使得周王室式微而諸侯方伯強盛。在位時間為前976年至前922年,在位55年。二十五世:周共王,姓名姬繄扈(hù),穆王子,西周第六代國王,生卒年不詳,穆王死後繼位。在位23年,病死,葬於畢原,謚號共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龔王。姬黳扈繼位時,國家因穆王遠遊,耗費了巨量財富,弄得國家財政十分空虛,經濟上漸漸難以支持。但是,在許多場合又不得不維持著天子的架子。如為了表示賞罰分明,共王不得不將都城附近的土地陸繼分封給諸侯和大夫,使自己直接支配的地域越來越小,收入越來越少。周王朝開始衰落下去。姬病死後的廟號為共王。《國語·周語一》載,密康公跟隨共王游於涇上時,有三女子自願獻身於密康公,密康公的母親叫他不能要這三女子,認為這樣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況一個小國的君主。密康公不聽,接納了三女,一年後被共王滅掉。共王當年改元。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時間定為前922年至前900年,在位23年。二十六世:周懿王,名叫姬艱,西周第七代國王,周共王之子,謚號懿王。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成果,懿王在位時間是前899年至前892年,在位8年。《史記》記載懿王在位之時,周王室開始走上衰微之路。《竹書紀年》記載:「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內,接連出現兩次天亮的現象,當時在陝西華縣的鄭國一帶可見到這個奇景。姬堅生性懦弱,繼位後政治日趨腐敗,國勢更加衰落,由於西戎屢次進攻,他被迫將都城遷往槐里(今陝西省舉平縣東南)。周懿王崩,周孝王繼位。孝王姓姬名辟方,周共王之弟,在位時間是前892年至前886年,在位6年。二十七世:周夷王,姬姓,名燮(xiè),西周第九代國王,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孫。《史記》稱他為夷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犀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周夷王在位時間定為前885年至前878年,在位8年。《竹書紀年》記載:夷王三年「烹齊哀公於鼎」。夷王七年,命虢公帥師伐太原之戎,至於俞泉,獲馬千匹。《史記·楚世家》記載: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根據虢季子白盤銘文記載,周夷王曾命虢季子白率軍大敗嚴狁。周夷王死後由其子姬胡繼位。二十八世:周厲王,周夷王的兒子(?~前828年),西周第十位國王,姬姓,名胡。他在位期間,橫徵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還剝奪了一些貴族的權力,任用榮夷為卿士,實行「專利」,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因此招致了貴族和平民的不滿。他還不斷南征荊楚,西北方面又防禦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別是獫狁,不時入侵。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於周的東南淮夷不堪承受壓榨,奮起反抗。周厲王為壓制國人的不滿,任用衛巫監視口出怨言的人,發現就立即殺死,這些引得國內各項矛盾愈來愈尖銳。前841年,發生了國人暴動,人民包圍了王宮,襲擊厲王,他倉皇而逃,後死於彘(zhì),今山西省霍州市。他出逃後,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年)中國歷史有了明確紀年。姬胡的謚號是厲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厲王在位時間定為前877年至前841年,在位37年。二十九世:周宣王,周厲王之子,中國周朝第十一位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宣王在位時間定為前827年至前782年,在位46年。漢族,姬姓,名靜(一作靖),死後被追謚為世宗。厲王時國人暴動,大臣召穆公虎將太子靜隱藏在自己家中,被國人包圍。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脫身。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厲王死於流放地彘(zhì),今山西省霍州市,大臣擁立靜為王。宣王即位後,整頓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時復興。宣王的主要功業是討伐侵擾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前824年),秦仲為大夫,攻西戎,被殺。宣王又命其子秦庄公兄弟5人伐西戎,得勝。五年,宣王與尹吉甫一起伐獫狁(即西戎)於彭衙(今陝西省澄城縣西北)。尹吉甫在征獫狁戰爭中率師直攻至今甘肅省鎮原縣一帶,迫使獫狁向西北退走。對於侵犯江漢地區的淮夷,周宣王命召穆公及卿士南仲、大師皇父、大司馬程伯休父等率軍討伐,沿淮水東行,使當地大小方國中最強大的徐國服從,向周朝見。十八年,南仲派駒父、高父前往淮夷,各方國都迎接王命,並進獻貢物。其時,宣王還命方叔率師征伐荊蠻(即楚國)。為了鞏固對南土的統治,宣王將其舅申伯徙封於謝(今河南省南陽市)。宣王二十二年,繼續西周早年的分封,封其弟友於鄭(今陝西省華縣東)。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前823年——前789年),宣王命周軍於西北(今陝西省、山西省、甘肅省一帶)、東南(今江蘇省、安徽省、湖北省一帶)進攻戎狄和蠻夷的戰爭。宣王中興,為時短暫。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現了衰象。宣王干涉魯國的君位繼承,用武力強立魯孝公,引起諸侯不睦。三十一年,伐太原戎,三十六年,伐條戎、奔戎,都歸失敗。3 年後,伐申戎,雖取得勝利,同年卻在千畝之戰中敗於姜氏之戎,喪失了調遣的南國之師。宣王死後,子幽王繼位,社會矛盾進一步發展,終於導致西周的覆亡。三十世:周幽王,周宣王的兒子,西周末代君主。姬姓,名宮湦(shēng)。據干寶《搜神記》記載:出生於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宣王四十六年(前781年)即位,以明年為元年。繼位後,自然災害嚴重,涇、渭、洛「三川皆震」。他貪婪腐敗,重用「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虢石父進行專利。又廢嫡立庶,廢除申後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後及其子伯服為太子,並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繒侯和犬戎各部攻周。周幽王為取悅褒姒,數舉驪山烽火,失信於諸侯。結果,被犬戎兵殺死於驪山之下,西周滅亡。周幽王姬宮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棄嬰,被一對做小買賣的夫妻收養,在褒國(今陝西省漢中西北)長大,周幽王三年(前779年),周幽王關押褒國的褒珦,褒人獻出美女褒姒替褒珦贖罪,幽王愛如掌上明珠,立為妃,寵冠周王宮,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對她更加寵愛,竟廢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立褒姒為王后,立伯服為太子,周太史伯陽嘆氣道:「周王室已面臨大禍,這是不可避免的了。」申侯對於自己的女兒申後被廢十分惱怒,他聯合繒(zèng)國和勾結了犬戎族對幽王大興問罪之師,共同進攻周朝都城鎬京。幽王雖然烽火報警,但各國諸侯害怕再次被戲弄,都沒有發兵前來勤王。鎬京被攻下,幽王帶褒姒逃到驪山山麓被戎人殺死,褒姒被擄。從武王建立周王朝到前771年幽王被殺,統治了約250年的西周王朝就這樣滅亡了。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幽王在位時間定為前781年至前771年,在位11年。三十一世: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前781年——前720年),漢族,姬姓,名宜臼。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平王在位時間定為前770年至前720年,在位51年,是東周第一位國王。母親是幽王的王后申後,是申侯之女。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經犬戎侵襲,十分殘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許、魯等諸侯擁戴,在申(今河南省南陽市北)即位,是為平王。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從鎬京東遷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史稱東周。周平王依仗晉、鄭、虢等諸侯的力量,勉強支持殘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諸侯各國之間的兼并越來越有發展,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春秋時期。平王死後,因其太子泄父早死,立平王之孫林為太子,是為周桓王。周平王東遷洛邑,傳了23個皇帝,至赧王亡,史稱「東周」,雖長達500多年,但王權旁落,虛有其名,實權全在勢力強大的諸侯手上,不過,即使周天子再不像西周時名實相符,卻仍算是共主,得到有權勢的大諸侯表面尊重。在這500多年的東周,根據政局變化,又細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個時代。周朝存在約800年,從前11世紀中期到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可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為中國歷代最長的王朝。西周建都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於前771年結束。第二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開始了東周的歷史。東周又分為春秋與戰國兩個時期,周朝各諸侯國的統治範圍包括今黃河、長江流域和東北、華北的大部。周平王時,周的國力已衰,軍力不振,經濟困難,大片土地已分封給諸侯國,尤其是宗周一帶的故土都給了秦國,周王直接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小了。周王室的土地僅僅方圓幾百里,東至滎陽,西至潼關,南至汝水,北至沁水南岸。相反,諸侯國的地盤卻越來越大,勢力也越來越強,他們之間互相兼并,掠奪土地,在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諸侯爭霸的混亂局面。從此,周天子號令天下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三十二世:泄父,又稱太子泄父,東周天子周平王的太子,出生後立為王儲。由於周平王在位51年,泄父在平王駕崩之前就已經去世了。所以前720年,平王駕崩時,泄父的兒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三十三世:周桓王,姬林,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孫。平王病死時,太子姬狐正居於鄭國為人質。鄭伯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繼位。姬狐因一路上哀傷過度,回朝後就病死。姬林便被鄭伯和周伯黑肩扶立為天子。姬林在位期間,因鄭伯扶立他有功,將位於黃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賜給鄭國,周王朝的疆域又縮小了。以前,諸侯死了,其兒子於繼位和治喪完畢後,必須趕往都城去接受周天子的冊封,以求得合法地位。前712年,魯桓公謀殺了兄隱公,自立為國君,不向桓王請求冊封。從此,諸侯由天子冊封的制度被破壞了。前706年,楚國以武力逼迫隨國國君,要他向桓王提出提高楚國等級的要求。桓王不允,楚國國君熊通在大罵了姬林一通以後,自行提高等級稱為楚武王。姬林接到報告,又氣又羞,但也奈何他不得。姬林繼位後,鄭莊公在朝廷繼續以卿士身份專權。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就攆走了鄭莊公。鄭莊公回國後,便製造事端,擾亂周境的安寧,雙方關係越來越緊張。不久,鄭莊公又假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國。姬林大怒,乾脆免去了他卿士的頭銜。鄭莊公也不示弱,一連五年不去洛邑朝見,表示不把姬林放在眼裡。姬林實在忍耐不住,不顧臣下勸阻,親自統領軍隊去討伐鄭莊公。鄭莊公也點起兵馬迎戰。兩軍在長葛(今河南省長葛縣東北)相遇,姬林求勝心切,派人叫罵挑戰。鄭莊公卻擺好陣勢,按兵不動。周軍叫罵到下午,還不見鄭軍出戰,都面露倦意,鬆懈起來。鄭莊公乘機揮動大旗,擂鼓衝鋒。周軍猝不及防,被殺得大敗。姬林只好退兵,自己斷後。鄭國將軍祝聃遠遠望見,奮臂一箭,射中姬林左肩,虧得鎧甲堅厚,傷勢還不嚴重。鄭莊公見已經教訓了姬林,怕部下殺得性起,要了姬林的性命,使自己在輿論上吃虧,忙鳴金收兵,任姬林逃走。事後,鄭莊公又假意派臣下去向姬林賠罪,說本來只準備自衛,沒想到部下違反紀律,冒犯了天子。姬林哭笑不得,只好藉此下台階,垂頭喪氣地宣布免鄭莊公之罪。長葛之戰使姬林威風掃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於天、輔有四方」的牌子。從此,諸侯越來越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公元前697年3月,姬林病重,召周公黑肩入卧室託付說:「依照祖宗制度,我立了嫡長子姬佗為太子。但是,我所鍾愛的卻是次子姬克。今天,我將姬克託付給你,日後如果姬佗壽終,就兄終弟及,讓姬克繼位。你要儘力辦好這件大事。」不久,姬林病死於洛邑。姬林死後的廟號為桓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桓王在位時間定為前719年至前697年,在位23年。三十四世:周莊王,周桓王長子,姬佗,桓王病死後繼位。姬佗繼位後的第三年,周公黑肩遵 照桓王臨終時的囑咐,策劃要殺掉姬佗,改立姬克為國君。辛伯勸阻他說:「嫡庶有別,廢嫡立庶,這是內亂的根源阿!」周公黑肩不聽。於是,辛伯將這一陰謀報告了姬佗,姬佗就立即捕殺了周公黑肩。姬克見事情敗露,逃奔燕國。這件事史稱「子克之亂」。公元前693年夏天,姬佗為了籠絡齊國,要將女兒嫁給齊國國君。他讓魯桓公作媒,並派卿單伯先將女兒送至魯國。冬天,姬佗又派臣榮叔赴魯,「賜命」(即冊封)殺兄自立的魯桓公,魯桓公就派人將王女嫁往齊國。姬佗在位的前685年,齊國經歷了多年內亂後,公子小白被立為國君,即齊桓公。他不計私仇,將曾幾乎射死自己的名臣管仲設計從魯國接回,任命為相。在管仲的輔佐下,齊國進行了改革,逐漸強盛了起來。第二年,因為魯國曾經阻撓過齊桓公即位,齊桓公發兵攻魯,魯軍迎戰於長勺(在今山東省萊蕪市東北)。魯庄公見敵強我弱,急於想揮兵攻擊,被臣子曹劌勸阻。齊軍自恃強大,連續三次擊鼓衝鋒,都未能奏效,頓時氣竭力衰,軍心渙散。曹劌採取「敵疲我打」的戰術,發動反擊,一鼓作氣地擊敗了齊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齊魯長勺之戰。姬佗晚年很愛少子頹,想立頹為太子,但是沒有成功,導致了他死後的「子頹之亂」。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死後的廟號為庄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庄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96年至前682年,在位15年。三十五世:周厘王,周莊王的兒子,姓姬,名胡齊,東周第四代國王,謚號厘王(史稱僖王)。庄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庄王死後繼位。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厘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81年至前677年,在位5年。姬胡齊即位的這一年,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將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為了藉助周王的名義爭霸天下,齊桓公又接受了管仲的建議,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禦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的攻掠,並馬上派使臣向姬胡齊朝賀。姬胡齊見齊國如此恭敬,十分高興,立即將召集諸侯承認宋桓公為國君一事委託給齊桓公去辦理。齊桓公在齊國的北杏(今山東省東阿縣北)大會諸侯,被推為盟主。同年冬,齊桓公再次率領大軍伐魯,魯庄公驚恐,以割地為條件請求講和。齊、魯兩國國君在齊國境內的柯(原山東省壽張縣東北阿城鎮,1964年11月,壽張縣建制撤銷,金堤以南地區劃歸河南省范縣,金堤以北地區劃歸山東省陽谷縣)談和。兩人正要歃血立盟約時,保護魯庄公赴會的將軍曹沫突然搶將上來,亮出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要他答應將奪去的魯國的土地歸還魯。齊桓公答應後才得脫身。事後,齊桓公憤怒難忍,準備殺死曹沫,廢棄諾言。管仲勸說他:「答應的事背信,又要殺人家,這雖然能泄一時之憤,卻失去了天下諸侯的信任,不能做啊!」齊桓公終於將土地還給了魯國。這使諸侯都佩服齊桓公的講守信用,紛紛依附於齊國。公元前679年,齊桓公邀集了魯、鄭、宋、衛、陳等國在鄄(今山東省鄄城縣北,當時屬衛國)相會,齊桓公主盟為諸侯長,正式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公元前677年春,姬胡齊病死。死後的廟號為厘王,歷史上又稱他為僖王。三十六世:周惠王,姬閬,周莊王孫子,周厘王(僖王)兒子,非常貪婪,即位後佔取蔿國的園圃飼養野獸,強取周大夫邊伯靠近王宮的房舍,奪取周大夫詹父和子禽、祝跪的土地田產,收回膳夫石速俸祿,引起蔿國五大夫及石速的強烈不滿。第二年(前675年)秋,為國,邊伯、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個大夫,由於庄王生前曾經囑咐要立庶子子頹為國君,對釐王病死後由姬閬即位十分不滿,就聯合貴族蘇氏,一起擁奉子頹,發動叛亂,攻打姬閬,卻被擊敗後出逃。子頹逃到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又在蘇氏陪同下逃奔到衛國。衛惠公由於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敵公子黔牟,就聯合南燕,支持子頹。這一年冬,衛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閬,立子頹為天子。鄭厲公出面調解周王室之亂,沒有成功,於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國君仲父,並且將流亡在外的姬閬安置在鄭國的別都櫟(今河南省禹縣),還將王室的器皿用具從成周搬到櫟,供姬閬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鄭厲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縣內)誓師伐子頹,鄭、虢聯軍很快攻入都城。子頹和邊伯等5個大夫正在喝酒慶賀,措手不及,被聯軍殺死。鄭厲公和虢公迎姬閬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寶座。這場內亂史稱「子頹之亂」。為了感激鄭、虢兩國的援助,姬閬將酒泉(今陝西省東部一帶)賜給虢,將虎牢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以東之地賜給鄭。這樣,內亂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縮小了。姬閬在位期間,齊國繼續東攻西伐,兼并小國,擴大力量。前670年,齊軍攻滅郭國(今山東省聊城市東北)。齊桓公問當地父老:「郭為何滅亡?」父老回答說:「因為國君愛賢人而恨壞人。」齊桓公不理解,問道:「照各位所言,你們的國君是位賢明的君主,那怎麼又會亡國的呢?」父老回答說:「國君愛賢人而不任用;恨壞人而不翦除,所以導致了亡國。」當時,魯國的慶父(魯桓公子)先後殺掉了國君子般、閔公,導致魯國大亂。時人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就成了著名的成語。魯僖公即位後,索要避居於莒國(今山東省莒縣)的慶父,慶父自知罪責難逃,自殺於莒,魯國內亂才暫告平息。當時衛國的國君衛懿公酷愛養鶴,平時竟然讓他最喜愛的鶴乘座華麗的軒車,享受大夫的待遇,國人怨聲載道。前660年12月,戎兵攻衛,衛懿公率軍迎戰,兩軍相遇於滎澤(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臨戰前,衛國將士埋怨說:「大王平時如此厚待鶴,現在就讓鶴去抵敵吧!」一時軍無鬥志,被打得大敗,衛懿公也被亂兵殺死,成為玩物喪志者的鑒戒。姬閬晚年寵愛陳國的女子惠後,準備廢去太子鄭,改立惠後生的庶子子帶。前655年夏,齊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魯僖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與太子鄭相會於衛國的首止(今河南省睢縣東南),宣布支持太子鄭為嗣君。姬閬十分生氣,就指使鄭文公背約去聯絡楚國,自己派人去聯絡晉國,試圖組成周、鄭、晉、楚聯盟,以對抗齊國。齊國先發制人,連續興兵攻鄭,迫使鄭國叛周親齊,使姬閬的計劃破產。前652年12月,姬閬病死。死後的謚號為惠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惠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76年至前652年,在位25年。三十七世:周襄王,周惠王之子(?——前619年),姬姓,名鄭。周朝國王,東周春秋時期,惠王病死後,姬鄭擔心子帶爭位而秘不發喪,並急忙派人向齊桓公求援。齊桓公馬上召集諸侯在洮(今山東省鄄城縣西)開會,宣布擁護姬鄭為天子。姬鄭至即位後才放下心,宣布了惠王的死訊。子帶不甘心失敗,從前648年起,幾次引導西戎兵攻周,都先後被挫敗。前636年,姬鄭發覺王后隗氏與子帶秘密勾結,立即廢黜了隗後。子帶得到消息,再次引導西戎兵攻周,攻佔了都城。姬鄭倉皇逃出,避居於鄭國的汜(今河南省襄城縣),向各國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晉文公打著勤王的旗號,於前635年出兵攻克子帶當時所在的溫,生擒子帶,然後迎姬鄭回都城,將子帶押到都城處死,平定了內亂。這次內亂,史稱「子帶之亂」。夏商周斷代工程把襄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51年至前619年,在位33年。襄王時期,諸侯爭霸日益激烈,諸侯為奪霸權各顯其能,使用各種手段,抓住一切可以擴張自己實力的機會。在大國爭霸、小國林立時代,稱霸於諸侯,為後人稱為春秋五霸的齊桓公、晉文公,在周襄王時地位已凌駕於周王及各諸侯國之上。襄王崩,其子壬臣立。三十八世:周頃王,襄王子(?—前613年),姓姬,名壬臣。夏商周斷代工程把頃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18年至前613年,在位6年。卒後,葬處不明。姬壬臣繼位時,王室財政拮据,竟致於無法辦理襄王的喪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魯國討錢。魯國國君派使者送錢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這時已經是襄王死後第二年的二月了。姬壬臣在位時,邾國(今山東省鄒縣東南)的諸侯為邾文公。前614年,邾文公準備遷都到繹山(也稱嶧山,在今山東省鄒縣南)。占辭上說:「遷都有利於民,但是有害於君,會使君短命。」當時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紛紛勸阻遷都,邾文公卻說:「上天讓民樹立了君,就是為了替民謀利。如果遷都有利於民,就遷吧。」他還是把都城遷到了繹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這雖是巧合,時人卻紛紛讚譽邾文公的賢良。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後的廟號為頃王。三十九世:周匡王,周頃王之子(?—前607年),姓姬,名班,頃王死後繼位。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匡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12年至前607年,在位6年。前607年10月,病死,葬處不明,死後的廟號為匡王(謚法雲貞心大度曰匡),由弟定王瑜即位。姬班在位時,他本人無重要的事可述。這時晉國的國君是晉靈公,在他宮內,卻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趙盾事件。原來,晉靈公是一個只顧享樂,不理政事的國君。他又喜歡惡作劇,經常從宮台上用彈弓把別人彈得頭破血流,人們東躲西閃,他看著高興。有一次,廚師沒有將熊掌煮熟,晉靈公竟把他殺了,用草席裹著,叫宮女在朝廷上拖過。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諫,晉靈公竟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謀刺趙盾。徂魔一早去趙盾家,見趙盾大開著卧室門,穿著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徂魔深受感動地說:「對國君不忘恭敬,是替民眾辦事的好人。殺了他,對不起百姓;不殺他,國君不會放過我,如此進退兩難,不如一死了之。」就一頭撞向庭院中的槐樹而倒地身亡。晉靈公此計不成,又假裝著請趙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準備殺死趙盾,不料趙盾遇救逃了出來。後來,趙盾的族弟趙穿將晉靈公殺了,趙盾才返回都城。周定王,頃王子,匡王弟,姬瑜,在位時,他本人也無要事可述。這時,楚國在楚莊王的治理下強大了起來。楚莊王在繼位之初的三年內,不理政事,沉湎在腐朽的生活之中。後經大臣們的勸說,他才逐漸振作,表示「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並開始整頓朝政,實行改革,擴充軍隊,從而增強了國力,攻滅了一些小國。姬瑜繼位的這一年春,楚莊王又帶兵攻伐陸渾(今河南省嵩縣北部)的戎族,事後,並在周王朝的邊境上閱兵示威,嚇得姬瑜趕忙派大臣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劈頭就問周朝都城宗廟內九鼎的「小大輕重」。九鼎是天子權力的象徵,問九鼎的重量,也就意味著有覬(jì)覦(yú)天子權位的野心。經過王孫滿的駁斥,楚莊王才引兵退去。這件事,史稱「問鼎中原」。接著,楚莊王在平定內亂後,頻繁出擊,先後攻滅了舒、蓼等小國,降服了陳國、宋國。前597年在必(今河南省鄭州市東)之戰中,楚莊王又一舉殲滅了擁有600輛戰車的晉國大軍,並繼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後當上了霸主,歷史上將他們稱為「春秋五霸」(另一說是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當時,晉國趙盾已經病死,子趙朔襲職,輔佐著晉景公。晉靈公的寵臣司寇屠岸賈要為晉靈公報仇,就鼓動武將們說:「趙盾犯有弒君大罪,如今他的兒子還是朝中重臣,這怎能允許!」並帶著軍隊圍攻趙朔居住的下宮,殺死了趙朔和他的一族。趙朔的夫人因為是晉成公的姐姐庄姬,得以倖免。庄姬正懷著孕,避居於晉景公宮中。不久,她生下了一個男嬰,屠岸賈便守住宮門索要男嬰。庄姬將男嬰藏在胯下,禱告說:「如果天要滅趙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滅趙氏,你就別哭。」男嬰竟然不哭,得以脫身。趙朔有個門客叫公孫杵臼,他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撫育這孤兒成人與死,兩者哪件難?」程嬰回答說:「死容易,撫育孤 兒成人難。」公孫杵臼就說:「那請君承擔難的那件事,我去承擔容易的,讓我先死去吧。」他就帶著自己的嬰兒躲進山裡,然後讓程嬰假裝去向屠岸賈告密,謊稱趙氏孤兒躲在山中。屠岸賈大喜,立即派兵隨程嬰進山,殺死了公孫杵臼和他的兒子。這樣,趙氏孤兒就被保全了下來。程嬰抱著孤兒躲進山中,給他取名為趙武,這就是著名的「託孤搜孤」的故事。前586年11月,姬瑜病死。姬瑜死後的謚號為定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定王在位時間定為前606年至前586年,在位21年。四十世:周簡王,姬夷(?—前572年),為周定王之子,東周第10代君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簡王在位時間定為前585年至前572年,在位14年。周簡王在位時,周天子權威已經蕩然無存,故其本人也無要事可述。此期間晉、楚、秦,宋、鄭等國相互攻伐不止,位於東南地區,原為楚國屬國的吳國興起,攻入楚國,幾乎亡楚。前572年9月,姬夷病死,謚號為簡王。死後葬處不明。子靈王泄心即位,是為周靈王。四十一世:周靈王,姬泄心,簡王子,在位時的前546年7月,宋國大夫向戍約晉、楚兩國在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開會,調停兩國間的戰爭,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誰破壞協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弭兵會盟」。「弭兵會盟」後的10多年間,因為楚國專註於對付吳國,晉國則忙於應付內事,無力開戰,所以會盟的10個國家沒有發生過戰爭。然而,各國內部的爭權鬥爭卻異常尖銳。「弭兵會盟」(兩次重要的外交事件),也就成為春秋時期兩個階段的分水嶺。會盟以前以諸侯國之間的兼并為主,會盟以後卻以各國內部大夫間的兼并為主,各國社會正醞釀著巨大的變化,階級矛盾趨於尖銳。如前555年,鄭國執政大臣子孔專制,國人不滿,在子展,子西率領下攻殺了子孔。同年,莒國國君比公暴虐百姓,國人憤而殺死了他。前550年,陳國貴族慶氏強征庶民築城。築城時,夾板脫落了,監督築城的慶氏以殘殺庶民來懲罰,「役人」怒而舉行暴動,分別殺死了以慶虎,慶寅為首的大小監工。這次起義嚇得陳國的貴族膽戰心驚,驚呼難以再統治下去了。姬泄心的長子姬晉天性聰明,喜歡吹笙,能吹奏出如同鳳凰歡鳴一般的樂曲,令人陶醉。姬泄心對他十分鐘愛,立他為太子。不料,太子於17歲時突然得病身亡,姬泄心哀痛欲絕。傳說當時有人見靈王如此悲傷,擔心這有損他的健康,就利用迷信編造了一段情節勸慰他說:太子現在溝嶺上,騎著白鶴,吹著笙。他要農夫轉告靈王,暫不必挂念,他現隨仙人浮丘公居住在嵩山,十分快樂。姬泄心聽了卻反而更加懷念太子,日夜不寧,神情恍惚。前54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姬泄心迷迷糊糊入睡,夢見太子騎著白鶴來迎接他。他驚醒後說:「我兒來迎我,我應當走了。」於是命令傳位於次子姬貴。癸巳日,姬泄心病死。姬泄心死後的廟號為靈王。夏商周斷代工程把靈王在位時間定為前571年至前545年,在位27年。泄心崩,子景王姬貴繼位,在位時間為什麼5年。其後略。四十二世:晉公,姓姬,名晉,字子喬,周靈王太子,人稱太子晉。約生於前565年,卒於前549年,東周人,王氏的系姓始祖,黃帝的四十二代後人。卒後葬於今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的緱山。第二節 祖脈考證簡述經過我數次在太原晉祠王氏博物館、山西省社會科學院家譜研究中心、山西省河津市、山西省萬榮縣通化村,對有關王氏家譜資料進行核對與考證,以及在網上多方查閱有關資料,並詳細查閱了《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資治通鑒》《二十四史》《王氏通譜》《太原王氏》《王氏宗譜》《河汾通化王氏家譜》《洛陽伊川王氏族譜》等多種有關資料,晉祖之前的世系與我們的《太原王氏族譜前續》中記載的毫無二致。據我們的《太原王氏族譜》記載:我們支脈的王姓起源於太原,系山西太原王氏祖脈。經考證,太原王氏的系姓始祖是黃帝的第四十二代後人、東周靈王姬泄心的太子晉。王子喬本名姬晉,字子喬,周靈王的太子,人稱太子晉,約生於前 565年,卒於前 549年。在位二十七年的周靈王是東周時期一個平庸的帝王,但太子晉卻口碑極佳,溫良忠厚,聰明博學,十五歲就開始以太子的身份輔佐朝政。周靈王二十二年,谷、洛二水泛濫,王宮也受到洪水的威脅,就在這個時候,太子晉與周靈王在治洪策略上發生分歧。忠言逆耳,也許是太子晉的批評過於尖刻了吧,周靈王一怒之下將太子晉廢黜(chù)為庶人。太子晉被廢黜後,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就抑鬱而終,年僅十七歲,葬於今河南省偃師市府店鎮的緱山。據《經典洛陽》記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都出自洛陽。作為洛陽人,如果留意一下,在天子駕六博物館的西面壁畫牆上,可以看到一組浮雕《列仙傳》,上面繪有一個人物,名叫王子晉,又名王子喬,是周靈王的太子,喜歡吹笙,能作鳳凰之鳴,常遊玩於伊水和洛水。那時,嵩山有一個道士叫浮丘公,接他上了嵩山。後來有人在山中見到王子晉,問他回不回洛陽,他說:七月七日我將出現在緱山頭。那天,人們果見他乘著白鶴,在偃師緱山頂上盤旋,然後離開此地,做神仙去了。這個王子晉,就是王姓的祖先之一。關於他的傳說,洛陽人總是津津樂道。舊時洛陽人糊燈籠,總愛畫他乘鶴巡天的形象,看上去足夠瀟洒。記者留意了一下典籍,卻發現他的命運很坎坷。東周時期洛陽是京城。周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水、洛水同時泛濫,威脅著王宮安全。靈王下令,壅塞二水,以絕水患。太子晉直諫:古來已有教訓,治水不能堵塞,應該疏導,否則事與願違。這本是一個好建議,但靈王認為兒子竟敢與父王爭辯,犯上作亂,便廢掉了他的太子位。太子晉由此變成平民,不久就『駕鶴西歸』了。他的兒子宗敬,帶領家人離開洛陽,遷至太原定居。太原人知道來者是王子一家人,就稱其為『王氏』(太子晉是周靈王之子,本姓姬)。隨後北方地區興起『姓氏合一』,『王氏』便轉化為『王姓』了,這便是王姓一支的源頭,出自姬姓,稱為『姬姓王氏』。」從這個角度來說,「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最早出自洛陽,是有道理的。王家遠祖肇軒轅,百世流風溯太原。據太原王氏有關資料記載:太子晉去世後,他的兒子宗敬後來出任司徒,有感於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亂而辭官遠去,避居於太原,因為他們是王者之後,時人呼之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其姓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宗敬於是以王為姓,以太子晉為系姓始祖,因始於太原,故稱太原王氏,從而開創了太原王氏。後人尊太子晉為王氏「系姓始祖」,尊晉公子宗敬為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宗敬逝後,葬於晉陽北五里。之後,王氏後裔繩繩繼繼,名播五洲,遍及華夏。因太原為王氏發祥地,宗祖根所在,故天下王氏都以「太原王氏」而稱。晉祖前世為姬姓,後世為王姓是毫無疑問的。在中國歷史上,各姓氏的發祥地或著名人物出生、居住地,稱為地望或郡望,王氏郡望共有二十一處,而太原,則是王氏地望之首。王氏的衍派據說如今已有二百多個,這其中很多都是由太原王氏衍生而出。這種記載是準確無誤的。同時,我對開元年間(公元713年12月至公元741年12月,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共計29年。開元意思是開闢新紀元。開元初年,政治穩定,史稱「開元之治。」開元年間,唐朝國力強盛,史稱開元盛世),唐玄宗御題以稱讚王氏的通譜詞:「太原王氏,如日之彰,經歷七朝,代有忠良。」進行了考證,未能考證出準確的年月。天寶年間(公元742年至公元756年,被認為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生了安史之亂,由安祿山以及史思明發動。該戰亂長達八年之久,唐代宗寶應元年結束),唐玄宗為贊王忠嗣之功御筆親賜文嗣碑:「漢族干城,鎮靖邊疆。賜爾忠嗣,為王氏光。」(附唐玄宗賜文嗣碑圖片)。經過考證,應是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因為,這一年忠嗣因抑鬱而終,年僅四十五歲。唐玄宗贊其勇,御筆親賜文嗣碑,具體月日不詳。第三節 太原王氏世系(一線譜)一世:太子晉,約生於丙申周靈王七年(前565年),卒於壬子周靈王二十三年(前549年),姓姬,名晉,字子喬,周靈王太子,人稱太子晉。因子宗敬有感於周王室日益衰微天下大亂而辭官遠去,避居於太原,被奉為王氏的系姓始祖,所以後世又稱王子晉、王子喬。今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內,有一座建於公元1526年,代表中國王氏宗祠的子喬祠。這是明代重臣王瓊為紀念先祖太子晉所建,祠內有保留至今的歷代王氏族譜,牆壁上有王氏部分名人畫像,足以證明太原王氏就是中華民族王氏的開元之始祖。配尹氏,生子二:宗敬、龜。龜,襲封太原。二世:王宗敬,一作敬宗,字文鑒,一字元鏡,晉長子,約辛亥周靈王二十二年(前550年)出生,景公三十年(前487年)卒。周司徒,因周室衰微,天下大亂,宗敬遂告老致仕,避居太原,時人號王家,始得王姓,成為太原王氏的立姓始祖。死後,葬於晉陽城北五里大道南甲山庚間,碑銘跋序較多,人稱「司徒冢」。據考,在今太原一帶有秦置晉陽縣(春秋時為晉陽邑,其城為趙筒子家臣董安於築,初屬晉,後屬趙,「秦莊襄王三年拔趙晉陽」,即此。西漢置晉陽縣,為太原郡治,東漢時兼為并州治,晉為太原國。故治在今太原市南郊區古城營村)。配姜氏,系司隸校尉姜元女,生子仕蠲。三世:王仕蠲(juān),一名王鳳,字思勉,宗敬子,周司空,卒後葬晉陽唐里邨。配郭氏,系太原守郭顯女,生子二:覃、石。石,明易理。有子一曰詡。王詡,系戰國時著名縱橫家,號鬼谷子,世稱鬼谷先生。四世:王覃,仕蠲長子,抱道躬耕,晉侯屢避不就。配溫氏,生子渠。五世:王渠,一作恙,字君遜,覃子,周司徒。配劉氏,生子二:庄、豐。庄,字恭,一作仲恭。晉國梗陽吏,配袁氏生子茂。六世:王豐,字恭,渠次子,初仕范中行氏,後為智伯家臣,晉六卿(古代統軍執政之官)吞、智伯,滅中行,遂入東都為封人(掌管築城之官),卒於鞏,葬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陽市北)。配鍾氏,生子芝。七世:王芝,字榮,豐子,周東都城守長,生子億。八世:王億,芝子,隱居不仕,以子為將,魏王嘗以百金為壽,億卻之曰:「子貴若顯親,吾更愧於子職矣!」終不受。生子錯(《百家譜》載)。九世:王錯,億子,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人。少年以才智稱。《史記》《竹書紀年》載:曾助魏惠王登上皇位,任上大夫。韓懿侯聞之曰:「魏贏得王錯挾上黨固半國也。」歷將軍司徒。薦龐涓以自代,後又在魏惠王二年(前368年),因故出奔於韓。《史記·世表》說他有子名賁,仕魏為中大夫。生子二:憤、憒。十世:王憤,《宰相世系表》中作賁,錯長子,魏中大夫,剛運有紀。配范氏,生子三:諭、謀、諒,一女,適武安侯馬興。十一世:王渝,憤長子,魏上將軍,鎮守邊疆,胡寇莫敢犯鏡。配上官氏,生子二:息、景。十二世:王息,渝長子,魏司寇上將軍,調鼎運樞,國賴以靖,追贈忠烈侯。配錢氏,生子二:恢、昱。昱,秦徵為下大夫,不就,隱居山中,生子齕(秦國宿將)。十三世:王恢,息長子,魏司寇,相昭王,封伊陽君,陽城令,掌山河,有弘世之才。配姜氏,生子亢。十四世:王亢,字德拱,一作元,一作永,恢長子。以中大夫召不就,因魏不用孔斌之賢而隱居關中(今陝西省秦嶺北渭河流域一帶),隱德樂道以壽終,葬滎(xíng)陽(今河南省滎陽市)。配胡氏,生子三:頤、斂、蠋(zhú)。斂,一作儉,以中大夫召不就。燕破齊依妻父甘茂入秦,仕秦左庶長(左庶長為非王族大臣領政);蠋,臨淄義士,齊泯王不納其諫。燕帥樂毅破齊,聞其才請其為燕大將,公曰:忠臣不事二主。卒後葬臨淄愚公山(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鳳凰鎮境內,也叫路家山),有墓碑刻石為證。十五世:王頤,亢長子,有文武才,拜以中大夫,直言忤權貴,辭官。葬頻陽(今陝西省富平縣美原鎮古城村一帶)。配孔氏文信君斌之女,生子一:翦。繼配周氏,生女一:適左監門汪水。十六世:王翦,頤子,戰國、秦時期,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美原鎮古城村,頻陽源於本地頻陽河,今天的富平順陽河)人。生於周赦王四十五年(前270年)辛卯,卒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癸已,壽63歲。葬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四十里。配杜氏生子六:戊、賁、勇、剛、毅、乙。女一:適中郎將汪陣。戊,秦卿士,始皇時封五大夫。葬富平縣北三十里,曰五大夫冢;勇,秦左長史,裔孫虞人(古代掌管山澤苑囿田獵的職官);剛,秦右長史;毅,秦下大夫;乙,秦臨洮守備。十七世:王賁(bēn),字典,翦子,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人,秦代名將,封武陵侯,與其父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史記》載有其名。配呂氏,生子離。十八世:王離,字明,賁子,秦大將軍,封武城侯。秦二世時,離擊趙,圍趙王及張耳,鉅鹿城為項羽所虜,兵敗自殉。卒葬鉅鹿(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河北省平鄉縣西南)。娶妻孫氏,系秦將軍孫勝之女,生子二:元、威。王元,秦臨淄令,避秦亂遷徙山東琅琊,後徙臨沂,稱「琅琊世一代」,為琅琊始祖,娶鄭氏生子忠。忠,為秦子嬰散侍子,嬰降避於梁,仕漢拜後將軍。配孫氏,生子渾。十九世:王威,字武,離次子,約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出生,秦左長史,避秦亂遷居琅琊。仕漢為揚州刺史,復遷太原之廣武(西漢置廣武縣,今山西省代縣的一部分,故治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十五里,一說在今山西省山陰縣西南之舊廣武村,屬太原郡),為太原支王氏始祖。配劉氏,上大夫劉宮之女,生子志。二十世:王志,字仲,威子,約西漢孝惠帝五年(前190年)出生,仕漢,文帝徵為揚州刺史,卒後葬於太原麓臺山(位於今山西省祁縣來遠鎮石佛窯村西南,為祁縣、平遙縣界山)。配崔氏,生子三:珣、玗、琪。玗,志次子,字昆石,隱居不其山(位於今山東省青島市嶗山西北部),其後裔稱「不其王氏」。琪,志三子,字晨石,隱居不仕,生子舒,後裔從略。二十一世:王珣,字東石,志長子,約西漢文帝後元四年(前160年)出生,仕漢,為揚州刺史,秦末隱居不仕。生子言(《王氏通譜》106卷首二卷僅記載至此)。

未完請看下一篇

推薦閱讀:

鳥的遷徙
文藝青年城市遷徙指南
李克強:逐步減少大規模人口候鳥式遷徙(圖)
科學家全球採集DNA樣本追蹤人類遷徙路線(4)
財富的遷徙:哪裡能讓1塊錢生出2塊錢 甚至更多

TAG:分布 | 太原 | 遷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