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前的今天,獲諾貝爾獎,《靜靜的頓河》作者肖洛霍夫出生

(萬象特約作者:一一)

112年前的今天,1905年5月24日,獲諾貝爾文學獎,《靜靜的頓河》的作者肖洛霍夫出生

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1984年2月21日),蘇聯作家。連任多屆蘇共中央委員,當過蘇聯作家協會書記,是惟一一個既獲斯大林文學獎,又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年僅23歲的肖洛霍夫,以一部《靜靜的頓河》聲譽鵲起,受到國內外的矚目。年輕的蕭洛霍夫躍升世界級作家。1965年,以《靜靜的頓河》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1999年,「頓河」手稿被發現,普京下令財政部籌款,以50萬美元購得,珍藏於「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2005年命名為「肖洛霍夫年」。

成為知名作家

1905年5月24日,肖洛霍夫生於今羅斯托夫州維申斯克區的農民家庭。1917年十月革命後(12歲),擔任蘇維埃政權下糧食部門的職員。在這段時間裡,年輕的肖洛霍夫為紅軍做過各種工作,其中一項是在頓河地區徵集軍糧。

1922年(17歲),前往莫斯科,加入「青年近衛軍」。1923年,與一位哥薩克的女教師瑪麗姬·格羅斯拉伕斯卡婭結婚,並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說《胎記》。1924年,他加入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拉普),成為職業作家,並回到頓河開始創作。

《靜靜的頓河》

1928年(23歲),《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蘇聯《十月》雜誌上發表,立刻聲名鵲起。1930年(25歲),肖洛霍夫見到了斯大林。1932年(27歲),在蘇聯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寫出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一部,並成為一名正式的蘇共黨員 。

1937年至1938年之間,他多次致信斯大林,幾乎遭受迫害。1957年(52歲),發表的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 (又譯《人的命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稱為當代蘇聯軍事文學新浪潮的開篇之作。

獲得諾貝爾獎

1965年(60歲),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寫俄國人民生活各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力量和正直品格」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84年(64歲),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魯齊林諾村去世。

1999年,「頓河」手稿被發現存於其密友庫達紹夫的遠親家中。後總統普京下令財政部籌款,以50萬美元購得,目前珍藏於「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2005年命名為「肖洛霍夫年」。

在中國的影響力

肖洛霍夫是位享有世界聲譽的蘇聯作家,其作品在中國產生過巨大影響。《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蘇聯出版後,第二年魯迅先生便約請賀非翻譯,並親自校訂,還撰寫了後記。1931年,《靜靜的頓河》中譯本作為魯迅編輯的「現代文藝叢書」之一,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

從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幾乎每發表一部,都很快介紹到中國來。尤其是《一個人的遭遇》在《真理報》上剛一刊出,當月就譯成了中文,而且有兩個不同的譯本,先後在《解放軍文藝》和《譯文》上發表。這在中國翻譯史上是難尋之事。

在周立波、丁玲、柳青、劉紹棠、陳忠實等現當代作家的創作實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見到「肖洛霍夫的影響因子」,它宛如一條生生不息的長河,靜靜地流淌在中國作家的創作血液中。


推薦閱讀:

TAG:諾貝爾獎 | 出生 | 靜靜的頓河 | 諾貝爾 | 今天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