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家必看|學習詩詞的十大誤區
鄭萬才
詩詞,這個曾經被「五.四」新文化運動打壓的文學種類,隨著網路的發展,交流的方便,近年來得到了突飛猛進、井噴似的發展。不但數量上達到了歷史最高,質量上也達到了很高的高度。甚至有部分詩詞家,包括筆者都認為,時下的詩詞,當已趕超過了明清詩詞,是可喜的。然而,縱觀整個詩壇,水平也可謂參差不齊,尤其是在提倡「雙軌制」並行的特殊歷史背景下,詩詞界不但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分歧,更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下面就是就筆者這些年觀察和總結出來的,學習詩詞的十大誤區。誤區一誤區一:「孤平」句的誤用。孤平是格律詩之大忌,這在詩詞界幾乎達成了共識。然而,關於孤平的說法,歷來也爭論不休。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以啟功先生為代表的「多仄夾一平」論;另一種是以王力先生為代表的「除一平」論。在此所要說的誤區,正是「除一平」論的孤平句子。就時下詩詞界來說,無論是哪一派的理論,「仄平仄仄平」為孤平,都是沒有任何異議的。然而,在運用中,有不少作者,包括一些比較有水平的詩詞家,在處理孤平句的時候,錯誤地把「平仄仄平仄仄平」(如「流水落花去不回」)的句子不當孤平看。這主要是受王力先生的「除韻腳外,只有一平聲字」的孤平理論影響。按照王力先生的孤平理論,似乎「平仄仄平仄仄平」並非孤平,除了韻腳外,還有兩個平聲字。但事實並非如此。要知道,在格律詩中,七言詩的第一個字一向不論平仄,第二個字是「詩喉」,不能改變。因此,七言詩的格律,實際只體現在後面五個字上。「平仄仄平仄仄平」的句式,除去前面「平仄」,後面就成了「仄平仄仄平」,這是標準的孤平句。因此,「平仄仄平仄仄平」為孤平無疑。孤平,乃詩家大忌,在創作中不可不避,但當今詩詞界,詩詞中有「平仄仄平仄仄平」句子的人大有人在。這是對孤平的錯誤理解,我們不得不知,也不得不避。
誤區二誤區二:把「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律,用到填詞中去,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要知道,詞的詞譜,就象音樂的簡譜,我們填詞,必須按照詞譜去填,哪怕是一個字的平仄,都是不能輕易改變的。也就是說,詞譜怎麼規定的,我們只能怎麼去填。一般來說,最初製作詞譜的人,在製作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了每個位置上字的平仄。可以說,詞譜中的不少地方(可平可仄),都是按照「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律處理過的。我們在填詞的時候,不能再按照此規律去改變詞譜,而是應該按照詞譜去填。否則很可能人為地製造出很多出律來。
比如,「鷓鴣天」:「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其中「中仄平平中仄平」的句子,第三個字就只能平聲,我們不能把「一三五不論」的規律用到此句子中去,把第三字變成仄聲字。那樣不但會出現孤平句,最主要的是不符合詞譜要求,出律了。因此,我們在填詞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詞譜去填,不能把「一三五不論」的規律帶到填詞中去。
另外,筆者還發現有人在填詞時,用「平平仄平仄」(七言在前加「通仄」)的特拗句,去替代詞譜里「平平平仄仄」的句子,這個也是絕對不可以的。也就是說,詞譜是規定好的,是什麼句型,我們只能按照什麼句型去填,不能改變。
總之,詞譜怎麼規定,我們就只能怎麼去填。這個和格律詩是有區別的。我們不能盲目地把格律詩中的一般規律,主觀地用到填詞中去。
誤區三誤區三:新舊韻混用。這也是不可以的。要知道,新聲韻和古聲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語言體系。一個是古漢語體系,一個是現代漢語體系。在「雙軌制」並行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在詩詞創作中,我們無論是選擇新聲韻,還是選擇古聲韻,都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新聲韻和古聲韻混在一個作品中去。當然,如何看是不是新舊混在一起,這主要看「不能變通」位置上的字。諸如二、四、六的位置上,以及韻腳、白腳處的字等,是不是用了區別新舊韻的入聲字,或者古今平仄改變的字。
比如《望月》:
羈旅十年感倦遊,家山遠隔客中秋。
傷心最數深宵立,一人獨看柳梢頭。
這個作品,如果是按照新韻去看,第二句的「隔」字為平聲,出律;如果是按照古聲韻去看,第一句的「十」字為仄聲,犯孤平。因此,無論新還是舊,都有問題。
又如《水調歌頭·七夕抒懷》:
把酒對銀漢,凝目望寒空。今宵烏鵲飛架,牛女又重逢。一抹相思苦淚,灑與秋風月影,天地萬千程。最恨瞬間逝,星斗若飛螢。 路迢迢,雲漫漫,雨濛濛。因緣聚散,陰晴圓缺幾多重。情墜幽懷如夢,人醉痴心難醒,不覺是愚蒙。淘盡三江水,為洗玉壺清。
顯然,這是一首新聲韻寫成的作品,否則不能押韻。然而「陰晴圓缺幾多重」的「缺」字,在新聲韻中為平聲字,而按照格律要求,此處應該為仄聲字。(說點題外話,有部分老詩人提出「古韻新聲」的理論,即韻腳用新韻,其他的地方用古聲。這顯然是不可以的。其實,這就是我們說的新舊混在一首作品中的典型例子,是很難得到詩詞界的肯定的。)
誤區四誤區四:古風中出現孤韻。所謂孤韻,就是孤立的一個韻腳。要知道,押韻,必須有「起」,才有「押」。也就是說,押韻必須有兩句或者兩句以上才能押,這可以說是押韻的前提條件。孤立的一句是不能押韻的。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歌行體中比較多。一般來說,出現孤韻的人,有兩種:一是完全不懂詩詞的人,一是詩詞家。至於詩詞家,尤其一些有些名氣的詩詞家,出現這種情況,很是不應該。
比如《核心價值觀贊》(局部):
……
誠實心可鑒日月,守信一諾抵千金!
友愛四海皆兄弟,患難相扶手足親。
老吾老及人之老,百善之先是孝敬。
節儉養德成大器,勤勞荒山披綠林。
溫良恭讓和為貴,其樂融融享太平。
……
其中的「敬」字,「林」字皆為孤立的韻腳,因為「敬」字既不可與上一聯的韻腳「親」字押,也不能與上一句的「老」字押,更不能成為下一聯「林」字的「起」。因此,成為了孤立的一個韻腳,這是不允許的。
誤區五誤區五:平聲字和仄聲字混壓。這也是不允許的。在這裡的平聲和仄聲混壓,主要是指同韻部的平聲字和仄聲字混壓。如果一定要由平韻換為仄韻,至少需要連續兩個相同的韻腳,即「平、平」或者「仄、仄」的韻腳連續出現,當作一次換韻。否則就以出韻來論。
如我們把《核心價值觀贊》去掉中間一些句子,成為:
……
自由平等人舒暢,公正法治世清明。
愛國長懷報國志,終生不渝赤子情!
老吾老及人之老,百善之先是孝敬。
溫良恭讓和為貴,其樂融融享太平。
依法治國夯基礎,以德養魂臻善境。
……
在此,我們不看作品是不是詩,只看韻腳即可。其中的「敬」、「平」、「境」就是平仄韻混著來。如果一定要混著押韻,起碼要連續兩次出現在韻腳上。比如,我們把「太平」韻腳一句抽掉。變成:
……
自由平等人舒暢,公正法治世清明。
愛國長懷報國志,終生不渝赤子情!
老吾老及人之老,百善之先是孝敬。
依法治國夯基礎,以德養魂臻善境。
……
這樣就可以看作是一次換韻,則是允許的。
誤區六誤區六:認為新韻不能用來填詞,填詞必須用詞林正韻。這是一個十分荒唐的說法。詞林正韻,屬於古聲韻,和新韻就不是一個語言體系。用新韻填詞,有何不可呢?當然,可能有的人會提出用新韻填詞,入聲韻的詞牌怎麼辦。其實處理起來很簡單。只要我們弄清楚入聲字在詞牌中的平仄,就可以找到解決的法子。古漢語中的入聲字,屬於仄聲字。任何一個押入聲字韻的詞牌,把入聲字換成仄聲字,出現詩詞硬傷的可能都不大,或者說沒有。如果有,也是古人在定詞譜的時候就出現的。因此,新韻中,只要把韻腳的入聲字,換成三四聲的仄聲字,就可以了。新韻不能填詞的說法是十分荒唐的,但依然困擾著不少入行不深的作者。
比如大家都知道「滿江紅」的詞牌押的入聲韻,但柳永《滿江紅·萬恨千愁》:
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繫。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無味。可惜許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終始。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傷感,將何計。空只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待到頭、終久問伊看,如何是。
沒有用入聲韻,不是也很好嗎?因此,那些擔心入聲字韻腳的詞牌將消失,或者無法填詞的說法,是多餘的。就象此詞一樣,古人不是已經告訴我們如何處理了嗎?
誤區七
誤區七:壓地方韻。這個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我們有不少小有成就的詩詞家,都在這樣壓。尤其是在歌行體古風中,時見這樣的作品出現。主要體現在前鼻韻和後鼻韻混壓。前鼻韻和後鼻韻,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發的幾乎是一個音。比如in,ing;en,eng;on,ong;an,ang等。我們一定要清楚,我們是在創作藝術,必須有標準。就時下來說,無論你用古聲還是新聲,都是得到肯定的。但是用方言押韻,顯然是無法得到肯定的。
誤區八誤區八:盲目跟從,沒有主見,甚至有人認為詩詞達到了一定水平,就會用古聲。
盲目跟從,沒有主見。這主要是一些初學者,開始的時候用新韻,被排擠,被打擊後,改用古聲。但心裡卻帶著怨氣。「雙軌」並存,有爭論本是正常的。任何一種事物的改變,都不可能是突變,而是漸變。新韻是一個新崛起的用韻標準,被部分人排擠是正常的,我們應該客觀看待這個問題。就當下來說,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新韻或者古韻創作都是可以的,無可厚非的。當兩棲詩人也不無不可。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們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跟從。而至於那些錯誤地認為學習詩詞達到了一定水平,就會用古聲創作。認為古聲高人一等的說法,是很荒唐的。古韻新韻,只是標準不同,所用的語言體系不同罷了。這和詩詞的優劣,水平的高低,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更不能以此來衡量一個人詩詞水平的高低。用新韻寫作,沒有低人一等,更不能代表就不懂詩詞。據我所知,很多提倡新韻的詩詞家,不但新韻詩詞寫得好,而且對古聲韻也是很有研究的,他們無非是發現了古聲韻的不足,以及看到新聲韻的曙光,才選擇用新韻創作,又豈能說不懂?無非不用罷了。
誤區九誤區九:大有非格律不是詩的味道。不但詩詞界如此,楹聯界更是如此。在很多楹聯家眼裡,非格律不是聯。其實都很荒唐。格律詩和古體詩,只是體裁不同而已,以體裁判斷優劣,是不可取的。事實上,很多流傳千古的佳作,都是古風(古體)。古體詩只要求押韻即可,還可以有規律地換韻,可以長短句混雜在一起。往往以意境取,歷來都受到各方的重視,更不能以此評判作品的優劣。認為非格律不是詩,是很荒唐的。
誤區十誤區十:多音字的平仄。這雖然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卻困擾著無數人。無論是古漢語中,還是現代漢語中,多音字都需要按照語境來分辯平仄的,在不同的語境中,平仄是可能不同的。但在網路發達的今天,各種查詢工具十分方便,有不少人用網路軟體查詢出來平仄顯示「通」的,以為都可平可仄,但事實並非如此。就是在古漢語中,真正可平可仄,能夠當「聽用」字的也不多。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清楚。而現代漢語中,就更少了。筆者目前所知道的,新韻中可「通」而被認可的字,只有一個「一」字。因為,這個「一」字十分特殊,不少注音的兒童讀物,逢「一」全讀一聲。而一些注音的兒童讀物,「一」字全部嚴格按照變調來注音。兩種注音,也沒有人說不可以。詩詞界也如此。因此,這個「一」字,在新韻中被大家默許,成了可平可仄,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平仄的「聽用」字。
以上十點,就是筆者這些年在學習和觀察中所總結出來的學習詩詞的十大誤區。我們當中的有不少人都在有意無意地犯這些毛病。因此,大家在創作的時候,一定注意。希望能對廣大詩詞愛好者有所幫助。推薦閱讀:
※跟頂尖運動員學習提高步頻與步幅
※如何克服學習中的自卑心理
※不可匿名的問題回答
※我們向天地究竟應當學習什麼精神?
※[轉載]學習對聯(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