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好孩子》第十五章 雙贏的訣竅是什麼--溝通九招 -- 家庭教育 -- 慧傑網
斑竹廣告聯盟
寫在前面一年春節,我和高中同學聚會。昔日的老同學一說起他們正在上學的孩子,一個個都唉聲嘆氣。一個同學對我說:「我們這代人上要照顧老,下要照顧小,好不容易把兒子養到十幾歲,上了高中,竟然跟我們沒話說,和他爸爸更是一見面就吵。兒子整天把自己關在房子里,不許我們進他的屋。我要是想跟他說句話,也只好寫個紙條從門縫塞進去。我真是又難過又憋氣。你是知心姐姐,你說說,我們跟兒子的關係怎麼才能改變?」她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許多同學都把目光投向我。我沉思著,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個男孩設計的《家長報》。這個男孩是北京崇文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一個飄雪花的日子,他的班主任徐老師請我去為同學們自辦的小報評獎。讓學生自己辦報的建議是我提出的:每個同學都設計一張小報,每天貼一張,這樣就等於出「日報」了,還讓孩子們都有成功的感覺。如今,孩子們的報紙真的辦起來了,我當然要去祝賀。評比會開得十分熱烈,五彩繽紛的小報展現在眼前,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別出心裁的設計,令人目不暇接。作為評委,我真不知道評哪張優秀才好。可以說,45張小報,張張都是那麼出色。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男孩設計的《家長報》的報頭。圖案由塗實的紅、綠、藍三個圓組成,紅色的在上,綠色、藍色的在下,三個圓交叉在一起。「能不能談談你的設計思想?」我認真地向小設計師發問。男孩子站起來,神氣十足地說:「紅圓代表我,綠圓代表我媽,藍圓代表我爸。紅圓與綠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媽愛我,我愛我媽;紅圓與藍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爸愛我,我愛我爸;綠圓與藍圓交叉的地方,說明我媽愛我爸,我爸愛我媽!」「太好了!」我禁不住為他的想法拍手叫絕。教室里忽然響起熱烈的掌聲,鼓掌的是孩子們!從這個男孩的設計中,從孩子們的掌聲中,我理解了他們,他們需要自己獨立的世界,他們把自己看成是和父母完全平等的。在他們心中,家庭是由三個完全平等的世界組成的,每個世界都是獨立的,又是交叉的,也是互相支撐的。他們驕傲地把自己的世界設計成紅色,而且放在上面。他們知道,自己是父母心中的太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他們多麼需要父母的愛,多麼渴望與父母溝通!孩子們的設計意圖,向我們做父母的表達了這樣的心愿:相互依託,相互合作,相互溝通,這應該是現代「三口人」之家,也就是獨生子女家庭應該具備的人際關係。假如讓爸爸媽媽畫一張家庭關係圖,我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會在一個大圓里畫上小圓,代表一種包容、從屬的關係。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屬於我,我可以主宰孩子,孩子必須服從我,我可以給你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玩的……管你喜歡不喜歡,「愛你沒商量」。而如今,「三人世界」的家庭並不太平並不和睦,有的「三人世界」竟然發生對抗,甚至發生「戰爭」!為此,大人傷心痛苦,孩子也覺得活得很累。怎麼辦?怎樣把對抗變為對話?怎樣實現溝通?我想,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1.讓孩子傾訴--坐下來聽靜靜地聽有時勝過千言萬語。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讓孩子通過語言把所有的感情--積極的和消極的--都表達出來,是對孩子最大的保護。作為孩子,總希望父母能與他共享快樂或分擔憤怒、恐懼、壓抑、悲傷,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卻往往只愛聽「好消息」,不愛聽「壞消息」。長此以往,孩子失望了,覺得什麼事情對父母說了也是白說,還不如將壞心情埋在心裡。久而久之,消極情緒找不到發泄和化解的渠道,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突然爆發,變成一種對抗情緒,以致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損害。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只有覺得對方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時,才能聽得進對方的話。我們在聽了孩子的想法後,立即用自己的語言重複其中的要點,並同他交流,孩子會覺得我們一直在認真傾聽,對他是尊重並理解的。那麼,孩子無論懷著什麼樣的心態,都能夠表現得平靜,對問題的解決也會有利。跟孩子交流,有時候並不需要我們自己說,只要靜靜地聽孩子把話講完,孩子也就滿足了。父母作為傾聽者所給予孩子的關注、尊重和時間,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幫助。有位媽媽聲帶上長了結節,醫生強迫她禁聲,至少十天不許說話。這天,兒子放學回家,進門就嚷:「我恨老師!再也不到學校去了!」如果平時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一定要嚴厲地訓斥他。但是,這一次她沒有這樣做--她不能講話,只能看著下面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氣憤的兒子蜷伏在媽媽身邊,把頭枕在媽媽的膝蓋上,傷心地哭著:「媽媽,今天老師叫我們寫一篇作文,我拼錯了一個字,老師給我指出來,結果同學們都笑我,真沒面子!」媽媽只是摟著傷心的兒子。兒子沉默了幾分鐘,從媽媽懷裡站了起來,平靜地說:「我要去公園了,同學還等著我呢。謝謝媽媽!」媽媽的沉默給了兒子一個傾訴的機會,使他能夠向媽媽吐露內心的痛苦。媽媽明白了,這時孩子並不需要父母的教訓和忠告,他受了委屈,需要有人傾聽他的訴說。沉默有時勝過千言萬語。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一個奧秘。你能夠理解這無聲的交流嗎?你能夠學會使用它嗎?那麼請坐下來,靜靜地聽孩子說吧!2.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才能看懂孩子的心。我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大人發現有個孩子聚精會神地蹲在路邊觀察螞蟻,便問:「小朋友,你在幹什麼?」孩子仰起稚氣的臉得意地說:「我在聽螞蟻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螞蟻怎麼會唱歌?」孩子不高興地回答:「你不蹲下來聽,怎麼知道螞蟻不會唱歌?」這使我不由得想起一位爸爸的切身體驗:「蹲下來,和孩子平視。」在《寫給年輕媽媽》一書中,我曾經談到這位台灣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講的十分有意思的事情。那件事給我很大啟示:與孩子平視,是每個父母應該遵循的原則。父母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應該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了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要做什麼呢?有許多事情,用我們成人的眼光來看,怎麼也理解不了,這就需要做父母的有變換角色的意識,拋棄自己的偏見,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他們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3.與孩子商量--相互尊重商量的魅力在於,使自己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兩代人的溝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實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是--學會商量。我從兒子的成長中體會到:商量,能使家庭關係變得和諧;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從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別人,並學會用商量的辦法去對待父母和他人。從兒子幼兒時期直到高中時代,我一直用「商量」的辦法同他相處。「商量」使親子間增進了感情,避免了衝突和對抗;「商量」使兒子學會了從別人的角度來觀察事情,思考問題,學會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誼。回想兒子成長的經歷,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是獨立的世界,這個世界蘊藏著極大的潛能。潛能的開發,要靠個人努力,更要靠父母的尊重、賞識和肯定。父母應當相信,孩子的世界會比自己的世界更輝煌,因為他們屬於未來。有了這樣的認識,才能平等地面對他們,真正地尊重他們,由衷地讚美他們,他們才有可能以自己的健康成長來回報我們。4.讓孩子決定--學會選擇學會選擇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運。選擇是一種能力。人的一生中,會遇到無數選擇的機會。機會永遠只屬於有準備的人。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有意識培養自己選擇的能力,那麼就有可能抓住機會,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如果事事都靠父母替他選擇,離開父母就束手無策,那麼機會就會與他擦肩而過。選擇的能力是從小培養的。父母要對孩子一生負責,就要把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切不可包辦代替,因為人生的路還要靠孩子自己走。如今,我們自己做了父母,卻習慣把「選擇權」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千方百計為孩子設計未來,逼著孩子做他們沒有興趣的事情。結果只有兩個,一是讓孩子變得膽小怕事,只會順從地按照父母的意見辦事,自己缺少主見;二是引起孩子的反感,總是跟父母「較勁」:你讓我朝東,我偏要向西,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無法實現,還造成與孩子心理的隔閡。如果我們能對孩子的選擇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讓孩子自己選擇,那結果就大不一樣。學會選擇的人,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運。5.給孩子寫信--巧妙地表達書信,自古以來就是人與人溝通的好方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有一肚子話要對孩子講,又不知道應該從哪裡說起。尤其是遇到比較敏感的問題,更不知道該不該對孩子說,怎麼對孩子說。給孩子寫信,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不失為一種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方法。我兒子上高中的時候,一次我去學校開家長會,聽說他對一個女同學挺有好感,但那個女同學不理他,因此他的情緒很低落。回到家後,我把這個情況跟他爸爸說了,爸爸當時就問他:「你跟那個女生怎麼著了?」兒子哭了,向我們大吼一聲:「別逼我好不好?」一摔門走了。我們倆誰也沒有說話。一會兒,兒子回來了,說了聲:「對不起,我剛才太激動了!你們批評我吧!」我被兒子的「大度」感動了,反而覺得自己太不注意方法了,於是抱歉地說:「是我們太心急了,今天不說了。」當晚,我給他寫了一封信。信里寫道:「一個國家強大了,別的國家都來跟它建交;一個人強大了,別人就會跟他友好;一個男人強大了,好女孩也會主動跟他交友。一個男人是靠自己的力量來團結別人的。你現在還不是很強大,你去找人家不成功,心裡很難受,這是弱小的表現。你要使自己強大起來,我相信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我把這封信放在他的桌子上,從此沒有再談過這件事。書信,自古以來是人與人溝通的好方法,我們可不能把它遺忘呀!6.替孩子著想--留點面子孩子最害怕的是失去尊嚴。一個人最寶貴的是尊嚴。對一個孩子來說,最害怕的不是棍棒、拳頭,而是失去面子、失去尊嚴。當你知道孩子偷了東西,但還不能確定時,請你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冤枉孩子;而當你已經有證據確認孩子犯了錯誤時,請一定給孩子留點兒面子,孩子會為此感激你一輩子!我忘不了作家梁曉聲寫的一篇文章《橘皮》。梁曉聲上小學時,家裡十分困難,父親又患了哮喘病咳得很厲害。他聽說橘皮能治哮喘病,便偷偷拿走了教室窗台上晾的干橘皮。老師發現了這件事,一直替他保密,沒有對別人說起。梁曉聲說,他從內心裡感激這位老師,這種感激之情持續至今,鼓勵著他用一生的努力來回報社會。對待孩子,沒有比保護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事了。7.放孩子出去--認識社會見識,是在實踐中增長的。帶孩子出去玩,出去見世面,擴大視野,是家裡任何玩具、畫冊、遊戲機都替代不了的。不到九歲的北京男孩溫勃,暑假遠行萬里,到南非看望在那裡工作的爸爸。溫勃第一次踏出國門,便是穿過一萬多公里的空間,從北半球來到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從酷暑難耐的北京,走入枯黃蕭索的約翰內斯堡。親身體驗給一個男孩留下的是多麼深刻的印象!對一個初到非洲的中國孩子來說,溫勃最感陌生、好奇又有些恐懼的莫過於滿眼都是黑人。爸爸帶溫勃去了一個極為貧窮的黑人村鎮。那天,村裡的黑人正蜂擁著參加慶祝集會。上千名男女老少載歌載舞,大喊大叫,逐漸把他們父子倆圍在中間。這樣張揚奔放的迎客方式令父親深受感動,然而溫勃卻是一臉的恐懼。事後,溫勃對爸爸說:「我哪兒見過這種陣勢呀!我真怕他們把咱們搶了。」這是九歲的中國男孩對黑人的最初認識。減少偏見,客觀地了解另一種膚色人群的最好辦法,便是多同他們交流。於是,父親把溫勃帶到一個民俗文化村。文化村內有幾個典型的黑人部族村落,各村落中都有一群身穿本民族服裝的黑人。每到一個村落,都有酋長給客人講解各自的習俗。溫勃雖然聽不懂他說什麼,但一臉的恐懼逐漸消失了。文化村最後一個節目是和黑人們一起跳舞。一位臉上塗著幾個白點的黑人婦女拉著溫勃的手,加入了歌舞的隊伍。溫勃已經不再害怕,他大方地學著黑人的舞姿扭起來。這樣的接觸漸漸沖淡了原有的陌生、好奇和恐懼,溫勃在與黑人的交流中變得大方多了。在祖魯族部落,上百名祖魯族黑人以狂歌勁舞的傳統方式迎接各國賓客。男人手持獸皮盾和長矛,身上僅僅遮著一塊獸皮,而那些女人則赤裸著上身,他們跳著、舞著、唱著,是那麼地盡興、那麼地奔放……歌舞完畢,這些黑人又在手持權杖的酋長帶領下呼嘯而去。要是在以前,這個陣勢准又把溫勃嚇壞了,會遠遠地躲開,而這次,他竟然毫不膽怯地迎上前去,站在那位祖魯族酋長的身邊,留下了一張難得的合影。一個中國男孩,有幸踏上遠隔萬里的南非大地,有幸從親身的體驗中了解那裡黑人的生活,和陌生的人群進行交流,這是他重要的一段人生經歷。人類是一個巨大的「部落」,認識整個人類,需要一個博大的胸懷,尤其面對與自己民族差異很大的群體,需要以坦誠的胸懷走向對方,了解對方。孩子認識人類,是通過一個一個具體的人來認識的。讓孩子多交一個朋友,實際上是在幫助他多打開一個窗口。這樣的窗口打開得越多,孩子的視野就越開闊,心胸就越寬廣,膽量就越大。相反,如果把孩子封閉起來,不讓他與人交往,那麼孩子或者變得孤獨、冷漠、不合群、不自信,或者變得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與別人格格不入。慢慢地,對人越來越疏遠、陌生,心靈的世界越縮越小,最後只剩下自己,其結果是相當可怕的。請不要把孩子關在狹窄的空間里,放他們出去,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多認識社會,多結交朋友。8.向孩子道歉--說聲對不起大人做了錯事,不妨大膽地認錯。大人有時會錯怪孩子,這很正常,因為許多大人不知道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孩子犯了錯,要向大人認錯,向被冒犯的人道歉;可大人犯了錯,錯怪了孩子,卻很少向孩子說聲對不起,這就不正常了。「人無完人」,誰都免不了會有過失。我們總不能像蝸牛一樣,把所有的錯誤都裝進一個大殼子里,天天背著,那有多累啊!其實,大人做了錯事,也應該像孩子一樣大膽承認並立刻改正。丟掉面子,丟掉錯誤,輕裝上路,那有多輕鬆啊!一次座談會上,有位家長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人犯了錯誤,面對孩子,應該怎樣解釋呢?比如說,孩子做了一件錯事,我知道了就責備他,罵他。以後通過找老師,我發現錯怪了他,但沒有勇氣向孩子承認錯誤,這一點讓我們大人很難辦。」我回答說:「大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大人也要實話實說。如果能對孩子說一聲:『對不起,我錯怪你了!』我想,孩子是會非常感動的。有時,家長老是放不下架子,覺得自己是大人,怎麼可以隨便向孩子說『對不起』呢!我倒是覺得,我們跟孩子可以建立一種朋友的關係,有來有往,誰做得不對誰就認錯。這樣,反而顯得大人很光明磊落,在孩子眼中也很有分量。那些只知道修飾自己的人肯定是很虛弱的人。」9.向孩子學習--能者為師放下架子,你會發現孩子可能比你強。我過50歲生日那天,兒子送我一件禮物--他親手將我家的電腦升級,裝入語音錄入系統軟體。在兒子的指導下,我乖乖地坐在電腦前,學習語音錄入。「專心,別走神!」「自然點兒,就像平常說話一樣……」「不行,您感冒了,鼻音太重。媽媽,您需要重新錄……」面對電腦,我是一個小學生,兒子卻儼然是一位嚴格而耐心的老師。想起幾年前,我還可以做他的老師,而今,他利用知識的優勢以及所享有的信息、技能,使我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不得不老老實實拜他為師。能者為師。拜孩子為師,不是什麼不好意思的事情。今天的孩子非常幸運地成長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他們身上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遠遠超過我們這些家長的想像力。一件新的電器買回家,我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而孩子幾分鐘就能讓功能多得令人眼花繚亂的電器聽從他們的指揮,並教給我們如何使用;到商場買東西,你在那裡不知如何是好地挑來選去時,孩子會馬上告訴你,哪種式樣的衣服最流行,哪種已經過時,讓你不得不聽他的……在有些方面,孩子確實比我們懂得多。拜孩子為師,好處很多。一、能使大人變得年輕。好像回到自己的年輕時代,激活自己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二、能使孩子變得自信。能夠做父母的老師,讓父母聽自己的,這是多麼神氣的事情!孩子自然會從心裡發出「我能行」的正信息。三、能使親子間的感情增進。父母拜孩子為師,就自然會放下架子,與孩子平等相處;孩子受到大人的尊重,反過來會更尊重大人。這樣,家庭氣氛會變得更加和諧。
推薦閱讀:
※12招密技讓父母不再嘮叨
※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人生
※有吸毒史的父親問我借錢,我該怎麼辦?
※想生男生女的父母?這些科學的生兒生女方法比清宮圖靠譜
※和父母三觀不和,並且父母總是用他們的三觀教育你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