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同時開工 慈安、慈禧定東陵之謎

同時開工 慈安、慈禧定東陵之謎

  咸豐的皇后陵有兩處,一處是普祥峪定東陵,另一處是菩陀峪定東陵,都在定陵以東二里左右的地方。兩座定東陵同時挑選陵址,同時開工,工程歷八年同時完成,建築規模和建築物的數量完全相同。但在內裝修上,兩座皇后陵卻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這是為什麼?原來甲午戰爭後,慈禧認為自己的陵墓還不夠氣派,將一些建築拆毀重建,還有一些建築重新進行了裝修,陵殿豪華驚人。

清東陵慈禧太后陵寢寶頂

  定東陵是兩座陵墓的合稱,其中一座是咸豐帝孝貞顯皇后(即後來的慈安皇太后)的普祥峪定東陵,另一座是孝欽顯皇后(即後來的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  咸豐帝生前曾先後兩次冊立皇后,其中一位就是孝貞顯皇后。咸豐死後,同治即位,他的母親葉赫那拉氏被追尊為皇太后。兩位皇后垂簾聽政後,於同治元年(1862)開始選擇陵址並加以設計,當時就有人獻上畫樣和說帖,但兩宮太后看了未發表什麼意見,畫樣和說帖就留在宮中,估計對畫樣並不滿意。  同治五年(1866),朝廷又命周祖培、英元等大臣以及一批熟悉堪輿的官員相度地勢,決定穴基。經過一番工作,他們就看過的這兩個萬年吉地寫出兩分說帖。說帖上指出,兩穴都是與定陵一脈。菩陀山山勢尊嚴,來龍由昌瑞山至鳳台山過峽,左右護砂環繞,界水分明,「前面平安嶺為玉几案,案外金水大山為芙蓉帳」,是上吉之地。平頂山在菩陀山之西,山勢秀麗,是菩陀山的分支,也是上吉之地。  同治六年二月,有幾位官員奏請在同治皇帝親政展謁東陵之後,再到兩處親自覆勘,欽定方位,然後再議興修。於是朝廷派出恭親王奕訢與大臣們再次前往,會同相度,之後繪圖說帖,恭呈御覽。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將平頂山改名為普祥峪,改菩陀山為菩陀峪。隨後打樁立記,準備在普祥峪修建慈安太后陵,在菩陀峪修建慈禧太后陵。  陵址基本確定後,朝廷又選派官員分別負責兩陵承修,正式開工之前,又派出通曉風水的人員,對兩處志樁再次勘測。同治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兩陵同時動土興工。當時為了墊平低洼之處,從陵區紅牆南口子門外的南新城西旁的土地里挖取黃土運至工地,單這就花費了大量人工,支出3791兩銀子。  兩陵的規制,曾有過討論。最初有人提出按照景陵皇貴妃園寢布局,在同一陵園之中,分別建置兩座地宮、兩座寶城、兩座方城、明樓,東西排列,方城前各設五供,雙方共用隆恩殿。隆恩殿兩翼設紅牆,東西各闢一座琉璃花陵寢門,各與方城、明樓相對。前面則是隆恩門、神道碑亭、下馬牌等,兩陵統一配置。但後來有人提出這樣不好,主張兩宮皇太后各建一座陵寢,中間只以一道馬槽溝相隔。其他各建築則在兩陵上分別配置。慈禧認為這種計劃比較好,所以傾向於這種方案。經多次反覆之後,最後決定還是分建。當時還決定建築物的具體規模,採取慕陵和定陵的樣子。  有專家指出,定東陵仿照昭西陵的規制,建下馬牌和神道碑亭,這是逾越祖制的行為。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清初所建的孝東陵就沒有下馬牌和神道碑亭,而後來在清西陵建造的泰東陵、昌西陵和慕東陵等皇后陵,也只建下馬牌,不建神道碑亭。昭西陵與皇太極的昭陵相隔上千里,建下馬牌和神道碑就有必要了,因為這些都是禮制性的建築物。而定東陵與咸豐定陵近在咫尺,卻盲目仿效昭西陵,其實是慈禧奢靡之風在陵寢建築上的反映。而筆者認為,這也可能與慈禧生前的權力慾望有關。兩宮聽政,慈禧掌握朝政大權,她要仿照孝庄的處事,在建陵寢上無論如何是不會居孝庄陵寢禮儀之下的。  兩座定東陵同時選定陵址,同時開工,於光緒五年(1879)六月二十二日同時竣工。普祥峪定東陵用銀266萬多兩,菩陀峪定東陵用銀227萬多兩。兩陵佔地面積一樣,建築物數量相同。  光緒七年,慈安太后暴死於鍾粹宮,梓宮葬入普祥峪定東陵地宮。  光緒二十一年(1895),甲午戰爭慘敗後的中國國力疲憊,但慈禧卻要開始重修她的定東陵了。這年八月,東陵守護大臣溥齡、麟嘉等向皇帝奏報說,菩陀峪萬年吉地各建築「均有滲漏、糟朽、吊落、爆裂、酥鹼情形」。這幾位大臣很會找機會拍馬屁,說:「此項工程屬於萬年吉地中的最重要工程,不是別的工程可以相比的,必須趕緊奏請查勘修理,方足以昭慎重而壯觀瞻。」於是慈禧前後三次派出自己的心腹剛毅、徐桐等前去勘估。這些勘估大臣回來後,故意誇大陵寢被破壞的情況,如剛毅說「各情節實系嚴重」,「應擇其方向所宜及早興修,庶不致糜費巨款」。徐桐回來後還說了剛毅等人沒有提到的一些情況,如部分海墁磚破碎酥鹼,牆頭瓦釘帽間有脫落。最後慈禧決定從方城、明樓、寶城、大殿到配殿,全部拆除重建,其他的都進行大整修。慈禧任命的承修大臣是她的兩個心腹奕劻和榮祿,兩人接到命令後馬上著手籌備工程,組建工程處,選派監督、監修、辦事官員,聯繫廠商,備工備料,知會欽天監選擇吉期。重修從光緒二十一年十一月動土,到光緒三十四(1908)年十月,全部工程才正式完成。重病在床死期臨近的慈禧這時更為關心自己的陵寢工程。十月十四日,她派奕劻去菩陀峪驗收工程。四天後奕劻驗收完畢,把維修一新的慈禧陵移交給東陵守護大臣載澤、壽金和總兵恩霖看管。重修工程歷時13年之久,是陵墓修建時間的兩倍,有清一代,這座陵從建到修的時間是最長的。  至此,大家都會明白這就是為什麼今天的定東陵在建築裝修上,兩座皇后陵存在著比較大區別的原因。

慈禧棺槨

  重修後的三大殿梁枋,全部改用名貴的黃花梨木,描上了新穎獨特的彩畫,梁枋間所繪金龍3177條。殿內64根明柱,全部為半立體浮雕鎏金盤龍。三殿的內壁磚雕和斗拱、梁枋、天花板一律用赤金葉子貼飾。大殿內金碧輝煌,光彩奪目。據說重修工程中僅貼金一項就耗費黃金4592兩。隆恩殿四周的漢白玉石欄杆和望柱上,雕刻著精緻的龍鳳呈樣、水浪浮雲圖案。殿前丹墀以透雕手法,構成一幅龍在下、鳳在上的龍鳳戲珠畫面,為石雕精品。重修後的慈禧陵,建築之精美,花費之巨大,慈安陵是無法與其相比的,甚至連乾隆裕陵等都只能自嘆弗如了。  重修工程花掉了多少錢子?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初,當查勘大臣、勘估大臣和承修大臣聯合進行查勘、估算後,承修大臣奏請皇帝撥款。當時的戶部尚書敬信就是查勘大臣之一,他從戶部庫籌備了59萬兩,又從其他項下籌集了40萬兩,兩者合計100萬兩。光緒二十五年,戶部又撥給50萬兩,前後合計撥銀150萬兩。但工程要9年以後才正式結束,這9年中不再撥錢是不可能的,所以整個工程究竟用了多少銀子,除了記載的150萬兩,尚有許多是我們不知道的。  在清代,為皇家修陵都是採用最先進的施工方法,召用的是全國一流的名師匠役,任命的承修大臣是皇帝或太后最親信的王公大臣,所以修建的陵寢一定十分堅固耐久。花了16年建成的皇陵,一般來說不會殘破到要拆修的程度。一些學者指出,即使出現一些磚塊酥鹼、油飾爆裂甚至有些糟朽的現象,完全可以用簡單的方法維修好,根本沒有必要如此大規模地拆除重建。當年慈禧陵是咸豐的七弟醇親王奕譞督修的,他是慈禧的親妹夫,以效忠慈禧著稱,因此慈禧陵的質量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同時建的慈安陵從建成到今天已120多年,其間並未進行過大規模拆修,仍安然無恙,為什麼慈禧陵要拆修重建?  一些專家認為,慈禧重修陵寢其實是慈禧後事安排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之前,在慈禧的授意下,同治曾下令修復圓明園。光緒時,慈禧耗費巨資興修三海和清漪園,作為自己歸政後頤養天年之所。此外,她還需要有一個稱心如意的萬年吉地,修建一座遂心的陵寢。慈禧對修陵一向是十分重視的。清朝太后一般都是當了數十年後才為自己興建陵寢,而慈禧當上皇太后的第五年就為自己操辦陵寢,開工後先後兩次到實地閱視,竣工後又把許多珍寶首飾分期分批放入地宮金井之中。由於兩座定東陵在規制和質量上是相埒的,所以慈禧並不知足,決心為自己修建一座稱心如意的陵寢。  光緒三十四年(1908),窮奢極欲、禍國殃民的慈禧太后死了,葬於菩陀峪定東陵的地宮中。

推薦閱讀:

垂簾聽政47年:慈禧太后竟用身體搞定一幫男人
慈禧迴鑾向圍觀老外揮手 (1/6)
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的前後
7「顧命八大臣」大多很凄慘 唯他受慈禧重用
【珠寶專欄】翡翠身價暴漲的推手是慈禧

TAG: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