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丨膝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鍛煉指導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指導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目前已成為治療各種疾病導致膝關節毀損病變的重要手段,但只把手術成功寄托在手術技術上,而不進行術後康復訓練,則不能達到手術應有的療效。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的康復治療已經成為手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術後早期的持續被動運動練習、關節活動度的徒手練習、步行練習、物理因子治療以及晚期的股四頭肌肌力訓練等方法,達到預防術後併發症、改善膝關節活動範圍和恢復步行能力的目的,使得手術的最終療效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康複評定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康複評定對於指導、調整康復方案及評價最終治療效果都具有重要作用。評定包括:

1.對股四頭肌和腘繩肌肌力評估。

2.膝關節情況評估:膝關節畸形程度,軟組織平衡狀況,局部骨質狀況等。

3.人工膝關節術後位置評價。

4.膝關節功能評分。

康複目標

1.預防長期卧床的併發症:深靜脈血栓、壓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2.改善和恢復膝關節活動範圍,減輕膝部疼痛。

3.通過步行訓練,儘快恢復患者獨立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治療程序

1.術後當天,足跟部墊高,抬高患肢休息,避免壓瘡。

2.術後第1天,進行股四頭肌、腘繩肌的等長收縮練習。休息時抬高患肢。

3.術後第2~4天,持續被動活動練習,初次活動範圍0-45°,每天2次,每次1小時。並進行關節活動度練習。

4.術後第5~6天,開始平衡、協調性練習,下地站立練習。

5.術後第7天,練習扶雙拐或步行器行走。

6.術後第2周,CPM屈伸逐步增加至0°-90°,爭取術後2周內膝屈範圍能達到90°。進行器械抗阻進行股四頭肌、胭繩肌的等張收縮肌力練習,功能自行車練習,酌情練習上下樓。

7.術後第3周,增加下蹲練習。

8.術後3~6周,以增強肌力為主,並繼續關節活動度練習,同時繼續提高步行能力,充分負重。

訓練方法

1.股四頭肌等長練習

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最大力量等長收縮股四頭肌。

2.腘繩肌等長練習

仰卧位或坐位,患膝伸直或稍屈曲,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盡呵能最大力量等長收縮腘繩肌。

3.伸膝練習

坐位或仰卧位.足跟墊高,空出小腿及膝關節,保持20~30分鐘。必要時可於膝上加重物。

4.直抬腿練習

仰卧位,儘可能伸直膝關節,直腿抬高。力量增強後改為坐位。並可在踝關節處加適量負荷以強化練習。

5.髕骨鬆動術

以手指指腹或掌根推髕骨邊緣,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緩慢用力推動髕骨。每方向10~20次,2~3次/日。

評定及教育

出院前評定及教育:

出院前進行雙側下肢肌力、膝關節活動度、行走能力、膝關節功能評分等評定。教會患者家庭訓練方案,強調術後應避免的動作及體位,3個月內每周返院康復治療一兩次。

來源:創傷關節外科


推薦閱讀:

閑聊丨讓人細思極恐的知乎新功能。
【運動康復科普】肩袖的結構、功能、損傷機制與康復訓練方法
蕭邦 Chopard L.U.C PERPETUAL T|腕錶|複雜功能|GPHG
絕經後女性卵巢還有功能嗎
如何讓家裡的鞋櫃區域美觀且兼具功能性?

TAG:鍛煉 | 實用 | 指導 | 關節 | 功能 | 膝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