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世之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06-18
在我們的日常人際交往中,說話時要注意調整好心態,盡量不要因為一件事的不順而影響到另外的事;聽者也需持寬容的心態來對待。這樣,人跟人的相處或許會更為輕鬆與和睦。
年輕的曾國藩多言健談,喜歡交往,這本是好事一樁,卻也因愛出風頭,言語冒犯不自知,得罪了身邊不少朋友,鄭小珊就是其中一個。
鄭小珊是曾氏的老鄉,同為京官,年長曾國藩近十歲。他精通醫術,常為曾國藩家人看病,因此與曾國藩往來十分密切。
曾國藩剛進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風得意,一次在給父親過生日時,對前來祝壽的好友鄭小珊夸夸其談,有些得意忘形,結果引起鄭小珊反感,拂袖而去。事後在父親的提醒下,曾國藩才意識到自己的過失,於是在當天的日記中總結了三點,一是平常就自以為是;二是嘴上說話沒把門,想到哪兒說到哪兒;三是明明說話得罪了人,還跟人強辯,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就此事,曾國藩親自前往小珊家中表示歉意,後才和好。從這個事例我們可以看出,處理好人際關係需把握好分寸、注意技巧。
◆目見千里不見其睫 ◆
我們說,人的眼睛能看見千里之外的物體,卻不能看見自己的眼睫毛,說出的話和臉上的表情等給別人以排斥感,自己卻看不見,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許多人對此種現象都會有同感,即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知怎麼得罪的。這是因為自己並非存心去疏遠人,只是由於某句話說得不妥當或某個時候臉上的表情冷淡等等。
作為主體來說,自然應該加以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對於客體來說,知道人際交往中有這樣一種現象,也就要想開點,不要太較真了。
推薦閱讀:
※處世無奇忍自高:人生座右銘
※處世三十六計 >> 第八計 貼金計之二
※金俊枚的收藏的【處世之道】
※【處世至理】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