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初讀《心經》悟得自記 (之二)

初讀《心經》悟得自記

(之二)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題解:

「般若波羅密多」是什麼意思?「般若」是梵文,是智慧的意思;「波羅密多」也是梵文,是到達彼岸的意思。「心經」二字前已解釋。因此,《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可以理解為到達彼岸大智慧的意識經典。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解:

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是自我修行的境界,意思是觀察一切外境外緣隨意自在。那麼,「觀自在菩薩」就表示觀察般若已經自在無礙的菩薩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乃修行深化之意,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修行深化到達彼岸大智慧的意識時。

照見五蘊皆空「照」,有心為想,無心為照。照的意思就是觀照、照看,是離開妄想,像鏡子一樣清楚觀察,尋求真理。「五蘊」分別是:色(物質)、受(領納)、想(念想)、行(行為)、識(意識)。那麼,「照見五蘊皆空」是說:我們觀察人生世事的極致真理,是萬般事物皆為「空」。

度一切苦厄「苦厄」是痛苦和窮困病疾。「度一切苦厄」,救度、消除人生的一切困苦。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解:

舍利子舍利子又叫舍利佛,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達觀而著稱。此處是觀自在菩薩應其求問而說法時的稱呼。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色」即「五蘊」里的「色蘊」,這裡的「色」斷不可理解女色之色,而是指一切能感受真實存在的物質。「色不異空」和後三句都是說色(物質)和空是等同的,一切的色相萬般變化,它的本質並不改變,一切本空。而一個意思重複四句,是因為「色不異空」句是對凡夫說的,「空不異色」是對小乘佛僧說的,「色既是空,空既是色」這兩句則是對菩薩說的。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色」字一旦破解,其它四蘊(受、想、行、識)也就都破解了,所以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解:「諸法」,佛學所說的「法」是一切有形和無形的事物,抽象或具體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稱之為「法」。「是諸法空相」即指一切事物的本空面貌,這是心經的主旨。

此句是說,觀自在菩薩再喚舍利子,並進一步開示說,諸法(萬物)本來具有的「不生不滅」是「空」永恆的境界,「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則是「空」的特質。「空」是永恆,故一切色相,一切眼見皆為虛幻,所以說「故空中無色」。既無色,則其它四蘊(受、想、行、識)本質亦空,故曰「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解: 無眼耳鼻舌身意我們常說的「六根」便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字,眼耳鼻舌身是人用來感知萬物(色蘊)的生理器官,而「意」則指受想行識四蘊。「無眼耳鼻舌身意」即指五蘊皆空,真正擺脫感官的限制,才能走向開悟解脫之路。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色聲香味觸法是指「六塵」,「六根」合「六塵」為「十二入」(或稱「十二處」),所以有「十二入皆空」之說。「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指十八界皆空。哪十八界?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是也。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句中的「無明」和「老死」是佛學因果輪迴之「十二因緣」之中的二緣。(「十二因緣」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明」與「無明盡」是對立的。「無明」就是不明白,空有雙目而不見物、不觀察、無智慧、無解脫、那就只有在三界苦海沉淪,永無出期。而得修佛得法之人的智慧是破除了無明、慧日普照,逆流而上,以致到達光明的彼岸。

「有緣生」、「生緣老死」是「十二因緣」的最後二緣,有人生、當然還有老死。脫離了生死輪迴的強大束縛,只有不生不滅的空性。這樣的空性,便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沒有老死、沒有去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當然也就沒有老死盡、沒有去來盡了。故說「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解:

無苦集滅道佛學中的「苦集滅道」叫做「四諦」。人生自苦的客觀存在稱為「苦諦」;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種種根源叫做「集諦」;一切苦惱永遠的消滅叫「滅諦」;一切能滅除苦惱的說教道法叫做「道諦」。而「諦」指真實不顛倒,即真理、真諦。心經中「無」並不是指具體的有無之無,「無」是說一切「法」的空無本性。小乘佛教認為人生八苦、苦惱無邊,所以首先是「知苦」,然後要消掉苦因,要「斷集」。希望苦惱永滅而「滅諦」,為此而「修道」。而大乘菩薩不然,了知根本無無明,也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苦,這些都是夢中物事,醒來消失。當體全空,本無苦無集,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智」就是般若、智慧。菩薩修行成佛,轉識成智為「四智」,即「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故說「無智」;「得」為所證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空」中沒有實在的智慧,以及所證到的果位存在,那不過是一段因緣過程。在凡夫看來,菩薩功行很大、智慧非凡;但在菩薩本人看來,這不過是還本來面目,並沒有什麼智慧可言。修悟是放下煩惱,並不是證悟有所得。知而無知,才是真知;得而無得,才是真得。故說「無智亦無得」。

王羲之手書心經

歐陽詢手書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誦念


推薦閱讀:

感悟心經系列之十九:神就在我們身邊
一個巴掌解《心經》
[轉載]心經
般若心經講義3(轉載文章)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疑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