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情局歷史上最大偷竊目標:蘇聯核潛艇

 蘇聯高爾夫級常規動力彈道導彈潛艇  這個虎頭蛇尾的諜戰故事始於1968年3月。當時,蘇聯海軍一艘攜帶核導彈和70名船員的「高爾夫」級潛艇在例行巡邏中發生爆炸,沉入夏威夷西北1900海里的太平洋底。得悉噩耗的蘇聯人悄悄地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搜索,空手而歸。  老對手的異動引起了美國情報部門的注意,同年8月,沉沒潛艇的具體坐標被美方測定。在美國情報部門看來,這堆深海之中的廢鐵無異於一座「金山」;如能將潛艇秘密打撈出水,不僅有助於了解蘇聯核彈頭的設計,還可獲取加密設備,從而破譯蘇方的軍用密碼。  今年4月出版的美國外交關係叢書《國家安全政策:1973至1976》,援引尼克松和福特政府時期的機密文件,披露了中央情報局旨在「竊取」該潛艇的詳細計劃。   億萬富翁幫忙打掩護  根據坊間流傳的說法,「亞速爾群島人計劃」是在1974年粉墨登場的。但實際上,確認打撈沉沒潛艇有利可圖後不久,一個美方工程師團隊就設計出了一艘188米長、3.6萬噸重的特種船,並委託億萬富翁霍華德·休斯旗下的蘇馬公司(SummaCorporation)負責施工。為了驅散外界對這艘古怪大船真實用途的猜疑,中情局特意構思了一個劇本:「休斯格洛馬爾探險者(HGE)」號是為休斯的私人企業建造的,專門負責從海底開採錳礦石。  「想出這麼個主意,是因為深海開採……還處於起步階段,相當有利可圖,而且少有人致力於相關硬體的開發,也沒有可以衡量信譽的尺度……休斯先生是公認的創業型企業家,手頭有各式各樣的買賣;他不差錢,往往行事詭異,而且人有點怪,媒體對其經營範圍的猜測常常張冠李戴。」1974年,亨利·基辛格在一份國務卿備忘錄中寫道。  他的判斷基本靠譜。許多媒體不知不覺中為美國情報部門打了掩護。如《經濟學人》稱,「開採深海資源的競賽已經展開」;《新科學家》則分析說,該船的開採能力為每天5000噸。  倒是在美國政府內部,這一耗資8億美元的計劃面臨質疑:蘇聯潛艇已經沉沒6年了,花這麼多錢把它撈起來值得嗎?一個特別委員會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雖然潛艇上的導彈因射程太短而不被視為重要威脅,它們仍然可以就蘇聯不斷進步的海基核力量提供某種參考;何況,艇上的加密設備「就對抗蘇聯的海軍力量而言,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中情局反對取消該計劃的另一個理由是,政府不能給私人承包商留下反覆無常的印象。  另一份備忘錄提到,「有關處理目標船員遺體的規定,應按照《1949年日內瓦公約》執行。處置時應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並讓其安眠于海底。」此外,死者的任何個人物品均應保存好並設法歸還其家屬,以此安撫蘇聯方面--如果他們察覺潛艇被偷走的話。  「經過6年努力,"亞速爾群島人計劃"準備嘗試從16500英尺(5029米)深的太平洋打撈這艘蘇聯潛艇。打撈船將於6月15日離開西海岸,6月29日到達目標地點。整個行動將歷時21~42天。成功率不低於40%。」如基辛格筆記所記載,行動方案順利獲批。   不過,之後的事實表明,他對「亞速爾群島人計劃」執行難度的估計太樂觀了。 絕密計劃被蟊賊搞砸  1974年盛夏,「休斯格洛馬爾探險者」號大搖大擺地開到潛艇上方的海域,開始作業。第一次打撈行動僅取得部分成功,部分潛艇殘骸已經出水,但在實施拖拽的最後階段再次沉入海底。更糟的是,尼克松此時已遭彈劾下台,官員們無法確定該計劃還能保密多久。  向接任總統的福特彙報時,基辛格的憂慮之情溢於言表。「這麼多人都能聽取有關秘密行動的彙報,內情早晚得泄漏。為了自保,他們昨日一整天都在忙於處理有關"亞速爾群島人計劃"的記錄。這是一次令人沮喪的會議……我們也許應該設立一個聯合委員會。」「看來我們不得不這樣做,它必須是個嚴密的、而非大而全的團體。」福特回應。  事實上,這次遠離美國本土的行動並未逃過媒體的法眼。《紐約時報》記者西摩·赫什已寫好了有關打撈行動的稿件,只是在中情局軟硬兼施下遲遲未能發表。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最終捅破窗戶紙的並非媒體,而是中情局自身的疏忽。  1974年晚些時候,蘇馬公司遭竊,4大箱文件去向不明,其中竟然包含一份有關「亞速爾群島人計劃」真面目的備忘錄。不久之後,有人與洛杉磯警方聯繫,索取50萬美元贖金。為了搞清楚盜賊是否握有關鍵材料,中情局不得不向聯邦調查局透露了相關情況。  第二次打撈任務啟動前不久,《洛杉磯時報》終於按捺不住,刊文稱,「執法人員間流傳的消息」顯示,霍華德·休斯「已就打撈沉沒的蘇聯潛艇一事與中情局簽署了合同……調查人員推斷,打撈行動已開始,或至少可能由蘇馬公司擁有的海洋開採船實施。」各路報刊遂一發而不可收,《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都把相關新聞放到了頭版。  蘇聯人也有難言之隱  試圖偷走潛艇的密謀就這樣曝了光。讓白宮長出一口氣的是,莫斯科對此反應平淡,1960年美國U-2偵察機在蘇聯領空被擊落後的那種狂怒並未出現。  中情局在1975年4月呈交的報告分析稱,蘇聯不對這種赤裸裸的間諜行為予以公開回應,應當是基於以下幾重考量:不承認損失了潛艇,可以避免國內外的尷尬;美國在定位和回收潛艇方面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開口譴責等於是變相承認自身的無能;蘇聯情報機構也希望藉助沉默掩飾懊惱--無法及時發現所謂深海採礦項目的實質,同樣屬於失職。  中情局認為,蘇聯人沒有進一步宣傳此事,是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然而,解密文件又警告:「看上去毫無疑問,對方將竭力阻撓或破壞第二次(打撈)任務。」這讓人們頭頂冒出不少問號:如果進行第二次打撈,蘇聯會做出怎樣的回應?白宮尚未承認與「休斯格洛馬爾探險者」號有干係,蘇聯海軍會利用這一點,對名義上是民用船的後者大動干戈嗎?  這些問題原本都沒有定論。但情報分析員總是傾向於料敵從嚴。1975年6月16日,基辛格再度向福特寄去密信,承認相關計劃已無法繼續進行了。  「現在很清楚,蘇聯不想讓我們優哉游哉地進行第二次打撈。一艘蘇聯遠洋拖船自3月28日起一直在現場附近轉悠,種種跡象表明,蘇聯人在事發海域保持監視態勢。我們的回收系統很容易被破壞。當然,最危險的可能性,就是我們與蘇聯軍艦發生直接對抗。」  「亞速爾群島人計劃」只得半途而廢。搜尋和打撈一共花掉8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30多億美元。多少令人欣慰的是,「休斯格洛馬爾探險者」號此後弄假成真,成了一艘稱職的海底鑽探船,直至2010年退役,其實際表現大大超出中情局當初在「劇本」中的設想。
推薦閱讀:

舒心暢快,法國打中國牌干翻日本潛艇!
最後一艘神秘潛艇,u234!
日本軍火賣給誰:想買的國家不賣 想賣的國家不買|日本潛艇|軍火
安倍失蹤潛艇算計中國遼寧號艦隊。
潛艇設備隔振技術

TAG:歷史 | 核潛艇 | 目標 | 蘇聯 | 潛艇 | 偷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