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式·演變】漢服的基本款式及其演變

各時期的漢服樣式

漢服在幾千年的漫長時間中通過歷代華夏王朝對周禮服制堅持和革新代代相傳、世世相襲,在儒教禮典的永恆中也不斷適應時代的需要而產生朝代特色的常服。漢服的形制以四書五經為中心,通過輿服志的沿襲,千年來禮服嚴格遵循禮制並未有太大的變化。不同朝代的常服則不盡相同,各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緻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

上古時期

(圖中為著襜褕的漢代舞女陶俑)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這說明,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漢族(及其先民)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了。考古發現,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織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發現了大量的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薴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薴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善。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

夏商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繫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樣式。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繫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春秋戰國時期

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鬆,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紐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

秦漢時期

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準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份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皆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期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遮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了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代替了深衣。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個階層男子所愛好,稱為一時的風尚。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份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多為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隋唐五代時期

(唐乾陵永泰公主墓壁畫中的仕女裝束)

(唐乾陵章懷太子墓壁畫中的頭戴抹額神著圓領衫的勇士)

(圖中為五代《韓熙載夜宴圖》中的漢服)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飾。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你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中唐時期的襦裙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此外還有「半臂」,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一般為短袖、對襟,衣長與腰齊,並在胸前結帶。樣式還有「套衫」式的,穿時由頭套穿。半臂下擺,可顯現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裡面。披帛,又稱「畫帛」,通常由輕薄的沙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與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衣服,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代服飾。

宋朝

(圖中人物為著宋朝服飾的蘇軾)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元朝

元朝雖然是由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髮易俗政策,故此民間仍然以漢服為主,只是風格上多少受到一些蒙古族的影響。

明朝

(圖中人物為著公服的明代官員姜順富)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點的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明代出現紐扣,在部份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用扣子。

清朝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剃髮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傳統的服飾制度被迫中止。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如孔子的後裔孔聞謤上書攝政王多爾袞請求保存孔府服飾;鄭成功的兒子鄭經以繼承明朝為號召,將剃髮易服作為拒絕投降的原因之一;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髮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滿清爲了鞏固其統治,還組織群臣學習《金世宗本紀》,告誡群臣不要學習漢人習俗,從北魏至遼金元「凡改漢衣冠者,無一步再世而亡……凡一朝所用原各自有法程,所謂禮不忘本也。自北魏始有易服之說,至遼金元諸君浮慕好名」。一旦從習漢俗,就好像把左手交給了他人,「待他人割肉而後食」。

據傳,有「十從十不從」之民謠,譬如:「生從死不從」,指男子生前要穿滿人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男從女不從」、「老從少不從」,指女子及少年兒童可以不剃髮易服。然而這只是民謠,從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並且,即使因此殘留了部份漢族服飾,因為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衝擊,也逐步滿化。但直至清末仍然有一些童裝和少數女裝維持交領右衽的典型漢服款式。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撚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服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族元素的服裝,而寧願穿戲服作戰。

民國時期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袁世凱逼宣統帝退位之後,臨時政府頒布「剪辮令」。同盟會的核心人物主張全盤學習西方,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而沒有恢復漢族傳統服飾。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以及一些與服飾相關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於現實生活中或轉以融合後的新樣式存續,部份漢人也以為滿漢融合的旗袍、馬褂就是漢族傳統服裝。

有少數兒童服飾仍然維持明代以來的交領右衽。

當代

在當代,漢服根據其用途,主要分為兩種:禮儀漢服與家居漢服。顧名思義,禮儀漢服是爲了展示給公眾,歷史漢服在隆重或喜慶的公共儀式中的重要角色而用的,所以通常著重華美繁重,而忽略樸素方便。而家居漢服,又稱便常漢服,其目的是爲了在當代人日常室內起居中,將漢服元素充分融入,以取代現在在家居中普遍使用的唐裝以及西方睡衣、浴衣等,著重的是樸素,方便,舒適,簡單。現在日本男子的「吳服」,韓國復興的朝鮮時代兩班階級的素白韓服,便常使用的功能是十分大的。這是因為這些民族在冠婚葬祭儀式(觀禮、婚禮、葬禮、祭禮)中使用「唐服」,「漢服」更頻繁,所以本民族的吳服,韓服的便常功能就自然彰顯。但是在中國,由於漢服運動是從儀式漢服開始的,類似吳服,韓服取代睡衣、浴衣功能的家常漢服,現在才剛剛起步。

現今的旗袍(海派旗袍)、長衫、馬褂、唐裝(新式馬褂)都是以滿族服飾為主體,融入漢服及西式服裝風格改良發展而來,旗袍的立領、馬褂的對襟及使用鈕扣等元素雖然曾出現在明朝服飾中,但都有所差異,故明清服裝無直接承接的關係。

近年,一些漢人重新倡導恢復清朝以前的漢族傳統服飾,獲得了一些年輕人以及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人認可。漢服宣導者著重倡導在傳統節慶及祭祀等等場合率先穿著漢服,對於這個正在興起的現象,社會上有各種不同好看法,

漢服的基本款式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式(上下分開,上身著短衣,下身著裙)、上下連綴式(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褲式等類型。在基本款式下因其領口、袖型、束腰、裁剪、搭配等的不同變化演繹出幾百種款式。漢服雖然發展處了豐富多彩的款式,但基本特徵始終不變,可謂「萬變不離其宗」。

一、上衣下裳式

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其中「裳」(此處讀為cháng)指下裙,古代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上衣下裳的樣式的樣式多保留在禮服中,如冕服。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

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自「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時期起,一直延續到明朝,形制基本沒有變化。

(圖為襦裙)

襦裙是中國服飾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裝形制之一,是幾千年中漢族婦女最常見的衣著。襦指短上衣。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依舊出現,一直持續到明末清初,因為剃髮易服而終止。襦裙按領子的式樣不同,可分為交領(右衽)襦裙和直領(對襟)襦裙。按裙腰的高低,可分為低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齊胸襦裙。

二、上下連綴式

上下連綴式是把上衣和下裳縫連起來,構成一整件衣服。其中深衣是典型代表。袍衫亦屬此類。

三、深衣

深衣分為直裾深衣與曲裾深衣兩種。初期男女都可以穿著,後來成為百官及士人常服。

(圖為直裾深衣)

古時上下通行之衣為深衣,代表時代特徵的服裝亦為深衣,深衣實可為古服之特徵。言古服者,應先及之。何謂深衣,《禮記正義·深衣》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其制,詳見《禮記正義·深衣》。最要者為「續衽,鉤邊。要縫半下。格之高下,可以運粥。袂之長短,反拙之及肘……袂圓以應規,曲夾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純袂,緣,純邊,廣各寸半。」總之,深衣之制,實為古衣之首,深衣之領袖群衣,不獨在其制度形式,且上下通服,在時間上,流行最久。按三代時,衣服之制,其可考見者,雖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廣。玄端則見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則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至於深衣,則裁製縫衽,動合禮法,故賤著可服,貴者亦可服,朝廷可服,燕私亦可服,天子服之以養老,諸侯服之以祭膳,卿大夫服之以夕視私,庶人服之以賓祭,蓋亦未嘗有等級也。端衣不削幅,不邪殺,不圓袂,不繼掩,不侈袂。其衡長八尺八寸,每幅長廣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謂之端。其裳,前三幅,後四幅,要有辟積無數,謂之唯裳。古人有「朝玄端,夕深衣」。

(圖為曲裾深衣)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四、圓領袍衫

(圖為著圓領袍衫的元真宗)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續了唐、五代、宋、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常見的宋太祖、明太祖畫像中所穿的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注意這種圓領袍衫也是右衽的,在右肩附近用束帶系扎。

五、上衣下褲式

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褲子,是勞動人民常見的衣著。

目前發展的主要款式

一、高腰襦裙(齊胸襦裙)

1.

款式:窄袖齊胸襦裙(高腰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兩片或圍合式、百褶、高腰、齊胸領、窄袖口。

2.

款式:窄袖內半臂齊胸襦裙(高腰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兩片、百褶、高腰、齊胸領、窄袖口、內半臂

搭配:高腰裙+窄袖襦衣+半臂

3.

款式:窄袖外半臂齊胸襦裙(高腰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兩片、百褶、高腰、齊胸領、窄袖口、外半臂

搭配:高腰裙+窄袖襦衣+半臂

4.

款式:廣袖齊胸襦裙(高腰襦裙)

場合:禮服

特點:兩片或圍合式、百褶、高腰、齊胸領、廣袖袖口

搭配:高腰裙+廣袖襦衣

5.

款式:廣袖大袖衫齊胸襦裙(高腰襦裙)

場合:禮服

特點:兩片或圍合式、百褶、高腰、齊胸領、廣袖袖口、大袖衫

搭配:高腰裙+廣袖襦衣+大袖衫

二、交領襦裙(齊腰襦裙)

1.

中袖交領襦裙(齊腰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圍合式、百褶、中腰、交領、中袖袖口

搭配:交領上襦+圍合式下裙+腰帶+披帛

2.

款式:小袖交領襦裙(齊腰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圍合式、百褶、中腰、交領、小袖袖口

搭配:交領上襦+圍合式下裙+腰帶+披帛

3.

款式:小袖交領襦裙外加半臂(齊腰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圍合式、百褶、中腰、交領、小袖袖口外加對領半臂

搭配:對領半臂+交領上襦+圍合式下裙+腰帶+披帛

三、對襟襦裙

1.

款式:對襟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圍合式、對襟

搭配:對襟上襦+圍合式下裙+披帛

2.

款式:對襟襦裙外加半臂

場合:常服

特點:圍合式、對襟

搭配:對襟上襦+圍合式下裙+腰帶+披帛+半臂

3.

款式:廣袖對襟襦裙

場合:常服

特點:圍合式、百褶、中腰、對襟、廣袖袖口

搭配:廣袖對襟上襦+圍合式下裙+腰帶+披帛

四、

明制襖裙

款式:明制襖裙

場合:常服

特點:馬面裙


推薦閱讀:

臆造形制發展史
怎麼配色能穿出漢服的仙氣
按形制劃分,漢服分三類(組圖)
(3)漢服交領右衽的由來
我們不過Halloween 我們過漢服節喔!

TAG:漢服 | 基本款 | 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