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內丹養生思想的生命智慧及現代啟示
內丹學習推薦:伍柳派內丹面授班開班-80歲傳人幫你護道過關(點擊藍字了解詳情)
傳統內丹養生思想的生命智慧主要體現在:內丹學強調大生命觀及長生久視之道,反映出中華主流生命文化對思維方式的突破。
1大生命觀及長生久視之道
現代人的生活,幾乎都無法離開運用大智慧解決人生的關鍵問題,特別是在面臨重大選擇時,關鍵的岔路口可能走錯一步就會影響終生。人生最重要的智慧是選擇,而選擇的關鍵是抓住最需要選擇的機會,這種機會往往稍縱即逝。所以,我們日常要培養擅於選擇、擅於把握機會的智慧和能力。這個能力,就是抓住生命的法則、天地的運行規律。
1、把握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觀
現代人若要把握長生久視之道,必須跳出自身小生命的視角,把握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觀。如果一個人在重大問題上、在人生選擇問題上不能跳出自身的小我,就很難把握住生命的方向,眼界就會有障礙。中國有句成語,叫「一葉障目,不識泰山」。人是最容易被眼前的現象、眼前的利益或者自身的視角給蒙住心智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背脊」的一面,都有認識的「死角」。要想沒有死角、要想擺脫「盲人摸象」的困境,就得跳出來,居高才能望遠。
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觀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萬物為一物,萬神為一神」。把握這樣一種本源的生命觀,就可把我們感覺到山川鳥獸、人類種族都看做是生命本源的同類、宇宙的一個卵子。這種本源的生命觀提示我們:生命是平等的、相互交融的。很多人在選擇、在決策的問題上犯錯誤,其根本原因就是出發點偏執了。往往同一件事,人家做的時候你感覺怎樣怎樣,給他一個負面評價;可是輪到你做的時候你肯定說「由於怎樣怎樣,這樣做是合理的」。離開了本源的、平等的生命觀,任何人都難免視角受限。
此外,天人合一的大生命觀還賦予了我們「三才合一」的生命精神。這個生命精神可概括為三點:
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追求精神。生命從生到死是有一種追求的,不管有意無意都是在追求,連植物都在追求。所以當我們做選擇、做決策的時候,不應忽略了矛盾統一體中任何一方的追求,否則這種選擇或是決策都可能有偏頗。這種不偏頗的生生不息的智慧,叫做「守中」。
二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承擔精神。我們常講「責任重於泰山」,講的就是承擔。生命修鍊、人格修鍊,如果沒有追求精神、沒有承擔精神,你的人格力量就上不去,你的價值也不會展現出來,你的生命之光也不會釋放光彩。所以承擔精神是一個人修鍊的基本準則。
三是對生命終極的關懷精神。天地人三才合一,實際上都體現了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儒釋道各家都是在探索生命終極問題上給我們以大智慧的啟迪——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無論是生命本身,還是人生事業,離開了對生命的關懷,皆會失去真正的價值尺度。沒有了價值尺度,生命的過程還有什麼光彩可言?
真正的生命智慧,應是追求精神(天道)、承擔精神(地道)、關懷精神(人道)的「三才合一」,如此方為恆常之道。否則,缺少了追求,生命就沒有動力;缺少了承擔,生命就沒有價值;缺少了關懷,生命就沒有靈光。
由此可見,天人合一,當是生命與事業長生久視的共同法則。
2、合天道、應天時、法自然
內丹養生的大生命觀及長生久視之道,概括起來可稱之為:合天道、應天時、法自然。
先說合天道。什麼是天道?天道就是自然之道,本性如此,沒有任何人為或外力作用其間。用現代哲學術語,叫作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合天道,就是要與自然相和、與規律相符,有欲無欲、有為無為皆要出自本性,自生自為。
天道的重要法則,就是《易經》講的「一陰一陽之為道」。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生命的存在,靠的就是陰陽二氣沖和而形成的動力。就養生修鍊而言,只修陽(有形的)、不修陰(無形的),就破壞了平衡,就會不「和」。真正的陰陽雙修,是要積陰德之功,以修純陽之體。現實中,要使生命過程延長,就要緩和自身相對的極化,使自身的陰陽趨於平秘狀態,否則就會引發各種毛病:比如身體酸鹼失衡,就可能會得腫瘤、結石,生物信息節律紊亂也會生成各種怪病。人生及事業也是如此。自身與外界不能陰陽沖和,也必然會導致挫折與坎坷,甚至夭折。
合天道,就是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法於陰陽,即要效法天地「不自生」而長生的陰陽交感、運行、變化之規律,順其自然、師從自然,而不是違背自然、改造自然;和於術數,即是讓自身所掌握的方法、技術和於自然、社會、身心的運行之道。中華文化講「萬事皆為數」,這個「數」,代表了生命、萬物內在的運行規律與消長周期,這是不能違背的,違背了,就是遭受懲罰。「和於術數」的關鍵,是一個「和」字,知「和」才能「合」。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事業,只有與自然的、社會的、自身的運行規律與消長周期相和諧了,才算得上是「合天道」了。
合天道,就是合規律。天道的規律,就是對立轉化和循環往複。任何事物產生對立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轉化和往複,而不是激烈的對抗。比如現代醫學解決疾病問題那種靠藥物殺病毒的方法,就是對抗的方式,對抗的結果是病毒產生了抗藥力或者發生了變異,使原先的藥物降低或失去了作用。所以,要想長生久視,要想生生不息,就要衝氣為和:不是對沖,而是化解,像太極圖一樣沖而不盈,不盈就是淵。真正合天道,就是淵而廣大、和且包容。
天之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鵝卵石是最明顯的例子,長時間在河裡衝來衝去稜角都磨圓了。把鋒利的、過長的、有餘的東西磨下去了。
道之體是虛無,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之用是生生之用,無為無不為。有些人從字面解釋無為,說道家消極,這是一種誤讀。其實道家更積極,它的「無為」是用,它的宗旨是「無不為」。誰敢提出「無不為」?只有道家,因為「無為」,不人為干擾自然規律,才合於生生不息之道,合於道了,自然就能「無不為」了,而達到「無不為」的方式,就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再有,道用弱不用強,因為物壯則老,所以要上善若水,順勢而為。
道的德性是不居功,純任自然。《道德經》講「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侮之。信而不足焉,有不信焉。」什麼是太上不知有之?陽光照耀著我們,並沒有說我把恩德給予你們了,大家都感覺日出日落是很自然的事。其實,「不知有之」才是真正的不居功,純任自然。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常養萬物。這是真正的功德,道之出口,淡然無味,天然去雕飾,沒有任何粉飾的東西。現代社會中那種炒作包裝惡意扭曲的東西太多太多了,這不合於道,不合於道的,都長久不了。
再說應天時。天時就是自然運行之勢,萬物生髮之機。合天時就是審時度勢、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春夏秋冬是自然運行之勢,也必然孕育著萬物生髮之機。
比如日出陽氣生髮、夜半子時陰陽交媾,這種時候,就是我們盜天地正氣、納日月精華的最佳時機。在這樣的時機進行坎離交媾,就是應天時。內丹修鍊講求子午卯酉四時練功,並且注重節氣變化,比如初一、十五、二十四節氣,修鍊重點也有所不同。人類社會活動,如春種秋收,早出晚歸,也都是應天時。時空關係決定了所有生命的周期,法相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我們要想變,要想通,就要學會把握時空關係,順應自然生髮之機。
自然界還有一條生存法則,叫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界的生物鏈體現了「物競」,而恐龍的滅絕則體現了「天擇」。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只重「物競」,而忽略了「天擇」。人類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的生命本身,到處是生存競爭的刀光劍影,卻很少有大智慧者反思一下如何順應「天擇」:人類會不會成為新的恐龍?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的出路在哪裡?我們的生命有歸宿嗎?大生命觀視覺下的生髮之機在哪裡?
有道是,「天不變,道亦不變」,可現實社會卻充滿了變數,很多人被「變」得暈頭轉向,迷失了自己。也有很多人津津樂道於在變局中撈取機會,快速膨脹,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第三桶金,然最終難逃一個「敗」字。面對不得不變,卻又無奈於變的尷尬境地,很多人才驀然發現:我們變不起!於是,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老話:以不變應萬變。
如何以不變應萬變呢?用掘第一桶金的經驗掘第二桶可能行,那第三桶呢?再走下去,不合時宜了。需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順勢而為了。需要窺天擇、盜天機、通變術、還本原了。天不選擇你,你不及時的順應天道天時,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是法自然。法天地、法自然,這是長生久視的基本規則。從內丹養生的角度來講,就是要把握體道和修道的原則,即從有無兩個方面來師從自然。自然無形無狀、無聲無語,因此要道法自然,就要象《陰符經》講的那樣「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即通過觀察、感悟來認識自然之道及萬物生存、發展規律,掌握自然運動變化,進而讓自己身心運行合於自然之道。
法自然,就要損思少事。《道德經》講要「為道日損」,儘可能少念頭,別讓紛繁雜事把自己攪亂了。攪亂了你就率性而為,違背自然之道了。心不亂,做事就是合於自然,合於本性。一亂,就不是本性而是妄念在操持了。
法自然還要嗇神主靜。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內丹養生最講求「嗇神」,實際上是節約能源的辦法。嗇神是為了「深根固柢」,這就抓住了老子思想中長生久視之道的一個本源的東西,就是節約生命能源。
法自然還要求至柔處弱。「物壯則老,是謂不道」,這種現象很普遍。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佼佼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保全之道就在於至柔處弱。
2內丹養生思想的生命智慧對思維方式的突破
我們祖先對宇宙和生命本源的認識方法與現代人的認識方法是有著很大差別的,他們主要靠自身的先天感應能力,通過身心意合一,達到與自然融合的空靈狀態,以自身生命場與自然之道相混融,從而產生直覺來證悟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這是一種無相對、無極化的直接感通的方法。
現代人的認識方法則是以自己的後天邏輯思維能力,加之一定的科技手段,對物質世界進行綜合分析或剖分實證。經過無數次驗證的,就稱之為「科學」,但人類的實踐、實驗活動永遠是有極限的,所以這種相對的實證的方法總免不了有「盲人摸象」之虞。
內丹學生命智慧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對思維方式的突破。這種思維方式可以用「參同」兩個字來概括,包括「大易」、「黃老」、「爐火」三學的宇宙觀和運行觀。
1、「易」的思維方式:天人相應,感而遂通
內丹修鍊的生命智慧,首先是基於「易」的感通方式。這種方式讓我們再看待這個世界時,不會簡單的只用邏輯的視角,而是多了一個渠道,就像多了一雙眼睛。感通的原理,是基於萬物同源、天人相應,也就是古代哲人常講的「人體小宇宙,人心小天象」。所謂同源同類必相通,這是中華主流文化認識論的基礎。《易經》講:「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老子也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就是感通的方式。內丹修鍊所以能開發這種感通能力,正如《易經》所言:「黃中通理,正位居體,此為乾坤合撰之道,地天泰運之學」,實際是陰陽交感帶來的生命信息。感通,就是感乾坤沖和,感陰陽運化。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性命雙修的性學與天道的關係。黃中體現了性的真,為人的本性;通理就是明道理;正位居體即是合道。
《易經》留給我們的感通的方式,是古人生存實踐的總結。人類能生存至今,首先是得益於感通能力。這種感應是全息的,所以易經的思維體系是完備的,以現代人的思維水平也找不到它的破綻。這不是由於現代人的思維水平比不上古人,而是隨著語言的產生、工具的運用、手的解放,人類的感應能力逐漸退化了。辯證法講一進一退,現代人思維能力進化了,感應能力退化是正常的。內丹修鍊,就是要我們浮躁的心靜下來,讓後天污染的自性重現光輝。只要我們能靜下來,不再瞎折騰,我們的自性之光就會像無人攪動的水潭一樣,越來越清澈見底。當一個人的心性進入純凈狀態時,他對天地萬物、對生命本身,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很強的感通能力。這就是由定生慧的道理。
2、「黃老」的思維方式:「無欲觀妙,有欲觀竅」
「黃老」留給我們的思維方式是一種本源的、無為的方式,即《道德經》告訴我們的方式,叫做「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這種思想,就是從微至大。老子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只能從細微處入手。所以要靜下來感知很微妙的地方,由微至大至本源,返本歸根。
「無欲觀妙」、「有欲觀竅」,要從有無兩個方面入手,引申為觀陰陽、觀動靜、觀剛柔、觀雌雄、觀黑白,總是同出而異名。觀妙,就是觀大道之妙,所觀者,生命運行的本體、靈根,於靜中回複本元狀態。觀妙之要在於「虛極靜篤」;觀竅,就是觀大道之竅,所觀者,是生命運行的玄關、功用,於動中乃現規律。觀竅之要在於由靜而動之中不存一動之想,有一心,無二念。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觀道的時候是觀妙,觀器的時候是觀竅。
黃老的思維方式帶給我們的智慧,就是讓我們認識生命的本源。人生其實都是修鍊的過程,一定要明明白白做一回人。芸芸眾生好不容易有個做人的機會,如果沒活明白、不知道自己怎麼來的,又怎麼走的,糊裡糊塗的走一回,豈不枉為人生。
3、「爐火」的思維方式:重視並把握生命轉化
「爐火」學說,是獨具內丹學特色的思維方式,主要是教人重視並把握生命的轉化之所與生髮之機。世上萬物負陰而抱陽,這一負一抱即有玄機;世上萬物又都是沖氣為和,這一衝一和又皆有火候。負陰抱陽與沖氣為和,都反映著陰陽轉化的道理。
爐火的作用,主要是煉化(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化之功的關鍵在於把握鼎器(轉化之所)與火候(生髮之機)。
內丹養生雖有上中下三品丹法之說,但無論何種丹法,皆以虛為鼎,或身心虛空處,或人與天地、與太虛陰陽交感處。其理論基礎,就是老子的「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周易參同契》也講,「以無制有,器用者空」。有虛空,才有生機,生命才得以轉化。因此,內丹養生最重視的,就是一個虛字。
爐火學說的另一層要義,就是把握生髮之機。這個生髮之機,就存在自然運行之道中。在天地,如東方。在一年,如立春。在一日,如子時。在內丹修鍊,亦有「一陽來複」、「玄關現象」等煉化之機。內丹學最難把握的就是煉化之機,之所以歷來丹師「傳功不傳火」,主要是因為火候無形,不可度量,只能是「葯產神知」。由此可見,爐火學說的思維方式,就是教人於內煉內覺中提高人自身把握生命轉化空間與轉化時機的能力。這種能力與邏輯無關,全然是天人感應的、心靈感知的、進而是超覺感通的。
推薦閱讀:
※在生命之初,胚胎中最早的轉錄因何觸發
※生命為何值得敬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度」
※如果人在純氧下生活是怎麼樣的?
※生命,不可複製;人生,不可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