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重點
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日本經濟崛起的原因和條件
本課難點
法德和解的途徑和方法對國際關係的啟示;日本的國家發展戰略對發展中國家的啟示
教材內容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主要講述了「冷戰」過程中孕育而出的多極政治力量。這些政治力量對於美、蘇兩極格局漸成衝擊作用,其中的典型代表也將在兩極格局解體之後成為國際格局多極化趨勢當中的重要一極。對於兩極格局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多極政治力量,本課中主要涉及到一個國家(日本)、兩種國際聯合的政治力量(歐共體、不結盟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的基本特點是兩極對峙,兩極格局的形成和持續,代表著戰後重要政治力量均勢的出現和持續。它一方面具有相對穩定性,但另一方面,自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也日益受到其他各種逐步壯大起來的政治力量的挑戰。對兩極格局造成動搖的主要因素有:美蘇長期的較量導致國家力量的消耗和相對衰落;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出現均衡化趨勢,美國主要盟國(西歐、日本等)向美國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第三世界國家為爭取公平合理的國際權利日益加強團結,共同反對大國強權政治(不結盟運動)。至80年代中期,兩極格局已經遠不像戰後初期那樣堅實。
對於兩極格局之下出現的多極政治力量,可以作如下理解:①多極政治力量的出現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無論是歐洲走向聯合,還是日本的經濟崛起,乃至於第三世界國家反對大國政治的聯合鬥爭,都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②兩極格局下出現的多極政治力量中的任何一「極」或者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或者具有較強的國際政治影響力,而它們又都致力於經濟實力的壯大,因此發展經濟力量成為其共性特徵。③多極政治力量的出現主要包括歐洲、日本迅速崛起的態勢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的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西歐、日本隨著與美國經濟實力差距的逐步縮小,在政治上對美國的離心傾向不斷加強;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且走向聯合,以及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
本課引言主要說明了兩極格局之下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情況,包括聯合的原因──「冷戰」之下西歐國家認識到聯合方能保障歐洲的安全和發展;關鍵性障礙──法德的歷史積怨;解決方式──法德煤鋼聯營。
「走向聯合的歐洲」一目,教材主要講述了兩極格局之下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進程,以及西歐擺脫美國操控,形成獨立國際政治力量的情況。在此目中,需要明確如下問題:
關於西歐國家走向聯合的背景:教材對此簡單概述了兩點:①二戰後西歐喪失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地位,因此需要聯合起來,加強總體力量;②隨著經濟實力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的國力得到增強,從而有能力將聯合意圖付諸於實踐。當然,為了進一步加深對歐洲一體化問題的認識,教師可以做一定的拓展分析,例如,可以從思想源流、政治安全、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
①歐洲統一思想源遠流長。實現歐洲各國的聯合,建立統一的歐洲──這是歐洲早已存在的一種思潮。這種思潮植根於中世紀基督教帝國的理想,希望歐洲結束分裂,停止紛爭,實現持久和平。近、現代歐洲歷史上眾多學者、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如但丁、盧梭、伏爾泰、康德、雨果、丘吉爾等等,都主張歐洲統一的理念。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類災難後,歐洲最終喪失了世界經濟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歐洲各國只有加強聯合,實現一體,才能夠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發揮重要的作用。於是,支持歐洲統一的輿論重新興起,為歐洲一體化的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思想條件。
②兩極格局競爭中自身生存與發展的需要。二戰後,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的國家實力日益增強,因此對美國持續不斷的經濟滲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滿。加之美蘇在歐洲的尖銳對峙,使得歐洲的自身安全常處於無法保障的境地。因此,要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保證自身的安全,並進一步提高國際地位,西歐各國之間就必須密切聯繫,加強合作。
③自身經濟發展的需求。歐洲一體化的根本動因即在於加強自身的經濟實力。西歐各國只有加強聯合、協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增強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也才能夠扭轉與經濟、政治大國競爭過程中的不利地位。
關於西歐國家實現一體化的過程:
在西歐國家一體化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即是如何化解久已積怨的法德矛盾。如果不能徹底解決這一難題,歐洲的聯合即是空談。對此,歐洲富有使命感的政治家提出了非常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法國外長舒曼提出的「煤鋼聯營計劃」。這種將法、德兩國重工業發展的經濟利益綁定一處的煤鋼聯營的方式,使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種建立在共同經濟利益基礎上的聯合正與歐洲一體化的根本動因相契合。在此,建議教師結合本課引言部分的相關內容,從而更為全面、深入地理解歐洲走向一體化的關鍵性步驟。而此後建立的歐洲煤鋼聯營開創了歐洲聯合的先河,促進了各成員國資本的相互滲透,緊密了西歐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繫,為歐洲進一步的一體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兩極格局之下最終建立起來的歐洲共同體成為組織機制完整,擁有立法權(部長理事會)、行政權(執行委員會)、仲裁和監督機構(歐洲法院和議會)的區域一體化組織。
具體進程:①1951年4月,法、西德、意、荷、比、盧簽訂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②1952年7月,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③1957年3月,六國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④1958年1月,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正式組建;⑤1965年4月,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合併三個共同體機構,統稱歐洲共同體;⑥1967年7月,條約生效,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在講述此過程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資料回放」欄目提供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請學生分析共同體目標中體現出的聯合走向。
關於西歐國家聯合的國際影響:主要體現在西歐國家聯合成為一個政治集團,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獨立的作用上。在此,教材「歷史縱橫」欄目中特別提供了法國在美蘇兩極格局中率先挑戰美國霸主地位的一系列舉措。此處建議教師,請學生首先提取相關事件,然後分析和概括法國對抗美國操控的作為都涉及到哪些領域,從而可以更為深刻地認識兩極格局下美國與其陣營內部成員之間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對兩極格局本身的衝擊力度。
「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一目,教材主要敘述了二戰後日本逐步恢復、發展的原因和過程,以及在恢復和發展基礎上提出的謀求政治的目標。
在日本的戰後恢復與發展方面,主要涉及到美國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懲辦和民主改革,美國對日政策因「冷戰」需要而發生的改變,日本政府自身的經濟發展戰略等內容。在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目標的問題上,教材主要說明了這一目標提出的前提條件,並在[學思之窗]欄目提供了日本政府力爭政治大國地位的要求的相關資料。
在日本國力逐步恢復、發展的原因和過程問題上,需要從外部和自身兩大方面進行分析:
從外因來看,最重要的外界推動力來自於美國。而美國依據自身主要目的的變化,也在不同時期調整著對日政策。
第一,戰後初期,美國佔領下對日本進行民主改革,主要內容包括:修改憲法,確立民主體制,推進政治民主化;進行農地改革,清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散財閥,限制過度壟斷;進行勞動改革,一定程度上承認工人擁有的民主權利,調整勞資矛盾,等等。這些改革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在對日進行民主改革的同時,也實施了對日本經濟的懲辦和對軍國主義戰犯的懲辦,這些措施,徹底清除了日本的封建因素,使日本經濟結構中的封建性、軍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經濟結構不再是對外侵略的溫床。另一方面使日本快速轉向,邁進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行列:新憲法確定了主權在民的原則,否定了「天皇主權」論,從而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為日本戰後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民主化改變了日本固有的政治觀念,對戰後日本復興的作用無法估量,使日本認識到再度崛起只有順應時代潮流,迅速發展國家的經濟實力;一系列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資本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這為日本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體制的形成創造了條件。通過改革,日本經濟的競爭性大大加強,推動了技術革命和設備投資,為戰後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第二,「冷戰」開始之後,由於對峙蘇聯的需要,特別是朝鮮戰爭的爆發,使得美國開始改變對日政策,由經濟制裁轉為經濟扶持和戰爭時期的軍需品生產基地。例如,1947年5月8日,在杜魯門的授意下,副國務卿艾奇遜在克利夫蘭演說時指出:「我們要做的就是,推動歐洲與亞洲那兩個最大工廠──德國和日本的重建。」除了美國方面對日本的扶持之外,局部地區的熱戰也使得西方國家大力加強軍備建設,這就進一步為日本擴大世界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
從內因來看,日本民族具有強烈的集團意識和憂患意識,戰後人們普遍懷有儘快使日本擺脫戰敗落後狀態、趕上先進國家的強烈願望。戰後日本歷屆政府都積極干預經濟活動,把迅速提高國家實力作為重要的執政目標,制定出合乎經濟發展需求的戰略──政府投資、力行出口貿易、教育立國等等。
日本政府整體規劃和預測國民經濟的發展,這對於具體領域和部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參考作用。此外,日本從西方引進大量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將這些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本國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政府基於自然資源匱乏,必須擴大海外市場的客觀現實,確立了貿易立國的政策,產業政策由以國內為中心轉向以國際通商為中心。戰後日本的教育迅速發展,繼明治維新之後,政府一貫非常重視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養。戰後,日本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高中升學率達到90%,大學升學率達到32%。教育發展為經濟發展培養了高素質的勞動力。
在美國對日政策發生轉變之後,多屆政府都利用美軍所謂軍事保護,奉行「富國輕兵」路線,即在和平憲法的名義下,把本國軍費開支壓縮至國民生產總值1%以內的水平上,以便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經濟。
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起來。1968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419億美元,超過了聯邦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和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均為6%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日本發生了巨大變化,其國力達到了歐美髮達國家水平。在經濟領域內,日本的國際地位迅速提高,使得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走上近代化道路後,在世界體系中完成了從邊緣國家向中心國家的轉變。這就使得日本開始了爭取世界政治大國地位的努力。
在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目標的問題上,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加,使其具備了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物質基礎。歷屆政府都在為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不懈努力。20世紀80年代,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提出了「戰後政治總決算」口號,其核心思想是克服戰敗國心態,培養國民的大國意識,提高日本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曾根以後的日本歷屆政府都繼承和發展了「政治大國戰略」。冷戰後的國際局勢變化也為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提供了有利因素。
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主要目標是以經濟力量為後盾,以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為保證,以外交為手段,更多參與決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為世界政治大國,成為世界政治多極化中的重要一極。具體表現為:第一,與西方大國平起平坐,擴大在國際社會的發言權;第二,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第三,成為新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通過聯合國來維護日本自身的利益。為此,日本在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在力求加強日本在亞洲地區和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從目前日本所擁有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看,日本成為世界政治大國似乎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它是否能成為政治大國,而在於成為政治大國之後的日本如何發展,是繼續原有的和平道路還是推行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一目,教材主要介紹了二戰以後不結盟運動興起的背景、標誌、主要目的和在國際舞台發揮的作用及對世界格局發展的影響。此外,還簡單介紹了中國經濟發展及國際地位的提高,並說明了中國與第三世界的良好合作。
從興起的背景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規模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和美蘇兩極爭奪「中間地帶」活動的加劇,在介於兩大陣營之間的第三世界國家中激發了日益強烈的非集團化傾向。一些原亞非會議的發起者和積极參与者開始醞釀發起「不結盟運動」。1956年7月,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島會晤,並發表《布里俄尼聲明》,呼籲第三世界國家反對集團政策,走不結盟的道路,維護獨立主權和世界和平。這一主張得到印尼總統蘇加諾和迦納總理恩克魯瑪的響應和支持。於是,這些領導人開始籌劃組織不結盟運動會議,並確定出參加不結盟國家會議的五項條件──①奉行和平共處和不結盟基礎上的獨立政策;②支持民族解放運動;③不加入以大國對抗為背景的軍事集團;④不締結以大國對抗為背景的雙邊軍事同盟;⑤不在本國領土上為大國提供軍事基地。
從興起的標誌、活動方式來看,不結盟運動的正式形成是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召開的,有25個國家參加的第一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作為非集團性的國際運動,不結盟運動的活動方式主要是定期召開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從1970年起每3年召開一次),每屆會議的東道國擔任會議主席,同時也是本屆運動的主席,任期至下屆會議。1973年,該運動又設立由各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組成的協調機構。與這種活動方式相一致,不結盟運動的成果主要體現在每屆會議通過的宣言、聲明等文件所表達的共同立場上。
從不結盟運動的目標來看,是試圖在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性力量之間形成第三種非集團性的國際政治力量,以維護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自主地位,並通過集體的努力制衡兩極,在兩極格局中謀求最大的戰略利益。
從1961年到1998年,不結盟運動共舉行了12屆首腦會議,在37年的進程中,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不斷增加,從首屆會議的25國發展到第十二屆會議的113國。
從不結盟運動的影響來看,第三世界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日趨活躍,發揮了制衡兩極的作用。不結盟運動所倡導的國際政治理念在世界格局從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中發揮了重要影響,它的存在和發展抑制了集團政治,緩衝了兩極對抗,也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國際政治的民主化,在不結盟運動旗幟下,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成為國際事務中日趨活躍的重要力量。不結盟運動的壯大與兩個陣營的分化作為同一個歷史過程一起改變了戰後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此外,不結盟運動還致力於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合作,推動與發達國家的對話,並要求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這些對於改革國際經濟的體制弊端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教師可引入與本課教學內容相關聯的,近年來歐洲地區和日本的一些時政問題,如「歐盟成立」、「日本入常」等,說明本課的主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走向聯合的歐洲」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戰後歐洲走向聯合的條件日趨成熟,兩極格局之下實施聯合的途徑,初步實現聯合的歷程,以及聯合對自身及世界局勢發展的影響。在此目教學中,特別建議教師重點講解歐洲實現初步聯合的關鍵性步驟──法德兩國和解世仇的途徑及其重要意義。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進一步請學生分析此種化解矛盾的途徑對人類自身未來的發展具有怎樣的啟示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實現這個目的,教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法德和解的歷史材料,包括當時的時事新聞報導、照片等等。在講述歐洲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時,建議教師充分使用教材「資料回放」欄目所提供的《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的有關內容。在分析內容時需要重點強調「共同」「接近」「和諧」「均衡」「穩定」「密切」等一系列辭彙使用的本質涵義,由此說明條約所體現的歐洲共同體的發展方向和可能達到的聯合程度──從經濟同一到政治統一的歐洲的形成。
「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日本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因素及由此導致的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目標的提出。
在講述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時,需要為學生梳理清晰其條件和表現。對於外在條件,建議教師特別需要分析美國對日政策的前後變化非但沒有影響日本經濟的發展,反而大大加快了發展的速度。對於內在條件則需要明確主要源於日本政府所制訂的適合國情的發展政策。
教師在分析了上述問題之後,還可以向學生提出進一步挖掘和探究的視角──日本的發展途徑對中國和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是否可以提供借鑒意義。
本目教材的文字表述上雖然將重點放在日本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但子目標題卻關注於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問題。這說明重講經濟發展的目的在於為其政治目標的提出提供客觀條件。為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學生重點分析和講解有關日本政治大國戰略的具體問題。而且,教材[學思之窗]欄目的思考問題中也特別提出「聯繫近年來日本仔國際舞台上的表現」談對材料的理解。所以,特別希望教師在此能夠為學生提供一些當今日本在國際舞台的主要作為,以便學生更好理解日本的政治大國目標。在講解中可參照如下思路,從外交、軍事、經濟、文化等角度適當補充有關內容。
日本政治大國戰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所確立、推行的國家發展總體戰略。該戰略是日本在對戰後「經濟立國」總體戰略進行修正基礎上形成的,而「經濟立國」戰略的指導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冷戰格局,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其結果是使日本成長為一個經濟大國,但卻始終是一個政治小國,因此也被國際社會諷刺為經濟巨人、政治侏儒。80年代初開始,日本政府為改變這種不佳形象和國際地位進行了新的戰略探索,提出了實現「政治大國」的戰略口號。為了實現上述戰略目標,日本在外交戰略上積極推行「大國外交」、「亞洲外交」以參與國際性、地區性事務;在軍事上,不斷增加軍費和擴充軍備(1996年軍費達到510億美元,為世界第二軍費大國。現在日本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方面己趕上或超過了美國),轉變防衛戰略,即從「專守防衛」向本土以外的海外殲敵戰略轉變,以實現冷戰後插手國際間、地區間安全事務,向世界軍事大國邁進的實質性戰略步驟;在經濟上,對內推進經濟改革,實施「科技立國」戰略,加大對高科技的開發投入。對外調整亞太經濟戰略,將東亞劃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通過貿易、直接投資、經濟援助等手段,對東亞各國進行滲透;在文化上,注重文化在國際政治領域中的作用、積極向世界輸出「日本文化」。至於日本謀求政治大國地位的行動將對國際局勢,特別是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展可能產生的影響,則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由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思路:日本政局今後何去何從,是繼續走以往的經濟立國之路,通過「經濟援助」外交發揮影響,還是繼續推進政治大國之路,抑或走軍事立國之路,這最終將取決於日本國民的選擇;日本擴充軍備,向海外派兵,並在國內大力呼籲修改戰後制訂的和平憲法,這些都引起世界,尤其是亞洲鄰國的關注和反對,因此,修憲和擴軍並不能給日本帶來和平,只有走睦鄰友好、和平發展之路,增進與鄰國的政治互信,才能保證持久穩定的地區和平和世界和平。
「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一目,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該運動興起的原因、標誌、主要目的和作用等問題。在此目教學中,建議教師重點分析不結盟運動在美蘇兩極格局中起到的抑制和衝擊作用,以及在獨立自主地發展第三世界國家自身實力方面所起到的良好作用。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關於歐盟的建立
(師)請大家看下面兩段材料:
總有一天,到那時,……,所有的歐洲國家,無須丟掉你們各自的特點和閃光的個性,都將緊緊地融合在一個高一級的整體里;到那時,你們將構築歐洲的友愛關係……
──維克多·雨果
歐洲各國的聯合,需要消除法國和德國之間長達幾個世紀的敵對和矛盾。
──1950年5月9日法國外長舒曼提出
法德煤鋼聯營的「舒曼計劃」
(師)這兩段材料都反映出一個共同的話題,是什麼呢?
(生)歐洲的聯合。
(師)雨果的理想令人感動,並且明確了歐洲各國走向聯合的特點。大家能否分析出這是一種怎樣的聯合狀態嗎?
(生)聯合併非取消原有的國家,而是保有每個國家自己的特點,只是在各國之上建立一個更高級的統一機構。
(師)除了保證原有國家的獨立特性之外,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會怎樣?
(生)友愛、團結。
(師)所以,看來雨果已經用他那文學大師的激情為歐洲描畫出美好的未來,但在近代,對於各國彼此心懷較量之心的歐洲來說,這樣的藍圖卻只能是遙遙無期的奢望。
(師)第二段材料則是經歷了世界大戰的洗禮,浴火重生後的歐洲政治家提出的聯合設想。並且非常明確地指出了聯合的前提,是什麼呢?
(生)消除法國和德國幾百年的敵對和矛盾。
(師)對此怎麼理解呢?
(生)1870年的普法戰爭、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師)這足以使法德之間結下世代仇怨。但其實比這幾場戰爭的數量更為驚人的是從814年至1945年的1100年間,法德之間的大仗、小仗加起來73次,其中大仗23次,這意味著平均每50年打一仗。那麼如此深重的糾葛和積怨已像頑石一樣,如果不能徹底搬開這樣一塊巨石,歐洲各國聯合的腳步就永遠無法輕鬆向前。那麼選擇怎樣的方式化解深仇就變成重中之重的任務,而從結果來看,法德之間不但做到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甚至能夠從此同心協力、手挽手走向未來。是怎樣的絕妙策略竟然有如此高超的水平呢?非常簡單,以血脈相連的經濟一體完成法德之間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的目的,這就是法國外長舒曼提出的法德煤鋼聯營這一著名的「舒曼計劃」──將法國和德國的煤炭開採與鋼鐵製造企業聯合起來,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可能再發動對對方的戰爭,否則就等於自殺。當這樣一塊巨石被徹底敲碎之後,歐洲一體化進程大步向前。
[出示歐洲一體化進程時間表、歐盟盟旗]
(師)截至2004年1月,歐盟25個成員國,4.56億人口。從這樣一個盟國數量的變化上,大家可以看到歐洲怎樣的發展趨勢?
(生)走向統一。
(師)這在歐盟統一的貨幣上都有著鮮明的體現:
[出示歐盟貨幣及其設計者、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特A·蒙代爾圖片]
(師)歐元的一面是門、一面是橋。這說明什麼寓意呢?
(生)門是敞開的,橋是連通的。
(師)大家恐怕也了解歐盟的盟歌吧?
(生)《歡樂頌》
(師)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為盟歌,恰恰反映了每個成員國對這樣一個統一歐洲懷有的心態和對未來的願望。那麼每一個成員國在這樣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中是否擁有自己的獨立特性呢?
(生)從現有的情況看,歐盟並非消除每個成員國的個性。
(師)因此,說明歐盟的確是在踐行自己的銘言──多元一體。而這樣一個多元一體的統一的歐洲將在世界政治格局中擁有什麼樣的位置呢?
(生)力量強大,不可小視,可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二關於日本謀求世界大國的願望
(師)從本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感受到,近年來的國際關係出現了自冷戰結束以來最為頻繁的互動與變化。其中,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以「亞洲第一」自居的日本越來越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國際地位和政治影響力。下面這段材料摘自日本著名國際問題學者的論述,讓我們藉此分析一下日本的國家心態。
我們鄰近東洋卻不是東洋,我們飛離西洋卻不是西洋。但是,這給日本帶來煩惱的同時又給日本提供了在世界政治中發揮作用的可能性。我們可以限制軍事力量採取妥當的防衛政策。也許日本是一個資源少、人口過剩的國家,但是同時它卻具有「通商國民」這一巨大的優勢。今後是一個開發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也許日本已經沒有多少可開發的國土,但是我們可以開發的領域是廣闊的海洋。我們的強大不體現在一個宏大的計劃,而在於使小計劃的集合變成可能的無限的適應力,以及能夠生成冒險精神的活力。在這些意義上說,日本是一個海洋國家。而且,發掘海洋國家這種偉大的能力,靠的是能夠把「冒險」和「慎重」、「非英雄主義」和「英雄主義」結合起來的政治技巧,以及需要「慎重」但同時又不以「慎重」為結局的廣闊視野。我把它稱為地平線,那裡有日本的未來。
──日本著名國際政治學者高坂正堯
《海洋國家日本的構想》
(師)日本的政治學家為什麼認為日本「鄰近東洋卻不是東洋,我們飛離西洋卻不是西洋」?
(生)日本雖然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亞洲太平洋地區,但是其國家實力已經發展到與西方發達國家同處一流水平的地位,因此將自己視為西方國家。
(師)大家怎樣看待日本的這種國家心態呢?
(生一)日本比較蔑視亞洲國家。
(生二)日本沒有找准自己國家應有的位置。
(師)這個「位置」的含義是地理位置嗎?
(生二)不是,其實是日本這個國家的心態有問題。它不能夠客觀地面對自己國家處於亞洲的客觀事實,一心想要進入西方國家的圈子中去。多少有一種媚洋的嫌疑。
(師)同學們的確已經感受到當代日本所存在的國家心態問題,對亞洲而言,日本缺乏對等的心態,對西方國家而言,則一心要憑藉現有的國家實力與它們一爭高下。那麼閱讀了這段論述後,大家有什麼樣的總體感覺?
(生)當代日本急切希望成為世界政治大國。
(師)日本政治學家把這種政治大國定義為怎樣的國家?
(生)海洋國家。
(師)為了實現這一海洋國家的目標,需要日本具備怎樣條件?
(生)政治技巧和廣闊視野。
(師)在其政治技巧和視野中提出了日本應該採取的一些態度,我們會感覺這些提法似乎是矛盾的,是嗎?怎樣表現出來的?
(生)對,「冒險」與「慎重」,「非英雄主義」與「英雄主義」。
(師)這說明日本在實現其海洋國家的策略上有一種小心謹慎下的勇往直前特徵。因此在其視野上才提出日本要謹慎地實現大膽的目標。對於日本來說,將自己視為「海洋國家」是需要一種面向世界、氣概宏大、進取參與的積極、健康的國家心態的,大家從這樣的論述中能否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生)沒有,反而感覺不是一種健康進取,而是潛在有一種擴張的意識。
(師)我們從這種日本國家未來走向的展望中的確能夠感受到面向世界和積極進取,但是宏大氣概似乎沒有反映出來,反而隱隱感覺到一種狹隘心態。因此,在爭取世界大國地位的過程中,日本的國民素質和政治家的智慧都還需要不斷接受挑戰。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聯繫近年來日本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談談你如何認識中曾根康弘的這句話?
解題關鍵:解析中曾根康弘所言的本質目的,並依據此目的聯繫近年來日本在國際事務中的諸多行為。
思路引領: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並回答此問題時,應注意本題的提問思路是先聯繫現實問題,在以此對照中曾根的言論,從而找到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但是,相對而言,更加便捷的方式是首先解析中曾根言論的內涵,得出「日本正確政治大國」的目的,然後據此聯繫當今現實問題,以進一步說明中曾根所言的實質。在具體分析資料時,注意引導學生關注「條件──世界經濟大國」、「方法──增大發言權」、「目的──政治大國地位」。
答案提示:鑒於「思路引領」中的詳細分析,故僅提示有關近年來日本在國際舞台上諸多表現,具體認識簡略。
①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步伐:
內政方面:日本國內修改1947年和平憲法的浪潮。
軍事方面: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之後的反恐名義通過《反恐特別措施法》;2003年,利用朝鮮半島核問題通過「有事三法案」,規定在發生可預測的對日本的武力攻擊事態時,首相可不經內閣會議而直接下令調動自衛隊、警察和地方政府力量,採取「先發制人」的戰爭手段,自衛隊由「防禦型」轉向「進攻型」;2003年還通過《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別措施法》並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這是日本首次向處於戰爭狀態下的國外地區派兵,實現了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突破,日本開始跨入「從依靠別國建立世界秩序」,到向「雖有風險,也要參與維護世界秩序」階段;日本安全保障會議和日本內閣會議還決定建立導彈防禦系統,使日本自衛隊攻防兼備,並修改《防衛計劃大綱》,大大地提高自衛隊武器裝備的攻擊能性和遠投能力。
外交方面:日本與韓國因「竹島」(韓國稱為「獨島」)的主權問題關係惡化;日本與俄羅斯因北方四島等的主權歸屬問題導致兩國關係前景暗淡;釣魚島問題困擾中日關係發展。
文化教育方面:由日本文部省審定,「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編撰完成新版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嚴重歪曲歷史,美化侵略,引起了亞洲鄰國的極大憤慨。
②關於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
2005年5月,日本、德國、巴西和印度組成的4國聯盟向聯合國成員國散發了一項決議草案,要求增加包括以上4國在內的6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根據有關規定,成為常任理事國,需得到191個會員國中的2/3多數票、5個常任理事國全部贊同票,然而由於中國等國的反對,日本入常問題無果而終。日本新一屆安倍政府表示仍然繼續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資格。
日本的諸多外交政策與態度激起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地區國家的反對:日本首相頻頻參拜靖國神社傷害亞洲人民感情;遺留化武問題;慰安婦問題;2006年,全球2012萬華人大簽名反對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探究學習總結】
本課測評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是在怎樣出現的?
解題關鍵:此題關鍵需要理解和把握在兩極格局之下出現了哪些新的政治力量,這些力量對兩極格局的抵制和衝擊作用怎樣,由此體現出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此外,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相互對抗之中的實力衰落也應作為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條件之一。
思路引領: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條件:美蘇兩極格局下出現的政治力量有西歐、日本、中國和其他第三世界;蘇美實力的衰落。最終說明新興力量對原有的兩極世界構成巨大衝擊,在彼此實力的消長之中,多極化趨勢得以出現。
答案提示:
①隨著西歐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其實力越來越大,在各個領域與美國和日本展開競爭。在外交上逐漸做到了「用一個聲音說話」,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
②戰後日本抓住機遇,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在經濟上惟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國家,經濟上形成了美、日、西歐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展開「經援外交」,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其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使得第三世界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美蘇的霸權主義,衝擊兩極格局。
④新中國建立後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逐漸加強,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國家實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漸重要。
總之,兩極格局因為美蘇的衰落和日本、西歐、中國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而逐漸經受越來越大的衝擊,因此,兩極格局之中,政治勢力多極化的趨勢已經出現。
學習延伸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尼克松這段話的認識。
解題關鍵:此題考察綜合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和綜合表達能力。
思路引領:學生應結合所學的基礎知識,回憶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世界的綜合情況,以此為背景理解尼克松的言論,整理作答。
答案提示:
尼克松的這段話比較準確地反映了美國和世界局勢的變化。
二戰結束後初期,美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強國,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壟斷時期,這種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為在越南戰爭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與蘇聯的軍備競賽,再加上60年代美國經濟增勢趨緩,美國的綜合實力相對衰落了。
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加快,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這兩個以前美國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開始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國馬首是瞻。
另外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不結盟運動關係緊密,在國際上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兩極之一的蘇聯當然還是傳統強國。
尼克松是用發展的眼光,從經濟角度分析世界局勢的發展趨勢,得出世界將向多極化發展的結論,這樣為其任內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提供依據。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美利堅合眾國和蘇聯兩國力量的巨大增長,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義。正當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在世界政治上還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歐洲國家,似乎降到了無足輕重的地位。美國和蘇俄已經成為超級大國,它們的地位在戰後年代裡由於核武器的發展越來越鞏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留下的混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教訓:如果我們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裡走下坡路的話,我們就必須從起了變化的形勢中作出必要的結論:歐洲的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歐洲各國人民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早在1946年9月19日,溫斯頓·丘吉爾在蘇黎世大學所作的重要演說中,曾對致力於歐洲統一事業作了一個決定性的推動。
……
歐洲國家政治聯合的必要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得到了普遍的承認。統一歐洲的思想給了幾百萬人以希望,並使他們較為輕鬆地度過了戰後歲月的重重困難。以歐洲為議題的會議、聯合和宣言相互輪換出現。歐洲政治聯合計劃成為政治生活重新活躍的強大動力。
……
目標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過經濟一體化,隨後政治一體化,最後軍事一體化,而達到歐洲的統一……
在實現規模宏大的歐洲政策中,許多困難頑固地擋住了道路。歐洲歷史上的分裂太深,以致歐洲各國人民的合作在短時間內幾乎不能自動實現。歐洲各國人民對他們過去的歷史記憶猶新,因而也就產生了一定的障礙。事實已經證明,一氣呵成地實現一個龐大的、無所不包的、盡善盡美的歐洲合作和統一的計劃簡直是不可能的。我們必須從在適當時期內確實有把握解決的具體問題上著手做起。
……
歐洲一體化不應該是死板板的,它必須儘可能伸展自如和富有彈性。它不應該是束縛歐洲各國人民的緊身衣,而應該是他們和他們賴以發展的共同依靠,是一種健康的、適應各自正常特性發展的共同支柱……
──《阿登納回憶錄》
歐洲煤鋼聯營的使命是在配合各成員國的一般經濟下,根據第四條所規定的條件,由於共同市場的建立,對於各成員國中經濟的擴張、就業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貢獻。
聯營必須做到逐步建立條件,通過這些條件確保在生產率最高的水平上,對於生產進行最合理的分配,同時仍維持就業的連續性並且避免在各成員國的經濟中掀起根本性的和連續性的擾亂。
──《關於建立歐洲煤鋼聯營的條約》
舒曼計劃是歐洲統一的開端。我把煤鋼聯營條約的簽訂看作是歐洲歷史開始了新的一章。
……
德國聯邦議院和德國聯邦政府自成立以來,就認為它們最主要的任務之一是反覆主張建立一個歐洲共同體,並成立促其實現……
……
當法國外交部長羅貝爾·舒曼1950年5月9日呼籲就歐洲煤鋼聯營的建議進行討論時,聯邦政府毫不踟躕地和完全同意準備與之合作。羅貝爾·舒曼要求「創造具體事實,作為團結行動的先決條件,以克服德法之間的舊日仇恨。」簽訂煤鋼聯營條約是沿著這條道路邁出了第一步;對於法德兩國來說,其最深遠的意義在於:建立了煤鋼的共同生產後,德法之間進行任何戰爭不僅是不可想像的,而且物質上也不可能。因此,煤鋼聯營條約的締結,首先就莊嚴地和最終地結束了兩國人民過去由於互不信任、競爭和利己主義所造成的彼此一再以兵戎相見的狀態。
煤鋼聯營使法德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最後的糾正,但其目的不應該僅限於此,它更應該起著解決包括整個歐洲在內的問題的核心作用。因此,一開始,除法國和德國外,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也都聲明準備參加這項巨大的工作,這使我感到十分高興。
在草擬條約時,我們的意圖不僅僅是想建立一個煤、鐵和鋼的聯營,而且還想給未來歐洲國際制度可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榜樣。我深信,一旦以煤鋼聯營做出了開端,一旦六個歐洲國家在這一條約中自願地而不是被迫地將它們的一部分主權讓給一個超國家的機構,那麼就可以希望在其他方面做出同樣的事情,而民族主義──歐洲的不治之症──必然會遭到致命的打擊。所有參加煤鋼聯營條約的簽字國都同意,建立煤鋼聯營是走向歐洲聯合的第一步。在農業和交通運輸方面,也出現了同樣的計劃……
──《阿登納回憶錄》(1945~1953)
共同體的目標應是: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展,不斷的均衡的擴展,日益增長的穩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員國間越來越密切的關係。為了達到前條所述的目標,按照本條約所規定的條件和時機,共同體的活動應包括:
(1)在各成員國之間取消商品進、出口的關稅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響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對待第三方國家的共同關稅率和共同貿易政策;
(3)在各成員國之間,廢除阻止人員、勞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各種障礙;
(4)建立共同的農業政策;
(5)建立共同的運輸政策;
(6)建立一種保證在共同市場中競爭不受到破壞的制度;
(7)應用某種程序使調整各成員國的經濟政策和補救它們的支付平衡的失調成為可能;
(8)在共同市場發揮作用的必要限度內,使各國各自的國內法律趨於一致;
(9)建立一筆歐洲社會基金以便增進工人就業的機會,並有助於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10)設立歐洲投資銀行,以便通過新資源的發掘而有利於共同體經濟的發展;
(11)使海外國家與領地同共同體取得聯繫,以便增加貿易並共同努力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各成員國應採取所有一般的或特別的適當措施,以保證本條約或共同體各機構的文件所產生的義務得以執行。各成員國應促進完成共同體的目標。各成員國應避免採取可能妨礙完成本條約目標的任何措施。
──《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為了迅速地實現國民總生產的倍增,並且通過僱傭的擴大,謀求實現完全的僱傭;因而,大幅度地提高國民生活水準,是其必然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矯正在農業同非農業間、大企業同中小企業間、地域之間以及各所得階層之間存在的生活上及所得上的差距作為任務,以期國民經濟與國民生活的均衡發展。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今後十年以內以國民生產總值達26兆日元(以1958年度價格為準)為指標。為了實現這一指標,鑒於在計劃執行的前期,技術革新的急速進展、豐富的勞動力的存在等支持增長的非常強有力因素的存在,通過適當的政策的運籌與廣大國民的協力,最初三年從1960年的136000億日元(1958年價格為13兆日元)達到每年平均9%的經濟增長;在1963年預期實現176000日元(1960年度價格)。
──日本《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961~1970)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注意到,在從以霸權為基礎的舊秩序向以各國合作為基礎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進繁榮的社會正義之上的新秩序的過渡中,存在著導向世界衝突的危機……帝國主義正在削弱。殖民帝國和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的其它形式的外國壓迫,正在逐漸從歷史舞台上消失。許多民族在爭取民族獨立和平等的鬥爭中已經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同樣,拉丁美洲各國人民正在對國際關係的改善繼續作出日益有效的貢獻。
──《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
發展中國家在獨立發展經濟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只要各國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沿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農業現代化方面逐步達到我們的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高度生產水平…………我們主張,各國的事務應當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發展中國家人民有權自行選擇和決定他們自己的社會、經濟制度。我們支持發展中國家對自己的自然資源享有和行使永久主權……我們主張,國家不論大小,不論貧富,應當一律平等,國際經濟事務應該由世界各國共同來管,而不應當由一、兩個超級大國來壟斷。我們支持佔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享有參與有關國際貿易、貨幣、航運等一切決定的充分權利。
──鄧小平在聯大第六屆特別會議上的發言
我們必須認識到,蘇聯仍然是美國的一個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
現在,當我們環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美國已經不再出於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位了……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最富的國家,但是,現在我們面臨著這樣一種局面,另外四個潛在的經濟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個方面向我們挑戰──即使沒有可以那樣做的政府,至少有可以那樣做的人
──尼克松在堪薩斯城的講話(1971年7月6日)
2.課文注釋
歐洲共同體
歐洲共同體是歐洲若干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自願的基礎上組成的一個地區性經濟、政治一體化聯合體。二戰後初期,西歐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認為,為了恢復和發展西歐各國經濟,增強與美國、蘇聯抗衡的能力,西歐必須從消除貿易壁壘和其他經濟發展障礙開始,首先從經濟上聯合。1950年5月,法國外長舒曼提出建立煤鋼共同市場的「舒曼計劃」。1951年4月,法、意、荷、比、盧和聯邦德國在巴黎簽訂了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1952年7月生效。1957年3月,上述六國又在羅馬簽訂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條約,統稱羅馬條約。羅馬條約於1958年1月生效。至此,歐洲經濟共同體正式建立。它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確保商品自由流通的關稅同盟以及在經濟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1965年4月,6國簽署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所屬機構進行統一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該條約於1967年7月生效,但三個組織仍各自存在,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有時以各自的名義活動。1973年,愛爾蘭、英國、丹麥正式加入歐共體,1981年,希臘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不結盟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萬隆會議以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掀起了新的高潮,世界殖民體系已經土崩瓦解。新獨立的國家面臨著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強權政治依然是國際關係的現實。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發展民族經濟,新獨立的決心擺脫大國的控制,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政策,不結盟運動自此形成。1956年,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印度總理尼赫魯舉行會談,發表聯合聲明,主張各國之間和平共處,堅持民族獨立,反對加入東西方軍事集團。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貝爾格萊德召開。會議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標誌著不結盟運動的正式形成。不結盟運動不設總部,無常設機構,也無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開各種會議,首腦會議為最重要的會議。從1961年到2003年,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先後舉行了13次首腦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涉及國際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的宣言或行動綱領,為維護世界和平、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貢獻。不結盟運動各種會議均採取協商一致的原則。如有分歧,各成員國可採取書面形式向主席國正式提出保留意見,以示不受有關決議或文件的約束。截止2003年2月,不結盟運動有116個成員國,都為發展中國家。不結盟運動的形成衝擊了美蘇兩極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由大國左右世界局勢的狀況。
3.學術觀點
①關於20世紀後期亞非拉國家民族民主革命的發展階段
大概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5年8月到1955年亞非會議之前。特點是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高潮出現在亞洲。第二階段,1955年亞非會議到1974年。特點是不結盟運動在此期間形成,廣大新獨立國家開始自覺聯合反對霸權。第三階段,1974年4月到20世紀末,特點是民族解放運動已經在鞏固政治獨立的同時,重視經濟的發展,並爭取建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這期間,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全面崩潰。
②關於西歐一體化的動因
西歐一體化最初政治意圖比較明顯,舒曼計劃的政治意圖大於經濟目標,試圖通過控制煤鋼生產來促進法德和解。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所形成的外部壓力也是西歐一體化的政治原因。但西歐一體化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因素,西歐國家具備類似的經濟類型和較密切的經濟聯繫,是西歐國家能夠走向一體化的根本原因。戰後美國對西歐一體化的態度變化。面對戰後歐洲聯合的這一新形勢,美國的態度經歷了一個短暫的由不明確到明確支持的轉變。從戰爭結束到1946年之前,由於美蘇關係尚未完全破裂,美國不願意公開支持西歐聯合,以免引起蘇聯的過激反應。但是,隨著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出台和美蘇冷戰的爆發,美國把支持歐洲聯合視為遏制蘇聯的戰略步驟,同時,也希望藉助歐洲一體化來促進東歐的「解放」。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開始變得複雜起來。一方面,美國繼續在總體上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但另一方面,由於美國自身的經濟出現了嚴重收支不平衡的狀況,美國也開始強調維護其經濟利益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領導地位。美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支持變得更加強調具體條件和具體情況了。
4.參考資料目錄
①王斯德主編:《世界當代史參考資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②林甦等主編:《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述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③金重遠主編:《20世紀的世界》(上、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④王斯德等主編:《世界當代史》(1945~199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⑤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推薦閱讀:
※世界首個
※吉尼斯世界紀錄日搞怪不斷 幾千項紀錄被打破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
※世界最豪的十輛車(不看後悔)
※1978年,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的越南,為何要進攻柬埔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