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禮節稱呼,有的稱呼已經消失了
北京人很講究禮數,在外人看來似乎有些世故。都說北京人好個面兒、禮多,可誰讓這裡是北京呢,這裡有那麼多朝代作為都城,宮廷和官場上的禮節,市井平民的講究,還有外鄉的、文化人的、少數民族的各種各樣的「禮」,造就了北京人的性格和社會風俗。老北京有句話:「禮多人不怪」,在北京人看來,這是生活的藝術,是北京特有的人情味。比方說,逛街遛彎兒遇見了熟人,都要請安問個好:「老沒見了,您哪!」說完話道別:「回見了您哪!」託人辦完事回說:「多謝了您哪!」服務生問顧客會說:「您來點什麼?」「您需要點什麼?」話里顯出對對方的尊重,透著那麼的親熱,讓人聽了舒服受用。
講究禮數是北京人骨子裡的東西,用文人的詞語說,那是由北京人的人生哲學確定了的,用平民百姓的話講,那叫混人緣。這首先表現在禮貌的稱呼上面。
北京人的禮貌教育從古時候就很講究,打小就開始培育如何識別大人的年齡,一般三四歲就能正確地叫出爺爺奶奶、老爺姥姥、叔叔嬸子阿姨。這種教育培養了一種意識:正宗的北京人是不能不講禮貌的;沒大沒小就是不懂得禮貌,就是不會做人,也就會很沒人緣。
北京人在與年齡相仿的朋友、鄰居或同事交往時都是平等相待的,從不自稱大輩,「肩膀齊為兄弟」,很有些江湖義氣的味道。知道了對方的名字,還要了解對方在家中的排行,於是在朋友之間到處聽到三哥六弟的稱呼,如果是小輩的就會叫二大爺、三叔、四大媽、五嬸等等,多了會排列出七姑八大姨,這有時候會成為一條衚衕,甚至一片地區的尊稱。
在親戚里的稱呼也有好多講究,比如管父親的姐姐叫姑媽,而管父親的妹妹叫「娘兒」,娘後面這個兒音絕對不能省嘍,那樣就合生身母親混了,這叫法大概是從旗人那來的。比如管父親的弟弟叫叔,也有叫叔爸的;牛街回回里則叫「伯」(bai),這不能念bo,對父親最小的弟弟不按排序,而叫老伯。對於父親的姑姑稱姑奶奶,如果姑奶奶終身未嫁,到了一定歲數,孩子們要改稱姑爺爺,輩分上絕對不差,聽著還舒服。
老北京早前的家庭相當的龐大,當兩家中的男女結婚後,則雙方的家長就成了親(qin)家,夫妻兩人的兄弟姐妹則稱對方的家長為親爹親娘。兄弟的妻子互為妯娌,姐妹的丈夫互為連襟。丈夫對妻子的娘家人在稱謂前加個內字,如內兄、內弟、內侄等。早前老北京人對夫妻兩個稱為「公母倆」,現在從老人那兒還能聽到,年輕人當中已沒這樣說的了。
京城原都是衚衕四合院,所以都講究「處街坊」。街里街坊的,誰家要是有個婚喪嫁娶、生兒育女的,都要隨上個份子;自家要是有什麼好吃的新鮮玩意兒,也會送給街坊鄰里嘗上一口,這就是個禮數,也是個心意。
如果要與人交流,稱謂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老北京人最忌諱用「咳」,一般用您、大爺、大媽、叔叔、阿姨、先生,顯得特有禮貌;「先生」多是對文化人的稱謂,早前在中學校園裡的老師也稱先生;還有「師傅」一詞,歷史上北京人只對僧人和廚師稱師傅,解放後,這個詞特別輝煌過一段,以至於除教育口、官口普遍稱師傅;「老師」一詞本來只在學校,但北京棉毛紡行業對女師傅則稱老師,在「老師」前面加上對方的姓氏,至今還有這樣稱呼的。
當與陌生人交流,特別是問個路或臨時找人幫個忙什麼的,有時候很難一時選擇合適正確的稱呼,會用「勞駕」、「勞您駕」,透著禮貌。而求人那就更要講究個分寸,比如「費心」、「借光」、「破費」。
這都只是做為北京人最基本的禮數,而這已經讓北京老城,特別是衚衕大雜院里一團和氣了。
摘自網易綠葉的博客
推薦閱讀:
※整整「消失」一年半,很多人都快忘了,這位影后級TVB花旦!
※媒體踏訪程慕陽公司:人員一夜消失 物業找他最急|程慕陽|列治文
※神秘消失的至寶——傳國玉璽從大秦到大清的流轉,何日重見天日
※皇權象徵"傳國玉璽"在歷代爭奪中消失之謎 - Qzone日誌
※年輕夫妻將女嬰丟給保姆後消失 稱有錢再來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