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官員洗腦速成

各省各企各行如何學《中國好聲音》?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轉型專家 吳東華

現在全國各省衛視唱歌節目縱多,如遼寧衛視的《激情唱響》、山東衛視的《天籟之聲》、深圳衛視的《清唱團》、雲南衛視的《完美聲音》、青海衛視的《花兒朵朵》,只有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成為國內同類節目第一。根據戰略規劃來看,其它大多數省的衛視應該關閉這個節目,避免同質化競爭。《中國好聲音》是如何做到第一的?

第一,製作《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和《華語音樂榜中榜》的「燦星製作」,從國外荷蘭《The Voice》買進版權來製作,燦星製作全程跟進。所以,國內製作第一保證了《中國好聲音》節目第一的第一個因素。

第二,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四位明星在國內娛樂界都有較大的影響力,作為一個整體,實力不凡,國內要想找出高於他們水平的團隊還很難。這個導師不敢說國內第一,但也是國內頂尖團隊了,這才是保證《中國好聲音》節目第一的第二個因素。

第三,過去節目基本上制播分離,製作方的收益是固定的,本次制播一體化,雙方協議收視率超過一定的標準之上,雙方共同參與廣告的分成。燦星製作不是壓縮投入,而是高投入,保證質量最好,收視率上升。最初15秒的廣告費15萬元,第四場就是36萬元,接下來可能是50萬元、80萬元。提升成本來提升質量,這成為制播分離的最高質量了,這是保證《中國好聲音》節目第一的第三個因素。

第四,以往選秀節目,以長相、資歷、年齡來參與綜合考察,這會本次不是以質量第一為入選唯一條件。而本次節目拋開這些,背對表演者,看不見唱歌者,唯有以歌聲的質量為導師轉身的條件,這比過去選秀節目更好,可以說這是過去選秀節目質量到目前為最好的參選方法,這是保證《中國好聲音》節目第一的第四個因素。

第五,以往選秀節目,評委按場次收費,選秀結束,畫上句號。而本次節目據稱花費2000萬元酬勞四位明星導師,燦星製作於四位導師對所有入選歌手進行權產業鏈合作,如音樂學院、演唱會、音樂劇、線下演出、唱片發售等等。由於線下有產業支撐,這個節目可能走得最遠,這在以往的節目中是沒有線下產業化的,正是這個首創才是保證《中國好聲音》節目第一的第五個因素。

由於一連串的第一,才是綜合保證《中國好聲音》在同類節目第一的基石,日本花了幾百萬購買美國火爆的真人秀節目《生存者》,卻失敗了。為什麼?因為沒有樣樣第一的護駕。這對國內各省經濟、企業、外貿、批發市場、商業街、產業園、開發區、高新區、主題公園、電影、百貨商廈、創意園、品牌等等,都是學習的關鍵,你們為何節節敗退?主要是沒有樣樣第一。比如戰略家、整合專家、金融專家、員工能力、銷售渠道、物流、設計、創新等等,均沒有達到第一。世界最偉大的CEO傑克.韋爾奇,只留下全球第一的產品,世界最佳CEO之一喬圖斯留住或挖掘行業能力第一的人才,其它成功的企業家有留住第一大顧客,有的挖掘國內最好的戰略專家、整合專家、融資專家來領導企業。

很明顯,樣樣第一是保證同行第一的關鍵,包括自己的員工能力比同行強,工資可以適當增加20%-30%,對於一些特殊重要員工,可以增加30%-50%的工資,他們能創造翻倍業績,對企業來講還是合算的,因為節約了這批人多處業績擴大工資。

對於國內娛樂節目,除了《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舞林大會》、《華語音樂榜中榜》和《超級女聲》外,筆者認為中國提供整合方式推出不同方式的本土化版本。另外,娛樂節目不僅僅限於娛樂產品,還可以是非娛樂產品選拔賽娛樂化,比如創新方案比賽,各地政府企業經濟競爭力提升方案比賽,評委坐在背對學員的椅子中,學員只展示只解說比賽方案有哪些值得期待、哪些不利因素,不露年齡、資歷、學歷、長相,僅僅以方案質量為唯一因素。由全國能力最好的評委選擇學員,幫助學員發展產業,參賽項目可以是已經存在的、已經運作的產業。另外節目製作方在線下引進戰略投資者,可以參考《中國好聲音》導師報酬、台下產業化多方受益分成方式進行。把產業娛樂化,這對於當下中國經濟來講是首開全球先河,又能促進娛樂與產業、投資界、專家的整合,一流的方案、一流的評委、一流的投資者、一流的整合、一流的節目製作水平,形成一個綜合一流鏈,節目必定的火爆,方案產業也必定是黑馬。所以,筆者建議各省衛視唱歌節目至少關閉三分之二,進行本土化、產業娛樂化開發,這才是各省衛視歌唱節目擺脫《中國好聲音》正面競爭的出路。

中國企業倒閉1000萬家怎樣衝擊全球?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1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中國目前的產能過剩已經衝擊亞洲,如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導致將於10月合成合併的新日本制鐵和住友金屬工業公司8月30日宣告對2400億日元約30億美元的資產實行虧損處理。截止8月底,中國廉價鋼鐵創19個月以來新低,達到560至580美元1噸,衝擊了整個亞洲鋼材市場。中國化工行業產能過剩,合成纖維等原材料價格下跌造成日本本土的化工企業業績持續下滑。中國光伏業太陽能電池在今年第二季度平均單價同比下跌9%,照和殼牌石油公司的太陽能電池今年上半年出現了虧損,預計4-9月夏普公司太陽能電池業務部門陷入虧損。中國的產能過剩產品將嚴重衝擊亞洲製造業,中企將倒閉1000萬家又怎樣衝擊全球?

筆者認為,當中國產品今年以保本價促銷,明年再以虧本價大甩賣,由於總量很大,這會拉低全球商品出廠價40%左右,就算東南亞國家在成本上比中國便宜,但由於大多是中小企業,財力有限,經不住中國企業大甩賣的衝擊,就算他們有20%的利潤率,一旦面臨打6折出售,變成虧損20%。但是東南亞這些國家資金成本比中國高,一旦虧損想獲得重新崛起成本很高。近幾年,剛剛從珠三角、長三角遷入東南亞的企業,近幾年剛剛在東南亞設廠的企業,面臨巨大的製造業海嘯衝擊,他們的抵抗能力比較弱。所以,他們前腳剛邁進東南亞,以為佔據製造業高地,沒想到中國製造業坍塌洪水迅速淹沒東南亞製造業。

中企倒閉的這1000萬家不但從產品出廠價上殺掉東南亞剛形成的產業外遷和新衝擊亞洲,中國很多代工產品是組裝,一些零部件、半成品大多來自日本、韓國、台灣、東南亞,中國一旦進行這種去庫存和倒閉1000萬家企業,那麼,變成日本、韓國、台灣受到的衝擊最大。

總體看來,日本原材料商、零部件商、加工商、半成品商、東南亞基地、中國基地受到的衝擊最大。韓國台灣受到中國的衝擊沒日本大,在一些面板電子行業有影響。

中國減少鐵礦石進口,會對澳大利亞、巴西、印度造成極大的打擊,前者貨幣會發生暴跌,印度貨幣已經大貶再暴跌,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國企業倒閉1000萬家對法國的時裝香水、義大利時裝、德國製造業、全球奢侈品、高端品牌,都是極大的打擊,但是全球奢侈品租賃業會火爆。全球消費檔次重心整體下移,中檔和中低檔產品開始暢銷,酒店也生意下降,快餐業生意上升。

全球能源業權重國家經濟下降,全球糧食類、貴金屬類權重國家經濟上升。全球與中國經貿權重國家如日本、台灣、韓國、澳大利亞、巴西、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瑞士等國受到直接打擊較大,石油出口國、旅遊大國間接受到打擊很大,糧食出口權重國、農業權重國受到中國去庫存的打擊影響較少。

所以,中國企業海外抄底時,不能只盯住海外目的地國家的文化、經濟、法律等問題,而且要注意,中國倒閉1000萬家企業對全球的各種直接間接循環衝擊。不過,最倒霉的應該是日本、澳大利亞、沙特、歐元區國家、俄羅斯。雪上加霜的國家是印度、英國、日本等。

央民企對比是胡鬧 2013年企利對摺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多年來,國內一直拿央企與民企對比就業率、利潤率,一致批評央企,同情民企,好像民企出力大受到的待遇並不公正。實際上這是胡鬧,由於民企普遍塊頭小,很難進入大項目中,如鐵路、煤化工、石化等,另外,交通班次、票價和項目回款都是統一進行的,民企沒有主動權,我們不能說這種統一不應該,如果不統一,那就要亂套,火車相撞、飛機相撞,百姓生命就得不到保障。自來水、煤氣、電,如果私有化,也有可能價格比現在貴許多。當然也有一些壟斷行業不涉及生命安全和高價的,是可以放開的。但是回顧這些年破產壟斷的觀點,在交通和公用事業上的議論比較多,其它方面除醫療外比較少,如果剔除交通和公用事業,能破除壟斷除醫藥外並不多。所以,破除壟斷的提議理由或者說價值並不大。下面先分析央企民企對比為什麼是胡鬧,然後預測2013年中國企業利潤對摺。

今年上半年央企利潤率3.7%,500強民企利潤率從2010年的5.6%下降到2011年的4.71%,預計今年上半年在3.5%左右。為什麼500強民企利潤率上一年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本年度下降1.2個百分點?筆者認為,根據正常企業倒閉率3%-5%今年上半年該數字上升到8%-10%來判斷的,所以這是合理評估,可能還比較保守。

根據今年上半年企業倒閉200萬家,倒閉率翻倍來看,央企下跌一個百分點左右的利潤率。去年1-7月央企凈利潤率4.8%,今年1-7月央企凈利潤率為3.7%,下跌1.1個百分點。所以,去年500強民企利潤率為4.71%,低於央企的4.8%,今年央企回到3.7%,民企處於弱勢地位,回到3.5%%是個合理評估,現實是去年500強民企利潤率低於央企,今年繼續如此,這與民企利潤率高於央企形成強烈的反差。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企業一大,利潤率就下跌,500強民企利潤率並不比央企強。所以,平時看見的民企整體利潤率高於央企是一個假象,因為央企都是大企業,民企以中小企業為主,大企業很少。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理性地看待央企利潤率。

今年上半年國企營收198453.6億元,利潤10203.8億元,利潤率5.1%,去年上半年利潤率6.5%,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國企由於整體隊伍中中等規模企業較多,所以,利潤率較央企高些,再次顯示民企整體利潤率與央企對比並不科學。

今年央企利潤率下跌1.1個百分點,下跌幅度22.9%,國企利潤下跌1.4個百分點,下跌幅度21.5%,民企500強人來了下跌1.2個百分點,下跌幅度22.5%。

為什麼2013年中國企業利潤率只有今年的對摺呢?

筆者認為,央企不僅限投,導致其它配套企業缺少機會,而且從8月份開始去庫存與薪水掛鉤,我們從央企上半年銷售10萬億元、1-7月銷售12萬億元,就看出7月份的促銷力度加速了,1-6月營收月額1.6萬億元左右,7月份為2萬億元左右,上升20%。由於7月份國資委公布政策,只剩下後半個月了,促銷只有下旬,最多只有半個月,如果全月促銷,力度更大。根據我先前的預測,上半年央企營收10萬億元,下半年達到13萬億元,下半年環比應該上升30%左右,現在就看見20%,應該講預測是合理的。

現在央企利潤率還有3.7%,但又不能虧本出售,微利是基本方向,所以利潤下跌到2%左右是有可能的,這相當於對摺利潤了,這會變成搶其它企業的地盤,變成其它企業賣不動產品,只好跟進跌價。由於民企500強、央企、國企利潤率差不多,當央企利潤對摺時,跟進的企業利潤率也是對摺左右出售,那麼中國企業利潤率對摺也就在意料之中了。這種企業利潤率對摺今年第三季度處於轉折點,第四季度就是對摺利潤率,那明年企業利潤率對摺自然是水到渠成。

由於央企去庫存,明年企業倒閉會提速,明年上半年的企業倒閉率會從今年上半年的200萬家上升到300萬家,今年上半年企業倒閉率在8%-10%,明年上半年上升到12%-15%,這會使銀行房貸、失業、消費全面惡化。明年全年企業倒閉率達到37%,凈倒閉率達到25%,按企業倒閉率20個百分點為壞賬率百分點是比較合理的,詳細參閱筆者相關分析文章,中國房地產會引發美國多殺多的命運,中國股市就會被銀行板塊拖累,股指推倒重來也是有可能的,現在的鑽石底是忽悠百姓,前點保衛戰也不是不可能。

零售業增速明年上半年退到個位數,將來進一步退到6%-7%,相當於今年上半年印尼的經濟增速、消費增速,印尼今日就是中國經濟的明日。中國GDP增速將來幾年回到6%一帶,央企去庫存、企業倒閉1000萬家、股指倒塌重來、廢墟消費增速對摺,形成一個綜合性打擊,中國經濟泡沫破滅,事實將告訴我們,企業產品不整合做大、產品總量不控制放任自流、重複投資不走差異化道路、盲從技術忽略市場、盲從自由競爭、盲從第三次工業革命、盲目對比央企民企就業率利潤率,都是國內經濟研究浮躁地結果。為什麼?因為國內經濟學家們缺乏哲學功底,看不透、研不深、缺乏整合能力,只抓住數字表層,對於深層的本質抓不住,大多數時候只抓住經濟皮毛。所以有了中國經濟能快速崛起又將快速泡沫破滅,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結果,2006年兩會期間,胡錦濤主席就提出中國經濟學家缺乏哲學社會科學功底。於是國內一些經濟學家拚命上媒體發表文章、大量接受採訪、大量上論壇,都是一些皮毛觀點,不如靜下心來學學哲學,再把問題一個一個吃透,一年內集中吃透一個主題研究,不要全面主題同時進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比央企民企利潤率就業率是胡鬧,忘了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經營利潤率上的差異性,對於2013年中國企業利潤率,筆者預測只有今年的對摺,依據主要是央企促銷,當然,央企不促銷,外國企業、其它企業也會促銷,整體利潤率還是會下降的,重複招商也會降低企業利潤率,股指節節敗退影響消費也會影響企業利潤率,企業倒閉1000萬家加大失業也會影響企業利潤率。

股熊企倒裁員壓垮了中國零售業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31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中國零售業增幅一直在16%-17%左右,突然間在6月跌破14%,直奔13.5%,7月份又下降到13.1%的增幅。筆者此前認為,中國零售業增速會降到個位數,中國最擅長的「內需拉動經濟」面臨坍塌,即將走向個位數增長,這並非危言聳聽,就在明年一季度兌現。股熊企倒裁員壓垮了中國零售業,下面逐一分析:

今年上半年,筆者多次向證監會網站郵箱建議,採用非對稱波幅交易方法,讓績差、ST股票通過日漲幅3%、日跌幅15%,回落到香港的五角股票。這樣,讓這些資金進入一些藍籌股中,另外對藍籌股進行特別交易制度,日漲幅15%、日跌幅5%.當時上證指數在2500點上方,筆者認為2500點是多頭趨勢線的生命線,此線不能破位,一破位就變成熊市,演變成多殺多,會極大的影響消費,壓垮零售業。只有先往上拉升到3100點上方,然後再讓股指適當回檔整理,才能讓股市不走熊,有利於消費。結果證監會「我行我素」,只是每次回復謝謝!讓股指走熊,代價就是中國老百姓沒錢消費,結果中國零售業、餐飲業大衰退。郭樹清一句散戶不適宜炒股,好像股民虧錢自認倒霉,但是中國零售業因此垮台,這大概是郭樹清當時所意料不到的。證監會為什麼要從千人大拇指變成「千夫所指」?不股改還不至於這樣糟糕,越改越死,股指是檢驗股市成績的唯一標準。

對於企業倒閉,筆者已經分析了很多。今年上半年倒閉200萬家企業,僅僅是完成了20%,到明年底還有800萬家企業倒閉,中國企業凈倒閉率到明年底為25%,考慮到以中小企業為主,我們按平均每家企業只有20名員工並全部失業,就是1.4億人口失業。現在只是凈失業300萬人口,就已經讓中國零售業增速從16%-17%下降到13%,那麼失業1.4億人口必將把中國零售業增速降到個位數。

企業除了倒閉影響零售業之外,還以利潤大降影響在崗員工的收入,比如只拿基本工資,沒有獎金,或獎金減少,沒有加班,或加班減少。但是生活成本並沒有下降,住房成本、吃飯成本、交通成本、水電煤成本節節高升。中國城市化,造成了生活成本節節高升,原本以為工業帶動就業、零售業帶動就業,現在來看,已經失靈。多年來,筆者就一直認為城市化導致農村產業空心化、城市高生活成本化,農民日子很艱難,我們只要看看貧困線以下的人數是節節高升而是日漸式微,就知道這是不可持續性的發展,現在終於走向兌現。筆者早就建議農村商業化、工廠化、股份制化,由國家牽頭組織專家、企業家進行扶持,少出來打工。但是這些年來國家除了城市化後還進行城鎮化,非得把農村老百姓一鍋端,讓農村成為空村。但問題是,這些人靠什麼養活?現在企業失靈、零售業失靈,農村人口在城市裡、工廠里如何生存?各地招商引資大多數在進行重複投資,後果就是大家沒飯吃,因為重複投資後企業第一步是大跌價出售,這樣利潤歸零,第二步是當大家零利潤出售時,一部分企業因賣不掉產品採取虧損大甩賣,形成中國零售業的多殺多惡性循環。

筆者早以洞察全球經濟C浪下跌,在2009年就提出,全球經濟是B浪反彈而非復甦,可是當時是復甦派橫行天下,哪有反偷派C浪殺跌的市場?但是時間是檢驗觀點是否正確、預測是否準確的唯一基石,唱多派活不了3年全部像魚擱淺在沙灘上一樣死光,所以,真理永遠在少數人手裡。對於這種C浪下跌,筆者在2009年就提出解購論淘汰併購論對策,隨後一直思考應對,終於全方位的形成一系列方法,就是筆者的第四駕馬車以產品整合為基礎的跨業整合、跨國整合、企業與金融整合、多元業態整合、稅收整合、GDP整合、活動整合、跨地域整合等等。問題是,國內各省還在崇拜投資、招商引資,山東大王鎮是輪胎重鎮,本來輪胎飽和,去年又招商13家輪胎巨頭進駐,結果今年上半年輪胎降價20%以上、增產40%,大多數企業利潤歸零,下一步就是虧本大甩賣。或許很多省認為自己轄區內的招商部存在大王鎮這種重複,但是全國總量是一個市場,與別省重複投資變成全國產能過剩,如太陽能、風電,還不是落入大王鎮一樣的命運?殊途同歸,最多活一兩年,就步入大王鎮命運。所以,筆者早就提出產品整合,招股勝於招商,並進行一系列立體整合。

各省現在都在拚命賣地,由於企業倒閉率達到25%將變成銀行20%的房貸壞賬,造成7.5萬億元虧損,還會拉低房價,美國房價節節敗退即將在中國上演,那麼銀行股也會節節敗退,這會造成中國股市推倒重來。所以,壓垮中國零售業的因素是一個綜合體,即股熊、企倒、裁員。

經濟泡沫將破滅,各省收屍1000萬企業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25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商品積壓,越招商越引資,變成才能越過剩。商品越過剩,變成越要降價,這樣企業開始打促銷戰,陷入微利或零利,到後來以清倉價促銷時有可能引發虧本價大甩賣。現在中國商品庫存創2004年4月份這項非官方調查以來的最高月份,7月份國資委下令央企去庫存與薪水掛鉤,筆者認為中國經濟泡沫2013年破滅,今明兩年倒閉企業1000萬家,各省等待收屍吧。

當全國都在清理庫存時,誰也不會大量進口,於是全球經濟馬上遭殃,進一步阻礙中國出口,全球能源自然下跌為主線,全球失業率、企業倒閉潮洶湧而來。

為什麼中國庫存這麼多?

一與鋼鐵廠、電解鋁、水泥、太陽能、風電等行業通過擴張降低成本的錯誤引導有關,於是人人都通過規模降成本有關。雖然整個行業產能過剩,但只要自己的產品規模更大,成本比別人更低,自己就有利潤,產能過剩與同行有關,與己無關。

二與快速催肥行業前三位並快速上市有關,這種錯誤的IPO方式娛樂了企業家,導致產能過剩。

三與地方政府和一些經濟學家鼓吹自由競爭有關,實際上過於自由競爭就變成大家都要進入,都有進入的自由,造成了產能過剩。

四與財經評論員批發進口有限政府、裁判型政府理論有關,限制政府管事,結果整個都是中小企業,本輪就成為倒閉的重點,預計今年明年倒閉800萬家中小企業,如果地方政府管事,限制總量發展,擴大抱團成大企,倒下的數量就不大。

五與國家隊產能總量控制沒有一個很好的動態實時監控有關,沒有引導差異性競爭,也沒有進行產品競爭力戰略指導,變成各地政府招商引資沒有總量控制。另外,對於任何來很好地進行整合併整合出好結果好效率無人負責。尤其是中央對一些官員的調遷,帶去的大多數是重複經驗,招商引資那一套被複制到全國各省,結果各地重複投資重複招商,除了這些,大多數地方政府官員不會幹整合各行各業,就算有些地方政府整合,可是隔靴搔癢,整合不出成果,還是等於白乾。這樣的官員調遷,產能豈能不過剩?我們只要看看50多家國家級高新區、50多家國家級經濟區、全國15000多家經濟區,就知道重複到何種程度,中國的重複投資繁殖能力太強,據說蜜蜂壽命只有100天,之後新蜜蜂出來,中國重複招商引資達到登峰造極的驚人地步,拿納稅人的血汗錢做優惠,結果卻是滿盤皆輸。

現在到了算總賬的時候了,央企限投去庫存,外貿失靈,中國海外採購也將失靈又將進一步阻礙中國出口。央企促銷等於是與地方國企、民企巨頭搶飯吃,國內經濟戰爆發,大家相互火拚,落得個「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局面,中國經濟泡沫就是這樣被火拚破滅。而重複的招商引資也是火拚,1000萬家企業的倒閉潮海嘯洶湧而來,處方怎麼開?兩個字「整合」。為什麼各地不見效失靈呢?那自然是亂整合不開竅,耽誤最佳救助時間,結果讓各省企業在本輪央企與地方企、地方企與招商引資企業火拚間全面倒下。所以,整合是一門學問,為什麼你整合無效高手整合就有效?這個問題各地政府可以自我反省。

未來5年亞洲衰落南美洲崛起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歐美元趨勢預測第一人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26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對於2013到2017年的5年,亞洲經濟衰落難以避免(除非使用筆者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南美洲崛起速度超過亞洲,依據如下:

亞洲經濟以中國為龍頭,中國是世界工廠,日本、越南、韓國等東南亞國家都是對華貿易順差國,都是以出口中國半成品、零部件、原料、能源為基本特點,然後中國組裝成商品銷往全球。如今中國出口失靈,國內企業上半年倒閉200萬家,到明年底倒閉1000萬家企業,今年兩年凈倒閉率達到25%。中國進入去庫存時代,預計需要三年才能消化,那麼亞洲這些國家經濟就失速了。

而南美洲的大豆、玉米、金礦需求比較旺盛,同樣是能源出口國,南美洲環境可以發展工業化,但是阿聯酋等海灣石油國家因沙漠多,都難以發展工業化。所以,阿聯酋的資本只能是對外投資,用所賺的錢買國外產品,結果造成國外就業。而南美洲的資本對國內投資,發展基礎設施,武裝工業化,會促進國內就業。很明顯,阿聯酋肥了寡頭,南美洲百姓生活有工業化支撐。

如今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取款機里的錢不夠市場所用,放款的數量速度低於市場消費量,一座座摩天大樓崛起。墨西哥經濟增長超預期。巴西2014年舉辦世界盃,2016年舉辦奧運會,8月15日投資650億美元建設鐵路公路,2008年巴西是全球唯一一個沒有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影響的國家,從巴西目前的狀況來看,是不會受到2013-2015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影響的,巴西又一次避開了世界經濟危機。委內瑞拉經濟增長有望超預期。秘魯近十年來經濟增速拉美第一,一度達到7.5%。

一旦中國經濟增速今年7.5%左右,明年回到6%左右,東南亞經濟體經濟增速普遍會回落到3%-4%,而且有可能長達三年以上。但是南美洲,不是工業出口國,而是進口國,由於規模小,可以在國際資金投入不大的情況下,就能迅速崛起。加上南美洲經濟體外儲充足,刺激本國投資綽綽有餘,問題是中國再刺激投資由於是重複,會變成加速打傷中國,而南美洲高投資不存在重複,可以不進口或少進口中國工業產品,所以,具有正面意義。中國工業受到擠壓,進一步減少出口。

未來五年的世界經濟火車頭有可能是巴西而非中國,二戰後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南美洲經濟崛起,1980年左右因基礎設施落後陷入拉美經濟陷進,這一次拉美經濟再起飛,以基建為平台,衝出中等收入陷進應該講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是指南美洲作為一個整體都高速增長,具有規模吸引力,產生1+1>2的效應,天時是指中國這隻世界經濟領頭羊五年內暫時無法擺脫產能過剩的拖累(除非用筆者的一系列整合方法脫困),地利是指南美洲經濟體比較小,小投資產出彈性大,容易靠近兩位數增長。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未來五年,天時、地利、人和都決定了亞洲衰落、南美洲崛起,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首選並非是歐洲等地抄底,而是去搭南美洲崛起的便車,馬上分享蛋糕,抄底未必能吃到蛋糕,抄到廉價技術也未必都能產生蛋糕都能馬上產生蛋糕。所以,聰明的辦法是先吃最近的蛋糕,然後再吃較遠的蛋糕,那時再去買技術更有談判籌碼。

招商引資是消費坍塌的推手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現在外貿出口拖累經濟,上半年拖累經濟0.6個百分點,下半年有可能拖累經濟2個百分點以上。對於投資拉動經濟,國內也基本形成共識,是不可持續發展的。但是對於消費拉動經濟,國內豪情萬丈,好像這是最後一張王牌,筆者最近說過,過去國內消費增速再15%-17%,今年年初在14%左右,7月份下降到13.5%,筆者認為消費增速明年會回到個位數時代。餐飲業是消費坍塌的風向標,招商引資是消費坍塌的推升。

現在中國餐飲業月倒閉率是15%,創2003年非典時期以來最差,比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更差,今年餐飲業行業利潤率,上海不足7%,今年1-5月北京餐飲業利潤率為11.1%,低於全國零售業增速兩個百分點。3-5月,北京餐飲業收入同比增長14.7%、9.6%、9.4%,而上年同期分別為16.5%、16.4%、16.1%。

上半年中國企業倒閉率在8%-10%,而餐飲業倒閉率為15%,正常情況下企業倒閉率在3%-5%。很明顯,餐飲業倒閉率比企業倒閉率8%-10%高出一倍。

餐飲業倒閉率為何高於企業?

筆者認為,與糧食物價漲幅過大有關,也與出口失利導致消費需求不足有關,與這兩年股市全球最差有關。與企業裁員有關,與高生活成本有關,如住房成本、交通成本、物價成本高有關,也與各省失靈減少財富有關。

千言萬語歸總一句話,企業利潤率薄決定了餐飲業的衰退、坍塌,所以要想提高利潤率就必須要讓企業瞬間無數倍壯大,比如五六十個國內企業迅速組大,提高利潤率就容易得多,這樣企業的倒閉會下降,那麼餐飲業就不會坍塌,因為員工工資可以提高,失業人數下降,就業人數上升,餐飲消費自然上升,餐飲業倒閉率大降。

消費增速下降與招商引資有關嗎?

筆者認為,現在各地都在招商引資,結果山東大王鎮輪胎不但輪胎產業產能過剩,去年山東廣饒縣發改委報備的新投資項目匯總表上,2011年13家企業新上全鋼載重子午胎1030萬套,半鋼子午胎1.25億套,這樣的招商結果是,今年輪胎降價20%以上,變成大家沒飯吃。不招商引資新近企業,輪胎企業還有錢賺,今年大家沒錢賺了,明年就是大量廣饒輪胎倒閉潮來臨,大王鎮將面臨滅頂之災。如果去年13家輪胎企業不是招商,而是對原來輪胎企業進行招股,那麼會提升招股企業的競爭力,變成這批企業從下坡路轉為上坡路,「招商引資」「招股引資」一字之差,結果卻是截然相反,生死之別。

我們再來看,山西8月12日-20日,簽約合同的投資和協議項目,超萬億元,加上今年上半年引資2580億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山西今年已經引資2萬多億元,可是這麼多的資金引進後,如果是企業數量增加,大王鎮的現在命運就是山西未來三年的命運。為什麼?因為這是重複投資、競爭投資,如果是把2萬億元以股權方式為重點引進方式,能提升當地企業競爭力。如果是過時招商引資,引進越多,變成產能過剩加重,結果就是企業大促銷大降價,結果是行業收入增加、行業利潤額降低,很多企業倒閉、失業人數上升,工人工資下降,消費衰退。企業利潤歸零,營改增變成地方政府企業稅收歸零。如此,招商引資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綜上所述,招商引資造成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大,大降價是唯一趨勢,行業利潤大降,工資下降、失業上升,導致消費坍塌。同時也導致當地企業無法轉型、企業稅利歸零。很明顯,招商引資成消費坍塌的推手。我國消費增速從16%相間的今年初的14%,進一步下降到7月份的13.5%,將到明年10%以下,2014年可能會下降到6%-8%一帶,過時的招商引資成為消費坍塌的推手。

中國經濟將迎來第9個四面楚歌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3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6研發出口增長還有11%,7月份只有1%,外圍國家已經出現兩位數負增長了,中國明年上半年出口將迎來兩位數負增長,中國出口陷入四面楚歌。

6月份增值稅增長12.7%,7月份只有0.7%,只剩下一個零頭了。上海營改增上半年減少44.5億元稅收,但是6與7月份是增值稅增幅對比,我們發現7月份大跳水,這意味著下半年增值稅歸零,這與筆者的判斷企業利稅歸零時代來臨相一致,預計下半年上海企業增值稅減少100多億元,全年可能超過150億元稅收,這是上海市政府繼土地收入猛跌之後,企業稅收又一次猛跌。那麼,最近8省加入營改增面對就是稅收大跌,增值稅在下半年乃至明年,全國營改增省市基本上可以說是歸零,營改增陷入四面楚歌。

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5%,7月份為9.2%,由於央企去庫存與薪水掛鉤,變成微利促銷成為8月份開始的重頭戲。筆者認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在下半年明年會回落到5%附近,央企一半的利潤就會喪失,明年企業凈利潤歸零和負增長都有可能出現,企業利潤率會陷入四面楚歌。

1-7月,全國財政收入744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27億元,增長11.6%。稅收收入64008億元,同比增長9%,央企促銷下半年比上半年可能多增3萬億元營收,創造新增1500億元稅收,但是新增8省營改增,可能損失1000億元企業稅收。表面看來,財政部稅收環比增長500億元,但是新增的失業人數安排又會抵消這一塊新增稅收。問題是,下半年央企促銷會導致下半年倒閉企業數量達到200萬家以上,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支出不但面臨稅收下降,還面臨解決就業考核,地方政府稅收就業陷入四面楚歌。

截止6月底,中國企業倒閉200萬家,下半年還倒閉200萬家,明年倒閉600萬家企業,各省經濟陷入四面楚歌。

利率市場化、信託賣理財產品,中國融資成本大幅上升,變成地方政府BT模式、保障房、基建成本上升,變成高成本限制地方政府的高投資,民企進央企壟斷行業獲利困難重重,民企不敢踏入基建領域,各省基建陷入四面楚歌。

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梯度轉移,由於東西部工資差距不大,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將是空想,而東部佛山陶瓷為廣東省雙轉移成功試點,現在也因歐債危機而失敗了。出口訂單下降三分之一,並且進一步加大下跌,另外每份訂單金額也在下降,產業轉移陷入四面楚歌。

各省用高新區擴圍、增加上馬高新區數量,走技術等興經濟,目前來看,同質化競爭,大家在一棵樹上弔死,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高新區、開發區、主題公園陷入四面楚歌。

以上8個方面均顯示陷入四面楚歌,現在還有難題,未來出口將負增長,投資發不出力,消費增速也下降到13.5%左右,當企業倒閉大潮來臨後,消費高台跳水就在下半年出現,將創造中國第9個四面楚歌。這可是國內最後一張牌,估計跌破10%的個位數增長在本輪經濟衰退中出現,如此最後一張王牌報廢了,怎麼辦?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不過,筆者早已知道中國陷入最後一張王牌四面楚歌,所以,筆者早就說過沒有辦法能救中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經濟了,只有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可以救各地政府經濟,博客等媒體中已經披露三成,還有七成在指導各省政府時披露。

大蕭條來臨如何擺脫工業利稅歸零?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0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目前工業企業利潤率在5.02%,而本世紀以來年度最低是2001年的5.05%,這說明5.05%的底部並不能阻擋工業利潤率走低。由於央企在下半年以促銷庫存與薪水掛鉤為主,會主動壓低利潤率,可能處於微利下的瘋狂營銷,目前央企資產27萬億元回報率僅為3.2%,如果央企放低兩個百分點的資產回報率進行促銷,還有1.2%的回報率,正好用於銷售、管理、財務三項費用等運作開支,這就是不賺錢保本了。由於央企總資產27萬億元,下降兩個百分點利潤就是5400億元,央企今年上半年收入為10萬億元,利潤率為9%多一點,只有不到1萬億元,再減去5400億元,變成央企只有4%多一點的利潤率了。今年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為5.43%,如果下降60%,那麼下半年工業利潤率有可能在2.5%左右,全年在4%左右,預計明年上半年在今年下半年2.5%左右的基礎上向0%靠攏,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現負增長,明年全年歸零概率較高。那麼營改增的省份會變成工業企業稅收歸零。

一旦央企今年下半年大開殺戒,保本微利促銷後,搶佔其它企業市場,變成其它企業意識到去庫存為首位,這樣陷入促銷大戰,利潤歸零。2011年,我國企業負債率佔GDP的比重達到107%,而利率市場化、高收益債、信託業發行理財產品、銀行難以吸收存款、擔保業大量出事,信貸成本只升不降,企業利潤率走低,企業害怕貸款的壓力。到了2013年下半年,很多企業以清倉回籠關閉工廠退出市場為上策,不計成本大甩賣,企業腦海里考慮的不再是明年上半年的保本思維,而是儘早把庫存清倉少虧損思維,預計這一步將是明年下半年的市場真實寫照,所以明年下半年工業企業利潤或為負。

未來工業企業利潤率趨勢如何預測?

筆者認為,明年下半年,工業企業利潤為負,成本價比產品出廠價還高,這種價格倒掛現象通過今年、明年、後年連續三年的大量企業倒閉來大量減少原料進口,導致成本價從低於產品出廠價到兩價持平,再到原料價格崩盤大大拉低成本價低於產品出廠價,預計2015年成本價與產品出廠價持平,2016年成本價才會低於產品出廠價。所以,這一輪工業企業利潤率負增長在2014年,2013年、2015年工業企業利潤率歸零,2016年才會出現工業企業利潤率探底回升,並穿過零軸上升,出現正增長。

中國大蕭條來臨如何洗牌?何時能走出大蕭條?有哪些路徑?

筆者認為到2016年,中國企業三分之一倒閉,又能創造三百萬家企業,所以,凈倒閉率是四分之一。2016年開始的企業通過走過去這種粗放型的中小企業走不通,基本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學習日德走技術、設計的出路,但是做不大,也不具有國際規則控制權。另一類是筆者的回歸單一產品大企業,走跨國大企、品牌化之路、質量之路,如果現在不走後者道路,預計2016-2018年都在底部運行,GDP增速在5%-6%,到2020年前後才會回歸到8%左右的增速,如果現在動手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整合,明年下半年利潤率就可以恢復上升而不是負增長,縮短兩年半,進入工業利稅上升通道,迴避2013年下半年到2015年底的巨大痛苦煎熬。另外,按筆者的方法,由於組建成大企業,容易加速工業企業稅收上升,再降低利潤率,高質量低利潤率產品必定大量放倒海外同類產品供應商,利潤總額隨市場佔有率大幅上升而上升,不需要橫走三年,變成每年步步高升,2014年相當於沒筆者整合方法的2019年的狀況,筆者方法領先5年時間擺脫大蕭條。各省政府官員們,你是想2014年還是2019年走出大蕭條?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未來三年(2013-2015年)工業企業稅收歸零,工業企業利潤一年(2014年)為負,兩年(2013、2015年)歸零。從2012年到2015年四年,企業會倒閉1000萬家,本輪經濟衰退倒閉率會達到35%,又會增加300萬家企業,凈倒閉率為25%。顯然,各級政府官員、經濟學家、企業家現在腦海中並沒有意識到這種大蕭條來臨的情況,他們腦海中只是中速8%左右的發展。如果大蕭條真的如筆者預測來臨,那麼現在的擴大高新區範圍、上馬高新區、營改增、金改、總部經濟、減稅、民企進入壟斷產業等全部報廢,在大蕭條來臨之際,工業企業利潤率歸零,現在各省所有努力化為灰燼,唯一辦法就是提升企業利潤率,如何升?單一產品整合+國際本土化設計+切入配套市場+抱團內外銷售=工業企業利潤率上升,這才是各省政府儘快採取的唯一正確措施,這是筆者的三成整合方法中的一部分,披露於博客中,還有七成整合方法藏在腦海中,在指導各省政府時運用。用筆者方法能在2014年擺脫大蕭條,2016年全球經濟見底後,否則要到2019年才能擺脫大蕭條。筆者方法可讓經濟增速從2014到2016年的8%上升到2016年至2018年的10%左右。

好萊塢一年擊垮中國影視主題公園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最近筆者在夢工廠落戶上海徐家匯後立即撰文認為,如果好萊塢主題公園電影在京津冀和四川重慶中西部各落一子,那麼,中國主題公園和影視就將面臨全面圍剿。沒想到8月8日好萊塢卡梅隆帶領他的CPG中國(卡梅隆-佩斯中國總部)落戶天津,與天津北方電影集團合資組建的電影製作基地,在天津濱海高新園區成立。現在就差四川重慶西部落子了。筆者現在預測,這一天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會到來。現在好萊塢迪士尼、夢工廠、卡梅隆-佩斯來華,一個個都是世界級巨頭,圍剿中國主題公園和影視拉開了序幕。

卡梅隆來華不簡單,2009年一部《阿凡達》科幻大片在中國捲走13.2億元,今年3D《泰坦尼克號》又奪走中國票房10億元,《阿凡達》在全球的票房收入是20億美元。8月8日,卡梅隆又在天津推出大型史詩3D系列《中國.皇城北京》合作簽約儀式發布會,卡梅隆這次進來不只是影視製作,包括3D影視技術認證、3D影視節目製作、3D信號轉播服務、3D技術藝術專業人員教育培訓和3D技術研發及設備生產等相關業務。撬動一個上萬億元的3D大蛋糕。

夢工廠也不是省油的燈,投資200億元落後上海徐家匯,《功夫熊貓》已經轟動全球,與上海東方文化傳媒集團合資打造《功夫熊貓3》,在主題園區內達到每年1000萬-2000萬人次的客流量,這絕對是大手筆。

至於迪士尼落後上海浦東,以電影為火車頭,主題公園、迪士尼郵輪都是衍生品,《獅子王》、《小美人魚》、《歌舞青春》、《賽車總動員1》、《賽車總動員2》、《美女與野獸》都是大製作,代表人物有米老鼠、唐老鴨、維尼熊、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美人魚、睡美人。最近收購漫威後,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又有新代表人物加盟衍生品市場。

外資主題公園收入90%靠衍生品產品,門票收入僅佔總收入的10%,而中國主題公園剛好相反。另外,中國主題公園僅僅靠過山車、門票,並沒有股市內容。很明顯,中國主題公園如果不形成自己的影視生力軍,不形成自己的主題公園連鎖有機聯繫,不讓中國電影從故事切換到三維感覺視角,中國的主題公園也會、影視基地也好,均面臨被好萊塢圍剿的命運。中國今年上半年票房收入的46%被好萊塢拿走,預計下半年,好萊塢會拿走中國票房的55%,明年75%的中國票房會被好萊塢拿走,那麼中國電影將面臨被擠出院線的全軍潰敗的命運。

迪士尼以美國文化推向全球為發力點,夢工廠以中國文化推向全球為發力點,而卡梅隆想吞下中國3D市場引導3D市場,中國本土影視只有擺脫講故事的過度生活化,進入將故事為線索以三維感覺震撼力為發力點,然後再進行內置隱形廣告、衍生品方式,創造新的財富道路。中國這種三維感覺電影可以從三方面去走,一是傳統的國內院線,二是在主題公園上映,三是打入國際渠道。

好萊塢大兵壓陣中國,中國主題公園也好,中國影視業也好,唯有富於變化才能對抗,唯有整合才能形成新的力量。否則,中國主題公園和中國影視業面臨被好萊塢圍剿的命運,如果現在不改變自己,只需一年基本上就面臨破產的到來。

中小電影廠成一地雞毛如何勝出?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5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2011年上半年56.9億元票房中,進口片佔27.6億元,國產影片佔29.32億元,國內佔比51.5%,全年國產影片佔54%。2012年上半年80多億元票房中,進口片佔了50多億元,進口佔比達到65%以上,國產影片只佔35%。2013年預計國產片只佔票房總收入的25%左右,國產片通過電影業票房基數擴大而本身不擴大中佔比下降,中小影片廠更是日子難過,成一地雞毛,以後會全軍覆沒,如何勝出?

為何國內電影票房如此失望?

國內一些專家認為,一是「五一檔」投放的《黃金大劫案》、《匹夫》、《殺生》等影片讓觀眾失望。二是,上半年經濟下滑帶來的消費能力。三是,今年增加14部進口影片,擠壓了國產影片空間。四是,國產片的市場投放檔期不均衡,大製作影片在暑期以後集中上映。

顯然下半年票房佔比上國內會好看些,但是總體上今年票房佔比不能改變進口片佔大頭的命運了。雖然大製作影片在投資上有優勢,中小影片廠受到資金劣勢,難以勝出,但是中小影片廠也並不是沒有出路。

第一,要懂得與眾不同,可以拋棄講故事為主的拍攝方法,改為以拍攝感覺為主的拍攝方法,故事為線,三維感覺才是關鍵,此三維並非是指長寬厚,而是另有所指。

第二,走人主題公園、社區路線,可以進入一些包房、雅座、生日餐廳、婚慶、做壽宴會、小吃館、餐廳,等等。飛入尋常百姓家,多安排一些人「上門」服務。就像保險一樣,發揮人海戰術。

第三,把不同的影片進行整合,創造新的傳奇,用這種方法替代現在的穿越劇,能一炮打響。

中小影片廠只有拍攝表現方式上三維感覺化,在剪輯製作上進行創新,在渠道上下功夫,先打游擊戰爭,再打農村包圍城市。如果中小影片廠不進行如此迂迴戰術、創新戰術、渠道戰術,死板的進行與國內外影片巨頭正面交鋒,無疑是雞蛋碰石頭——找死。

中國電影如何打敗好萊塢?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3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想必上網族都了解美國好萊塢影片的幾個特點,卡通、動漫、恐怖、星球大戰、槍擊、街舞、性慾等等,尤其是動畫中的人物形象,形成了致命的短板,雖然機器人、蜘蛛俠、功夫熊貓等動畫人物形象引發一股旋風,但是沒有表情的面孔,沒有展示人的多才多藝的主體能動性,不能不說是一個短板。

德國哲學家胡塞爾說19世紀歐洲科學的危機使數學化泛濫成災,侵入物理學、化學的陣地,人的主體能動性被抹殺。那麼這種抹殺主體能動性在21世紀初依然存在,侵犯了電影,歐美電影中以主題公園最搶風頭,而主題公園的迪士尼米老鼠、好萊塢的功夫熊貓都是卡通形象。人的多面主體性能動性、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皮膚等感性被封殺。

為什麼用卡通形象不用真人?

這個問題,還真沒有多少人注意過其中的差異。第一是成本,卡通人物不支付片酬。第二是肖像權,真人有肖像權,卡通人物不會因肖像權與製片廠打官司。第三,衍生品授權時沒有阻力,也沒有後顧之憂。第四,卡通人物能塑造一種親和力,減少種族、國別歧視。第五,卡通人物就是木偶,任由製片廠擺布。

好萊塢票房趨勢怎樣?

2010年美國國內票房收入約為106億美元,2011年下降約4%,但是2011年美國電影海外收入增長7%,達到224億美元。很明顯,美國電影不再是國內版而是全球化了,美國不再靠國內而是靠全球來維持發展,而全球主要靠新引進美國電影國家來增收。全球之所以被美國電影佔領,一是通過大規模投資的主題公園陸路進攻,二是通過先進的拍攝如空中拍攝、音樂效果、立體氣場等來奪得眼球,三是國際電影獎和國際媒體的大量宣傳,預計未來這種勢頭在全球發展中國家繼續蔓延。

中國去年電影票房131億元人民幣,兩年內實現翻番,今年上半年是去年同期的1.4倍,照此速度,中國票房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為什麼票房猛增呢?筆者認為,與主題公園的大量上馬、影視基地的大量上馬有關。如果根據中國目前這個勢頭,2015年就超過美國國內電影票房,那時中國會達到近670億元人民幣左右。但是美國電影海外票房也在增長,預計到時海外票房達到280億美元左右。所以,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電影票房第二沒問題,但是如何應對美國海外票房的巨大市場呢?

很明顯,就算中國電影佔領了美國,也畢竟是一個小市場,美國電影海外市場到時接近300億美元。所以,我們電影僅僅征服美國市場還不行,還要通過美國電影的全球渠道才行,好像中國可以用市場來換這種國際電影渠道,是可以用市場換國際渠道的。今年萬達華20多億美元收購一家美國院線,但是如何征服美國,看來還得從影片的定位出發才行。

中國影片進入美國如何定位?

美國百姓對好萊塢大餐吃膩了,拒絕恐怖、槍擊、外星人、動漫,展示中國人多變的面部表情、多面的主體能動性。用整合方式吧能力集中,用穿越方式把用武場所全面展示。可以用反差形成的幽默、搞笑讓人娛樂。拍攝上中國以中程鏡頭為主,可以用近程鏡頭為主線,去展示面部表情、肌肉變動等的特寫效果。我們以武打為例,關鍵的不是打敗打死而是如何敗的,敗的過程進行慢鏡頭,特寫、充分展示,有哪些痛苦、有哪些震撼,同樣,興奮、恐懼、受傷、死亡的過程如何演繹得惟妙惟肖很重要,細節如何處理得完美,再運用先進的技術、音樂效果,我們把以拍事件為主轉變成一系列的演繹場面為主,事件只是一根線藏於其中,這樣放大的表情、肢體、皮膚等感性,另外再用這種細節感性場面演繹人的多樣性主體能動性,如此,中國電影就能打敗好萊塢。這方面可以對照參閱《發生認識論原理》和《新現象學》,還可以參閱馬赫的《感覺的分析》和蘇聯人類學家的《原始人的思維》,去補充思想,鏡頭畫面可以從胡塞爾現象學原初相似記憶鏈結合小說中肢體承受外力衝擊的感覺細化分析的整合改造,管理學大師的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最厲害的對手就是組裝,實際上就是整合。所以中國打敗好萊塢是可以做到的。

通過這種拍攝來迴避中國拍攝上的短板,比如空中拍攝,以長補短,在短程拍攝中,如何體現出意志力的頑強、喜悅的升級、恐怕的加深、肢體的趨勢、走向死亡的生氣逐漸衰退。這種氣場是中國電影叫板好萊塢的關鍵之一,其它方法在此就不一一細說了。主題公園電影不敢用真人拍攝,正成為好萊塢的致命死穴,中國電影界一定要抓住要害一劍封喉。

中國三維感覺片能Hold住好萊塢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2008年,中國僅上映2部3D電影,今年年底前將放映約30部3D電影。今年上半年國內3D電影放映數只佔放映總數的13%,但是票房收入比例高達46%,中國電影已經失去半壁江山。去年中國電影票房在130億元左右,今年上半年新增40%,上半年大約在90億元人民幣左右,46%的比例表明約41億元的市場已經被好萊塢奪走。

中國電影從黑白到彩色耗時約25年,但中國轉向3D電影的速度或許10年可完成。今年2月,中國對外開放電影市場,每年將增加進口14部電影3D或Imax的,這與北美市場對3D電影猶豫不決形成對比。

但是這加大了中國國內電影業的洗牌,一些中小影片廠可能面臨著從院線被擠走的命運。中國之所以加大開放電影市場,一與中美雙邊經貿對等開放有關,二與提高國內消費升級拉動消費有關。上周卡梅隆的3D技術公司卡梅隆-佩斯集團宣布其中國總部落戶天津,去年春天,ImaxD公司說希望在中國各地安裝229塊巨型銀幕,佩斯集團鎖定中國5億台電視,以及中國人將在2012年底前購買2000萬台3D電視的預測,卡梅隆的《阿凡達》、《泰坦尼克號》3D片在中國不同凡響。

中國電影為何敗北?拿什麼反擊好萊塢?

筆者認為,主要是中國電影講故事,好萊塢電影講究刺激元素,新鮮刺激加上技術好,中國電影自然敗北。筆者認為,中國電影從講故事為主轉變到講感覺為主,如何把感覺的震撼力惟妙惟肖演繹的爐火純青,來迴避拍攝上的高難度,揚長避短。只有拋出一連串的新奇感覺刺激,電影界首先想到的是慢鏡頭,但是筆者告訴你慢鏡頭只是把這個鏡頭延長時間而已,並沒有展示感覺立體畫面演繹鏈。要想抗衡好萊塢,答案就在這裡,魔鬼藏在細節中。

本人不提倡宏大的場面如數千人,不提倡高投入的大製作,不提倡超豪華製作。但是本人提倡拍攝感覺的細膩演繹上達到惟妙惟肖,一定要令人嘆為觀止,拍出三維感覺的影片才能對抗好萊塢。

多年來,中國電影界總是鄙視在西方獲獎的中國電影,認為那不是藝術而是迎合低俗。比如《東宮.西宮》、《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以為這是中國文化的負面因素換取西方電影獎,好像這是恥國。實際上,這反映了國人的視野存在問題,西方觀點只是在從刺激元上尋找新奇新鮮,這與恥國談不上邊,這只不過是國人的神經緊張而已。實際上只要把商業與政治分開就行,如果你一分開就會發現,國內電影講藝術實際上應該歸納為講故事的藝術。實際上,藝術的範疇比較廣,講故事藝術、講感覺的藝術,也可以講無意識的藝術,講潛意識的藝術,等等,何必把藝術與講故事划上等號?所以,不凡給國內一些導演潑冷水。

綜上所述,講故事的電影已經看膩了,現在的觀眾不需要大面積的生活化,而是需要大量非生活化的新鮮刺激的電影,但是千萬不要把窺探、審丑、性慾當作新鮮刺激,這還是講故事,不是講感覺,這只不過是低俗而已。而講感覺的電影並不等於低俗。國內標榜講藝術的導演該見鬼去了,你們的市場已經被好萊塢電影殺得傷痕纍纍,只有三維感覺片才能Hold住好萊塢,這種三維拍片感覺導演們可以到哲學家胡塞爾的形象學中去尋找靈感。

出口保五 明年負廿後年歸零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國內普遍認為下半年經濟上升出口好於上半年,出口保十不成問題。但是筆者一直認為下半年全球經濟C浪下跌,會導致出口懸河大決,今年出口保五不保十。現在7月份數據已經顯示我的預測是正確的,出口保十、下半年出口好於上半年遭遇7月出口增長1%當頭棒喝,筆者說下半年出口懸河大決,果然在7月份高台跳水,真的很給力。現在筆者先分析下半年出口,後預測明年出口負廿後年歸零。

下半年出口怎麼看?

第一,日本最近削減退休工資15%,這將極大地打擊中國出口日本,美國7月份失業率從上個月的8.2%上升到8.3%,已經擺脫底部,意味著新一輪是失業率飆升來臨,這背後就是消費意願下降,下半年出口美國將遇阻。這兩個做空出口的動力在上半年是沒有的。

第二,下半年央企採購會大降,因為去庫存,中國的進口會大降,那麼外國產品變現能力下降,會減少從中國進口。另外,下半年企業倒閉數量會繼續擴大,變成少進口原料。中國鋼鐵、鋁、風能、太陽能產能過剩,很多行業原料大量減少進口,國內經濟下降減少消費。這些是下半年做空出口的新動力。

第三,美國一半州出現乾旱,糧食減產,今年下半年全球通脹抬頭了,外國在股市下跌、貨幣貶值、經濟衰退的多層打擊下,糧食是剛性消費,用於進口中國產品的錢會少了。

第四,上半年中東海灣地區進口中國產品上升,但是隨著油價下跌後,這些地區的消費會受到影響。另外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墨西哥、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的進口都會下降。英國舉辦奧運會結束後,財力透支,也會影響消費。

從以上四點來看,下半年中國出口在零軸的水平線附近徘徊,明年上半年出口會出現較大的負增長,會出現-20%以上,明年下半年出口在零軸水平線附近徘徊,明年全年出口負增長,會拖累GDP4個百分點。所以,明年的GDP在6%附近,預計2014年出口在零增長附近徘徊。

預測全球出口的基本工具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收入、採購、通脹、經濟增速、基數、企業數量等等,如果能深入了解全球主要經濟體、權重因素、剛性因素,那麼你會了解本文的出口分析、預測基本上是恰當的。

出口今年保五明年負廿後年歸零,明年上半年季度經濟增速有跌穿5%的可能,為什麼?今年下半年出口歸零,明年上半年出口大跌,這會拖累GDP超過4個百分點。本輪季度經濟底在明年上半年出現,地方政府怎麼辦?筆者利用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對外貿、消費(購物中心、商業街)、投資(產業園行業先整合後投資)一系列對策,可以參考,這些都是筆者三成整合方法,博客中等媒體上已經披露,還有七成整合方法當面指導時運用。

股改金改改死,莫干山會議還靈嗎?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2日星期四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對於股改,答案是改死了,大盤從3100多點改到2100點附近,這不是改死又是什麼?如何改活?筆者認為,關鍵看企業是否通過整合提升產品競爭力,這才是本質改活,對於資本市場,筆者認為這幾年大小非流通太多,大大超過機構所能承受的範圍,這是中國改革的敗筆,只有放棄半個股市做多半個股市,讓炒績差、炒小、炒B股見光死,讓藍籌股啟動,把所有內外資引入藍籌股,放開藍籌股日漲停15%、日跌停5%,才是理想方法。筆者在上證2500點上方就給證監會建議,現在2100點,這種我行我素的證監會股改風格怎麼能行呢?不就是成為股民扔雞蛋、石子的對象?遭到唾棄也是在意料之中的,這是扶不起的阿斗。

對於金改,答案也是改死。利率市場化只有在中小企業融資便利時才可推出,但是我們卻沒有完成這個前提就急不可耐地推出,推錯了時機,不但抬高了中小企業信貸成本,還增加了中小銀行生存困難。而信託業可以發行理財產品,10%的收益率更是把銀行業5%左右的理財產品回報率進行翻倍,中小企業要想得到信託投資,沒有15%的回報是拿不到資金的,中小企業加速死亡。如果允許中小企業銀行信託利息抵扣增值稅,變成地方政府稅收下降,地方政府上一輪的平台貸債務進10萬億元,如果算上相關平台貸,總計達到15萬元元以上,可能會讓各省政府財政兜底,還可能執行5%的負責目標制。如果這些實現,那麼有可能引發地方政府財政破產,步美國地方政府破產後塵。

1984年9月3日至10日,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會議,雖然取得了成功,但是對於如何成功?國內認為是體制改革,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價格放開,最為國內津津樂道的是看不見的手取代有形之手。但是筆者告訴你,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看不見的手即價格調節只在即期市場、有限市場內有用,對於遠期市場、跨省市場起著負作用,國內對於市場經濟的認識是價格調節是錯誤的。

什麼是市場經濟?

筆者認為,市場經濟是指產品的封閉到流通,從面對近距離少部分消費者到全國的消費者,加入WTO後,面對的是全球消費者。所以,同一產品與更多的消費者邂逅相遇才是市場經濟的精髓,與價格調節有何相干?就好比打開水龍頭接上水管可以澆花可以引入下水道。國內認為水龍頭打開開閘就是市場經濟就是體制改革,筆者認為,打開水龍頭的水關鍵看水流向哪裡。所以,筆者認為把市場經濟定義為體制改革(如打開水龍頭)是錯誤的,最主要是水的流向目的地在哪?所以,筆者認為,政府體制改革是後位,水的流向目的地是產品是先鋒,這才是市場經濟,所以,產品競爭力才是市場經濟的錨。

如果產品競爭力是市場經濟之錨,那麼,只有產品整合才是有效打造持久競爭力方法,中國當下靠新興產業、技術研發未必立竿見影。所以,當初莫干山會議是無意中走向成功的,現在對莫干山會議的認識是錯誤的,以為改革就等於成功。實際上蘇聯休克療法是失敗的,中國當下的股改、金改、轉型都是失敗的。鄧小平南海邊成立特區無非就是回到產品競爭力,通過降稅、優惠房租用地、貼息貸款等方式降低產品成本,這好像與體制改革無關。但是現在各省是在高新區擴建、增加高新區數量,弄的是新興產業,這些產業在全球經濟退潮時,西方執行力有走軟跡象,面對於傳統產業並非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而是通過外遷、內遷,上馬高新區、新興產業、總部經濟、服務業、金融業、煤化工等,傳統產品因競爭力無法提升,而弄得中國經濟焦頭爛額,當然受到裁判型政府也即不管企業死活只收稅的服務型批發進口的理論有關。

很明顯,今年9月中旬的莫干山會議如果繼續推行改革開放,不回到企業產品競爭力,只重視體制改革,那麼註定失靈。廣東這幾年在轉型,在進行體制改革,成功了嗎?答案是「失靈」。金改股改已經改死,下一個是地方政府是否破產走向死亡,莫干山會議再進行改革開放,還能改什麼?筆者認為,產品競爭力不提升,一切改革都是白搭,都是失靈。9月中旬,莫干山會議到底會有什麼結果?筆者的產品競爭力是檢驗莫干山會議失靈與否的唯一指標。

沒技術不行,技術並非萬靈,怎麼辦?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9日星期四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當國內各地政府豪情萬丈搞高新區新興產業、企業搞技術研發時,為中國的工程師數量和專利註冊數量兩大領先數據歡欣鼓舞,國內有專家質疑專利是否原創?是否核心技術?實際上,這種質疑未必有效。筆者認為,技術是否切入了市場很重要,另外,技術是否切入了國際標準很重要。

中國一直崇拜日本技術,日本企業自己也認為好的技術不愁銷。然而日本技術是好,但不能融入國際標準。實際上,這是中日兩國經濟界的錯誤認識,比如,以與IT相關的「國際電信聯盟(ITU)標準化局SG16」為例,標準化參加會議參加人數,日本41人、中國49人、韓國19人,提案數中國61件、韓國38件、日本10件。在研究未來網路的「SG13」,參加人數日本不到中韓的一半,即使參加也不能發揮多大影響力。所以,有一流企業賣規則,二流企業賣品牌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比如充電器,日本率先開發,但是歐洲主導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FC)提出安全性最重要,結果選擇的是交流供電方式而不是日本的直流供電方式,日本就這樣被擠出市場。日本擁有很多「世界第一」,結果卻是未必佔領國際市場。日本大阪工業大學教授平松幸男提出第一步需要「哲學家的頭腦」,第二步需要「設計師的頭腦」,第三步需要「科學家的頭腦」。

近日,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風馳電掣、招搖過市,但是3D印表機無法量產,電腦智能縫紉機成本不低,日本機器人很早就存在了,並不能拯救日本製造業。所以,不要被3D印表機嚇得屁滾尿流。

對於德國1300多個隱形冠軍,他們都是零部件產品半成品,不是完整商品,只有組建成完整商品,才能流入市場銷售,或者只能放在組裝廠家倉庫里睡覺,倉庫的存量與市場銷量相比是一根毛。

國內對於技術總是認為越先進越有市場,技術領先是行銷市場的利器。但是美國銥星公司66顆人造通信衛星,耗資50多億美元,耗時11年,結果高貴的通話費和室內、車內信號不好,最終倒閉,成為創新史上的技術領先的敗例。微軟電腦史上大多數時候都不是技術領先,都是整合技術再跟上領先者,不是技術打敗對手,而是各種營銷手段打敗對手,比如捆綁銷售,比如憑發票將來某個時間可以辦理全部退錢,這才是打敗對手的原子彈,哲學家思維第一。

並不是二流技術就沒有市場,關鍵是二流的技術誤入一流市場、三流市場,誤入一流市場被視為技術落伍,誤入三流市場消費能力還有限。只有切入二流市場才行。所以,先去全球尋找二流市場,有哪些國家?哪些城市?哪些城市的郊區?哪些城市的二流地段?哪些城市的一流地段?哪些城市的三流地段?然後根據這些二流市場的不同文化審美(阿拉伯世界需要金碧輝煌的色彩)、環境(沙漠、適度大雨水特別多)、氣候(特冷、特熱)、宗教、消費能力等進行獨特設計,這才是二流技術最佳與二流市場吻合。如果把一流技術產品放入二流市場等於零,如果在全球市場衰退時,一流市場部分淪落為二流市場。所以,市場才是終點站,技術品牌只是潤滑劑,哲學卻是起點站,整合卻是發動機。

技術研發並不是懂技術就行,會研發就行,你的研發資金在哪?有市場嗎?有資金後盾嗎?有廠家生產有銷售渠道嗎?符合國際規則嗎?沒有技術的確不行,但是技術並非萬靈,技術前進的速度還要筆者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才能提速,起點站是哲學,終點站是市場,技術品牌只是潤滑劑而已。三成整合方法(初級),披露於博客中,七成整合方法(中高級)還在腦海中,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指導時運用。

高新區最佳管理如何速成?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4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當下中央有意把高新區作為轉型的重要發展模式,把基建作為托底的抓手,防止經濟數據太難看,同時想讓金改發揮協同力量拉動經濟,這是中央的粗線條政策。但是金改由於利率市場化改革、信託發售理財產品變成給實體經濟幫倒忙,基建托底只看見中外差距可以快投的目標,但是看不見英美龐大的基建無力維修的一面,看不見大力投資基建對地方政府破產加速的一面,看不見結構性減稅促進地方政府破產的一面。所以,國內頂層設計者和鼓吹基建中對比的專家都只見基建的差距一面,缺乏一石八面的宏觀歷史視野。所以,就難免成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高新區就是這種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的思維。 中國當下為了轉型,高新區被視為第一大工具,可惜高新區企業大多是高端製造業代工企業,研發企業很少,各省出現高新區擴區和加速上馬更多高新區,但是對於如何把高新區管理好,如何錯位競爭?如何特色化?如何把高新區企業利潤率從4%升到20%?如何打造大企業?等等,並沒有管理,只招商只收租收稅怎麼行? 高新區最佳管理如何速成? 第一,加強園區內中小企業以產品整合為先鋒,塑造一批單一產品大型企業,現在很多銀行在信託出售理財產品把收益率翻倍後,變成銀行吸收存款很困難,而且銀行本身的理財產品回報率太低,遇到信託理財產品的強勁衝擊。所以,抬高了整個社會的信貸成本、融資成本,這就是筆者認定金改改死失敗的依據,現在這種惡性正威脅到高新區,把高新區企業貸款視為商業地產貸款,成為限貸的對象,高新區企業資金鏈將面臨斷裂。國家後續會產生哪些動作呢?比如以高新區企業信貸的利息抵扣增值稅,減輕高新區企業融資成本,但是這會減少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加速地方政府破產。 所以,筆者認為,高新區企業靠政策靠銀行不如靠自己,通過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等一系列整合方法組建大企業。原來數十家中小企業先貸款進原料再生產,承擔了一大批貸款成本,而且原料價格沒有議價。現在數十家中小企業組建成一家大企業,由於經濟衰退,原料價格不再堅挺,原料供應商必須先拿住幾個大客戶才能淡定。於是變成新組裝的大企業可以先用原料後付款,而其它中小企業必須先付款後用原料,因為原料供應商怕中小企業倒閉賴賬。新組裝的大企業還可以在原料價格上進行砍價3%-5%,這樣,就化解了銀行把高新區企業歸入商業地產的方法。 第二,對於企業創新,最近國家中央會議認為靠企業。本人認為,地方政府企業合作才能把技術創新完成得最好。傳統的創新是企業內部的事情,現在大企業創新靠搜索外部的創新與內部創新雙軌前進,重視利用外部知識,因為企業的研發人員有限,而社會研發人員很多,比如寶潔有9千名研發人員,但是與其相關的社會研發人員卻高達150萬人,這些人的知識和創意如何整合利用?另外,全球各地文化多樣性、需求多樣性,如何為其進行對路的研發創新設計,顯得力不從心。所以,要利用外部研究人員的成果。這種開放式創新正成為寶潔、思科、通用電氣、英特爾、IBM的創新方式,但是中國企業目前還不適合這種操作,因為企業的狀況不同。 中國的企業一方面技術落後,沒什麼研發經驗和技術,另一方面資金不雄厚。這些國際大企業,大多數技術自己都有,只是在某些尖端技術上需要突破,所以,工作量不大,可以通過搜索方式進行,凡是搜索後能內部消化的自己消化,不能自己消化的收購或控股對方。但是中國企業創新大多數都是白紙一張,有很多屬於模仿消化再創新,談不上原創,但是從商業化角度來看,橫向整合、技術突破會拓寬更好的使用空間,能創造更多的銷售利潤率,這未必是一件壞事,技術原創、技術純粹革新需要一定的底蘊、一定的資本才能突破的,這種純技術革新中國企業目前還難以大量做到,但是商業化的小突破橫向突破技術,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銷售創造更大的資本積累,這是通過技術創新經驗積累、資本積累的必走階段。 所以,用原創技術來衡量中國企業來否定中國企業是不重視中國國情的亂套,同樣模仿跨國企業技術創新模式或用跨國企業技術創新模式指導中國高新區都是錯誤的,因為中外企業發展階段不同。 那麼,中國高新區企業創新特色道路怎麼走? 筆者認為,如何壯大各種橫向突破、國際本土化改裝,這是關鍵,另外,形成多元業態整合方面的技術突破,不是先從技術創新再到市場運用,而是根據特定市場來適當改變技術。為此,可以讓同類技術企業抱團、配套產業抱團。可以對不同高新區企業可運用筆者第四駕馬車的整合方法整合到一起,這就需要相關的地方政府來參與引導參與組裝的體制破冰。 所以,作為一名高新區管理者,如果不能為企業進行這種市場導向的技術創新做引導,不能組建企業擺脫銀行斷貸的風險,是不可能讓其管理的高新區獲得良好發展勢頭的。另外,再為技術創新進行廠家配套服務、為產品銷售找配套服務,如此,一個高新區最佳管理就速成了。

中國牽著好萊塢鼻子走不是夢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6日星期四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都是好萊塢牽著全球電影界鼻子走,全球電影界還沒有人敢說牽著好萊塢鼻子走。實際上,這是被好萊塢龐大的外表給蒙暈了,只要找到好萊塢的破綻,就能牽著好萊塢鼻子走。比如,中國太極拳打敗俄羅斯大塊頭武人達得洛夫(音),所以,筆者認為中國牽著好萊塢鼻子走不是夢。

2011年,好萊塢流行懷舊風,去年奧斯卡領銜影片《藝術家》、《雨果》,甚至是《幫助》都是這種體現。2012年,好萊塢流行美國衰落風,比如《了不起的蓋茨比》、《凡爾賽宮的女王》(9月7日上映)和《溫柔的殺戳》(9月21日上映)。

我們發現好萊塢電影從懷舊風轉向衰落風,是一種情緒的深入,怎麼辦?出路在哪?於是《大師》(11月9日上映),把信徒從過去的痛苦中解救出來。

但是,筆者認為,這種思想解脫只是瞬間,會去反思美國為什麼衰落?美國的發展方向為什麼是錯誤的?錯在哪裡?如何拯救?中國小說從傷痕文學到反思文學,先寫受傷後寫反思。後來出現了《文學評論》雜誌主編劉再復的《文學的反思與反思的文學》文學評論集,如果照此來看,好萊塢電影從2011年的懷舊風到2012年的衰落風到2013年的反思風到2014年的「反思的電影到電影的反思」,我覺得這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中國電影界現在推出筆者的三維感覺片,明年在好萊塢一炮打響,那麼,2014年好萊塢流行電影的反思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好萊塢也會轉向反思風,批評、質疑、反對美國這幾十年來的各行各業政策失誤之處在哪裡。

好萊塢電影的死穴在哪?中國電影界如何出擊?

筆者認為,反思風正成為好萊塢下一站的目標,死穴已經找到。中國電影界如何出擊呢?筆者認為,中國電影界聯合世界經濟學家,尤其是會反思美國經濟弊端的經濟學家,形成一個聯合體。比如由中國電影界拍一個美國人反思過去的電影,懷舊風、衰落風都是回憶不是反思沒有批評,而反思有批評,可能找不到出路,但至少能找到原因在哪,或部分原因在哪。雖然中國電影界也可以拍攝中國的知青反思風並加上改革開放經濟成功的出路,或許能在美國大獲成功。

當好萊塢流行懷舊風時,中國電影再拍懷舊電影,美國已經看膩了,全球都看膩了,所以中國跟隨好萊塢只能落入世界看膩的後塵。所以,搶在好萊塢新風格出來之前提早上市,搶市場引領好萊塢,牽著好萊塢鼻子走,才是中國電影界的風頭。要想做到這一點,中國電影界同仁很難完成,只有聯合世界經濟學家,進行美國經濟分析、好萊塢電影風格預測分析,然後合二為一,設置新風格,才能引導好萊塢。

設置好萊塢風格下一站未必就達到最高境界,還需要進行中美電影拍攝製作差異化進行細分,3D、大製作、高投入、高空拍攝等成為好萊塢的強項,全美影院乃至全球的品牌滲透力,都是中國電影界無法比擬的。所以,中國電影界只有藉助引爆全球媒體,來拉動全球影響力,靠什麼引爆?除了好萊塢反思風之外,三維感覺(並非長寬厚)富於多變,是超越好萊塢講故事的突破口,技高一籌,以長補短、以巧補拙、搶市場才是中國牽著好萊塢鼻子走的關鍵。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電影界通過與世界經濟學家聯合分析美國經濟、好萊塢風格分析預測,分析好萊塢風格下一站,然後對比中美電影的優劣得失,以三維感覺(非指長寬厚)補中國電影技術差、高空拍攝能力差、規模差、投入差、剪輯差、品牌差,通過搶市場、以巧補拙、以長補短,如此引爆好萊塢,全球主流媒體被迫海量報道,所以筆者認為中國牽著好萊塢鼻子走不是夢。

三維感覺半爪就使《超凡蜘蛛俠》火爆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29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8月26日,《超凡蜘蛛俠》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同步舉行首映禮,該片已經獲得累計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前三部獲得25億美元,照理講已經贏得平均票房,為什麼一般反覆拍攝的電影能重新獲得不同凡響?筆者認為,主要還是三維感覺魅力的一鱗半爪就使《超凡蜘蛛俠》火爆。

筆者先前認為故事電影是粗線條,三維感覺(並非指3D、長寬厚)是細膩是震撼人心的東西。《超凡蜘蛛俠》中蜘蛛俠「飛躍」和「吐絲」的設計精細,蜥蜴博士的鱗片細節和皮膚下的肌肉運動很真實。正是這種令人驚嘆的感覺,才擊起觀眾好的口碑。

通過《超凡蜘蛛俠》的印證,筆者的三維感覺片是可以對抗好萊塢的大片。三維感覺片是從三個維度來特寫意識的感覺、生理的感覺、心理的感覺、皮膚的感覺、骨骼的感覺、神經的感覺、毛孔的感覺、背影的感覺、氣氛的感覺、預測的感覺、心靈的感覺、碰撞的感覺、無意識的感覺、刺耳的感覺、辛辣的感覺、回憶的感覺等等。

為什麼三維感覺能夠獲得市場不同凡響?

筆者認為,當全球一直以講故事、講高空拍攝講大製作時,觀眾對這些看膩了,換換口味。所以,超細三維感覺片必定迎合觀眾的叫好。從《超凡蜘蛛俠》半爪就火爆就口碑不錯來看,如果整個影片大量鋪陳三維感覺,那市場肯定是一級棒。

綜上所述,筆者早先說過的三維感覺片能對抗好萊塢大片,能對抗好萊塢主題公園,現在通過《超凡蜘蛛俠》蜥蜴博士的鱗片細節和皮膚下的肌肉運動獲得北美影片口碑不錯,已經證明筆者的三維趕緊跑戰略是可以對抗好萊塢大片、迪士尼、夢工廠、卡梅隆的衝擊的。如何拍攝三維感覺片呢?同樣是蜥蜴皮膚下的肌肉運動,不能直拍,不能僅僅是特寫,而是另一種處理過的特寫,處理過的直拍,才會更具震撼力、爆發力、衝擊力,這方面的戰略,筆者可以指導各地主題公園、文化公園、電影製片廠、影視主題公園、各地政府文化產業。

夢工廠落滬中國主題公園如何回擊?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8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8月7日,美國夢工廠動畫公司與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合資組建東方夢工廠,總投資31億美元,首期投資3.3億美元,中方控股55%,美方持股45%,落戶上海徐家匯。夢工廠集聚區內將修建劇院、影院、商店、餐廳、酒店、文化創意企業、會展觀光景點,初步規劃年人流量超過2000萬人次。東方夢工廠主要分為兩大業務板塊,影視產品及其衍生產品,大型都市文化集聚區「夢工廠」,準備雙方聯合推出《功夫熊貓3》,於2016年問世,2017年推向全球,東方夢工廠將以每年1至3部的動畫電影速度形成規模,夢中心也於2016年開業,夢工廠影視產品及其衍生產品涉及版權發行、衍生消費品、網路遊戲、音樂劇等領域,形成以動畫為核心的完整家庭娛樂產品鏈,這對東方傳媒集團旗下的百視通和炫動傳播兩家公司帶來重大利好,東方夢工廠集聚區將與紐約百老匯、倫敦東區匹敵,中國主題公園如何回擊?

對於夢工廠落滬,首先與迪士尼形成同城競爭,對於上海市來講,總量擴大,形成集聚效應,夢工廠以動畫為核心,家庭聽的音樂、網路遊戲、動畫飾品紀念品、動畫肖像權冠名權授權產品、電影、音樂劇、外出吃飯、購物等一條龍服務。迪士尼以動漫卡通形象比如米老鼠廣為傳播,經營模式與夢工廠基本雷同。

這些美國主題公園,主要是通過全球電影主流院線的上映,來打造影視作品肖像權、票房收入,來拉動人流進入集聚區消費。本土主題公園在這方面無法匹敵,而且在主題公園投資總額上也無法匹敵洋投資。但是中國本土主題公園有許多連鎖,雖然每個主題公園文化背景不一樣,通過發揮有機聯繫,發揮東方太極拳的柔性,來回擊夢工廠、迪士尼的泰拳般的剛性。其次,在劇院影院的產品上,本土主題公園仍然有新牌可打,壓縮劇院影院的演出場次,上馬別的產品,這就是勝出的機會之一。另外,中國本土主題公園,一般都有很深的文化典籍背景,這一點,美國主題公園雖有文化,但是沒有傳統文化,只有現代文化,美國主題公園是流水線式快餐文化,是剛性產品,中國主題公園稀缺性、地域性,不可以批量複製,是柔性產品。中國在文化挖掘上如何融入現代元素和全球元素,瞄準的是傳統文化以現代電影、劇院演出等形式演繹,集娛樂性、知識性、學術性、藝術性、普及性、商業性、品牌性、衍生品商品、肖像權冠名權等為一體。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本土主題公園要想抗衡夢工廠、迪士尼,主要辦法有兩點,第一是各個連鎖主題公園的有機聯繫,第二是深挖文化典籍的現代性、全球性、功能多樣性。如果中國主題公園沒有全球性、現代性、連鎖公園的有機聯繫性,學美國主題公園,註定成不了氣候。如果夢工廠再向京津冀地區、四川重慶地區各落一子,那麼,中國主題公園就面臨瓦解,現在逃避迪士尼的方法變成徹底失敗。所以,逃避不是辦法,回到全球性、

企業將倒閉千萬家 長周期理論報廢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1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中國企業近2700萬家,今年上半年倒閉率在8%-10%,意味著倒閉200萬家,本人預計本輪大蕭條中國企業將倒閉1000萬家,那麼康德拉耶夫長周期理論還能指導全區經濟預測嗎?

上半年企業倒閉200萬家,是對去年歐債危機和民間高利貸以來的反映。下半年還會倒閉200多萬家企業,主要因素是金改導致融資成本上升、日本退休工人減工資15%、美國失業率新一輪飆升來臨、全球糧食暴漲引起,也有部分歐債危機和民間高利貸因素的影響。筆者預測明年上半年會倒閉300萬家企業,主要依據是央企今年下半年促銷限投、日本下半年減退休工資、美國下半年失業率上升、能源價格下跌,歐債危機的影響在今年下半年對中國的利空影響已經達到最大釋放,國內金改對企業的影響也在下半年企業倒閉中體現出來,這些因素不再是2013年上半年企業倒閉的主因。明年下半年將倒閉300萬家企業,這個動力主要是今年下半年央企促銷少進口,變成外國企業受到極大的打擊,包括日本減工資、美國消費新一輪衰退對全球企業的影響,會導致外貿企業在明年新一輪的倒閉,當然也與國內企業窩裡斗、信貸困難有關。

今明兩年是中國企業倒閉洪峰,該倒閉的基本上倒光,能逃過明年的企業相對來講要麼是大型企業,要麼是發展能力較好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在2014年處於牢固狀態,因為減少了1000萬家企業,市場空地多出來了,剩下的企業填補空缺,變成反而牢固了。但是企業在倒閉的同時,一些新的企業又在誕生,但是數量比倒閉是量少70%,合理評估本輪經濟衰退,今明兩年能產生300萬家企業,如此凈倒閉企業為700萬家。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還沒有這樣轟轟烈烈地倒閉過1000萬家企業,有美日歐等多種外因,也有央企限投去庫存、房控、產能過剩、企業發展模式放任不管等內因。還有對技術、品牌存在錯誤理解的錯誤戰略錯誤政策,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全面清算,終於釀成本輪大蕭條中國企業倒閉1000萬家,這是對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一次大調整。中國投資型拉動經濟周期已經結束,接下來將是整合拉動經濟、技術品牌拉動經濟的另一個周期。由此,我們想到了康德拉季耶夫長周期理論,國內外已經有經濟學家用此工具來分析當下的全球經濟,不過,筆者認為該理論已經報廢,不適合指導當下全球經濟周期的預測了,依據如下:

康德拉季耶夫長周期理論為何報廢?為什麼指導不了當下?

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1925年發表的論文中運用英美法德的數據,通過計算物價指數、國債行情、利率、對外貿易總額、煤炭產量及消費量、生鐵產量等數據在9年里變動的平均值,這些數據是1850年到1920年前的世界經濟波動,這一段時間,正是美國、法國、德國工業崛起的年代,在此之前只有英國是工業大國。所以,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投資拉動的工業經濟的周期,那時全球經濟總量中沒有很大的工業成分。所以,康德拉季耶夫長周期理論是對美國、法國、德國工業經濟的概括,對於指導亞洲工業崛起有指導意義。但問題是,到2012年,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台灣、香港已經跨過工業化,中國、日本跨過工業化,這個隊伍中還有英國嗎、美國、法國、德國等國,這些國家的經濟總量早已超過全球一半以上,這表明全球工業化從1850年的少量演變成2012年的三分之二,現在的世界不再是個賣方世界,而是買方世界。通過投資擴大供給氣數已盡那麼以賣方世界的工業經濟參數指標分析已經失去意義。這種投資拉動上升拉動的通脹和投資下降產生的通縮影響的利率或長期利率的波動時代已經接過結束。

7月31日日本《經濟學人》周刊刊發了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公司景氣循環研究所所長嶋中雄二的《世界經濟即將觸底回升》一文,該文根據康德拉季耶夫理論的48-60年的長期波動即工業國家從零開始到壯大過程的波動,也即供給學派的長周期理論。該文認為世界經濟的長周期將在2012年跌入谷底,之後會進入到上升階段。筆者認為,賣方世界長周期理論已經不適應買方世界長周期的預測了。世界不再是賣方世界而是買方世界。所以,嶋中雄二是在亂套理論。另外,利率、貨幣工具不再引領賣方市場,實際上利率從最高到低周期只適合於信貸投資工業時代,對於後工業時代不適用。即使是嶋中雄二的康德拉季耶夫長周期第4波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到1981年的上升波,利率達到14%的歷史高位,再到2012年6月1日的1.44%的長期利率最低下降波也不準確,因為本世紀初美國利率一路下降歸零,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把美國利率從2003年開始一路下調到2015年的零利率,然後再升到2007年的5%以上利率。所以,把2012年6月1日1.44%的美國利率最低值作為第四波長周期性結束是一個笑話。

全球三分之二的經濟總量已經完成工業化投資、房地產投資,再靠投資拉動利率上升已經不現實。相反,筆者認為,歐債危機沒有5到10年不會走出衰退,日本、德國、美國、法國、英國將進入新一輪的經濟衰退,中國經濟也是進入新一輪的衰退。所以,2012年底我們發現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大衰退,而嶋中雄二根據美國國債利率替代英國批髮指數的分析卻認為2012年全球經濟見底,接下來迎來新的上升期,這顯然是鬧出了巨大的笑話。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企業本輪大蕭條將倒閉1000萬家,凈倒閉700萬家,本輪經濟衰退要到2016年才復甦,真正走出要到2019年,而日本著名經濟學家卻認為全球經濟2012年見底,之後進入新的上升期,依據是康德拉季耶夫的長周期理論。筆者認為這是賣方市場理論不是買方市場理論,當下工業經濟完成三分之二,全球經濟變成買方市場。雖然進入高端製造業時代,但是日德在本輪經濟衰退中也是一起衰退,表明高端製造業、技術產品未必是一個刀槍不入的金剛身軀。依據美國國債利率來預測世界經濟已經失靈,那麼康德拉季耶夫長周期理論自然報廢了。

現代性、連鎖主題公園有機聯繫性,才是與洋主題公園勢均力敵的有效武器。

央企討飯 誰把民企推向死亡?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對於去年今年來國內呼聲較高的破除央企壟斷,讓民資進入。筆者認為,民資關鍵的是本身主業的快速壯大升級世界級戰略,不宜與央企爭利,民企進入破壟斷央企經營的領域將是白白送死。但是鼓吹破除壟斷的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並不承擔民企送死責任,這批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粉絲呼聲最高,一年後他們發現自己追捧是最愚蠢的事情。

比如讓民企進入頁岩氣、石油開採、油氣銷售、煤化工、石化等項目,由於全球經濟衰退,這些項目都成為賠錢項目,鎮海煉化上半年煉油虧4億。頁岩氣的環境污染和管道投資以及開採後供應的價格不斷下行,將把民企推上死亡。石油開採面臨採油量多少、採油井深淺、油價的不斷下行,這將成為一個虧錢的行業。對於油氣銷售,由於進貨量大而耗資達,但是前期整體價格下行,變成價格倒掛現象,變成每次賣價低於進價,民企能有多少錢可燒?

所以,國內一些拚命破除壟斷的經濟學家,由於缺乏世界經濟前瞻性,成為把民企迅速推向死亡的幫凶。很明顯,在我的眼裡民企破壟斷是多管閑事是找死,如果把主業做大做強創新,壯大成世界級大企業,加強同行的抱團發展,那結果將是妙不可言。表面看來,一些鼓吹破除央企壟斷是為民企服務,實際上是讓民企巨頭加速送死。

下半年,央企限投,民企要破除壟斷,國資委很歡迎,投的越多等於死得越多。上半年,央企10萬億元營收,利潤不足萬億元,央企進入去庫存階段,本人預計央企下半年可能達到13萬億元的營收,民企進入央企投資項目範圍,央企加速營銷,可能以成本價銷售或微利銷售為主,民營進入後,又怎麼能賣高價?這就是白白送死。

武鋼先養豬,後來做外賣客飯、保姆介紹所、家政服務。而中石化最近在向客戶推銷長城葡萄酒、茅台系列酒、寧夏枸杞、福建及雲南特色商品,除了自營便利店,中石化還與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品牌合作,在加油站提供更多服務,中石化加大非油業服務。

民企想進入央企範圍,而央企現在討飯了,進入民企經營範圍。民企進入央企經營範圍後,遭遇央企去庫存、全球經濟衰退兩面夾擊,必死無疑。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央企進入討飯時代,民企進入破除壟斷之勢進入央企經營範圍,由於央企去庫存、全球經濟C浪衰退,預計本輪衰退時間比2008年更長,5至10年是寒冬是有可能的。民企投資央企經營範圍將全部打水漂,但是那些鼓吹破除壟斷的經濟學家都是一群缺乏世界經濟前瞻性的,並不會承擔民企死亡的責任。民企誤入央企經營範圍註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為什麼為民企服務的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落入民企死亡的幫凶?為什麼粉絲當初追捧這些鼓吹破除壟斷的經濟學家一年後才發現追捧的是一堆大糞?所以,以粉絲多少論高下成為笑柄。所以,真正的大家都是不顯山露水的,那些熱炒的紅家都是曇花一現。為啥?一年後,實踐會告訴大家,當初他們鼓吹破壟斷讓民企參與央企經營範圍變成全軍覆沒,哪些經濟學家鼓吹破除壟斷?百度一下都現身了,本人從來不提倡這種破壟斷,只提供民企抱團做大。這一年來,政界、學界、民企界包括一些財經評論員都對破除央企壟斷豪情萬丈,西方就是破除壟斷的榜樣。筆者成了不合時宜的孤家寡人,但是一年後的明年,實踐會證明他們全軍覆沒,真理在我的手裡,在破除壟斷的大潮里,很少有經濟學家不隨波逐流的,否者被視為腦子進水,一年後的2013年,他們的腦子都進水都成了千古罪人,是他們把民企巨頭推向死亡的懸崖。筆者是清白的,筆者喜歡央企壟斷,筆者早就建議,央企主內,民企抱團壯大後走出去為主,不會落入國資把柄,用央企在國內保家衛國對抗外企是銅牆鐵壁,真理永遠在少數人手裡是顛撲不破的鐵律。為什麼本人不合群?那是因為本人對全球經濟前瞻性領先於他們的緣故,不然又豈能在歐美元趨勢預測上國內第一?前瞻性是經濟趨勢雷達。

整合是省應對中央和收支唯一良方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筆者以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以產品整合為先鋒基礎,包括跨業整合、企業金融業整合、GDP整合、稅收整合、活動整合、跨地域整合、多元化整合、跨國整合等等,只是展示了筆者的三成整合方法,這些已經在博客等媒體上披露過,就不說了,還有七成第四駕馬車的整合方法在腦海中,留待與各省省委書記省長市委書記市長們當面交流。筆者早就認為,整合是各省應對能耗達標、能源總量達標、就業達標、經濟高增長、現有稅收增速再提高8%、避開高新區產業園同質化競爭、提升外貿出口比重的關鍵,但是本人在此告訴各省政府,整合是省應對中央和收支風險的唯一良方。

雖然上半年臨近半年結束時,許多地方出現企業稅收提前預收、加大處罰力度、嚴查偷漏稅、補繳稅等等徵收,但是各省忘了一個經濟總量,即每個企業的凈資產總額在某一時間點來講是相對固定的,多被征繳,那麼企業的資金就會困難,有的會倒閉,引發失業不但減少稅收還加重地方政府扶持就業力度。唯一良方是先給企業整合,幫助企業做大蛋糕,稅收自然多了,企業投資地方政府的能力也強了,這是良性循環。

現在許多省份出現加大基建,但是資金怎麼來?如何規劃?萬一卡殼了怎麼辦?後續經濟比你腦海中認為沒什麼大礙更大壞局,你是否進行這種未來的統籌?

也許你會說,全球經濟失靈,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大基建投入,別無它法,但是筆者告訴你,這是不可持續道路,而且並不帶來消費的明顯增量,高投資也是有一年算一年,並不都是年年有的。無論是靠外部資金還是省內資金投資,都不是長久之計,只有整合各行各業才是內生性、源源不斷地投資,才能帶動當地消費、就業等等,這才是唯一良方。

如果地方政府財收下降,但是民生支出不允許下降,所以,投資其他方面必須壓縮,三公和行政支出能縮減。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恆認為,當前幫助企業提升活力是最重要的,有限的資金應該更多服務於這個首要目標。

7月2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聽取黨外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是營改增從上海擴大到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和廈門、深圳10個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主要是營改增和小微企稅收降低,比如劉恆拋出企業貸款利息抵扣稅收。

筆者認為,企業競爭力一日不升,減稅、營改增、小微金融等方法沒有用,變成白乾。各地政府加大投資基建,說不定將來負責累累,會受到預演算法修訂的制裁,比如超過預算5%以上的預算違法,而且在類、款、項級科目支出額增加或者減少大於預算數1%以上都將受到中央處罰,另外也有專家建議地方平台貸款壞賬納入政府收入,萬一壞賬,變成各地政府財政兜底。這些都需要通過整合來改善借款人的經營環境,否則會榨乾地方政府財收。另外受到銀監會信貸總量不變、局部調整的總量影響,地方政府投資基建後續能力並不大,還得指望企業,可是目前這些烏合之眾如果不整合拯救,不但無法促進稅收幫助投資基建帶動就業,還需要地方政府救助,還增加地方政府解決就業難度,還消耗地方政府財政稅收。所以,整合是應對中央綜合考核、財稅新規、經濟衰退、企業衰退的唯一良方。

綜上所述,整合各行各業是應對中央能耗考核、經濟考核、財收考核、大氣考核、就業考核等的唯一良方,今年上半年財收全國3萬億元,財收增長浙江墊底4.4%,北京5.3%、上海6.8%、廣東8.64%。其它省市都是兩位數增長,房控一抓到底,這條路已死,外貿、消費、投資三駕馬車乏力,只有啟動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才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對中央綜合考核和經濟危險唯一良方。目前有的省已經整合機場、港口、零售業、國企、行業,為何全部無效?沒有經過高人指點,變成亂整合,所以無效,並不是弄到一塊就能煥發第二春的。如何讓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自己的整合點石成金?本人可以利用腦海里的從未披露的七成整合方法給予支持。

賣地成雞肋整合讓各省稅年增8%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政府企業轉型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去年全國土地收入33166.24億元,土地收入支出32931.99億元,節餘不多。財政部認為賣地凈得5182億元,但是媒體爆料去年土地收入減去土地拆遷23629.9億元,應是9537億元。為何兩者相差這麼多?這是因為9537億元裡面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10%用於教育資金,不低於10%用於廉租住房保障,不低於15%用於農業土地開發,所以45%的收益再度被用於民生,於是剩下5182億元才是地方政府凈收益,9537是毛收益。但是今年上半年全國賣地收入下降38%,而動遷成本比例上升,各地毛收益打六折,但是內地土地收入打折少,有的還出現增長,而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地卻出現下降。而上海、杭州、寧波、廣州下降達到60%-80%,以往上海一年有1300多億元賣地收入,今年上半年僅170多億元,根據去年全國土地收入與拆遷費用比例來看是10:7,只有30%的毛收益率,而2010年全國賣地29109.94億元,拆遷支出13395.6億元,兩者之比是10:5.5,有45%的毛收益率,假設今年拆遷成本比例不上升與去年持平,那麼上海上半年170億元賣地收入只有50億元的毛收益率,根據45%用於民生,只有27億元可以享用,賣地已經成為雞肋。

用筆者的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對各地各行各業進行全方位整合,能讓當地稅收三年內上升25%,這些新增利潤卻是不用於民生45%的規定的,全憑各地政府想怎麼花就怎麼花。以廣東省為例,全面整合達到最佳狀態能新增稅收1200億元,這是可支配的相當於土地凈收益。如果根據45%用於民生來核算土地毛收益,相當於2180億元拆遷支出後的土地收入,如果按70%的土地拆遷成本算上,相當於7272億元的土地總收入。這筆收入即使按廣東省賣地最高峰年度計算也有3-4倍。所以,整合才是吃大肉,賣地已成雞肋,將成歷史。

我們整合創造新增稅收數量以廣東為模擬案例,雖然有1200億元的最佳年度上升,但是第一年由於進度不可能全面鋪開全面整合完成,可能增加200億元左右,但是第二年再增加500億元左右,第三年再增加400億元左右,三年總增加1200億元,比三年前多出1200億元稅收凈收入,由於經濟結構在整合後不一樣了,通過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過的產業能良性成長、快速成長,不再需要扶持,他們都有很強的「發動機」。所以,這些企業內部基本功都紮實,每年都會為各省帶來新增稅收。筆者認為,每年為廣東帶來400億元的凈收入是值得期待的。這時,廣東只需聘請一批最好專家為企業指導全球市場國內市場趨勢,避免象三一集團去年新招800人工程師今年全部裁員或超裁,這顯然是缺市場趨勢指導造成的被動,即影響了形象,又影響了投資,會影響企業的發展,最終影響到地方政府的稅收。所以,筆者建議,各省收取規模以上企業少量費用,地方政府拿出一部分錢,用於聘請頂尖專家把脈省內規模以上企業,可以採取兩種方法,一種是把脈行業,一種是分攤企業數量,然後進行總量把握。

為什麼今年二季度經濟環比增長1.8%比一季度環比增長1.6%本輪最低點1.6%上升呢?未來季度經濟增長環比趨勢如何把握?

國內對於這種季度經濟環比增長信心滿滿,以為探底成功,他們認為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7.6%,為2010年來首次下破8%,而經濟季度環比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下滑,今年一季度達到1.6%的最低點,二季度環比已經反彈至1.8%,結束了連續三個季度下滑的勢頭。另外,6月新增信貸近萬億元,這些會在第三季度體現出來。所以,國內認為經濟已經軟著落。但是筆者告訴你,這種軟著落只是季度經濟環比反彈下降趨勢中的一個小反彈而已,這主要是拜今年全國兩會後刺激經濟消費所致,第三季度這種好處已經抵消。但是新增信貸接過增長的推動力,預計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消費所致,第三季度這種好處已經抵消,但是新增信貸接過增長的推動力,預計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也在1.8%左右,但是第四季度雙動力均面臨失速。所以,第四季度經濟環比增長有可能向下突破1.6%再創本輪新低,後面還有連續的新低出現。這與筆者此前認為今年二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7.5%左右、四季度和明年全年經濟增長同比6.5%左右相符合。

如果各省政府確認這種經濟趨勢,那麼賣地、出口已成雞肋,消費、投資有勁使不出,唯一的亮點就在於進行各行各業進行大整合,不投錢也能創造巨大的稅收。這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唯一吃大肉的機會。全面整合第一年貢獻新增整合前一年稅收的4%左右,第二年貢獻整合前一年稅收總額的16%,第三年貢獻整合前一年的稅收總額的25%,這些數字是一種預估值,可能存在超過或不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直接用去年本地的稅收凈總額乘以4%、16%、25%就是未來三年的新增稅收總額。稅收年均增長8%左右,以後這個速度基本上是可以保障的。

綜上所述,賣地已成雞肋,筆者創立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能促進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稅收年均增長8%左右,這是各地稅收增長的唯一亮點,唯一的吃稅收大肉方法。還望各省抓緊。

省政府裸泳 製造業新戰誰勝?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雖然對於中國外貿業來講,本輪衰退比2008年那輪更嚴重,為什麼我們的製造業經受不住歐債危機的衝擊?原因在哪?下一輪全球製造業新戰場在哪?如何取勝?

為什麼我們的製造業經受不住歐債危機的衝擊?原因在哪?

筆者認為,這都是拜政府只宜做裁判員不能做運動員的進口批發理論所毒害,變成政府只管招商收稅了,企業的戰略、發展、競爭力全然不顧,只是等到企業危機時,再來提供財稅支持。筆者認為,這種財稅支持並非始於今日,而是早就有了,但問題是,我們的外貿企業還是不行,這種結果已經否定了我們的治理方式,即裁判員政府徹底失敗。裁判型政府並沒有構築外貿的銅牆鐵壁,只是被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所左右所誤導。

正是裁判型政府只招商收稅,企業生死是企業自身之事。另外,企業自相殘殺也是企業自身之事,中國到底需要多少同類產品的企業達到飽和?企業自己從小到大成功率有多大?地方政府到底是指望中堅力量中大型企業、國企還是指望中小微企業?地方政府是否思考過這些方面?

答案是明顯的,「No」。如果有這些思考就會採取對策,就會快速整合大企業,打造企業產品競爭力,但是現實卻是各地政府陷入同質化競爭,比如出口退稅、招商引資、經濟區、開發區、創意園、高新區、賣地蓋房,重視投資拉動經濟。對於企業治理、各行各業整合,從來都沒有想過。所以,一旦外貿、投資失靈,地方政府就面臨裸泳,變成無力可使了,眼睜睜地看著土地收入下降、外貿失靈、高新區利潤薄、現在消費又開始疲軟。各地經濟已經洗牌,高投資是不可持續之路,資金怎麼落實?項目開工如何統籌?總項目總資金如何與前瞻性經濟對財稅的衝擊進行統籌?營改增的衝擊波即期與遠期有多大?未來央企限投去庫存衝擊各省經濟有多大?未來央企的內衝擊與歐債為主的外衝擊到底有多大?這些地方政府到目前還沒有進行很好的思考過,那麼自然也就沒有很好地對策過,造成將來被動受傷。

從以上分析來看,各省政府不僅因誤信裁判型政府理論而不會治理企業和各行各業,而且對國內國際經濟前瞻性缺乏了解,對國內與國際惡性循環的前瞻性缺乏了解。實際上,未來的經濟狀況比現在更糟糕。

未來的全球製造業主戰場在哪?

筆者認為,並非新興產業,也並非低端加工業,為什麼?新興產業在全球經濟蕭條面前有多大用武之地是個問號。所以,執行消費新興產業的能力大大弱化,中國的風電、太陽能強項未必有多大機會。至於低端製造業,中國的製造業外遷,新興國家的崛起,中國從低端製造業重鎮演變成一半為低端製造業一半為低端製造業產品配件提供商,義務小商品市場今年已經出現這種苗頭。但是全球經濟衰退,中國限制官員買奢侈品作為禮物,奢侈品消費在未來三五年不再是消費熱點主戰場。很明顯,中高端產品是全球製造業主戰場,一方面是中國企業的往上爬,另一方面是歐美日企業往下走,於是冤家狹路相逢,都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什麼是勇者?歐美日憑藉奢侈品品牌世界品牌的王者之氣廉價銷售,中國企業的確很難抵擋。但是筆者認為,也並非毫無辦法。

中國中大型同類產品企業抱團,形成很大的財團優勢,勝過海外,與其到海外去收購,不如本土抱團。第二,拋開自建門店連鎖的高成本道路,採取抱團銷售走出去,分攤成本,這樣大大降低租金成本,勝過現在跨國大公司的渠道戰略。第三步,競爭產品本土化能力,跨國產品大多以稀缺性、高品質性打造高端品牌,中國走海外本土化、定製化、中國元素與海外當地本土化的切入點,同類檔次產品以海外企業價格的八折左右為宜。第四步,對海外市場進行細分,如一個城市的市中心、二線地段、市郊誰適合產品銷售?海外一個國家的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哪些適合產品銷售?海外將銷售的細分市場未來發展趨勢是多、空或平?是否排華?是否穩定?審美怎樣?環境怎樣?氣候怎樣?等等。

綜上所述,各省過去的經營方式已經過時,只有回到製造業才是正道,企業的中高端產品將是新的主戰場。中國與歐美日製造業新戰場通過產品抱團、銷售抱團、中外文化結合、切入全球細分市場,是可以戰勝歐美日製造業中高端產品的戰略。

各省政績=各業整合+投基建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2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穩增長實際上是限制用納稅人的錢進行產業投資,只是擴大基建,如鐵公機、地鐵、城市下水管道,嚴控房地產與穩增長政策一樣是持久戰。所以,這是穩增長時代的一個基本特徵,各地政府如何在新時代容易出政績呢?

第一,不要把第三產業僅僅歸結為創意設計、時尚產業、老品牌復興計劃、營改增,實際上,最終消費已經成為促進GDP權重的最大因素。今年上半年,GDP構成中,消費貢獻4.5個百分點,投資貢獻3.9個百分點,凈出口貢獻-0.6個百分點。很明顯,如何打好消費這張牌很重要,但是經濟下降和限制腐敗變成奢侈品消費下降。北京等地城市百貨商廈、購物中心均出現增長疲軟的局面,但是這一塊筆者認為還是有很多種整合方法來複興的,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方法成為有用工具。

第二,基建規劃,雖然近期基建啟動,尤其是機場、鐵路、公路,比如中國機場不足200個,而美國是4000多個,巴西是1400多個,去年中國機場業盈利46億元。但是城市地鐵每100平方公里範圍擁有公里數,上海為7.5,香港為20,深圳、廣州、北京只有3左右,巴黎為8,東京為9,墨西哥城為14,倫敦為25,新加坡為28,紐約為31。根據中外城市對比,中國地鐵可以發展3倍規模。另外,城市公路每100平方公里範圍擁有公里數,深圳80,北京、廣州約130,上海200,香港200,新加坡470,紐約850左右,倫敦、墨西哥城、巴黎在1000左右,東京約1200,中國大城市發展到1000左右才接近國際主要大城市1000的水平,而目前只有100多一點,後續發展空間很大。但是城市地鐵和地上公路最好配套發展,下面地鐵上面公路,這樣減輕上面的壓力,又最大減少動遷房屋面積,減少建設成本。但是,城市要想達到這種巨大的工程,沒有龐大的財稅怎麼行?現在英美道路維修能力下降,一與財政收入下降有關,二與基建規模龐大基數存在一定的維修基數有關。不要也變成上代人蓋得起巨大的房子、下代人卻修不起房子讓房子漏雨的局面。這些也需要龐大的財稅支持。

第三,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全方位運用於高新區、產業園、外貿、中小企業、國企、央企、零售業、旅遊業、高端品牌、奢侈品品牌、世界級大企業、活動整合、跨區域合作等等,來廣泛地增稅增利潤率。這些產業增利潤率,既帶來新投資的資金,又帶來新增就業,還帶來新增消費。最後帶來額外新增8%的稅收,GDP額外增長3個百分點,完成就業考核,環境污染降低考核、能耗降低考核,如果同時啟動零售業整合,那麼完成服務業貢獻經濟度上升轉型。同時終止高新區、產業園同質化競爭,走差異化競爭,外貿業走上品牌化、高端附加值化、規模化道路,這才是各地政府全面的完成考核目標,政績自然是一路綠燈。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穩增長時代,地方政府主攻零售業整合、基建投入和高新區等所有行業在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方法指導下進行全方位整合,這三種方式才是讓各地政府容易出政績、容易完成各種綜合考核的方法。所以,筆者把這種方法稱為各地政府政績指南,各省政績=各業整合+投基建。

高新區利潤率從4%升至20%指望誰?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21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7月6日,中央在北京召開首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主旨是高新區應該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中堅,而高新區創新主要靠企業,而且高新區正在由省級加速升級為國家級和原來的國家級高新區擴區,如中關村從一區十園擴至十八園,武漢東湖區高新區在原有221.93平方公里的基礎上再擴大296.13平方公里,西安高新區7月初公布面積擴大一倍至200平方公里,重慶、蘭州等地高新區都加入擴區浪潮。高新區是毒草還是仙草?筆者認為關鍵看你的眼光,你認為一堆沙土是垃圾,結果剷除,如果認為沙里有黃金,結果掏出了黃金。所以,筆者認為,高新區擴區成為判斷專家水平高下的一塊試金石,批評者認為這是垃圾,結果他是能力低下者,認為可以煉金者,結果他是能力上乘者。

筆者認為,高新區帶動經濟未必就是一無是處,雖然筆者也認為這是重複建設,存在同質化過度之憂,但是,如果啟動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產品整合、GDP整合、稅收整合、配套產業整合等大整合,當下國內有批評高新區擴區是走錯了方向,只能拋棄吧,筆者認為整合能化解高新區同質化之憂、擴區之憂,如何擴?這裡面大有學問?誰進來最佳?擴區前,內部如何整合?新的企業進來後又如何整合?地方政府有沒有合理規劃?還是放進籃子都是菜?

那麼,高新區創新到底是政府主導還是企業主導?

從中央會議定調來看是企業主導,從創新研究專家觀點來看是政府主導。企業主導的依據是日本、韓國、台灣政府主導的高新區規劃大多失敗,而英國劍橋、倫敦西區、法國安蒂波利斯都是企業主導,發展都較好。政府主導的依據是,中國跟日韓模式不同,他們沒有目標,中國有世界榜樣追趕目標,另外,靠企業之力很難快速趕上,依靠政府主導的產學研動作很快,如果沒有政府主導,沒有人能完成得了這個資源動員和組織過程。

本人認為,這種爭論只是限於表面,以基礎理論為主的創新,需要政府主導,利用大院大所、國家科研力量、科研布局,如果是產業創新,那麼以企業為主,至於企業的能力有限,筆者認為通過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等各種整合方法,能讓企業一步登天。所以,企業主導產業創新是沒有異議的,也不需要國內專家認為的30-50年的追趕歷史,可能10年就能趕上發達國家。

高新區擴區為什麼被視為毒草?

主要是他們認為企業不可能一下子促進創新,相反帶來的是同質化,高新區企業基本上是代工,利潤率在3%-4%,而矽谷企業利潤率在10%以上,靠企業根本不行,相反同質化加劇,能否保住3%-4%的利潤率都成問題。高新區一定是高密度經濟區,每平方公里產值未來十年達到30億元至50億元,而目前只有七八億元,達不到這個要求卻開始大肆鋪攤子,這不是毒草又是什麼?

筆者認為,從上文來看,中國高新區只有3%-4%的利潤率,而每平方公里從七八億元產值到30億-50億元產值,需要提升4-7倍。所以,中國高新區利潤率需提升到12%-28%左右。筆者認為,這並非不可能,通過第四駕馬車系列整合,一般來講初步增加15%-20%的利潤率,加上3%-4%的原有利潤率,基本上達到每平方公里創造30億-50億元的產值。

綜上所述,高新區擴區,無能者認為這是毒草,能整合處理者認為這是仙草,筆者認為啟動第四駕馬車能讓高新區利潤率從4%上升到20%,能趕上發達國家每平方公里30億-50億元產值的水平。

溫家寶談就業各地考核戰怎麼打?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7月17日,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就業創業工作表彰大會,溫家寶總理出席會議並講話,就業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優先位置,並提出五策。一、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就業完成情況納入政府綜合考核體系。二、增強經濟發展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通過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擴大就業。三、重點解決群體就業,如高校畢業生就業,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對複員轉業軍人就業,對婦女、少數民族群眾、殘疾人就業。四、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帶動就業,激發創業帶動就業。五、利用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促就業。筆者認為,溫總理五策擴就業很難,但是這與各級政府政績考核掛鉤卻不是空談。本人先分析溫五策然後提出各省應對之道。

我們看第五點,通過培養技能促就業,這顯然忘了就業人數與崗位空缺數之比,崗位越來越少,很多人被裁員,變成就業人數總量增加,但是崗位空缺數並沒有增加,相反隨著全球經濟衰退而減少。我們再來看第四點,中小企業自身難保,訂單下降三成,有的訂單已經不賺錢,有的訂單已經虧錢,工資卻上升,他們不是招人而是減人。另外,中小企業不斷大量產生又不斷大量倒閉,造成就業人員經常換單位,就業極不穩定,而且面臨的工種經常不同,難道中國農民工就是走這樣不斷因換工種不斷接受新培訓的一生坎坷道路?工種千變萬化變成培訓永無止境,結果造成農民工一輩子最低工資、最勞碌奔波。我們再來看第三點,重點群體就業,三一集團最近對去年新招800名研究生畢業員工裁員。由此可見,企業日子難熬又怎麼能解決群體就業?我們再來看第二點,解決發展帶動就業,但是,我們看到的是經濟增速下行,未來還將下行,並且出口也很困難,投資受限,並且又有能源節能考核。所以,經濟發展帶動就業很難。至於工業化,初級產業產能過剩,煤化工、石化屬於資本密集型帶動就業無疑於天方夜譚。城鎮化在沿海基本結束,內地還有一線生機。至於農業現代化擴大就業,由於是企業行為,企業的能力、規模、資金等等都極為有限,帶動就業量不大。

總體來看,溫家寶五策擴就業很難,但是與各級政府政績掛鉤變成考核通過很難,各地政府會有哪些對策呢?現模擬如下:

1、加大招商引資,筆者認為,企業見經濟下行苗頭,國企庫存增加比去年上升20%左右,而中小企業自身難保,而央企又限投,國外投資者自身面臨自保救命。所以,這條路很難。另外,就算引到大量資金,由於重複投資,變成所有企業將來面臨惡性競爭。

2、城鎮化,目前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及民資,還可以進行城鎮化開發,這方面能帶動一些就業,這條路比較適合內地省份。

3、農業現代化,筆者認為,城鎮化導致農民工外出,農業就業人員少了,意味著消費農產品人數增加,這是一個機會。另外,社會工資上升,變成消費群工資偏高,有利於打造農業現代化。但是如何來發展呢?可以依託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方法和筆者的獲獎論文《從我國農產品全球定價權來看「三農」投資》兩個方面進行,但是就業量並不是特別大,比初級工業化少,比資本密集型的煤化工、石化多得多。

4、各級政府財政出資安排就業人員,如城市協管員、清潔工、保安等等。加大企業公司攤派用工,加大地方政府出資用工,還有一種變相方法是裁掉高薪管理人員,擴招一些低廉員工,這些都是各級政府的臨時戲法。

不過,以上這些都不是最佳方法,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能讓各行各業業績上升,凈利總數上升,這樣可以多安排就業。另外,利用整合利潤率提升後,再降利,讓兄弟省份同行倒閉,變成本省千元就業加大產業量,供應別省,這樣,本省就業就大量上馬,這種方法在內銷外銷行業中均可以。第三,如何提高更多活動把國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外周邊消費群吸引過來,消費增加就業,還可以進行規劃本省產品全國各省展銷會,在賣產品的過程中,解決了本省就業。當然核心的中長期的還是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方法來整合外貿、中小企業、國企、央企、零售業、旅遊業、飲食業等等,創造新型業態,才是最終長久地解決就業。其實,各級政府增稅、增GDP增稅、降低能耗污染、打造品牌含金量、提升產業區利潤率並改造產業園、活動整合、零售業整合、金融業整合等等,都離不開第四駕馬車的指導。所以各級政府綜合性考核以及未來的各種新考核,都離不開第四駕馬車的持久指導,沒有第四駕馬車持久指導,那各級政府面對各種考核和未來許多新項目考核時,只能是疲於應對,臨時抱佛腳,各省都抱佛腳時,變成是同質化競爭,那你又怎能勝出?所以,還是要靠第四駕馬車一系列大整合,才能助你從各省各級政府同行考核中穎脫而出,政績自然鶴立雞群,這才是各級政府就業考核爭奪戰的利器,沒有利器,赤手空拳怎能打敗各地政府獨佔鰲頭?

經濟進6時代各省搶才能展翅高飛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第四駕馬車創立者 政府企業轉型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隨著房控不松、央企限投、地方發債權上收、平台貸受控、銀行信貸成本高且信貸受限,各地經濟徹底告別投資拉動經濟時代。而出口又失速,消費有勁使不出,筆者年初就認為三駕馬車乏力,不花錢讓經濟高速增長的第四駕馬車時代來臨,也只有以此為整合各個行業、各種業態、各種產品、各種經濟模式,「整天整地」才是唯一出路,而這需要先搶得整合頂級人才、整合專家,才能幹出成績,原來的智囊團已經回天無力了,如果有用,地方政府經濟早就風生水起了,所以,各地政府一網打盡壟斷全國整合大師才是奪得未來經濟騰飛的先機。溫總理7月8日考察江蘇在南京進行五省座談會,也就點出整合才是出路,創新未必一定成功,因為市場前瞻性需要先知道,但是中美具有前瞻性的經濟學家都不超過10人。所以,創新並不是最先騰飛的發動機,整合才是經濟最先騰飛的發動機。

今年四個季度GDP增速,一季度為8.1%,二三季度預計為7.5%左右,四季度為6.5%左右,全年預計7.5%左右。明年預計為6.5%左右,以後經濟增長進入6%的速度,所以,筆者認為經濟進6時代。沿海地區包括直轄市經濟今年回到6%的增速左右,明年回到5%的增速左右,5%增速將成為未來的大致範圍,而內陸各省經濟增長從今年的10%-12%左右,回落到明年的8%-10%,將來也是這種常態。

經濟進6時代,哪省能展翅高飛?

筆者認為,各省都會對大企業進行傳統式併購重組,但是這種併購是無效的,這是大財團,競爭力並沒有提升,那麼,如何整合才能創造最大效率?

筆者認為,傳統抓大放小並不理想,重點抓小,次抓大,才是關鍵。大企業訂單下降較少,中小企業訂單下降較多。所以,中小企業通過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方法,這是關鍵的第一戰。第二戰是大企業以產品整合方式、配套業方式、上下遊方式整合。第三戰,以飛機旅遊方式替代傳統國內旅遊,運程篩選景點,提供離境免稅店,加速舉辦亞洲級國際級活動。第四戰利用擴進口政策在商業整合上推陳出新、大展拳腳,全面改造百貨大樓、購物中心、商業街。第五戰整合產業園、高新區、經濟區、創意園。第六戰,外貿企業進行一條龍整合,從產到銷。第七戰,加速推出一批高端品牌、奢侈品品牌、世界級大企業。第八戰,加強多省合作,比如共同舉辦國際賽事活動,多省景點用飛機游串連起來,雙休日一槍搞定,多省GDP、稅收、股權、技術等合作。第九戰,加強地方政府、企業、金融業、服務業等各種合作,創造效益,以後的投資爭奪更加慘烈,僅僅靠交通要塞、稅收優惠,恐怕不靈了,因為企業產品沒有競爭力。如何讓投資方看到自己能進行脫胎換骨、升級的前景,才是關鍵。所以,各省各市自己內部先整合,打造一些強勢配套產業與之配套,這才是絕招。這種先處理內部才是招商引資的利器,因為你是給投資方再造升級。第十戰,企業式政府已經抬頭,但是還是不夠,必須把全國一些整合能力強的頂級專家包攬懷中,壟斷了這批人,就等於後續成長空間巨大,而以上這十戰等更多方面均以整合專才為先。所以,奪才大戰將成為各省各市的第一步。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將來經濟進6時代,各省各市經濟只有整合才能展翅高飛,該整合的並非僅僅以上十個方面,而是所有方面。而要想整合,必須先壟斷先搶進全國整合頂級專家才行,先下手為強。全面整合第一步能讓地方經濟上升3個百分點以上,第二步再提3個百分點,第三步再提3個百分點。如此就進入太空軌道正式高速運行,大約年新增10%左右,加上6%的基數,以後就是進入14%-18%之間的長年增速,每一步大約三年可以完成。

各省優化降能耗勞民傷財指望誰?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政府企業轉型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7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而「十一五」時期,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學需要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14.29%和12.45%。多年來降能耗靠優化,比如增加排出物的脫硫裝置,增加污水治理,增加碳捕捉技術,這一切都是優化,並沒有改變產品本身的運作。

今年前5個月社會用電量1.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5月當月有三個省市用電量負增長,這實際上是經濟下行的結果。

筆者認為,降能耗不改變產品本身的運作方式是不行的,優化只是進行外部改善,對於企業產品競爭力無效,相反降低了企業利潤率,對於地方稅收有下降影響。如果採用第四駕馬車產品整合方法,產品利潤率初步新增20%左右,在能耗沒擴大的前提下,企業利潤分母擴大變成地方GDP分母擴大,單位GDP的能耗自然下降,地方企業稅收又上升3倍。這些改裝後的大企業再轉到高端品牌、奢侈品品牌、技術研髮型大企業,那麼地方稅收再升6倍,總體上企業稅收平均客增長9倍,但是總能耗不變,變成單位GDP能耗下降90%左右,這是8年後的情況,但是短期三年內用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產品整合方法,能讓各省工業單位GDP能耗下降三分之一。

今年一季度,海南省、貴州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進入一級預警,1-5月,貴州省、甘肅省跌出一級預警。一季度二級預警只有內蒙古自治區,到了1-5月,甘肅省從一級預警進入二級預警名單中,但是二級名單中新增遼寧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但是5月粗鋼產量出現分化,由原來的這種轉為持平,預計未來粗鋼產量會同比下降,這會大大降低用電,對煤炭發電、煤炭煉焦的量會下降。所以,各省總能耗會由目前的增幅下降一半到持平。很明顯,能耗總量持平,經濟增長7%左右,那麼單位GDP能耗是下降7%左右。對於1-5月海南、青海、寧夏、新疆一級預警內蒙古、遼寧、廣西、甘肅二級預警地區,以筆者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方法最有效,不投入產品外部技術技改,只進行產品整合,在不增大能耗總量的基礎上,卻能讓企業利潤增長20%,導致GDP總量基數做大,單位GDP能耗自動下降三分之一。

本次新增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大氣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源於化石燃料的燃燒,城市中主要是汽車尾氣排放,國家能源研究院研究員姜克雋說,對於新增排放指標,可能還沒有摸索出有效的控制方式。

筆者認為還是有辦法的,對於塑料化纖類的化工原料,由國產改為從中東進口,這方面他們的成本比我們國產還便宜。即降低成本又降低了煉化。另外,服裝、玩具由塑料改為棉料,玩具還可以改為竹製、木製、棉製或混合製品,同時提高棉製品的創意、智能化、品牌化卡通化等等,來提升附加值。

綜上所述,利用第四駕馬車產品整合方法,三年內能降低企業的三分之一能耗比率,八年後能降低能耗比率九成,但是三年內又增加企業稅收三倍,八年後增加企業稅收九倍。對於氮氧化物,以進口原料替代國產,以棉製品替代化纖布料,以木質、竹製、棉製替代塑料製品。所以,筆者認為,只要以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為基本工具,降能耗方法總比困難多。靠優化即增加企業技改投入又降低企業利潤降地方稅收,這是勞民傷財,而用經濟衰退來降能耗是同歸於盡。所以,筆者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增稅、增GDP、增企業利潤率又降單位GDP能耗,三種方法,各省只能指望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為基礎的一系列整合方法。

廣州杭州及各地財政負增長怎麼扭轉?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政府企業轉型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1-5月,廣州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82.33億元,同比增長3.36%,增收12.43億元,如果扣除國企下半年稅收預交12.77億元,實為負財政。其中稅收收入294.71億元,下降1.86%,堅守5.57億元。非稅收87.62億元,同比增長25.86%,增收18億元,這18億元主要是靠提前對國企上繳稅收得來的,這一塊有12.77億元,其中7億元為廣汽預繳,最近廣州限牌會影響汽車銷售,對廣汽下半年銷量會有影響,這會影響廣汽的資金流等財務問題。

廣州稅收1-5月為何下降1.86%?主要與企業效益相關,1-4月廣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總額471.27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比1-3月擴大1.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43.38億元,同比下降16%,降幅比1-3月(-11.5%)擴大4.5個百分點。

很明顯,廣州市財政問題主要出在企業利潤率大降。所以,從企業利潤率上提升,才能提升廣州稅收。筆者早就提議用第四駕馬車產品整合改造中小企業,能讓中小企業利潤率上升15個百分點,是原來中小企業利潤率的3倍。另外,改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初步能讓利潤率提升5個百分點,能增加20%的利潤總額,相當於增加100億元。這樣,廣州市財政稅收就會大增。

無獨有偶,長三角第二大城市,杭州市1-5月份,公共財收完成383.89億元,同比下降3.7%。一季度,杭州全市財政總收入452.4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32.09億元,-2.3%。1-4月份財政收入595.9億元,增長0.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05.63億元,-4.4%。

實際上,杭州、寧波、溫州上半年土地出讓金106.31億元、68.44億元、21.18億元,同比下降72%、60%、84%,今年上半年三市房價下跌幅度屢屢排在全國前三名,與此有關。雖然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1-6月300城市土地出讓金下降38%,實際上沿海城市下降最大,上海上半年為184.12億元,下降62.7%,北京144.8億元,下降55.7%。

很明顯,土地出讓金沿海下降6-7成,並且企業利潤率大降,前者受房控影響,本人在年初和兩會專欄就向全國各省市發出警告,不要指望房地產拉動經濟,對於企業利潤率大降,筆者認為,這是全球經濟C浪下跌衰退的結果,目前來看,只有整合企業產品,才能扭轉企業稅收下降的局面。筆者認為提前預繳稅收是臨時抱佛腳,並不是長久之計,打造更多的金改、產業園、招商引資已經產生惡性循環的負面效應,企業大家挨餓,怎麼辦?啟動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產品整合等一系列整合,才能給企業、公司帶來更大的利潤率,這才是讓稅收下行趨勢反轉的關鍵。

總體看來,廣州、杭州財政收入負增長,與企業稅收下降有關,而企業稅收下降與外貿並不是很相關,主要與國內大量產業園同質化競爭有關,與原料成本上升有關,與現代成本如果成本上升有關。筆者認為,通過產品整合,降低競爭擴大規模,通過先用原料後付款、壓價原料、擴大規模降低產生允許各個環節成本,來提升企業利潤率彌補走完這一步,就鼓勵技術創新,顯得脫離現實,導致無效。所以,目前能走的而且能立竿見影的就是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除此抓技術研發反而加大企業成本投入,短期內成本上升,影響企業利潤,進而影響地方政府稅收。所以,廣州、杭

各省經濟如何擺脫2012年本輪衰退?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1992年通貨緊縮,怎麼辦?鄧小平南巡用經濟特區脫困,引發新的通脹。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引發國內通貨緊縮,用房地產、加入WTO和擴張性財政如國債大量發行投資基礎設施來脫困。2012年又到國內通縮,用什麼脫困?這個問題各省政府應考慮清楚了。

房地產現在已經飽和不可用了,新興產業叫好不叫座,技術研發是個慢活,遠水解不了近渴,打造高端品牌、奢侈品品牌是企業長久積澱水到渠成的結果。現在中央用四手抓經濟,一抓高新區來帶動經濟,這是想著深圳特區的美夢和技術興國的美夢,但是筆者認為效果不大。二手抓金改,我認為短期效果不大,除非資本市場全面對外開放才有效。目前國內恐怕還做不到,因為未來三年內全面自由兌換很難實現。三手抓基建,如鐵公機、下水管道、輕軌、地鐵等基礎設施,這一塊有點用,但是總規模不大,而且後續效應作用有限。四手抓消費,但是外貿失靈,就業困難,消費怎麼旺得起來?股市失靈、產業投資失靈,無法拉動直接消費和間接消費。

綜合起來看,以上中央四方法只有基礎設施有點效,當然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讓股市大漲,這才是當前類似美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刺激股市拉動消費的方法。這個方面有巨大的作用。但是當前已經具備國際國內打通的經貿通道,我們不會運用,導致資源浪費了,現在中國中央領導還是以中國思維怎麼行?如果轉到全球思維就能救中國間接了。

第一,通過產品整合方法,打造一大批大企業,提升原料檔次來提升質量,在新的層面上再降價擠垮海外同行供應商,達到搶國際地盤。同時不要老是守株待兔坐在家裡望訂單,而要主動走出去銷售,在海外當地接單,利潤高,個性化、本土化、定製,這才是新出路。

第二,國內大造機場後,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國際性活動吸引全球旅客,來購物、參加活動,如何把更多國家人群吸引進來,就是消費全球化。

第三,今年上半年拉動經濟最大動力來自消費,但是國內同質化競爭較重,要想差異化競爭,可以從全球視野、文化、多元業態整合等方面去創新,這種文化、多元業態整合可以是全球級別的。

所以,筆者認為,訂單從守株待兔到走出去、用全球消費者來中國買產品、把零售業做到國際特色國際水平。這三個方法能使中國經濟重新回到8%-10%的經濟增長時代,這都是拜中國與全球打通後,把全球顧客看成中國的消費,把國內的零售業打造成全球特色。所以,這種全球整合才能救中國本輪經濟通縮脫困。而要想全球整合必須具備把全球某行業總量看成分母與中國爭搶國際市場看成分子,這才是新的搏擊全球,總體是借全球之力化解中國經濟通縮。

州乃至全國各地政府財政稅收扭轉上升只有華山一條道——第四駕馬車以產品整合為基礎的一系列整合。

全球央行凱恩斯被弗里德曼強姦了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凱恩斯的人口與貨物對應的總供給總需求以物作為調控的思維,到了弗里德曼那裡,變成貨幣與貨物對應的總供給總需求以貨幣作為調控的思維,一切貨物價格都是錢的多少決定了物價通脹和通縮,從此宏觀經濟調控進入無人的世界,央行的職責被限制在CPI上也即貨幣多少決定了物價通縮通脹,央行不再盯住房市、股市,根據弗里德曼的解說是,一切通脹都是錢多了,結果,全球央行和凱恩斯被弗里德曼強姦了。實際上,弗里德曼的貨幣數量理論那是錯的。

文化大革命吃食堂時,物質稀少,那個時候皖南山區買一個普通月餅當地買不到,要趕到臨近的浙江省市區才能買到,要10元人民幣,那是干一天,只有幾角錢。20年後的皖南當地農村,買這種月餅需要1元錢,但是干一天得到1.3元。到了1995年,當地教師工資100多元一個月,干一天工資是2.5到3元左右,但是月餅還是1元錢。我們再來看,當初上海初裝電話要4000多元,,那時的工資低上海最低月工資在三四百元,現在上海月工資最低1450元,電話初裝費只有140元,現在的央行貨幣投放量比十幾年前多很多,為什麼價格不見上升反見下降?央行貨幣投放多了、工資上升了,貨物並不變貴反而便宜。很明顯人口與貨物供求有關係,如果添加基礎設施投資,變成人口與貨物供求關係重新洗牌。弗里德曼的錢多物貴錢少物廉並不準確。

2008年金融危機,應該是物價下跌,但是一般日用品未必下跌,當商品過剩時錢再多,由於消費是剛性的,只需一定的需求量,產能過剩時,錢再多,未必造成通脹。

通過商品緊缺和過剩兩個例子,我們發現,這都是與人口總數(相對固定)與商品多少的供求關係,才是決定物價的關係,貨幣只是配角。我們根本看不到貨幣的支配,弗里德曼強姦凱恩斯,誤導了全球半個世紀,他臨時前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以貨幣存量作為同樣的貨幣政策一直沒有成功。不能肯定今時今日是否還會和以往一樣推崇它。」最近5能,國內每輪通脹,總有經濟學家出來說這是錢多了,那麼看了本文的你,以後是否還會這樣嗎?

所以,央行貨幣政策盯住CPI是 一種笑話是愚蠢,這是美國宏觀經濟學原理教科書的錯誤。國內的各大高校經濟學教科書至今還在傳播貨幣數量理論。其中在中國大行其道有的是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斯蒂格里茨的《經濟學原理》,都是貨幣數量理論的傳播者追隨者,都是一錯萬里,國內外還在把大糞當作金科玉律,崇拜至極,買回家的是一堆垃圾。所以,本人在此為凱恩斯翻案,恢複名譽,通常這種事是徒弟們去乾的。本人與凱恩斯沒瓜葛,只是處於真理真實性有用性去思考,認為人口與貨物的供求關係比貨幣與貨物的供求關係更科學更合理。下面我們以此來發揚凱恩斯「物思維」的供求關係。

凱恩斯的理論適用於封閉型國家,對於開放型國家,一國的貨物不夠可以通過進口來解決供給。所以,弗里德曼貨幣理論解釋為,錢能解決貨物緊張,一切均可以買來,可以解決一國供求關係,一國供求關係說到底還是貨幣數量多少的關係。

伯南克曾經推出通貨通脹目標制,國內外央行乃至貨幣學家以此為寶物。實際上,蒜你狠、逗你玩、糖高宗都是一貨物供應減少、人口不減少導致炒作,成為關鍵。為什麼在這些產品充足時,央行寬貨幣為何就炒不高這些產品價格?為什麼物價大漲時、央行緊貨幣物價不跌?為了圓了貨幣數量理論有用,於是搬出貨幣調控的時滯性,要半年才有效果。可是蔬菜在半年內早已滄海桑田,三四月份的緊張到五六月份就大跌價?為什麼?還不是人口與蔬菜總量的對比關係發生了變化,這與貨幣有何相關?

所以,人口與貨物的對應關係是重要的,只不過凱恩斯沒有從全球化關係中來進行全面展開,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如何進行全球總人口與總貨物的對比關係決定了價格,減少貨物供應就能提升價格,如何讓海外企業倒閉就成為關鍵。而要想讓海外供應企業倒閉,唯一方法是中國的產品質優價廉,才會產生選擇中國產品。所以,本人認為中國產品可以用筆者的整合方法來提升質量再降價銷售,這會打擊海外同行,這個方法適合當下的外貿出路。

我們以歐債危機為例,這兩年來,救助希臘、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義大利、歐洲銀行業,投入的資金比這些國家減少的工資總額大得多,貨幣總量是擴張而非緊縮,照理講通脹,貨幣增加購買力增加,但是實際上卻是只見蕭條物價無法上漲。所以,現實例子否定弗里德曼的貨幣理論,地方政府有必要思考全球產品的總量與人口總量的對應關係。

不動產爭奪兩萬億險資的殺手鐧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6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截止6月底,國內保險公司總資產達6.7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3.3%,凈資產6746.6億元,較年初增長21.2%,保險業「13條新政」給保險業鬆綁,允許投資不動產比例不超過總資產的15%,相當於1萬億元,考慮到保監會這次鬆綁並非為投資股市服務,而是為不動產服務。所以,萬億元險資為進入不動產打開了大門,不過,這次新規給不動產帶來的恐怕是兩萬億元資金,還有1萬億元資金是怎麼落實不動產的?

萬億險資新政投資不動產有什麼規定?

原來險資投資不動產,要求上一年會計年度盈利,現在取消這一規定。凈資產不低於1億元人民幣維持老樣子,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基本要求調整為上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從原來的不低於150%下降至120%,其中投資非自用不動產賬面和基礎設施債權僅投資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0%,前者不高於15%。

哪些不動產成為險資的最愛?

筆者認為,旅遊地產,度假村地產,產業園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大城市繁華商業街地產,等等,這些成為險資的最愛。而購物中心、商業地產、寫字樓未必能進入險資的入選範圍。

進入險資範圍的不動產如何再通過篩選?

這要看不動產的經英方式、盈利方式及其前景規劃。很明顯,目前盈利很好的項目和模式,經營方式上別具一格,發展前景十分廣闊。那麼,如何盈利達到最優呢?筆者認為提高筆者的產品整合等一系列整合方法,來提升盈利。另外,打造一套好的別具一格的戰略發展,展示出高超的大戰略大操盤,同時如何規劃處將來發展的終極目標,比如如何做到行業最好或中國最佳或擠身大型企業或增長最快公司等等。

雖然,今年出台允許險資投資債券,但是高收益債不敢投,國債、地方債收益率低,持有信託債券雖然這些年來是「剛性兌付」,但是企業越來越陷入倒閉大潮中,怎麼敢買?所以,相對來講,旅遊地產、度假村地產、產業園地產、養老地產、文化地產、著名商業街地產成為險資最愛,想通過升值後出售。但是企業只要通過筆者的一系列整合改造,提升規模和利潤率,不動產企業可以以股權方式招來險資,這一塊是1萬億元現金。

綜上所述,不動產業可以爭奪1萬億元險資投入,不動產企業股權通過筆者的第四駕馬車一系列整合後,能最多吸引1萬億元險資投入。如此,不動產能吸引兩萬億元險資投入。關鍵是你的不動產投資回報率即期利潤率要高,中期戰略規劃要大手筆,比如規模多大?何年上市?行業規模第一、利潤率第一如何實現?門檻性在哪裡?這需要整合頂尖專家操刀哦,進行一套中期整合、遠期整合,幫助從所有種類不動產中穎脫而出,成為佼佼者,這才成為險資的最愛,另外險資的回報上進行兩手策劃,第一是6%的年保底回報,假如發展不好,只有6%的承諾回報,如果業績很好,根據可以按股份分利相應的利潤。另外,可以讓險資反覆追加投資,上不封頂,但是沒有投票權只有分利權。如果你的公司企業能把利潤率提高到各類不動產的佼佼者,比如利潤回報率30%左右,擁有分利權、沒有投票權是可以接受的,現在高新區企業利潤率只有4%,上半年央企利潤率只有個位數。關鍵是如何動用一系列整合方法整合出高利潤率,這才是搶兩萬億元險資的殺手鐧。

中國樓控需要新抓手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省政府企業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8月1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中國限購房地產,首付三成未必是個好辦法,筆者認為中國樓控需要新抓手。

第一,中國保障房5年後好轉讓時間太短,如果中國所有樓房要滿十年才好轉讓,而且把溢價的70%以上上繳給國家,我想,投機之風立馬剎住。也不會影響新買房者,照樣可以買房,不限購,但問題是買進後自住是行的,想獲利變成沒門。這樣,自住者可以買第二套房,但是投機者少了,總體上是投機者知難而退,把房子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

第二,中國地產太死板,雖然有大戶型、小戶型、中戶型,但是小戶型基本上在50平方米左右,像15-25平方米的小戶型少見。法國一些古老建築共五層,底層是商鋪,二到四層是100-200平方米的大公寓,五層是15-25平方米的小戶型,沒錢的可以先買一間小的,以後有錢時再買一間打通拼大,這對現在的創業型人士也不能不說是個好辦法,為什麼一上來就是50平方米起步?

第三,公租房為什麼要在偏郊發展呢?實際上市中心也可以建,底下三至五層開商鋪,三至五層以上樓層沿街窗戶設立時要考慮到生活垃圾和高空安全,可以設立封閉型陽台,單間面積可以10、15、20平方米的房間,像洗澡、廚房、廁所可以公共使用,另外有線電視、寬頻、空調、簡易傢具全配。月租金1000、1500、2000元,10平方米房子兩人住,每人分攤500元,環境比較好,價錢不貴,每人住5平方米。根據合住2、3、4人而租不同大小的房子,這個價錢打工者能承受,地方政府也不會虧錢,物業管理公司也是有錢可賺的,澡堂、公廁、廚房收取使用成本費,不以贏利為目的。可以通過食堂、下面商鋪來獲利補貼整幢大樓的物業管理公司。筆者認為,這種新型保障房亦商亦住對開發商是有吸引力的。

第四,適當提高房產稅,把房地產看作穩定社會成本的關鍵,另外,建立遺產稅,以人均多少面積不交遺產稅,超過的面積得交遺產稅。這樣,富人使用空間面積多交稅是合理行為。同時保證大眾自住人均規定面積也即基本居住不交遺產稅,實際上房產稅也可以這樣細化,比如人均多少面積不交稅,超出部分房產繳稅。我們可以按人均15平方米為分界線,超出部分繳房產稅繳遺產稅。

綜上所述,以上四個方面展開後,中國沒必要限購房,買多少套可以放開,只需首付三成或五成以上控制住、利率差別化對待,控制住就行,房價未必能漲。

郵輪文化經濟大幕悄然拉開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12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近日國家旅遊局副局長杜林在第七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上透露,為落實CEPA補充協議,加大力度支持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旅遊發展,經國務院同意,國家旅遊局出台了允許內地旅行團乘坐郵輪從香港島台灣,乘該郵輪可繼續前往日本、韓國再回國的相關政策,從2013年1月1日正式試點實施,不過筆者認為郵輪文化經濟大幕悄然拉開。

出國游乘本國郵輪,這對本國造船業是一個利好,會減少飛機使用量。另外,郵輪長時間在海上航行,吃、住消費由過去的國外消費品轉為國內消費品。去年中國出境游7000萬人次,海外消費額720億美元,平均每人1030美元,相當於6500元人民幣,這基本上是出境游的機票、門票、食宿費,現在通過郵輪,就會把這些全部轉變成國內消費,預計到2020年還會增長到1億人次出境游,將增長50%。出境游費用按現在的收費也會增長50%,即能達到1000億美元,我們把其中20%作為門票收入,落入海外,其餘80%的消費全部落入國內企業手中,去年德國遊客海外消費額840億美元,美國相應為790億美元,今年前5個月中國遊客境外遊人數增長了20%。

郵輪文化經濟大幕如何拉開?

筆者認為,利用郵輪打造移動的3D電影院、水上樂園、水上主題公園、水上迷宮、水上表演節目、水上論壇等等,這條流動的船可以通過大貨輪改裝。這樣,這條船可以在全國各江河海邊停靠,吸引當地的人群就近上船消費。如果碼頭邊停靠不同特色的文化大船,那麼將產生巨頭的魔力效應,能拉動碼頭經濟,臨港經濟在中國只是上下貨的概念,現在可以改寫臨港文化經濟。中國碼頭由於企業今年明年凈倒閉700萬家,外貿進出口雙雙衰落,碼頭產能過剩已經來臨,利用郵輪文化經濟,補充臨港經濟新元素。讓港口經濟獲得脫胎換骨的裂變。同時,中國造船廠可以把這種文化郵輪對外出口,何必與韓國、日本爭奪集裝箱、好望角干散貨大船呢?文化郵輪開啟中國船廠的新天地。中國不僅輸出文化郵輪,還可以輸出文化節目版權,當然也可以根據國外用戶要求定做國外本土文化特色的郵輪。

綜上所述,文化郵輪僅僅是筆者多元整合的一個例子,推動了造船業轉型、臨港經濟轉型、出境消費額迴流轉型、主題公園活動項目地點協議固定到移動的轉型、船廠從輸出船到輸出文化整合體的轉型等等。所以,筆者認為,郵輪文化經濟大幕悄然拉開。

《深圳寶安區經濟轉型如何達到AAA級?》

《深圳寶安區經濟轉型如何達到AAA級?》《呼包銀榆經濟區需第四駕馬車拉動》《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為何發而無力?》《第四駕馬車助各省增稅少收非稅》《給溫總理在任最後的經濟建議》《萬億險資進養老,省政府魂在何方?》《黃金周旅遊爆棚=經濟戰略無能》《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中國經濟2013年崩盤,拿什麼救市?》《中國製造業崩潰,誰取代中國?》《中國2014年還是2017年走出崩潰?》《萬億鐵公機開啟古文化經濟時代》《產業調節貧富 200萬億能救全球》《城市化和企業競爭力誰主中國沉浮?》《保企業=保經濟=保各省政績》《中國需要數字化商品而非數字化製造》《各省文化產業路線圖需要各省特色》《增收減利倒逼中央考核轉型》

第四駕馬車助各省增稅少收非稅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各省找不到增稅的對策,怎麼辦?筆者認為,本人提出的第四駕馬車可助各省以解燃眉之急,可增稅少收非稅。

不僅今年上半年非稅增長在6月份沖時點,以便順利完成上級下達的財政收入任務指標,當時筆者認為,非稅主要來自罰沒收入、提早收稅、查偷稅漏稅、補稅、優惠稅收審核從緊等等。由於企業總收入是固定的,通過表外稅收的上升必然帶來生存上的壓力,這不是好事。果然到了10月份10餘省公布三季度財報時,稅收增長失靈,非稅增長突飛猛進,各省為了完成財政部財政收入指標,只好讓非稅收入飆升了。結果與中央給企業減稅政相背離,現在變成各省政府一方面在明處按中央要求給企業減包袱,另一方面在暗處通過非稅收入飆升給企業加包袱。

第四駕馬車從哪些方面可以助各省增加稅收呢?

第一,利用第四駕馬車的產品整合方法,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讓企業第一步就能增加15個百分點的利潤率,營改增由於企業利潤率走低反而導致各省稅收下降, 增長企業利潤率,變成增稅,這是一箭雙鵰之舉,也會不裁員,反而增加就業,能促進消費,促進經濟增長,如此,各省經濟增長良性循環形成。

第二,通過第四駕馬車的魔幻工業方法,讓全國三分之一的製造業回歸到古代產品的復甦,古文化產品的恢復,避開同質化競爭,打造這一塊,能讓各省旅遊時有產品供旅客買、食、聽、玩等等。這樣,能迅速做大各省旅遊業的產業鏈,各省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利潤數十倍上升,這一塊稅收自然增長數十倍。

第三,通過第四駕馬車的跨業整合方法,把電子產品技術等技術整合到非電子非技術行業,迴避電子行業、技術行業的正面競爭,開闢另一個無人競爭的藍海,利潤數倍增長,那這些產業的稅收自然數倍增長。

第四,通過第四駕馬車的多元業態整合,讓省內的購物中心、商業街形成特色,提升競爭力,打造國內知名特色消費商圈,能增稅、增加就業,帶動物流、賓館、飲食等業態興旺,達到消費驅動經濟,各業旺了,稅收也就上來了。

以上僅僅是筆者第四駕馬車整合方法的少數部分,博客中已經展示出三成,可供各地政府參考,更多整合方法可提升各地政府轄區內的外貿、主題公園、文化公園、養老院、古城恢復、高新區、產業區、設計創意園、開發區等的利潤率加速增長,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才是春,讓各地政府稅收走出冬天進入春天,需要的就是全方位的整合形成全方位的稅收河流。也只有進入春天,才可以不需要動非稅收入增長完成財政收入增長指標的念頭。所以,非稅收入是不可持續的,是殺雞取卵,不利於企業發展的。

呼包銀榆經濟區需第四駕馬車拉動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近日,呼包銀榆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獲批,包括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錫林郭勒盟的二連浩特市,烏蘭察布市的集寧區、卓資縣、涼城縣、豐鎮市、察哈爾右翼前旗,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包括寧夏的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的沙坡頭區和中寧縣。包括陝西的榆林市。這些地區經濟總量約1.5萬億元,是能源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生態功能區。筆者認為,根據現有跨省開發區、跨省合作模式,已經不適用於呼包銀榆經濟區,需要短時間馬車才能拉動。

從中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帶來看,要麼道路合作,要麼旅遊合作,但基本上是各顧各,隔靴搔癢。這種表外、體制外合作已經失靈,只有深入到體制內、財務報表內合作才是真正雙贏的合作,下面從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中拿出諾干整合方法來對策。

第一,經濟區內多處露天煤礦、荒山,現有的做法是植樹造林。筆者認為,這種造林代價較大,在造林前先規劃一下,造林除了凈化空氣之外還能派什麼用場?比如提供景點旅遊、供拍電影,供賣木材支付植林成本。另外,如何在林中設立一些娛樂場所,比如大型主題公園,如此,變廢為寶,化虧本為盈利。

第二,加強煤礦、煤化工、煤層氣的一體化開發,不要相互競爭壓價,通過相互折股後相互持股方式操盤。根據各地股份比例回歸相應比例的GDP、利潤、稅收,這樣,寧夏、內蒙古、陝西從競爭變成體制內合作、財務報表內合作。

第三,加強造林與能源的協調統一,煤礦、煤化工、煤層氣支付炭污染費用,由植林單位發行經濟區植林債券,炭污染費用成為債券的收益。同時植林內的活動項目、木材及其製成品也是植林債券收益,景點旅遊、拍攝電影收費也是債券收入。根據不同林塊發行不同債券,通過上市交易,然後編製指數,再由指數形成期貨,這就是中國的植林期貨。期貨合約可以買木材、門票、拍攝景點等等。

第四,打造全球林業論壇,林業博覽中心,林業項目交流會,林業與大氣研討會,林業金融研討會,林業企業研討會。其它可以涉及到傢具、紙業、建材、賓館、餐飲、包裝、創意、玩具等的全球研討會,如此,以高規格高檔次的全球級論壇帶動旅遊業、餐飲業、飲食業、零售業、土特產等的消費。

第五,打造經濟區土特產品整體銷售,對土特產品進行深度開發,有美食、保健、科技等開發。對經濟區內古城、古遺址修復恢復,對經濟區內古產品古文化產品恢復並植入電子化納米化技術升級改造,形成特色產品。恢復經濟區內的古代娛樂產品,比如戲曲、舞蹈、風俗節日、唱歌、美食、服裝、服飾、古傢具、古生活用品,包括古代思想、書畫、建築、雕塑等等,讓旅客為看、食、聽、玩、買、收藏、投資林業債券期貨等全程消費投資,這才是經濟區大製作大規模運作戰略。

綜上所述,呼包銀榆經濟區如果能在跨省項目中,實行股份制一體化,造林一體化,論壇一體化,古產品一體化,能源植林協調開發一體化,那麼這是財務表內、體制內一體化合作發展,這比現在的財務表外、體制外合作切中實際項目,達到有效運作,這才是第四駕馬車的GDP整合、稅收整合、跨地域整合、跨業整合、實體與金融整合、多元業態整合、古今整合等整合方法的一次集中展示。如此,呼包銀榆經濟區就被第四駕馬車拉動了。

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為何發而無力?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截止到2011年底,上海文化創意園區100多個,實現總產出6000多億元,從業人員約為120萬人,對經濟的貢獻度在15%左右,或者說貢獻1個百分點的GDP。然而浦東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就達到9000億元以上,而上海生產總值近6萬億元,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為何發而無力?

上海許多創意園的入駐企業,有的虧本,有的保本,有的微利,為什麼這樣?業內人士認為租金高過高檔寫字樓,還有入駐部分企業根本和創意產業不搭界,面臨知識產權、人才缺乏等眾多因素的影響。

筆者認為,這些僅僅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是創意設計企業的品牌、實用價值、本土文化因素沒有重視。另外,同行太多,競爭激烈,沒有通過很好的整合來縮小競爭壓力。最後,創意設計與企業並沒有進行很好的溝通,信息不對稱,結果是創意設計企業活少而經營困難,而製造業服務業等企業因缺少創意而無法提升競爭力。如何搭好這個橋呢?筆者認為,地方政府進行創意設計企業與製造業服務業只有先集中才能碰撞出雙贏的結果。所以,筆者認為,地方政府不是介入過多而是過少。所以,筆者建議,上海市政府每個季度舉辦一次創意業製造業服務業項目對接交流會,便於大家進一步地進行上下游企業配套發展。

另外,上海市政府篩選一批創意企業為電子化納米化技術整合複製到非電子行業和古產品方面進行推動,讓上海的產品穿上電子化外衣。拉出電子產品的衍生產品,這對於豐富上海產品的多樣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旅遊者購物吊起了新鮮、刺激、慾望,這樣就會拉動上海消費達到推動經濟、增加就業和提升工資。

文化強國的推動鏈條在哪?

這並不是指漢語和孔子學院的輸出,那麼會是什麼呢?有人會說文化產業化是文化強國的方式,這到底對不對?筆者認為,有點對,但是效果不佳,就好比上海的文化創意產業一樣發而不力。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如何才能達到爆發力飆升?筆者認為,用產業文化化來替代文化產業化,才能迅速做大蛋糕。文化產業化是指文化產業如何進入市場賺錢,它是文化而非製造業。而產業文化化是指把製造業、電子信息技術等工業化產品的技術先整合後運用到傳統產品傳統文化產品上去,需要環境進一步古化打造,古文化複製和現代化,目的在於讓大家消費。所以,文化產業化是指文化企業經商,而產業文化化顯然與文化企業無關,與古文化古產品有關,與工業化製造、技術、品牌、質量、銷售等有關。

所以,筆者認為,產業文化化顯然是指用工業化來包裝古文化、包裝古產品,這自然容易產生巨大的經濟蛋糕。文化產業化與製造業工業無關與文化有關,做不大經濟總量,所以發而不力。

2013年4月國企利潤率或將歸零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18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今年上半年國企利潤率5.1%,1-8月國企利潤率3.8%,兩個月下降1.3個百分點,照此速度,2013年3-4月國企利潤率就可能歸零。除了這種數據推導上的因素外,有沒有其他因素來共同促成呢?

筆者認為,第一,7月央企加入去庫存不足半個月,只有一旬時間,結果銷售額從上半年月均1.67萬億元左右上升到7月份的2萬億元出頭,如果整個月促銷,有可能比上半年月均營收多出1萬億元。所以,我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前8月央企利潤同比下降9.4%,地方國企利潤同比下降19.6%,這種下跌幅度較大反映了地方國企競爭力弱於央企,企業大了抗風險抗波動性強,但是央企7月營收2萬億元,7月凈利潤693.7億元,與6月環比出現下降。很明顯,加大促銷導致利潤額下降擴大。上半年國企利潤率5.1%,前8月國企利潤率就到3.8%了,而央企前7月為3.7%,預計央企由於促銷,8月份的銷售額有可能放大到2.5萬億元左右,這會大大拉低國企利潤率。

第二,央企促銷會導致進口減少、生產放緩,那麼海外企業出口中國就少了,影響海外消費能力,那麼這會影響中國外貿出口企業,預計三個月就會顯示出效果。我們按8月為開始的第一個月,那麼海外,今年11月就有明顯感覺,這會影響中國出口惡性循環。那麼,外貿企業會收緊員工工資、裁員,有的會倒閉,通過3個月到2013年3月份,無論是海外還是國內都形成三個月的累計惡性循環。正是這種惡性循環鏈條導致2013年國企利潤率可能歸零。

第三,法國新增個人所得稅,富人的所得稅率上升到75%,350億歐元左右的增收一方面是100億歐元左右的政府減支,200多億歐元的增稅。日本消費稅上升,歐元區財政緊縮面擴大,糧價大漲,石油因美伊局勢緊張和美元貶值流動性犯難導致大漲等等,都是影響全球消費的關鍵因素。另外,2013年1月1日開始,小布希的減稅等刺激消費政策到期。這些因素成為2013年3-4月全球消費下跌的主因,這些因素也會影響中國出口,所以,筆者認為,2013年上半年月度出口有可能出現20%的負增長,主要依據就是這些國外新的利空消費因素和中國央企去庫存影響全球消費的綜合因素。

第四,筆者此前認為中國企業內戰只需三個半年就能讓企業倒閉狂潮來臨,第一個半年是利潤歸零,這個利潤歸零並非指整體,而是指30%-50%的企業,這一步在今年8月前已經實現。第二個半年是企業虧本大甩賣,這個虧本大甩賣並非是指所有企業,只要30%以上的企業實現虧本大甩賣就是實現,這個過程從今年8月到2013年1月左右基本完成。然後是第三個半年,企業倒閉潮,從2013年2月到2013年秋季左右,這個倒閉潮主要指30%的年倒閉率,月均倒閉率在2%以上,這個倒閉率是合理的,因為今年上半年餐飲業企業月倒閉率是15%。

企業倒閉潮影響消費的路線圖是怎樣的?

許多國內專家到日本去旅遊考察,發現日本經濟停滯,但是消費並不停滯,為什麼會不一樣呢?筆者認為,這種結果不能證明消費永遠好,只不過是消費沒受到打擊,日本增加消費稅會造成日本消費衰退的。中國上半年剛倒閉200萬家企業,失業者手中還有餘錢,城市居民工資沒有下降。所以,消費還有熱度,但是消費增長率已經到13%了,已經掉頭下行,再倒閉200萬家企業,消費增速有可能向10%左右靠攏,再倒閉300萬家企業,消費增速有可能向8%靠攏,再倒300萬家企業,消費增速有可能向6%增速靠攏。

由於消費市場的凈消費能力是會經常受到各種內外新增因素影響的,用經濟停滯增速下降、消費能力暫時還沒有變化來衡量日本經濟沒受影響,或說消費是可以脫離於GDP增速,或者說GDP下降消費未必下降,等等,都是片言隻語,忽略了新的內外增量系列因素的即將到來,衝擊現存的消費能力。只要一些有機聯繫的權重國家出現這種凈消費能力下降,必定會引發連鎖反應,當然有三個月的滯後效應。如今歐日中均有消費負面影響,而且會相互影響,把全球經濟拉低。

綜上所述,筆者預測2013年4月國企利潤率可能歸零,這個歸零並非真正的零利潤,而是指近1%左右的利潤率就基本達到這個趨勢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給溫總理在任最後的經濟建議

溫總理:您好!

再過幾個月,您將卸任,回顧您的總理任期,成績斐然,就如您在世界經濟論壇2012年新領軍者年會(第六屆夏季沃達斯論壇)9月11日下午天津開幕致辭中所言,您對今年7.5%的經濟增長有信心。我想這會成為您在任上用數據說話的依據,同時您說經濟回調是為轉型服務。實際上,這個致辭是您對自己任期的一張答卷,真的很美。

十年來,2002年到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7%,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外儲超過3萬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1%。2009年至2011年底,我國城鎮保障房開工建設2100多外套,基本建成1100外套;新增鐵路營業里程1.35萬公里,新增公路里程37.6萬公里;城市軌道交通、農村電網線路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完成了7000多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另外農村飲水安全、基層醫療、地震救災都有成績,2011年財赤1.8%、國債餘額佔國內GDP的比重為15.28%,2002年相應為2.57%和16.07%,銀行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從2003年底的15.2%下降到2012年底的1.8%,地方政府債務13萬億元基本可控。

這份答卷很美,但是也要進行重新評定其中的變數,比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我今年一直研究產能過剩的負面危害對方方面面的影響,首先導致企業大量倒閉,上半年企業倒閉率從正常的3%-5%上升到8%-10%,對於2600多萬家企業來說就是200多萬家企業倒閉,下半年企業倒閉量不會少。由於下半年央企、國企、民企去庫存,導致企業沒利潤或利潤大降或虧本,明年企業倒閉會上升50%。所以,兩年企業總倒閉1000萬家左右,那麼中小企業家、廠長、白領、職業經理人買進的房子有20%的壞賬,這會造成銀行壞賬,我們假設4年前房產不產生壞賬,只把最近4年房產信貸總額看做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中有壞賬,這個整體達到近40萬億元,但是壞賬率會達到20%左右,將產生7.5萬億元的壞賬總額。但是銀行通過回收房子拍賣可以撈回8折壞賬總額。所以,凈虧損是1.5萬億元,加上現在的5000多億元壞賬,總壞賬是2萬億元。另外,企業的槓桿率去年底達到105%,今明兩年企業倒閉率是33%。假設13個百分點的企業可以還清銀行賬目,20個百分點的企業只能還清一半,這樣,企業凈壞賬率是10%,這將產生4萬億元壞賬,如果拍賣估計能撈回一半,真正的壞賬是2萬億元,加上前面的凈壞賬2萬億元,總量達到4萬億元。地方政府13萬億元債務中按10%為壞賬風險計算是1.3萬億元,這樣銀行總壞賬是5.3萬億元,如果把1萬億元撥備沖銷算入只有4.3萬億元壞賬,中國銀行壞賬率會達到6%-7%左右。

企業如果大量倒閉,那麼造成大量裁員,消費拉動內需就失靈,刺激消費就變成無效。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是保企業。但是當下的保企業如退稅、促進融資並沒有落實到本質上,只有讓大量的中小企業以單一產品股份制方式抱團,中國企業縮減到1000萬家以內才行,這樣接訂單、進原料、資本積累都好了,再利用更多新企業抱團走出去銷售、國內銷售,降低成本、到海外上門拿高利潤率訂單。

保住企業不倒閉,就減少銀行4.8萬億元凈壞賬,相當於10%的GDP,這比國內各種救市刺激經濟的威力都大得多,銀行股本來會因這些壞賬拖垮股市打擊國內消費。企業保住,銀行股就不會大跌,就不會拖垮股市,就不會打擊消費。

企業如果真倒1000萬家,中國消費增速明年會向10%、2014和2015年回到8%左右,這主要是城市居民面臨股市或推倒重來或暴跌打擊消費、農民因大量失業而打擊消費,消費拉動內需就成為空談。如果企業保住,股市不會暴跌、農民不會大量失業,可以挽救80%的消費、失業、壞賬。

所以,溫總理,您的任期內成績數據是漂亮的,但是您前腳走後腳的經濟數據是否好看還是個問號,如果按我的以產品整合為主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為大方向,然後啟動我的郵輪文化經濟、古文化經濟、農村以農民人人持股的工廠公司化,再進行您的基建、信息化、轉型化,中國經濟有望回歸兩位數增長,這才是您卸任之後的「江山如此多嬌」。如果沒按我的一系列整合方式救企業,當下各種救市就會收效甚微,中國經濟在未來三年恐將進入6%的增長時代,明年上半年季度GDP增速可能跌破6% 。

作為一個經濟研究者,有責任建議溫總理一些與眾不同的經濟救市最佳戰略,不僅挽救相當於GDP10%的銀行壞賬,還挽救500萬家倒閉的企業和500萬人以上的失業。經濟研究及其最佳對策是我的事,執行是您的事。不知在您即將卸任之際,重新讓您啟動企業整合是否加重您的負擔?為了農民工就業,為了銀行,為了企業,為了中國經濟,同時也是為了您卸任後的漂亮背景——江山如此多嬌,我冒昧地寫了此文經濟建議,還望多多包涵!最後,祝溫總理卸任後身體健康!祝一切平安!

此致

敬禮!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12日 電子郵箱wudonghua020@163.com

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泰國《曼谷郵報》8月13日刊發《中國「硬著陸」是誇張》,作者是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他認為2007年第二季度GDP14.8%下降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6.6%下滑太快,發生硬著陸,這次GDP從2010年第一季度的11.9%下滑到2012年第二季度的7.6%.前一次季度經濟下跌(14.8—6.6=)8.2個百分點,這一次下跌(11.9—7.6=)4.3個百分點,下跌幅度較小。另外,他認為中國城市化率在2011年達到50%,1980年不到20%,據經合組織預測,至2030年,中國城鎮人口增長將超過3億,平均每年約有1500萬至2000萬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今天的「鬼城」指空城將迅速成為未來蓬勃發展的大都市,外貿增長放緩是正常事。所以50%的投資增速能通過城市化消化,所以中國不會硬著陸。各省官員們看到這,先不要看下文,自己先預測再看下文與你是否一致,然後召集門下智囊團,討論中國經濟趨勢,先公布羅奇的分析,讓他們看看是否認可,大家爭論中就逐一披露各自的學識研究能力,各省官員就知道門下智囊與本人分析差距、預測差距、對策差距等到底在哪裡。

如何看羅奇的中國軟著陸?

筆者認為,每次中國遇到美國政府發難貿易摩擦時,羅奇總是站在中國一邊,每次中國經濟在國際上遇到看空時,羅奇總是支持中國,對於這種力挺中國的作風,本次羅奇也不例外。首先,我對羅奇的這種作風表示感謝,不過作為一個研究者,應該客觀冷靜地分析問題,這並非政治關係,而是經濟趨勢。所以,筆者從研究分析中得出結果是中國經濟會硬著陸,與羅奇相反。

對於羅奇上一次與這一次經濟衰退的季度GDP落差比較,筆者認為這是表象分析,原因是上次道指直奔6500點拉低了全球各種經濟指標,所以GDP下跌較猛較大,這次道指沒跌,所以,中國本次季度GDP下滑較緩,這是數據背後的真相分析。

但是這一次的中國經濟趨勢不能這麼看,上一次衰退中國是4萬億元投資,央企投資、刺激房地產,這一次是控房、央企不但限投還要去庫存,大盤市值2008年是10萬億元現在是20萬億元,年初是30萬億元。很明顯,上一輪中國是擴張性政策,這一輪是收縮性政策。問題是,本輪能否運用擴張性政策?筆者認為,房地產再刺激,中國銀行倒得更快,產能過剩再投變成企業加速倒閉。所以,中國錢還有,但再也無法像上一輪那樣刺激產業和樓房。但是刺激基建、公用事業效果不明顯。

現實也支持本輪比上一輪嚴重,外貿企業普遍反映比上一輪外貿危機嚴重,利潤率低、工資高、單張訂單金額少。

為什麼外圍美國道指沒跌,中國外貿就比上一輪還差?筆者認為,這幾年產能隨著招商引資進一步過剩,出口同比用不著大跌就能徹底瓦解國內企業。筆者舉一個例子,山東大王鎮,去年新招商13家大型輪胎企業進入,今年上半年大王鎮輪胎營收增長3成,但是企業降價20%以上,大多數輪胎企業利潤為零,如果讓這麼多的產能營收增長從增長3成降到1成,大王鎮將成為輪胎虧損重鎮,如果營收增長率歸零,大王鎮將成為廢墟,輪胎企業大量倒閉,所以看營收有什麼用?因為產能已經大不一樣了,同樣,看出口額增速也是已經失靈了。

正是這種產能過剩,本身在促銷,再加上央企去庫存,國內企業第一步利潤對摺,第二步利潤歸零,第三步大量倒閉,這是大多數企業要走的三步曲。誰先資金鏈斷裂走到第三步誰先倒閉。

通過以上大王鎮的營收數據背後的真相分析,數據的平滑與陡峭並不能成為評判中國經濟硬著陸與否的依據,因為現在中國的產能飽和度與2008年大不一樣,再加上控房與刺激房地產、央企重投與限投去庫存的差異,羅奇否認中國經濟硬著陸觀點能騙誰呢?各省官員你信嗎?

對於羅奇是城市化是消化產能過剩的方法,所以不會硬著陸。筆者告訴你,中國城市化率50%是把居住城市滿半年的人口納入城市人口,實際上這些人還是外地人口,還沒有城市住房,還沒有完整的老保、就業,所以,真正的城市化率只有25%而非50%。另外,按筆者的預測,企業因產能過剩重複招商、央企去庫存限投、股熊、樓市壞賬率20%拉低房價等等,導致倒閉1000萬家。筆者發現零售業增速從16%降到6月的13.5%、7月的13.1%、明年一季度的9%、未來三年的6%-7%,所以外來人員在工業就業、服務業上都沒就業機會,大量還鄉潮將出現,羅奇認為城市化每年有1500萬-2000萬人口進城,筆者發現的卻是鄉村人口將從城市中大量退出,正加入還鄉大潮,那麼城市店鋪空關、住房空關。為什麼?因為生意難做,住房、店鋪很貴,不夠支出,吃的飯菜農產品卻很貴,不如回家承包農田或發展農業產業化。

對於中國對經濟轉型的對策就是新興產業,雖然已經成為共識,但是到底是否恰當呢?筆者認為未必,為什麼?因為企業大量倒閉後,全國消費能力迅速下跌,全球也如此,中高端消費品未必暢銷,剛性消費品反而好銷,而新興產業未必是剛性消費品。所以,變成新興產業屬於收入上升後的消費產品,可是企業倒閉1000萬家後,消費能力衰退到七八年前的水平,這應該講是準確的。另外,全球經濟大衰退後,沒有5-10年走不出冬天,所以衰退後不易上升,那麼變成新興產業消費品屬於5-10年後的消費熱點。

所以,能拯救當下經濟的方法是整合產品,讓產品提升競爭力,筆者提出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就是及早應對中國經濟大蕭條的方法,只有進行一系列的整合,形成整合戰略的少林寺功夫「鐵布衫」,各省經濟才能不被擊傷,才能提升競爭力。為什麼很多省有整合卻無效呢?那是因為整合水平低,整在刀背上而非刀口上,一知半解,視野不廣,功力不深。

筆者認為,本次中國經濟大蕭條主要是內因而非外因主導,產能過剩是主要推手,重複招商在產能沒有飽和前一直有效,立竿見影,這幾年各省已經清楚地知道投資對拉動經濟妙不可言,可是這是產能過剩之前的妙不可言,一旦產能過剩,重複投資對經濟的殺傷力也是立竿見影,全國倒閉1000萬家企業,變成全國經濟完蛋。中國到目前幾乎找不到產能不過剩的產業。現在大家促銷,央企也加入促銷,全部企業一鍋端、窩裡斗,文化大革命是人斗人,現在是企業斗企業、省斗省,企業大量倒下,地方稅收大降,消費大降,服務業垮台,銀行業遭殃,股市推倒重來,中國經濟成為一個巨大的泡沫破滅。中國經濟大蕭條從產能過剩引發企業倒閉1000萬家,再引發樓市衰退、消費衰退、股市重來、製造業大衰退、零售業餐館業等服務業大衰退,其它的相關配套產業也是泥沙俱下,徹底完蛋,這就是中國經濟硬著陸路線圖。所以羅奇同志,對不住了,你的挺中國,我給你敬禮,你的否認中國硬著陸分析太糟糕,我無法說「Yes」,只能說「No」。

中國製造業崩潰,誰取代中國?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2002-2011年,10年來的8月PPI環比全部上升,在0.1個百分點到0.8個百分點之間,今年下跌0.9個百分點,環比跌幅為0.5%。主要受新訂單和生產指標下降影響,其中生產指標影響權重大於訂單,表明企業去庫存力度加大。這與筆者7月判斷央企去庫存會引發爭相去庫存的內戰相一致。但是國內有專家認為CRB現貨綜合指數是PPI的有效領先指標,該指數6月初就開始反彈,已經兩個月,歷史上該指標領先兩至三個月,於是該專家認為,中國PPI三季度會觸底企穩。再加上8-10月PPI同比翹尾因素分別為-1.69%、-1.69%、-1%,所以,該專家認為PPI在三季度觸底企穩。筆者認為,由於央企去庫存,不同於2008年,這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也是難見的,所以,去庫存是必然的。另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還沒有出現過歐元區這麼大的經濟體衰退,外需影響也是最大的,所以,去庫存是最大的。還有中國產能過剩這次是飽和後的破裂,各地還在重複招商救市,加速製造業破裂,所以取庫存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破裂。很明顯,用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CRB和PPI的關係已經不適合套用當下、解釋當下製造業了。所以,我的看法是CRB指標報廢了。

正是三個最嚴重的去庫存導致製造業破裂,所以,當8月份PPI環比10年來首次下跌,已經符合筆者的判斷,這等於宣布中國製造業崩潰。

中國製造業崩潰後,誰會取代中國?

筆者認為,墨西哥將取代中國。1997年到2012年,墨西哥出口製造業每月的年化增長率只有4.5%,中國為18%。今年8月前墨西哥和中國均為9.5%。但是中國8月PPI同比下跌3.5%、環比下跌0.5%,環比下跌0.9個百分點。

為什麼PPI墨西哥從4.5%以下上升到9.5%、中國從18%以上下降到9.5%

2003至2011年,人民幣從2005年到2012年升值30%以上,中國人工成本按美元計算每年平均上升20%。墨西哥由於工資沒變化,2003年墨西哥工人工資是中國的6倍,到2011年僅比中國高40%,如果算上人民幣升值,基本上接近了。另外,中國出口美國運費比墨西哥貴,而出口歐盟佔20%,墨西哥佔5%,現在歐洲出經濟危機,中國受影響是墨西哥的4倍。墨西哥人口比中國年輕化。上周巴克萊銀行分析師發布報告「在出口製造業落後於中國10年之後,墨西哥在2008年-2009年年度開始處於領先地位。我們認為,這種變化很可能是結構性的和持久變化。」

筆者認為,至少這一輪中國製造業已經落後墨西哥,要等到下一輪中國製造業換產業產品重新崛起,才有可能超過墨西哥。由於這一輪企業倒閉將導致失業1億人口,所以中國工資上升告一段落。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製造業已經崩潰,墨西哥超過中國取代中國,中國製造業只有在下一輪才有機會奪回寶座,預計要到2017年才能實現。如果啟動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和筆者建議的古文化產業產品經濟,或許2014年製造業競爭力回歸,與墨西哥並排全球第一,2015年開使超過墨西哥製造業增速。

中國2014年還是2017年走出崩潰?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9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9月7日,德國《時代》周報網站,發布費利克斯.李的《中國面臨崩潰?》一文,該文作者認為中國中央債務不足30%,外債非常少。與歐洲各國政府不同,中國領導人願意拯救他們的銀行。上世紀90年代初,海南房地產繁榮而崩盤,1997年港元危機,中央均出手相救,作者認為2008年4萬億元投資刺激救市是需要的,但是導致一系列的錯誤投資和過度投資,未來10年中國還有3億人進城擠進中產階層,所以這會讓經濟增長也會繼續下去。所以,作者認為中國經濟看似崩潰,如今年股指縮水5%,第二季度經濟增長是爆發危機以來最低,全國各地社區、地方政府和企業總債務幾乎不亞於美國和南歐,但是作者據中央會救市和城市化認為中國經濟會遠離崩潰,應該講作者觀點也代表了國內主流經濟觀點,但是筆者告訴你,這種觀點只見表象不見本質、沒有深度分析,得出了樂觀估計,表面上說了好聽話安慰話,如果僅僅真的崩潰,變成這種遠離崩潰否認崩潰的觀點,耽誤治療經濟良機,明明可以走出崩潰結果演變成長久的崩潰。所以,弄清真相挖出經濟本質比說好聽話能救中國經濟,應該這才是一個頂尖經濟學家應有的責任。說好聽話恐怕耽誤中國經濟拯救最佳時機,造成更加深重等等後果。

作者有一點與本人看法一致即4萬億元刺激經濟是必要的,但創造了過度投資和一系列的錯誤投資,但是該文作者像國內經濟學家們一樣,沒有就產能過剩進一步分析,產能過剩會引發什麼後果?如果還招商引資優勢什麼後果?如果再遇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出口又是什麼後果?如果出口不靈內部再促銷又是什麼後果?出口同樣的增速下,有利、零利、虧損的出口會是怎麼樣?怎樣衝擊中國?

如果說產品在市場消費沒飽和之前,招商引資能快速拉動經濟,那麼產品過剩後還招商引資,變成企業都沒飯吃,比如山東大王鎮輪胎去年已經產能過剩,還招商13家全球輪胎巨頭進入,結果今年出廠增產3成,但是有利促銷降價20%以上,變成全行業零利潤,這種招商引資害了大王鎮,變成大多數企業沒利潤了,一部分處於虧本狀態,下一步就是大多數輪胎企業虧損。所以,中國中央刺激救市反而變成幫倒忙,比如上馬高新區、擴建高新區、產業區大量上馬等等。所以,中央有救市能力、願意救市未必等於經濟有救,相反促進經濟崩潰,如果不能救市、不願救市或許才是正確。

正因為產能過剩,又遇外貿失靈,還要招商擴大產能,央企民企國企外銷失靈,只能選擇國內火拚去庫存,結果就是跌價二三成,利潤歸零,接下來就看誰的資金鏈先斷裂,誰就先倒閉。如此,總趨勢形成,企業加速倒閉,今年上半年企業倒閉率從平常的3%-5%上升到8%-10%,倒閉200萬家,下半年企業倒閉量只會多不會少。由於央企去庫存,市場競爭更激烈,明年上半年企業倒閉量會上升到300萬家,明年下半年也如此,這些是國內經濟學家們看不到的未來趨勢。

正因為產能過剩引發企業歷史上最大倒閉潮,那麼買房隊伍中的白領、職業經理人、中小企業家、廠長都是買房的助力部隊,預計20%會壞賬,這會導致銀行回收以當地最低價拍賣,結果中國樓市上演美國樓市崩盤,銀行業也遭殃,股市又怎能承受得了銀行、地產兩大權重股票的打壓?極端情況下,推倒股市重來也不是不可能。這也是國內經濟學家們忽略的未來連鎖反應。

中央3.5萬億美元外儲能救什麼?

首先銀行會產生7.5萬億元壞賬,現有3萬億元撥備,還有4萬億元缺口,今明兩年企業倒閉1000萬家,不僅從房地產上產生7.5萬億元壞賬,還會從企業壞賬上增加銀行壞賬,這一塊有待以後測算盤點。企業凈倒閉700萬家,按每家企業20個員工計算,同時按國家刺激基建能承接200萬家企業的員工即4000萬人計算,還有1億人只能失業。3.5萬億美元外儲相當於20萬億元人民幣,減去4.5萬億元銀行壞賬缺口還有15萬億元,需要留下5萬億元資金用於貿易投資支付,還需要兩三萬億元人民幣的外幣應對國際做空人民幣。所以,剩下的外儲也就七八萬億元人民幣了。1億失業人口,平均每人可以發七八萬元,但是中央不會全部發放,最多只會每個農民工補助3000元,然後讓他們回鄉做農創造農業。

如何評估9月初萬億元鐵公機刺激政策效果?

筆者認為,這會促進中西部等各地旅遊熱,不過由於企業凈倒閉將達700萬家,導致失業1億人口,剩下的企業和就業人口生意也不旺,勉強發展。

所以,中國季度經濟如果跌破6%就斷定為崩潰,問題是何時會出現?會不會出現?筆者此前作了分析,2013年上半年會出現崩潰,一是企業促銷庫存加速企業倒閉,結果引發消費市場因失業太多導致消費坍塌,二是消費增長第一目標位直奔個位數增長,後一步將向6%-8%靠攏,相當於2012年夏天的印尼經濟,三是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基數高,四是下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經濟增長會出現7%以下的情況,這為明年上半年季度經濟增速跌破6%創造了慣性趨勢。

很明顯,企業大量倒閉,失業1億人口都往農村走了,城市化率倒退了,又哪來的城市化前進?再說目前的城市化50%是泡沫,包括一半滿6個月居住的非城市人口,一旦企業大量倒閉,中國城市化率從目前的50%下降到30%附近是可能的。所以,出現大量空城、空屋才是普遍現象。

中國經濟怎麼辦?

一是各行各業整合、產品整合,二是發展古文化產業經濟,刺激基建只是做輔助,如果沒有前兩者,刺激基建是救不了中國經濟的。當初拉美的確是基建不行導致中等收入陷進,但是他們當時產能供應量佔全球市場有限,也沒到中國這麼多的產能過剩程度。所以,中國用刺激基建方法是無法迴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只有啟動產品整合、各行各業整合和古文化產業經濟刺激,總體目標是減少一部分現代製造業產品,增加一些古文化產業產品,總量的產品並不少,但變成產品兩個市場化了。正是這些古文化產業產品才成為拉動旅遊購物的關鍵。走技術、品牌道路還是遙遠或將來的事情。這就是中國經濟當下的處方。

所以,我的看法是,中國經濟崩潰在所難免,關鍵是一年走出崩潰還是3至5年才脫離崩潰,按我的中國經濟戰略方法,2014年能脫離崩潰,按中國中央經濟政策現在的方法要到2017年前後才能走出崩潰。

最後,我申明,普通經濟學家可以隨大流,可以談談表面現象,現在你看到的很多媒體上為中國經濟辯護的文章,比如中國經濟不會崩潰,中央能救市、城市化能救市能再讓中國經濟增長10多年、刺激基建救市、外儲錢多能救市等等,本人告訴你產能過剩是誰也救不了,所以這才是本質,但是頂尖經濟學家是要抓住要害,分析一連串的遠期現象,得出崩潰必然,並分析各種救市效果和速度,我得出可以整合和上文化產業能讓中國經濟2014年脫離崩潰。你說,我有必要不分析這些未來預測實況而去說中央愛聽的好話結果害了救市的最佳對策、最佳時機嗎?

萬億鐵公機開啟古文化經濟時代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7日星期五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9月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先公布25個軌道交通、城際鐵路規劃獲批,又放行13條公路獲批,軌道交通涉及18個城市8000多億元總投資,13個公路項目總里程2000公里,每公里造價3000萬元到1億元,我們取中位數就是6000萬元,考慮到中西部依山、縮減車道數量等減少高速公路每公里造價成本,所以取5000萬元是合適數字,公路總造價1000億元。兩項合計投資萬億元,筆者認為這開啟了古文化經濟時代。

我們以承德旅遊為例,隨著2009年京承(北京到承德)、承秦(承德到秦皇島)、承唐(承德到唐山)、承朝(承德到朝陽)等高速通車,2011年接待境外遊客1698萬,同比增長29%,2011年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126億元,佔GDP1100億元總量的10%以上。

承德避暑山莊2010年遊客100萬人,爭取到2015年達到200萬人。目前承德避暑山莊及周邊景區年接待遊客接近200萬人次,目前門票旺季價格120元,門票收入2億多元。避暑山莊將2012年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的目標,從2011年的10%、15%上升到15%、20%。

很明顯,基建通航後,承德旅遊5年人數翻倍,這個例子已經證明了基建是可以拉大古文化旅遊業的,如果承德建立機場,那旅遊人數還要大。

對於最近各地古城恢復開發熱,我們應該給予理性看待,不應斥之為毀古文化和開發房地產,《三國演義》戲說毀不了《三國志》,就像幽默毀不了一個人一樣。比如「旅遊策劃大師」葉文智55億元在古城鳳凰6公里的沱江上游建設新鎮「煙雨鳳凰」,葉為了避開批評說是重建鳳凰而非複製鳳凰,開新鎮保老鎮。筆者認為,新建築古鎮只是開頭而非結束,應該更多開發夜市如「清朝大世界」、「清朝產品城」、「清朝博物館」、「清朝酒店」等等。

我們不要被古城限制開發思維,比如,承德發展木欄圍場等旅遊項目後,來此旅遊的人數並不比避暑山莊少,這是對避暑山莊遊客的二次使用,如果能爭取到十幾次、幾十次、百次的運用,將是產業運作高手。但是拉動這些遊客來到的主要動力並不是木欄圍場而是避暑山莊。由此可見,其它文化、旅遊項目開發與古城開發配套發展是做大古文化經濟的一步整合妙棋。

但是,承德旅遊也有很多瓶頸,比如旅客白天遊覽晚上沒地方去消費只好睡覺,為什麼晚上就不能開發旅客生意呢?避暑山莊始建1703年,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才建成,這是典型的清朝宮殿,為什麼就不能建一個「清朝大世界」,模仿上海的大世界,全面展示清朝的戲曲、武術、雜技、舞蹈、歌曲、風俗、節日,可以放映清朝的影視節目,展示清朝的小吃。這樣,旅客白天遊覽,晚上來清朝大世界感受清朝的氛圍,清朝的上朝、退朝、審案、判刑、受罰、等等都可以複製,只是受罰可以用模擬人方法進行。另外再建一座仿清朝吃穿用等產品中心,比如清朝產品城,如此,帶動旅客購物,另外再建一個清朝全球論壇,把清朝的經濟、政治、教育、風俗、婚姻、文學、藝術、清史、清朝名人、清思想等論壇中心。如此,承德的旅遊收入可以翻10倍以上。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清朝指數,清朝產品期貨交易中心,清朝理財產品,清朝債券,清朝投資基金,清朝母基金,等等,把歷史文化與現代工業、金融、品牌等整合到一起。

所以,面對萬億鐵公機9月5日新一輪啟動,各地恢復古城開發的官員,不要僅僅被古城限住思維,當地朝代大世界、朝代商品城、朝代全球大論壇是不可忽視的三大件,然後從對抗好萊塢大片和主題公園、倫敦澡堂電影吸取營養,從法國對待電影出口可退稅兩成等開發區方面吸收營養。從對比中尋找動力,比如承德興隆縣351年前、清順治時期被劃為清東陵「後龍風水」禁地,封禁254年,1年遊客僅40萬人,北京平谷一年有800萬人次,相差40倍,怎麼辦?我認為,可以在興隆縣設立清朝產品城,這樣,就會拉動人次,又帶動購物,一箭雙鵰。所以,如何拉動遊客?用什麼拉?放到哪裡拉最好?都是一門整合學問。可以造產品來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中國由於擁有數千年歷史悠久的文化,不同的古城可以根據不同的朝代,來形成各個朝代的濃縮迷你版,用現代的電影電視動漫製造業品牌等來開發朝代文化產品,充分開發旅客的看、吃、穿、用、住、買、夜生活歷史等等。這樣,避免現代工廠重複競爭,大家同歸於盡。不過,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整合能力,文化經濟時代來臨,像南京、西安、開封、徽州府、洛陽、杭州、姑蘇、承德、鳳凰、宜昌、武漢等地,有的開發成朝代,有的開發成某一個特定時期的載取,有的可以開發成當地縱向幾千年的文化濃縮,沒有文化特色的可以另闢蹊徑,開發行業特色文化大中心,比如中國五千年服裝中心,或中國五千年飲食中心,或中國五千年傢具中心,或中國五千年舞蹈中心,或中國五千年婚俗中心,等等。這樣,也能切入中國傳統文化蛋糕,然後用上文的朝代大世界、大產品中心、大文化論壇來開發,文化經濟時代來臨,各省官員們可不能擠在現代製造業經濟時代出不來,痛失巨大的古文化經濟時代良機。以後官員考核有可能從現在的沖時點轉變成一生正負面累計排行榜方法考核了。

產業調節貧富 避稅200萬億能救全球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2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全球避稅資金流向瑞士、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百慕大等國家和地區的資金累計達到20萬億英鎊,相當於200萬億人人民幣,相當於30多萬億美元。如果全球不進行遺產稅、個調稅,那麼這200萬億元資金會衝出避稅天堂,一部分用於投資股票、期貨、債券、匯市、房產、黃金、白銀等等,一部分用於投資實體經濟,如併購、提升技術研發、提升質量等等,一部分用於消費,如私人飛機、豪華遊艇、奢侈品。如此,全球經濟就會被一隻如來佛大手托起,全球經濟就能避免衰退,不過要從根本上解決全球衰退,還要從個稅調節、社會保障等方面進行改革才行,下面細說。

2010年,瑞士銀行、高盛公司、瑞士信貸銀行等10家全球頂級私人銀行,就經手4萬億英鎊的避稅財富轉移,5年前這一數字是1.5萬億英鎊。自上世紀70年代的中期以來,流出沙特的避稅資金累計1970億英鎊,流出奈及利亞的避稅資金是1960億英鎊。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流出俄羅斯的避稅資金是5000億英鎊。很多發展中國家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流出避稅的資金總額大於這些國家的外債總額。

解決歐債危機只需歐元區的避稅資金迴流,就能化解。或者拿出避稅資金的十分之一買進歐債換取股權,也能救歐債危機。

所以,筆者建議中國牽頭組織全球各國暫免個調稅和遺產稅10年,這些避稅資金就會想辦法出來賺一票,如此全球經濟衰退就有救了。

中國有必要重新思考稅收調整貧富差距的弊端,這隻會讓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鼓勵用名譽方式如城市冠名權、期貨冠名權、大型建築冠名權方式收取富人的財富,這一點富人願意。另外規定超過多少財富的人必須用多少金額用於冠名。冠名金額由國家統一收繳統一冠名,國家用這筆錢發展農村經濟,如商業化、工廠化、科技化,一律股份制化,城市化、重複投資、城鎮化正成為中國的白粉,開始吃的時候有興趣有勁,到後來變成依賴症,但是又變成越吃越死的快。

所以,產業調整貧富比個稅、遺產稅調節貧富有用。中國本輪經濟為何陷入衰退?主要也是模仿個稅等非產業調節貧富差距,城市化、城鎮化只是給民工打工機會,但不是讓民工成股份制公司的持股者。所以打工是步錯棋。另外,對於中小企業鼓勵自由競爭,不主動牽頭組織整合成單一產品股份制大企業,結果導致今年明年倒閉1000萬家企業。

事實證明稅收調節貧富差距變成越調越死,用老保方式高福利方式來進行全國平衡化、近水遠水平衡也是不牢固的。中國本身的養老金支付能力有限,已經亮起紅燈。如果讓產業中的股份分紅替代老保,這樣,員工對企業究有歸屬感了。企業家就能把員工捆在一起形成一個向心力了,也減少跳槽、挖牆腳等事情。由此可見,並非所有的自由都是好事。

中國對農民工的改造是失敗的,為什麼?因為讓他們外出打工、改戶口、改戶籍、增醫保老保險保、補貼免稅等等,並沒有改變他們的經濟地位。只有讓他們人人持股企業股份,他們失業後也有保障了有依靠了,這才是改造農民改在刀口上,你不叫他們農民工換成新城市人或公民有什麼用?所以用西方社會保障和割肥補瘦是失敗的。所以,中國學西方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用產業化、人人持股化,才能化解貧富差距,中國農民經濟地位問題一解決,農民內需自然就有後盾了。我們不能想著讓農民進城用錢,而應想著為農民增收賺錢,這才是拉動內需的關鍵。

綜上所述,學西方越學越死,稅收調節、社會保障都已經宣告失敗,開啟產業調節貧富差距,讓農民用自己的股權來保障比社會保障更能體現出自信、安身立命、收入更高。基於這種思路,中國中央政府牽頭組織全球國家廢除稅調,用產業調節,用人人持股保障替代社會保障。這樣,200萬億元避稅資金從地下進入地上,全球經濟就可救了。

城市化和企業競爭力誰主中國沉浮?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德清莫干山召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史稱「莫干山會議」,今年9月15-19日,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第一財經日報》聯合主辦的「中青年改革開放(莫干山)論壇」再度召開,憑提交論文篩選入取參加會議與原來一樣。這件事已經報道過多次,最近該報再度報道,9月3日刊發採訪上一屆的會議參加者華生,他提出首要議題是城市化成為本次會議討論。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不適合討論的問題,這是一個烏托邦問題,企業如何提升競爭力才是決定中國經濟命運的議題。

對於新興產業,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中長期的議題,因為當下企業面臨巨大的倒閉潮,社會會大量失業,消費會退潮,中國經濟會倒退5年。所以,新興產業是擺脫中國大蕭條之後的經濟主旋律。

中國的城市化率去年達到50%,那是假的,1980年就達到20%,城市裡住滿6個月的外來人口能納入城市化率嗎?這是正中的浮誇風。中國當下在城市中買房、有工作牢固崗位飛才能納入城市化率,業內人士認為只有25%。所以,中國城市化發展是脫離實際的,中國只有在農民工收入大增成為大量的企業家之後,才能轉化為城市化率。所以,中國城市化帶動經濟是一種拔苗助長,結果造了很多房,隨著中國企業今明兩年倒閉1000萬家後,中國將出現遍地都是空城、鬼城,這種迪拜式的廢墟在2014年後的中國會很普遍。

上次莫干山會議實際上是瞎貓逮住死老鼠,為什麼這麼認定?因為回顧這些年來給你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把市場經濟歸結為體制改革,這實際上是後衛、後台的東西,市場經濟實際上是指產品的自由流通、產品競爭力,這才是前鋒、前台的東西。體制改革雖然是原動力,都是未必保證產品流向市場。我們舉例證明,是、城市馬路邊的應急水龍頭,如果你用管子把水排進下水道,這是打開了水龍頭,但並不是流向市場,也即沒有澆花澆樹,如果你用管子引去澆樹澆花,這就是市場經濟。所以,市場經濟就是指產品的流通,即誰流向目的地,而非指打開水龍頭也即體制改革,關閉水龍頭是計劃經濟,打開水龍頭指體制改革,但是水的流向很重要,只有澆花澆樹才是市場經濟。

國內不僅把市場經濟理解成體制改革即打開水龍頭,還指價格調節市場,雖然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背全球經濟學家津津樂道,但是這隻手到底在什麼環境下有效什麼環境下無效沒有人研究過,筆者多年來多次研究過這個問題,只有在小市場內部比如批發市場、小菜場、商場內部有效,如果是跨省、遠距離就無效,相反誤導了市場,比如根據當下成交的價格,如果好,各地搶收原料,當大家把產品運到交易市場內時,由於量一下子太多而導致跌價。所以,看不見的手價值範圍是有限的,這也並非市場經濟,不如說自由定價是市場經濟的特徵之一才有意義。

所以面對體制改革、價格調節市場這種市場經濟認識,筆者只能搖頭,對於當下的經濟再改革產生了誤導,比如改機構、社會組織、社區等等,這些都是體制、後衛、後台,結果這個企業雖然眾多,都是扔錢扔出來的,卻沒有競爭力,價格上半年企業倒閉率在8%-10%,筆者認為下半年央企等企業大促銷去庫存,明年上半年企業倒閉率上升到12%-15%。

很明顯,市場經濟的認識發生了錯誤,這意味著干對了事情卻無法獲得正確的認識,政府不去提升企業競爭力,讓企業自由競爭這種西方經濟理論橫行大陸,結果是成也世界工廠敗也世界工廠,終於釀成今明兩年中國企業倒閉1000萬家的悲劇。現在提城市化及其土地財政去留,筆者認為,這已經跑離中國經濟有效的主旋律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企業產品競爭力才是主宰中國經濟沉浮的議題,城市化議題是一種烏托邦、拔苗助長。正因為這些年來對市場經濟把前台當作後台的張冠李戴,所以,本人不看好新莫干山會議,正因為企業產品競爭力而且當下需要的是整合而非新興產業,所以筆者提出了30%的一系列整合方法,還有70%整合方法有待現用。

保企業=保經濟=保各省政績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中國500強企業上半年利潤率為4.67%,去年同期為5.74%,同比下降1.07個百分點。今年服裝業企業500強收入利潤率為7.6%,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上半年央企利潤率3.7%,上半年500強民企利潤率在3.5%左右。很明顯,製造業利潤率太低,正成為中國經濟的短板,當下中國企業該轉型還是該升級?

對地方政府來講,升級是指「騰籠換鳥」,拋棄過去的產業重換產業,對企業來講是放棄過去的行業產品,另起爐灶。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蔣錫培認為自己有多大實力,能夠駕馭多大局面,風險優先考慮,後考慮賺錢。

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認為企業轉型是轉變經營模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升級是脫離現有行業,這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勝任的,企業生存是第一位的。

筆者認為,本輪中國經濟大蕭條持續時間會到2016年,2012年開始探底回升,會倒閉1000萬家企業,上半年已經倒閉200萬家企業,下半年已經倒閉近百萬家企業。中國將大裁員,大失業,經濟會倒退5年,新興產業消費品未必適應當下的大蕭條消費,這些產品適合於2017年後消費。所以,企業升級是空談,只有轉型才是生存下去的關鍵,而要想生存下去只好提高附加值,如整合、創意設計、結合海外本土化、抱團營銷、切入對口的市場,這些才是當下的主要手段,如何巧妙地創造利潤?整合是最佳方法,詳見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

所以,中國企業轉型才是正確方法,先活得更好,才能累計資本進行升級。中國企業今明兩年總倒閉1000萬家,現在已經倒閉達到300萬家企業,如何讓將來的700萬家倒閉的企業減少三分之二,即保住400萬家企業不倒閉,這才是關鍵。

回顧這些年來,一些自由派或稱崇洋派經濟學家鸚鵡學舌,讓企業自生自滅,對於企業的倒閉見死不救,美其名曰「倒逼轉型」,實際上是倒下後根本轉不了型,因為企業一旦能夠轉型就能夠積累巨大的資本,就能自動升級。很明顯,中小企業都不可能自我完成轉型,政府不管就是倒閉的命運,「倒逼轉型」忽悠了各省政府官員。所以各省政府只有聘請一批全國第一的整合、品牌、營銷、金融專家擔任顧問團,對轄區內的企業進行整合保護,不整合,是保護不了的,亂整合是不會出成果的,結果耗費時間還是倒閉。保護好企業就等於保衛當地就業、消費、GDP、出口、稅收、投資等等,這比上馬金改、高新區、重複招商引資、新開發區更有效。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當下各省首要的任務是保企業,傳統的減稅、貼息、優惠用地為何失靈?因為中小企業一下子不會壯大,變成容易死掉,現在央企去庫存,出口失靈,其它各地企業去庫存,企業加速倒閉,從9月份到2013年底,中國企業還要倒閉700萬家,如果保住400萬家,再發展200萬家,那麼風險就得到有效化解。倒閉700萬家與凈倒閉100萬家的殺傷力是7倍之差。筆者在網易博客「官員洗腦請讀准」的置頂欄目里有一文談到,搶國內人才很重要,搶全國第一的專家群操刀,重新整頓轄區內企業,才是各省政府最大的取勝戰略,否則其它方法都是收效甚微,各省政府只能面臨硬著陸——即經濟大降、企業大量倒閉、稅收大降、消費大降、出口大降、零售業餐飲業金融業服務業業業廢墟。所以,保企業=保經濟=保各省政績

中國需要數字化商品而非數字化製造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4日星期二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本人多次撰文說明數字化製造並不適合中國,也威脅不了中國,主要是各種新材料的整合開發很重要。但是筆者認為,中國不需要數字化製造,但需要數字化商品,這並非是手機、電腦、家電,而是指另類數字化商品。

比如,十二五期間中國產生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年均增長800萬人以上,總量將突破2億。子女如何不讓這些老年人失蹤如何快速找到他們,因為現在子女忙於從業,照應不了老年人,但又擔心老年人,於是如何捕捉老年人的地理定位顯得很重要,如果用晶元置於老年人的服裝、鞋子等地方,通過電腦搜尋,一下子就知道老年人在哪裡,不再為失蹤亂找人而犯愁了。這會減少子女們血壓升高、血糖升高、交通事故,有益於身體健康,即豐富了服裝業、鞋業等發展,又促進了晶元業發展。

比如父母擔心孩子安全,又找不到孩子在哪,如果有晶元置於小孩衣服裡面或鞋子里,父母隨時掌握孩子的動向,知道孩子任何時間在哪裡,比如教室、圖書館、操場、廁所、街道、同學家、紅綠燈處,等等。

比如,將來的物流可以貼上晶元,隨時了解產品在車上、倉庫里、到達何處、飛機上、船上、何處地理位置,這樣,外貿企業就知道實時掌握包裹的運輸位置。

比如,商家也可以通過內置晶元方式了解產品的分布,因為通過批發後或外貿訂單後,並不知道最終消費者的地理分布比例,通過晶元的追蹤,如果外貿產品大多數流向哪幾國的某幾個權重地區,可以直接到哪裡去設立窗口,擺脫中間商。

比如,自己的轎車、摩托車、名表遺失、珠寶被偷等貴重物品不見了,怎麼找?如果內置晶元,這樣找起來就方便了。

所以,筆者認為,軟體業與商品如何整合,才是中國數字化商品的春天,中國不一定需要數字化製造,但需要數字化商品,中國可以把這種產品賣給外國人,讓外國人像中國人一樣可以在電腦上查尋老年人、小孩、包裹、貴重物品,這樣的數字化產品一定會暢銷。

中國經濟2013年崩盤,拿什麼救市?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5日星期三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9月1日,印度商界著名領袖,軟體業巨頭Infosys名譽主席納拉亞南.摩爾西公開批評印度政府的經濟政策,並稱關於印度此前多年經濟快速增長的「印度故事」已經終結。原來人們口中提到3次中國就有1次提到印度,現在是提到中國30次也提不到1次印度。印度今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只有5.5%,創三年來最低,筆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明年崩盤,依據如下: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創下7.6%的增速,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還會下降,第三、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有可能出現6%左右的情況。因為現在的中國經濟不像印度是被外圍拖垮,中國經濟是被重複招商打垮,是自己跟自己打,導致大家沒飯吃,同歸於盡。今年7月,央企加入去庫存隊伍,加速國內企業同歸於盡。筆者預測,今年全年GDP在7.5%左右,由於下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經濟增長率會出現6%左右,那麼明年上半年出現一次5.5%左右的季度經濟增長早在筆者意料之中,因為今年上半年的基數較高。由於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明年下半年經濟增長會好於上半年。所以,中國經濟增長的底部在明年上半年,會出現跌破6%。很明顯,中印經濟崩盤先後相差只有一年。

由於中國是產能過剩導致經濟崩盤,一旦倒閉之後,生意反而好做多了。所以,中國經濟又會馬上迅速反彈,但是印度是靠全球經濟好轉才能拉動,顯然,全球的經濟恢復要比中國慢3到5年。所以,印度經濟要比中國慢3到5年恢復增長。中國經濟到2017年恢復增長,印度經濟要到2020年才能恢復增長。

中國挽救經濟方法有效嗎?

先是用高新區擴建,多多上馬高新區、大項目、基建,8月27日,中國又通過《國務院關於大力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中部的皖江城市帶、湖南湘南、湖北荊州、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江西贛南等地均設立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離沿海較近便於運輸。國內專家認為只要道路弄好,應該中短期能挽救中國經濟,利用這個機會給中國產業升級提供緩衝機會。

筆者認為,中國政府這麼做並不恰當,因為中國是因產能過剩導致企業「同歸於盡」。所以,現在應該要限制重複投資,擴大非重複的產業投資才有效,但是我們看不到這種舉動。對於已經存在的產業企業,通過產品整合方式,企業數量壓縮10倍,2700萬家企業中85%都是中小企業,中國2300萬家中小企業必須縮減10倍,減少2000萬家企業,這樣整個中國企業總數保持在700-800萬家就夠了。如果中國現在就這樣做,本來從現在到2013年底要倒閉的700萬家企業,可以讓其中400家得以保留,零新增200萬家不同產業不重複的企業,這樣,總數上相差100萬家企業,不至於影響大量就業。如此,2014年中國經濟就能恢復性增長,從明年6%的增速上升到2014年的8%左右,如此中國經濟從2017年恢復增長提前3年到2014年就恢復性增長了。

所以,目前國內的救市方法只是在基建上動腦經,高新區又面臨重複投資產能過剩,而今明兩年的1000萬家企業倒閉卻沒有能力救,這會導致大量失業、消費坍塌、企業稅收大降、出口大降、投資大降,企業大量倒閉,銀行壞賬率將達到7.5萬億元,樓市暴跌,股市推倒重來,這種救市註定是經濟硬著陸,只有保企業才是經濟軟著陸。而保企業只有用筆者的產品整合方法為主線,然後運用筆者披露三成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方法,運用筆者七成沒披露的整合方法,增加服務業、零售業、旅遊業、文化產業、電影業等等的競爭力,才能重塑中國經濟故事。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印度經濟今年崩盤,2020年恢復增長,中國經濟2013年崩盤,2017年才能恢復增長,中國現在的救市由於保不住企業,註定硬著陸。只有趕快啟動產品整合等一系列整合方法,限制重複投資,才能力挽狂瀾,讓中國經濟恢復性增長從2017年提前3年到2014年進行,如此,中國經濟只經歷一年的崩盤,這就是筆者的中國經濟攻略。

萬億險資進養老,省政府魂在何方?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多年來,由於銀行代替保險公司代收保費,保險公司一般都把保費以大額協議存款方式回報銀行,但是今年有困難了,保險公司不敢把保費存中小銀行,而存大行5年期利率跌破5%,只有4.75%,誰壓垮了大額協議存款市場?

大行為什麼不願意要大額協議存款?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倒閉率上升、經濟蕭條,2011年全年,大額協議存款利率國有商業銀行一度達到5.6%,部分城商行甚至開出7%的高價位,2011年12月中國人壽在廣發銀行辦理6.15%年利率的61個月存期的15億元協議存款。今年初大額協議存款利率下滑到5.5%左右,壽險保單成本4.5%,還存在一個百分點的回報。

險資不進銀行投什麼?

保險機構目前已有350億元資金進入養老地產,布局規划了約300萬平方米。另外,一部分保險資金參與購買債權計劃,收益率一般在同期貸款利率基礎上打折,一般達到6.8%左右。這實際上是承擔銀行壞賬的功能,所以銀行願意保險機構承擔債權,保險公司想分一杯羹,銀行想脫身又想讓保險承擔責任,這是曲線轉讓貸款。過去的貸款質量現狀面臨問題,銀行藉機抽身,把資金回抽用於質量更好的信貸。

險資有多少資金進入養老地產?

截至2012年8月,保險資產總額6.6萬億元,僅僅8月資產環比增長313.3億元,其中187.2億元投資於銀行存款,72億元用於增加投資,實際上保險資金四成進入投資市場是明顯的,六成用於銀行存款,如此就是2.6萬億元用於投資,由於養老已成新熱點,所以進入養老地產迫不及待,而且長期回報率高,這與保險資金的持久高回報是相吻合的。目前350億元只是小試牛刀,筆者認為,將來1萬億元進入養老地產,1萬億元進入古城文化旅遊地產,這基本上是可以期待的。

保險資產追求的特點是長期性、固定性、高回報性,既然保險資金連6.8%左右的債權計劃都願購買,6.15%的61個月存款利率都需要,即使是2011年大額存款利率5.6%也願意,而保單成本4.5%。由此可見,保險資金凈獲利只有1個百分點以上就心滿意足了。

很明顯,各地政府只要把轄區內企業按筆者的單一產品股份制包裝成大企業,再讓保險資金參股,年回報率達到20%以上,難度不大。但是保險機構除去4.5%的保單成本,變成獲利15個百分點以上,保險機構可以投資10年或以上。所以,各地政府不要再相信自由競爭、民企利潤率就業率好於央企這種甜言蜜語,全國高新區自由競爭變成同質化競爭,央企與民企不是同樣的東西,不具有可比性,這些言論是迷魂藥,各地政府魂歸西方言論,成為一具失魂的軀殼。

保險資金顯然對新興產業、產業區、中小民企不感興趣,只對持久高回報的大企才感興趣。所以,筆者的第四駕馬車的一系列整合是快速包裝這種大企巨企的良方,這比當下各地政府的20萬億投資規劃好得多有效得多。顯然各省政府因自由競爭、民企質量好於國企而失去魂魄,中國各省政府魂在西方。

深圳寶安區經濟轉型如何達到AAA級?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2010年,張備上任深圳市寶安區區長,根據新加坡、韓國、台灣轉型經驗第一次提出「替代優先」,即引進高端製造業、先進位造業、研發等先進企業,替代一批落後、低端產業,以大項目、先驅型企業為重點引進。雖然今年三季度在出口只有1.5%的情況下,經濟增速取得10%以上的較好成績。筆者分析寶安區經濟基本面之後,認為寶安區經濟轉型「衣服」尺寸大了造成空檔,不是很合身,同時也浪費了一些傳統資源,如果通過筆者第四駕馬車的一些整合方法,寶安區經濟轉型可以達到AAA級,不再存在空檔,下面詳細分析。

寶安區面臨一企獨大(富士康)、一業獨大(電子製造業),被寶安區政府視為結構單一,於是他們採取置換一批高端製造業、先進位造業、集成總裝,減少一批低端落後的電子業。

筆者認為,寶安區政府浪費電子技術在非電子技術產業的運用,在古產品方面的運用,在電子業產品下游領域的運用,造成寶安區電子業沒有拿下經濟轉型的AAA級。顯然,電子業的橫向潛能或者稱使用潛能沒有得到更好的開發,如果運用到非電子業、電子業流通領域、古產品,寶安經濟增長必定超過15%。但是,現有電子業產品利潤率低,非電子業利潤率也不高,古產品還基本上是空白也沒有現代技術氣息。請問張備區長,這是否是對電子技術的極大浪費?

所以,寶安區現存不多的老廠房,沒必要全部改造成高端產業,因為這些產業在東湖高新區、張江高新區、中關村高新區、西安高新區等各地高新區,都在大量上馬,去年這些高新區平均利潤率只有15%,而規模以上的傳統企業利潤率卻是25%,武漢光博會簽約資金去年今年均低於平均值,這已經給高新產業盲目發展敲響了警鐘,差異化競爭一馬當先。所以,筆者認為,寶安區現有高端產業已經夠了,如何把這些技術通過整合、複製等方法,運用到非電子行業、古產品和電子產品流通業,減少同質化競爭,同時為開啟文化產業、旅遊業做一個基礎設施的前期投資。

現在各地旅遊只見看,不見買、聽、食、玩、投資、參與式充電,等等,結果蛋糕做不大,節日旅遊景點變成白天人擠人、晚上在旅館睡覺,如果當地政府複製一批非電子行業的產品電子化,比如流量及其攝像、存儲,這些運用於空氣炭、二氧化硫、氨氣等的測量,用於人體的血脂、血壓、血糖、心跳的測量,用於食物熱量及其對人體三高方面的測量。比如把晶元用於商品、痴呆老人衣服、兒童服裝等方面,能及時找到失蹤人的定位,能準確知道產品的銷售細分區域布局。

實際上,電子化技術也可以為電子產品進一步做流通業技術服務。

很明顯,這種利用現有電子技術進行整合、分析、切割、轉移、加減,難度不大,利用這些傳統廠房生產電子技術橫向、流通業、古產品等發展,這會引發新鮮刺激、實用、便捷,既為產品出口提升競爭力,又為旅遊的買、玩消費提供了平台。如果對深圳古代美食產品恢復、古代娛樂產品恢復、古代服裝裝飾品恢復、古代文化習俗恢復,這樣,文化產業做大了,可以讓旅客在食、聽、收藏、買、參與式充電等方面進行消費。如果再對這些文化產品進行指數化開發,並進一步發展成文化商品期貨、債券、郵票,就能讓旅客可以「投資」了。如果利用現有機場、港口、郵輪文化,可以進行國際國家級各種論壇、項目交流會、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市路演等各種活動,拉動旅遊業、消費電子技術化的相關產品,市場上百羊餐、百牛餐、百魚餐都是利用一種動物進行開發一桌不同品種、口味、製作方法的菜,寶安區電子業也要如此複製開發,為文化產業、旅遊產業、古產品復興、非電子行業產品等進行電子化打下了基礎。如此,當地各業大興,又為推動高端產業的良好基礎設施環境提供了經濟基礎,又為進一步消費電子產品提供了動力。如此,才是寶安區的經濟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利用傳統廠房為電子化非電子產品、古產品、電子產品流通業進行3A級改造,不需要大投入改造廠房,減少了投資,也減少了將來的高端產業產能過剩。同時又為文化產業、旅遊業、服務業轉身電子化打下了基礎,這可謂是珠連璧合,再用百業興後的高水平基礎設施和高收入高投入推進電子業再上一個新台階,這就是寶安區經濟轉型應追求的良性循環。

各省文化產業路線圖需要各省特色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當下各地興起恢復古城、保護古城牆及其遺址、文化主題公園、影視基地,但是操盤手段太粗糙,有些急呵呵,效率差,出現二八現象,即二贏八虧,這種赤裸裸地急功近利思維亟待轉型。我認為把更多的多元業態整合到一起,才是做大做強做深做透文化產業的關鍵,不要西洋化,需要本土化。本文下面對描繪大文化產業路線圖,供各省複製。

比如,開封恢復古城,國內很多專家、媒體認為不好,我認為並非不好,而是不夠好。我們以開封恢復汴京原貌為例,糾結於真跡和贗品爭論都是目光短淺,最主要的是要加強文化整合,比如電影利用古城取景在推廣本市的知名度,一定要拍攝名稱、地界,這樣觀眾會記住地界名稱、景點名稱。比如在推廣上未必要走院線,可以走澡堂、泡腳、理髮、美容、候車室、飯店、社區論壇、婚慶、壽慶、喜慶、生日、年夜飯、活動等等路線,各地政府不如利用傳統的電影放映方式送上門,一方面解決就業,扶持當地電影產業,另一方面推廣本地產品、景點、企業等等,電影中安插各種無明顯印跡的廣告可以收取推廣費,對於安插各種本地產品、景點、企業名稱的電影,地方政府可以給予適當減稅,比如最近好萊塢在巴黎郊區成立一家寰宇天下電影製片廠,巴黎認為當地取景滿5天可以享受出口退稅20%。所以,中國地方政府如何把電影當做外賣一樣送上門,又將電影當成產業園一樣可以享受稅收、土地優惠等政策扶持,如此,就具有發散思維了。

比如上海很多浴室只有女性沖洗、桑拿沒有澡堂,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倫敦的「熱浴缸電影」利用每個大浴缸可以容納10人泡澡,一個樓面可以擺十幾個浴缸,再放電影。這樣,享受看電影、擦背、推拿、泡澡一體化,影片中的產品、地標、景點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對促進當地消費走國產貨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景點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地印象,這對引導當地消費者走國貨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這是用市場化、藝術化的方式引導買國貨、消費中國本土產品,並非政府宣布買國貨,後者會引發貿易摩擦,前者於無聲處聽驚雷。地方政府在各個場所均可考慮傳統電影放映方式。

比如我們以開封汴京恢復古城為例,以宋文化為中心,可以開設宋朝全球論壇,可以發展宋代的歌舞、習俗、服裝、戲曲、書畫、文學、武術、學術、名人和展示各種形式的娛樂節目、專題論壇、培訓、研究、產業基地,等等,開設以宋朝為背景以汴京為取景以當地宋朝服裝、書畫、雕塑、美食等產業為產品,穿插當地宋朝歌舞、戲曲的展台,如此,一個大宋王朝就濃縮成一顆汴州膠囊。所以,這才是把文化蛋糕做大做強做深做透,開封複製古城沒有什麼不可,只要湧入這顆大宋王朝膠囊中就行。其它城市可以複製唐朝、清朝、元朝、明朝等等的王朝膠囊。這樣,地方文化產業才是真正的大文化經濟,至於古城牆是山寨品又有何不可?這比一堆廢墟什麼都看不見強多了。通過這種形式恢復幾千年古代文明迷你版山寨,至少是感性地展示而非典籍上的記載,至少促進經濟帶來了繁榮,並非空有記載讓老百姓餓肚子。這種文化膠囊並沒有損害歷史真相,就像《三國演義》損害不了《三國志》,卻豐富了文學藝術。

比如,對於與好萊塢的對抗,筆者辦法很多,三維感覺片、走出院線上門服務、主題公園捆綁有機聯繫、多元業態整合、大文化膠囊對抗等等,詳細可以參閱我的網易博客。

中國現代化製造產品太多,如果各地出籠宋代、明代、清代、唐代等各朝各代的原版服裝等產品和變通版服裝等產品,那麼這些產品僅此一市,屬於稀缺產品,行銷全球國家絕對看好。既暢銷又暴利,並不需要多大技術,官服、官靴、官帽、皇宮服裝美食等都可以進行產業化大量推廣,還可以變通,揉入時尚、新潮、奢侈、國外本土化設計,只要全球全國各地來一次嘗鮮,就足夠一個城市經濟暴漲、富得流油,又何必擠在現代化產品裡面相互窩裡斗、同歸於盡?

各省官員們,如果您看完了本文,那麼您對文化產業的理解將產生質的飛躍,本文提供了做大文化產業路線圖,雖是初步描繪,不過擁有它,您將精神飽滿,充滿希望,因為各省文化是稀缺資源,獨具特色,沒有重複,全球獨此一市。看完全文,您覺得爭奪高新區、技術區、高端製造業等等是否還是華山一條道?

增收減利倒逼中央考核轉型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整合第一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6日星期四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今年前7月規模以上工業營收50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多增4萬億元營收,凈利潤減少740億元,凈利下降2.7%,這就是招商引資的苦果,如果細究卻是中央粗考核釀成的苦果,這還僅僅是標,接下來將是企業今明兩年將倒閉1000萬家,過去的考核已經失靈,亟待轉型。

工業營收和出口增速還有用嗎?

今年7月出口增速從6月份的11%下降至1%,這種出口增速還有效果嗎?或者說這種出口增速同等數據還有過去的效果嗎?本人認為,大不如前,因為利潤率下跌,或者說更多行業出現零利潤,但是中國出口增速7月為正,東南亞等全球很多國家出口為負,這種相對優越性有什麼意義呢?因為接下來大量無利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規模以上工業出口營收增速7月份為3%、6月份為6.3%、1-7月份為6.6%、2011年1-7月為18.8%,很明顯,出口增速越來越低。但是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並沒有越來越低,前7月增加值增速10.3%,即使是4-7月也分別為9.3%、9.6%、9.5%和9.2%,持平不降。那麼這麼多的工業增加值在出口增速下降的情況下,只能是導致國內庫存太多,庫存太多隻好跌價促銷,結果利潤全部大降。所以,出現今年前7月增收4萬億元工業產值7百億元利潤,這是幫倒忙。

招商拉動經濟危害有多大?

在產能飽和前,招商有正面意義,立竿見影,但是一到市場消費的飽和之後,招商對企業的打擊是立竿見影,像山東大王鎮今年上半年輪胎增收三成,但是大多數企業利潤歸零,有的出現負利潤,權行業搖搖欲墜。但是工業增加值增速卻好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接下來一些輪胎企業因資金鏈斷裂或支付困難或想退出等等,就會虧本大甩賣,那麼整個行業面臨虧本價出售輪胎,那麼去年大王鎮新招13家全球輪胎巨頭進場,創造了上半年增收三成的漂亮數據,但是卻在加速大王鎮整體輪胎的死亡。最終,曇花一現,大王鎮面臨滅頂之災,大量倒閉在所難免,如果去年不招13家輪胎巨頭,今年營收增速或許只有15%-20%,但是還有利潤率在5%-10%。如此,整個大王鎮輪胎業不至於零利潤,沒飯吃至少還有粥可吃,現在卻是喝水,吃老本的時候到了,大量倒閉也就為期不遠了。

凱恩斯過時還是弗里德曼過時?

凱恩斯提出一國的總供給總需求,後來被弗里德曼給拋棄了,物的調節供需轉變成貨幣調控。如果把凱恩斯一國的總供給總需求推廣到全球總供給總需求,那麼中國政府就會深度研究這一點,也就不會盲目崇拜自由經濟、貨幣調節、價格調節這種只放不收的政策,只放不收推廣不斷重複招商,終於演變成產能過剩。所以,凱恩斯沒過時,弗里德曼卻過時。

所以,當下中國應該抓的是限量產能,雖然這些年抓過,但是並不理想,產能反而越限越多,為什麼?就是沒有用行業總產量來給各省轄指標,更沒有從同產品企業數量縮減上著手。所以,細節處理相當糟糕,結果限產變增產。另外,這些年來,國家考核是GDP增速,沒有從總產量、同類產品企業總數下降、戰略、差異化競爭等角度去考核地方各省官員,結果,粗考核釀成各地重複招商。而且中央還把這種模式複製到中西部等全國,我們看看官員的調動是未來拷貝招商經驗的意圖就一目了然。另外,對於官員的考核沒有追蹤整體評估,變成前任爛攤子後任收拾,結果前任藉機創造GDP增速,後任還債陷入被動。前任招商創產能,後任承擔大量倒閉潮、企業稅歸零。如果對一個官員的全程進行正面、負面的綜合評估、累計評估形成一個總分數排行榜,這才是升遷的科學方法,對於有的地方官抓突擊創績效,後任還貸,這種評估考核方法已經不適應了。所以,地方產能過剩是招商引資產生只抓住標,根在中央考核粗線條。

綜上所述,中央過去粗線條考核釀成今年前7月增收4萬億元卻減利740億元,筆者建議中央放棄沖時點的突擊業績考核,改為官員一輩子正負面評估累計考核,這樣為官就知道沖時點和爛攤子都要兜進了,這才能真正的造福百姓。

洋貨爭霸上海灘,催生中國大零售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2009年,筆者預測梅西百貨、精品商廈等美國百貨業奢侈品進行價格區間化,會引發全球中低檔產品市場發生蝴蝶效應,當時多家報刊雜誌和百家主流網站相互轉摘引用。想不到,今年9月16日,美國梅西百貨曲線落子上海五角場開業。梅西百貨以1500萬美元入股佳品網,米嵐城市奧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國開發首個城市奧特萊斯開業,店內所有貨源均來自梅西百貨,將引入大量美國本土品牌折扣商品,這家實體店位於上海五角場綠色米蘭廣場,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以「品牌折扣專賣店+買手店」形式運作,將影響中國零售業,筆者認為這將催生中國大零售。

第一,買手店值得大陸零售業重新思考,這是BURBERRY、GUCCI、COACH多個品牌在同一家買手店內銷售,以折扣價出售。根據買手對全球的眼光買貨,再聯手在一家買手店鋪內銷售,這樣分攤租金,又體現出各種風格,而且資金主體多位,所以,買手店對中國零售業是一個有力的衝擊,中國很多店倒下時,買手店難倒。

第二,比如新秀麗箱包店是以工廠直銷專賣店經營,COACH等美國本土品牌都以折扣價出售,梅西百貨的貨品在中國不以梅西百貨為店名出現,新潮時尚產品折扣價出售。

第三,美國梅西百貨以新面孔出現,會有新鮮感,這對上海歐貨較多的消費者來說,有了更多選擇。而且梅西百貨產品以美國貨、時尚折扣價出售,低價就是棒。

中國零售業不僅受到歐式衝擊,也受到美式日式衝擊,不過他們都是小打小鬧,形不成規模。但是中國有崇洋媚外的基礎環境,奢侈品、消費品、經濟學理論、建築、手機、家電、汽車等等。中國要改變引進產品給國內消費的淺層次,中國各地政府有必要整合全球產品、精選全球產品集團軍化運作,以折扣價出售,吸引全球消費者來中國旅遊、買折扣全球精品,拉動當地的旅遊業、賓館業、餐飲業、交通物流、飛機、紀念品、土特產等等。

很明顯,大零售是中國應對擴進口、大旅遊、大消費拉動經濟的關鍵,現在各地機場熱、鐵路、公路熱、地鐵輕軌熱作了硬體鋪設,但是文化旅遊因為沒文化產品好買而痛失良機,僅僅讓外國旅客白天看風景、晚上睡覺是不夠的,豐富夜間生活,如歌舞、文化傳統產品、全球小吃、中國歷代小吃、某朝代中國各地小吃大全等等。另外,如何讓旅客可以來華投資期貨、股票、債券、匯率等產品,由代理公司進行跨國服務,如何把外國旅客的投、吃、看、聽、穿、用、買等等一網打盡,才是中國各地政府應該要考慮發展的大方向,本人有很多策略,願與分享。

綜上所述,隨著巴黎百貨、法國折扣店、日本優衣庫、美國梅西百貨等爭霸上海灘,中國只有大零售才可以應對。但問題是中國各大城市硬體、軟體、海陸空交通、買投看吃穿用住聽等等是否全方位準備好?目前來看,大零售時代國內還沒有人提出來,本人在今年年初兩會期間就提出大零售模式,在當前零售業銷售增幅逐月節節敗退之際,還望國內各地政府及早應對零售業。

黃金周旅遊爆棚=經濟戰略無能

商務部中國企業走出去研究中心顧問

中國省政府企業第一整合專家 吳東華

寫於2012年10月6日星期六 我的博客http://wudonghua020.blog.163.com

今年中秋國慶長假前4天遊客人數同比增長23.4%,這與今年高速公路收費取消有關,與勞工帶薪休假條例落實有關,與今年經濟衰退沒有加班促進旅遊有關。黃金周「旅遊爆棚」不能看作經濟軟著陸的信號,遊客主要集中在陝西道教聖地華山、杭州西湖、北京故宮等出名景點上,為什麼不能分散旅客呢?因為中國旅遊景點經濟戰略無能。

中國旅遊景點到目前為止都是白天到景點買門票看風景,晚上回旅館睡覺,如果景點外有類似上海大世界的娛樂場所,有許多古文化產品,代表的是某朝代的產品,如服裝、食品、飾品、各地特色小吃、各地特色產品、宮廷產品等等。娛樂場所以代表某個朝代的歌曲、舞蹈、雜技、口技、皮影戲、唱戲、風俗節等等特色,要形成穿越效果。

我們除了複製產品,還要發展古產品,讓古產品信息化、金融化、品牌化,這樣,黃金周旅遊可以結束,但是這種購物消費可以延續全年,不如說黃金周各地旅客是來看實物樣品取得聯繫方式,景點附近是個古文化產品窗口,可以輸出人員給全國各地進行原汁原味的上門服務,這樣就帶動景區當地的就業和經濟。由於是帶有朝代特性的系列大全,所以又是沒有重複的,那利潤率自然高。很明顯,各地景點大力發展古文化產品,採取引進來走出去送貨上門送服務上門,這比現在全國旅遊景點僅僅靠門票的單一服務收入高許多倍。

為什麼要讓古文化產品信息化、金融化、品牌化、奢侈化?

這是因為在輸出產品的時候走市場道路,讓產品晶元化、電子商務化、保險化、古文化產品指數化期貨化、高端品牌化奢侈品化,這是對古文化產品與現代經濟運行的整合,也是走出中國特色的旅遊業服務業的道路,擺脫單純門票為唯一主打收入來源方式的拓展與創新,這種方法,即適合各省文化業、服務業、旅遊業轉型,也適合主題公園、文化產業園、古城開發等的轉型。


推薦閱讀:

一些官員為何熱衷講「黃色段子」?
有多少官員是靠出賣妻子身體上位的
境外賭博成為中國官員腐敗溫床 新賭城瞄準中國
此鄰國「上等人」都跟中國一個姓,政要官員都姓他,平民沒資格
為什麼俄羅斯官員提議將聯合國總部遷往中國?

TAG:洗腦 | 速成 | 官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