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猜想: 意識是一種暗物質

  意識是一種「暗物質」。  意識的狀態,即這種暗物質的狀態,是「暗能量」。  主觀世界是以「意識」為核心的主觀存在。  為什麼會認為意識是一種「暗物質」,意識的狀態是「暗能量」?對於這個問題,本章通過:現象的描述、概念的借鑒,和新理論的推導,來進行詮釋。  注釋1意識,即思維。意識是一種暗物質,這表示本文認為:所謂的思維是由一種暗物質來實現的。  意識與物質的「等一」,其實質是「暗物質」與「物質」的「等一」。請注意,「等一」並非「同一」。暗物質就是暗物質,物質就是物質,它們的存在是兩種存在,而它們的關係是「等一」的關係。  注釋2意識的狀態,即通過思維所形成的心理/精神狀態。所有的情緒喜怒哀樂我們的知識結構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動機目的,等等都屬於意識的狀態。這些心理/精神狀態本文認為都是暗能量。多說一句,什麼是暗能量,既然在物理概念中物質的狀態表示物質的能,那麼意識這種不可見的暗物質的狀態被本文認為是不可見的暗能量。  一、現象的描述  現象1,「存在」的現象。(暗物質的存在現象,與意識的存在現象之間的相似性。)  暗物質,以及暗能量,普遍的存在,但無法用任何光的手段進行觀測,不能以物質的方式量化描述它們的實質與內容。(「光」是物質之一。不能以物質的方式包括了不能以光的任何手段對暗物質進行觀測、描述。)  意識,以及意識的狀態,普遍的存在,但不能以物質的方式量化描述、捕獲它們的實質與內容。它們是與「客觀」存在對立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主觀」存在。  因此,暗物質的存在現象與意識的存在現象之間的相似在於它們的實質都是不能以光的手段進行觀察也不能被量化的描述。我們能夠非常確定的認為,意識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  存在的現象另有:物質運動,受到時空限制;意識活動,不受時空限制。  所謂物質運動受到時空限制,物質運動的速度以光速為極限,物質的運動不可能超越光速。如果,意識由物質決定的,意識的活動也應當以光速為極限。既然以光速為極限,那麼人的意識就不應該可以預知未來,或者回溯過去。事實上,每一個人對時空都有預測的感知能力,也具有記憶、回憶、經驗等意識功能。  比如,過馬路,我們對車輛自我方位相對運動的速度等情況在幾秒鐘之後的時空狀態都能做出非常明確地判斷。  比如,短期中期長期規劃,也是我們預判未來的一種能力的體現。  更有神秘的預感、預言、夢境對未來的預知……這些更不是以物質科學可以進行解釋的意識遊離於時空局限的現象了。  但是,如果把意識作為暗物質,起碼我們知道,暗物質的運動規律是不受物質規律的約束的。物質的時空約束對暗物質來說可能無效。  現象2,「聯繫」的現象。(暗物質物質之間的聯繫的現象,與意識物質之間的聯繫的現象之間的相似性。)  暗物質與物質這兩種存在之間的聯繫方式——暗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相互聯繫是通過「引力現象」被觀測到。  而我們通常說的「注意力被吸引」,在這裡為什麼會出現「吸引」、「力」等辭彙,這些辭彙的使用是否在形象地描述意識與物質之間產生的類似於暗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引力現象」?我們知道,沒有主觀意識,是不會有注意力的,而沒有客觀的物質,注意力又怎麼能被吸引?  因此,暗物質、物質之間的聯繫與意識、物質之間的聯繫相似性在於聯繫之現象都表現為「引力」。  現象3,「作用」的現象。(暗能量對宇宙膨脹的作用,與意識狀態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之間的相似性。)  暗能量對宇宙的作用,使得宇宙保持加速的膨脹;  意識的狀態對自我的作用,促使了自我膨脹,而自我膨脹促進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因此,暗能量對宇宙膨脹的作用與意識狀態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之間的相似性在於它們對各自所處的宏觀環境的影響結果是類似的。  再以夢境為例,物理科學明明告訴我們,沒有光源,就不會有光,沒有聲源,就不會有聲。  為什麼在夢境中,明明沒有任何光源,沒有任何聲源,光影與聲音卻為何如此形象逼真?  為什麼夢境超越了現實的時空界限,令人彷彿迷失於時空?(有過做夢體驗的大概都知道,夢境不受時空限制,任何地點人物事件什麼預見啊穿越啊時空錯位啊都有可能在夢境中成真。)  又為什麼夢境中會產生諸多行為,夢遊,夢話,夢遺……?  這些是不是因為意識作為暗物質,不受物質屬性的約束,故而意識的活動可以超越物質性的時空的概念,進而產生了新的暗能量的實證?(在意識的理性層面進行的反思、回憶、假設、聯想、頓悟……這諸多心理行為,也都是在沒有新的信號/訊號源的情況下,主觀世界利用了已儲存的暗能量進行自我狀態更新的表現。)  二、概念的借鑒  推導「意識是暗物質」理論,需要借鑒兩組主要的概念。  第一組被借鑒的主要概念:  力對物質做功改變物質的狀態物質具有了某種形式的能,並且能與能可以進行轉換(比如,動能轉換為勢能,勢能轉換為動能)。  第二組被借鑒的主要概念:  「宇宙由暗物質組成,並因暗能量而彼此分開」。暗能量在宇宙中更像是一種背景,讓人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確實存在。天文學家認為,暗能量在宇宙中起斥力作用(與引力相對的力),但又不能嚴格說其是一種斥力,只能稱其為暗能量。暗能量的斥力作用的發現使學者們認識到,宇宙是在膨脹,而且還是在加速膨脹。  三、新理論的推導  概念分析現象推導新的理論,得結論如下。  主觀意識是一種暗物質,意識(暗物質)與物質之間存在信息力(引力)的現象。這個信息力對意識做功而改變著意識的狀態,意識的狀態即為各種形式的暗能量。這些意識的狀態(暗能量)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轉換,並且,意識的狀態具有向能量進行轉換的趨勢,也就是說,個人的意識狀態具有左右個人的行為舉止的能力。而人的行為又為人類社會演繹了新的物質,人類社會因此不斷地發展。  從意識與物質之間存在的信息力的現象到意識的狀態具有向行為進行轉換的趨勢,這一系列的過程便是人類主觀世界的活動模式。  四、小結  意識是一種暗物質。  信息力是意識與物質之間的引力現象。  意識的狀態是一種暗能量。  主觀世界,也稱為「主觀存在」。主觀世界以意識為核心,其組成包括了不可見的「意識、信息力對意識的作用、意識的狀態,意識的狀態的轉換,以及意識的暗能量向行為進行轉變的趨勢」。  主觀世界的活動模式:信息力對意識做功,改變意識的狀態而使得意識具有了暗能量。意識具有的各種狀態(意識的各種暗能量)之間可以進行轉換,並且意識的狀態具有向行為進行轉換的趨勢(「行為」是一種可見的能量釋放)。  意識的各種狀態之間的轉換,以及意識的狀態向行為進行的轉換促成了「自我膨脹」,而自我膨脹可以導致人類社會的「社會膨脹」,這體現了意識的狀態(暗能量)的斥力作用。  我們要明確,意識是某種暗物質,而非物質的衍生品,所以意識與物質的「等一」關係得以成立。而意識與物質的「等一」關係是確立以意識為核心的主觀世界的活動模式的充要條件。  注釋  在《論意識與物質的「等一」》原文中,作者李振詳盡描述了物理學界對暗物質研究、發現的幾個重要過程,並且轉述了暗物質、暗能量、物理的功、能、引力現象等諸多物理學現行概念。同時,《論意識與物質的「等一」》原文一一羅列類比了「意識與暗物質、意識的狀態與暗能量、意識對物體的注意力與引力」之間的諸多相似。藉此提出李振猜想:意識就是一種暗物質。  (本文節選於《論意識與物質的「等一」(簡要版)》)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感應不到對方的意識?心靈感應是如何發生的?
意識的究竟
認定詐騙罪必需「處分意識」(上)
改革的方嚮應該是以法治代替意識形態
最終,你成為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

TAG:意識 | 暗物質 | 物質 | 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