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謊言|來自於巴黎恐怖襲擊之後的兩枚「丘比特之彈」

真實的謊言來自於巴黎恐怖襲擊之後的兩枚「丘比特之彈」環球之音 臨界點 2015-11-22 13:46

(2015年11月13日,美軍在發動的空襲之前,給炸彈和導彈上寫下標語「帶著愛從巴黎來」)

(2015年11月20日,俄羅斯空軍士兵在導彈上分別寫上了「為了我們同胞」及「為了巴黎」。)

近日來,敘利亞上空飛舞著兩枚「丘比特之彈」,既充滿著暴跳如雷的無比憤怒又懷揣著似水柔情的無限愛意,一枚是來自於美國的導彈——「巴黎的愛」(2015年11月13日),一枚是來自於俄羅斯的導彈——「為了巴黎」(2015年11月20日),這番場景甚為壯觀。能令正處於水火不容的兩個超級大國,竟不約而同的向法國「表白」而去,這等「殊榮」,不得不令人為之嘆服。不過,當按照情報邏輯法進行分析之後,這一切的一切似乎就像是一幕劇情反轉的升級版「暗戰」、是友是敵難以分清,也如同一部好萊塢大片的現實版「真實的謊言」、真亦假來假亦真。美俄的導彈,到底是為巴黎而向ISIS而去還是借ISIS為巴黎而來,或許只有美俄自己最清楚。

數年前,美國要讓敘利亞巴沙爾下台,俄羅斯誓死不準;美國要空襲敘利亞,俄羅斯軍艦列陣等待。敘利亞戰事就此處於膠著狀態,美國的挫敗感油然而生,騎虎難下進退不能,於是惱羞成怒、直搗黃龍,頓時俄羅斯門前的烏克蘭就狼煙四起、戰火紛飛。

烏克蘭危機急劇惡化,期間發生許多插曲,一會兒馬航失聯,一會兒馬航墜毀,但不管怎樣,其最終結果,親西方政權上台,而俄羅斯則將克里米亞收入囊中。在這段過程中,令人異常玩味的是,正當世界各國暈頭轉向的討論與搜尋馬航MH370之際(2014年3月8日),克里米亞卻宣布獨立(2014年3月11日)且「悄然」加入了俄羅斯(2014年3月18日),貌似馬航失聯事件的出現,間接地避免了一場因分裂烏克蘭而處於箭在弦上的「歐美俄大戰」;還有,正當世界各國圍繞著到底是誰擊毀馬航MH17的時候(2014年7月7日),美國卻順利地對敘利亞實施了「首次」空襲(2014年9月22日),貌似馬航墜毀事件的產生與演變,不僅圓了美國最初誓死要空襲敘利亞的願望,而且還避免了因美國空襲敘利亞而極有可能引發出的美俄「直接較量」。這兩次馬航事件,兩次都「合情合理」地避免了美俄直接戰爭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美國還歇斯底里地呼籲歐盟加強制裁俄羅斯,可歐盟內部卻時時爆出意見不一致的聲音,主要以法德為主。最終,在美歐吵吵鬧鬧的對俄制裁聲中,以法德為「主導」的明斯克會議最終提上議程。然而,就在明斯克會議(2015年2月12日)即將舉行的前月,法國《查理周刊》雜誌社卻慘遭血洗(2015年1月7日)。

雖然明斯克協議最終出爐並於2015年2月15日實施,但似乎美國並不太滿意,於是北約不斷在波羅的海集結,理由是防範俄羅斯「破壞穩定的行動」。而俄羅斯則以「核武論」回應,不過,美國卻因此順勢在德國新部署了20枚核彈。然而德國聯邦議院早在2010年就以絕對多數票通過決議,德國政府應該「要求美國盟友從德國撤走核武器」。可現在不但沒有撤走,而且還要再部署大約20顆新的核彈,顯然這是美國的一箭雙鵰。從波羅的海東歐三國到德國這套動作,實質上就是戰略縱深抵近與核武威懾的雙管齊下,至此,美國在歐洲戰場上「圍剿」俄羅斯的戰略部署已基本實現。

於是,這場博弈焦點又從烏克蘭戰場再次回到中東。

自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中東難民潮一波接一波,於今年下半年達到高潮。在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歐洲遭遇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潮」之後,歐洲各國似乎已按捺不住,法國似乎迫於民意壓力而對敘利亞境內實施了「首次空襲」(2015年9月26日)。緊接其後俄羅斯也「首次空襲」敘利亞(2015年9月30日),一月之後美國地面部隊也「首次踏入」敘利亞(2015年10月30日)。如此多的「首次」,不言而喻,這意味著一場「混戰」即將來臨。

正當各方力量的「臨界點」準備在敘利亞迸發之時,如同當初馬航失聯、馬航墜毀的效應那般,俄羅斯客機卻恰當時機的「墜毀」(2015年10月31日),這從側面上,又再次「合情合理」地避免了一場處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美俄「直接衝突」。

但劇情總得要發展,俄羅斯發誓要進行全球追殺的同時,不斷加強在敘利亞的重型武器部署。而此時的英國也以協助調查俄羅斯客機墜毀事件為由,準備「進軍」埃及(連接地中海與紅海的戰略要塞之地)。與此同時,英國首相還提出希望能參與空襲敘利亞行動,但英國議會卻建議,英國不應追隨美國空襲敘利亞,除非有打擊伊斯蘭國武裝和結束敘利亞內戰的現實可能性。隨著俄美空襲敘利亞行動的不斷進行,美國盟軍中的盟友們似乎開始出現動搖。加拿大新當選總理早前已經告知美國,加拿大將退出美國主導、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空襲行動。

顯而易見,此時此際的北約國家,有的正在搖擺觀望,而有的正在臨陣退離,似乎慢慢凝聚在敘利亞上空的北約身影又正在分崩離析。可也就在此時,法國再次遭遇不幸,發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恐怖襲擊,且劍指球場上的法國總統(2015年11月13日)。由此不難想像,歐洲的憤怒再次被點燃,而正處於散架的北約,勢必也將因此而「團結」起來。

就在巴黎恐怖襲擊的第二天,聯合國舉行第二次敘利亞問題會議。美國激動地表示,「只要阿薩德還掌權,戰爭就不可能也不會結束。阿薩德已經成為一塊吸引外國戰士赴敘利亞參戰的磁石,這就是人民發動戰爭的原因,所以他必須下台」。俄羅斯則回應,「不管你們支持還是反對他都不重要,ISIS才是你們的敵人」。對美俄這番對話,翻譯過來就是,美國的最終目的就是巴沙爾必須下台,而俄羅斯的最終目的就是絕對不準巴沙爾下台。總之,就是不管何方妥協,那呈現出的結果都只能是「何必當初」,誰妥協就意味著誰承認失敗。要是美國妥協,當初又何必去支持敘利亞反對派,要是俄羅斯妥協,當初又何必去誓死抵抗。所以說,美俄之斗,數年之後又回到了數年之前的原點——巴沙爾下台與否。由此也可以得出,所謂的ISIS也只是一個緩衝時間的插曲罷了,只是在考驗美俄在這場博弈之中誰的耐力更強、誰的朋友更多。

或許是對此次聯合國會議通過的聯合通報內容不滿,繼法國爆恐襲擊之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接著位於西非的馬里又發生劫持人質事件(2015年11月20日),雖與中國有關,但主要還是與法國有關,畢竟法國還掌握著馬里的話語權。去年東南亞馬航失聯、馬航墜毀、亞航墜毀發生在同一年裡,已成為航空災難史上的「奇蹟」,而今一年之內發生法國雜誌社暴恐襲擊、巴黎恐怖襲擊、馬里劫持人質的「集於法國一體」的一系列事件,幾乎就是去年「集於馬航一體」的一系列事件的「另類翻版」而已。因而,必須要接受的現實是,當前的法國猶如是當初的馬航,隨著各方角力的不斷深入,早已被套上了註定難逃的命運「魔咒」。為什麼?

必須要了解的是,法國的海外軍事基地數量僅次於美國。法國的大多數基地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位於吉布地。這個基地讓法國可以控制紅海到歐洲的最重要航路,包括控制石油運輸。法國第二重要的軍事基地位於幾內亞灣。通過這個基地可以保護其在非洲大陸東西海岸的利益。另外,法國在阿聯酋的軍事基地控制著波斯灣,將世界的「石油動脈」控制在手中。可見,法國在中東亂局中的位置是何其之重要。

而今美俄中東鬥法,明確無誤的也是在「鬥法」。非洲素有中國「後院」之稱,牽動法國必然牽動中國。另外,法國在吉布地與阿聯酋的軍事基地,分別處於紅海(亞丁灣)、波斯灣的要衝之地。所以說,「得法」者必得當前中東美俄之爭的主動權,所以說,曾經想要擺脫美國所主導北約的法國,註定要在這場全球博弈的漩渦之中不停旋轉。

再回望一下處理烏克蘭問題的明斯克會議中的法德兩國,現而今,一個「啞了」,一個「傷了」,這多麼微妙多麼諷刺。德國試圖在這場博弈中「解套」,結果換來了「再增20顆核彈」的「緊箍咒」。而法國試圖擺脫美國主導的北約,結果換來的卻是一輪接一輪的爆恐襲擊。總之,不管巴黎爆恐襲擊是何方的ISIS所為,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達到了何種結果。現在呈現出的結果就很明確,不僅避免了美俄空地部隊由於紛紛進入敘利亞而直接擦槍走火的可能性,而且還讓敵對雙方的美俄同時向法國「示愛」(就像當初烏克蘭局勢急劇惡化之際、馬航失聯之時,美俄紛紛向中國伸出橄欖枝要加強「反恐合作」那般如出一轍)。

對於丘比特之箭,有兩種解釋:一種箭會帶來高尚的愛情,而另一種箭則會帶來強烈的慾望。縱橫全局之後,當前飛舞在敘利亞上空的「丘比特之彈」,不管是美國投下的「巴黎的愛」,還是俄羅斯投下的「為了巴黎」,都只能是「丘比特之箭」的後一種解釋——「向你示愛」就意味著有強烈的需求「慾望」!而更為可悲的是,遭遇「史無前例」恐怖襲擊之後的一個歐洲大國,似乎此時卻只能充當「調停人」的角色,竟準備分別訪問美俄。可事實上,法國當前的角色,卻如同ISIS被利用那般成為這場博弈中的插曲一樣,只是在插曲中來又在插曲中去......

文章來源於網路,僅代表作者觀點。
推薦閱讀:

史上真實的「九子奪嫡」那些事兒
追求真實的殉道者 | 加繆,以及十本書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袁世凱》(11)
這對夫婦現身機場,網友:這可能是娛樂圈最真實、恩愛的夫婦啦
桑傑年巴仁波切法語精選:真實的佛法修持者應當如何?

TAG:恐怖 | 謊言 | 恐怖襲擊 | 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