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進黨簡介

民進黨的前身是台灣一股被稱為「黨外」的政治勢力。它在國民黨逃台就一直存在,但在蔣介石集團軍事獨裁統治的壓制下,始終難以形成氣候。在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以胡適、雷震和《自由中國》雜誌為首的黨外勢力曾嘗試組織一個反對黨,但終被鎮壓。經過60、70年代台灣經濟的高速發展,台灣中產階級逐漸形成並發展壯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黨外勢力也隨之走上台灣政治舞台。他們通過創辦政治刊物和參與選舉,批判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倡導言論自由和西方式民主政治,並積极參与各項地方選舉,動員群眾,發展組織,擴大影響,積累政治資源。在1977年11月舉行的縣市長和省市議員選舉中,黨外勢力取得空前戰果,從而形成了台灣黨外運動的第一次高潮。

「中壢事件」是台灣黨外勢力第一次公開展示實力,對國民黨形成了強大的衝擊,而對黨外勢力則是一次巨大的鼓舞。1978年12月,黨外勢力的各派代表人物在台北中山堂舉行有500人參加的集會,決定加強配合,協調行動,組織統一的「黨外人士助選團」,統一競選政見和標語口號,力爭奪取年底舉行的「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的勝利。這是台灣黨外勢力近30年來的首次大團圓式聚會,也是台灣黨外運動第一次統一協調各自的行動,標誌著台灣黨外運動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1979年6月,《美麗島》雜誌創辦,迅速成為黨外運動的一面旗幟和大本營。它在其全盛時期每期發行達8萬多份,並在全省建立了11個辦事處,掀起了台灣黨外運動的第二次高潮。

但台灣黨外勢力似乎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1979年12月,《美麗島》雜誌不顧國民黨的阻攔,強行在高雄舉行集會和遊行示威,招致國民黨的血腥鎮壓,黨外勢力的核心人物和骨幹幾乎被一網打盡,實力受到極大削弱。

在此之後,台灣黨外運動在一段時間內趨於沉寂。經過1980年底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1981年的縣市長和省市議員選舉、1982年的縣市議員和鄉鎮長選舉、1983年底的「增額立委」選舉和1985年底的四項公職人員選舉,台灣黨外勢力幾經沉浮,元氣有所恢復,力量逐漸發展。尤其是一大批以青年知識分子為主的新生力量的加盟,使台灣黨外勢力慢慢走出了「美麗島」事件的陰影。

1983年9月,一些黨外雜誌的編輯和作家發起組成了「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1984年2月,另一個黨外組織「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也宣告成立。這兩個團體都具備了政黨的雛形。1885年12月,「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決定改名為「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取消了入會人員必須是公職人員的限制,從而為擴大隊伍創造了條件;同時宣布將在各縣市成立分會。這兩項決定是黨外勢力邁向組黨的一個重要步驟。到1986年8月,「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已在全省成立了15個地方分會,擁有會員700多人,形成了台灣黨外運動的第三次高潮。

台灣黨外勢力的不斷壯大和咄咄逼人的攻勢,給國民黨造成了極大有壓力。一方面,基於鞏固專制統治的需要,國民黨依照「戒嚴令」及其相關法令,嚴格限制黨外組織的發展,連番取締黨外刊物;但島內外形勢的變化,尤其是黨外勢力通過選舉所展示出來的擁有近30%的民意,使國民黨又不得不有所顧忌,擔心如果採取強硬政策,反而會使局面更難於控制。於是,又打又拉、口頭強硬而實際默許成為國民黨應付局勢的主要政策。例如,對「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在地方設立分會的做法,國民黨雖然一再表示將「依法取締」,但實際上並未採取行動。

打破國民黨一黨天下的局面、組建一個反對黨,一直是台灣黨外勢力夢寐以求的理想。在1983年參加「增額立委」選舉中,黨外勢力再一次發表政見,明確要求國民黨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恢復人民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的基本權利。進入1986年後,菲律賓發生阿基諾推翻馬科斯獨裁統治事件,南朝鮮爆發規模空前的大學生反政府運動,給台灣黨外勢力予極大鼓舞,加快了籌組反對黨的步伐。

1986年5月19日,黨外勢力數百人在台北萬華山寺集會,要求立即解除「戒嚴」,與軍警對峙達12小時。由於示威者都穿著寫有綠色「反戒嚴、爭人權」字樣的白色外衣,史稱「綠色行動」。「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台北分會理事長康寧祥甚至公開向當局提出「民主時間表」,要求在1987年開放組黨。

美國方面要求國民黨開放「黨禁」的壓力也越來越大。70年代以後,美國朝野不斷要求蔣氏父子放棄專制獨裁統治、實行美式資產階級政治制度,開放多黨競爭。美國國會陸續通過包括「台灣民主修正案」、「台灣問題決議案」等法案,要求台灣當局「迅速採取行動結束戒嚴狀態」,「取消關於禁止成立新政黨的規定」。1986年6月25日,美國眾議院再次通過議案,敦促台灣當局允許建立「真正的反對黨」。

面對內外壓力,蔣經國認識到「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決定採取措施,變被動為主動。1986年3月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後,國民黨開始全面推行「政治革新」政策,蔣經國指定嚴家淦等十二人小組研究解除「戒嚴」與「黨禁」的可能性。10月15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十二人小組的提案,決定在1987年6月完成「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的「立法」後,從7月15日起正式在台、澎地區解除「戒嚴令」,廢止因實施「戒嚴」而制定的包括「黨禁」、「報禁」、「書禁」等在內的30多種相關法令。

聽到國民黨有關準備解除「戒嚴」和「黨禁」的風聲後,1986年9月28日,「黨外公共政策研究會」、「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台灣人權促進會」等黨外組織,在康寧祥、江鵬堅等人的倡導下,搶在國民黨正式宣布解除「戒嚴」的消息之前,以突襲的方式在台北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並於11月6日公布「了其「黨章」和「黨綱」。11月10日,民進黨在台北召開了165人參加的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綱」和「黨章」,並選舉產生了由11人組成的「中央常務執行委員會」、31人組成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江鵬堅當選為該黨第一任主席。

民進黨是在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的鬥爭中成長並倉促成立的政黨,因此其政治主張帶有明顯的反國民黨色彩。首先,它「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與專制」,主張建立「保障基本人權、國民主權、權力分立與制衡、責任政府、依法行政、司法獨立、政黨平等與自由」的政治制度;其次,視國民黨為外來政權,主張台灣前途「應由台灣全體住民以自由、民主、普遍、公正而平等的方式共同決定。任何政府或政府的聯合,都沒有決定台灣政治歸屬的權利」。另外,民進黨也主張「採取彈性作法,重新加入聯合國,重返國際社會」。

民進黨自成立以來,迎合了台灣民眾不滿國民黨長期腐敗、專制統治的情緒和希望「求新、求變」的心態,針對台灣政治社會中一些弊端提出了因應方案,並通過歷次選舉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成為台灣目前最大的反對黨。該黨在台灣民眾中的支持率這幾年都穩定在30%-40%之間。在1997年年底舉行的縣市長選舉中,民進黨一舉奪得台灣全部23個縣市長席位中的12個,得票率達到43.32%,不僅席次過半,而且席位和得票率雙雙超過國民黨。國民黨走下坡路,民進黨保持上升的勢頭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民進黨的發展也存在著嚴重的危機。這種危機主要表現在其對「台灣前途」的主張上。在建黨初期,民進黨黨綱提出的所謂「台灣前途由台灣全體住民決定」的主張,就含有明顯的分離意識和「台獨」色彩。只是當時人們注意的焦點放在民進黨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的「進步性」上,其「住民自決論」的危害性還未顯露出來。其後,隨著國民黨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實施政黨政治,幾乎民進黨所主張的「民主自由」等政見都被國民黨全數接過去,並逐一付諸實施。於是,民進黨的主要政治訴求失去了著力點和方向感,開始在選舉中把訴求重點放在「台灣前途」問題上,一步步滑向「台獨」的沼澤。1988年4月,民進黨臨時全代會通過「有條件主張台獨論」;1990年10月,民進黨召開四屆二全大會,通過台灣「事實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和外蒙古」決議案,向「台獨」的質變方向邁出一大步。1991年9月28日,民進黨居然以中央黨部的名義發表聲明,公開聲稱「民進黨就是台獨黨」,並不顧島內外強大反對聲浪,於10月13日在該黨五全大會上通過決議,在其黨綱中增列建立「台灣共和國」的條款,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主張「台獨」的政黨。

「台獨」沒有前途。台灣絕大多數民眾不贊成「台獨」,國際社會不承認「台獨」,中國政府更不會允許「台獨」。民進黨如果死抱著其「台獨」黨綱不放,它就不可能會再有大的發展。「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是民進黨的唯一選擇。

推薦閱讀:

峨眉臨濟醫療氣功簡介(之十七)
河洛理數命運測算原理簡介
渾元氣功簡介-馬保國
上古諸神簡介
桑糖飲口服液簡介

TAG: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