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佛之人應從「聞、思、修」三方面用功

(圖片來源:資料圖)

學佛人的最終目的是要成佛,究竟怎樣才能成佛呢這是每個學佛的人都關心的課題,也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唯識認為:眾生輪於生死苦海的根本原因則是二障,若能盡除二障,其佛果必成。而二障的根源卻在第七染污意,但此染污意的行相極其微細,不為凡情所覺知。所以便使人無法下手,那怎麼辦呢可以從第六識著手。為什麼不從前五識著手呢因為前五識不但沒有分別能力,而且還常常處在一種被動的狀態。故不從前五識上著手。而第六識不但能給自己的活動做主,並且還能支配前五識的一切活動。所以選第六識作為著手點。那究竟怎樣先凈化第六識呢?唯識認為:只有從聞思修這三個步驟去注意,用功,定會很快的得到成就。

首先要聽聞正法。所謂正法即聖言量,就是聖者們所有理智一如的內容,亦就是佛陀所說的一切教法。如四諦、十二因緣等一切經律論藏。佛法雖然浩如煙海,但我們都應不厭其煩的去尋找機會接受熏習。因為只有多聞熏習,才能悟入佛的知見。否則,同入暗室,斷佛慧命,就會永遠地系縛在黑暗的深淵裡,被貪瞋痴慢等無明煩惱所障蔽而無有出期。所以必須正確的認識聽聞正法的重要性。但是,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要聽聞正法必須去親近善知識。因為,只有親近善知識,才能從善知識那裡聽到自己從未聽到的佛法。久而久之,漸漸就會對佛法的根本理論產生正解,成就聞所成慧。所以要成佛果,須先親近善士。只有這樣,才能免除碰壁,弄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何事該做,何事不該做,以此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促使自己早成佛道。

為什麼聽聞正法可以生長智慧呢因為佛陀是智慧的源泉,佛法是佛陀從他理智心田中直接流露出來的真理,所以我們多聞佛法,自然可以從廣博的知識中生起慧解。這就是利用第六識的分別勢力使原有的種種邪見邪行得到棄除而凈化,此是從現行:方面講。若從種善根方面講:前七轉識熏習第八識時,能熏所熏是俱生俱滅,同時同處,不即不離的。只要轉識有熏,本識立即剎那同時成就。且貯藏於本識中不失不壞,若遇緣則生長現行。既使現生作善,現生不能受益,只要一念的善根種下去,總有解脫成佛之日的。所以,我們誦經念佛,乃至向畜生說三皈依等,絕不能說沒有用的。只要我們誠心的去做,不但可以給眾生種善根,成就度生的行願;亦培養了自己的慈悲心。所以,我們必須尋機聽聞佛法。如獨覺生在無佛之時,他只所以能夠見到風吹草動,四季變化,就會悟證諸法實相,就是他於宿世已經種下了諸法無常的種子。否則他是不會開悟的。故此,我們絕不能小看聽聞正法的重要性,只要我們願意從此下手,無論智愚貴賤皆可成就。

其次就是思,即正思維。因聽聞佛法後,要把所聽到的佛法如理的作意思維,並對其意理要詳細地加以研究、辨析、分別、抉擇,達到正解其義,然後才能真正的指導自己的行動。如眼睛看見了路,方可依路而行一樣。如果不善思維,以文解義,則成佛怨,就會使佛陀的甘露法雨變成毒藥。所以古德說:「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故思維正義,引發正行,亦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學者欲成佛道,此不可少,為什麼因為佛法本來是圓滿究竟平等的,只由於眾生的根機有種種的不同,所以佛為了適應不同根機的眾生,才說了種種不同的法門。於是,就使平等一法遂有了義與不了義之差別。那麼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呢根據法相宗的判斷,佛陀說法分為三個時期:(一)佛說《阿含經》時,闡述了五蘊法,說明「我」是五蘊假合而成的。如果對五蘊加以分析,則只有法,並沒有「我」的存在,由此強調「無我」的道理,使我們放棄這個我執。此時判為我空法有時,屬小乘有教。(二)佛說完《阿含經》後,很多小乘根機的人,即悟道證果。但有些人雖然已解我空,但還執法有。佛為破除這類眾生的法執,故於第二時期說《般若經》。叫萬法皆空(我法俱空),屬大乘空敎。 (三)一般凡夫因無明的障蔽深厚,若無善巧的銳器,其執見是很難打破的,所以他們聞有執有,聞空又執空。雖然佛說了《般若經》談空破相,有很多利根者聞之而得證果。但還有些人聽了佛說主,則起空執。認為萬法既然皆空,也就無法可修,無佛可成了。即墮入了斷滅空。正因為眾生患了這個空病,所以佛於第三時又說《解深密經》。開示三性三無性,從中顯示境無識有,一切法依他而起。其遍計所執非有,圓成實非空,即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真理。此時被判為非空非有時,屬大乘中道教。說到此,了義與不了義,則昭然若揭了。至於如何去分辨,則要把聽聞到的或自學到的一切法義都策動起來,共同的辨析、抉擇、思維那些是了義的,那些是不了義的。當然要以了義來抉擇不了義,絕對不能以不了義來抉擇了義,即以了義為標準,不以不了義做標準。如此細審思維所引生的智慧名為思所成慧。有了此慧,無論動身發語,乃至生活中的一切都可納入佛法的正軌。

問:為什麼思的作用會如此的殊勝呢因為思是遍行心所之一,它有強勝的力量,不但能遍行於一切心,還能遍行於一切時、一切地、一切性。並且有情的起心動念一切行動,皆以思心所為領先。所以思是有情造作善惡業的根本,凡聖之業皆以思來決定其染還是凈。故說思如磁石能引鐵動。

關於思的力量還可用例子加以說明:從前摩揭陀國華氏城裡有位婆羅門學者,名僑屍迦。是位博學的人物,他不但精通了婆羅門敦的教理,而且對當時印度各派的哲學都有精湛的研究,所以他在印度當時的整個學術界很有名望。一天,他下鄉去拜訪一位朋友,恰巧朋友不在家,朋友的太太請他坐下,告他說:「剛有事出去,可能四小時後才能回來。」憍屍迦是個好學之人,他見朋友的書櫥中收藏了很多書,為了不浪費這四個小時,便向朋友太太借書看,其太太隨手拿了一本送給他看。正巧這是一本《佛說十二因緣經》,憍屍迦拿到經就靜靜的閱讀起來,他越讀越有興趣。原來此經是說生死流轉與還滅的問題。僑屍迦邊讀邊思維其中的義理,結果他從佛的因緣法中了悟到諸法無我的道理;同時也了知了因果不昧的真理。他認為:各派哲學雖然都說因果,但是,都不如佛法講得那麼徹底和圓滿。於是,他跑到附近一座林園中,默默的靜坐在樹下專心思維經中的法義。結果獲得了佛法的真理。由此可證,聽聞佛法後,一定要善用自己第六意識的能動性,細審深思,方能從中引生出智慧,得到現前的實益。

再者就是修,此指以法行持。就是用身口意去做一切佛事。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也可以說:修就是培育我們的心智,把我們的貪慾、恚憎、焦慮、及疑惑等一切的煩惱行為及念頭統統的修理掉,使其諸根清凈。如果只有聞思二慧,不重修行的實踐,就同替人數寶,當下是不能得到受用的。所以聞思以後,一定要躬行實踐,依法修持,端正行為,澄清妄念。只有這樣,才能不失佛陀的木懷,得到確切真實的受用。

問:具體的修法都有那些呢談起修行,其方法有無數種類。但總歸起來,不出三大系統:①持戒,②度生,③禪定。其持戒的目的是為了守護根門,不讓壞事從六根門頭中溜入我們的八識心田內。而度生的目的,則是為了廣積福慧資糧,成就大悲心,菩提心,性空慧。但禪定的目的則是印證理論,破除二障,求得自心的自在解脫。

關於習定,一般人以為這是逃避現實的行為,其實不然。它是百分之百的心智培育。為什麼因為定能發慧。在沒有定力時,我們的心如同猿猴一般東瞧西望,無有剎那之安寧,日日夜夜都是亂騷騷的。所以無論做什麼都是前作後忘,且常常還會感到不是昏沉就是掉舉。遇到事理,則無能辨析其中的真偽所在。而習定,就是培養集中注意力、分析力、精進力、意志力,有情只有寧靜的心境現前,才能如實地見到一切事物的本性。所以定並不是如同塑像一樣,他是高度的心識功能。如果我們要為人民服務,可是沒有智慧,沒有定力,能辦到嗎所以佛教徒為了實現自己的四宏誓願,必須倡導修觀習定的法門。這從常遠的觀點來看,也並不是什麼逃避現實,而是為了更好的入於現實。因為要達到入世,必須先充實現前的認識,開發自己的正慧。如同國家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科各類的留學生一樣,今天的付出,目的是為了將來得到更偉大的收入及效用。所以習定亦是如此,沒有什麼它義。

定:實際上亦包含著觀在內。若行者只有定無觀,那是非佛教徒所倡導的了。為什麼因為定就是止,止只是止心一境,最終滅除前六轉識,達到無想的境界。此定與真理及解脫沒有什麼關係,所以唯有外道才修此定,佛教是不提倡此法的。佛教所倡導的定,實際上是以觀為主。觀就是觀照,是念念分明的,深刻的,觀照萬物的本性。從而導致其心靈的完全解脫,證得究竟的真理涅槃。此是佛陀親自發明的一種修習法,它是根據觀察、驚覺、洞照與億念而作的一種分析法。但此法最初修習時,是不能用的,要等到定境現前時,才可用此觀照法修習。怎樣才能使定境現前呢最簡單而普遍的方法就是憶念出入息法(數息觀),用此法來繫心不向外跑,等其數息觀修成功後,再根據自己的習氣去修各自所需要的觀法。如貪心重的人要修不凈觀,瞋心重的人要修慈悲觀,痴心重的人要修因緣觀。其觀是隨白所習,各別觀行。這裡唯介紹一種五重唯識觀,就是把唯識理作為修觀的對象,從中遣障證真,達到解脫的目的。

1、遣虛存實唯識觀:若從唯識三自性來講,依他起性,就是生活中的事實,圓成實性,就是生活裡面所含蘊的真理。現在我們生活不能與這實事實理契合相應的,就是遍計執性。遣虛就是遣除這無實質作用,違背事理的虛妄相,即廓清這主觀的情見;存實是保存事相的真實法,就是把不背叛生活的事實,不背叛生活真理要留下。修觀行者如何才能遣虛存實呢就是用觀慧的功力,推求觀察心識所緣的一切法時,了解到虛妄的就排除它,了解到真實的就留存它。若能如理觀照,當下便知一切法皆是唯識所變,如幻如影,根本沒有什麼實體可得,即刻不起我執和法執,便達遣虛存實,悟入唯識之理。

2、舍濫留純唯識觀:舍濫是捨去濫亂之法,留存純正之法。在初觀中,雖然已經能夠初步認識到法中的虛妄部分和真實部分,但心識緣法的過程,是以能緣之心(見分)對所緣之境(相分)進行分別的,其見相二分都是識體所變現的,屬於依他起性。只因為我們的智慧有限,不能透徹的認識它是緣生的,往往會把這識體所變的「相分」與外境(遍計所執的我法等)混淆起來,比附等同,遂之又反轉成執。為了防止此患,所以於初觀的基礎上又立此觀。把識所變的所緣相分境舍掉,只留下能緣內心的見分。可是我們必須明白這是為了使人們不著外境而專意的觀照內心,才舍相分的。並不是相分也如我法一般非有。

3、攝末歸本唯識觀:唯識宗是用見分、相分、自體分來表述心識的功用。相分與見分是依識體而現起的,故稱見相二分為末,自體分為本。因為見分與相分是互相對待的,所以若有見分生起,必定就有相分存在,現在相分既舍,見分還能存在嗎故見分亦不起了。又因在凡夫位中,見相二分每當出現,必然會生起對法的虛妄分別,所以心內一定要產生許多的妄執煩惱。這樣就對心一境性有所障礙,為此,觀行者須把見相之末攝歸於自體。

此就是攝末歸本的意趣所在。

4、隱劣顯勝唯識觀:前三觀已經把外境遣除了。見相二分亦攝收於心體內,現存下的唯有心王與心所。心王是起主導作用的精神主體,心所則是輔助心王的心理活動。行者在觀法的過程中,心王的勢力強於心所;其心王是總觀一切的現象,而心所則是側重於辨別境的細察,且心所的類別甚多,有善惡等性的差別,其染心所常常還能染污乾淨之法。因此,心所較心王,則是散亂紛擾。凡夫智淺,定力不足,在緣法的過程中,如果多起心所,必然會趣於染邊。這樣,就不利於習定修觀的目的,所以在此依仗隱劣顯勝的方法,就把心所隱伏下來,只突出心王的勝用。儀之歸居於一心凈念。

5、遣相證性唯識觀:遣,是泯遣隱伏,令心識不起分別。與前面「遣虛」的遣義不同。性:是無差別的法性,即真如實性。相:就是事相,是指依他緣起的法相,亦就是唯識相,如八識自體,六位心所,所變見相,都是唯識相的範疇。此相雖然都是阿賴耶識中的諸法種子所顯現,但畢竟都是因緣所生,屬於幻有。在世第一心後,不冥相歸性是不利於觀行者引發無分別的根本智的。因此,這些依他起的事相只有分別一一的造伏,才能徹證圓成實性,即證真實理體。

以上五觀是由淺入深,即從總觀粗相開始而進入別觀細相的。最後歸一念平等清凈心而入唯識實性。此漸觀修習之方法,雖然分為五層,但五層並非絕對之別,它們都是同依別境慧而起的觀照,是實歸一體而開為五層的方便。若對純熟利根者來說,是沒有什麼次第分別的,悟一即五,通觀圓融。一個修行者若能成就此五觀,就能息滅一切的妄為,達到主客觀統一的清凈自在之境地。如果人人都能得此成就,那麼諸類苦惱皆共遠離,人間凈土,則處處可見。


推薦閱讀:

學佛者如何修習「佛法」?
學佛,千萬不要搞這種東西
居士學佛100問 (8)
第五講 學佛條件 學佛應具何條件?

TAG: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