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漫談歷史上西域勢力的離心因素之四
新疆筆記之六十三漫談歷史上西域勢力的離心因素 之四
和運超
新疆喀什的喀喇汗國時期的古城牆遺址
四、遼宋金時期
從五代到宋朝,西域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回教的政權喀喇汗國誕生了,從今天新疆的喀什發展到中亞,然後又分為東西兩部分。 喀喇汗,既不是民族稱呼也不是地名,在語言上是一個形容詞。中國史書稱為「黑汗國」,翻譯喀喇為黑色並不算錯,但其實不大準確,喀喇應引申為偉大的意思。這一汗國的主體民族成分構成歷來爭議很大,排列組合可達十來種說法,目前也沒有得出絕對肯定的結論。按照汗國地理版圖之內,應該是以散居西域的回鶻人居多,也稱為蔥嶺回鶻。不過,喀喇汗王室成員來自樣磨人的說法卻相對佔據上風,這是最早在沙俄時期就有學者拿出了研究成果,後來50年代德國的學者繼續總結一些說法並提出新的論點,在國際上都取得較大影響,也有較大的說服力。樣磨也是屬於突厥的一個分支,當時喀什周圍為樣磨人一大集中地,他們的首領與回鶻雜居聯姻,同時,也可能混合了很多葛邏祿部族人,然後聯合建立了喀喇汗這一新王朝。 回鶻人進入西域也是來自各個部落,從唐末到宋初的情況估計,當時西域的回鶻人總數至少在20萬人以上,汗國的王室家族葯葛羅氏和許多世家大族後來基本都定居在高昌,稱為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其次則集中在原來的安西都護府,稱為安西回鶻或龜茲回鶻,這兩個地方的回鶻人恪守原來的傳統尊奉摩尼教和佛教,他們分別單獨同宋朝進行過朝貢和聯繫,可見《宋史》《冊府元龜》等有關史書記載。所以,喀喇汗政權代表西域的一種新興力量,他們接受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西方大食國的回教,也為西域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作為新疆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地方政權之一,喀喇汗國似乎也與宋朝關係密切,還一向以桃花石汗自居,今天的人們時時會拿這一點來推崇,認為喀喇汗國的歷史當之無愧屬於中華歷史的一部分。即使在國外的史書里,「桃花石」也是中國之意。但其實「桃花石」一詞究竟從何而來,至今也還不能特別肯定(有說指先前鮮卑族的拓拔),最早廣泛使用是在突厥各部,或許是突厥語(最早見於突厥碑銘和《突厥語大辭典》)。當喀喇汗國出現後,「桃花石汗」的稱號則是一些君主自封。也不是沒有例外,像早期的玉素甫汗在爭奪于闐國期間,向大食國請求援兵卻是由大食國哈里發政權加封的「桃花石汗」,他應該也是第一個有此封號的喀喇汗王(同時,他們時常任命大小汗王分治,大的為阿斯蘭汗,小的為博格達汗,這一習慣也是導致汗國會分裂的原因之一)。有此名義,喀喇汗國固然會認為理所當然屬於「中國」和「中華」,甚至可以說他們在西域代表了「東方和中國之主」,無形之中他們也就取代了傳統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和統治地位。 以今天的眼光看,都知道遼宋金時代的中國並沒有真正的大一統朝代。遼國與北宋並存,南宋又和金國並存,中間還摻雜一個西夏,此外還有吐蕃和大理國。而喀喇汗國更是遠處西域,對遼宋金來說其實都很陌生,原本三個中原王朝也都沒有真正深入過西域。所以,中國史書對喀喇汗國的稱呼往往比較混亂,如黑汗國、大食國、回鶻國等都有過,實際上大食國或許才是喀喇汗國,而黑汗國未必是指喀喇汗國。正如宋初時候的黑汗國和黑汗王其實往往指西域于闐國。因為自五代以來,一直崇尚唐朝和中原文化的李氏于闐國才是真正歸心中原王朝的邊疆政權,其民風民俗方面多少受到已經深入西域100多年的回鶻和突厥部族影響。所以,當于闐與喀喇汗國發生戰爭後,于闐與中原宋朝以及有姻親關係的敦煌歸義軍(于闐王李聖天娶的就是歸義軍首領曹議金的長女,不過別看李聖天、曹議金都是非常典型的漢名,其實他們都是少數民族後裔,只不過比較漢化而已)往來頻繁,加上後來於闐確實被喀喇汗國打敗,所以中原就以為于闐當地也都屬於黑汗國了。關於兩者之間的關係,筆者也曾專門寫了《西域于闐國被喀喇汗國所滅和回教化的疑團》。另外如前所述,有時宋朝記載如龜茲回鶻則也是指的龜茲地方的回鶻人,我們今天的一些史學家都會因為喀喇汗國的擴張認為當時侵佔了于闐和龜茲地區,實際上,喀喇汗國並沒有在宋朝稱霸當時的西域,于闐國和龜茲地方仍然是傳統的佛教文化佔優勢的地方,並沒有成為喀喇汗國的地盤。 總的來說,當時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軍事力量最強,不光佔據漠北,一度也曾涉足西域(即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唐朝時期的北庭),令轄戛斯、粘八恩(後來蒙古時期的乃蠻部落)、高昌回鶻等都一一臣服。契丹的淵源屬於早年東胡民族後裔,一開始活動於遼東地區,與鮮卑族有某種關連,因此,契丹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記載北魏歷史的《魏書》。同時,南北朝的奚族,又稱庫莫奚,是與契丹族血緣親近的民族,後來往往加入遼國大姓蕭氏或高氏。中國古代的東胡是一個巨大的「民族共同體」,由居於「胡人」(就是匈奴)以東得名,又稱為「通古斯」,其實就是東胡一詞的少數民族語諧音,他們的語言大體近似,並繁衍出眾多部族,契丹之外還包括女真、蒙古(今天的學者有過專著《東胡源流史》)。 另外,契丹族在歷史上與回鶻族的關係也很密切,如《資治通鑒》記載,唐朝回鶻在漠北強盛時,契丹也受其統治,回鶻派有監使,催繳貢賦。而《遼史》則記載,契丹很長一段時間都一直受回鶻的印綬。可見雙方聯繫十分緊密,還包括有相當重要的一點,契丹首領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淳欽皇后述律平歷來都被認為是回鶻後裔。但述律平的身份是否可信其實有較大爭議,甚至可疑。以《遼史·后妃傳》記載淳欽皇后祖上糯思為「回鶻人」,加上契丹族與回鶻族在唐朝時期的密切關係,和契丹建國吸收很多回鶻文化,自然不會懷疑述律平是回鶻人後裔,尤其不少後來的新疆方面史學家更直接把述律平作為回鶻人中的傑出人物來宣揚,其實是十分荒唐。首先,糯思和述律平之間相隔已經五六代,糯思一族應該已經契丹化,述律平本身沒有多少回鶻特徵。其次,比《遼史》更早的宋代人所寫《契丹國志》即云:「太祖皇帝後述律氏,本國契丹人也。」另外,輔助的證據還有《遼史皇子表》記載了一個片段:「回鶻使至,無能通其語者,太后謂太祖曰:『迭剌聰敏可使。』」如果述律氏一家真為回鶻人後裔,當不至於全家「無能通其語者」。所以,著名民族史和遼金史專家馮永謙先生在《遼史外戚表補證》,《社會科學輯刊》1979年第3期中提出更正述律平祖上糯思應該也為契丹人,所以她應該不是回鶻人後裔。 不過,契丹畢竟和回鶻關係匪淺,當喀喇汗國與契丹遼國有了接觸後,遼國習慣將他們與回鶻聯繫起來,在大食國之外,有時也會稱呼為回鶻或阿斯蘭回鶻,雙方也曾經以和親的方式建立了關係。《遼史·聖宗紀》記載:(開泰八年十月)「壬寅,大食國遣使進象及方物,為子冊割請婚。」(太平元年三月)「是月,大食國王復遣使請婚,封王子班郎君胡思里女可老為公主嫁之。」「開泰八年」為1019年,「方物」即是土產。「太平元年」則為1021年。由於大食王一再為王子冊割求婚,遼聖宗最後將侄孫女可老嫁給大食王子冊割為妻,雙方建立了和親關係。遼聖宗太平四年(1024年)曾派使臣出使阿富汗的伽茲尼王朝(這一王朝是西遷的突厥部落所建立,推翻了之前的波斯薩曼王朝,佔據整個呼羅珊及波斯大部分地區,中國史書有時稱為哥疾寧,其君主承認黑衣大食即阿撥斯王朝的宗主地位,並且是第一個開始使用「蘇丹」王號的伊斯蘭政權),帶去給蘇丹馬赫穆德(997-1030年,他是第三代君主,由哈里發卡迪爾冊封為蘇丹,也是王朝最鼎盛的時期)的信件,信中說遼公主下嫁回鶻喀喇汗王朝卡迪爾汗(Qadirkhan)之子察格利特勤(Cagri tegin),並命令卡迪爾汗修通至伽茲尼的道路,以便於兩國使臣往還。」將這段文字與《遼史》對照,可以肯定,「大食國王子冊割」正是喀喇汗王子察格利特勤,「冊割」即是Cagri的音
譯。遼朝可老公主是1021年嫁給大食王子的,遼聖宗寫給喀喇汗王朝的西南鄰國伽茲尼王朝的信,則是在1024年收到的,時間、人物、地理位置,無不吻合。 儘管喀喇汗國與遼宋方面有過往來,但雙方的關係並非多麼密切。對中原宋朝而言,真正的喀喇汗國還不如于闐國和龜茲回鶻來往頻繁,諸多事實證明,儘管他們確實一度被喀喇汗國打敗,可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被併入喀喇汗國,還單獨同宋朝來往,以至於往往被誤會是喀喇汗國在同中原發生聯繫,造成了巨大的歷史誤會。對於遼國方面來說,即使有了姻親,但之後的來往也不算很多。其政治、文化原因應該都有,一方面由於喀喇汗國分了東西,自身也互相爭鬥,國力並不算多強,所以保持割據一方,對於遙遠的遼國宋國如果不涉及切身關係,依然是天各一方,互不相干的態勢居多。 當遼國於1125年被金宋聯合起來攻滅之際,契丹貴族耶律大石逃亡漠北可敦城(其位置說法不一,但基本確定在今蒙古國境內,以遼代鎮州可敦城比較接近,今蒙古國布爾干省青托羅蓋古城),收攏殘兵和北方各部族之後進入西域,在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重建遼國,史稱西遼。耶律大石原本希望在西域充實勢力,然後回師中原討伐仇敵金國收復失地。他在西域首先想到的就是與遼國有過姻親關係的大食國,其實就是指喀喇汗國。 以今天來推測,耶律大石這一名字的由來很可能與西域大食國有一定淵源。作為遼國皇室後裔的耶律大石,其祖上或許就與和親喀喇汗國的可老公主家族有一些關係。出於家族與西域有過這種淵源,當耶律大石在中原覆滅之後,義無反顧想到要西遷西域,就是希望能夠與喀喇汗國建立某種聯繫,壯大遼國殘部的勢力,恢復契丹民族的生機。與此同時,他也向高昌回鶻「借道」,述說過去遼國與高昌的友好和睦。結果,眼前的事實是殘酷無情的。高昌回鶻起初對西遼大軍很恭敬,不僅接連幾天設宴款待,還準備許多羊馬和飲水獻給遼軍。當西遼大軍去往喀喇汗國後卻遭到意外打擊,雙方發生戰鬥,遼軍敗績,回來途中又遭到高昌回鶻翻臉偷襲。耶律大石領著殘兵敗將回到葉密立,經過一番休整方才東山再起。然後再次出擊,終於收復高昌和東喀喇汗國,順利進入都城八剌沙袞(今天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也就是唐朝的碎葉城和裴羅將軍城)。耶律大石將都城從葉密立遷到這裡,改名虎思斡耳朵,改年號為康國。很明顯,他寓意還要繼續西向西喀喇汗國的都城颯秣健,就是唐朝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國。 可以看到,不管高昌回鶻也好,還是喀喇汗國也罷,當中原王朝勢力進入西域以後,當地部族並沒有如想像中友好接納。當時遼國、高昌回鶻和喀喇汗國各自都不算強大,只要誰打敗誰,誰就能號令群雄。中原的遼宋都已經覆滅(中原是女真族的金國稱雄),也沒有誰可以實現大一統。所以,對中華帝國來說,各部族各自佔據一方割據自強正是時代的主流趨勢。而西遼王朝的耶律大石起初對西域打出「淵源牌」也根本不怎麼見效,結果還是只有聚集兵馬用刀劍說話,這就是現實和真相,因為對西域的部族而言,從唐朝後期失去中原王朝的管轄已經長達300多年。 這一段西域歷史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見證者,就是突厥分支的葛邏祿部,他們又扮演了一次重要的角色。唐朝在西域發生的標誌性事件怛羅斯之戰,正是葛邏祿部被大食人收買臨時倒戈,一時間唐軍陣腳大亂遭到失敗,退回安西後再沒能恢復對西域的有效控制。而大食國也因這一戰發生內訌,同樣削弱了對西域的控制。當地的昭武九姓諸胡最後還是兩面都交好,只有位於金山一帶的葛邏祿部藉機在一步步壯大力量,成為這300年間西域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其中,在遼朝的200多年裡,已經有一些契丹人前來西域游牧生活。當耶律大石來到葉密立後收攏各部族,金山一帶就被契丹人佔據,葛邏祿人和契丹人都紛紛加入重建的西遼王朝。然後,葛邏祿部又從金山繼續西遷為西遼讓出一些地盤,結果同西喀喇汗境內的康里部不斷發生矛盾摩擦。康里部的來歷也比較爭議,有說為古代康居人後裔,也有說是南北朝的高車人後裔,還有認為是東部欽察人的,一直沒有定論。總之,原本康里部也臣服西遼,但同遷徙過來的葛邏祿部積怨很深,而且他們見葛邏祿部似乎得到契丹人更多的偏袒,就轉而投靠西邊相鄰的西喀喇汗國。 葛邏祿部受到西喀喇汗國和康里部不斷侵擾,多次向契丹人申訴,希望替他們做主。西遼為康里部和葛邏祿部共同的宗主,本想妥善調解,同時觀望西喀喇汗國的態度。因為在西喀喇汗國背後還有一個更為強大的後台,就是位於過去波斯國地界的塞爾柱王朝,這一民族屬於烏古斯人,是原來中國唐朝西突厥的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葛邏祿部的族人(作為同一個民族來源卻互相對立仇殺,很顯然當時回教傳播是一大背景,西遷的塞爾柱王朝已經是穆斯林,但留在西域臣服西遼的葛邏祿部並沒有信教)。當這些烏古斯人遷徙到西亞以後也發展成很多部族,塞爾柱王朝是他們所建立,之後的土庫曼人、奧斯曼土耳其都是他們的後裔。 當時塞爾柱王朝征服哈里發政權,也聯合西喀喇汗國打敗了呼羅珊的伽茲尼王朝,成為回教世界的新宗主。塞爾柱人引大軍前來,順帶又征服了反覆無常的花剌子模。國君蘇丹桑賈爾十分驕傲,絲毫沒有把契丹人放在眼裡。西喀喇汗國也幾番求救,宣稱契丹人兵臨城下,如果攻破颯秣健會毀滅整個伊斯蘭世界,這自然是誇大其詞,希望引起桑賈爾的高度重視。桑賈爾派出使者威脅耶律大石,勸他趁早改投回教平息戰禍。儘管耶律大石的兵力只有塞爾柱聯軍一半,但戰鬥力更強,最終西遼大軍到達西喀喇汗國都城颯秣健城北的卡特萬草原,一舉擊敗蘇丹桑賈爾,俘虜了桑賈爾的王后和眾多將領,史稱「卡特萬會戰」,從此威震西方。桑賈爾領著西喀喇汗國國君馬合木灰溜溜逃回位於呼羅珊的都城木鹿(今土庫曼馬雷),耶律大石則成功入主颯秣健,然後進發花剌子模,最終一統西域,成為歷史上極少數使整個西域形成大一統的政權之一。 這一段契丹人的最後輝煌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或許並不算起眼,因為,西遼王朝前後也不足百年,很快就被隨後而來的蒙古大軍的聲威給淹沒。但是,絕不能忽視西遼在西域歷史上重要性。由契丹族建立的西遼王朝幾乎是最後一次將東方的中華文化通過所謂絲綢之路向西方世界傳播的時代,之後,蒙古元朝、明清兩代看起來要比西遼強大很多,可對於西域,卻再沒有帶來東方世界的真正輝煌,只有暗淡的歲月塵埃。 同樣,對於遼宋金時代來說,號稱處於最鼎盛階段的中華文化,其實在西域已經不佔多少優勢,伊斯蘭文化經過唐朝末年以來近400年的滲透,逐漸蔓延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新時代的變化已經開始。另外,由西遼王朝及其統屬的高昌回鶻、安西回鶻、東西喀喇汗國、花剌子模、葛邏祿、康里、轄戛斯、梅里急(蒙古部落之一,就是搶走成吉思汗妻子的蔑兒乞部)、達旦(也是蒙古部落,就是後來的韃靼)等等部族勢力,幾乎都完全自治,沒有駐軍,只派出少量官員稱為少監,西域各部族稱他們為沙黑納,監督這些部族君主和貴族,催繳賦稅。這一特徵除了繼承西方回教世界傳統的宗主制度外,同時也是借鑒契丹遼朝的「一國兩制」特色,他們延續了遼朝的「南北制」模式。因此,西域各部族在這樣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下,加上契丹民族本身的開明統治,自然更加提升了民族振興和政權獨立的意識。這不得不說是遼宋金時代里最為尷尬的局面,所謂中華「大一統」其實已經不復存在,或者,已經很難由當時的任何一方來完成。 為什麼說遼宋金是民族勢力的獨立意識空前強烈並走向成熟的時代,絕非以此來標榜西域的特殊,其實中原宋朝建立以後,對待邊疆民族地區就史無前例的「保守」。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著名典故就是趙匡胤用玉斧劃界,四川大渡河以外的民族地區就不願再深入,寧願他們作為宋朝以外的番邦存在。當時川南及雲南就是著名的段氏大理國,乾德三年(965年),宋朝派遣大將王全斌進入四川滅掉孟氏後蜀國,大理國立即派使臣祝賀。宋將王全斌向趙匡胤進獻地圖,力主乘勢進兵攻取雲南。但宋太祖趙匡胤鑒於唐朝後期南詔烏蠻白蠻的邊患,便用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划了一條線說:「此外非吾所有也。」與大理國劃江而治,之後150多年宋朝邊疆無邊患,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宋揮玉斧」的出處,也是刻畫趙匡胤仁慈的一個寫照。實際上趙匡胤「宋揮玉斧」劃大渡河為界的說法並不見於北宋人的記載,後來官方《宋史》中也無此說法。到南宋以後方才有以大渡河為界的傳言,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翰林學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大中、咸通間入成都,犯邕管,召兵東方,天下騷動。藝祖皇帝鑒於唐之禍。乃棄越巂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為御戒上策。」由此可見,宋朝如此看待邊疆民族地區的危機,「大一統」之路不僅成為宋朝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使得漢唐以來的鼎盛局面慘遭劃時代的分崩離析,例如越南自此也開始脫離中國,最後永遠地成為了「外國」。 越南從春秋戰國以來一直是古代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兩廣、福建、湖南等地都是以各部落的越人為主,或稱「百越」。這些越人被認為「與楚同姓」,是「祝融之後」,也有人認為是夏禹的後代,總之,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的範疇。秦朝統一中國,百越之地也被納入版圖,在南部地區分別設置南海郡(今廣東廣州)、桂林郡(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象郡(今廣西崇左境),還遷徙中原百姓與百越雜處,共同開發珠江流域。漢朝初年,自封南越(粵)王的趙佗不是越族人,而是河北真定的漢人,在秦朝時他是南海郡龍川令,後來代行南海郡尉(秦時實行郡縣制,郡有守負責行政,尉負責治安及軍事)。他乘秦末之亂起兵割據,「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佔有嶺南三郡,對漢朝有時臣服,有時背叛。隨著封建製成熟,萌發割據和獨立的苗頭,不過,前期各朝都不明顯,也不算特彆強烈。 魏晉南北朝時天下大亂,但南粵一直沒有脫離中國。三國的東吳領有交州,東晉南朝時期又為交趾郡,隋朝以後又稱交州。唐朝武德中改交州總管府,後來唐朝在交州(交趾城)設置安南都護府,後期交趾經常受到南詔國侵犯,863-866年,南詔佔領河內,使交趾居民受到極大震驚和悲痛。唐朝任名將高駢為安南都互經略招討使,於866年打敗南詔軍隊,奪回府城,殺死自封「安南節度使」的段酉遷。高駢原本屬於遼東渤海的世家大族,而渤海在唐朝一直為遼東的一個藩國,後併入契丹遼國,高姓也成為遼國大姓。高駢之祖父為高崇文,以平定西川的功勞受封邠寧慶節度使,南平郡王。而高駢也是文武雙全,除了在交趾功勛卓著外,後在黃巢之亂中仍然不斷立下大功,唐昭宗封他為渤海郡王。唐朝收復安南,設立靜海軍代替都護府,以高駢為靜海軍節度使。高駢為加固府城守備,構築外城,為確保安南和廣東間的航路安全進行了許多工事。在任五年間留下很多功績直到後世仍為當地居民所稱讚,他的遺迹也一直保存在今天的河內。 到五代時,交州成為廣東南漢政權的領土,但南漢對於交州的關係十分鬆散,從905年開始,在大約半個多世紀里,安南(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先後出現曲承裕、楊廷藝、矯公羨、吳權、丁部領五姓十二個割地稱雄的首領,互相混戰,其間吳權曾於939年稱王,他死後依然連年混戰,史稱「十二使君之亂」。直到967年,陳明公部將丁部領削平十二使君,稱大勝王,命他的兒子丁璉當靜海節度使,於968年建立了大瞿越國,這在越南史上是最關鍵的一筆,被認為標誌越南脫離中國的開始。 如果說唐末五代,當時的中國延續藩鎮割據,本就是大分裂時代,那麼,越南地區出現割據相對於中國的五代十國也算是正常的。可隨即而來的宋朝採取的邊疆政策則直接起到非常重要的歷史性作用。首先,趙匡胤對大理國實行「宋揮玉斧」的放任避禍策略,其次,971年征服南漢時也沒有乘勝南下收復交趾。兩年後,丁璉以藩屬身分向宋朝進貢請求冊封,朝廷正受到北漢和契丹的威脅,為求相安無事而封其為交趾郡王,「視為列藩」,也就是開始承認越南的「番邦」性質,近兩千年來,越南第一次脫離朝廷的直轄統治,開始走向分離和獨立之路。 儘管我們今天承認,兩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為繁榮鼎盛的高峰,對於社會文化思想而言,顯然也是如此。那麼,中華作為眾多部族共同生息的大帝國,邊疆地區的各個民族都會受到中原先進文化的深刻影響,他們也延續唐末五代十國的不斷分割獨立,直至遼宋金,中國再沒有「大一統」,或許也已經無力再實現「大一統」。對於宋朝來說,大理國和西夏,包括大瞿越國的脫離,可能也沒有太大分別。 就民族意識來說,越南的表現可見一斑。也許這一大段和西域沒有直接關係,但其性質卻非常有時代特色和參考意義。因為越南不僅從宋朝開始脫離,且時時表現出對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祖籍福建的華僑李公蘊篡奪黎朝自立李朝。作為宗主的北宋本可以冠冕堂皇地討伐,趁機收回統治權。可惜,當時的宋朝剛剛經歷與遼朝的澶淵之盟,膽小怕事,畏首畏尾的北宋繼續選擇冊封。從此,李朝政權逐步穩固,越南和中國越走越遠。越南表面上向宋朝納貢稱臣,而實際上卻與大理國互成犄角之勢,共同對抗宋朝。越南李朝屢屢侵擾宋朝邊疆,如李朝仁宗時大舉攻宋,大開殺戒,僅在廣西邕州就殺軍民五萬八千餘人。加上欽、廉二州,越南所殺不下十萬,連一些和尚道士也不能倖免。並且,他們還南下侵佔中國屬國占城(南越),更具標誌性的事件是他們炮製出一種叫做字喃的文字取代中文,這是割裂中國文化關係的突出表現,也讓越南百姓漸漸忘卻他們原來的父母之邦。文化異化的離心作用異常強大,最後,越南終於完全離開了中國,就連以武力著稱的元朝幾次征討也沒能徹底征服,仍然維繫宋朝一樣的冊封局面。咫尺之隔,卻成天涯。 而在西域來說,花剌子模也可以說是一個典型代表。 花剌子模是地名,嚴格說並不算有花剌子模這個民族,在歷史上也並不屬於古代中國,主要是他們位於西域的西北部邊界,超出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管轄範圍。花剌子模的歷史最早是在公元前的古波斯,當時流傳的火祆教經典中有古國赫瓦里澤姆,據說是花剌子模的前身。早期在花剌子模生活的居民從種族來說也是古代塞種人,外國史學界普遍稱為斯基泰人。這一人種在古代亞洲分布範圍很廣,屬於現代意義上的跨境人種。所以,有一些塞種人是屬於中國,但也有相當一些是在外國。 後來的花剌子模居民先後在薩珊波斯、黑衣大食、薩曼波斯和伽茲尼王朝等一系列強大的外族統治下慢慢與西域其他部族融合,這才有了伊斯蘭化的花剌子模人,並逐漸發展壯大。等到塞爾柱王朝佔據波斯以及呼羅珊地區,位於塞爾柱王朝北方的花剌子模已經形成一方勢力,同時也開始威脅到西域其他部族的穩定和安全。 即便沒有東方的契丹遼國到來,對於控制當時西域一部分地區的塞爾柱王朝來說,花剌子模人的表現也算十分突出,他們素來被塞爾柱人和其他一些西域部族認為狡詐,難以相處。實際上,花剌子模沙(沙是君主,也就來源於突厥時期的「設」)就是希望本國可以獨立於塞爾柱之外,成為一個完全自主的強大國家。作為宗主的塞爾柱蘇丹不能接受,花剌子模的不斷擴張和滋擾西域部族的穩定。其實,蘇丹桑賈爾對花剌子模沙阿即思可以說很信任,因為阿即思的家族過去一直在塞爾柱的宮廷世代服務,正是他們幾代人的忠誠,到阿即思這一代獲得了花剌子模王位。但世事難料,阿即思卻另有一腔抱負,他希望花剌子模可以在他手中擺脫塞爾柱。因為歷史上的花剌子模曾經被來自各方的外族政權統治,到阿即思時的花剌子模除了具備一定的實力外,所醞釀的民族意識也到達一個新高度,而阿即思身為花拉子模沙,也畢生都在做這樣的努力。只可惜他還不是塞爾柱對手,之後他等來契丹人。可契丹人比塞爾柱還要強大,阿即思仍然只有選擇臣服契丹人。但契丹人又比塞爾柱要開明,阿即思還是繼續當他的花剌子模沙,慢慢經營,等待新的機會。 阿即思的繼承者阿爾斯蘭在位時也向西遼稱臣納貢。當耶律大石和他的兒子都死後,花剌子模慢慢從連年戰亂下恢復了元氣,並逐漸向河中地區擴張。而西遼王朝卻在不斷衰弱,撒馬爾罕的埃米爾(地方封建主)奧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背叛西遼,自立為汗。這時的花剌子模沙摩訶末與奧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聯合夾擊西遼,從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河中地區徹底趕走西遼的勢力,並在1212年滅了在錫爾河下游的喀喇汗國。後來,摩訶末又擊敗撒馬兒罕的奧斯曼,完全領有中亞的河中地區,並進一步向南面呼羅珊進攻,於1215年征服古爾王朝。西遼完全失去對花剌子模的控制,撒馬兒罕反而成了花剌子模的新都城。這時,蒙古大軍開始進入西域,顯赫一時的西遼王朝覆滅了。 雖然花剌子模人幾乎一直都不屬於古代中國,在西遼時期也只是短暫臣服,但他們確屬於西域歷史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他們的發展史特別具有代表性。他們表現出來的民族意識,深刻的詮釋了「叛服無常」的根本用意,他們長年在夾縫中生存,需要自己的政權和真正的獨立,而當前這個時代已經同過去隋唐的大一統完全不同。
2015年7月
新疆筆記之六十三漫談歷史上西域勢力的離心因素 之四
和運超
新疆喀什的喀喇汗國時期的古城牆遺址
四、遼宋金時期
從五代到宋朝,西域發生了一個很重要的變化,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回教的政權喀喇汗國誕生了,從今天新疆的喀什發展到中亞,然後又分為東西兩部分。 喀喇汗,既不是民族稱呼也不是地名,在語言上是一個形容詞。中國史書稱為「黑汗國」,翻譯喀喇為黑色並不算錯,但其實不大準確,喀喇應引申為偉大的意思。這一汗國的主體民族成分構成歷來爭議很大,排列組合可達十來種說法,目前也沒有得出絕對肯定的結論。按照汗國地理版圖之內,應該是以散居西域的回鶻人居多,也稱為蔥嶺回鶻。不過,喀喇汗王室成員來自樣磨人的說法卻相對佔據上風,這是最早在沙俄時期就有學者拿出了研究成果,後來50年代德國的學者繼續總結一些說法並提出新的論點,在國際上都取得較大影響,也有較大的說服力。樣磨也是屬於突厥的一個分支,當時喀什周圍為樣磨人一大集中地,他們的首領與回鶻雜居聯姻,同時,也可能混合了很多葛邏祿部族人,然後聯合建立了喀喇汗這一新王朝。 回鶻人進入西域也是來自各個部落,從唐末到宋初的情況估計,當時西域的回鶻人總數至少在20萬人以上,汗國的王室家族葯葛羅氏和許多世家大族後來基本都定居在高昌,稱為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其次則集中在原來的安西都護府,稱為安西回鶻或龜茲回鶻,這兩個地方的回鶻人恪守原來的傳統尊奉摩尼教和佛教,他們分別單獨同宋朝進行過朝貢和聯繫,可見《宋史》《冊府元龜》等有關史書記載。所以,喀喇汗政權代表西域的一種新興力量,他們接受了新的思想和文化——西方大食國的回教,也為西域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作為新疆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地方政權之一,喀喇汗國似乎也與宋朝關係密切,還一向以桃花石汗自居,今天的人們時時會拿這一點來推崇,認為喀喇汗國的歷史當之無愧屬於中華歷史的一部分。即使在國外的史書里,「桃花石」也是中國之意。但其實「桃花石」一詞究竟從何而來,至今也還不能特別肯定(有說指先前鮮卑族的拓拔),最早廣泛使用是在突厥各部,或許是突厥語(最早見於突厥碑銘和《突厥語大辭典》)。當喀喇汗國出現後,「桃花石汗」的稱號則是一些君主自封。也不是沒有例外,像早期的玉素甫汗在爭奪于闐國期間,向大食國請求援兵卻是由大食國哈里發政權加封的「桃花石汗」,他應該也是第一個有此封號的喀喇汗王(同時,他們時常任命大小汗王分治,大的為阿斯蘭汗,小的為博格達汗,這一習慣也是導致汗國會分裂的原因之一)。有此名義,喀喇汗國固然會認為理所當然屬於「中國」和「中華」,甚至可以說他們在西域代表了「東方和中國之主」,無形之中他們也就取代了傳統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和統治地位。 以今天的眼光看,都知道遼宋金時代的中國並沒有真正的大一統朝代。遼國與北宋並存,南宋又和金國並存,中間還摻雜一個西夏,此外還有吐蕃和大理國。而喀喇汗國更是遠處西域,對遼宋金來說其實都很陌生,原本三個中原王朝也都沒有真正深入過西域。所以,中國史書對喀喇汗國的稱呼往往比較混亂,如黑汗國、大食國、回鶻國等都有過,實際上大食國或許才是喀喇汗國,而黑汗國未必是指喀喇汗國。正如宋初時候的黑汗國和黑汗王其實往往指西域于闐國。因為自五代以來,一直崇尚唐朝和中原文化的李氏于闐國才是真正歸心中原王朝的邊疆政權,其民風民俗方面多少受到已經深入西域100多年的回鶻和突厥部族影響。所以,當于闐與喀喇汗國發生戰爭後,于闐與中原宋朝以及有姻親關係的敦煌歸義軍(于闐王李聖天娶的就是歸義軍首領曹議金的長女,不過別看李聖天、曹議金都是非常典型的漢名,其實他們都是少數民族後裔,只不過比較漢化而已)往來頻繁,加上後來於闐確實被喀喇汗國打敗,所以中原就以為于闐當地也都屬於黑汗國了。關於兩者之間的關係,筆者也曾專門寫了《西域于闐國被喀喇汗國所滅和回教化的疑團》。另外如前所述,有時宋朝記載如龜茲回鶻則也是指的龜茲地方的回鶻人,我們今天的一些史學家都會因為喀喇汗國的擴張認為當時侵佔了于闐和龜茲地區,實際上,喀喇汗國並沒有在宋朝稱霸當時的西域,于闐國和龜茲地方仍然是傳統的佛教文化佔優勢的地方,並沒有成為喀喇汗國的地盤。 總的來說,當時契丹族建立的遼國軍事力量最強,不光佔據漠北,一度也曾涉足西域(即可汗浮圖城,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唐朝時期的北庭),令轄戛斯、粘八恩(後來蒙古時期的乃蠻部落)、高昌回鶻等都一一臣服。契丹的淵源屬於早年東胡民族後裔,一開始活動於遼東地區,與鮮卑族有某種關連,因此,契丹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記載北魏歷史的《魏書》。同時,南北朝的奚族,又稱庫莫奚,是與契丹族血緣親近的民族,後來往往加入遼國大姓蕭氏或高氏。中國古代的東胡是一個巨大的「民族共同體」,由居於「胡人」(就是匈奴)以東得名,又稱為「通古斯」,其實就是東胡一詞的少數民族語諧音,他們的語言大體近似,並繁衍出眾多部族,契丹之外還包括女真、蒙古(今天的學者有過專著《東胡源流史》)。 另外,契丹族在歷史上與回鶻族的關係也很密切,如《資治通鑒》記載,唐朝回鶻在漠北強盛時,契丹也受其統治,回鶻派有監使,催繳貢賦。而《遼史》則記載,契丹很長一段時間都一直受回鶻的印綬。可見雙方聯繫十分緊密,還包括有相當重要的一點,契丹首領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淳欽皇后述律平歷來都被認為是回鶻後裔。但述律平的身份是否可信其實有較大爭議,甚至可疑。以《遼史·后妃傳》記載淳欽皇后祖上糯思為「回鶻人」,加上契丹族與回鶻族在唐朝時期的密切關係,和契丹建國吸收很多回鶻文化,自然不會懷疑述律平是回鶻人後裔,尤其不少後來的新疆方面史學家更直接把述律平作為回鶻人中的傑出人物來宣揚,其實是十分荒唐。首先,糯思和述律平之間相隔已經五六代,糯思一族應該已經契丹化,述律平本身沒有多少回鶻特徵。其次,比《遼史》更早的宋代人所寫《契丹國志》即云:「太祖皇帝後述律氏,本國契丹人也。」另外,輔助的證據還有《遼史皇子表》記載了一個片段:「回鶻使至,無能通其語者,太后謂太祖曰:『迭剌聰敏可使。』」如果述律氏一家真為回鶻人後裔,當不至於全家「無能通其語者」。所以,著名民族史和遼金史專家馮永謙先生在《遼史外戚表補證》,《社會科學輯刊》1979年第3期中提出更正述律平祖上糯思應該也為契丹人,所以她應該不是回鶻人後裔。 不過,契丹畢竟和回鶻關係匪淺,當喀喇汗國與契丹遼國有了接觸後,遼國習慣將他們與回鶻聯繫起來,在大食國之外,有時也會稱呼為回鶻或阿斯蘭回鶻,雙方也曾經以和親的方式建立了關係。《遼史·聖宗紀》記載:(開泰八年十月)「壬寅,大食國遣使進象及方物,為子冊割請婚。」(太平元年三月)「是月,大食國王復遣使請婚,封王子班郎君胡思里女可老為公主嫁之。」「開泰八年」為1019年,「方物」即是土產。「太平元年」則為1021年。由於大食王一再為王子冊割求婚,遼聖宗最後將侄孫女可老嫁給大食王子冊割為妻,雙方建立了和親關係。遼聖宗太平四年(1024年)曾派使臣出使阿富汗的伽茲尼王朝(這一王朝是西遷的突厥部落所建立,推翻了之前的波斯薩曼王朝,佔據整個呼羅珊及波斯大部分地區,中國史書有時稱為哥疾寧,其君主承認黑衣大食即阿撥斯王朝的宗主地位,並且是第一個開始使用「蘇丹」王號的伊斯蘭政權),帶去給蘇丹馬赫穆德(997-1030年,他是第三代君主,由哈里發卡迪爾冊封為蘇丹,也是王朝最鼎盛的時期)的信件,信中說遼公主下嫁回鶻喀喇汗王朝卡迪爾汗(Qadirkhan)之子察格利特勤(Cagri tegin),並命令卡迪爾汗修通至伽茲尼的道路,以便於兩國使臣往還。」將這段文字與《遼史》對照,可以肯定,「大食國王子冊割」正是喀喇汗王子察格利特勤,「冊割」即是Cagri的音
譯。遼朝可老公主是1021年嫁給大食王子的,遼聖宗寫給喀喇汗王朝的西南鄰國伽茲尼王朝的信,則是在1024年收到的,時間、人物、地理位置,無不吻合。 儘管喀喇汗國與遼宋方面有過往來,但雙方的關係並非多麼密切。對中原宋朝而言,真正的喀喇汗國還不如于闐國和龜茲回鶻來往頻繁,諸多事實證明,儘管他們確實一度被喀喇汗國打敗,可在很長時間內都沒有被併入喀喇汗國,還單獨同宋朝來往,以至於往往被誤會是喀喇汗國在同中原發生聯繫,造成了巨大的歷史誤會。對於遼國方面來說,即使有了姻親,但之後的來往也不算很多。其政治、文化原因應該都有,一方面由於喀喇汗國分了東西,自身也互相爭鬥,國力並不算多強,所以保持割據一方,對於遙遠的遼國宋國如果不涉及切身關係,依然是天各一方,互不相干的態勢居多。 當遼國於1125年被金宋聯合起來攻滅之際,契丹貴族耶律大石逃亡漠北可敦城(其位置說法不一,但基本確定在今蒙古國境內,以遼代鎮州可敦城比較接近,今蒙古國布爾干省青托羅蓋古城),收攏殘兵和北方各部族之後進入西域,在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重建遼國,史稱西遼。耶律大石原本希望在西域充實勢力,然後回師中原討伐仇敵金國收復失地。他在西域首先想到的就是與遼國有過姻親關係的大食國,其實就是指喀喇汗國。 以今天來推測,耶律大石這一名字的由來很可能與西域大食國有一定淵源。作為遼國皇室後裔的耶律大石,其祖上或許就與和親喀喇汗國的可老公主家族有一些關係。出於家族與西域有過這種淵源,當耶律大石在中原覆滅之後,義無反顧想到要西遷西域,就是希望能夠與喀喇汗國建立某種聯繫,壯大遼國殘部的勢力,恢復契丹民族的生機。與此同時,他也向高昌回鶻「借道」,述說過去遼國與高昌的友好和睦。結果,眼前的事實是殘酷無情的。高昌回鶻起初對西遼大軍很恭敬,不僅接連幾天設宴款待,還準備許多羊馬和飲水獻給遼軍。當西遼大軍去往喀喇汗國後卻遭到意外打擊,雙方發生戰鬥,遼軍敗績,回來途中又遭到高昌回鶻翻臉偷襲。耶律大石領著殘兵敗將回到葉密立,經過一番休整方才東山再起。然後再次出擊,終於收復高昌和東喀喇汗國,順利進入都城八剌沙袞(今天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也就是唐朝的碎葉城和裴羅將軍城)。耶律大石將都城從葉密立遷到這裡,改名虎思斡耳朵,改年號為康國。很明顯,他寓意還要繼續西向西喀喇汗國的都城颯秣健,就是唐朝昭武九姓之一的康國。 可以看到,不管高昌回鶻也好,還是喀喇汗國也罷,當中原王朝勢力進入西域以後,當地部族並沒有如想像中友好接納。當時遼國、高昌回鶻和喀喇汗國各自都不算強大,只要誰打敗誰,誰就能號令群雄。中原的遼宋都已經覆滅(中原是女真族的金國稱雄),也沒有誰可以實現大一統。所以,對中華帝國來說,各部族各自佔據一方割據自強正是時代的主流趨勢。而西遼王朝的耶律大石起初對西域打出「淵源牌」也根本不怎麼見效,結果還是只有聚集兵馬用刀劍說話,這就是現實和真相,因為對西域的部族而言,從唐朝後期失去中原王朝的管轄已經長達300多年。 這一段西域歷史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見證者,就是突厥分支的葛邏祿部,他們又扮演了一次重要的角色。唐朝在西域發生的標誌性事件怛羅斯之戰,正是葛邏祿部被大食人收買臨時倒戈,一時間唐軍陣腳大亂遭到失敗,退回安西後再沒能恢復對西域的有效控制。而大食國也因這一戰發生內訌,同樣削弱了對西域的控制。當地的昭武九姓諸胡最後還是兩面都交好,只有位於金山一帶的葛邏祿部藉機在一步步壯大力量,成為這300年間西域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其中,在遼朝的200多年裡,已經有一些契丹人前來西域游牧生活。當耶律大石來到葉密立後收攏各部族,金山一帶就被契丹人佔據,葛邏祿人和契丹人都紛紛加入重建的西遼王朝。然後,葛邏祿部又從金山繼續西遷為西遼讓出一些地盤,結果同西喀喇汗境內的康里部不斷發生矛盾摩擦。康里部的來歷也比較爭議,有說為古代康居人後裔,也有說是南北朝的高車人後裔,還有認為是東部欽察人的,一直沒有定論。總之,原本康里部也臣服西遼,但同遷徙過來的葛邏祿部積怨很深,而且他們見葛邏祿部似乎得到契丹人更多的偏袒,就轉而投靠西邊相鄰的西喀喇汗國。 葛邏祿部受到西喀喇汗國和康里部不斷侵擾,多次向契丹人申訴,希望替他們做主。西遼為康里部和葛邏祿部共同的宗主,本想妥善調解,同時觀望西喀喇汗國的態度。因為在西喀喇汗國背後還有一個更為強大的後台,就是位於過去波斯國地界的塞爾柱王朝,這一民族屬於烏古斯人,是原來中國唐朝西突厥的一個很大的部落聯盟,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葛邏祿部的族人(作為同一個民族來源卻互相對立仇殺,很顯然當時回教傳播是一大背景,西遷的塞爾柱王朝已經是穆斯林,但留在西域臣服西遼的葛邏祿部並沒有信教)。當這些烏古斯人遷徙到西亞以後也發展成很多部族,塞爾柱王朝是他們所建立,之後的土庫曼人、奧斯曼土耳其都是他們的後裔。 當時塞爾柱王朝征服哈里發政權,也聯合西喀喇汗國打敗了呼羅珊的伽茲尼王朝,成為回教世界的新宗主。塞爾柱人引大軍前來,順帶又征服了反覆無常的花剌子模。國君蘇丹桑賈爾十分驕傲,絲毫沒有把契丹人放在眼裡。西喀喇汗國也幾番求救,宣稱契丹人兵臨城下,如果攻破颯秣健會毀滅整個伊斯蘭世界,這自然是誇大其詞,希望引起桑賈爾的高度重視。桑賈爾派出使者威脅耶律大石,勸他趁早改投回教平息戰禍。儘管耶律大石的兵力只有塞爾柱聯軍一半,但戰鬥力更強,最終西遼大軍到達西喀喇汗國都城颯秣健城北的卡特萬草原,一舉擊敗蘇丹桑賈爾,俘虜了桑賈爾的王后和眾多將領,史稱「卡特萬會戰」,從此威震西方。桑賈爾領著西喀喇汗國國君馬合木灰溜溜逃回位於呼羅珊的都城木鹿(今土庫曼馬雷),耶律大石則成功入主颯秣健,然後進發花剌子模,最終一統西域,成為歷史上極少數使整個西域形成大一統的政權之一。 這一段契丹人的最後輝煌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或許並不算起眼,因為,西遼王朝前後也不足百年,很快就被隨後而來的蒙古大軍的聲威給淹沒。但是,絕不能忽視西遼在西域歷史上重要性。由契丹族建立的西遼王朝幾乎是最後一次將東方的中華文化通過所謂絲綢之路向西方世界傳播的時代,之後,蒙古元朝、明清兩代看起來要比西遼強大很多,可對於西域,卻再沒有帶來東方世界的真正輝煌,只有暗淡的歲月塵埃。 同樣,對於遼宋金時代來說,號稱處於最鼎盛階段的中華文化,其實在西域已經不佔多少優勢,伊斯蘭文化經過唐朝末年以來近400年的滲透,逐漸蔓延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新時代的變化已經開始。另外,由西遼王朝及其統屬的高昌回鶻、安西回鶻、東西喀喇汗國、花剌子模、葛邏祿、康里、轄戛斯、梅里急(蒙古部落之一,就是搶走成吉思汗妻子的蔑兒乞部)、達旦(也是蒙古部落,就是後來的韃靼)等等部族勢力,幾乎都完全自治,沒有駐軍,只派出少量官員稱為少監,西域各部族稱他們為沙黑納,監督這些部族君主和貴族,催繳賦稅。這一特徵除了繼承西方回教世界傳統的宗主制度外,同時也是借鑒契丹遼朝的「一國兩制」特色,他們延續了遼朝的「南北制」模式。因此,西域各部族在這樣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下,加上契丹民族本身的開明統治,自然更加提升了民族振興和政權獨立的意識。這不得不說是遼宋金時代里最為尷尬的局面,所謂中華「大一統」其實已經不復存在,或者,已經很難由當時的任何一方來完成。 為什麼說遼宋金是民族勢力的獨立意識空前強烈並走向成熟的時代,絕非以此來標榜西域的特殊,其實中原宋朝建立以後,對待邊疆民族地區就史無前例的「保守」。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著名典故就是趙匡胤用玉斧劃界,四川大渡河以外的民族地區就不願再深入,寧願他們作為宋朝以外的番邦存在。當時川南及雲南就是著名的段氏大理國,乾德三年(965年),宋朝派遣大將王全斌進入四川滅掉孟氏後蜀國,大理國立即派使臣祝賀。宋將王全斌向趙匡胤進獻地圖,力主乘勢進兵攻取雲南。但宋太祖趙匡胤鑒於唐朝後期南詔烏蠻白蠻的邊患,便用玉斧在地圖上沿大渡河划了一條線說:「此外非吾所有也。」與大理國劃江而治,之後150多年宋朝邊疆無邊患,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宋揮玉斧」的出處,也是刻畫趙匡胤仁慈的一個寫照。實際上趙匡胤「宋揮玉斧」劃大渡河為界的說法並不見於北宋人的記載,後來官方《宋史》中也無此說法。到南宋以後方才有以大渡河為界的傳言,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載:「翰林學士朱震言:大理國本唐南詔,大中、咸通間入成都,犯邕管,召兵東方,天下騷動。藝祖皇帝鑒於唐之禍。乃棄越巂諸郡。以大渡河為界,欲寇不能,欲臣不得,最為御戒上策。」由此可見,宋朝如此看待邊疆民族地區的危機,「大一統」之路不僅成為宋朝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使得漢唐以來的鼎盛局面慘遭劃時代的分崩離析,例如越南自此也開始脫離中國,最後永遠地成為了「外國」。 越南從春秋戰國以來一直是古代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兩廣、福建、湖南等地都是以各部落的越人為主,或稱「百越」。這些越人被認為「與楚同姓」,是「祝融之後」,也有人認為是夏禹的後代,總之,毫無疑問是中華民族的範疇。秦朝統一中國,百越之地也被納入版圖,在南部地區分別設置南海郡(今廣東廣州)、桂林郡(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象郡(今廣西崇左境),還遷徙中原百姓與百越雜處,共同開發珠江流域。漢朝初年,自封南越(粵)王的趙佗不是越族人,而是河北真定的漢人,在秦朝時他是南海郡龍川令,後來代行南海郡尉(秦時實行郡縣制,郡有守負責行政,尉負責治安及軍事)。他乘秦末之亂起兵割據,「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佔有嶺南三郡,對漢朝有時臣服,有時背叛。隨著封建製成熟,萌發割據和獨立的苗頭,不過,前期各朝都不明顯,也不算特彆強烈。 魏晉南北朝時天下大亂,但南粵一直沒有脫離中國。三國的東吳領有交州,東晉南朝時期又為交趾郡,隋朝以後又稱交州。唐朝武德中改交州總管府,後來唐朝在交州(交趾城)設置安南都護府,後期交趾經常受到南詔國侵犯,863-866年,南詔佔領河內,使交趾居民受到極大震驚和悲痛。唐朝任名將高駢為安南都互經略招討使,於866年打敗南詔軍隊,奪回府城,殺死自封「安南節度使」的段酉遷。高駢原本屬於遼東渤海的世家大族,而渤海在唐朝一直為遼東的一個藩國,後併入契丹遼國,高姓也成為遼國大姓。高駢之祖父為高崇文,以平定西川的功勞受封邠寧慶節度使,南平郡王。而高駢也是文武雙全,除了在交趾功勛卓著外,後在黃巢之亂中仍然不斷立下大功,唐昭宗封他為渤海郡王。唐朝收復安南,設立靜海軍代替都護府,以高駢為靜海軍節度使。高駢為加固府城守備,構築外城,為確保安南和廣東間的航路安全進行了許多工事。在任五年間留下很多功績直到後世仍為當地居民所稱讚,他的遺迹也一直保存在今天的河內。 到五代時,交州成為廣東南漢政權的領土,但南漢對於交州的關係十分鬆散,從905年開始,在大約半個多世紀里,安南(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先後出現曲承裕、楊廷藝、矯公羨、吳權、丁部領五姓十二個割地稱雄的首領,互相混戰,其間吳權曾於939年稱王,他死後依然連年混戰,史稱「十二使君之亂」。直到967年,陳明公部將丁部領削平十二使君,稱大勝王,命他的兒子丁璉當靜海節度使,於968年建立了大瞿越國,這在越南史上是最關鍵的一筆,被認為標誌越南脫離中國的開始。 如果說唐末五代,當時的中國延續藩鎮割據,本就是大分裂時代,那麼,越南地區出現割據相對於中國的五代十國也算是正常的。可隨即而來的宋朝採取的邊疆政策則直接起到非常重要的歷史性作用。首先,趙匡胤對大理國實行「宋揮玉斧」的放任避禍策略,其次,971年征服南漢時也沒有乘勝南下收復交趾。兩年後,丁璉以藩屬身分向宋朝進貢請求冊封,朝廷正受到北漢和契丹的威脅,為求相安無事而封其為交趾郡王,「視為列藩」,也就是開始承認越南的「番邦」性質,近兩千年來,越南第一次脫離朝廷的直轄統治,開始走向分離和獨立之路。 儘管我們今天承認,兩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文化最為繁榮鼎盛的高峰,對於社會文化思想而言,顯然也是如此。那麼,中華作為眾多部族共同生息的大帝國,邊疆地區的各個民族都會受到中原先進文化的深刻影響,他們也延續唐末五代十國的不斷分割獨立,直至遼宋金,中國再沒有「大一統」,或許也已經無力再實現「大一統」。對於宋朝來說,大理國和西夏,包括大瞿越國的脫離,可能也沒有太大分別。 就民族意識來說,越南的表現可見一斑。也許這一大段和西域沒有直接關係,但其性質卻非常有時代特色和參考意義。因為越南不僅從宋朝開始脫離,且時時表現出對抗。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祖籍福建的華僑李公蘊篡奪黎朝自立李朝。作為宗主的北宋本可以冠冕堂皇地討伐,趁機收回統治權。可惜,當時的宋朝剛剛經歷與遼朝的澶淵之盟,膽小怕事,畏首畏尾的北宋繼續選擇冊封。從此,李朝政權逐步穩固,越南和中國越走越遠。越南表面上向宋朝納貢稱臣,而實際上卻與大理國互成犄角之勢,共同對抗宋朝。越南李朝屢屢侵擾宋朝邊疆,如李朝仁宗時大舉攻宋,大開殺戒,僅在廣西邕州就殺軍民五萬八千餘人。加上欽、廉二州,越南所殺不下十萬,連一些和尚道士也不能倖免。並且,他們還南下侵佔中國屬國占城(南越),更具標誌性的事件是他們炮製出一種叫做字喃的文字取代中文,這是割裂中國文化關係的突出表現,也讓越南百姓漸漸忘卻他們原來的父母之邦。文化異化的離心作用異常強大,最後,越南終於完全離開了中國,就連以武力著稱的元朝幾次征討也沒能徹底征服,仍然維繫宋朝一樣的冊封局面。咫尺之隔,卻成天涯。 而在西域來說,花剌子模也可以說是一個典型代表。 花剌子模是地名,嚴格說並不算有花剌子模這個民族,在歷史上也並不屬於古代中國,主要是他們位於西域的西北部邊界,超出了中國曆朝歷代的管轄範圍。花剌子模的歷史最早是在公元前的古波斯,當時流傳的火祆教經典中有古國赫瓦里澤姆,據說是花剌子模的前身。早期在花剌子模生活的居民從種族來說也是古代塞種人,外國史學界普遍稱為斯基泰人。這一人種在古代亞洲分布範圍很廣,屬於現代意義上的跨境人種。所以,有一些塞種人是屬於中國,但也有相當一些是在外國。 後來的花剌子模居民先後在薩珊波斯、黑衣大食、薩曼波斯和伽茲尼王朝等一系列強大的外族統治下慢慢與西域其他部族融合,這才有了伊斯蘭化的花剌子模人,並逐漸發展壯大。等到塞爾柱王朝佔據波斯以及呼羅珊地區,位於塞爾柱王朝北方的花剌子模已經形成一方勢力,同時也開始威脅到西域其他部族的穩定和安全。 即便沒有東方的契丹遼國到來,對於控制當時西域一部分地區的塞爾柱王朝來說,花剌子模人的表現也算十分突出,他們素來被塞爾柱人和其他一些西域部族認為狡詐,難以相處。實際上,花剌子模沙(沙是君主,也就來源於突厥時期的「設」)就是希望本國可以獨立於塞爾柱之外,成為一個完全自主的強大國家。作為宗主的塞爾柱蘇丹不能接受,花剌子模的不斷擴張和滋擾西域部族的穩定。其實,蘇丹桑賈爾對花剌子模沙阿即思可以說很信任,因為阿即思的家族過去一直在塞爾柱的宮廷世代服務,正是他們幾代人的忠誠,到阿即思這一代獲得了花剌子模王位。但世事難料,阿即思卻另有一腔抱負,他希望花剌子模可以在他手中擺脫塞爾柱。因為歷史上的花剌子模曾經被來自各方的外族政權統治,到阿即思時的花剌子模除了具備一定的實力外,所醞釀的民族意識也到達一個新高度,而阿即思身為花拉子模沙,也畢生都在做這樣的努力。只可惜他還不是塞爾柱對手,之後他等來契丹人。可契丹人比塞爾柱還要強大,阿即思仍然只有選擇臣服契丹人。但契丹人又比塞爾柱要開明,阿即思還是繼續當他的花剌子模沙,慢慢經營,等待新的機會。 阿即思的繼承者阿爾斯蘭在位時也向西遼稱臣納貢。當耶律大石和他的兒子都死後,花剌子模慢慢從連年戰亂下恢復了元氣,並逐漸向河中地區擴張。而西遼王朝卻在不斷衰弱,撒馬爾罕的埃米爾(地方封建主)奧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背叛西遼,自立為汗。這時的花剌子模沙摩訶末與奧斯曼·伊本·易卜拉欣聯合夾擊西遼,從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河中地區徹底趕走西遼的勢力,並在1212年滅了在錫爾河下游的喀喇汗國。後來,摩訶末又擊敗撒馬兒罕的奧斯曼,完全領有中亞的河中地區,並進一步向南面呼羅珊進攻,於1215年征服古爾王朝。西遼完全失去對花剌子模的控制,撒馬兒罕反而成了花剌子模的新都城。這時,蒙古大軍開始進入西域,顯赫一時的西遼王朝覆滅了。 雖然花剌子模人幾乎一直都不屬於古代中國,在西遼時期也只是短暫臣服,但他們確屬於西域歷史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他們的發展史特別具有代表性。他們表現出來的民族意識,深刻的詮釋了「叛服無常」的根本用意,他們長年在夾縫中生存,需要自己的政權和真正的獨立,而當前這個時代已經同過去隋唐的大一統完全不同。
2015年7月
推薦閱讀:
※有沒有西域文化的相關書籍推薦?
※為何大漢朝不在西域設州郡,而是都護府
※《古劍篇》.郭震.盛唐氣度
※如何評價斯坦因?
※以前的匈奴是現今我國游牧民族的祖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