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

瑤族盤王節

  瑤族盤王節源自農曆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歌會,每逢這天,瑤民便匯聚一起,載歌載舞,紀念盤王。今天的盤王節已逐步發展為慶祝豐收的聯誼會,青年男女則藉此機會以歌道情,尋覓佳偶。盤王節的限期有三天三夜和七天七夜兩種,其儀式主要分兩大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請聖、排位、上光、招禾、還願、謝聖」,整個儀式中嗩吶樂隊全程伴奏,師公跳《盤王舞》、《銅鈴舞》、《出兵收兵舞》、《約標舞》、《祭兵舞》、《捉龜舞》等;第二部分是請瑤族的祖先神靈和全族人前來「流樂」,「流樂」是瑤語,是玩樂的意思,即恭請瑤族各路祖先神靈參加盤王節的各種文藝娛樂活動,這是盤王節的主要部分,吟唱表現瑤族神話、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內容的歷史長詩《盤王大歌》,流樂儀式一般要舉行一天一夜。盤王節儀式由4名正師公主持,各司其職,還願師、祭兵師、賞兵師、五穀師,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還有4名歌娘歌師、6名童男童女、1名長鼓藝人和嗩吶樂隊參與。其傳承方式以師承和家傳為主。盤王節作為歷史悠久、分布廣泛的大眾節慶活動,集瑤族傳統文化之大成,是一種增強民族向心力、維繫民族團結的人文盛典。

  在乳源,瑤族盤王節又稱「拜盤王」或「還盤王願」,古稱「拜王」、「跳王」或「調王」,因此項活動拜的王實指盤王,故後來稱之為「拜盤王」。有單家獨戶舉行的,也有全村人舉行的。拜盤王活動的內容融入了瑤族的歷史、文化、社會習俗、傳統、宗祖、倫理道德、文學藝術、天文地理、花草竹木和生產生活知識等各個方面。

  拜盤王:一是乳源過山瑤人承認自己是盤王的子孫後代,可享受歷代帝王所頒《過山榜》中施的洪恩,取得社會地位;二是瑤人敬祖,追念宗祖助國益後功德,開導子孫代代承接宗祖助國益後的精神;三是瑤人表述寄盼來歲人壽年豐、六蓄興旺、耕種豐熟諸願望。拜盤王這項活動,充分表現出瑤族原始文化的繼承性、民族性和群眾性。美國、加拿大、泰國、越南、緬甸等國家瑤人、師爺沿用的拜王歌書與國內瑤人的相同,亦用漢字傳抄,抄書日期仍用中國朝代年號。其活動形式過程也與國內瑤人的大同小異,反映出國內外瑤人的「文化共識」、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拜盤王」活動在國內外瑤人心中的凝聚力。

  2006年8月,《瑤族盤王節》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拜盤王

拜盤王

瑤族盤王節拜盤王儀式過程瑤族刺繡

  在紛繁厚重多彩的瑤族文化當中,乳源瑤綉獨樹一幟,具有其他瑤族刺繡所沒有的特質。其工藝技法精妙之處在於:除構圖方式獨特,布料、花紋、顏色有嚴格的規定之外,刺繡時,瑤女們不需綉架,不需底稿,採用過山瑤人獨創的反面挑花正面看的「反面刺繡」技藝,在綉工完成後,不僅從布的正面看綉圖是花樣繁多,鮮艷奪目,精緻細密,而且從反面看亦是大徑相同,甚至可以達到正反兩面都完美的效果。「瑤山有女皆會綉」,生長在靈山秀水之間的乳源瑤山女子從小就會刺繡,閑時針不離手,活不離身,隨處可綉,不受地理環境的約束。

  乳源瑤綉歷史悠久。相傳,瑤人自降世那代起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特有的刺繡,此說有瑤人鼻祖盤瓠肖像服飾上隱約可見之物相形紋為證。又據查,古史書有云:「瑤人衣花肖綉」、「通身彩繡花邊」;清康熙26年(1687年)《乳源縣誌》亦載:「瑤人男女或衣彩綉裙」;再者有專家著文稱:秦、漢時,南粵、粵北已是蠻夷(盤瓠之後)居住之地。由此可見,乳源瑤綉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

  由於瑤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乳源瑤族刺繡圖案不僅囊括天地萬物,彙集了人形紋、動物紋、植物紋、圖形紋、象徵紋、祭祀紋等刺繡圖案,而且瑤綉里出現的每一種圖形紋都含有特定的語言內涵,或代表某一個物種,或代表某一個典故,或代表某一種思想,或代表某一種生活等等。因此,乳源瑤綉又有瑤族活文字一說。正是這些花紋圖案保留了瑤族的歷史、經濟、文化、宗教和生活諸方面的形跡,才得以充分向世人展示瑤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2011年5月,《瑤族刺繡》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民歌

  瑤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百里瑤山處處是歌台,不論是在山嶺、田垌、密林,也不論是在劈斜煉山、割草耕田或是看書、繡花,尤其是節日聚會和舉行宗教儀式時,到處都可以聽到瑤族男女老少清脆悅耳的歌聲。他們用歌聲歌頌生活、歌頌勞動、讚美愛情,亦用歌聲鞭撻、揭露醜惡的社會現象和靈魂。

  瑤族民歌,唱時講究一定技巧,音細而長,悠揚動聽,餘音繞梁,強調拖音、吐氣。瑤歌以比興為主,因它的格調與旋律都比較單一,節奏感不大明顯,卻可以按各自的感情需要而任意延長或縮短,故唱時比較靈活自如,曲調清新、獨具一格,使聽者倍感親切、與之共鳴。若是唱到悲傷之處,催人淚下;若是唱到親朋相遇,歡樂氣氛可使人久久不能平靜;若是唱到愛情忠貞和磨難,可使人唏噓不已;若是唱到大話歌、大怪歌時,可使人捧腹大笑。瑤歌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她既是瑤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因而深深地為瑤族人民所喜愛。

  2014年11月,《瑤族民歌》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服飾

  乳源瑤族屬「過山瑤」,自稱「勉」。勉瑤服飾分東邊瑤服飾和西邊瑤服飾兩大類,而東邊瑤又分「深山瑤」和「淺山瑤」兩種,西邊瑤的現代服飾和客家服飾相近。

  勉瑤服飾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龍犬的傳說」;二是為紀念瑤族祖先,在自己的衣服上加以裝飾而演變過來的。據族人口頭流傳,勉瑤衣服背後的方形刺繡圖案,原是皇帝賜給常勝兵馬金馬所掛的皇帝印章。無論去哪,如衣服上帶有這個印章就能化解災難,方形圖案和其它服飾上的圖案是根據族人的生活方式轉變而演變過來的。到了清朝時期,瑤族服飾基色為黑色,解放後一些地方將其基色改為藍色,由於區域劃分,服飾款式、刺繡圖案也有所不同,但服飾及圖案綉法大至相同,都充分體現出瑤族人民的勤勞樸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寓意吉祥如意。乳源瑤綉與乳源瑤族服飾是相輔相成的,服飾的演變、刺繡的演化都是瑤族同胞的審美觀不斷提升的結果。

  2013年11月,《乳源瑤族服飾》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瑤族醫藥

  史籍記載,盤瑤「平時多出桂頭市貿易……或負葯入城,醫治頗效「(清《曲江縣誌》)。歷史上進山唯恐不深的瑤人,飽受統治者的殘酷壓迫,遇到生病和外傷,全部自己處置。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的大瑤山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葯源條件,從先輩偶然發現認識藥材的功用開始,經過實踐檢驗而世代相傳,從而成就了一批瑤醫,他們各有專治某種疾病的偏方,但不會對外相傳。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遠離城鎮又沒有任何醫療機構的瑤寨,這些真正的赤腳醫生實際上肩負起在惡劣環境生活的瑤族同胞的保健醫療責任。

  瑤族民間醫生沿襲傳統習俗,雖掌握疾病治療之術,卻從不脫產從醫,不掛牌擺檔,亦不因給患者治癒而收費受禮,在他們心底里是作為一件善事而為之。不管是寨內寨外,病者上門,隨到隨看,病家相請,隨叫隨去,不分遠近。

  2009年1月,《乳源瑤族傳統醫藥》列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契娭生日

「契娭生日」是南嶺地方特色濃郁的風情文化節,客家地區每年三次在固定的日子隆重舉行,全天素食齋戒,家家戶戶磨糍粑豆腐,赴仙場許願祈禱,祈福消災,中午吃「觀音宴」。「契娭」,按南嶺地方客家方言的意思有相當於「契娘」、「乾娘」,但遠比「契娘」、「乾娘」敬畏、神聖得多。「契娭」是南嶺地方人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女神,由「南嶺觀音」的傳說演化而來,是南嶺觀音的俗稱。

南嶺觀音的故事傳說源遠流長,客家鄉村祖堂均以南嶺觀音坐主位,西京古道沿途至今保存較完整的南嶺觀音仙廟30多間,還遺存古籍、古碑刻等大量文物。

「契娭生日」2015年5月列入韶關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農曆六月十九「契娭生日」整好齋糍供果上三陽仙契娭家

「契娭生日」升文焚化紙錢

2012年契農曆九月十九娭生日高靈仙升文聖祖祭

「聖祖祭」是獨具南嶺地方特色的傳統風俗,在乳源漢族地區世代相傳,是以「功德」為標準的舜帝崇拜,尊稱舜帝為「聖祖」。相傳,遠在4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舜帝,南巡抵韶,北返時曾登上南嶺最高峰,乳源五指山有明代重修的舜帝祠。「聖祖祭」以舜帝孝道精神為核心,以「孝」營造和諧、健康的社會氛圍和傳承孝道文化。每年農曆八月十二舜帝誕辰日,均舉行「聖祖祭」紀念舜帝誕辰公祭活動;十年八年舉行一次「鴻朝」(醮);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舉行一次「打幡」(大醮);為剛去世的老人「做功德」,舉行尊老愛幼和孝順父母的現場說教。

「聖祖祭」2015年5月列入韶關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乳源瑤韻

微信號:ryyy2016(展示乳源文化的窗口。神秘古樸的特色民俗、賞心悅目的過山瑤文化,期待您的關注...)

推薦閱讀:

揭開暗物質的神秘面紗
這種「困」在鑽石中的冰,擁有神奇的物質形態
美籍華人科學家丁肇中主持暗物質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阿爾法磁譜儀探索暗物質問與答
尋找「暗物質」
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不是就是空間的另一種存在形式?

TAG:文化 | 遺產 | 物質 | 介紹 | 文化遺產 | 物質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