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漢服交領右衽的由來
轉自漢服吧
漢服有明確的右衽制度,這點異於其他民族。有人甚至以右衽作為區分胡漢的標誌。至於華夏族為什麼有右衽的制度呢,曾經有人提出的觀點是因為右衽適合農耕,而胡服左衽則適應於騎射。實際上我懂騎射的朋友告知,左衽在騎射上並不會對右衽有多大的優勢。而且,據資料顯示,交領的服飾遍及東亞各民族,但仔細考察就能發現,自古以來,其他民族都是左衽右衽混雜,並沒有明確衽的概念。下圖:宣化遼墓備茶圖(局部)兩童子一著左衽,一著右衽
撇開游牧民族不談,很多南方的漁獵民族,農耕民族也是左右衽混雜。唯獨漢服,自古以文字形式確定了右衽的體制,我的猜想應該與騎射關係不大,而是源於華夏早古文明裡的方位崇拜。這是源自我們的農耕文化信仰,而其它民族沒有這個信仰,所以不分左右也就很好理解了。下圖: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村發現的仰韶文化晚期墓葬。墓主左側(西)有以貝殼擺砌之虎形圖案,右側(東)亦有貝殼擺砌的龍形圖案,都是背靠墓主頭朝下。(注意這是從墓主的角度看的,若從照片的角度看,龍在左邊,虎在右邊,按這樣的方位,則墓主的頭朝南,腳朝北,則龍虎的頭都向北。若按南陽北陰的方位之說,由此可見,或許早在父系氏族社會已經開始有方位崇拜了)
我們現在的地理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北西東南但是古代是反的: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南東西北
為什麼呢,其實大家都知道,南方是主火的,或者可以說,南方是陽氣聚集的地方,而北方是陰氣聚集的地方。那麼,當一個人坐北朝南的時候,她的東方就是在左邊了。東邊為啥會被賦予「陽」的概念呢,因為我們都知道,以天頂為分界線,東邊是太陽上升,這個世界陽氣上升的一個過程,而西方則是相反。所以東西而言,東邊是陽而西邊是陰,在上南下北的概念里,東在左邊。所以才會有左陽右陰的概念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漢字——明而且我聯想到了甲骨文里的「好」字。我的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在殷墟看到了婦好的甲骨文體,是一個女子跪坐在一個男子的右邊,男在左女在右。我也懷疑這也是男左女右的來源。早在神話時代,盤古自混沌開闢了世界,之後他的身體化為世間萬物,他的左眼化為了太陽,右眼化為了月亮。而一直被認為是華夏族的祖先,伏羲被當作日神的化身,女媧被當作月神的化身。這大概就是左對應陽,右對應陰的由來。出於對祖先的崇拜,以及道家思想的傳播,所以漢服的交襟是右衽,這是從穿衣者的角度看,正是左襟壓住右襟,也即陽氣大過陰氣,是為生人,反之,是死人。所以左衽也被當作喪服,斂服,在華夏文化中是不吉利的。據考,從父系氏族公社時期中國就已經存在了方位崇拜,但是直到商代的治國之道《洪範》(收錄於《尚書》)都沒有提到關於衽的左右問題。且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商代和早期的周代很多情況下都有左衽的玉人。所以推斷這段時間,右衽並沒有因為方位崇拜而被納入服裝體系。至於什麼時候右衽被確立,是個值得推敲的事情。理論上來講,提到衽的問題最早應是周公旦時期(周成王時期)《禮記·喪服大記》"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疏曰:皆左衽,大斂小斂同,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向左,示不復解也。生時帶並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束畢結之不為紐也。)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禮記》成書於兩漢時期,包括周代的很多典籍,比如《周禮》等先秦書籍其可信度也不高。現在有明確文獻可證的,關於左右衽問題的提出,最早是在春秋時期,也就是《論語·憲問》里著名的一句:微管仲,吾將披髮左衽矣。因為先秦時代的很多文獻典籍都以為焚書坑儒被銷毀,右衽最早起源於何時,何時普及現在已經無法確切的知道了,但是可以肯定,當中華文化處於鴻蒙階段的春秋時期,一向以恢復周禮為已任的儒家是推崇右衽的。由此可推測,華夏至晚在春秋時期,方位信仰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服飾體系中。
此後,就是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方位崇拜,比如秦、漢時,我國以「右」為尊,比如皇親貴族稱為「右戚」,世家大族稱「右族」或「右姓」。同樣,右尊左卑也表現在建築住宅上,豪門世家必居市區之右,平民百姓則居市區之左。如《史記?陳涉世家》說:「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這裡的「閭左」指的就是居住於里門左側的平民。又比如,從東漢至隋唐、兩宋,我國又逐漸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這時期,左僕射高於右僕射,左丞相高於右丞相;據說明代也是尊左的,也有說法「男左女右」是由明代傳承而來。但無論大的方位崇拜如何變化,有一點沒變的,就是承周,都堅持交領右衽的衣冠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兩個非漢人統治的朝代是右衽服制的,那就是蒙元和滿清。蒙古人的服飾,按史書上說,是「右衽而方領」,而在蒙元時代的畫像和壁畫中,蒙古貴族穿交領右衽的形象也大量存在。但在元代的壁畫形象中,蒙古女子似乎是左右衽都有的,應是吸收了被征服民族的服飾特徵。右衽的穿法應是僅限於蒙古男子。要了解為什麼蒙古男子統一穿右衽,就要先了解一下元代相關的服制史。據《元史輿服志》記載:世祖統一天下,近取金、宋,遠法漢唐,尚無完整的冠服制度,至英宗時,始定服御,上而天子冕服,腰輿、儀衛、隊仗,下而百官祭服、朝服,以及士庶服色,粲然其有章,秩然其有序。這套服制既保留了蒙古服的特點,又較大程度地吸收了漢人傳統服制特色。比如朝服,皇帝沿襲了唐宋之制,採用通天冠,絳紗袍;百官則用梁冠,穿青羅官衣,加蔽膝,環綬。梁冠的制度也沿襲宋制,官袍也依漢制分品級。從這裡可以看出,元代初期的服制是混亂的,而中後期又大搬漢人的衣冠制度作為典章規範,那麼自然也會在有意無意間依從了歷代服制所承的周禮「右衽」。至於方領右衽袍是否也受漢制影響,還有待研究,這或許跟他們的民族信仰有關了。
此外,我要簡單說說明代左衽的問題。明代揉合了多種風俗因素。在明代的一些傳世畫作上出現了一些左衽女裝。這個左衽有什麼含義嗎?據說明代出土實物里並不見任何的左衽衣服,而這種左衽女裝的出現,幾乎都是在容像畫上。容像畫是後人為父母或祖輩畫(或追畫)的遺像,一般供奉在家族的祠堂宗廟中,沒有署名,也沒有介紹。雖然容像畫的寫實程度是可以相信的,但是作為一種專門的繪畫藝術,它必然也會有它的規章法則,比如有些是人活著的時候畫的,有些則是根據族譜記載想像出來的,另外各地區的禁忌風俗也大不相同,也因為現在很少有人是研究容像畫出身的,所以要理清這個疑點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這裡暫時擱置,待日後有所發現再作論述。雖然不能從容像畫上得出結論,但就我所掌握的風俗畫資料而言,沒有看到過左衽衣裝的出現。相對而言,我認為風俗畫更能體現那個時代的社會風氣,民生習俗,涵蓋面積也就廣一些,更能證明,明制衣冠也是堅持右衽的。最後,我只有一句話,交領右衽的確是漢服的一個不容忽略的重要特徵。轉自文庫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3700年前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堯、舜三帝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大帶(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
同時,漢服因為與儒家幾千年的道統,禮治思想相融合,這一,右衽又被後世賦予了多種含義。
1、批發左衽,蠻夷說:
自古漢人右衽,蠻夷左衽,這一制度在周代形成,漢唐時期確立,並達到鼎盛時期,同時,隨著邊外之族大量湧入中原,這一標誌也就成了區分漢人和蠻族的一種標誌,有利於確立華夏主體民族的正統地位,同時符合禮的思想,客觀上鞏固,促進了以夷入夏的過程。
2、男左女右,別性說:
在南宋末年至蒙元時期,漢人的統治地位和文化地位受到雙重衝擊,大量外來游牧民族特點夾雜在這一時期的中原文化中,左,右衽的禮儀,民族區分不再是特殊的族群印記,但蒙元時期,禮教還是有所發展,自古的男尊女卑和以左為尊思想相融合,最終形成了男左女右的形制以區分性別,形成男子右衽女子左衽的特點。但應該注意的是,這一時期比較短,且使用地區多在中原,對江南,邊區等地影響有現,不能算是漢服現在形制的正統解釋,只能是一種特殊時期的特殊情況。
3、左生右死,陰陽說:
明代,中原王朝在一次興盛,重新確立禮教,道統,華夏,是新興王朝文化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衽的左右再次被賦予了禮的含義,同時,可能因為道家,陰陽學說的興起,這交領右衽一體系被更加系統化和放大了。道家以左為陽以右為陰,右衽表示你的陽氣勝過陰氣,你是生人.反之,左衽就表示你是故人了。
這也就是壽衣的由來和基本形制。
同時注意,以上三個原因,其實在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只是側重點根據當時現實情況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總之,漢服從初步定製形狀開始,就是右衽的了,只是隨著民族的發展,進而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
所謂「衽左蠻夷之,衽右中國也。」所謂的「衽」在古代泛指的東西很多,比如說「衽席」是指床塌,有時候這個詞也被用來稱呼婦女的下裳,但通常指的乃是衣襟。
《周禮》中就有「再拜稽首以衽受」的記載,《左傳》中也有「楚必斂衽以朝」的典故,這裡的衽指的就是衣襟,所謂「衽左」就是衣襟向左掩,衽右就是衣襟向右掩。
衣襟向左向右本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的根源是在蠻夷,當西周時期的中國人接觸到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時候,發現這些游牧民族的人的穿著打扮全部是衣襟向左掩,與當時的中國人普遍的衣襟向右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於是一個新的意識形態產生了:衣襟向左者夷狄,向右者中國,
所以,孔子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這話的意思就是「要是沒有管仲,那麼今天我就要披著頭髮,把衣襟向左掩當夷狄去了!」這個意識形態的誕生後,竟然不論戰亂還是改朝換代,竟然都沒改變過,縱然是滿清時代,漢人穿衣服依舊的右掩,民國時候長袍也是如此。
只有新國建立後才用西化衣服徹底消亡了這一習慣。
轉自人人
如今大家對古代漢服所形成的的一種共識,就是交領、斜領、圓領的漢服都是「右衽」的。
「右衽」即是右衣襟在內,左衣襟在外所形成的的交叉狀,圓領為內交領,左衽即是與右衽相反的一種形態,大家對它的公論是:「左衽」是非漢族人所穿戴;漢族人穿「左衽」也只是用作壽衣。
但是,關於漢服「右衽」的論斷,卻是又對又錯。
因為評判的角度不同,當然所得的結果就不同,下面就為大家簡單的列舉兩種看法。
一、學術之辯。
如果從考據的學術上來評判的話,中國古代確實有「左衽」的存在,並且李朝歷代都有實物、文字上的證明。例如:
《說文》就有記載:「襲,左衽袍,從衣,讀省聲。」
而從漢墓出土的人俑也有「左衽」。
下面這是一幅明代的人物肖像畫:
如上簡單的介紹,「左衽」確實是存在的,並且也有漢人穿著,所以從考據的學術角度說大家對左衽的公論是不完全正確的,「左衽」是屬於漢服體系的。
二、文化之辯。
大家所熟知的關於「左衽」的公論,其實來源於周代的理論(「左衽壽衣」說除外),可是有人就要疑惑了。周代的論證能評判整個漢服存在的歷史嗎?
當然這就得回歸到華夏的文化上來談,其實中國的漢人王朝在禮制上一直都是以周禮為藍本的,這也是被稱之為華夏的道統所在,所以在一個文化的根基上,歷代都是以周禮作為辨華夷的方法,自然「左衽」就不應該劃入文化意義上的漢服了。
可是人們穿衣的實際情況並非人人都是遵從禮制來的,每個時代總會有一些在當時屬於非主流的人士會穿衣左衽,這也是有文獻記載的「諭禁,而民風不止」的事實。
此處為大家例舉幾段古人是怎麼看待「左衽」的記載:
子曰:「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這段由孔子說的話大致意思是,如果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成為披髮垂肩衣襟左開的野蠻人,這是孔子遵從周禮的一種華夷之辯。
宋代周必大《二老堂詞話》說:「陳益為奉使金國,屬官過滹沱,光武廟,見塑像左衽。」此處很明顯記載的意思是「左衽」為金國服裝的特點,即為胡服。
在岳苛《呈史》中也說至漣水、泗州,都見到塑像刻像皆做「左衽」,並說:「此致蓋金人為之」
從上面簡單幾個例子可以說明,「左衽」在士人的眼中一直都非漢族人的穿著。
可是少數民族的風俗有時也會影響一部分漢人,下面為大家例舉一個被少數民族風俗所影響的「左衽」的例子:
上面這幅圖是明代的《寶寧寺水陸畫》,圖中有一漢人女子(長相)穿著的即是「左衽」。如果大家搞清楚了這個寶寧寺的具體位置,那麼出現「左衽」也就不奇怪了。寶寧寺位於右玉縣舊城城關鎮內東街北側,該鎮北臨今日的內蒙古,西晉時,是鮮卑族北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通往南都平城的必經之路。明代中期,更是蒙古族韃靶部落興起地。所以當地受胡風影響也在所難免,尤其這些女子耳朵所戴的耳環,也是典型的蒙古族人的裝扮特徵。
明朝是推翻了蒙元而建立起的漢人王朝,雖然國家一直下令改服換容,但是因受元代的影響,明朝仍然留了不少的異族風情,如同大帽、曳撒、貼里、耳環等這類元代服飾都可存在於皇家,那民間尚存「左衽」也是情理之中了。
故從文化角度上來說,「左衽」也就不該屬於文化意義上的漢服範疇了,而文化意義上的漢服也更應該稱為「華夏衣冠」,所謂「華夏」一詞的意義,「華」為服章之美,「夏」為禮儀之大(此禮儀主為周禮),單從字面解釋,「華夏」的合集就是一種禮儀服章的體現,所以說「左衽」不屬於漢服,不如貼切說「左衽」不屬於華夏衣冠。就好比「西夏文字」屬於漢字體系卻不屬於漢字一般。
關於「左衽」為漢服壽衣的說法,古籍中也有記載,但是不是周禮,還待確定。如下:
《禮記·喪服大記》有記載:「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說文解字》說:「按,凡斂死者,左衽,不紐。」
雖然在一些墓葬的出土實物中並無「左衽」,但在近代的一些「田野調查」報告中也有部分提及,主要還是指出清末民初的北方等地,漢族下葬所穿壽衣為左衽衣的現象,故關於「左衽」壽衣之說,還是有根可尋的。如果將此現象與漢服消亡的「十從十不從」聯繫在一起作為一個推斷的話,這也許是一個沒有出現斷層的繼承,即滿清之前亦有「左衽」壽衣的習慣。但是這也僅僅只是部分證據,關於此點還需大量實物資料論證。
綜上所述,鄙人認為關於「左衽」的問題,其實也就並不算一個問題了,這只是一個因論證的角度不同而產生的分歧罷了。當然針對現代漢服運動的興起,如果您只是一個純粹的漢服研究者,或漢服愛好者,那麼大可不必糾結於「左衽」與「右衽」的問題;但是如果您是一個華夏文化的復興者、傳習者,以及所謂的「漢服同袍」,那麼「左衽」也就不應該出現在您實踐的過程中,因為穿衣「左衽」是違禮的做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左衽」絕對不會出現在漢服的法服、禮服之中的絕對原因。
鄙人草草寫完本文也只是為了幫助大家理清一些混淆,當然有所不足在所難免,還望諸君不奢指教。
華夏復興,衣禮偕行,切勿訓詁,切勿秀衣。
推薦閱讀:
※漢服集粹 >> 隋唐篇
※中國漢服與日本和服的區別?
※唐裝 ——唐制漢服欣賞
※漢服制式
TAG: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