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襄陽來源於襄水

襄陽二字對襄樊人來說實在太具誘惑力!在時下的襄樊,為襄陽正名的呼聲日漸高漲,以至於網路上炒得沸沸揚揚。因為古往今來,雖襄陽古城巋然不動,而「襄陽」建置卻被在隔江東北五六千米外張灣鎮重建,導致如今所謂的「襄陽區」與歷史上的襄陽古城毫無關聯,以至於慕名抵達的遊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眾所周知,襄陽自古是州、道、郡、府、縣治所在地。西漢置襄陽縣,據《漢書.地理志》應劭注:「因位襄水之陽,故名。屬南郡。新漢王莽改襄陽為相陽。漢光武帝時恢復襄陽名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屬襄陽郡。其後,襄陽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按《漢書.地理志》的注襄陽應與襄水有關,那麼,襄水在今何處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地名詞典》襄水條載:襄水又名襄渠,今名南渠。據《襄陽縣誌.山川》云:「襄水,則凡西南諸山所出之水,由長渠入漢者皆是也」。源於今襄城區尹集鄉鳳凰村扁山西麓泉水坑(俗稱「活水窩子」,有數孔泉眼,終年涌水不斷。),北流至王家灣折向東流,繞峴首山再折向南流,於觀音閣東北注入漢水。長18千米(一說14千米),流經面積30平方千米。而光緒年間的《襄陽府志.山川》亦有相同的記載:「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諸山之水,皆歸渠入漢」。2000年出土的一塊清同治四年襄陽知府方大湜《重浚襄渠記》石碑記載:「檀溪向為漢水所經,自老龍石堤建,溪不復興漢通,日就淤塞。昔日之溪,今為民產良田,昔之檀溪,今日長渠之水皆襄水也。」只因「每歲夏秋泛漲,民地萬餘畝輒為澤國」,南北朝時張邵已於兩岸築堤,防治水患,歷朝沿襲疏浚,到明代改稱襄渠,清代沿用。作為一座傍山的城市,襄陽是很懼怕西南諸山山洪的。襄水剛好能截住「西南諸山所出之水」,擔負起了排泄西南山洪的重任。襄水如今由於漢江改道,水量日益減少,加上政府實施了南渠治理工程,有些河段上面還蓋上了房子,以至於南渠慢慢在淡出百姓的視線,使許多人誤認為襄陽地段的漢江就叫襄江了。其實襄陽的得名實與山和漢水無關。古人稱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反之為陰。《漢唐地理書抄》從《太平御覽》引錄的《荊州圖副》寫道:襄陽「以地在襄山之陽為名」。《讀史方輿紀要》也記載:襄陽「城西五里有襄山」。但我們把古地圖、史料同地形反覆核對,襄陽城北或城西北是漢水或一片平原,根本無山。只是城西、城南有山,城卻不能稱其陽,而稱其為陰了。很顯然,襄陽以山命名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不過,襄山是真實存在的。乾隆版《襄陽府志》共有三處記載:一.襄山,縣西北五里,以水駕山而下,故名。其水南流為襄水,北流為檀溪。俱另詳。二.柳子山,縣西北十五里,下有柳子關。《通志》云:「檀溪之水源出此山,故與襄山為近也」。三.襄水,城西五里,源出襄山。據此可知,襄山泛指西南諸山,尤其與柳子山(今扁山)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們也不否認漢水中一段確有「襄水」、「襄江」、「襄河」之稱。如明天順年間《襄陽郡志》就把漢水又稱「襄水」。《明史.地理志》載:「漢水在(襄陽)城北,亦曰襄江。」《讀史方輿紀要》云:「襄河者,漢水自襄陽來也」。這些均是以漢水流經襄陽以後而得到的別稱,須知,這是有了襄陽之後才有的別稱,並且只是指漢水的一段而言。從襄陽周圍地理實體查看,至今仍沒有發現能足以證實漢水改道沿襄陽城南流經的遺迹,換言之,漢水的主河道從未在襄陽城南流過,當然也不存在襄水是漢水的別稱了。無疑,從歷史地理的角度講,南渠是襄陽城西南諸山下的一條河,古襄陽因此而得名;從功能上講,經人工疏導,從古至今都發揮著泄西南諸山之水入漢江的作用。因此,南渠既是襄陽人順應大自然修建的水利工程,又是一處珍貴文物。
推薦閱讀:

風水命理小常識:風水命理的理論來源是什麼?看完這幾張圖就明白
最傷感的告白——無標題(非原創,無來源)
【轉載】以古為鏡(來源:文史天地 作者:鳴弓)
三、天干力量的來源
天下范姓來源

TAG:來源 | 襄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