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味:始於咬文嚼字

語文味:始於咬文嚼字

作者:鄧 彤

  也許,至今仍有不少教師還在如下問題上爭論不休:「語文味」究竟是什麼「味」?什麼樣的語文課才是真正的語文課?語文教學最根本的任務究竟是什麼?

  對於這些問題,在上世紀前葉中葉,便已有許多學者做過不少極具深度的探討。惜乎當今語文教學研究者往往缺乏歷史意識,遂使我們的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每每徘徊在歷史研究的水準線下。

  回眸歷史,我們驚嘆於前人深刻的思考,有愧於自己在諸多問題上的膚淺與簡陋。為此,這裡我們不擬(也不敢)對「語文味」多加闡釋。只須摘錄兩位大家的有關論述就足以廓清當今許多模糊的認識以消弭無謂的爭論。

  朱自清《〈文心〉序》:「(語文教學)往往只注重思想的獲得而忽略語彙的擴展,字句的修飾,篇章的組織,聲調的變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訓練,所獲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為思想也就存在於語彙,字句,篇章,聲調里;中學生讀書而只取其思想,那便只將書里的話用他們自己原有的語彙等等重記下來,一定是相去很遠的變形。這種變形必失去原來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輪廓,沒有什麼用處。」(1934年)

  張志公《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語文課要進行語文訓練、思想教育、文學教育和思維訓練,那麼這幾方面的關係是怎樣的呢?照我看,能夠扎紮實實地把語文訓練這一環抓住,其餘各方面就都抓住了,至少是很容易抓住了;這一環抓不住,別的什麼思想教育,什麼文學教育、思維訓練,都是空的,都抓不住……打一個比方:打起仗來,攻下一個堡壘會有多方面的作用。有政治作用,可以鼓舞自己的鬥志,瓦解敵人的士氣;有經濟作用,可以打開一條交通運輸的道路,得到經濟上的利益;軍事上的作用更不用說了,打下一個堡壘可以影響一大片地方。但是千說萬說,你得把它打下來,這是最要緊的,如果打不下來,那些都要落空。打進去,很多東西都有了;打不進去,什麼都沒有。語文課,就要抓住語文訓練,打進去,思想教育、文學教育、思維訓練都有了;如果語文訓練抓不住,別的東西都抓不住。了解了這個關係以後,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問題也就不難解決了,就不會認為語文課只管語文訓練別的都不用管,也就不會問「語文課要不要管思想教育,要不要管思維訓練」之類的問題了。」(1979年)

  正是在這些深刻的闡述指導下,本期的「課例研討」我們回放了洪鎮濤老師的經典課例片段,並選取了時下兩個相關課例,希望以上論述及課例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語文味」及「語言教育」等問題。

  山東省北鎮中學的史建築老師應邀組稿並做點評,特此致謝。

一字立骨

作者:吳長青

  師:正如題目所寫,這篇課文其實可以用一個關鍵詞加以概括——那就是「走」字。大家有沒有發現啊,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好多個不同的動詞來表達「走」這個動作,請找一找。

  (學生閱讀後,找出了如下相關的動詞:「爬」「跑」「蹲」「移」「攀」「踏」「探」「踩」等)

  師:作者為什麼要運用這麼多與「走」相關的動詞?

  生:是為了避免呆板和單調。

  師:當然,也有這一作用。不過,如果結合具體語境來品味,這些意思相近但又各有差異的動詞可能包含著更加豐富的內涵呢。請大家選擇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個詞解說一番。老師先舉個例子。我想說「走」的最高境界——跑。(眾笑)我覺得「他們就朝一座懸崖飛跑而去」這句的「飛跑」兩字就用得很好,它寫出了活潑的童心,讓我們一下就感受到五個小男孩的活潑好動。

  生:我覺得「我一面應著,一面跟著他們跑」這裡的「跑」用得也很好,寫出了不同人物的個性差異。五個小男孩頑皮果斷,他們的跑是「飛跑」。而「我」先有所猶豫,後來受到大家的激將,才「跟著他們跑」,這個「跑」,更多的是隨從,是好奇。

  生:「我終於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驚肉跳,盡量往裡靠」,我覺得這裡的「蹲」和「靠」字用得很好,寫出了「我」處境的危險,寫出了「我」內心的恐懼。我們害怕的時候經常就是「蹲」著、「靠」著的。

  生:「接著,他們又開始向崖頂攀爬」,我說說這個「攀」字吧。我覺得「攀」字寫出了那些孩子動作的老練。

  師:是啊,面對危境,其他的孩子因為有經驗,心中有底,行動自然是有板有眼,這個「攀爬」多麼沉穩!這個「攀」,既點出了孩子們爬山的穩妥,又對比鮮明地襯托出「我」的膽怯。其實,文章中父親的話中一些詞語也很有意思呢!比如「現在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岩石上」,這個「踏」字好,可以看出父親的獨特的性格,能分析一下嗎?

  生:這個「踏」字可以看出父親的智慧。父親眼看孩子在懸崖上下不來,並不是自己上去救護孩子,而是一步一步地教孩子下來:先讓孩子找到下面那塊岩石,然後再告訴孩子具體的方法——「你把左腳踏到那塊岩石上」。讓孩子覺得克服困難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好腳下的條件,一步一步地走出困境。

  師:在父親的幫助下,兒子有變化嗎?

  生:有的。「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腳去探那塊岩石,而且踩到了它」,這裡的「探」字體現出「我」從膽怯謹慎變得勇敢,生命中注入了自信的瓊漿。

  生:這裡的「踩」字用得也非常好。經過一步一步的探索,經過一步一步的移動,「我一腳踩在崖下的岩石上」,這一「踩」,終於踩到了安全,終於完成了脫險的歷程。一個「踩」字,刻畫出一個受到磨鍊走向成功的孩子形象。

  師:這個父親是可敬的,在緊急關頭他喚起了兒子的勇氣,更為兒子贏得了寶貴的人生經驗——今後,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這位兒子大概都會想起這段難忘的經歷,從而增強自己的勇氣和信心。

  (安徽省樅陽縣橫埠中學 246725)

品出內涵

作者:楊寶山

  師:我把文章的第一段做了一些改動,讀給大家聽聽——「當代偉大的思想家停止心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間里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逝世了。」大家比較課文,看看有哪些不同之處?思考這樣一改表達效果有怎樣的變化?

  生:去掉了「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這個具體的時間。這是馬克思逝世的時刻,作者永遠不會忘卻,凝聚著作者的無限傷痛,沒有這一特定的時刻就無法表達作者的強烈感傷。

  生: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刪去「最」,就削弱了馬克思的影響。把「停止思想了」改為「停止心跳了」,不能照應思想家,也不能表現馬克思一生不斷探索不停思考的特點。

  生:刪去「還不到」,不能充分表達作者對馬克思逝世的遺憾之情,「還不到兩分鐘」,流露出恩格斯對馬克思逝世的無限痛惜之情。

  生:「逝世」不如「睡著了」。「睡著了」說得非常含蓄,表明作者不忍心說出馬克思的逝世,同時也表明了馬克思離去的安詳和無憾。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仔細,理解得很深刻。其實,課文中類似之處很多,現在請大家默讀全文,然後就自己體會最深刻的語句與同學交流。

  (生自主閱讀)

  生:「這位巨人逝世以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這句話里的「空白」一詞,說明馬克思生前所做的工作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的逝世導致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生:我找的是這段話:「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這段話中包含了幾層假設,逐層凸現馬克思的貢獻之多之大。

  生:我覺得這一段很有意思:「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生投入地朗讀這段文字)

  師:讀得很精彩!這一句乍看很平淡,不過就是一連串報刊名稱而已,你覺得該段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生:我覺得恩格斯把許多報刊名並列在一起,主要是為了突出強調馬克思工作的繁忙和成果的豐碩。我從這一長串名稱中彷彿看到馬克思在編輯這些報紙時忙碌的身影。(不少學生點頭)

  生:「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衊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這句話里用了「無論……都……」的句式,並且一下就用了兩組,充分渲染了敵人對馬克思的厭惡和憎恨,可見馬克思在當時確實是「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衊」的人。

  師:那麼,面對敵人的誹謗詛咒,馬克思是怎樣表現的呢?

  生: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表現馬克思的態度?

  生(眾):拂。

  師:好,大家把這個「拂」字的意蘊讀出來。

  (生紛紛誦讀)

  生: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拂——去……

  (教師指導學生讀「輕輕」時重音強調,讀「拂」字時聲音較輕、語速稍快,讀出馬克思的「毫不在意」的效果)

  (山東省北鎮中學 256600)

《天上的街市》教學片段

作者:洪鎮濤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郭沫若的一首詩——《天上的街市》。我先把這首詩讀一遍,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想像這首詩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師讀)

  師:你們剛才聽我朗讀,覺得語調是激昂還是柔和的呢?

  生:(小聲)柔和。

  師:哦,柔和的。節奏呢?

  生:(小聲)緩慢。

  師:好,舒緩。現在請同學們各自用柔和的語調、舒緩的節奏把詩歌讀一遍,不必齊讀,各人放聲讀,大膽讀。

  (生各自讀,聲音較小,師鼓勵學生大聲讀)

  師:好,大家讀了一遍。現在我們來深入學習這首詩。這首詩不長,語句也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但是,我們深入進去,會發現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揣摩,學習。下面,我先提出兩個問題,然後你們仿照我提問的角度和方法,自己來提出問題,自己來解決問題,好不好?

  師:我們看第一節。(師讀第一節)我現在把「天上的明星現了」中的「現了」換一換,換成「亮了」——「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味道有什麼不同?

  生:用「現了」能體現出夜幕的慢慢降臨,如果用「亮了」就體現不出來。

  生:天上的星星一直都是亮著的,一直都發著亮光,只是平時被太陽的光芒遮掩住了,當黑夜來臨,也就是太陽被地球擋了,這個時候才能看見星星的光芒,所以應該是「現了」而不是「亮了」。

  師:(高興地)好!你運用了科學知識。因為星星沒有從暗到亮的過程,只有由隱到現的過程,對不對?回答得很好!而且既然稱為明星,這兒用「亮了」好不好哇?(生齊答:「不好。」)明就是亮的嘛,那就重複了。

  師:好,現在我提第二個問題。第一節有兩句話,我現在把這兩句前後順序顛倒一下,效果有什麼不同?(朗讀)「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略頓)換了個位置,怎麼樣?

  生:我覺得不行。因為詩人首先是由人間的街燈聯想到天上的明星;然後再由天上的明星,很自然地聯想到天上的街市;又由天上的街市想到天上的人物。我認為這兩句不能顛倒。

  師:噢,他從作者聯想的過程來看,說老師剛才改換的順序不妥當,是不是?(生紛紛答:「是。」)嗯,有道理。(邊講邊板書)作者先是看到了遠遠的街燈,於是聯想到了天上的明星。然後由明星想到了天上的街燈。由街燈就想到了天上的街市。哦,天上也有美麗的街市。那麼這個街市上面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然後想到什麼?還有人啦,就想到什麼人呢?哦,牛郎織女,牛郎織女在天街閒遊。在這裡哪些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東西呢?「街燈」是不是?

  生:是的。

  師:還有什麼?

  生:(齊)明星。

  師:先看到的是實景。然後由街燈聯想到明星,由明星想像到天上的街燈,由街燈再想像到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人物。這實際上是由實到——(學生插話「虛」)對,到虛的過程。首先是聯想,然後是想像。

  師:由此看,這兩句詩就不能改了,是不是?那麼,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剛才提的兩個問題都是從作者怎麼樣運用語言的角度提的。第一個問題涉及到用詞的準確性,第二個問題涉及到這首詩構思的問題。請同學們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學習我提問的方法——我運用了什麼方法啦?

  生:(有的)推敲,比較。

  師:對,我用的就是比較揣摩法。現在請同學們也運用我提問的角度和方法,自己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

  (摘自《教海弄潮——洪鎮濤語文教學改革歷程描述》,馬鵬舉著,武漢出版社,1998)

課例沙龍

作者:佚名

  主持人:一直以來語文界似乎總是沒能在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的問題上達成共識:語文教學主要該做什麼?因此,自然也就有了一個相應的問題:什麼樣的語文教學才最像「語文」?這兩個問題好像始終困惑著語文教師。史老師是不是在這裡談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史建築:要回答上述兩個問題,語文教師一定要特別注意一個極為重要的區別——那就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和「派生任務」之別。

  我以為,語文課就得「咬定語言不放鬆」。試想,如果沒有了「語言」,「語文」還能有什麼?所以,「語言」就是語文的根本。因此,在語文課上,學習、積累、運用語言就必然成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而思想教育、思維訓練、審美陶冶,則是派生的任務。總之,學習語言是母體,其他幾項是包孕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

  主持人:那麼,語文教師應該怎樣進行語言教育呢?

  史建築:落實「語言教育」方法很多。例如,洪鎮濤先生就總結了四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美讀感染,比較揣摩,語境創設,切己體察。

  課例中洪老師只點出一個詞語和一個句子讓學生體會比較。教學內容看似不多,其內涵卻相當豐富。

  請看:他在引導學生品味「天上的明星現了」一句時,就是運用「比較揣摩」的一個範例。「現」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如果不是教師鄭重拈出來,學生在閱讀中很可能會讓它輕易滑過去。洪老師不但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這個詞,還把它改換成「亮」讓學生加以對比揣摩。結果,一個看似平凡的詞語,在教師的引導下,便顯出三個層面的意蘊來了。

  1.從詩歌情境角度看,「現」更能體現出夜幕的慢慢降臨;2.從事實層面上看,「現」字更符合實際情況:因為星星沒有從暗到亮的過程,只有由隱到現的過程;3.從語言運用角度看,既然稱為明星,再用「亮」字就重複了。

  我每讀到類似課例,對在這些「看似尋常卻奇崛」之處總是感嘆再三。我非常佩服老一代教師在「咬文嚼字」上的真功夫!語文課的容量、深度,語文的滋味,語文的素養,都在師生對一個個詞語中的品味過程中潛滋暗長起來。

  主持人:當下許多語文教師也日漸重視語文課上的「咬定語言」。請您結合目前語文課堂的普遍現象對本期兩個當代課例片段做一簡評。

  史建築:多數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一味強調所謂的「人文、情感」的課堂是空泛飄忽的,是以喪失語文本質降低學生語文能力為代價的;於是,廣大一線教師日漸重視課文的「語言因素」,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本期兩個當下課例,在落實語言教育方面是比較突出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實錄,抓住了一個「走」字展開整個教學流程,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與「走」相關的一系列動詞的品析展開。這樣的教學就比較容易集中力量落實語言教育。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是一篇經典課文,以往在教學中,不少教師都立足於引導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內涵,使得一堂語文課無異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普及講座。而楊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文時,將原文做了一點巧妙的改動,然後讓同學們與課文比較,找到不同之處,在對比中發現文章措辭的嚴密性、情感的豐富性和主題的深刻性。

  如果與洪鎮濤先生的闡述做一比較,我以為,吳老師的課例比較接近洪老師的「語境創設」和「切己體察」法。吳老師善於指導學生聯繫具體語境和設身處地的體驗來增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而楊老師的課例則主要是採用了「比較揣摩」的方法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文字。

  當然,缺點或許也就同時存在於優點之中。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課例的教學等於將課文重新組織了一遍,原文的布局、立意,作者的思想、體會在教師別出心裁的設計之下全部解構。事實上,學生在課堂上已經不是在閱讀《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篇課文了,而是在分析由一連串與「走」有關的動片語成的語言材料。我感覺這樣的一味強調詞語也未必完全可取。《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課例中,師生的對話雖然比較豐富,但課堂上真正生成的東西似乎還有點少。究其原因,我以為是缺少洪老師那樣對一個詞語做深度品析的過硬功夫。

  主持人:您認為本期兩個當代課例與洪鎮濤先生的課例相比,有何明顯的不同?

  史建築:雖說在時間上相隔二三十年,但就這幾個課例而言,我覺得洪老師的水準要更高些。或者說,當代兩個課例在引導學生揣摩語言品味語言方面並沒有超越洪老師,他們的做法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洪老師所總結的幾種方法上,並且運用得尚不如洪老師嫻熟老到。

  例如,洪老師在運用自己所總結的四種「語言教育」法——美讀感染、比較揣摩、語境創設、切己體察時,總是能夠得心應手地將品味具體的詞語、句子與理解全文有機結合在一起,因此,在洪老師的課例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對關鍵詞語句子的咀嚼與體會,又可以看到對全文居高臨下的總體把握;既避免了課堂空泛飄忽之弊,又不致使教學瑣細破碎——如不少人所批評的「七寶樓台拆碎不成片段」。而當下兩個課例片段相對而言略顯單調些:教師與學生對語言的品味還只是停留在一個層面上,局限於一個視角中,缺乏層次性與豐富性。

  另外,洪老師的課例確實做到了「以簡御繁」。他只選擇了兩個教學要點:一詞、一句。前一點涉及到用詞的準確性,第二點則涉及到詩歌的構思問題。但這兩個點卻統攬了整首詩歌整個課堂——這充分體現了洪老師對文本的深度理解以及對課堂教學規律的真切把握。如果沒有對文本深入全面的理解,就難以選擇出最恰當的詞語、句子來駕馭紛繁的課文;如果不了解課堂教學的特點,也難以設計出如此簡潔精練卻又效果突出的教學環節。

  相對而言,兩個當下課例看似涉及了語言現象,但是由於典型性不夠,教學思路就顯得不夠清晰,教學容量也顯得不夠充實。教師在教學中選擇什麼和不選擇什麼,其實是大有講究的。

  這裡之所以做這樣的比較,目的不是為了在上一代與這一代之間分一個高下,因為二者之間委實不具可比性。但是,這樣的比較也確實有其價值與意義,它至少讓我們意識到以下幾點:

  一、老一代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總結是現代語文教學的寶貴財富,但目前許多一線教師在這方面的積累幾乎沒有——一切從零開始的實踐必將造成巨大的浪費和低效的實踐。

  二、由於長期以來語文界在「語文基本任務」問題上的模糊認識,使得許多語文教師無法為自己的教學準確定位——教學理論上的混亂對實際教學衝擊的嚴重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三、教師的學科修養與教學能力決定了實施語言教育的效果。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素養為底子,一味強調「語文基本任務」註定是無法真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

  主持人:確實如此。我還有個感覺:語文教學實際上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其中許多因素都應該統籌兼顧,不可偏廢;但事實上,不少教師總是容易執其一端,過於偏激。例如,曾經有一個時期,當「人文情感」的強調盛極一時,語文課堂上的「情感」便如同「水漫金山」,大興「濫情」之嘆;而當人們意識到「濫情」之弊又開始回歸到「語言」立場時,則語文課堂又出現無處不「語言」的現象——不少隨意、膚淺乃至牽強附會、刻意求深的語言分析開始充斥課堂。這些現象應該怎樣避免?

  史建築:首先,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好的讀者,應有很強的語言敏感,能夠讀出作品的真滋味,這是語文教師教學的前提條件。

  其次,教師一定要找准文本的「切入點」。語文教學立足「語言」,並不等於抓住幾個詞語幾個句子讓學生體會一番就萬事大吉了。在一篇文章中,不同的語言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高明的語文教師善於引導學生體會、把握課文中那些牽一髮動全身的詞語句子,使學生能夠比較深入地切入到作品深處,能夠與作者共鳴,能夠與作品中的人物共鳴。

  第三,語言教育要注意幾個誤區。一是機械講解語言知識,使語言教育「學究化」,將中學階段的「運用語言」變為學院派的「研究語言」;二是脫離文本做隨意即興或牽強附會的生髮;三是不顧學生語言發展規律,刻意求新求深,使揣摩語言成為教師炫才的手段。

  最後,語文教師要通過「語言教育」這一途徑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而發展學生的整個人生。歷史證明——「文」與「道」永遠不可割裂。真正科學的語文教學如張志公先生所言,應該從語言到思想,再從思想到語言這樣走幾個來回。因此,我們說,語文味固然要始於咬文嚼字,但絕對不能止於咬文嚼字。沒有思想與情感的文字是不存在的,脫離思想與情感的語文教學也是不可想像的。


推薦閱讀:

日月星辰是四樣東西,還是三樣東西?
到底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還是「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TAG:語文 | 咬文嚼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