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龍圖騰最初包含豬形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易華博士在此間舉行的「鄂爾多斯青銅器與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北方草原通道」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表示,漢民族圖騰龍最初包含豬形象,新石器時代沒有比豬更重要的家畜,中國西南傈僳、哈尼、珞巴等少數民族都曾以豬為圖騰。
易華介紹說,東亞新石器時代是相對單純的定居農業文化時代,中國的紅山、凌家灘、良渚文化標誌著東亞新石器文化的頂峰。玊豬龍是紅山文化的象徵;大型玉豬是凌家灘文化的標誌。作為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家畜,豬不僅是先民最重要的肉食來源,在精神生活中亦佔有重要地位。
中國的六畜可以分為豬、狗、雞和馬、牛、羊兩組,豬、狗、雞常見於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定居農業生產方式相關;馬、牛、羊多見於青銅時代文化遺址,與游牧生活方式有關。夏、商、周三代六畜逐漸齊備,表明東方定居農業文化與西來游牧文化的混合。
豬在新石器時代非常重要且神聖,夏、商、周青銅時代受到排擠,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進入帝國時代豬就難以翻身了:戰國時期秦國變法以耕戰為國策,尚武好戰文化佔上風,霸道盛行而王道衰微,豬的地位下降成為必然;秦漢時代牛耕普及,豬在農業生產上不如牛,在戰場上不如馬,地位明顯下降;加上馴化後多被閹割,力大豪勇的特徵消失,豬崇拜逐漸消逝。「《西遊記》中『天蓬元帥』變『豬八戒』即反映出豬從神聖到世俗的過程」。
易華指出,中國以馬為象徵的游牧文化幾度或長期佔上風,但以豬為底色的定居農業文化一直沒有大的改觀。「中國的穩定和繁榮有賴豬業,強大和統一多憑馬力,馬牛羊佔上風,豬狗雞仍然存在」,中國文化從青銅時代開始就是這種高度混合文化的典型代表。
為期兩天的「鄂爾多斯青銅器與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北方草原通道」國際學術研討會剛剛結束,與會近百位中外學者認為,在中國古代文化的核心區域——黃河中下游地區與中亞、西亞古代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地處歐亞大草原通道這一特殊地理位置,使鄂爾多斯在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發揮出至關重要的樞紐作用,這也是造就鄂爾多斯燦爛輝煌青銅器文化的內在原因之一。(完)
推薦閱讀:
※蘇力:讓我的失敗為這個民族的成功奠基
※【民族舞】
※如何通過姓名來分辨西方人屬於哪個族裔?
※譚嗣同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歷史上,對於游牧民族,鄂爾多斯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