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儒行全文 - 儒學論壇 - 華夏復興論壇|孔子|華夏|經典|儒學|傳統文...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1 樓 2009-12-13 09:50:30 |
原文: 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1),可近而不可迫也(2),可殺而不可辱也。其居處不淫(3),其飲食不溽(4),其過失可微辨而不可面數也(5)。其剛毅有如此者。 注釋: (1)親:親密。劫:利用。(2)迫:逼迫。(3)居處(chu3):居住和生存的環境。淫:傾邪不正。(4)溽(ru4):追求濃厚的味道。(5)微辨:隱微地說清道理。面數(shu3):當面指責。 譯文: 儒者,(可以接受人們的)親密接觸但不可被利用,可以親近但不可被逼迫,可以被殺但不可被侮辱。儒者的居住與生活環境不能傾邪不正,其飲食不能追求濃厚的味道,其過失可以用隱微的方式把道理說清楚但不可當面指責。儒者就是如此剛正嚴毅。 說解: 儒者有平易近人之處,遇事不與人爭奪名利,並且還能寬容待人,這是柔的一面;儒者有重視威嚴之處,不為任何慾望放棄尊嚴,這是剛的一面。儒者效法天地之道,天圓地方,因此,圓融而方正,外圓而內方,這是剛柔兼濟之處。因為柔,所以可以接受人們的親密接觸,可以與人親近;因為剛,所以,任何人要利用儒者、逼迫,都不能使儒者放棄尊嚴而就範。 儒者把仁義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寧為玉碎而不為瓦全,在生命與仁義無法兩全的情況下,堅持仁義,所以,可殺而不可辱。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然而,儒者的剛毅並非憑空而來,而是需要平時的修養。在生活起居方面,儒者必須自我端正,而不能傾邪;在飲食方面,儒者不追求濃厚的味道,即「居處不淫」、「飲食不溽」。為什麼說「不淫」就是「不傾邪」呢?為什麼「飲食不溽」呢?可以從「天理」和「人慾」的關係來理解。仁義是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的。天理與人慾本來就不是兩個,而是一個,朱子說:「人慾隱於天理中,甚幾甚微。」「有個天理,便有個人欲。蓋緣這個天理須有個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慾出來。」(轉引自錢穆先生《朱子學提綱》第84頁)在生活起居上追求舒適寬敞,在飲食上追求濃厚的味道,並非有舒適寬敞的房屋不去居住,並非有美味而不食,而是根本不去追求這些,不把心思放在這些上面。 人難免會有過失,儒者也不例外。儒者在自己有過失的時候,可以容許別人採用隱微的方式含蓄委婉地勸說,把道理說清楚,這不是說儒者不聽取別人的忠告、有過失而不改,而是說不能接受別人盛氣凌人地當面指斥。熊十力先生說:「儒者能容人之微辨,則未嘗怙過而阻人之忠告也。面數,則以盛氣凌人。意氣才動,自有苛求過深處,有誣且辱之嫌,故儒者不受也。」(《讀經示要》第214頁)儒者不接受別人盛氣凌人的當面指責,並非因此就放棄禮義,也去盛氣凌人地當面指責他人,而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即使有衝突也須「以直報怨」。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2 樓 2009-12-13 09:50:51 |
原文: 儒有忠信以為甲胄(1),禮義以為干櫓(2);戴仁而行(3),抱義而處(4);雖有暴政,不更其所(5)。其自立有如此者。
注釋: (1)甲胄(zhou4):作戰時所穿戴的鎧甲和頭盔。(2)干櫓(gan1 lu3):盾牌,干為小盾,櫓為大盾。(3)戴:尊崇。(4)抱:信守。處(chu3):安置自己內心。(5)更(geng1)其所:改變自己的原則。 譯文: 儒者把忠信作為鎧甲和頭盔,把禮義作為盾牌;尊崇仁道而做事,信守禮義而存其心;即使有暴亂之政,也不改變自己的原則。儒者就是這樣立志修身。 說解: 儒者用什麼來保護自己?忠信禮義。在這裡,把忠信比喻為鎧甲和頭盔,把禮義比喻為盾牌。鎧甲、頭盔、盾牌都是防身的,而不是攻擊的武器,因為儒者不以攻擊作為手段或目的,而是保存自身以行道義,在生命與道義之間所要遵守的是道義;因為儒者是要通過自己的言行使天下安寧,而不是要擾亂天下。儒者只有鎧甲、頭盔、盾牌這些防身的東西,不是只去保護自己,因為儒者所要守住、所要推行的,就是忠信禮義。儒者不倡導以暴制暴、以殺止殺,而是要以身作則、以善致善,使天下安寧。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既要有矛,又要有盾,但是,人們常常習慣於重視矛的作用,卻不重視盾的作用。儒者期望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這不是重視法律所能達到的,也不是安裝一道道的防盜門、鎖所能達到的,只有忠信禮義能夠達到。 儒者「戴仁而行,抱義而處」,其中涉及到三組詞,即「戴」與「抱」、「仁」與「義」、「行」與「處」。為什麼說「仁」要「戴」?因為「戴」是頂在頭上,意味著要把「仁」作為最高原則;為什麼「仁」與「行」聯繫在一起?因為「仁」發於內心,只有通過言行才能體現出來。為什麼「義」要「抱」?因為「抱」是放在胸前,意味著要把「義」作為行為的信條;為什麼「義」與「處」聯繫在一起?因為「義」需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做到恰倒好處,只要有一時一事不把「義」放在心上,就可能會說出違背「義」的話、做出違背「義」的事。人世間的事情很複雜,只要有仁心,那麼,在紛繁複雜的現實之中,就能使自己的言行儘可能符合禮義。 什麼叫做「暴政」?指的是朝廷的號令兇殘不仁。遇到暴政的時候,儒者應當怎麼辦?處在不同地位、不同時間、不同條件的儒者會有不同的具體做法,但是,其共同之處在於,無論多麼艱難危險,儒者所不能放棄的是志向與操守。儒者之志向在於仁義,儒者之操守在於忠信。所謂「不更其所」,就是要堅持住這個原則。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這就是儒者的「強學力行而自修立」(《禮記註疏》語)。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3 樓 2009-12-13 09:51:08 |
原文: 儒有一畝之宮(1),環堵之室(2),篳門圭窬(3),蓬戶瓮牖(4);易衣而出(5),并日而食(6);上答之不敢以疑(7),上不答不敢以諂(8)。其仕有如此者(9)。 注釋: (1)一畝:寬一步、長百步的土地,換算為長寬各十步,牆方圓六丈為一個宅院。宮:牆壁。(2)環堵:四面的牆,長度只有一塊木版那麼長,高度只有五塊木版的寬度。築牆用木版,每打一層就把木版向上移動一次,移動五次而築成的牆叫做堵,五堵為一雉。(3)篳(bi4)門:用荊條、竹子編造成的門。圭窬(gui1 yu2):形狀像圭一樣上尖下方的狹窄的門戶。(4)蓬戶:用蓬草做的門。瓮牖(wen4 you3):用無底的破罐子做成的窗口。(5)易衣而出:出門時必須換衣服,意味著可穿的衣服極少。(6)并日而食:兩天只能吃一天的飯。(7)上答之:君主接受他的主張。(8)諂(chan3):諂媚,有意討好。(9)仕:從政做事。 譯文: 儒者,可以只有一畝那麼小的宅院,只有一塊木版那麼長、五塊木版的寬度那麼高的房屋,用荊條竹子編織成的門,狹窄得像圭版形狀的門口,門口只用蓬草堵住,窗口只用無底的破罐子做成;衣服少得出門時必須換衣服,一天的飯分成兩天吃;君主接受他的主張時不敢有疑慮,君主不接受他的主張時不敢有意討好。儒者就是這樣從政做事。
說解: 儒者的「仕」,不是一定要做官,但是,時刻都可以「從政做事」。孔子說:「《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大學》中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作為「從政」來說,因此,修身也是從政的一種方式,而且是從政的前提和基礎。熊十力先生說:「此節蓋言固窮高隱之儒,雖不任政,而國君時與諮詢政事,必盡直道。」(《讀經示要》第216頁) 學習君子之道,在於受到窮困之時,仍然堅持操守而不變,否則便不符合君子之道。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有「一畝之宮,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戶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所說的都是窮困的情況。君子謀道不謀食,但是,君子也不是願意受窮困。任何人都可能會遇到窮困的時候,儒者不僅不會因為有德就減少了窮困,而且有可能比眾人所遇到的窮困更多更嚴重,在此情況下,正是體現君子與小人區別的時候,也就是體現君子修養、提高君子修養的時候。在與小人共同處於窮困之中的時候,君子應該擔當起讓小人擺脫窮困的責任。所以,哪怕是窮困到只有極其簡陋的容身之處,哪怕只有一兩身衣服可穿,只有能夠勉強維持生命的糧食,仍然堅持道義,而不胡作非為。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君子修養,為的是通過從政做事來踐行道義,因此,會有遇到君主諮詢問題的時候。這裡所說的君主,當然可以是國君,也可以是自己的上級。面對君主的時候,君子的主張可能被採納,也可能不被採納。在被採納的時候,君子就應當果決地盡心儘力,而不能再對君主有所猜疑,更不能懷有三心二意,但是,違背道義之事不能做。君子的主張,常常會有不被採納的時候,甚至會有被誤解、被排斥、被打擊的時候,怎麼辦?君子絕不為了使君主接受自己的主張而去有意討好,不能說言不由衷的話,不能做違背道義的事。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得志,但知依道義而行;不得志,不以違背道義的方式去謀求,也不因此而生怨恨。 附:在《禮記正義》中,認為此節是講「貧窮屈道,仕為小官」的,並且解釋說:「是仕官之人,今乃篳門圭窬,仕為小官。儒有大德而仕小官,故知貧窮屈道。」可供參考。「貧窮居道」,不應理解為「因為貧窮而降低道義的標準」,而可以理解為「因為貧窮而不得不出仕做官,或者為了行道義而委屈自己」。這裡因為把「仕」簡單理解為「做官」而產生的。 |
|
|
|
TOP |
等級:一爵公士
文章:13
積分:264
註冊:2006-06-02 21:18:50 |
第 14 樓 2009-12-14 18:40:06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5 樓 2009-12-16 23:05:05 |
原文: 儒有今人與居(1),古人與稽(2);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3)。適弗逢世(4),上弗援(5),下弗推(6);讒諂之民(7),有比黨而危之者(8),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奪也。雖危,起居竟信其志(9),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10)。其憂思有如此者。 注釋:
(1)今人與居:與今人生活在一起。(2)古人與稽(ji1):與古人之意相符合。(3)以為楷:把他作為楷模。(4)適:生存的時代。弗(fu2)逢世:沒有遇到政治清平的時代。(5)上:指君主及在上位的人。援:引薦,選拔。(6)下:在下位的人。推:推舉。(7)讒諂(chan2chan3):進獻讒毀和諂媚之言。(8)比黨:因利益相同而結成黨派。(9)竟:終究,始終。信(shen1):通「伸」,伸展。(10)猶:圖謀、考慮。 譯文: 儒者與同時代的人在一起生活,卻與古人之意相符合;在所處的時代的言行,可以成為後世之人的楷模。所生存的時代不是政治清平的時代,得不到君上選拔,得不到下級的推薦;那些進獻讒毀和諂媚之言的人,有結成黨派而使之處於危險境地的,但是,自身可以處於危險之中,志向卻不會被侵奪。即使是處在危險的境地,一舉一動始終要伸展的是自己的志向,仍然不會忘記百姓的疾苦。儒者就是這樣憂國憂民。 說解: 任何人都是與同時代的人生活在一起,脫離不了時代,脫離不了現實,因此,儒者不僅不能仇視現實,不能對現實懷有敵意,而且還要在現實中做事,在現實生活之中落實仁義,所以說儒者「今人與居」,而不是離群索居當隱士。為什麼這裡說「今人與居」而不說「與今人居」呢?這意味著儒者不在現實中隨波逐流,不去討好今人。孔子說:「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求為可知也。」然而,一般情況下,「志乎古,必遺乎今」,但是,儒者要堅持的是道義,所以「古人與稽」,也就是說一切言行都按照自古相傳的道義相符合,其目的是矯正今世之過錯,盡量使今人減少因過錯而造成的傷害。堅持道義的做法,未必會被今世接受,但是,儒者之所以能成為儒者,就在於無論是否能被今人今世所接受,都能在今世堅持道義,這樣的做法,自然能成為後世的楷模。 當儒者不被今人所接受的時候,很可能會遇到非常嚴重的挫折乃至摧殘。出生在什麼樣的時代,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因此,很可能遇不到開明的君主,反而可能會遇到亂世。在此情況下,儒者得不到君主的選拔任用,得不到下級的推薦,有人會在君主和眾人面前讒言詆毀,甚至會遇到排斥與打擊,這種排斥與打擊可能會來自上上下下、四面八方,遭受到各方面的嚴重壓力乃至生命威脅。這種情況,正是需要君子的時候,卻是君子難以得志的時候,正如孔子所告誡我們的那樣,「歲寒,而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當君子的言行關係到國家天下安危的時候,儒者的做法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永遠不能放棄的就是仁義,亦即「志不可奪」。「志不可奪」怎麼辦?仍然堅持原則以求實現志向。孔子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因為仁義不是空言,而要落實於現實之中;因為君子由仁義而行,心中所想的只是使百姓能夠擺脫苦難而安居樂業。 附:熊十力先生說:「儒者志氣高厚,與古之大人合,必不與並世愚賤者合」;「儒者行事,以為後世楷模」。「儒者當昏亂之世,其志氣上同於天,其前識,遠燭未來,而知當世之所趨,孰為迷失道以亡,孰為開物成務而吉。其定力,則獨挽頹流,而特立不懼。其大願,則孤秉正學以爍群昏。百獸躑躅,而獨為獅子吼。雖所之與世左,上弗援,下弗推,儒者身窮而道不窮也。」「民德民智之未進,而相比黨以圖政柄,則黠桀者為之魁,而無知之氓附之,相與顛倒是非,變亂黑白。諂行,而正士危,古今所同嘅。」「眾雖危亡,而行事舉動,猶能伸己之志謀,不變易也。」「孟子所謂天下有饑溺,猶己饑溺之也。」(《讀經示要》第216-217頁)此說可供參考。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9-12-25 08:14:32編輯過]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6 樓 2009-12-25 08:15:39 |
原文: 儒有博學而不窮(1),篤行而不倦(2);幽居而不淫(3),上通而不困(4)。禮之以和為貴(5),忠信之美(6),優遊之法(7)。慕賢而容眾(8),毀方而瓦合(9)。其寬裕有如此者(10)。 注釋: (1)窮:停止。(2)篤(du3):純正專一。倦(juan4):倦怠,厭倦。(3)幽(you1)居:平時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淫:傾邪不正。(4)上通:上與君主相通。困:被困擾。(5)以:應用。和為貴:以和諧為最重要。(6)忠信:見到忠信的人能、。美:讚美。(7)優遊:見到柔和溫順的人。法:效法。(8)慕:敬慕學習。容眾:寬容地對待眾人。(9)毀方:去掉稜角。瓦合:與一般人共同相處。(10)寬裕:寬厚大度。 譯文: 儒者無所不學而不停止,純正專一地做事而不倦怠;個人獨處而不偏狹放縱,上與君主相通而不為君主所困擾。在禮的應用上,知道上下尊卑而最重視和諧,見到忠信的人則加以讚美,見到柔和溫順的人則注意效法。敬慕賢德的人而能寬容地對待眾人,去掉自己的稜角而與眾人共同相處。儒者就是這樣寬厚大度。 說解:
儒者具有寬厚大度的品德。儒者需要博學,學習孝悌忠信,在道德修養方面,不斷地完善自己;同時,儒者不能孤陋寡聞,既要博聞廣識,又要力求貫通。「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論語》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中的「學」必須落實到「習」上,所謂的「習」也就是要「行」。「篤行」強調的是純正而專一,始終如一,真誠無偽。熊十力先生說:「孤陋寡聞,不足為學,故貴於博。博者,周以察物,而觀其會通。不窮,求進不止也。」(《讀經示要》第218頁) 儒者的學習與修養,體現於人們可聞可見的言行之中,但是,根基卻在於不為人所知所見時的修養。所謂「幽居而不淫」,就是「誠意正心」的「慎獨」功夫,其關鍵在於不自欺。一個人平時單居獨處的時候,不放縱自己的慾望而知道節制,不想邪惡之事而培養誠正之心。朱子說:「小人陰為不善,而陽欲掩之,則是非不知善之當為與惡之當去也,但不能實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其惡而親不可掩,欲詐為善而卒不可詐,則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為戒,而必謹其獨也。」(《四書章句集注》第7頁)儒者在比君主所信任的時候,可以憑藉道德修養,與君主共同行道義,所以,君子從政的時候,只按照正道做事,絕不阿諛奉承,也就是說,「既在其位,必行其正,使德位相稱」。君子既不違背道義,也不為君主所困擾,因為君臣之間的關係都是建立在道義基礎之上,也就是「君臣以義合」;因為君子注重的是道德修養,不能道德不完善而從政。 儒者無論何時都遵循禮義,然而,禮所講究的是秩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過分重視尊卑貴賤、上下等級,因此,而產生貴賤有隔閡、尊卑不親近的弊端。樂所講究的是和諧,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過分重視和諧,而不從守禮做起,如有子所說的那樣:「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君子守禮,但是,君子以內心的平和來行禮,以守禮而達到外在的和諧。《禮記·樂記》中說:「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因此,君子既講禮,也講樂。秩序與和諧是不可分的。 儒者「見賢思齊」,不斷完善自己的修養,不僅如此,而且還隨時注重「成人之美」,所以,見到忠信的人則加以讚美,見到柔和溫順的人則注意效法。君子揚人之善,對他人的忠信予以讚美,是對善的表彰與勉勵;君子不張揚他人之惡,而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君子效法柔和溫順的人,是善於學習和修養的體現。敬慕賢德的人,是完善自己的修養所必須,是「自強不息」的體現;能寬容地對待眾人,是「厚德載物」的體現。君子絕不自命清高,更不盛氣凌人地對待他人,否則是違背仁義之道的。君子效法天地之道,天道圓融而地道方正,因此,君子在外在的言行方面去掉自己的稜角,不爭勝,不矜持,不炫耀;在內心則堅持道義原則,與人為善,期望著能與眾人和平相處,即所謂「為道不遠人」。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7 樓 2009-12-25 08:18:12 |
原文: 儒有內稱不辟親(1),外舉不辟怨(2);程功積事(3),推賢而進達之(4),不望其報;君得其志,苟利國家(5),不求富貴。其舉賢援能有如此者(6)。 注釋: (1)內稱:在親人之中舉薦人才。辟(bi4):同「避」,避諱。(2)外舉:舉薦外人。(3)程功:衡量功績。積事:根據所做的事加以判斷。(4)進達之:使人能晉陞、通達。(5)苟:如果。(6)援:支援、幫助。 譯文: 儒者在舉薦人才的時候,對內不避開家中的親人;對外不避開外人中對自己有怨恨的人。儒者(在舉薦人才的時候)衡量功績,根據所做的事加以判斷,然後推薦賢德的人而使之晉陞、通達,不期望得到他人的報答,在君主能得以與儒者志同道合的時候,如果有利於國家,儒者不貪求富貴。儒者就是這樣舉薦賢德的人、援助有技能的人。 說解: 舉賢薦能是儒者從政的重要方面,因為治國平天下不能不重用賢德的人。君主的仁政,需要賢能之臣來落實完成。舉薦賢能,是為了踐行道義、推行仁政,亦即「舉人以理」。《左傳》襄公三年記載,祁奚因為年老而要辭官,晉侯向他詢問誰可以接替他的職位,祁奚推薦了他的仇人解狐。晉侯正想任用解狐,解狐卻去世了。晉侯又問可以任用誰,祁奚回答說:「祁午可以。」祁午是他的兒子。祁奚舉薦他的兒子,屬於「內稱不辟親」,不是為了拉幫結派;舉薦他的仇人,屬於「外舉不辟怨」,不是為了諂媚。舉賢是為了推行政令,但是,事情還是需要有技能的人來做。薦能當然也需要看賢德與否,但更需要根據是否有功績和經驗來決定,對其中賢德而又有技能的人,要使之能夠晉陞,而且還要使之通達。無論是舉賢還是薦能,都是為了踐行道義、推行仁政,所以,不能期望得到任何報答。 所謂「君得其志」,不能無深意。這裡說,君主能夠得到志同道合的賢德之人,首先是重視君臣之禮,君子時刻不能違背禮義,君子輔佐君主只是為了推行道義;其次是說明求賢是君主所應當的事,無賢難以行仁政;其三是說君子注重修養,堅持道義,不以名利為念。因此,只要有利於國家,可以置生死於度外,不為富貴榮華而放棄道義原則。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8 樓 2009-12-25 08:18:46 |
原文: 儒有聞善以相告也,見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1),患難相死也(2);久相待也(3),遠相致也(4)。其任舉有如此者(5)。 注釋: (1)相先:相退讓。(2)相死:為人而置自己生死於不顧。(3)久:長久處於卑下的地位。相待:等待他人。(4)遠:相距遙遠。相致:使朋友能前來投奔明主。(5)任舉:委任和推舉。 譯文: 儒者聽到善道時,能夠相互轉告;見到善事,也能告知別人。在爵位方面,能夠相互退讓;遇到患難的時候,能夠爭相效死。朋友久在卑下的地位,儒者能等待朋友一起晉陞;(自己遇到明主)即使朋友相距遙遠,也要招朋友前來投奔明主。儒者就是這樣在職就任並舉薦賢能。 說解: 上一節所說的「舉賢援能」,是說儒者對關係比較疏遠的人應當如何做;此一節所說的「任舉」,是說儒者對關係比較親近的人應當如何做。不過,這裡所說的疏遠與親近,都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不是泛指所有人,因此,要避免拉幫結派、徇私舞弊、裙帶關係。 聽說了善道的時候能夠轉告別人,是因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朋友間的互相勉勵。熊十力先生說:「不私其所聞見之道,必授諸人,成物所以成己也。」(《讀經示要》第220頁)見到善事能告知別人,是因為「隱惡揚善」,是為了表彰善事,增加人間正氣。世俗的情況往往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儒者恰恰相反,「不語怪力亂神」,只以正道引導教化天下。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間,若有爵位之事,儒者絕不相互爭奪,而是相互推讓。無私,所以不爭;有禮,所以能讓。遇到患難之事,儒者所要持守的是仁義,而不擔心得失生死,因此能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絕不苟且偷生、損人利己。 所謂「久相待」,意思是說,自己所知的賢能朋友如果長時間地處在卑下之位而不得志,儒者先予以舉薦,等到朋友得到晉陞,然後自己才晉陞,而不是只顧自己而不顧朋友。所謂「遠相致」,意思是說,儒者在自己已經得到明君明主而得以從政的時候,如果知道朋友還在遠方、小國而不得志,就使之前來相輔相助,同行仁政,共謀大業;熊十力先生認為,其中的「遠」是指被遺棄,那麼,「遠相致」的意思也就是說,當儒者自己得到可以行道的職位時,就把被世人遺棄而不得志的賢能朋友招來共事,使他能夠有顯達的機會。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19 樓 2009-12-25 08:19:23 |
原文: 儒有澡身而浴德(1),陳言而伏(2)。靜而正之(3)上弗知也(4);粗而翹之(5),又不急為也(6)。不臨深而為高(7),不加少而為多(8)。世治不輕(9),世亂不沮(10)。同弗與(11),異弗非也(12)。其特立獨行有如此者。 注釋: (1)澡(zao3)身:潔身自好。浴(yu4)德:以德自清。(2)陳言:陳述見解。伏:泄露於外,張揚。(3)靜:平心靜氣而不急不躁。正:以正道使人能正。(4)弗(fu2)知:不必知道。(5)粗:察言觀色而委婉含蓄。翹(qiao2):啟發引導。(6)急為(wei2):急於去做事。(7)不臨深而為(wei2)高:不在卑下之處去顯示自己的高貴尊顯。(8)不加少而為多:不因為自己在某方面略微高於別人就去矜持自傲。加,強加於人。少,在某方面略微有了成效。為,表現。多,矜持驕傲。(9)世治:社會安定的時候。輕:自輕自薄。(10)沮(ju3):自暴自棄。(11)同:地位相同。弗與(yu3):不求相親相合。(12)異:地位不同。弗非:不非難、詆毀。 譯文: 儒者潔身自好而以德自清,陳述己言而不張揚泄密。平心靜氣而以正道使人能正,君上不必知道。察言觀色而委婉含蓄地去啟發引導他人,又不急於改變他人。自己不在卑下之處去顯示自己高貴尊顯,不因為自己在某方面略微高於別人就去矜持自傲。世道安定的時候不自輕自薄;世道混亂的時候不自暴自棄。對地位相同的人不求相親相合,對地位不同的人不去非難詆毀。儒者就是這樣特立獨行。 說解: 儒者的特立獨行,其根源在於內心的品德,而不是無根的外在行為;不是有意在行為上誅求與眾不同,而是在德行上超凡脫俗。身體衣冠的潔凈,可以用水;心靈的潔凈,需要用德。身體衣冠是否潔凈,有時無法保證;心靈的境界,卻是儒者必須要保證的。儒者「澡身」不僅是要使自己的身體衣冠潔凈,而且要使自己的心靈潔凈,這需要由內而外,因此要從「浴德」入手。我們都生活在充滿名利得失、誘惑威脅的現實社會之中,惡濁污染的源頭隨時隨地都存在,有道德修養才能自清自正。 所謂「陳言而伏」,一說是「陳設其言,而伏聽君命」(《禮記正義》),即向君主陳述過自己的說法之後,恭敬地服從君主之命。這裡所說的是,作為臣子,事先有向君主進言之責,進言之後,無論君主是否採納,只要還是君臣關係,臣子便要恭敬地服從君主的命令,而不能再另外自作主張。一說是陳述己言而不張揚泄密。「伏者,閉而不出之謂。儒者事君,以嘉謀嘉猷,密陳於君,而不泄於外,不自居功。古者君臣之義,猶朋友也,故相讓也。夫以善與人,而不自居善。此善之至高至真者也。」(《讀經示要》第220頁)向君主獻計獻策是臣子之所應當,但是,一方面,功成之後,不應居功自傲,而應當謙讓;另一方面,與君主所謀之事,不應向外人泄露,機密更不可泄露。 儒者為君主而謀,其實是「謀道」,因此,容不得感情的攙雜,容不得違背道義。要做到不攙雜感情就不能不平心靜氣,要做到不違背道義就不能不以正道正人。「靜正者,儒者事君,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常在於未形也。凡朋友忠告之道,皆如此也。」(《讀經示要》第221頁)《大學》中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又說:「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正因為君子之謀,不為名利,不存私心,因此,君子但求其心之善、其言之正,至於其善其功,則不求為君主所知道。 「粗而翹之,又不急為」中的「粗」字比較難以理解。「粗」字即「麤」,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三鹿齊跳行超速之意。《字統》云: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慮人獸之害也,故從三鹿。」用這個意思來解釋就很容易理解。君臣民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好比是三鹿一齊跳躍前行,若要行得快,必須保持警惕,以防相互傷害。所以,儒者在君主面前,必須察言觀色,就好比保持警惕;同時,必須委婉含蓄地去啟發引導他人。將「粗」解釋為「疏」和「微」,是指細微而耐心地疏通,疏通的目的是通過啟發而使人能夠明白所講的道理。要使人明白道理,急躁是毫無用處的,甚至會起反作用;如果操之過急,君主接納得過於迅速,大概會因此而使人感到奇怪或者使人妒忌。所以,必須察言觀色,循循善誘。熊十力先生又有另外的理解:粗是指大事,若君主於大事有過失,一定要啟發君主而使之認識到其過失,以便匡正其過失;不能急於獲得成功,因為應當等待時機而後發言,而不能意氣用事,避免導致不可挽回的情況。 關於「不臨深而為高,不加少而為多」,有兩種解釋。第一,面對眾人的時候,不因為自己地位尊貴而趾高氣揚;在謀事的時候,不因為自己略有成績而矜持自傲。這個道理很好理解,不再多說。第二,不能因為自己有能力制伏潛伏的勢力就自高自大,而應該居安思危。天下常常會有潛伏勢力,「當某種勢力乘權,而弊或伏,則將有反動思想醞釀而未形。積久,則乘勢者不戒,而弊日深。於是反動之勢,益增盛而不可遏。故御世之大略,常思天下之利,或失之於不均,而流極難挽。天下之巨禍,或伏於無形,而爆發可憂。」(《讀經示要》第222頁)從這個道理上來說,儒者喲解決問題,需要在防患於未然、防微杜漸方面下工夫,雖然「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但是,最好還是在羊未亡之前防止亡羊。 生逢治世,還是生逢亂世,人無法自己抉擇,但是,儒者的德行始終一貫。「世治不輕」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第一,雖然與眾多的賢德之人在一起,也不自輕自薄,不氣餒退縮。第二,天下安定的時候,按人之常情,最容易貪圖安逸享樂而忘記戒懼,儒者卻不能陷入常情之中,應該深入探究當時的隱患與偏弊,想方設法去矯正錯誤、消除隱患。「世亂不沮」也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第一,不因為大道衰廢而敗壞自己的心志,絕不自暴自棄;不因為眾人無知、自己獨賢,而傲慢、抱怨、放棄。第二,按人之常情,在世道混亂的時候,人們往往發泄牢騷、隨波逐流,甚至沮喪頹廢,儒者卻要在混亂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恆奮其大勇無所怖畏之精神,率群眾以革故取新。」(《讀經示要》第223頁)孔子說:「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其中相同之處在於「危行」,即按正道而行;不同之處在於「危言」還是「言孫」,即在說話方面固然堅持正道,但需要注意分寸。 再說「同弗與,異弗非」。這裡的「同」和「異」應該包括地位上的同異、觀點上的同異、關係上的親疏等等。按人之常情,往往在地位相同、觀點相同或關係親密的時候,就拉幫結派、相互利用,而在不同的時候,就相互非議、責難、排斥、攻擊,儒者不能如此。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在有不同的時候,才會需要「和」;能「不爭」,才能「和」;能自矜自重,才能「不爭」;能不阿諛、偏私,才能自矜自重。朱子解釋說:「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義,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庄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群,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
|
|
|
TOP |
等級:管理員
文章:24029
積分:108174 註冊:2004-01-05 13:12:10 |
第 20 樓 2009-12-25 08:19:51 |
原文: 儒有上不臣天子(1),下不事諸侯(2);慎靜而尚寬(3),強毅以與人(4);博學以知服(5),近文章(6),砥厲廉隅(7);雖分國如錙銖(8),不臣不仕(9)。其規為有如此者(10)。 注釋: (1)不臣天子:不屈服於天子的威權,而以道義做事。(2)不事諸侯:遵從道義做事,而不是為諸侯做事。(3)尚寬:崇尚寬緩。(4)強毅以與人:以強毅的心志與人相處。(5)知服:知道敬畏服從往聖前賢之道。(6)近文章:隨時學習禮儀典籍。(7)砥(di3)厲:同「砥礪」,用石頭打磨。廉隅:稜角。(8)雖:即使。分國:分封給一個諸侯國。錙銖(zi1 shu1):二十四銖為一兩,八兩為一錙。比喻微小。(9)不臣不仕:不做他人之臣,不求仕官。(10)規為(wei2):操守意志與所作所為。 譯文: 儒者對上不是臣服於天資的威權,對下不是為諸侯個人做事;慎重寧靜而崇尚寬緩,以強毅的心志與人相處;廣博地求學而知道敬畏服從往聖前賢之道,隨時學習禮儀典籍,磨掉自己的稜角;即使把一個諸侯國分封給他,不做他人之臣,不求仕官。儒者的操守意志與所作所為就是如此。 說解: 儒者無論是在什麼職位上,都是依照仁義而行,都只是在盡自己的心力做好自己該做而且能做的事情,不是有意地去幫助天子、諸侯,也不是有意地去獲取任何人的獎賞和讚譽,因此,儒者可以在天子之下做事,也可以在諸侯之下做事,但並非把自己僅僅當做臣服於天子、諸侯的下屬。儒者在其位,天子諸侯的政令符合道義的時候,儒者是在與天子諸侯共同做符合道義之事;天子諸侯的言行違背道義的時候,儒者盡心儘力地依禮勸諫而使其言行符合道義;天子諸侯的言行違背道義,儒者三諫而不被採納的時候,就辭職離去。因此說,儒者「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儒者的言行,在心態上要做到「慎靜」和「強毅」。「慎靜」是指謹嚴慎重、平心靜氣。說話需要言出可行,言出必行;做事需要心平氣和,避免感情用事。「強毅」是指堅持道義而不放棄、持之以恆而不放鬆。對符合道義的言行絕不放棄是「強」,對不符合道義的言行堅決不做也是「強」;在順境情況下落實符合道義的言行而不輕忽是「毅」,在逆境情況下落實符合道義的言行而不放棄也是「毅」。「慎靜」與「強毅」是儒者對自己的要求,這是「忠」的體現;對待他人則「尚寬」、「與人」,這是「恕」的體現。堅持道義而且明辨是非,然後再寬容待人才是「尚寬」;做事需要齊心協力,不放棄原則而能與眾人齊心協力,才是「與人」。如果不堅持原則,不明辨是非,那不是寬容,而是縱容;如果不堅持原則,不明辨是非,那不是「與人」,而是苟合。 孤陋寡聞而學不博,不足以為學;一門深入而不及其他,則雖有學而不能貫通。博學,是側重於橫向的學習;知服,是側重於縱向地貫通。什麼叫「知服」?是知道敬畏服從往聖前賢之道,而不存有任何盛氣凌人的心態,尤其是不能對往聖前賢無敬畏之心。一個人的學問無論多麼廣博,總會有不如別人之處;一個道德修養高的人,永遠都會知道敬畏聖人之言。「近文章」是指隨時學習禮儀典籍,這是「博學而知服」的途徑;「砥厲廉隅」是指磨掉自己的稜角,磨掉稜角不是要圓滑世故,而是要圓融合道。萬物各有其用,但又各有所偏,但上天無所不覆,大地無所不載。君子效法天地之道,也應如此。 儒者在人世間,忘懷名利榮辱,唯道義是遵,因此,別說把一個諸侯國分封給他,就是把天下都給他,儒者所想到的只是如何在擔當起自己的責任,而不會往權勢名利上想。帝堯禪讓,不是把天下的權位拿來私相授受;帝舜承天子之位,不因擁有天下而興奮,而以「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厥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告誡自己和夏禹。「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伯夷、叔齊因為「讓國」而到首陽山下採薇而食。儒者能夠做到如此,就是因為儒者不做他人之臣,不求仕官。即使是做低等的小官員,也必須堅持最基本原則:「弒父與君,亦不從也。」 「規為」是什麼意思?是指操守意志與所作所為。在操守意志方面,儒者「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在所作所為方面,儒者「慎靜而尚寬,強毅以與人;博學以知服,近文章,砥厲廉隅;雖分國如錙銖,不臣不仕」。《易經·蠱·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張爾岐解釋說:「有賢德而不任事之人,不肯屈節以事王侯,但自尊德樂義,高尚其治身之事而已。」「真能以道自守, 不累於俗,其所存之志,可為士君子守身之則也。」(《周易說略》第95頁)孟子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
|
|
推薦閱讀:
※理釗|「聖之時者」:儒學的興起與毀掉x
※天道體系下的先秦儒學
※有感孔子退場-再認識儒學體系
※《大學》求義:第五章 止於至善
※《大學》求義:第十五章 誠意與意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