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篇:《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之組方法則解析(二) 方國強撰
24、大補腎湯
治精氣虛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虛熱沖逆,頭目眩,小便不利,脈軟而快者方:
地黃[水中水]竹葉[水中金]甘草[土中木](各三兩)澤瀉[火中土]桂枝[木中木]乾薑[木中土]五味子[金中金](各一兩)
上七味,以長流水一斗,煮取四升,溫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解析:
腎虛則厥逆,腰腹、胻足痛,股膝攣為病曰「煩」,必精氣虛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虛熱沖逆,頭目眩,小便不利。
「腎虛,則精氣虛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虛熱沖逆,頭目眩,小便不利,脈軟而快者」是病。
腎病用水體,是病為腎水五行中之土虛,而水、金、木亦弱,強克心火五行中之水。「大補腎湯」方中地黃為水中水,竹葉為水中金,甘草為土中木,澤瀉為火中土,桂枝為木中木,乾薑為木中土,五味子為金中金。以「水體」中之水、金補扶「水(本)體」之水、金;以「水體」之母「金體」之金,以「水體」之子「木體」之土、木補扶「水體」之金、土、木;以心火「火體」之子「土體」中之木(火體之水生土體之木),承而制(化解苦水克咸火)之「水體」中之土;以「火體」之土反侮轉化「水體」之水、金等所克,方證見(圖5—24)。
腎虛「『水體』之土虛,而水、金、木亦弱,強克心火五行中之水」是病則用「大補腎湯」是方,甘草為君葯,地黃、竹葉為臣葯,桂枝、乾薑、五味子為佐,澤瀉為使,化咸除煩,治精氣虛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虛熱沖逆,頭目眩,小便不利。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天(水)一(斗)、七(味)陽數也,地(煮取,溫分)四(升,服)陰數也;肺虛為陰數四用一、七陽數並補方,日三夜一服取陰證以陽補之意也。
六、五臟瀉方
陶曰:又有瀉方五首,以救諸病誤治,致生變亂者也 26、瀉心湯
救誤用清下,其人陽氣素實,外邪乘虛陷入,致心下痞滿,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鳴腹痛方:
黃連[水中火]黃芩[水中木]人蔘[土中土]甘草[土中木](炙)乾薑[木中土](各三兩,一方有大棗)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
解析:
「誤用清下,其人陽氣素實,外邪乘虛陷入,致心下痞滿,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鳴腹痛」是病。
心病用火體,是病為心火五行中之金亢太過,土亦亢,而木則虛,克肺金中之水、木。「瀉心湯」方中黃連為水中火,黃芩為水中木,人蔘為土中土,甘草為土中木,乾薑為木中土。以肺金「金體」之子「水體」中之木、火(金體之水生水體之木、金體之木生水體之火),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木體」中之金、土;又怕制土太過而以火體之母「木體」中之土、火體之子「土體」中之土扶助「火體」中之土;又以「土體」中之木扶助「火體」中之虛木,方證見(圖5—26)。
「誤用清下致人心下痞滿,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鳴腹痛」是病按「心實『火體』之金亢太過,土亦亢,而木則虛,克肺金中之水、木」論治,方用「瀉心湯」,黃連為君,黃芩為臣,人蔘、乾薑為佐,甘草為使,化酸除痞,治誤用清下致人心下痞滿,雷鳴腹痛之病。是方一君一臣二佐一使。
天五(味)、(水)七(升)、(煮取)三(升)陽數也;是病用數三、五、七陽數並瀉方,再服為日二服取陽證以陰瀉之意也,陰陽五行在其中矣。
七、救五臟諸勞損病方
陶云:經方有救諸勞損病方,亦有五首。然綜觀其要義,蓋不外虛候方加減而已,錄出以備修真之輔,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淺所識。緣諸損候,藏氣互乘,虛實雜錯,藥味寒熱並行,補瀉相參,先聖遺奧,出人意表。漢晉以還,諸名醫輩,張機、衛汜[汛]、華元化、吳普、皇甫玄晏、支法存、葛稚川、范將軍等,皆當代名賢,咸師式此《湯液經》法,愍救疾苦,造福含靈。其間增減,雖各擅其異,或致新效,似亂舊經,而其旨趣,仍方圓之規矩也。
31.調中補心湯
治心勞脈極,心中煩悸,神識慌惚方:
旋覆花[火中火](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兩,當從)栗子[水中火](打去殼,十二枚)蔥葉[金中木](十四莖)豉[金中火](半斤,一方作山萸肉,當從)梔子[水中木](十四枚,打)人蔘[土中土](三兩,切)
上方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日三。
解析:
「心勞脈極,心中煩悸,神識慌惚」是病。
心病用火體,是病為心火五行中之火、土、金大虛,強克肺金中之水、木。「調中補心湯」方中旋覆花為火中火,栗子為水中火,蔥葉為金中木,豉為金中火,梔子為水中木,人蔘為土中土。以肺金「金體」之子「水體」中之木、火(金體之水生水體之木、金體之木生金體之火),承而制(化解咸火克酸金)之「木體」中之土、金;以火體之子「土體」中之土扶助「火體」中之土;以「金體」中之木、火反侮轉化咸火克酸金;並以「金體」中之火扶助「金(本)體」中之火,方證見(圖5—31)。
「心勞脈極,心中煩悸,神識慌惚」是病按「心虛『火體』之火、土、金大虛,強克肺金中之水、木」論治,方用「調中補心湯」,旋覆花、人蔘為君,栗子、梔子為臣,蔥葉、豉為佐使,化酸除滯,治心勞脈極,心中煩悸,神識慌惚之病。是方二君二臣二佐使。
天(煮取)三(升)陽數也;地(清酒)四(升)、(水)六(味,升)陰數也,心虛為陰數四、六用三陽數並補方,溫分三服,日三,取陰證以陽補之意也,陰陽五行在其中矣。
外感天行方證圖解第二
弘景曰:外感天行,經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後學咸尊奉之。山林僻居,倉卒難防外感之疾,日數傳變,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間,豈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數方者,則庶無蹈險之虞也,今亦錄而識之。
《輔行訣》記載治療外感天行之大小二旦、六神「傷寒」病症經方16(加正陽旦湯計17個)個,張仲景著《傷寒論》撰用《伊尹湯液經》(《輔行訣》)中大小二旦、六神17方證中的15個。
《輔行訣》曰: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則胻善瘛,節時腫。
陶云: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邪在心,則病心中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
經云: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故經云:以咸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飢。皆調其三里。
陶云: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咸瀉之;肺苦氣上逆,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邪在腎,是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項強痛,時眩仆。取之勇泉,崑崙,視有餘血者盡取之。
陶云: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咸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雙溪無間醫者《傷寒論的幾何邏輯基礎---傷寒子午論---經絡是動是病論》曰:
「傷寒,乃人體明堂之開合呼吸。與天地之開合呼吸,發生位錯,變位,移位乃至易位,而擾動經脈血氣之位置,而導致經脈血氣之位動是也。位動,則位置失守而失之所職,亂也;失職,則血氣失穩而失之所常,病也。故,太陽是動,則太陰是病,厥陰是動,則陽明是病,少陽是動,則少陰是病。故,太陰是病,治之太陽,陽明是病,治之厥陰,少陰之病,治之少陽。
雙溪無間醫者《傷寒論的幾何原理·湯液之標架》曰:
「陽旦湯,小陽旦湯即桂枝湯;大陽旦湯即金匱黃芪建中湯加人蔘。
陰旦湯,小陰旦湯即傷寒黃芩湯加生薑,大陰旦湯即小柴胡湯加芍藥。
青龍湯,小即傷寒論之麻黃湯;大即傷寒論之小青龍湯。
白虎湯,小即傷寒論之白虎湯;大即傷寒論之竹葉石膏湯參易姜。
朱雀湯,小即傷寒論之黃連阿膠湯;大即小朱雀湯加人蔘乾薑。
玄武湯,小即傷寒論之真武湯;大即傷寒論之真武湯加人蔘炙甘草。
勾陳湯,小即傷寒論之理中丸術易棗;大即傷寒論之半夏瀉心湯。
騰蛇湯,小即傷寒論之大承氣湯大黃易甘草;大即傷寒論之大承氣湯加葶藶生薑。
一、大小陰陽二旦湯
1、小陽旦湯
治天行發熱,自汗出而惡風,鼻鳴乾嘔者。
桂枝[木中木](三兩)芍藥[金中土](三兩)生薑[木中土](二兩,切)甘草[土中木](炙,二兩)大棗[土中火](十二枚)
上方,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服已,即啜熱粥飯一器,以助藥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大]汗之則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隨服之,取瘥止。日三服。若加飴一升,為正陽旦湯。
解析:
「陽旦者,昇陽之方」。
「天行發熱,自汗出而惡風,鼻鳴乾嘔」為太陽是動,傳變厥陰是病,方用小陽旦湯。Y|Y+(r
太陽是動則傳變厥陰是病,是病為肝木五行中之水、土、木虛,強克脾土之土、火。「小陽旦湯」方中桂枝為木中木,芍藥為金中土,生薑為木中土,甘草為土中木,大棗為土中火。以「木體」之土、木補扶「木『本』體」之土、木;以脾土「土體」之子「金體」之土(土體之火生金體之土)承而制(化解辛木克甘土)之「木體」中之水;並以「土體」之木、火反侮轉化「木體」之木、土(木生火,火生土)克甘土,方證見(圖5—35)。
太陽是動為「『木體』之水、土、木虛,強克脾土之土、火」,傳變厥陰是病用「小陽旦湯」是方,桂枝為君,芍藥為臣,甘草、生薑為佐,大棗為使,化甘除痞,治天行發熱,自汗出而惡風,鼻鳴乾嘔之病。是方一君一臣二佐一使。
天(葯)五(味)、(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陽數也,肝陽不足為陽虛用一、三、五、七陽數並昇陽方,日三服陽數也,取陽虛證以陽數昇陽之意也。
二、大小六神湯
5、小青龍湯
治天行,發熱惡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脈緊者方:
麻黃[水中木](三兩)杏仁[火中木](半升,熬打)桂枝[木中木](三兩)甘草[土中木](炙,一兩半)
上方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掠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八合,必令汗出徹身,不然恐邪不盡散也。
解析:
「青龍者,宣發之方,以麻黃為主」。
「天行發熱、惡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為太陽是動,傳變厥陰是病,方用小青龍湯。
太陽是動則傳變厥陰是病,是病為肝木五行中之木大虛,強克脾土之土。「小青龍湯」方中麻黃為水中木,杏仁為火中木,桂枝為木中木,甘草為土中木。以「木體」之木補扶「木『本』體」之木;以「土體」之木反侮轉化「木體」之木克甘土,以「木體」之母「水體」之木、以「木體」之子「火體」之木扶助木體之虛木,方證見(圖5—39)。
太陽是動為「『木體』之水、土、木虛,強克脾土之土、火」,傳變厥陰是病用「小陽旦湯」是方,桂枝為君,麻黃、杏仁為臣,甘草為佐使,化甘除痞,治天行發熱、惡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一佐使。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地(葯)四(味)為金,天(煮取)三(升)地(溫服)八(合)木數也,地(減)二(升)天(水)七(升)火數也,青龍者東方木,金伐木賴火以宣發,煎服是方有講究,五行生剋制化在其中焉。
16、大螣蛇湯
治天行熱病,邪熱不除,大腑閟結,腹中大滿實,汗出而喘,時神昏不識人,宜此方,急下之方:
枳實[金中木](三兩)厚朴 [火中金]甘草[土中木]大黃[火中木]葶藶[火中金](熬黑,打如泥)生薑[木中土]芒硝[水中火](後下)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上六味至四升,去滓,內芒硝,待焰化已,溫服二升。生薑一作大棗。
解析:
「螣蛇者,降泄之方,以枳實為主」。
「邪熱不除,大腑閟結,腹中大滿實,汗出而喘,時神昏不識人」為少陰是動,陽明是病,方用大螣蛇湯。
少陰是動則陽明是病,是病為脾(胃)土五行中之金亢木亢太過,而水亦亢,克腎水之火。「大螣蛇湯」方中枳實為金中木,厚朴為火中金,甘草為土中木,大黃為火中木,葶藶為火中金,生薑為木中土,芒硝為水中火。以被克腎水「水體」之子「木體」之土(水體之火生木體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體」中之水;以脾(胃)土「土體」之母「火體」之木、之重金,以脾(胃)土「土體」之子「金體」之木瀉泄土體之金、木;為防瀉木太過,以「土體」之木補扶「土『本』體」之木,方證見(圖5—50)。
少陰是動為「『土體』之金亢木亢太過,而水亦亢,克腎水之火」,致陽明是病用「大螣蛇湯」是方,枳實為君,生薑為臣,厚朴、葶藶、芒硝、大黃為佐,甘草為使,化苦除滯,治邪熱不除,大腑閟結,腹中大滿實,汗出而喘,時神昏不識人之病。是方一君一臣四佐一使。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天(水)一(斗二升)地(先煮)六(味)水數也,地(溫服)二(升)天(葯)七(味)火數也,地(煮至)四(升)為金數;螣蛇者為中土,以金、水、火而制土行降泄之效,煎服是方有講究,五行生剋制化在其中焉。
救五臟中惡卒死方證圖解第三
《輔行訣》記載開五竅以救五臟中惡卒死病症方5(加啟喉丸方、灌耳方計7個)個,《救五臟中惡卒死方》即是中醫之急救方,陶經隱居云:「中惡卒死者,皆臟氣被壅,致令內外隔絕所致也,神仙有開五竅以救卒死中惡之方五首」。
《黃帝內經·靈樞·五閱五使篇》曰:「五官者,五臟之閱也……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腎之官也……故肺病者,喘息鼻脹;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
《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臟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篇》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
3、吹鼻以通肺氣:
治諸凡卒死,息閉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火中木]颳去皮絃,用凈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塊,細辛根[木中金]等分,共為極細末。每用葦管吹鼻中少許,得嚏則活也。
解析:
「鼻者,肺之官也;肺病者,喘息鼻脹」。
「凡卒死,息閉不通」是病,為肺臟氣血突然被壅,致令內外隔絕所致,用吹鼻以通肺氣是方以急救。
是病為肺金「金體」五行中之火、土突虛,強克肝木「木體」之金、水。「吹鼻通肺氣」方中皂角為木中火,細辛根為木中金。以肝木「木體」之子「火體」之木(木體之水生火體之木)承而制(化解酸金克辛木)之「金體」中之土;以被肝木「木體」之金反侮轉化「金體」之火克辛木,方證見(圖5—52)。
「肺臟氣血突然被壅,致令內外隔絕」是病用「吹鼻通肺氣」外用是方,皂角為君臣,細辛根為佐使,化辛除痙,治卒死,息閉不通之病。是方一君臣一佐使。
內經曰:鼻者,肺之官也,涕為肺之液。以是方之極細粉末用葦管吹鼻中少許,致肺臟被壅之氣血化為涕液隨噴嚏而出使是病癒,五行生剋制化在其中焉。
古今醫案方證圖解第四
一、劉渡舟教授應用經方治驗醫案
3、半夏瀉心湯治心下痞滿案:
孫某,男,37歲。初診日期:1993年9月26日。一年前患胃病,曾診為「淺表性胃炎」。現心下痞滿,時時噁心,噫氣頻頻,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膩,脈弦而帶滑。自訴有嗜酒之癖,辨證為酒濕傷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調,陰陽之氣痞塞不通,而又痰氣膠結,吳謙稱為:「痰氣痞」者是也。由於此證脾氣不升則寒從內生,胃氣不降則熱從內起,因此治法若單純治寒、治熱、治虛、治實皆搔不到癢處。只宜調和脾胃,協調中州陰陽。《金匱要略方論》指示「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疏方: 半夏[木中土]15g, 黃連[水中火]10g,黃芩[水中木]6g, 乾薑[木中土]10g,党參[木中土]10g, 炙草[土中木]10g,大棗[土中火]7枚。
患者服藥4小時許,大便排泄出痰絮物,似涎如膠甚多,而噁心與噫氣隨之大減。服藥3劑,病告痊癒。
解析:
「心下痞滿,時時噁心,噫氣頻頻,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膩,脈弦而帶滑。自訴有嗜酒之癖,辨證為酒濕傷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調,陰陽之氣痞塞不通,而又痰氣膠結,脾氣不升則寒從內生,胃氣不降則熱從內起,為太陽是動,太陰是病」。
脾(胃)病用土體,是病為脾土五行中之水亢太過,而金、木、火則虛,克腎水中之火、木。「半夏瀉心湯」方中半夏為木中土,黃連為水中火,黃芩為水中木,乾薑為木中土,党參為木中土,炙草為土中木,大棗為土中火。以腎水「水體」之子「木體」中之重土(水體之火生木體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體」中之水;以「水體」之木反侮轉化甘土克苦水;以「土體」中之木、火扶助「土(本)體」中之木、火,方證見(圖5—58)。
「心下痞滿,時時噁心,噫氣頻頻,大便溏薄。舌苔白而膩,脈弦而帶滑。自訴有嗜酒之癖,辨證為酒濕傷及中州,脾胃升降失調,陰陽之氣痞塞不通,而又痰氣膠結,脾氣不升則寒從內生,胃氣不降則熱從內起,為太陽是動,太陰是病」,按「脾實『土體』之水亢太過,而金、木、火則虛」論治,方用「半夏瀉心湯」,半夏為君,乾薑、党參為臣,黃連、黃芩、甘草為佐,大棗為使,化苦除滯,治心下痞滿,時時噁心,噫氣頻頻,大便溏薄之病。是方一君二臣三佐一使。
劉寶華按:半夏瀉心湯是治療寒熱錯雜痞的代表方。方中用芩、連苦寒以降胃氣;用乾薑之辛以溫脾;用參、草、棗以補虛;用半夏化痰和胃降逆以消痞。可見該方集寒熱補消之葯於一體,清上溫下,辛開苦降甘補,以達到恢復脾胃升降之目的。尤以半夏重用為君,獨具滌痰開結,和胃降逆之功,正是針對痰氣痞而設。故患者服藥後大便排出痰絮物是不足為奇的。
以上醫案引自(中國中醫藥論壇 →古籍研究 →劉渡舟教授應用經方治驗),其中小標題為筆者所加。從上述醫案方證圖解中,驗證了以《湯液經法圖》解析《傷寒雜病論》「經方」之組方遣葯法則、之組方規律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綜上所述,《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乃至《伊尹湯液經》之組方法則可以管窺矣,《湯液經法圖》之作用可以明了矣,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之組方遣葯規律、之組方方法可以解析、可以掌握矣。
白沙遊子無聞居士曰:
《經法圖》為揭開中醫藥五行屬性之鑰匙,她揭開了《伊尹湯液經法》之神秘面紗,昭示了《傷寒雜病論》之組方規律與方法,乃中醫藥組方法則千古不朽之元始圖也!
卷四 《湯液經法元始圖》與變體圖
根據以上材料驗證,筆者復原《湯液經法圖》之元始圖(圖6)如下:
筆者復原《湯液經法圖》之元始簡化圖(圖7)如下:
《輔行訣》曰:「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氣,化生五味,五味之變,不可勝數。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跡,以明五味變化之用。」
根據推測的《桐君採藥錄》體系之藥性「五行屬性歸類法」規律,筆者繪製變體圖——《五行化生湯液經法圖》(圖8)如下(此圖即是《崑崙六獸湯液經法圖》):
以上三圖,供有心破解《湯液經法圖》與《湯液經》組方法則(湯液經法)者參考,供有心破解《傷雜病寒論》組方法則者參考。
自清·康熙年間之西學東漸以來,中國哲學一直來遭受西方哲學之排斥,中華醫藥更是首當其衝,民國年間中醫藥存廢的中西醫大辯論之風一直延續至今。看當今世界,泰西人信中醫藥者日漸增多,而少數華人卻對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嗤之以鼻。鄧小平同志說過:「不管白貓黑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在數千年乃至數萬年間,中華醫藥在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中所起到防治疾病之作用,無論是華人、泰西人有目共睹。伴隨高科技給人類以高質量生活的同時帶來的環境惡化,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而以大自然賦予的生態環保之中華醫藥越來越得到泰西人的重視,毛澤東主席曾言:「中國對世界有大貢獻的,我看中醫是一項」,現代世界醫療衛生狀況已被偉大領袖所言中。
翻開中華醫藥史,對祖國醫藥的總結提升代不乏人,從傳說中的神農、黃帝、歧伯、雷公,至伊尹、扁鵲、張機、王叔和、華佗、陶弘景、孫思邈、林億、成無己、李時珍、張景岳、李東垣、朱丹溪、付青主、唐宗海、張錫純……史書記載與默默無聞之許多中華醫藥先哲前賢,為現代中醫藥者留下了無價之寶,白沙遊子以為,當今中醫藥之出路同樣在於總結與提升,繼陳出新,從而達到古為今用之目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也。
無聞居士曰:
治病救人,臨床實驗;
理論研究,始有發展;
齊駕並進,不可偏廢;
振興中華,醫藥趨先。
卷五 中藥藥物五行屬性歸類分析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典哲學之核心,是商周乾坤圖經之核心,是中華易學之核心,是中華醫藥學之核心。一句話,講中國哲學就離不開陰陽五行學說,講中華易學就離不開陰陽五行學說講中華醫藥就更離不開陰陽五行學說。
中華醫學之核心乃陰陽五行是也,中華藥學之核心仍陰陽五行是也,故謝松齡在《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人象》中曰:「草石藥物亦無不具陰陽五行之性,服藥也是『輸入』陰陽五行,蓋可調陰陽、順五行者,惟陰陽五行而已。對此,謝遐齡博士曾提出十分動人而精闢的見解:『服中藥,不是服其中的化學成分,而是服其中的陰陽五行。』」(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4月版)謝氏兄弟之說是對「中藥藥物五行屬性歸類法」的最好之詮釋。
「中藥五行屬性」已隨歷史而逝,遠離中藥學矣,遠離中醫學矣,遠離中醫藥界矣。筆者認為,破解「湯液經法」,解析《湯液經》醫方遺存——《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之組方法則,必須將《輔行訣》中94個醫方所用70味中藥進行五行屬性歸類,實行醫藥同理、同義、同法,才能真正破解《輔行訣》之組方法則。如何將70味中藥乃至將現在常用的中藥進行五行屬性歸類,首先要將《輔行訣》書中所載,以五行屬性分類的二十五味葯精之五行本義,和它與中藥之五味、五色、五氣、歸經、功效等聯繫起來分析,並將之作為突破口,用以「中藥藥物五行屬性歸類」之準繩(法),以期管窺《桐君採藥錄》之藥物屬性體系。
藥物五行屬性歸類法分析第一
《輔行訣》(以下簡稱《法要》)曰:「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氣,化生五味,五味之變,不可勝數。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跡,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味咸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朴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蔘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子]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蕷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白朮為土,竹葉為金。」
為分析「中藥藥物五行屬性歸類」之規律與方法,筆者把二十五味葯精填入《經法圖》中,繪製而成《廿五味葯精經法圖表》(圖9)如下:
筆者(以下簡稱《無聞》)以《傳統中藥經驗精粹》(以下簡稱《精粹》)(陳桂喜編著,陳由鳳、汪勇整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為底本,並參考《本草從新》(以下簡稱《從新》)(清·吳儀洛輯,曲京峰、竇欽鴻點校·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5月版)、《本草秘錄》(以下簡稱《秘錄》)(陳士鐸著·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10月版)、《藥性通考》(以下簡稱《通考》)(清·太醫院著,李順保校注、褚玄仁審訂·學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圖解本草綱目》(以下簡稱《綱目》)(李時珍著、紫圖編繪·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張仲景用藥解析》(以下簡稱《解析》)(張長恩主編·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書,更參以《本草經考注》(以下簡稱《考注》)(日本·森立之撰,古文揮、宋立人、張敏、立婷點校·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8月版),對上述二十五味中藥進行分析歸納,從中找出「中藥藥物五行屬性歸類法」之規律。
《輔行訣》書二十五味中藥葯精五行屬性歸類法分析如下:
1、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子為水。
①、肉桂 為樟科植物肉桂樹的干皮及大枝皮,主產於廣東、廣西。
【五行】:《法要》:木中木。
【五味】:《精粹》:辛、甘。
《從新》:辛、甘。
《秘錄》:辛、甘、香、辣。
《通考》:辛甘香辣。
《綱目》:甘、辛。
《解析》:缺。
【五色】:葉青。
【五氣】:《精粹》:熱。
《從新》:大熱,有小毒。
《秘錄》:大熱,沉也,陽中之陰也,有小毒。
《通考》:大熱,沉也,陽中之陰。有小毒。
《綱目》:大熱,有小毒。
《解析》:缺。
【歸經】:《精粹》:入脾、腎、膀胱經。
《從新》:入肝腎血分,抑肝風扶脾土。
《秘錄》:入腎、脾、膀胱、心包、肝經。
《通考》:入腎、脾、膀胱、心包、肝經。
《綱目》:缺。
《解析》:缺。
【功效】:《精粹》: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從新》:大燥,補命門火,平肝通血脈,引火歸元。
《秘錄》:養精神,和顏色;堅骨節,通血脈;泄奔豚,利水道;調中益氣,實衛護榮。
《通考》:養精神和顏色;堅骨節,通血脈;滯奔豚,利水道;調中益氣,實衛護榮。
《綱目》:利肝肺氣,強筋骨,通血脈。滲泄止渴,去營衛中風寒。補命門不足,益火消陰。
《解析》:缺。
【簡釋】:《無聞》:肉桂,入脾經屬木,味辛屬木為木中木。
《輔行訣》醫方所用中藥之五行屬性歸類第二
根據以上對二十五味葯精之分析、總結、歸納,筆者大致推測出中藥藥物五行屬性的分類方法(模型)如下:
1、如何確定該味中藥之五行屬性?以該味中藥歸入何經為依據。
即:該味中藥歸入某經(為我),則該味中藥五行屬性為克我之行。
如:入心(火)經屬水,入肝(木)經屬金……。
2、如何確定該味中藥五行中之五行屬性?則根據該的藥物「五味」而定。
即:該味中藥五味為甘,則該味中藥五行中之五行屬土。
如:味甘屬土,味酸屬金……。
3、綜合以上二點,即可大致推測出一味中藥的五行屬性。
如: 芒硝味咸、苦、辛,大寒。入心經屬水味咸為[水中火];
戎鹽 味苦、咸,寒。入肺經屬火味苦為[火中水]……。
筆者按上述分類法,將《輔行訣》書中所載中藥(黑體字為葯精)之五行屬性歸類如下:
(一)、味辛皆屬木:(計19味)
1、木中木桂枝 桂心 芥子。
2、木中火蜀椒。
3、木中土乾薑 生薑 半夏雞子黃 赤小豆 伏龍肝。
4、木中金細辛 黃飴 礬石苦酒 白酨漿 酢。
5、木中水附子 瓜蒂 王瓜根。
(二)、味咸皆屬火:(計17味)
1、火中火旋覆花。
2、火中木大黃 石膏 杏仁皂角 蔥白。
3、火中土澤瀉 升麻 黃芪粳米 通草。
4、火中金厚朴 葶藶子。
5、火中水消石 戎鹽 栝蔞海蛤。
(三)、味甘皆屬土:(計6味)
1、土中土人參。
2、土中木甘草。
3、土中火大棗。
4、土中金麥門冬。
5、土中水茯苓 知母。
(四)、味酸皆屬金:(計14味)
1、金中金五味子 胡麻油 山萸肉。
2、金中木枳實柴胡 雄黃 蔥葉。
3、金中火豉。
4、金中土芍藥 龍膽草 阿膠。
5、金中水薯蕷 代赭 地榆。
(五)、味苦皆屬水:(計14味)
1、水中水地黃。
2、水中木黃芩 薤白 麻黃梔子 韭葉 牡丹皮。
3、水中火黃連 芒硝 硝石栗子。
4、水中土白朮 苦參。
5、水中金竹葉。
筆者個人能力有限,又不是學中醫藥者,以上70味中藥的五行屬性歸類,僅供研究者參考,並請專家學者給予指正。
無聞居士曰:
《輔行訣》中列症方,
《經法圖》里生克藏;
藥物「屬性」傳古法,
《湯液經法》理五行。
卷六 從《湯液經法圖》管窺
《伊尹湯液經法》之辨證論治原則
白沙遊子無聞居士從圖解《湯液經法圖》之功能效用中,發現「五行理論是中國古代醫藥辨證論治之大法」、「五臟虛實為病是中醫診治古有之法」以及「太陽(手小腸、足膀胱)經與厥陰(手心包、足肝)經的是動是病之關係」,由此領悟到六經傳變理論與肝腹水之病因病機,並從而管窺《伊尹湯液經法》之辨證施治原則,領略《湯液經法圖》詮釋湯液經法(湯液經組方遣葯規律與法則)之魅力與風采。
五行理論是中國古代醫藥辨證論治之大法第一
縱觀中國歷史,可以說,中國古典哲學、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三大系統:「陰陽系統」、「五行系統」與「八卦系統」,而「陰陽系統」往往又分別與「五行系統」與「八卦系統」單獨結合,稱為「陰陽五行」和「陰陽八卦」,因此,實際上中國古典哲學、中國傳統文化是由「五行」與「八卦」兩大系統所支撐,典型的如中醫、武術、風水等。
「五行者,本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故謂之行」。五行學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用五種屬性來歸類,用以概括它們的性質,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繫。以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為相生,按木、土、水、火、金的順序為相剋,這種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不息運動,推動了事物的發展。中華醫藥先哲把五行學說滲入醫藥學領域,使之成為中醫藥「五行亢害承製」之辨證治療的理法方葯機制。
自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16年)余雲岫出版《靈素商兌》以來,陰陽五行在一段時期內被論為迷信,被論為是江湖術士用以欺人騙錢之數術,中華醫藥學面臨「廢」或「存」之危機。當年(1922年)著名儒醫惲鐵樵著《群經見智錄》迎戰余雲岫,引領中醫藥界捍衛中華醫藥,「五行為四時之代名詞。《內經》言五行配以五臟,其來源於天之四時」(《群經見智錄·五行之研究第八》惲鐵樵著,張家瑋點校,余瀛鏊審訂·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10月版),「蓋《內經》之五臟,非解剖的五臟,乃氣化的五臟」《群經見智錄·〈靈素商兌〉第十六》,「西醫之生理以解剖,《內經》之生理以氣化」《群經見智錄·結論》,繼陳出新,析解陰陽五行學說,為中華醫藥的承傳,為中華醫藥理論基礎之一「五行學說」的承傳立下汗馬功勞。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典哲學之奠基石,是中國傳統文化之奠基石,也是中華醫藥學之奠基石。五行反映了古人樸素的唯物觀。古人將天地萬物的運行都納入五行之中,以此來界定時間序列與空間序列,如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都可與五行相對應;在中醫學說內,古人將人體看成一個五行系統,如肺金、肝木、腎水、心火、脾土等。古人在宏觀尺度上和微觀尺度上都使用五行,尤其是在中醫臨症診治中,採用「天人合一」之整體思維,把人與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將理與法、病和症、醫和葯與五方、五季、五氣、五臟、五色、五性、五味、五體、五官、五液、五神等統一到五行之中進行辨證施治,為中華民族的生息繁衍保駕護航。也就是說,與人體五臟相關的中醫藥哲學基礎,就是五行學說,這也是判定疾病對於心肝脾肺腎五臟所歸的唯一選擇。
在現存的古文獻中,最早出現與「五行」有關的觀念,是《書經·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谷(此亦是六神、六獸、六經等概念之源頭——筆者注),惟修」。而「五行」一詞最早見於《尚書·洪範》:「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愛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關於「五行」之起源,眾說紛紜,莫衷是一,白沙遊子傾向於「天賜」之說。中華先祖仰觀「『金、木、水、火、土』五星懸朗」之天象,俯察「『山川、江湖、原野、花草、樹石』縱橫流布」之地理,於是有《史記·天官書》:「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之說;於是有《史記·曆書》:「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之說;於是有《尚書·洪範》:「天乃賜禹《洪範》九疇……初一曰五行」之說;於是有《周易·繫辭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之數說;於是有《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篇》:「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備化,金曰審平,水曰靜順」之述說;於是有《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木位之主,其寫以酸,其補以辛……厥陰之客,以辛補之,以酸寫之,以甘緩之……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熱氣大來,火之勝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氣大來,水之勝也,火熱受邪,心病生焉。濕氣大來,土之勝也,寒水受邪,腎病生焉。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審察病機,無失氣宜,此之謂也……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痛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之論說。「五行起源於古代中國人心靈中涌動不息的生命(生生)體驗……當五行思想的創造者,經歷著與天地萬物融而為一的體驗,並在這體驗中『發現』了適合的表意之象時,便順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創造性活動,解釋成『天賜』」(《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兩個文化來源》謝松齡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4月版)。
從中醫典籍《素問》、《靈樞》、《難經》中,以及從傳世的各種古醫籍中,吾人看到了五行理論的豐富內容,五行學說與原始醫學知識相互交融,形成了完整而系統的醫藥學理論,指導著中華醫藥學的進步、發展與完善。白沙遊子相信,在與現代醫學的交流與衝擊中,五行學說仍將以她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涵、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優勢,引領著中華醫藥學,在治未病與治已病中發揮其巨大的作用。
然而,由於《桐君採藥錄》的佚失,中藥藥物五行屬性也隨之失傳(雖已由五味所替換,但筆者認為,五味只是藥物五行屬性之一部分,五味替代不了五行。其實,《神農本草經》中亦有論及:「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並隨藥性,不得違越。」筆者以為,「藥性」即為「藥物五行屬性」之簡稱,只不過吾等未於注意,或未於理解罷了),造成「中國古代醫藥辨證論治大法」之五行理論基礎的支離破碎,敦煌遺書《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的發現與行世,《輔行訣》卷中直接了當的指出了中藥藥物的五行屬性之歸屬,彌補和修復了中醫中藥「五行理論基礎」的缺陷和缺憾。特別是《輔行訣》卷中所載之《湯液經法圖》,她融理與法、病與證、方與葯於一圖,匯五行生、克、制、化、乘、侮、相及規律於一體,集中地再現了「五行理論是中國古代醫藥辨證論治之大法」這一中醫藥證治學的光輝成就。
因此,白沙遊子無聞居士曰:《經法圖》是五行學說在中華醫藥辨證論治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科學的「結構模型」,是五行理論在中醫學、中藥學中最高明、最直觀、最簡約、最實用之體現,從《經法圖》中可管窺「五行理論是中國古代醫藥辨證論治大法」之一斑也。
卷七 總結《湯液經法圖》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卷子原藏於河北省威縣中醫師張偓南先生家,世代珍傳至偓南先生嫡孫大昌先生;時值『文革』,原卷子焚毀,現僅存兩個抄本,一本為張大昌先生對原卷子日夜展玩,誦記如流,原卷子焚毀後,追憶成書;另一本為大昌先生弟子據原卷子抄錄。
……據王淑民女士考證,認為原書:『非陶弘景本人所作,當為後人輯其說而成。輯者為尊崇本師故在書名下加題ˋ梁華陽隱居陶弘景撰ˊ。文中未記成書年代,據對文中所記人名、書名、引錄經文、經方及經方所用之葯的考察得知,編輯《法要》所據文獻均為晉以前的早期中醫文獻。文中又有後人整理此書所加的注文,且整理後的《法要》大小玄武湯之玄字,不避宋始祖諱,故認為整理當在宋以前。其成書年代大約在陶弘景之後至隋唐間。』
原卷子內容以五行學說為綱,論述五臟補瀉及虛勞等,乃修道鍊氣,養真修仙之初步,『欲求永年,先須祛疾』。涉引經方計四十七首。」《敦煌中醫藥全書·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叢春雨主編·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賦行訣》卷中所載之《湯液經法圖》,筆者認為,經無聞居士之努力,已基本揭開其神秘之面紗,還原其千年之神韻。白沙遊子以為,《經法圖》是對《賦行訣》卷中所有醫方擬方選葯法則之總結,是對《伊尹湯液經》組方遣葯法則之總結,是對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經方用藥法則之總結,總而言之,《經法圖》即是所謂的「伊尹湯液經法」是也。
筆者能力有限,中醫學專業知識膚淺,對《經法圖》不能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到此卷為止,還沒有把醫方中藥物的用量數據納入圖中進行分析。但是,還是從上述的分析釋解中總結出一點學習、研究心得,或者說是對《湯液經法圖》之功能總結吧。
《湯液經法圖》之功能:
1、圖中五行生剋關係與藥物五味對五臟之補瀉作用:
藥物五味之五行屬性同我為補,克我為瀉,我克為緩,生我、我生
則可補亦可瀉;
2、能迅速反映各類醫方是用於治療哪個臟腑(六經)之疾病,以及牽
連到哪個臟腑(六經);
3、能正確判斷各類醫方對臟腑疾患臨症治療所採取的是補法或者是瀉
法,症、治、醫、葯是否存有疏誤;
4、能迅速判斷醫方中藥物的君、臣、佐、使之關係(如結合藥物用量
則效果更好),為行醫者對症下藥提供較為明確的指導作用。
白沙遊子無聞居士曰:
湯液經法以五行,
五臟五味圖中藏,
君臣佐使看生克,
對症擬就補瀉方。
卷八 怎樣解讀《湯液經法圖》
——以方解圖,以圖讀方
為繼承中華傳統醫藥古籍之寶貴遺產,發揚和發揮中醫藥古方治病救人之神奇功效;為使《湯液經法圖》在中醫中藥的承傳教學、臨床診治中發揮其理與法、醫與葯、症與治的形象快捷、易懂易記之作用;為使專業中醫藥工作者和業餘中醫藥愛好者能更好地掌握、運用《湯液經法圖》,發揮中醫藥典籍古為今用之目的而找一條高效、便捷的通道,筆者把以上論述內容匯總成此卷,以臨證病案處方為例,用「以方解圖,以圖讀方」之方法解讀《湯液經法圖》,與讀者共享其千年之神韻,方解之楚翹。
無聞居士隨機選取古今醫案各一例,進行解讀,供諸君評析。
一、清·王孟英《歸硯錄·卷三》醫案:
呂氏婦病兩旬,延余視之。甫入室,病人裸衣而卧,神色不清,猶自掖被掩其胸,非熱證神昏矣。及按脈,細而無神,目瞀內煩,咽痛不能容湯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餘思仲景云:大寒反汗出,身必冷如冰,咽痛目瞀者,龍雷之火上炎也。用熟地一兩,桂、附各一錢,菊花三錢。煎成,冷水浸涼服之,諸病如失,即索粥飲,次日再一服,隨以大補之葯十餘帖而安。
愚按:大寒反汗出,乃陰盛格陽於外也,故身冷如冰;咽痛目瞀者,陽戴於上也。凡格陽、戴陽,皆是虛陽外越,所謂內真寒而外假熱,故可以桂、附引之內潛,不可誤為龍雷之火上炎也。夫春分龍見而雷乃發聲,秋分龍蟄而雷乃收聲。是龍雷之火,必炎於陽盛之時。人身一小天地,肝為角木,震為雷,龍雷之火即肝火也。必腎陰虛者,肝陽始熾,致生龍雷火上炎諸症。治宜壯水制火,設昧此義,而妄援引火歸元之說,不啻抱薪救火矣。《潛齋醫話歸硯錄》(清·王士雄原著,劉更生、林紹志點校·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以方解圖:
把「地菊桂附湯」(方名為筆者加)四味中藥放入《經法圖》中:桂[木中木]、附[木中水]二味葯在「用木體」格中,熟地[水中水]在「水體」格中,菊花[火中水]在「火體」格中,繪製成《地菊桂附湯方證圖》(圖12),以該醫方解析《經法「方證」圖》:
①、按五行相生律,水生木、木生火,木居中為「我」,水為「母」,火為「子」。《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目」,肝為木,肝病「用木體」;
②、《經法圖》中「用木體」格外所標之字為「化甘」、左轉所注之症治為「除痞」,右轉所注之症治為「除煩」;
③、「脈細而無神,目瞀內煩,咽痛不能容湯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為陽虛之症,陽虛用補法;《經法圖》曰:「左轉,陽進為補」,可知該方為補益肝陽之醫方,並知該方用壯水補木以制火之醫理治法來處方遣葯的,所治之症曰「痞」。
2、以圖讀方:
「肝陽虛,其人裸衣而卧,神色不清,脈細而無神,目瞀內煩,咽痛不能容湯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是病。
肝病用木體,是病為肝木五行中之水大虛加木弱,強克脾土五行之火、土。「地菊桂附湯」方中熟地為水中水,桂為木中木,附為木中水,菊花為火中水。以「木體」之母「水體」之水扶助「木體」之水;以「木體」之水、木補扶「木『本』體」之水、木;以「木體」之子「火體」之水,扶助「木體」之水;以「母、我、子」之木、重水克制脾土「土體」之火反侮轉化「木體」之水、木克甘土之火、土,是方用「壯水補木以制火」也。
肝陽虛「『木體』之水大虛加木弱,強克脾土五行之火、土」是病則用「地菊桂附湯」是方。按《經法「方證」圖》示及醫方藥物用量:熟地為君,菊花為臣,附為佐,桂為使,化甘除痞,治目瞀內煩,咽痛不能容湯水,身冷如冰,汗出如洗之病。是方一君一臣一佐一使。
醫案云:「咽痛不能容湯水」,乃肝臟「虛陽外越,陽戴於上」所致。
從《地菊桂附湯方證圖》分析病症、方義:則是病為肝木五行中之水大虛加木弱,強克脾土五行之火、土,遭被克脾土「土體」之火、土反侮轉化「木體」之水、木克甘土,而致「虛陽外越,陽戴於上」,「咽痛不能容湯水」、胃納滯之「痞」症,治以壯水補木製火、土之方葯。
二、補中益氣湯加減方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醫案:
孟某,女,48歲。因口乾多飲、多尿10餘年,噁心嘔吐1周入院。入院後2型糖尿病診斷明確。經血酮、血氣分析檢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經胃鏡檢查診斷為「糖尿病性胃輕癱」。治擬補中益氣湯加減方:黃芪15克,炙甘草5克,太子參20克,橘皮、柴胡各6克,制半夏、當歸、白朮各10克,升麻3克。連服3劑後,嘔吐明顯減少;再服5劑後,癥狀基本消失,胃納漸增,精神好轉。囑長期服用補中益氣丸善後。半年後隨訪,患者胃納正常,血糖(空腹及餐後)均在正常範圍內。
按:糖尿病胃輕癱多隱匿發病,自覺脘腹痞塞,食後加重,有的伴有噁心嘔吐或頑固性便秘。由於素體陰虧,病程日久,脾胃失養致脾胃虛弱。胃失和降而上逆,故有嘔吐;中焦氣機不暢,故脘腹脹滿;氣陰兩虧,亦可見大便秘結。補中益氣湯以黃芪益氣為君;人蔘(太子參)、白朮、炙甘草健脾益氣為臣;配橘皮理氣,當歸補血均為佐葯;升麻、柴胡升舉下降清陽,為補氣方中的使葯。加用制半夏可開痞散結止嘔;玄參[火中水]、麥冬[土中金]、生地黃[水中水]滋陰增液,潤燥滑腸。綜合全方以治本健脾為主,脾胃調和則脾胃氣虛諸癥狀可自愈。
【驗方來源】周黎,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40例,浙江中醫雜誌1999,34(11):473(引自《糖尿病驗方》吳艷華主編、肖達民副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以方解圖:
把「補中益氣湯加減方」九味中藥放入《經法圖》中:炙甘草[土中木]在「用土體」格中,柴胡[金中木]在「金體」格中,當歸[水中木]、白朮[水中土]二味葯在「水體」格中,太子參[木中土]、橘皮[木中木]、制半夏[木中土]三味葯在「用木體」格中,黃芪[火中土]、升麻[火中土]二味葯在「火體」格中,繪製成《補中益氣湯加減方證圖》(圖13),以該醫方解析《經法「方證」圖》:
①、按五行相生相剋律,火生土、土生金,土克水、木克土,土居中為「我」,火為「母」,金為「子」,「水」被我克,「木」則克我。《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主口」,脾為土,脾病「用土體」;
②、《經法圖》中「用土體」格外所標之字為「化苦」,左轉所注之症治為「除燥」,右轉所注之症治為「除滯」;
③、「口乾多飲、多尿10餘年,噁心嘔吐1周入院。入院後2型糖尿病診斷明確。經血酮、血氣分析檢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經胃鏡檢查診斷為『糖尿病性胃輕癱』」,為脾虛之症,脾虛用補法;《經法圖》曰:「左轉,陽進為補」,可知該方為補脾益氣之醫方,並知該方用補木壯土益水以制燥金之醫理治法來處方遣葯的,所治之症曰「燥」。
2、以圖讀方:
「脘腹痞塞,食後加重,伴有噁心嘔吐或頑固性便秘。口乾多飲、多尿10餘年,噁心嘔吐1周,經胃鏡檢查診斷為『糖尿病性胃輕癱』」是病。
脾(胃)病用土體,是病為脾土五行中之木、土大虛並水弱,而金則亢,強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方中黃芪為火中土,炙甘草為土中木,太子參為木中土,橘皮為木中木、柴胡為金中木,制半夏為木中土、當歸為水中木、白朮為水中土,升麻為火中土。以「土體」之母「火體」之重土扶助「土體」之虛土;以「土體」之子「金體」之木,扶助「土體」之虛木;以「土體」之木補扶「土『本』體」之虛木;以被克腎水「水體」之子「木體」中之木、重土(水體之水生木體之木,水體之火生木體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體」中之土、水;以「水體」之木、土反侮轉化甘土中之金、木克苦水中之木、土,是方用「補木壯土益水以制燥金」也。
脾虛「『土體』五行中之木、土大虛並水弱,而金則亢,強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是病則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是方。按《經法「方證」圖》示及醫方藥物用量:黃芪為君,太子參、制半夏、橘皮、炙甘草為臣,當歸、白朮為佐,升麻、柴胡為使,化苦除燥,治口乾多飲、多尿,噁心嘔吐之病。是方一君四臣二佐二使。
醫案云:「糖尿病胃輕癱多隱匿發病,自覺脘腹痞塞,食後加重,有的伴有噁心嘔吐或頑固性便秘。由於素體陰虧,病程日久,脾胃失養致脾胃虛弱。胃失和降而上逆,故有嘔吐;中焦氣機不暢,故脘腹脹滿;氣陰兩虧,亦可見大便秘結。補中益氣湯以黃芪益氣為君;人蔘(太子參)、白朮、炙甘草健脾益氣為臣;配橘皮理氣,當歸補血均為佐葯;升麻、柴胡升舉下降清陽,為補氣方中的使葯。加用制半夏可開痞散結止嘔;玄參[火中水]、麥冬[土中金]、生地黃[水中水]滋陰增液,潤燥滑腸。綜合全方以治本健脾為主,脾胃調和則脾胃氣虛諸癥狀可自愈。」
從《補中益氣湯加減方證圖》分析病症、方義:則是病為脾土五行中之木、土大虛並水弱,而金則亢,強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致因脾虛而口乾多飲、多尿,噁心嘔吐之「燥」症。黃芪為君:黃芪為火中土為母,扶助「土(我)體」之虛土。太子參、制半夏、橘皮、炙甘草為臣:太子參為木中土、制半夏為木中土、橘皮為木中木,承被克水「體」制之「土體」中之土、水;炙甘草為土中木,補扶「土(我)體」之虛木,經云:「承乃制,制則生化」矣。當歸、白朮為佐:當歸為水中木、白朮為水中土,被克腎水反侮「土(我)體」之金、水,使亢者、虛者收斂。升麻、柴胡為使:升麻為火中土、柴胡為金中木,以少量之「母」土、「子」木引路,扶助「土(我)體」大虛之土、木。此為脾虛夾實綜合之症,治以補木壯土益水以制燥金之方葯。
無聞居士戲言之:
以方解圖者無中生有,
以圖讀方者有亦是無;
有無大小憑機緣巧合,
青紅皂白侯同道評說。
卷 後附 言
《詞海》(1979年版縮印本)曰:「藥性中藥學名詞。見《神農本草經》。指藥物的性味和功能,如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
無聞居士以為,中藥的藥性與藥味可分而述之,藥性為溫、熱、涼、寒、平五氣(為五氣之靜名),升、降、浮、沉四氣(為五氣之動勢)等,兩者合之即為雙溪無間醫者所謂之「中藥本草動力學」是也,而藥味則為酸、辛、苦、咸、甘五味。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曰:「陶隱居云:依《神農本草經》及《桐君採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三卷,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為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藥,為療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藥,為殺蟲辟邪之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萬代醫家之規範,蒼生護命之大寶也。」
根據《神農本草經》之記載,中藥之品質按上、中、下三品劃分,按玉石部,草部,蟲獸部,果菜部,米穀部之分部,並亦有酸、辛、苦、咸、甘五味之藥味分類。
廖育群在《中國傳統醫藥·藥物知識》(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年8月版)中云:「到《隋史·經籍志》中,已著錄……『神農本草經八卷』項下的注釋中,便記有被列入這一體系的本草著作十八種;『桐君葯錄三卷』項下同樣記有從屬這一體系的各種葯錄、葯法、葯律、葯對、葯目、葯忌類著作」。無聞居士復曰:廖君此言可以證明吾之推測,《桐君採藥錄》與《神農本草經》兩書屬不同之體系是也。而且,從《輔行訣》卷中所載二十五味葯精之一的豆「豉」,《神農本草經》書中卻沒有收錄,如此關鍵的一味藥物,《本經》為何無記載,這隻能有一個解釋:《輔行訣》用藥所依據的「本草」是《桐君採藥錄》,與《神農本草經》屬不同之「本草」體系,這亦是兩書屬於不同體系之內證是也。由於前賢晉·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中曰:「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以為湯液……仲景論廣伊尹湯液為十數卷,用之多驗。近代太醫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選論甚精,皆可施用」;而北宋·林億在《傷寒論序》中則更進一步云:「夫《傷寒論》蓋祖述大聖人之意,諸家莫其倫擬……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得不謂祖述大聖人之意乎?」致使後人無敢逾越「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農之經」之論斷。
據《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之說,兩者之共同點為,藥物按上、中、下三品劃分,按土石、草木、水(如井泉水、長流水、麻沸湯、甘瀾水等)、動物、煅燒石等分類,有溫、熱、涼、寒、平五氣之論說。而兩者之異在何處?已知《神農本草經》體系把藥味分為酸、辛、苦、咸、甘五味,而由於《桐君採藥錄》已失傳,這一體系之特點已不得而知,但從《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書中二十五味葯精之五行屬性和《湯液經法圖》之記載,無聞居士推測,該體系是將藥物以五行屬性來劃分歸類的。由於《桐君採藥錄》之佚失,以五行屬性歸類藥性之法已無從考證,但從《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與《湯液經法圖》中可略窺其梗概。
無聞居士進而推測,《湯液經法圖》乃中藥葯(屬)性向藥味轉變之關係式、轉變過程之記錄,是兩者之間的「換算圖」表(如現代度量衡之改制——從分、錢、兩、斤換用克、千克之換算表)。中華醫藥典籍《桐君採藥錄》、《湯液經》與《神農本草經》和《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成書時間的先後順序為:《桐君採藥錄》→《湯液經》→《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
無聞居士認為,對中藥葯(屬)性歸類,上古時代按上、中、下三品劃分,按土石、草木、水(如井泉水、長流水、麻沸湯、甘瀾水等)、動物、煅燒石等分類,中古時代演變提煉而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桐君採藥錄》與《湯液經》大概就成書於該時期(東漢前);以後根據臨床實用進而演化補入酸、辛、苦、咸、甘五味,《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是該時期(東漢)的著作。由於五行歸類法富涵哲理學問,原始意識濃厚,即該歸類法比較原始,加上《桐君採藥錄》的失傳,導致該歸類法逐漸退出實際應用(歷史舞台),而五味分類法更適合臨床應用,所以,以五味分類法取代五行歸類法勢所必然。因此推測,《湯液經法圖》之成圖時間大約在「五行歸類法」之末,「五味分類法」之初兩者的交替時期,即《桐君採藥錄》、《湯液經》與《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成書時代之間,在圖中既有「五行」,又有「五味」,是對《湯液經》與《黃帝內經》兩書用藥關係之詮釋。《湯液經》按《桐君採藥錄》體系以藥物的五行屬性來組方遣葯(即所謂的湯液經法),而《黃帝內經》則按《神農本草經》體系以藥物之五味法來制方用藥的。惜矣哉!「湯液經法」也,幸矣哉!有華陽陶隱居之《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之傳世,幸矣哉白沙遊子得傳《商周乾坤圖》也。
岳美中在《岳美中醫論醫話集》中云:「《傷寒》、《金匱》,察證候不言病理,出方劑不言藥性,從客觀以立論,投藥石以祛疾。其質樸之實驗學術,實逼近科學之堂奧,真祛疾之利器。」並指出「益堅信中醫之奧妙原不在宋元以後。」岳美中先生一言中的,自東漢以降,中醫藥古籍之組方已不言(五行)葯(屬)性,且偏重於臨床,而中藥學已處於從屬地位,中藥也就喪失其靈魂——五行屬性,致使《湯液經方》遺存——《傷寒雜病論》之組方法則無從破解,中醫藥之奧妙無法從理論上予以詮釋矣。
白沙遊子言:為何與中藥同時產生的中醫則不同,在臨床症治中一直保留了五行(屬性)學說?此乃重醫輕葯之故也,此乃古今中醫藥界以《本經》、《內經》體系為經典之故也。自《桐君採藥錄》失傳,存世之中藥古籍自漢·《神農本草經》至唐·《千金翼方》至明·《本草綱目》至清·《本草備要》等書中,已不見中藥葯(屬)性「五行歸類法」之蛛絲馬跡矣。
惟清代中期以降編撰的中藥書籍中有「五行歸類法」之零星記載,如《藥性通考》、《本草從新》等。現摘錄《本草從新》(清·吳儀洛輯,曲京峰、竇欽鴻點校。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5月版)有關條文如下:
1、P13頁,桔梗 苦、辛、平。色白屬金,入肺。
2、P39頁,香薷辛散皮膚之蒸熱,溫解心腹之凝結,屬金而主肺。
3、P65頁,牽牛 辛、熱,屬火善走。入肺經。
4、P81頁,威靈仙 辛泄氣,咸泄水,氣溫屬木。
5、P144頁,黑大豆 甘,寒。色黑屬水似腎。
6、P152頁,鉛 甘,寒。屬腎,稟壬癸之氣,水中之金。
7、P158頁,慈石 辛,咸。色黑屬水。
8、P179頁,雞甘、溫。屬巽屬木。
9、P183頁,牛甘,溫。屬土。
10、P185頁,虎骨 辛,溫。屬金而制木。
11、P186頁,羚羊角苦、咸,寒。羊屬火,而羚羊角屬木。
12、P195頁,原蠶沙 蠶食而不飲,屬火性燥。
蠍甘、辛,有毒。色青屬木。
13、P202頁,龜板 咸寒至陰,屬金與木。
以及《藥性通考》(清·太醫院著,李順保校注、褚玄仁審訂。學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中:
1、P277頁,威靈仙味辛辣,微咸,氣溫。屬木,其性善走。
2、P286頁,桔梗味苦辛,氣平,無毒。色白,屬金,入肺氣分。
3、P338頁,黑豆 色黑屬水,似腎,腎之谷也。
4、P340頁,薏苡仁 味甘淡,微寒,而屬土。
5、P353頁,葶藶味辛苦,大寒。屬火,性急,大能下氣等等,就不一一舉例了。
葯(屬)性「五行歸類法」自東漢至清代前期歷經一千數百年間,除《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外,中藥本草類書籍中已不見其蹤,而在清朝中後期之葯書中突然出現,據《本草從新·序》中言:「余先世藏書最夥,凡有意於民用者,購之尤亟。以故歧黃家言,亦多海內希見之本……於是盡發所藏而精繹之……名曰《本草從新》」不知吳氏從何「希見之本」中輯出?或是為其自悟?抑或另有出處?令人費解也,今列之以存疑(筆者推測,此可能是從道教丹道醫藥中傳出,其代表人物有張機、陶宏景、陳摶、張三丰、傅山等,其傳世之寶即是史書記載而又無載之《龍圖》——《商周乾坤圖》,亦即舉世以為失傳的陳希夷之《易龍圖》,斯圖乃「易圖」之祖是也。有關易《龍圖》之詳情,筆者另撰有「《商周乾坤圖》應用系列之一·《〈易龍圖序〉析解——陳摶著作及其學術思想研究》」一文)。
關於《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之真偽,白沙遊子相信,諸君觀此文後自有明斷。
白沙遊子無聞居士再言:
《湯液經法圖》乃破解《湯液經》經方之鑰匙,
《商周乾坤圖》乃破解《湯液經法圖》之鑰匙,
神而深者、大亦簡者——《商周乾坤圖》是也!
白沙遊子無聞居士撰於無聞書齋
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23時12分畢
二OO七年六月一日23時04分修改
二OO七年8月9日21時36分重訂於浙江金華白沙之東,婺江之南。
推薦閱讀: